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橫溝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天津橫溝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天津橫溝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年天津橫溝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年天津橫溝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天津橫溝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天津條約》簽訂后,有人認為:“外使之來,茍非崩角稽首,而與為姑容,其恥甚于亡國:,寧以社稷為殉,不使夷虜蹤跡相浼(沾染)。”這種思想意在()A.維護主權完整 B.強調平等交往 C.堅持閉關鎖國 D.維護君上權威參考答案: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關鍵信息是“外使之來…其恥甚于亡國,寧以社稷為殉,不使夷虜蹤跡相浼(沾染)”.解答:A從“外使之來”,可知是指《天津條約》中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該項條約內容不會影響中國主權,材料中的反對不是為維護主權完整,故A項錯誤;B互派公使是近代外交的慣例,是平等交往的體現,故材料中的反對不是為強調平等交往,故B項錯誤;C閉關鎖國不僅指禁止外國公使進駐,還包括嚴格限制與外國的經濟往來,材料中只針對外使進京,不是為堅持閉關鎖國,故C項錯誤;D當時人認為外使進駐北京,勢必加強對清政府的監控,不利于維護君主至上的權威,因此害怕外使進京.故選D.2.20世紀70年代初蔣介石曾聲明:“我們……宣布退出我國所參與締造的聯合國。同時聲明,對于本屆大會所通過的此項違反憲章規定的非法決議,中華民國政府與全中國人民,決不承認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不能表明A.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B.美國已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C.蔣介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D.新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權益參考答案:B3.朝奉本是一種古老的官職,秦代有朝請,漢代有奉朝請,意思是“逢朝會請”,即每逢上朝便應召議事,并不實指某個官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朝廷命官,卻在古徽州遭到了廣泛的“貶值”,便是普通人家的男子,也有互相敬稱為朝奉的。明清兩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記富商和當鋪掌柜的專稱。“徽州朝奉”這種現象本質上說明了A.徽商唯利是圖的本性 B.徽商走官商結合之路C.徽商的社會形象下跌 D.徽商的政治虛偽性參考答案:C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商業。根據題干“就是這樣一個朝廷命官,卻在古徽州遭到了廣泛的‘貶值’,便是普通人家的男子,也有互相敬稱為朝奉的。明清兩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記富商和當鋪掌柜的專稱”,可知徽商社會地位下降,故C項正確;A、B、D項與材料無關,故錯誤。4.王夫之稱唐朝后期出現了“立國于西北而植根本于東南”的局面,其含義為A.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離B.經濟重心南移改變政治格局C.大運河改變南北經濟格局D.西北邊防與東南海防的并重參考答案:A5.古代羅馬人關于“法”留下了很多論述,其中體現“法治”原則的是(

)A.一切法律都和任何財產有關B.因為法律統治執政官,所以執政官統治人民C.我因感覺到上帝的旨意而筆削于法律D.法律的功能在于命令、禁止、允許和懲罰參考答案:答案:B試題分析:據材料提到,古代羅馬人關于“法”留下了很多論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項體現的是法律調解的對象和矛盾的內容,沒有體現法治的原則,故A排除。法律統治執政官等鮮明體現了法治原則,故B項正確。C項強調上帝的意志,無法體現法治原則,故C排除。D項強調法律的功能,僅是命令、禁止允許和懲罰,無法體現法治原則,故排除D項。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原則【名師點睛】羅馬法作為奴隸社會法律制度在其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深受古羅馬奴隸制國家歷史發展的影響。羅馬法是諸法合體、私法為主的法律體系,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還確立了許多重要的法律原則。如疑罪從無、任何人均無義務指控自己有罪、沒有原告就沒有法官、法官不得自動審判、舉證的義務由主張者而不是否認者承擔、一目了然之事無須證明、一事不再理等等原則對現代法律制度仍然產生重大影響。6.某段材料描述中國古代的某一制度下的官員——“雖無相名,實有相職。既有相職,卻無相權。既無相權,卻有相責。”這段材料描述的是(

)A.漢代的尚書令

B.唐代的尚書省長官C.元代的中書省長官

D.明代的內閣官員參考答案:D7.下表選項中,材料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材料結論A《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汴京城十字街街口的酒店、茶館、點心鋪等各種店鋪都有明顯的招牌商標北宋城市中普遍使用招牌廣告B《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了猿猴與人相類似的地方,記載了金魚、雞等遺傳變異的現象《本草綱目》體現了生物進化的思想C路德宣稱教皇無權赦免罪行,人若想得救,只需信仰上帝路德在為資產階級發財致富作辯護D1898年6月到9月,光緒皇帝先后頒布了100多道變法詔書,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方面戊戌變法運動促成了中國社會全方位的變革參考答案:B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古代中國的商業;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馬丁路德思想主張;戊戌變法從“各種店鋪都有明顯的招牌商標”不能得出普遍使用招牌廣告的結論,故A項錯誤;“猿猴與人相類似的地方,遺傳變異”的信息說明與進化論思想相符,故B項正確;“教皇無權赦免罪行,人若想得救,只需信仰上帝”說明路德反對羅馬教皇宗教權威,是發展資產階級主義人文思想,故C項錯誤;“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方面”不能說明“全方位的變革”,故D項錯誤。8.1938年東歐國家對西歐國家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68.4,而1953年僅有14.4%出口產品輸往西歐,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的破壞

B.西歐關稅同盟的形成阻礙了東西歐聯系C.國際政治影響經濟全球化推進

D.蘇聯模式的引入遲滯了東歐現代化進程參考答案:C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后經濟全球化曲折發展。由材料可知二戰前東西歐聯系緊密,而二戰后東西歐關系反而疏遠了,這正是由于美蘇冷戰導致歐洲分裂,C項正確;A項說法不能解釋輸往西歐產品百分比的下降;關稅同盟是1968年形成,B項錯誤;D項說法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實際上東西歐關系的疏遠還有美國的責任。故選C。9.文藝復興時期成立的新寄宿學校,對課程的設計圍繞著敦育學生快樂而健康地生活,成為一名負責任的公民。這主要體現了當時的(

)A.蒙昧主義思潮

B.人文主義思潮

C.理性主義思潮

D.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參考答案:B

解析:文藝復興的主要思想核心是人文主義。10.1840年后,江浙一帶有詩云:“蠶事乍畢絲事起,鄉農賣絲爭赴市。……小賈收買交大賈,大賈載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國正通商……番舶來銀百萬計,中國商人皆若狂。今年買經更陸續,農人紡經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中國農產品開始出現商品化趨勢

B.列強侵略阻礙了中國商品經濟發展C.中國經濟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D.近代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產生參考答案:C自然經濟的解體。1840年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到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蠶絲等原料,“蠶事乍畢絲事起,鄉農賣絲爭赴市。”中國的農產品日益商品化;“申江鬼國正通商,番舶來銀百萬計,”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今年買經更陸續,農人紡經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說明自然經濟逐漸解體。A項“開始”錯誤;B、D材料無法體現。11.1956年,美國歌手“貓王”錄制的唱片《傷心旅館》創造了唱片銷售新紀錄,并贏得了國際聲譽,一時間搖滾樂時髦起來。它切合美國民眾何種心理訴求()A.大眾對經濟危機的苦悶B.軍人對侵越戰爭的反感C.老兵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感傷D.青少年對現實的反叛參考答案:D戰后的流行音樂有搖滾樂、藍調和爵士,搖滾樂成為主流的原因是二戰后音樂中電子技術的發展,新時代大眾心理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尤其是青少年對突破傳統的渴望,同時搖滾樂強烈的節奏、以愛情為主題且簡單直白的歌詞易于被青少年接受,故D正確;此時的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正經歷著戰后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所以A項錯誤;對越戰爭是20世紀60-70年代,故B錯誤;材料反映的不是對二戰傷感,故C錯誤。12.黃仁宇說:“過去曾有不少讀史者,以光緒帝不能毅然下決心清算慈禧太后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國強兵,而是君臨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棄了傳統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認為,制約光緒沒能“清算”慈禧太后的根本原因是A.性格怯懦B.角色意識C.君主制度D.宗法制度參考答案:C“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國強兵,而是君臨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棄了傳統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材料說明光緒皇帝是忠臣孝子的表率,因此沒能“清算”慈禧太后,這里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專制,故CA項正確;A和B材料沒有體現;D項與君主專制信息不符。13.20世紀初,當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云之下時,列寧曾熱情地稱贊“現在中國的政治生活沸騰起來了,社會運動和民主主義高潮正在洶涌澎湃地發展。”這里列寧稱贊的是A.維新變法運動浪潮激蕩全國

B.辛亥革命使中國社會氣象一新C.五四運動啟導了人民的覺悟

D.國共合作推進了大革命的興起參考答案:B略14.列寧指出:“我們的直接任務并不是‘實施’社會主義,而只是立刻過渡到由工人代表蘇維埃監督社會的產品生產和分配。”十月革命后實行的經濟政策,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農業集體化政策

D.工業化建設道路參考答案:B15.“它發端于廣東一隅而最終進入華北,使上國帝京一時成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潰。”這里的“它”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是A.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參考答案:答案:C分析: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進入北京,中國失敗,簽定的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的是甲午戰爭,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鴉片戰爭,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16.抗日戰爭時期的《軍政》雜志刊詩一首:“晴天霹靂太行頭,萬里陰霾一鼓收。英帥朱彭籌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這首詩描繪的戰役(

)A.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大捷

B.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最大勝利C.是國民黨正面戰場規模最大的戰役

D.是中共敵后戰場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參考答案:D17.下面是英國各行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變化示意圖,該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擴張的加強

B.工業革命的開展

C.世界市場的拓展

D.外來移民的涌入參考答案:B18.《左傳·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與材料中政治制度相關聯的人生理念是()A.“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C.“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D.“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參考答案:C材料顯示了周朝不同等級貴族的政治作為,與此相關聯的人生理念應該體現出不同階段的政治追求,這一點恰好與C吻合。故選C。19.從西漢以后,對孔子的思想就不斷有新解釋出現,其中強調中央至高無上的權威卻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材料反映出A.君主專制必須借助儒學 B.古代統治者注重禮法治國C.孔子原創儒學不合時宜 D.儒學成為封建統治的工具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漢代儒學的發展。據材料“西漢”“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反映了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維護了漢武帝的集權統治,為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奠定儒學統治地位,故D項正確;君主專制也可以運用法家思想,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中沒有體現“禮法治國”思想,故B項錯誤;孔子原創儒學不合時宜表達錯誤,僅是不適用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故C項錯誤。20.經濟學家陳翰笙在20世紀40年代初談到:“工業上局部或個別之興隆,在整個民族工業或大規模基本工業未能建立以前,均將如曇花一現,不久即銷聲匿跡。故提倡國貨最根本之辦法,在乎奠定民族工業之基礎。而建立中國民族工業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獨立。曰政治清明。曰農村繁榮。”對作者觀點,理解正確的是①民族工業的發展影響著某一地區、某一行業的工業發展②民族工業發展取決于國家民族獨立、政治清明、農村繁榮③大規模發展民族工業只有提倡國貨排斥洋貨④當時已經基本具備發展民族工業的基礎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參考答案:C21.某中學開展的歷史課處活動中,有一個對聯征集活動,上聯是“鑒真六渡東瀛連華日友好”,以下是從同學們那里征集來的幾副下聯,你認為從形式到內容最為貼切的是(

)A、張騫兩通西域開中西紀元

B、孔明六出祁山報劉漢宗室C、鄭和七下西洋結中外和善

D、楊廣三征高麗毀隨江山參考答案:C22.清朝有學者說“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為一,而黃河之險失;……故元、明二季流賊之起也,來無所堵,去無所偵”。據此可知,學者認為元代行省制度(

)A.使地方缺乏實行割據的地理基礎

B.導致地方治安難以維持C.不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

D.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參考答案:B23.觀察下圖,A、B、C、D四條曲線代表代表的是四個國家的世界制造業產值,這四個國家分別是A.中國、美國、英國、德國

B.中國、英國、德國、美國C.中國、英國、美國、德國

D.英國、德國、中國、美國參考答案:C24.金沖及教授在其《中國近代歷史的幾個根本問題》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戰爭后有一份《中外日報》指出:我們在以前(指洋務運動時期)還講什么自強、求富,現在別再講那些門面話了,倒不如直截了當地講救亡。這表明甲午中日戰爭()A.使中國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宣告破產B.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進知識分子研究中國前途問題D.促使中國認清所處的國際地位參考答案:D25.“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們越過海峽,進入太平洋。在3個月20天里,我們沒有吃過任何新鮮的食物……”材料中“我們的活動”

A.證實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B.揭開了地理大發現的序幕C.確立了歐洲對世界的統治

D.徹底否定了宗教神學說教參考答案:A26.有學者認為魏晉南北朝后期的選官制度發生了一些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從而孕育了一種新的選官制度。對這種新制度的評述,恰當的是A.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B.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世胃攝高位,英俊沉下僚D.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參考答案:答案:B分析:材料“魏晉南北朝后期”“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可知,這一制度是科舉制,科舉制的出現改變了魏晉以來大家門戶壟斷官位的場面;AC項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項是科舉制,符合題意;D項是察舉制,排除。所以答案選B。27.下圖是紅軍長征路線圖,圖中②所在地點發生過哪一重大事件?A.紅軍開始長征B.召開遵義會議C.發動南昌起義D.甘肅會寧會師參考答案:B【詳解】紅軍從江西瑞金開始長征,應是圖中的①。故A項錯誤。遵義會議在貴州召開,應是圖中的②。故B項正確。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武裝起義。與題干無關,故C項錯誤。紅軍長征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應是圖中的③。故D項錯誤。28.很久以來,糖在歐洲只是作為藥用并被視為一種舶來奢侈品,直到美洲被發現后,歐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區大量種植甘蔗并加工制糖,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變。由此推斷在下表中,英國人均糖消費量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呈現明顯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表:人均糖消費量(磅)

歐洲(除英國外)英國1680175018000.851.901.9841018A.新航路開辟之初英國率先進行殖民掠奪活動B.英國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權從而占據貿易優勢C.圈地運動促使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D.工業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國的生產力飛速提高參考答案:B29.“即如公司一端,人見輪船招商與開平礦務獲利無算,于是風氣大開,群情若騖,期年之內,效法者十數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爭購之,以得票為幸”(載于1882年9月《申報》)。材料反映了(

)A.政府經濟政策發生重大變化

B.新型經營方式逐漸被國人接受C.社會各界支持股份公司發展

D.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利潤很高參考答案:B誤,排除。所以選B考點: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的興起·洋務企業30.歷史學家錢穆先生評價新文化運動時說:“一時風氣,人人提倡新學,又人人自期為新人。舊的接不上氣,譬如一老樹,把來腰斬了,生機不續。若要接枝,也須接在老根上。現在卻是狠心在做掘根工作。”錢穆在此:A.贊賞新青年的精神風采

B.反對批判中國傳統文化C.指責徹底否定儒學價值

D.主張儒學嫁接在西學上參考答案:C考查對新文化運動的認識。材料中“人人提倡新學,生機不續。若要接枝,也須接在老根上。現在卻是狠心在做掘根工作”說明作者對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持反對態度,故應選C。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婦女地位的變化是社會生活史的重要內容,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風氣的折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婦女的地位因為經濟的關系而有相當大的變化。科技本身已改變并大大增加了婦女就業賺取工資的空間。……最驚人的變化首推出現了許多以女性為主要從業人員的職業:商店和辦公室中的職業。……在1914年以前的幾十年間,婦女的地位和希望無疑有驚人的陡變。這個情形最明顯的征兆是女子中學教育不尋常的擴展。在法國,我們所討論的這個時期,女子公立中學,由1880年的一所也沒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w——霍布斯鮑姆《帝國的年代1875——1914》材料二

在英國,婦女爭取選舉權的斗爭也迅速興起。1903年成立的婦女社會政治聯合會在1912年和1914年發動了爭取選舉權的暴力活動,迫使議會不得不多次討論婦女選舉權問題,1918年30歲以上的婦女終于獲得了選舉權。……在美國,1900年已有五個州給予婦女選舉權,1918年通過了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禁止各州以性別為由拒絕給予選舉權。

——據金重遠《20世紀的世界》材料三

1916年底,北京中國銀行最先在銀行中使用女子司帳,一時被稱為“銀行界之破天荒,婦女界之新事業”。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發店首次雇傭了二三十名女理發師。進入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醫療、銀行、商店、文藝、電訊等部門,均有女職員出現。

——據江沛《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沿海城市社會文化觀念變動評析》回答:(1)依據上述材料,概括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期“婦女的地位和希望”發生“陡變”的表現。(不得摘抄原文)(3分)w(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以來英美兩國選舉資格的規定發生了這樣的變化?(6分)(3)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材料三所反映的現象出現的原因。(8分)(4)概括指出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婦女地位變化所折射的歷史發展趨勢。(5分)參考答案:答案:(1)①就業機會增加;②受教育機會增加;③擁有選舉權。(3分,每點1分)(2)變化:英國不斷降低財產要求,成年男子最終獲得選舉權。美國黑人從沒有選舉權到擁有選舉權。英美兩國婦女從沒有選舉權到擁有選舉權。(6分,每點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3)原因:①西方文明的沖擊。②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等政治運動的推動。③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婦女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平臺。④新式學堂的建立,新文化運動的推動,婦女受教育的機會增多,婦女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8分,每點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w.w.w.k.s.5.u.c.o.m

(4)政治日益民主;社會日益開放;人性日益解放。(5分,答出一點得1分,答出兩點得3分,答出三點得5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32.(12分)材料: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學精神興起后,傳播到全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創建合眾國的那一代人——華盛頓、杰斐遜與富蘭克林等,無一不是啟蒙思想的繼承者。他們把新大陸作為“自由與自治”的實驗場。接著,理性與自由的信念推動了工業革命的深入。到19世紀后半期,科學知識的進步推動了技術發明與創造的空前增長。——摘編自梁霄羽《極簡美國史》等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述“那一代人”所進行的“實驗”是怎樣實現“自由與自治”的。19世紀后半期美國在科學技術方面有哪些“發明與創造”?(12分)參考答案:概述:制定聯邦憲法。確立“制約與平衡”的原則,避免絕對權力的出現;調和中央與地方、大州與小州、南方與北方的矛盾。(6分)發明創造:愛迪生發明電燈等,創建第一個發電廠;貝爾發明電話機;福特制造出美國第一輛汽車;德雷克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6分)

33.【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20世紀)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中期,世界上進步力量主要是各國共產黨、社會主義國家和各人民民主國家。他們高舉反對戰爭、保衛世界和平的大旗,把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力量,團結在和平的旗幟之下,掀起了一場規模空前廣泛的以簽名為特征的保衛世界和平的運動。1948年8月,世界上45個國家的文化界人士在波蘭華沙召開“文化人保衛和平大會”并發表宣言,抗議用現代科學毀滅人類,指斥新戰爭危機來自美國,并決議在巴黎設立國際聯絡委員會,以促進和平的發展。——摘編自岳梁、席富群《五十年代保衛和平運動述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后初期和平運動興起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后初期和平運動興起的影響

參考答案:(1)背景:美蘇“冷戰”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