西工大附中高二語文參考答案_第1頁
西工大附中高二語文參考答案_第2頁
西工大附中高二語文參考答案_第3頁
西工大附中高二語文參考答案_第4頁
西工大附中高二語文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答案第6頁(共6頁)高二語文參考答案1.B(原文是“韓愈、柳宗元則進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論”,“開創(chuàng)”錯。)2.A(原文是“不高談學習先秦兩漢而直接取法韓愈”,且后有“宋代古文,進一步奠定了韓、柳開創(chuàng)的新的書面語言的基礎”,沒有排斥柳宗元)3.C.(此句只是對唐宋古文運動的評價,不是啟示。)4.C.(期待,期望)5.A(分別排除B②、C①和D①)6.D(“孤峻”意為性情“孤高嚴正”,并非貶意,不是待人“傲慢苛刻”;裴韋二人,俱為清正自持之人)(以上6小題每題2分,共12分)7.(1)假使國君不以珠玉為貴(或不把珠玉看作貴重的東西),只是致力于農(nóng)耕蠶桑,百姓豐足了之后,國君怎能不富足?(共3分,“誠”1分,“貴”1分,“務”1分,整句1分)(2)等到燕太子丹用(把)(派)荊卿(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禍患。(共2分,“以為”1分,“速”1分)附參考譯文:李藩,字叔翰,趙郡人。李藩四十多歲時還沒有出去做官,在揚州讀書,用度困難,妻子兒女都責怪他,他卻泰然自若。杜亞任東都留守,任用他為從事。洛中發(fā)生了盜竊案件,有人誣告是牙將令狐運所為,杜亞相信了,拷打后給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運是冤屈的,為他爭辯但杜亞不聽從,于是辭職離開了。后來捕獲了真正的盜賊,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王紹掌權,邀請李藩見一面就重用他,但李藩最終沒有去。王仲舒、韋成季等人擔任郎官,結為私黨地位顯赫,每日聚會飲酒作樂,他們仰慕李藩的名望,強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歡傳播謠言,表演雜戲作樂,后來又邀請李藩,他堅決不去,說:“我和王仲舒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不知道與他們說些什么。”后來王仲舒等人果然失勢了。裴垍告訴皇上,認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就任命李藩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藩秉性忠誠,遇事知無不言,皇上很器重他,認為他言事從無隱瞞掩飾。元和四年冬天,皇上詢問大臣說:“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有的卻導致國貧民困,這是什么緣故呢?”李藩回答說:“古人說:‘節(jié)儉能使用度豐足。’所以財物豐足取決于節(jié)儉。假使國君不以珠玉為貴,只是致力于農(nóng)耕蠶桑,那么百姓豐足了之后,國君怎能不富足?自然國庫充實,五谷豐登。如果國君耗盡民力,愛好奇珍異寶,上行下效,風俗日漸奢侈,舍棄農(nóng)耕,從事工商,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會富足,國君又怎能富足?自然是國貧家困,盜賊就乘機而起了!我希望陛下能把宮室車馬,衣服玩物,務求減省再減省,向人們顯示要改變舊俗,那么天下百姓就幸運之極了。”皇帝說:“節(jié)儉的事,發(fā)自我的誠意;貧富的緣由,正如愛卿所說。只求上下互相勉勵,來保持這一風尚,如果我有越制奢濫的情形,這就確實深切期望你們能直言勸諫了。”李藩等人拜賀退下。當時河東節(jié)度使王鍔花費數(shù)千萬錢賄賂權貴寵臣,請求兼任宰相。李藩與權德輿都在中書省任職,有密旨說:“王鍔可以兼任宰相,應該立即草擬詔書報來。”李藩于是用筆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上奏說:“不可。”權德輿大驚失色說:“縱然認為不可,也應該另外寫奏章,怎能用筆涂改詔書呢?”李藩說:“形勢緊急了!過了今日,就無法制止了。天又晚了,哪有時間另寫奏章!”此事果然被擱置了。元和六年李藩去世,時年五十八歲,追贈戶部尚書。李藩任宰相才能不如裴垍,孤高嚴正又不及韋貫之,然而人品清正自持,和他們也屬于一類人物。8.答案(1)"夜如何"寫出詩人心中的擔憂。(1分)"試卷"刻劃詩人既抱希望而又疑慮不安的心態(tài)。(1分)"依舊"則透露出詩人無限欣喜之情。(1分)(2)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觸景生情")(1分寫"借物抒懷""托物言志"均不給分);對比(或"對照")1分)。②風雨總是暫時的,風浪總歸會平息,青山綠樹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終究不可遏制。(或"人生道路總不會一帆風順,只要逆流而上,搏擊風雨,就能達到青山綠樹的理想境界,享受勝利的樂趣")(1分)《水口行舟》賞析:這首詩的一、二句寫出江上行船的詩人在經(jīng)歷一夜風雨之后的擔憂之情,第三句中“試卷”一詞寫出了詩人帶著希望但又焦慮不安的心情卷起船簾,最后一句“依舊”一詞表現(xiàn)出詩人看到四周景色的欣喜之情。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在于以自然平淡之筆,通過客體影觀的描述,寄寓著人生和事物的哲哲理,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風浪有平息之時,黑夜盡頭就是黎明,而風光美好的大地是永遠長存的,從中可以看出,詩人雖身處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眼面對現(xiàn)實,執(zhí)著自己的信念。9.(6分)(1)裊裊兮秋風(2)石破天驚逗秋雨(3)乾坤日夜浮(4)楚人一炬(5)況陽春召我以煙景(6)三峽星河影動搖10.(15分)(1)因為村莊棲滿了游子心靈的詩意,是作者深深思念的地方。(1分)而作者遠離了故鄉(xiāng),在城市中生活,心靈充滿孤獨,找不到歸宿;所以看到雪花,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感情難以自抑。(1分)解析:此題考察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該句屬于文中含義豐富類句子,理解時要從全文的主旨出發(fā),再結合上下語境作答。注意使用文中原詞句。(2)作者以擬人手法寫出了這些生物在村莊溫暖、安詳、幸福的生活,(2分)渲染和烘托了我心目中故鄉(xiāng)仁慈、寬厚的母親般的形象,(2分)更形象深入地寫出了作者對村莊的熱愛和懷念。(2分)解析:此題考察對作品中形象和表達技巧的鑒賞,兼考歸納和概括能力。注意從作者的思想感情出發(fā)理解文中特定形象,作答時注意涉及技巧要明確概念,聯(lián)系內(nèi)容要中心輻射。(3)故鄉(xiāng)能讓人靈魂純凈完美,故鄉(xiāng)村莊的月亮是純潔心靈的象征。(1分)作者背叛了村莊到城市生活,他感到再也找不回故鄉(xiāng)月亮一樣安靜和純潔的心靈。(1分)結構上承上啟下,內(nèi)容上與前文形成轉折,在表達對故鄉(xiāng)的贊美、思念的同時,又表達了對自我純潔靈魂失落的痛苦(1分)解析:此題考察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該句是過渡句,內(nèi)容上也豐富蘊藉。作答時宜結合上下文,辨明其位置和作用,并聯(lián)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全文主旨。(4)不矛盾。(1分)前一句表明村莊是作者魂牽夢繞的地方,作者會常常想起她;后一句中,“燙手”一詞巧妙使用了移用的修辭表現(xiàn)出作者對村莊的復雜感情,自己遠離了村莊,不能回歸,但精神上又深深依戀,所以深感痛苦。(2分)兩句話看似矛盾,實則統(tǒng)一,表達了作者對村莊的熱愛、依戀、思念和不能回歸的痛苦。(1分)解析:此題考察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和觀點態(tài)度的理解評價。應在理清全文思路脈絡的基礎上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一些句子中涉及到的手法也應注意明確。11.(2分)B.(跟示例同是被動句A.狀語后置B.賓語前置D.省略句)12(2分)A.(B.過:看望C.第一個“以”意為“把”D.后第一個而為第二人稱代詞,你的)13(2分)C.(歸有光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14.(2分)D.(一瀉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A.唐杜牧有詩曰:“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舊時指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B項繪聲繪色: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了。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與“舞劇”不合。應為動人心弦。動人心弦:激動人心,非常動人。C.萬籟:自然界萬物發(fā)出的各種聲響。萬籟俱寂,形容周圍環(huán)境十分寧靜。人聲、號聲消失不叫“萬籟俱寂”。應為鴉雀無聲: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15.(2分)A.(B.句式雜糅,應為《時代周刊》按照慣例推出了年度人物,“示威民眾”這一群體性人物登榜首,或《時代周刊》按照慣例推出了年度人物——“示威民眾”;原句的“推廣“應為”“擴展”。C.主語殘缺“創(chuàng)作的《夜歸鹿門歌》。D.動賓不搭配“贏得”應為“獲得”。搭配不當,“概括”應為“搞清或弄清”)16.B(本題是要求概括語段內(nèi)容,從語段的內(nèi)容看:“琴聲漸起,我仿佛看見……”,很顯然,后面對琴聲的描寫都是作者的想象,所以B項最準確)(2分)17、(2分)(1)微言大義(2)見微知著18、韶華易逝,明月長存,張若虛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來感嘆縈繞心頭的失落;故國淪喪,身陷囚籠,李后主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來表達貫穿歲月的哀嘆;(2分)19、作文(40分)審話題:可從“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錯過’”角度立意。審材料:材料提示了“錯過”三方面的內(nèi)容。人生美景應珍惜,不應錯過。美景錯過了沒關系,但不能錯過預定的車站。錯過也是一種美麗,成就另一番人生。可從這三方面立意。審導語:導語提示應寫每個人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強調(diào)情感真摯。寫作時應緊扣材料,將這一次次的錯過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描寫出自己對生命的獨特體驗和真切感受,這樣的作文才大氣,才有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