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對貿易的影響(論文14000字)】_第1頁
【英國脫歐對貿易的影響(論文14000字)】_第2頁
【英國脫歐對貿易的影響(論文14000字)】_第3頁
【英國脫歐對貿易的影響(論文14000字)】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國脫歐對貿易的影響2899_WPSOffice_Level11緒論 15310_WPSOffice_Level21.1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850_WPSOffice_Level31.1.1研究背景 1889_WPSOffice_Level31.1.2研究意義 121462_WPSOffice_Level31.2.1國內研究現狀 14837_WPSOffice_Level31.2.2國外研究現狀 31785_WPSOffice_Level21.3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39570_WPSOffice_Level21.4研究創新點與不足 43673_WPSOffice_Level12中英貿易發展現狀 43969_WPSOffice_Level22.1中英貿易額發展現狀 418502_WPSOffice_Level22.2中英貿易商品結構 614451_WPSOffice_Level22.3小結 927675_WPSOffice_Level13英國脫歐的進展和原因 920427_WPSOffice_Level23.1英國脫歐的進展 911296_WPSOffice_Level23.2英國脫歐的歷史原因 1018404_WPSOffice_Level23.2英國脫歐的直接原因 1119844_WPSOffice_Level23.4小結 1212365_WPSOffice_Level14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關系影響的理論分析 1229094_WPSOffice_Level24.1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積極影響 123624_WPSOffice_Level24.2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消極影響 134580_WPSOffice_Level15英國脫歐后中國推動中英貿易穩定發展的對策建議 1431745_WPSOffice_Level25.1結論 1423183_WPSOffice_Level25.2推動中英貿易穩定發展的對策建議 1428885_WPSOffice_Level16總結與展望 1610310_WPSOffice_Level1參考文獻 16-22-1緒論1.1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1.1.1研究背景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與中英兩國在世界經貿體系中地位的提升,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英兩國已經分別成為世界第二大、第五大經濟體,在國際關系各項事務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而中英關系已然成為當今國際關系中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2016年6月23日,在英國脫離歐盟全民公投中,“脫歐派”的勝利宣告了英國脫歐歷程的開始,雖然公投距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但是英國脫歐事件在國際社會仍然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這是因為英國脫歐是一場持久的談判,對未來國際政治、經濟產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也具有持續性的特點。中國是英國的貿易伙伴中很重要的一個,據商務部統計,中國目前是英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地,也是英國第七大出口市場,2017年中國與英國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了791.24億美元,中國對英國出口額達到571.21億美元,進口額達到220.03億美元。由于英國脫歐事件將會對英國對外貿易結構帶來十分重大的影響,因此分析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1.1.2研究意義英國脫歐事件關系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眾多領域,研究英國脫歐問題符合國際關系領域的潮流變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從現實意義上來說,英國脫歐后自然會加強與歐盟以外的國家例如與中國的貿易關系,在此背景下我國應當明確英國脫歐這一現實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促進金融治理體系的完善、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爭取在與英國的貿易關系中提前占據主動地位,實現中英關系的雙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從理論上來說,一方面可以豐富中英雙邊關系理論,為雙邊關系的處理提供一定的借鑒,另一方面可以從國家經濟利益出發,為國家制定對外政策方針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借鑒。

1.2國內外研究現狀1.2.1國內研究現狀縱觀國內學者相關文獻,發現國內學者對于英國脫歐這一問題的研究集中在英國脫歐的原因、英國脫歐對中國以及國際社會帶來的影響、中國應對英國脫歐的積極措施方面,研究中關注的角度較為多元化,這些不同的視角將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鑒意義。徐則榮(2017)[1]重點分析了英國為什么脫歐,他認為英國脫歐的關鍵因素可以分為文化因素和現實政治因素,其中文化因素包括疑歐文化和實用主義哲學,現實原因包括難民危機、歐債危機等。王原雪和張曉磊(2017)[2]從多角度分析英國脫歐的原因,認為難民危機和移民負擔、高額預算帶來的經濟發展受限、政治分歧是導致英國脫歐的主要原因,并且給歐盟帶來的更多是消極影響,同時給我國帶來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了匯率、貨幣方面。李成蹊(2017)[3]概述了中英兩國貿易現狀,認為雙方在貿易順逆差和反傾銷的問題上矛盾突出,但是由于英國脫歐的影響使得中英貿易問題的發展存在許多變數,并認為兩國的雙邊貿易規模相比于各自經濟規模來說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是現存的貿易順差則會有縮小的可能,雙方貿易政策也將會呈現新格局,表示我國應當積極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防范英鎊貶值帶來的不良沖擊。王珂(2016)[4]分析英國脫歐所帶來的影響,指出在短期內將會沖擊中國外匯市場,但是長期則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中國進入歐洲市場、有利于加強中歐經濟往來,英國脫離歐盟后,將會增大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促使中英投資貿易協定的達成,因此將會對中國帶來諸多利好,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應當采取積極措施應對英國脫歐帶來的貿易投資風險和金融風險。趙瑜君(2017)[5]認為英國脫歐給中英兩國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認為英國脫歐引發了政治權利的重構,造成英國政黨重組,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許多潛在風險;英國脫離歐盟后,歐洲市場將可能縮減來自于中國的進口需求,提升了在歐洲投資的中國企業的貿易投資風險;;同時,如果中英兩國抓住機遇并加深合作水平,這將對于推進中英自貿協定、中歐自貿協定的達成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也給我國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新的機遇。此外,還有學者針對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影響而提出政策建議。馮清(2016)[6]認為中國政府在應對英國脫歐問題帶來的風險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對策:第一,努力減少并逐漸消除中英兩國的貿易摩擦與貿易壁壘,加強兩國政府交流合作;第二,優化我國出口產品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第三,積極學習英國高精尖產業的技術,注重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促進我國自主研發水平的提升、提高產品出口競爭力。而英國積極加強同中國的貿易往來,給相關產業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的同時也有助于促進英國產能的提升。1.2.2國外研究現狀國外對于英國脫歐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分析脫歐的原因、分析英國脫離歐盟后對英國國內外的社會影響,并且國外學者對脫歐后英國短期內的經濟發展更多地持有悲觀態度,認為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這對于本文研究英國脫離歐盟的原因和分析脫歐產生的影響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Marine(2016)[7]認為英國脫離歐盟后會帶來英國進出口貿易壁壘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對英國對外投資具有負面影響,甚至帶來國家整體經濟的下滑,同時英國退出歐盟這一決定可能會損害歐盟作為一個行為體的可信度。但是由于英國各個產業部門因為擺脫歐盟規章制度的規制,將表現地更加具有活力。Ottavia(2016)[8]分析了英國脫歐的原因,認為歐盟制度僵化是促使英國脫歐的導火索,歐盟銀行在制度上存在僵化等缺陷,歐債危機爆發時,歐盟并沒有做出實際有效的行動,除歐債危機外,實用主義哲學和疑歐文化、難民危機也是導致英國脫歐的重要原因。Thomas(2017)[9]研究了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認為英國脫離歐盟將對中國經濟領域帶來重大影響,比如外商直接投資的外流,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考慮到中英兩國不斷增強的貿易潛力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影響力,英國政府很可能會與中國維持更友好的關系。1.3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1.3.1研究內容本文首先對國內外學者關于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影響的研究進行綜述,包括國內外關于英國脫歐的原因、英國脫歐的國際影響、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影響;其次整理了最近數據研究中英貿易關系發展的現狀,分析中英貿易額和貿易結構的最新變化,以及兩國的貿易互補性;接著分析英國脫歐事件對中英貿易關系所帶來的影響;最后針對前文的分析結論,給出在英國脫歐的背景下我國積極應對措施的相關政策建議。1.3.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數據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先用文獻分析整理國內外學者關于英國脫歐的原因、英國脫歐的國際影響、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然后整理了商務部最新數據比較研究英國脫離歐盟時期與近三年后的今天中英兩國的貿易額和貿易結構變化,探索英國脫歐對兩國貿易關系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最后進行歸納總結。1.4研究創新點與不足本文綜合運用了描述性研究法、文獻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同時從反全球化、疑歐主義等層面分析英國脫歐的原因,并根據最新數據探索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影響,在研究議題與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同時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國內對英國脫歐的研究相對有些滯后,第一手資料的搜集存在一定的困難,并且限于筆者的學識水平和眼界,在理論探討層面不夠深入。2中英貿易發展現狀2.1中英貿易額發展現狀自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訪問英國,標志著中英兩國的關系進入到了“黃金時代”,中英雙方已然成為重要的貿易伙伴,截止到2018年9月,中國是英國第5大出口市場和第4大進口市場。由于國家商務部缺少2018年底中英貨物貿易額數據,因此本節在總量上考慮2008年—2017年中英貨物貿易額變化趨勢,見表1。表12008年—2017年中英貨物貿易額變化年份英進口(百萬英鎊)占英進口比重%英出口(百萬英鎊)占英出口比重%貿易總額2008239126.8160162.34299272009253618.0556212.49309752010309148.4182393.07392382011317347.81105443.41423172012321127.69115393.83430212013357738.48138214.58495932014364488.68154965.21519322015363148.93129734.54499172016405869.28134764.56540492017431429.09185325.4161670數據來源:國家商務部數據更直觀地看兩國貿易總額變化趨勢如圖1:圖12008—2017年中英貿易總額從表1和圖1可以看出,近十年來中英兩國的貨物貿易是快速發展的,貿易總額上看除2015年外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體現兩國在經濟往來方面越來越密切,從進出口金額的橫向對比中,可以看出英國與我國存在著較大的貿易逆差。為了更直觀體現兩國貨物貿易的變化趨勢,下表介紹了2008—2017年中英貨物貿易額的同比增減數據。表22008年—2017年中英貨物貿易額同比增減年份英對中進口額同比增減(%)英對中出口額同比增減(%)英對中貿易總額同比增減(%)200821.1127.6625.3220096.04-6.523.51201021.0547.5226.6820112.6727.117.852012-0.899.411.67201313.5819.8315.5220141.9311.964.752015-0.32-17.44-5.41201611.635.5110.0220176.3637.4814.12數據來源:國家商務部數據結合表1、表2可以看出,2008年金融危機后,中英兩國貨物貿易規模不論進出口單項還是貿易總額方面,都呈現總體上升的趨勢,我國對英國的出口方面,除了2012年對英出口額同比減少0.89個百分點、2015年同比減少0.32個百分點,這兩年稍有回落以外,其余年份都是正增長,平均增長率達到了7.64%。中國對英國貨物進口額也是呈增長態勢,盡管2009年對英出口額同比減少6.52個百分點、2015年對英出口額同比減少17.44個百分點,但是中國對英國進口貨物平均增長率仍然高達15.09%。在中英貨物貿易總額方面,除2015年稍有波動以外,總體上呈持續上升趨勢。2.2中英貿易商品結構由于英國脫歐公投發生在2016年6月,國家商務部關于中英商品貿易結構相關數據更新到2018年9月底,因此本節分析英國脫歐期間至2018年9月份中英商品貿易結構的變化。表3為2016年—2018年9月英對中出口貨物的商品結構。表32016年—2018年9月英國對中國出口貨物的商品結構商品類別2018年1-9月2016年同期同比增減%同年占比%總值(百萬美元)223611556643.61100貴金屬及制品618957937.7227.82運輸設備456341928.9420.54礦物產品31923204-0.5614.46機電產品265523719.4111.37化學化工產品1729156111.227.72賤金屬及制品9021051-14.154.21光學、鐘表、醫療設備80471312.363.28纖維素漿329472-28.981.39塑料、橡膠315299-3.641.32食品、煙草30224721.211.42動物產品2872696.761.23藝術品20216325.220.85家具、玩具、雜項制品153167-8.740.87紡織品及原料1361286.850.71陶瓷;玻璃57516.860.32其他5653376722.66數據來源:國家商務部數據從表3可以得知,在2016年—2018年9月份這段英國脫歐全民公投后的時間內,英對中出口貨物前五類主要商品包括貴金屬及其制品、運輸設備、礦物產品、機電產品、化學化工產品,同年占比分別達到27.8%、20.5%、14.4%、11.8%、7.8%,并且除了礦物產品對中國進口額幾乎無變化外,其余四類都有所增長,尤其是貴金屬及制品,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國對中國貴金屬及制品的出口額足足翻了二十倍,當然這也與英國國內大幅增加的貴金屬制成品有關。排除一些異常波動的影響后,可以看出我國這幾年間對英國的外貿需求集中在貴金屬及其制品、運輸設備、礦物產品、機電產品、化學化工產品五類商品。表42016年—2018年9月英國對中國進口貨物的商品結構商品類別2018年1-9月2016年同期同比增減%同年占比%總值(百萬美元)38998379382.91100機電產5434.95家具、玩具、雜項制品55195537-0.5013.63紡織品及原料45144747-5.1511.77賤金屬及制品287228360.927.13塑料、橡膠207619695.825.34化工產品1816160513.444.85鞋靴、傘等輕工產品14471572-7.883.37光學、鐘表、醫療設備120311296.233.17運輸設備117392128.463.41纖維素漿8458144.272.21陶瓷;玻璃8348122.832.34皮革制品;箱包793825-3.822.21木制品611637-3.711.68食品、飲料、煙草28625811.570.74動物產品2642641.190.71其他8751024-14.752.13數據來源:國家商務部數據從表4可以得知,近三年英對中進口貨物前五類主要商品包括機電產品、家具玩具等雜項制品、紡織品及原料、賤金屬及制品、塑料橡膠,2018年1-9月英對中進口額分別為138億美元、55.2億美元、45.1億美元、28.6億美元、20.8億美元,同年占比分別達到35.5%、14.2%、11.7%、7.4%、5.3%,其中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等雜項制品出現了進口貿易額的下降。結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英國在重工業進出口貿易方面占據較大優勢,而中國對英國的出口貿易除了機電產品占據較大優勢,其余在輕工業和初級產品加工方面占據一定優勢,例如家具玩具、紡織品、塑料橡膠等,這些都體現了中英雙方在貿易結構上面具有的優勢互補性。2.3小結2.3.1中英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中英雙邊貿易開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英國“48集團”的訪華,經過近七十年的發展,我國與英國的雙邊貿易額從不足一億美元到如今接近兩百億美元,尤其是習近平同志仿英后兩國的雙邊貿易更是踏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08年,中英貨物商品貿易總額占據英國對外貿易總額的4.89%,而十年后的今天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了10.29%,充分證明了兩國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英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日漸增強。2.3.2具有明顯的貿易互補性,貿易發展前景廣闊英國出口中國的貨物以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集中在貴金屬及其制品、運輸設備、礦物產品、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等具有高產值高附加值的產品,而我國出口英國的商品,七成以上集中在機電產品、家具玩具等雜項制品、賤金屬及制品、塑料橡膠、紡織品及原料這些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輕工業產品。這種貿易結構是由兩國產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決定的,英國工業發展較早,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工業生產體系更為完整,在資本密集型產業具有明顯優勢,而中國正處在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靠攏的經濟變革關鍵期,目前來說勞動密集型產業更具有優勢,隨著中英兩國經濟往來的發展,雙方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產業優勢,利用貿易互補性開拓更為廣闊的貿易發展前景。3英國脫歐的進展和原因3.1英國脫歐的進展英國脫歐全民公投后,2017年6月19日,英歐脫歐談判在歐盟委員會正式啟動。根據約定,2019年3月29日英國將正式脫離歐盟,但是考慮談判的復雜性以及眾多不確定性,2019年3月29日完成所有談判目標較難實現。第一階段是2017年英國與歐盟關于北愛爾蘭邊境問題、脫歐費用和歐盟國家公民權等問題達成協議。2017年7月1日,英國政府公布了《退出歐盟法案》,旨在解決脫歐后英國法律和歐盟法律銜接分離問題。《退出歐盟法案》規定脫歐后英國不再遵守歐盟法律,但英國法律體系將會納入和修改英國引用的原有的歐盟法律。2017年7月17日,英國歐盟雙方就北愛爾蘭邊界問題、公民權利及脫歐費用等核心議題展開協商,但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脫歐費用問題,英國接受的上限為200億歐元,而歐盟認為英國必須遵守其作為歐盟成員國時所承諾的財政義務要價600億歐元,英國表示難以接受。2017年9月25日,英歐就愛爾蘭邊界問題和公民權利展開談判,英歐對維護愛爾蘭旅游區起草了相關指導原則。2017年12月8日,英國首相特蕾莎與歐盟委員會主席榮克就脫歐費用和愛爾蘭邊境問題展開會談,特蕾莎表示英國在正式脫歐之前會繼續對歐盟繳納會費,并重申了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的原則。2018年3月19日,英歐就公民脫歐后漁業政策和地位達成協議。2018年7月7日,特蕾莎·梅和內閣成員達成契克斯協議,英國脫歐后將與歐盟保持密切關系,成立共同規范和英歐自貿區。2018年7月21日,英國政府規定了脫歐后與歐盟未來安全和經濟關系。3.2英國脫歐的歷史原因英國脫歐的歷史原因主要是英國疑歐傳統思想與“例外主義”。在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的大辯論中,反方曾提出三個核心論點。一是反對歐洲共同體的農業保護政策導致的英國進口農產品價格畸高,倡導自由主義的經濟傳統,保障英國能在世界市場低價購買農產品的權利。二是認為加入歐洲共同體使得英國自治能力面臨巨大風險,英國議會的許多重要事項都需要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或理事會的批準,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英國主權。三是認為英國獨特的國際角色和地位將受到歐洲共同體的約束。疑歐主義者認為加入歐洲共同體反而收縮了英國擴展國際視野的能力,尤其是限制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往來。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相隔英吉利海峽,孤懸于歐洲大陸外的地理特性導致了其根深蒂固的“例外主義”思想。“例外主義”思想貫穿于英歐的歷史關系之中,1971年英國議會圍繞是否加入歐洲共同體的辯論,以及1988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布魯的演講都和今天脫歐、留歐兩方辯論的話語如出一轍,核心都是“例外主義”的歐洲觀。2009年歐洲債務危機爆發后,“例外主義”與疑歐情緒在英國國內急劇上升,并隨著英國脫歐公投進入政治議程成為了一項極具分裂性的問題,這也成為了英國脫歐最重要的歷史原因。3.2英國脫歐的直接原因英國脫歐的直接原因是歐盟的高額會費以及歐洲難民危機和卡梅倫政治博弈的失敗。2014年歐洲峰會上,時任英國首相的卡梅倫不滿當年歐盟的高額會費,表示英國財政赤字的壓力十分巨大,盡管是歐盟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英國將減少歐盟預算。根據歐洲委員會的統計結果,2015年英國貢獻了歐盟總預算的12.49%,這巨額的歐盟會費使英國民眾認為自己是給歐盟其他成員國買單,加深了民眾對歐盟的不滿。其次是難民問題,2015年歐洲迎來了巨大的難民潮,來自北非、中東數量激增的難民瘋狂涌入歐洲,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壓力,2015年9月歐盟通過了難民的“攤派”計劃,分派突然涌入的16萬難民。但英國國際發展事務大臣隨后表示英國拒絕參加歐盟設定的配額計劃,將會使用其擁有的退出權。大量難民的涌入給歐盟的社會安全埋下了隱患,敘利亞難民中的極端恐怖分子于2015年11月策劃的“巴黎爆恐案”造成132人死亡,加劇了英國國內對難民問題的抵觸心理,也加劇了英國脫離歐盟的傾向。最后,還包括首相卡梅倫想要以英國脫歐來吸引選票、贏得大選。2013年疑歐派公開表態英國應與歐盟劃清界限,為了團結保守黨各派力量,一起爭取選舉勝利,卡梅倫承諾只要2015年保守黨贏得大選,就將由公民公投決定英國脫歐問題。3.4小結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對國際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其背后卻有一定的內在邏輯性。除了民眾反對歐盟的高額會費、突然爆發的難民問題以及英國首相卡梅倫的政治意圖等導致了英國脫歐公投的發生;英國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疑歐傳統思想和“例外主義”觀念是更深層的歷史根源。4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關系影響的理論分析4.1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積極影響4.1.1中英兩國的貿易規模將可能進一步擴大隨著英國脫歐進程的不斷發展,英國將逐漸脫離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其他國家的關系將受到許多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會失去作為歐盟成員國享有的一系列如零關稅等貿易優惠條件,這為中方加強與英國經濟貿易往來提供了有力機會。英國脫歐后在經濟政策上也會擁有更多的主動性,2016年9月中英法三方簽署的核電項目投資協議,對于中英核電合作的進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脫歐后英國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也日趨緊密,2018年1月英國首相訪華后與中方達成了約九十億英鎊的商業協定,根據商務部統計,2017年、2018年中英貿易額都能占到英國當年進出口貿易額的10%左右,英國加強與中國經貿往來的同時,既能給英國對歐洲市場的貿易起到緩沖作用,也能利用兩國在經貿結構上的貿易互補性給英國國內許多產能提供良好的市場空間。英國脫歐后為了盡快彌補脫歐帶來的經濟貿易上面的沖擊和損失,會促使中英雙方盡快達成貿易投資協定,由此可見長期來說中英兩國的貿易往來會朝著一個更健康的方向發展。4.1.2有利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是致力于積極發展和沿線國家經濟合作關系的倡議,英國脫離歐盟后,作為一個西方大國,2017年英國率先簽署“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英國財政部門同時在2017年12月設立了“一帶一路”專家理事會,“一帶一路”亞洲項目達250億英鎊的業務也受到了其融資署的支持,中英雙方也成立了雙邊投資基金來支持一帶一路項目的建設。可以看出英國脫歐后,會進一步加強與歐盟成員國以外的國家的聯系,保證其全球影響力。英國對“一帶一路”倡議持積極主動的態度,而這也會為英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提供更多的合作伙伴,對中方來說,英國發達的金融服務體系和先進的高新產業技術能夠融合在“一帶一路”框架里,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有利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4.2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消極影響4.2.1匯率的震蕩加劇了中英兩國貿易的不確定性2016年6月英國政府宣布脫歐后,短期內加重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避險心理,英鎊、歐元匯率都呈下降趨勢,本文整理了2016年7月—2018年3月英鎊兌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如圖2:圖22016年7月—2018年3月英鎊兌人民幣匯率(單位:人民幣/100英鎊)由上圖可知,英國宣布脫歐后,相繼的一年時間時間里降幅較大,從剛剛結束公投時的8.96元/英鎊到2017年12月降到了8.35元/英鎊,雖然在2018年年初有所回調,但是整體上來說英鎊貶值的趨勢較為明顯。英鎊貶值將會影響中英貨物貿易,從短期來看人民幣相對升值、英鎊貶值會減輕中對英的貿易順差額,有利于英國的出口貿易,改善其國際收支狀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英國對外貿易環境。從中長期來看,外匯匯率變化取決于國際收支水平和經濟增長水平,雖然英國脫歐以來人民幣幣值相對升值,但是長期來說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因素錯綜復雜,國際市場對于英鎊的沖擊也將會在長期內逐漸減弱,匯率變動對中英貿易關系的影響最終還是由兩國貨幣實際比價的變化所決定。4.2.2貿易協定地位變化產生的影響英國脫離歐盟前可以利用歐盟成員國身份享受與其他國家簽訂貿易協定的權利和零關稅、低交易成本的便利,脫歐英國將會損失高昂的機會成本,缺席一部分歐盟與美國日本等經濟大國的貿易協定。回顧今年來我國與英國政府簽署的重大合作協議,包括2011年我國與英國簽署的高達42億美元的涉及能源、貿易等領域的12項合作協議,2014年與英國簽署的涉及到投資、貿易、基建、新能源等領域的30多項協議,2015年我國與英國簽署《人民幣/英鎊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和《關于加強中英兩國地方貿易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對人民幣與英鎊的直接結算和促進兩國經濟貿易互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英國可以不再很大程度上損失對歐洲單一市場的進入權,那么中國商品仍然可以通過英國市場便利地進入歐洲市場。5英國脫歐后中國推動中英貿易穩定發展的對策建議5.1結論通過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關系影響的理論分析,可知英國脫歐事件對于中國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中英兩國的貿易規模,推動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融合英國發達的金融服務體系與先進的高新產業技術,實現互利共贏,同時匯率的震蕩、貿易協定地位的變化加劇了中英兩國貿易的不確定性,給中英貿易帶來了許多挑戰。本文根據以上問題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對策建議,希望能夠為推動中英貿易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5.2推動中英貿易穩定發展的對策建議5.2.1調整匯率政策,防范匯率風險,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由前文表述可知英國脫歐后英鎊實際匯率的變動將嚴重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不僅在宏觀層次上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總額,也在微觀層次上關系著我國駐外企業的貼身利益,這些可能會給兩國的貿易合作帶來貿易投資方面的風險,因此中國政府應當及時關注兩國匯率的變動,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積極調整匯率政策應對匯率大幅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的沖擊,防止人民幣幣值的過度波動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帶來壓力。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是我國能夠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和順利展開對外貿易的前提,相對穩定的匯率能夠有效保障我國外貿企業的利益,有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長期發展。同時由于英國脫歐對歐元和英鎊造成的沖擊將會對兩者貨幣的國際地位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國可以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同時人民幣的穩步發展也能增加人民幣的抗風險能力,對于中英雙邊貿易的正常開展具有重要意義。5.2.2建立中英自由貿易區中英雙方可以協商建立中英自貿區,由前文可知英國脫離歐盟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貿易額將會逐漸增加,而利用建立自貿區的方式兩國可以互相降低進出口商品的稅費成本,取消貿易數量配額的限制,來彌補英國脫歐后帶來的交易量下降問題。成立自貿區能夠促進中英兩國的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因為雙方具有明顯的貿易互補性,在廣闊市場的需求引導下,英國提供高新技術產業下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中國可以提供巨大的生產能力并且中國一些在基礎投資建設、農副產品的過剩產能也可以得到有效輸出,這無疑對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具有重要意義。中英自貿區的建立可以采取投資貿易的優惠政策來刺激投資增長。由于自由貿易區的投資優惠政策,因此在自由貿易區企業的生產成本相對于貿易區外的成本較低,這就會吸引外部企業的投資,而行業內、貿易區外的企業也會受到成本優勢的吸引而相繼把產業的生產管理等部門向貿易區轉移,這無疑能夠促進自由貿易區域內部發展的良性循環。5.2.3積極推行“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中英貿易合作自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普遍支持,加強了和沿線國家的經濟往來,同時也為中英兩國的貿易合作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借助英國脫歐這一歷史機遇中國政府應當充分利用一帶一路這一平臺優勢,強化與英國的經貿合作。首先,我國政府應當拓寬“一帶一路”中與英國的創新合作機制,急積極學習和引進英國的高新技術,加強兩國高新技術產能合作,在充分利用貿易互補性的同時縮小我國與英國產業貿易結構的差距,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和貿易競爭優勢,促進我國技術變革進程的加快;其次,除了貿易投資領域,應加強兩國在一帶一路項目上包括人文、金融等多領域的合作,因為英國和一帶一路沿線的許多國家有共同的歷史淵源,因此讓中英兩國成為互利共贏的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將會有利于中英兩國攜手開發第三方市場,通過多領域的合作更是有利于中英兩國打造經濟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命運共同體。6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影響的實證分析6.1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由物理學中的引力模型發展而來,由丁伯根首次提出來。引力模型能從傳統的H-O模型、李嘉圖模型和克魯格曼的壟斷競爭模型推導而出。有著堅定的理論基礎,因此被廣泛運用于分析國家間貿易量的影響因素和發展潛力。基本的引力模型認為,兩國之間貿易量與兩國的國民需求成正比,與兩國的距離成反比。兩國的國民需求用兩國的GDP來衡量。其基本形式為:其中,表示i到j的出口價值;為進口國所有的特定因素,表示進口國總需求;表示出口國所有的特定因素,表示出口國總供給愿望;G表示與i和j無關的變量,例如世界自由化程度;表示出口國i進入j國市場的難易程度。為了檢驗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量的影響是否顯著,納入英國脫歐這一突發事件因素Both-nonine,更加科學客觀地評價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影響。文章選取了中英進出口總額作為被解釋變量,代表了中英貿易量。選取中、英兩國GDP、英鎊兌人民幣匯率、中英相對貿易成本、代表英國脫歐的虛擬變量作為解釋變量。為消除異方差,本文對中、英兩國進出口總額,中、英兩國GDP和中、英兩國的相對貿易成本分別取對數,并構建了以下模型:6.2數據來源與變量說明中、英兩國的GDP數據來自中經網統計數據庫,分別記作和。由各國GDP數據的統計單位最小的是季度數據,由于英國脫歐發生僅有半年時間,若使用季度數據則數據量太少,即使是月度數據,目前更新的數據量也不到五個。因此,文章利用計量軟件Eviews中的frequencyconversion—Quadratic-matchSum低頻調整到高頻的方法,估算出兩國GDP的周度數據,以實現增加樣本量的目的。另外,由于估算出的GDP數據單位不同,需要利用匯率將GDP數據統一換算成以人民幣為單位的數據。根據引力模型的基本原理,一國GDP越高,需求和供給就越大,雙邊貿易量也就越大,因此,、預期為正值。中、英兩國的進出口總額數據也來自中經網統計數據庫,記為。月度進出口總額數據轉化成周度數據的方法與GDP數據的轉化方法一樣。進出口總額單位為千美元,也需要利用匯率將其轉化成人民幣單位。出口國i進入j國市場的難易程度可認為是i國與j國的相對貿易成本即cost。如果一國周圍有其他貿易大國那么該國與距離較遠的貿易小國的貿易量會較小。在時期較短的情況下,貿易量的變化多是需求行為變化所引起的,生產方的變化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能夠很好地代表需求行為的變化和世界經濟的景氣情況。在文章中,運用兩國間的加權距離即兩國間的地理距離除以兩國GDP占世界GDP的份額a與兩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占世界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份額b的乘積即ab的加權來代表兩國間的相對貿易成本。即貿易成本:中、英兩國的距離dist數據來自JonHaveman's建立的世界貿易統計數據庫,以中、英兩國首都的距離代表中、英兩國距離。由于由世界銀行公布的世界GDP的數據只有年度數據,因此本文尋求另外的辦法來估計世界GDP。由于歐元區、美國、日本、中國的GDP在世界GDP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文章利用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中的歐元區、美國、日本、英國的支出法計算的GDP(不變價)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支出法計算的GDP(不變價)的加總作為世界GDP。需要說明的是,只有在計算兩國的相對貿易成本時利用的GDP均是消除通貨膨脹后的,即不變價的GDP。構建的引力模型中的解釋變量———中英GDP的對數均沒有經過通貨膨脹的調整,原因是中英進出口總額的數據沒有經過通脹的調整,為保持前后統一而故意為之。而消費者信心指數(標準值=100)的相關數據也來源于中經網統計數據庫,用歐元區、美國、日本、中國、英國五大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加總來代表世界消費者信心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頻度調整方法與匯率的調整方法一樣。當中、英兩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所占份額越大,中英貿易成本就會越小,中英貿易量會越大。這與中、英兩國的GDP份額對中英貿易量的影響方向是一致的。一般來說,貿易成本越大,兩國的貿易量越小,因此變量lncost的系數值預期為負值。二值虛擬變量Bothnonine代表英國脫歐這一事件的發生。當Bothnonine=1時,意味著英國脫歐,中英均不屬于歐盟。當Bothnonine=0時,意味著英國仍屬于歐盟。由于歐盟內部存在優惠的貿易政策,當英國脫歐后,英國不再享受相關的優惠政策。因此預計英國脫歐后,英國和歐盟的貿易量會減小,英國和中國的貿易量會增大,即虛擬變量Bothnonine的符號預期為正號,代表英國脫歐后貿易的轉出效應。表5變量說明變量系數預期符號說明+對中國的GDP取對數,現價值,已經過季節性調整,單位為人民幣+對英國的GDP取對數,現價值,已經過季節性調整,單位為人民幣lncost-相對貿易成本,經過中英GDP占世界GDP份額與中英CCI占世界CCI份額之積加權后的中、英兩國距離,取對數Bothnonine+代表英國脫歐的虛擬變量,值等于1時表示英國已脫歐用中英進出口總額表示的中英貿易量,取對數,單位人民幣6.3實證結果及分析6.3.1平穩性檢驗在回歸之前,我們需要對變量的平穩性進行檢驗。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對模型中的所有變量(除虛擬變量外)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下表所示。從檢驗結果可以看出,變量、、,都是平穩的時間序列。而變量lncost無法滿足平穩性條件。在不滿足平穩性條件下,我們無法得到無偏且一致的OLS估計量,因此有必要對原來的模型進行修正。表6相關變量的平穩性檢驗變量ADF值P值是否平穩-3.2410.0347平穩-4.5790.0003平穩lncost-0.6470.8713不平穩-3.2530.0238平穩6.3.2模型修正文章修正模型的方法是運用lncost的一階差分來取代lncost,即運用變量Δlncost來取代lncost。一般來說,當Δlncost增加,即后一期的lncost減去前一期的lncost差值增加時,即預期的相對貿易成本增加,則雙邊貿易量會下降。且經過平穩性檢驗后,變量Δlncost是平穩的。因此,修正后的模型如下,其中變量Δlncost的預期符號為負數。將樣本數據進行最小二乘法回歸,也可以得到一個較為顯著的結果,回歸結果如下:n=195,=0.6513,ADJ.=0.6325回歸結果顯示兩國的貿易量與兩國的GDP正相關。對于中、英兩國來說,英國的GDP若增加1%,中英貿易量就會約增加0.7151%,中國的GDP若增加1%,中英貿易量就會約增加0.357%。這表明了對英國來說,中國是英國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GDP的增長對中英貿易量的拉動性較小的原因主要是與英國相比,美國、日本、歐盟是聯系更加緊密的貿易伙伴,這也意味著中英貿易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有較大的貿易潛力。當預期的相對貿易成本增加一單位時,則中英貿易量會約減少715.9%,這表明了從減少相對貿易成本角度來提高中英貿易量不失為明智選擇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發展來說或許是一個契機。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到,虛擬變量Bothnonine的回歸系數接近0.146,且統計性顯著。這意味著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主要是由于英國實質上不再享受與歐盟國家的貿易優惠政策,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貿易額減少,部分減少的貿易額轉移到中英貿易,從而實現了貿易轉移。6.3.3序列相關性檢驗由于時間序列數據一般會存在序列相關性,但序列相關的存在并不影響OLS估計量的無偏性和一致性。為了對數據和現實有更加準確和完善的理解,我們仍有必要進行序列相關性檢驗。根據修正模型,通過檢驗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獲得的數據存在著顯著的序列相關,殘差與殘差滯后項的相關性大于0.9。利用Newey程序對一階序列相關進行處理,回歸后得到的變量均具有顯著性,P值小于0.020,回歸得到的系數與OLS回歸得到的系數相近。具體結果如下表所示。表7Newy-West估計結果變量系數Newy-West估計結果P值0.3610.1380.0100.7230.1520.000Bothnonine0.1540.0370.000-7.275-0.9510.000常數項9.2880.5270.0006.4小結根據前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中英貿易量的決定機制符合引力模型的思想。中英貿易量與中、英兩國的GDP總量正相關,兩國GDP總量的提高有助于拉動中英雙邊的貿易增長,兩國相對貿易成本的增加不利于雙邊貿易的增長。英國脫歐會增加中英雙方間的貿易總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