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機調試期間鍋爐運行異常情況總結_第1頁
3機調試期間鍋爐運行異常情況總結_第2頁
3機調試期間鍋爐運行異常情況總結_第3頁
3機調試期間鍋爐運行異常情況總結_第4頁
3機調試期間鍋爐運行異常情況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機調試期間鍋爐運行異常情況總結#3機調試期間鍋爐運行特別狀況總結

#3機調試期間鍋爐運行特別狀況總結

1、水冷壁超溫

(a)大事經過:

201*年5月25日,#3爐沖管。11:10鍋爐點火,15:00啟爐水循環泵,17:15開頭啟動B、A一次風機;17:20同時對F磨及B磨進展暖磨。17:38啟動F磨,采納大幅開啟旁路風與容量風,保持大給煤量的方式進展料位建立,18:00實行同樣方式啟B磨,18:14~18:37主汽壓力從2MPa上升至5.8MPa,再熱汽溫大幅上升,開啟對空排汽,18:37開頭穩壓沖管。19:08關臨沖門,爐水循環泵因貯水箱水位低跳閘,鍋爐實際給水流量由900t/h降至320t/h左右,短時間(約10s)發覺后,馬上用電泵增加給水,電泵短時消失過流現象。但中間點過熱度已由0突升至110℃,水冷壁消失多處測點溫度超過675℃。在電廠運行人員提示下,實行了降熱負荷,停磨措施。水冷壁溫漸漸受控。

(b)危害:

(1)經推算當日18:14~18:37水冷壁出口介質溫升達2.6℃/min,依據規程“整個升溫升壓過程掌握單個水冷壁出口介質溫度及貯水箱壁金屬溫度變化率<1.85℃/min”;直流鍋爐雖無汽包,但仍有貯水箱、分別器、聯箱等厚壁承壓件,如貯水箱壁厚達96.5mm,如溫升過快影響,造成過大的溫差應力,影響承壓部件安全和使用壽命。

(2)下爐膛水冷壁材質12Cr1MOV,上爐膛水冷壁材質15CrMO。15CrMo最高使用溫度為550℃,12Cr1MoV工作溫度不超過570~585℃,對于低合金珠光體鋼,假如超過設計使用溫度運行,其組織穩定性和高溫強度將明顯降低,即使是超過5~10℃,均將使材料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經過外推計算,12Cr1MoV鋼設計使用溫度是580℃下運行10萬小時,當超溫至600℃運行,運行時間將縮短至2萬小時。就是說,溫度超過20℃,使用的時間將縮短為五分之一。

(3)水冷壁管溫差估量已超過200℃。依據規程“掌握爐膛水冷壁任意相鄰兩根管子之間的溫差不超過89℃,任意不相鄰兩根管子之間的溫差不超過111℃”。

(c)緣由分析:

制粉系統出力增加過快,造成熱負荷快速上升,引起升壓升溫速度失控。

爐水循環泵跳閘后,實際進入水冷壁的給水流量快速下降,低于廠家設計最小流量值541.5t/h。而此前主給水流量低愛護(460t/h延時20s,379t/h延時2s)處于退出狀態,造成水冷壁大范圍大幅度超溫柔水冷壁管壁溫差超限。爐膛內熱負荷過高加劇超溫的幅度和速度。

(d)閱歷教訓

(1)嚴格掌握暖磨和磨煤機出力增加速度,以防止升壓速度失控。(2)嚴禁擅自退出機組主愛護。給水流量低愛護即為機組主愛護。(3)運行人員應對給水最低流量及最低給水流量愛護跳閘值熟知并保持足夠的敏銳度。(4)電負荷或熱負荷突變時,應加強對貯水箱水位的監控,推斷貯水箱水位低無法掌握,爐水循環泵馬上跳閘時,應提前將給水泵出力提高至愛護值(460t/h)四周。爐水循環泵跳閘后,應將給水流量快速提高至最小流量值541.5t/h以上,接近原爐膛給水流量值。

2、低溫(一級)過熱器超溫

(a)大事經過:

201*年5月26日,#3爐沖管。07:34點火,中班連續升壓,09:08啟動A、B一次風機及一臺密封風機。09:15油槍總數9只,啟動F磨運行,容量風門快速增加至30%以上并建立料位,火焰電視狀況較差。09:25以一樣方式啟動B磨,09:30鍋爐壓力至4.8MPa,開頭穩壓沖管。此時火焰電視消失黑屏,低過消失明顯超溫現象(580℃),10:20B磨因一側給煤機被雜物卡住,被迫單側運行,中試人員要求將未斷煤側給煤機出力提高至40~50t/h,該側容量風開度至50%,另一斷煤側容量風關閉至在10%以下,低過超溫愈趨嚴峻,多處測點超過600℃。增投油槍至16只左右,在降低F、B磨容量風開度,火焰電視監控狀況有所好轉,低過壁溫漸漸降低,超溫時間持續超過1小時。

(b)危害:

一級過熱器位于尾部豎井后部,由水平的進口管組和懸垂的出口管組組成,水平管組12Cr1MoVG鋼管和15CrMoG的鋼管。出口管組由12Cr1MoVG鋼管組成,15CrMo最高使用溫度為550℃,12Cr1MoV工作溫度不超過570~585℃。

降低受熱面力學性能,縮短其壽命,。(c)緣由分析:

(1)爐膛溫度過低,煤粉著火條件差。(2)制粉系統建料位實行大給煤量、大容量風門開度方式,降低煤粉濃度和溫度,風速過高均劣化了煤粉的著火條件。(3)風量過小,油槍著火差,降低了其實際助燃力量。(4)低負荷,實行單側雙出方式(接近于單側單出),出力過大,兩側風速和濃度均會偏離正常。對著火不利。

(d)閱歷教訓

(1)鍋爐啟動初期磨煤機的啟動應有別于正常運行條件下啟磨操作。兩種工況條件下爐膛溫度水平和管壁溫度條件迥異,打算了前者必需大幅降低其操作幅度。磨煤機啟動后如欲快速建料位,必需將容量風門短時增加,其出口溫度和煤粉濃度均得不到保證,磨煤機出力增長的不穩定對著火同樣也是不利的。應當熟悉到低負荷磨煤機啟動操作其“容量風壓增加,料位的建立”不僅是啟磨操作的一局部,同樣也是鍋爐熱負荷掌握的一局部,必需同時兼顧,同時兼顧唯一正確途徑就是嚴格掌握容量風操作幅度和建料位的過程。

(2)目前實際入爐煤著火點應在650℃~800℃。無煙煤難著火難盡的特點,要求不僅在煤粉著火初期獲得油槍強有力的助燃,同時在燃燒、燃盡階段爐膛具有足夠的高的溫度和良好的勻稱性。由于W火焰鍋爐不存在猶如四角切圓爐類似的火焰中心,啟動初期相鄰火嘴間火焰支持大大弱于正常運行條件,煤粉在此條件下穩定著火,快速燃盡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其對應油槍著火正常;二是整個爐膛具有足夠高的溫度。依據一期啟動初期爐膛測溫數據,入爐燃油流量應在20t/h左右,即不少于18只油槍。#3爐單只燃燒器功率更大,其啟磨投粉條件應不低于此水平。

(3)火焰電視能在宏觀上對爐內燃燒過程的進展推斷,如消失亮度下降甚至黑屏,必需暫停升溫升壓,解決好燃燒問題。不顧燃燒狀況,增投煤粉,易引起汽溫失控和煙道再燃燒的發生。

3、主給水流量低愛護動作MFT

(a)大事經過:

201*年6月23日早班#3機負荷500MW,07:58高壓旁路電動門法蘭沖破,被迫降負荷處理,降負荷至300MW左右,在欲提高貯水箱水位預備啟動爐水循環泵過程中,給水流量掌握不穩定,造成貯水箱水位上升至16000mm,鍋爐壓力高于17MPa閉鎖341閥開,運行人員擔憂發生滿水,馬上拍停B汽泵,因B汽泵出力較大,此時另外一臺汽泵出力很低,電泵雖啟,尚無出力,造成鍋爐給水流量低愛護動作鍋爐MFT。

(b)危害:

增加MFT次數,鍋爐使用壽命折損。(c)緣由分析:

(1)特別處理過程中操作急迫,造成水位掌握不當在先,選擇拍停汽泵過程中過失在后。(2)在341閥閉鎖解除前,即開頭進展爐水循環泵的啟動預備,貯水箱水位高不能連鎖開啟341閥。(3)以汽包爐滿水故障處理方法慣性思維貯水箱水位高問題,未擺對處理問題的主次與先后。(4)鍋爐最低流量愛護的概念尚未堅固形成,未意識到拍停汽泵可能引起的給水流量突降的可能后果。

(d)閱歷教訓

(1)進展爐水循環泵啟動前預備時,檢查鍋爐壓力應已降至17MPa以下。

(2)堅固樹立鍋爐最低流量愛護意識。任何狀況下,只要鍋爐未發生MFT,均應嚴格掌握給水量的下降幅度,避開可能引起給水流量急劇下降的高風險操作,

4、吹灰過程燃燒惡化MFT

(a)大事經過:

201*年6月24日早班#3機負荷450MW,鍋爐吹灰系統正在調試中,吹灰已進展至右側爐膛上部長吹RL02。01:05爐膛壓力消失-100Pa搖擺,并很快進展至-200Pa,投油助燃,此時爐膛壓力呈現快速下降趨勢,MFT愛護動作。

(b)危害:

增加MFT次數,鍋爐使用壽命折損。(c)緣由分析:

(1)當日實行上位機操作,調試人員對吹灰詳細位置與時間把握不準時,未實行預防性措施。(2)吹灰系統調試疏水缺乏。存在大量積灰于系統底部RL02吹灰槍位置可能性(3)吹灰槍閥后壓力整定可能過高。(4)首次吹灰積灰較多。(5)鍋爐在此負荷段抗干擾力量仍較差。

(d)閱歷教訓

(1)增加疏水次數。(2)沒有把握的間隔時間較長的吹灰應提前投油。(3)嚴格執行吹灰壓力掌握要求,盡量取低限掌握。

5、煤水比失調主汽溫急劇下降,低汽溫愛護機組跳閘

(a)大事經過:

201*年6月26日中班#3機組負荷600MW,6臺制粉系統運行,協調掌握投入。10:57C磨煤機因C2長時連續煤出口溫度高(175℃)跳閘。此時主汽溫度550℃,中間點過熱度24℃(目標值19℃)。11:05監盤人員投6~7只油槍并將機組負荷以協調方式減至560MW,此時中間點溫度短時升至27℃,主汽溫度563℃,主汽溫度未發生明顯變化,減溫水漸漸關閉,減溫器后溫度下降不明顯。11:11啟動C磨,機組負荷以協調掌握方式漸漸往600MW帶,11:27機組負荷595MW,主汽溫度已下跌至549℃左右,并仍存下降趨勢,速度約10~20℃/min中間點溫度降至15℃時,機長令主值提高中間點溫度設定值被調試人員制止,機長建議適當降負荷,也未被調試人員承受。11:30主汽溫度已降至498℃,之后主汽溫度開頭加速下降,速度30~40℃/min。11:32低汽溫(過熱度)愛護動作,鍋爐MFT,汽機跳閘。此時中間點過熱度10℃,主汽溫度接近430℃。

(b)緣由分析:

(1)機組負荷降至550MW,重新啟C磨恢復負荷過程,煤水比失調。以閱歷推斷,正常給水量=(機組有功×3)-(50~100),當時啟動C磨后,給水自動調整開頭偏離正常,給水量高出正常需求100~200t,始終持續跳機前。

(2)啟動C磨煤機后容量風量信號短時快速增加,并不能與輸入鍋爐的熱量對應,存在虛假熱量局部,而中間點溫度未進展有效反應,是造成給水量超過正常需求100~200t,導致煤水比失調。

(3)調試人員既未對中間點溫度的變化總趨勢做出推斷,也未因給水量、水冷壁出口溫度變化引起警覺。造成給水量偏大持續時間長達15~20min

(c)閱歷教訓

(1)任何自動都存在適應工況范圍,在測量設備特別或工況突變時,自動可能消失錯誤調整動作,故必需對主要自動相關參數點聯系起來推斷,對于直流爐給水自動推斷,既要觀看中間點溫度變化,也要分析水冷壁出口溫度及給水量與機組有功有匹配。(2)中間點過熱度對煤水比變化反映存在肯定滯后,運行狀況說明并不在全部工況下均存在中間點溫度與主汽溫度的變化的對應關系。但總趨勢仍舊是正常的。(2)減溫器后溫度對燃燒和中間點過熱度突變工況響應存在肯定滯后性。汽溫調整對于汽包爐應結合熱負荷電負荷匹配及管壁溫度變化。對于直流爐應結合給水量與電功率匹配及水冷壁溫度變化。

6、其它特別(1)停爐后空預器電流上升。

調試期間,#3爐空預器在停爐后,屢次消失電流上升、大幅搖擺,動靜碰磨現象。只能通過開擋板、啟送、引風機掌握。緣由正在查找。停爐馬上啟風機對鍋爐進展強冷是嚴峻影響鍋爐安全壽命的操作,對掌握超臨界鍋爐氧化皮也是非常不利。(2)燃燒抗擾動力量弱。

201*年6月26日早班機組負荷600MW,6臺磨運行,協調掌握投入,4:20鍋爐突然燃燒不穩,爐膛壓力+50~-280Pa間波動,火檢未見特別。投油穩燃,切除引風機自動,手動調整爐膛壓力。會同火安、中試全面查找緣由,除煤質稍有變化外,其余未見特別。持續時間近40分鐘后自動消逝。分析可能單臺磨混入難燃煤種,影響其對應少數燃燒器的著火穩定性。168期間入爐煤質實際發熱量水平18500~2201*kj/kg,主要以北方煤為主,鍋爐對煤質變化表現出的特性未得到充分暴露。從今次數燃燒不穩爐膛壓力波動幅度和火檢不對應狀況看,單臺燃燒器著火對爐膛壓力影響較大。國內已投入的巴威600MW機組均表現出對偏離設計范圍煤種適應性差。盡管我廠#3鍋爐做了較多的優化設計,其燃燒穩定性問題仍是較大未知量。(3)結焦

#3爐啟動制粉系統進入整套啟動第三天即消失明顯結焦,結焦的主要部位在兩側墻分級風噴口高度至拱部燃燒器高度,結焦厚度最大約0.5m,在負荷變化過程中有稍微的垮焦現象翼墻看火孔堵死,停爐后有大量硬質焦渣掉入撈渣機。旋流燃燒器對結焦的影響和調整特點需不斷摸索。分析結焦的緣由:鍋爐設計衛燃帶面積偏多,試運期間煤質比設計煤質好(揮發份較高),導致下爐膛溫度較高。試運過程中通過輻射高溫儀測得看火孔處爐膛溫度最高達1600℃左右,較B&W公司其它W型鍋爐高200℃以上。針對結焦問題調試人員采納加大送風量(氧量)、增大分級風開度的方法,降低下爐膛溫度。(4)火焰下沖

鍋爐帶負荷試運初期消失了分級風管和冷灰斗護板燒紅的問題,其主要緣由是拱上燃燒器一次風和二次風剛性較強、下沖行程較長,導致分級風以下區域爐膛溫度過高。通過加大分級風擋板開度,降低拱上燃燒器風速的方法問題得到解決。建議在不同負荷下分級風擋板實行不同的開度,即負荷從300MW至600MW相應的分級風擋板開度從30%增大至60%。#3機168完畢后,停機前,煤質變差(單磨平均出力尚未超過50t/h),#3爐#3冷灰斗上部護板有燒紅現象,進展局部配風調整效果不明顯,下次開機內外二次風、調風盤、上下拱風量安排需要依據實際入爐煤質調整。

。工程一次風溫二次風溫磨煤機入口風溫一次風速(噴口)二次風速(內環)二次風速(外環)乏氣風速分級風速一次風率(噴口處)二次風率乏氣風率分級風率煤粉細度R90單位℃℃℃m/sm/sm/sm/sm/s%%%%%數6118.3435.3324.4244.7811.1155.7811.11224內二次風軸向葉片的最大開度為60°,最小開度為20°。外調風葉片的最大開度為80°,最小開度為40°。

調試前燃燒器調風機構的位置如下:調風套筒開度約80%;調風盤開度50%;內二次風軸向葉片開度45°;外二次風軸向葉片開度60°。

(5)左右側蒸汽溫度偏差較大

在整套啟動期間,鍋爐左右側溫度偏差較大的問題,其中水冷壁出口溫度偏差為5~12℃、低溫過熱器出口汽溫偏差10~40℃,一般狀況下均為左側高,為保證屏過和高溫過熱器出口溫度勻稱,實行關小爐左過熱煙氣擋板的方法進展調整。W型鍋爐左右側煙氣和蒸汽溫度偏差是較普遍存在的問題,產生偏差的主要緣由是W型鍋爐爐膛較寬、沿爐膛寬度方向熱負荷及燃燒方面存在偏差。亞臨界鍋爐這種偏差對屏過和高過出口蒸汽溫度影響相對小一些,因其汽包已經均衡了一局部偏差;而超臨界直流鍋爐因其構造特點,水冷壁對熱偏差的敏感性增加,同時在后面的各級受熱面造成更大的偏差,3號鍋爐在屏過出口有一級穿插,高過受熱偏差影響相對較小,因此熱偏差問題集中反映在屏過進出口溫度上。解決蒸汽溫度偏差的根本途徑是消退爐膛熱負荷偏差。鍋爐啟動調試初期由于C2乏氣風未翻開、B制粉系統運行不太正常,導致爐右燃燒工況較差,從而引起左右側熱偏差較大,C2乏氣風翻開并對制粉系統運行工況進展調整后偏差大的問題明顯改善。

(6)爐膛負壓測點堵灰問題

7月1日試運過程中發覺爐膛負壓顯示成一條直線,根本沒有波動現象,退出引風自動后加大和降低爐膛壓力,從DCS監視全部爐膛負壓測點發覺共6個測點中有三個沒有變化。分析為這三個爐膛負壓測點存在堵灰問題,不能正確反映實際的爐膛負壓。7月2日,熱工專業人員退出爐膛負壓自動和愛護后對負壓測點進展了吹掃,負壓測點顯示正確;但在7月3日又發生同樣的問題。對爐膛負壓測點安裝位置和取樣管構造進展分析認為:造成負壓測點頻繁堵灰的主要緣由是測點取樣口管徑太小,簡單積灰且積灰不易自行脫落,該問題已聯系鍋爐廠供應解決措施。

(7)正常運行中一級減溫水全開

機組到達穩定負荷后,屢次消失一級減溫水全開運行狀況,減溫水沒有裕度。無論是在亞臨界鍋爐還是超臨界鍋爐,減溫水調整汽溫都有快速響應的特點,但與亞臨界鍋爐不同的是減溫水只是作為超臨界鍋爐的微調。當減溫水量增大,超臨界鍋爐減溫水噴水點前的受熱面,特殊是水冷壁中工質流量必定削減,使水冷壁中工質溫度上升,其結果不僅加大了汽溫調整幅度,而且有可能導致水冷壁或屏過超溫。通過中間點溫度設置是調整進入水冷壁給水量和減溫水量的比例。在給水總量不變化狀況下,當減溫水漸漸增加時,進入水冷壁中的水量削減。

擴展閱讀:_1機調試總結

河曲電廠#1機調試總結

一、前言

魯能河曲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一期建立工程為兩臺600MW亞臨界參數燃煤發電機組,鍋爐由哈鍋有限公司供貨,汽輪機由東方汽輪機廠供貨,發電機由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供貨,機組熱工掌握設備采納西門子TXP分散掌握系統,工程設計單位為山西電力設計院,工程主體施工單位為山東電力建立三公司、天津電力建立公司承建#1機組冷卻塔,工程監理單位為山東城信監理公司,主體調試單位為山東電科院

為了保證機組投產后具有高可用率、高效率,要求設計、安裝、調試各單位在工作中樹立精品工程意識,嚴把工程質量關。機組整套啟動調試工作是工程建立過程中的最終一道工序。沒有設備、設計和安裝的高質量就沒有調試的高質量,沒有調試的高質量也就不能保證機組投產時的高水平,所以調試工作的指導思想就是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機組啟動調試工作是火電建立工程的一個關鍵工序,其根本任務是通過調試檢驗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選型、制造、安裝、運行是否滿意安全、合理、完整、經濟的要求,使新安裝機組安全、順當地完成整套聯合啟動并移交生產。機組投產后能安全穩定運行,形成生產力量,發揮投資效益。

為了確保機組在168試運后,我們能夠接過一個全方位都到達優良的機組,在機組調試過程中我們運行人員對調試質量進展了全面的跟蹤,對調試中消失的設備缺陷準時的通知了調試單位和建立單位。

經過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魯能河曲發電公司#1機于201*年10月20日進入總啟動,至11月12日6:40開頭168小時連續滿負荷試運,于201*年11月19日6:40正式移交生產。

從#1機分步試運至168小時連續滿負荷試運完畢,總用水量為478210t/h,用氫氣量為1482立方米,用二氧化碳280立方米。二、汽輪機設備概況及特點

汽輪機為東方汽輪機廠設計制造的N600-16.7/538/538-1型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沖動式、單軸、三缸四排汽、雙背壓凝汽式汽輪機。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工程單位額定工況機組出力主蒸汽壓力再熱蒸汽壓力高壓缸排汽壓力主蒸汽溫度再熱蒸汽溫度主蒸汽流量再熱蒸汽流量背壓低壓缸排汽流量補給水率循環水溫度最終給水溫度MWMPa(a)MPa(a)MPa(a)℃℃kg/hkg/hkPakg/h%℃℃60016.673.2833.648538538176024015044024.91077746021273每臺機組設有兩臺50%容量的汽動給水泵和一臺30%容量的電動給水泵(機組啟動時由電動給水泵向鍋爐供水,正常運行時由兩臺汽動給水泵向鍋爐供水)。汽機給水回熱系統由三級高壓加熱器、一級除氧器、四級低壓加熱器組成,加熱器疏水實行逐級回流,除氧器采納滑壓運行。高壓加熱器給水采納大旁路系統,低壓加熱器采納小旁路系統,每臺低壓加熱器可以單獨解列。凝聚水系統設兩臺凝聚水泵,單臺容量為機組最大凝聚水量的100%,設有凝聚水精處理裝置,并帶旁路。兩臺循環水泵(正常工況運行兩臺,冬季可運行一臺),三臺水環式機械真空泵,機組設有容量為30%BMCRR啟動旁路系統。三、總啟動過程

根據#1機組啟委會的要求,#1機組從10月20日進入啟動階段,我們運行人員于10月18日全面介入#1機組的啟動操作。考慮到機組投產后的正常穩定運行,考慮到我們運行人員操作便利,監視便利,提出了若干份熱工定值、愛護規律修改單,對設備及系統進展改良和改造,為整套起動的安全和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將來機組的長周期運行供應的有力的保障。在機組進入總啟動前,制定了具體的工作規劃,也做了充分的預備,對汽機專業所轄每個設備和系統進展了啟動前的聯鎖愛護試驗,特殊是涉及到機組跳閘和油系統聯鎖愛護試驗,進展了信號模擬試驗和設備聯動試驗確保每一個愛護動作的正確性和牢靠性。在對每一個系統的恢復和設備的啟停時,要求操作人員嚴格根據系統檢查卡和操作票進展,確保每投入一個系統合格一個系統。實行多種措施,克制困難,在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前提下,確保調試質量,做到按正式系統從DCS操作員站上進展操作,盡量削減臨時措施。幫助建立單位使#1機組調試進度按大綱要求準時進展調試。汽機側完成了循環水泵試運和系統的投入、電動給水泵組的試運、汽動給水泵組的試運、汽機潤滑油系統試運、汽機投盤車、機組熱力系統蒸汽沖管、發電機風壓試驗、汽輪機軸封及真空系統試運、汽機旁路系統的試運、EH油系統試運、發電機油水氫系統投入等工作。

從201*年10月17日我們運行人員上崗開頭對整機啟動進入了分系統的投入工作:

10月17日10:20啟動發電機定子冷卻水B泵,投入定子冷卻水系統運行,做定子冷卻水系統聯鎖試驗。運行B泵調整壓力調整閥至26%,流量到92t/h,入口壓力0.3MPa,泵就地出口壓力0.86MPa,水位高限。

10月18日11:45開啟壓縮空氣至發電機氣體置換閥,發電機充風壓,入口空氣壓力表指示0.3MPa,充風壓至0.05MPa用時約2.5小時,啟動發電機密封油A主油泵,用密封油三路油源門供發電機密封油壓力0.34MPa,調整差壓0.054MPa。

10月18日12:30啟動A凝聚水泵運行,并投入凝聚水系統運行。10月18日20:35#1涼水塔補水,10月19日6:00#1涼水塔補水完畢。10月19日11:50B小機暖管完畢,B小機第一次掛閘,掛閘勝利后就地打閘正常。11:57B小機其次次掛閘,升速至500r/min進展摩檢,在集控室內打閘正常。12:241B小機第三次掛閘升速至201*r/min時。振動突升X#1:125UM/#2:103UM;Y#1:105UM/#2:98UM,振動大跳閘。13:261B小機升速1000r/min,暖機。13:401B小機升速201*r/min,暖機。14:101B小機升速2900r/min,振動最大#1軸承38UM。15:351B小機轉速至5170r/min,各參數如下:1B小機#1軸承:79℃、#2軸承83℃、振動最大36UM、油溫41℃。10月19日16:02廠用電失去,六大風機、三臺爐水泵、密封風機B、凝泵B、循環水泵A、B、EH油泵A、密封油泵A、大機TOP、MSP、暖風器疏水泵A、輔機冷卻水泵、空壓機冷卻水泵等溝通設備均停頓,小機直流油泵、大機直流油泵自啟、1B小汽機跳閘、(小機EOP出口壓力0.38MPa而潤滑油壓無指示)、停大機軸封、開大機真空破壞閥大機破壞真空、停大機軸封、關輔汽供小機供汽門、停三臺爐水泵注水。17:05保安段恢復、啟大機TOP、MSP、頂軸油泵A、系統運行正常后啟大機盤車運行正常(大機盤車電流15.8A),啟動爐側六大風機油站。

10月20日開頭進展發電機氣體置換,用二氧化碳排機內空氣。10月20日14:49投軸封暖管,啟軸加風機A。10月21日2:46發電機內二氧化碳含量87%。10月21日7:10發電機開頭充氫。發電機氣體置換用二氧化碳54瓶,用氫氣300立方米。

10月21日7:18鍋爐點火進入總啟動

10月21日13:30開啟投入旁路,因低壓旁路后疏水管道增加節流孔管道振動大無法投入,后將節流孔取,旁路可以正常投入。

10月21日14:52高壓缸開頭倒暖,倒暖前參數:高中壓缸膨脹左/右:4.3/3.8mm;高壓缸第一級上壁溫度:56℃;高壓缸第一級下壁溫度:54℃;中壓缸內壁溫度:56℃;中壓缸外壁溫度:55℃;高中壓缸差脹:2.1mm;低壓缸差脹:3.8mm;轉子偏心:21.1mm;高壓缸排汽口上半壁溫度:91℃;高壓缸排汽口下半壁溫度:110℃;主汽溫度:246℃主汽壓力:2.32MPa。

10月23日0:10A小機掛閘,就地手動TRIP正常。A小機第一次掛閘。0:24A小機掛閘升速率100rpm/min,至200rpm暖機5分鐘,MEH手動TRIP正常。4:20A小機掛閘,升速率300rpm/min,TSI超速試驗,4:27TSI超速動作:就地6325rpm,DCS6325rpm。4:52A小機掛閘,升速率300rpm/min,MEH超速試驗正常,就地6329rpm,DCS6325rpm。

10月23日3:15大機掛閘勝利,投閥預暖。主機第一次掛閘

10月23日3:57大機掛閘。03:58大機沖轉,主汽壓:4.4MPa,主汽溫:360℃,再熱壓力1.0MPA,再熱溫度350℃。04:05轉速到200r/min,進展摩擦檢查。04:15摩擦檢查完畢,升速至500r/min保持20分鐘,全面檢查。05:24轉速到1500r/min,進展中速暖機。06:46電泵入口壓力低跳閘,水位低MFT動作,三臺爐水泵跳閘。汽機跳閘。7:58大機轉速升到1500轉/分,進展暖機。

10月23日10:20大機升速至3000轉/分,主機第一次定速。#7瓦振動最大6.1絲。定速后參數P1=6.48/6.5MPa,T1=498℃,P2=1.1MPa,T2=480℃,真空87.1/87.6KPa。高中脹差3.6mm,低壓脹差5.0mm,串軸-0.4/-0.4mm,偏心0um,膨脹19.3/18.5,CV1-4=7.4/6.5/8.6/8.3%,ICV1-2=16.4/16.9%,GOCSET=4.37%,CCS=4.31%,高壓主汽閥463/436℃,高調閥373/338℃,高排325/330℃,調整級308/309/303,高壓內缸323/324/316/316℃,中調347/376℃,中排255/255℃,中壓內缸362/377℃,一抽277℃,三抽276/237℃,就地肯定膨脹15mm,主油泵入口0.2MPa,主油泵出口1.5MPa,潤滑油壓力0.2MPa,軸承回油溫度42℃,頂軸油壓力4.7/4.0/3.5/2.8/2.8/3.9MPa,入口壓力0.36MPa,出口壓力4.5MPa。推力軸承溫度:正向64/62/61/63/66/71/66/64/62/63℃;負向63/61/64/64/70/71/67/64/65/63

℃;軸瓦溫度:77-79/71-67/83/78/78/85/69/72℃;軸承回油溫度:47/49/61-60/55/55℃;瓦振:2.1/4.9/10.2/10.5/24.3/26.5/17.4/5.6;軸振:32/28/26/18/37/19/61/37;高旁流量:110t/h,開度65%,高旁后壓力0.34MPa,低旁70%/56%,低旁后壓力0.10/0.05MPa。

10月23日11:23做大機注油試驗。二次試驗動作正常。

10月23日13:18電泵入口壓力低,電泵跳閘,,汽機打閘,爐MFT,關閉旁路,檢查大機油系統運行正常,14:18大機轉速到零投大機盤車,惰走64分鐘。

10月23日22:05啟動A汽泵前置泵,A小機掛閘。22:09小機500rpm,22:14小機1050rpm,軸振動X方向42/26/12/18um,Y方向42/28/15/26um。A小機第一次帶負荷

10月24日11:40汽機嚴密性試驗開頭。主汽門嚴密性試驗前:P1=9.23MPa,T1=509℃,P2=1.1MPa,T1=486℃,真空82.6KPa。264秒下降至1820rpm,536秒下降至1000rpm,863秒下降至648rpm,試驗后P1=10.74/10.72MPa,T1=518℃,P2=1.3MPa,T1=501℃。調門嚴密性試驗前:P1=10.53MPa,T1=509℃,P2=1.1MPa,T1=502℃,真空83.7/82.8KPa。731秒下降至685rpm,試驗后P1=11.34MPa,T1=518℃,P2=1.3MPa,T1=501℃,真空83.1/82.2KPa。

10月25日3:00B小機沖轉。7:25B小機做超速試驗6327rpm6427rpm動作正常。10月25日23:09大機掛閘沖轉。23:40#1機組3000rpm定速。

10月26日0:22#1發電機就地啟勵正常,#1發電機與系統并網,帶初負荷30MW。發電機第一次并網。發電機并網后機組參數為:

高中壓脹差1.6mm,低壓脹差12.2mm,串軸=-0.3/-0.3mm。偏心=0mm,膨脹29.3/28.1mm;瓦溫度:80-82/76-71/82/78/79/85/70/71;回油溫:48/49/58/58/56/57/57/57/54/47瓦振動:4.4/8.0/47.1/39.5/65.5/62.6/18.3/7.8軸振動:27.4/42.6/45/49.5/45.1/36/56.6/32.9

推力軸承溫度:負向64/62/61/63/66/71/64/63/62/64℃,正向64/62/66/64/72/72/70/67/66/65℃。

10月26日9:27#1發變組與系統解列,汽機做超速試驗。09:37電超速動作,轉速動作值3301RPM。就地3301RPM。09:55機械超速動作,轉速值3306RPM。就地3302RPM。10:04機械超速動作,轉速值3302RPM。就地3302RPM。

10月26日10:58機組試驗完畢#1發變組與系統并列。發電機其次次并網11:06B小機轉速無法掌握,汽包水位高高,手動MFT。

10月26日17:50機組負荷達300MW,機組負荷第一次達50%。22:42由于凝汽器真空低,#1汽機跳閘,#1發變組與系統解列、鍋爐MFT。

10月29日9:51大機掛閘。9:51大機掛閘。10:55#1發變組與系統并列。

10月31日12:12機組帶至600MW,機組第一次滿負荷運行。機組參數為:瓦振:11.2、11.3、47.6、44.6、47.7、53.7、22、9.7um軸振:33.3、34.5、36.9、48.5、51.3、31.8、77.9、36.6um真空:H:84.6KPa、L:84.9KPa、偏心:0.1、缸脹:L:32.3、R:30.6

位移:0.3mm10月31日21:40機組減負荷至480MW,預備做真空嚴密性試驗。A/B側凝汽器真空下降速度:1.24/1.44KPa/min,真空嚴密性試驗不合格。

11月4日9:40真空嚴密性試驗:高壓側0.4KPa/min,低壓側0.38KPa/min。11月5日0:02#1機組負荷300MW,合上甩負荷開關,發電機出口5021開關分閘。機組轉速就地最高3097r/min,DCS上3096r/min。02:30機組負荷600MW,合上甩負荷開關,發電機出口5021開關、勵磁開關分閘正常,一次風機聯跳磨煤機正常。轉速3207rpm,手動打閘汽機,轉速下降。爐膛壓力-3400Pa,爐MFT,吸送風機跳閘。就地轉速最高3206r/min,DCS上3206r/min。02:31機組打閘停頓消缺。

11月7日20:30升負荷至600MW。值長通知機組進入168小時試運階段。11月10日3:33發電機勵磁系統故障,發電機解列,汽機跳閘,主汽門關閉,鍋爐負壓愛護動作MFT,風機全停。5021、5022分閘,廠用電切換勝利,TOP、MSP聯啟正常。

11月12日6:00升負荷至600MW,進入168試運行。四、調試期間發覺機組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處理狀況1、低壓旁路管道振動大無法投入

十月二十二日,鍋爐點火后預備投入旁路系統運行提高蒸汽參數,根據旁路系統的投入規律,低壓旁路壓力調整閥投入前,先開啟低旁減溫水調整閥(閥位大于4%),低旁減溫水調整閥不在關位則聯鎖開啟低旁減溫水電動門。按程序試投入旁路時,發低壓旁路振動大,當低旁開度大于10%時,振動就明顯增大,后停頓旁路系統,凝汽器降真空對低壓旁路系統的疏水進展改造后,振動減小。低壓旁路振動大的主要緣由是旁路系統的疏水設計不合理,低旁后疏水經過¢10的節流孔板排入高壓側疏水擴容器,因低旁本身管道直徑大,投入前疏水多,疏水管不暢,管道內積水多,引起振動。另外旁路系統的規律設計不符合實際要求,在低旁沒有投入前,先開減溫水,減溫水閥不嚴,大量的減溫水進入低旁壓力閥后管道,無法準時疏出,造成低旁管道不能很好的預暖。旁路系統投入時,肯定要先進展充分的暖管,檢查疏水暢通。投入旁路時凹凸旁壓力調整閥的開啟速度要緩慢,防止引起熱沖擊。低壓旁路系統投入時,緩慢開啟壓力調整閥,再開啟減溫水調整閥。2、發電機密封油真空箱浮子閥損壞

十月二十一日晚21:30因A密封油泵振動大沒有投備用,發電機密封油管道振動引起密封油壓力波動聯起直流事故密封油泵,派人就地檢查,調整密封油壓力正常預備停頓一臺密封油泵運行,發覺密封油真空油箱油位高聯停密封油真空泵運行,手動關閉真空油箱吸油門、潤滑油供密封油門無效油位仍舊上升,檢查發覺主密封油泵入口管有返油現象,停頓主密封油泵并關閉主密封油泵入口門,關閉發電機密封油壓力開關試驗用排油門。聯系三公司對密封油真空油箱放油,后檢查發覺真空油箱浮子閥損壞嚴峻。

發電機主密封油泵出口溢油閥不能正常動作,引起密封油壓力常常消失大幅變化造成備用油泵或直流事故密封油泵常常聯動,

發電機密封油壓力開關試驗用排油門誤開是造成密封油箱滿油的直接緣由,在發電機事故油泵運行時,發電機密封油經壓力開關試驗用排油門直接返回至真空油箱,雖然真空油箱浮子閥已關閉,但這一局部回油是經過再循環管直接回至油箱,造成油箱油位始終上升。

發電機主密封油泵出口溢油閥不能正常動作,引起密封油壓力常常消失大幅變化造成備用油泵或直流事故密封油泵常常聯動,密封油系統運行不穩是造成這次事故的間接緣由。密封油溢油閥不能正常調整油壓,引起系統壓力波動,備用油泵、直流事故油泵常常聯動,給運行人員調整帶來困難。

運行人員對密封油系統沒有完全熟識,對事故的分析、推斷、處理不當也時這次事故的一個緣由。只注意檢查密封油系統管道的閥門,沒有檢查儀表用閥門,造成事故處理不準時。

發電機密封油真空油箱浮子閥本身質量存在問題。發電機密封油浮子是一空心鋼球中間經一穿心杠桿連接,在連接部位可能不嚴浮子內進油,失去調整作用。

發電機密封油壓力開關試驗用排油門掛“制止操作”牌,在發電機密封油系統投入運行時,檢查這個閥門在關閉位置。密封油系統投入運行時,檢查系統閥門開關位置正確。3、軸封安全閥返水

十月二十二日10:25,#1機軸封安全閥突然冒出大量水。#1機組疏放水系統管道設計不合理,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緣由。整個疏放水系統從13.7米到6.9米再到0米經一串聯的管道將全部的有壓放水和無壓放水全部接到一起,在有壓系統放水時,壓力水返回至無壓放水管道。對整個疏放水系統進展改造,將有壓放水和無壓放水分別排放。對無壓放水管道如安全閥冷凝放水加裝閥門,運行中定期開啟放水,防止壓力管放水返回無壓管道。4、主機真空低

十月二十三日,23:15汽輪機3000r/min空載穩定運行,A給水泵汽輪機進展帶負荷試驗,試驗轉速1750r/min升速過程中。凝汽器真空突然下降,從82.4KPa下降至66.78KPa,凹凸壓旁路愛護動作,凹凸旁路快關,#1至#4高壓調整汽門全開,中調門開啟,VV閥關閉。主機無法維持運行,打閘停機,23:36A給水泵汽輪機停頓運行

就地檢查左右側高排逆止門沒有完全開啟,只有一小局部。就地檢查三臺真空泵運行正常,凝汽器水位變化幅度大DCS指示1350~1800mm,凝汽器放水至就地水位計1500mm發覺水位仍舊變化幅度大,水位計有漏真空點。主機軸封壓力28KPa,幫助蒸汽壓力0.35Ma,檢查主機軸封系統運行正常,A給水泵汽輪軸封運行正常,A凝聚水泵入口濾網進展清理工作。凝聚泵密封水門關閉、凝聚泵吸入罐空氣門沒有關閉,造成凝汽器真空下降。

今后凝聚水泵有檢修工作,特殊是與真空系統運行的關系的系統或閥門進展檢修工作時,肯定要按規定執行有關的操作票、工作票防止誤操作。5、凝聚水至除氧器管道振動

十月二十日23:42#1汽輪發電機組因低真空跳閘,發電機解列,鍋爐MFT。23:10鍋爐點火預備恢復機組運行,23:17發覺除氧器部位有猛烈的振動響聲,后確認振動部位是主凝聚水至除氧器逆止門后管道發生猛烈的連續間隔的振動,23:23停頓電動給水泵、汽動給水泵、凝聚水泵,管道振動間隔時間變長,振動漸漸消逝,后檢查發覺主凝聚水至除氧器本體法蘭結合面因振動泄漏。2:30和4:40啟動除氧器上水泵預備對除氧器和振動部位的管道進展冷卻發覺振動仍舊很猛烈,停頓冷卻。

振動發生在凝聚水停頓向除氧器上水、機組停頓運行40分鐘后。當時機組停頓后,由于除氧器水位調整閥投入自動,所以調整閥自動關閉,只有小局部漏量進入除氧器。機組停頓后四臺低加同時隨機停頓運行,凝聚水溫度也同時下降由原來運行時的137℃下降至35℃,對凝聚水管道進展了冷卻。當時振動發生在主凝聚水至除氧器逆止門后局部管道,除氧器本體振動很小、主凝聚水至除氧器逆止門前管道振動也很小,振動時并沒有消失管道的猛烈晃動或除氧器本體的連動振動,只時表現為猛烈的、悅耳的如放炮似響聲。由于停機后高壓幫助蒸汽至除氧器加熱門沒有關閉,除氧器內部的壓力、溫度漸漸上升,除氧器內部壓力后上升至0.51MPa。這樣除氧器內部的蒸汽漏入這一局部倒立的F型管道中,蒸汽在管道內急劇凝聚,在管道內形成局部真空,真空越高,從除氧器內漏入的蒸汽越多,振動越據烈(當時的實際狀況也時這樣)。

機組停頓運行后,馬上檢查關閉進入除氧器的全部加熱門,防止大量的蒸汽進入除氧器內部。

將高壓幫助蒸汽至除氧器加熱電動門的規律修改為:除氧器壓力>0.15MPa或機組負荷>10%強制關閉幫助蒸汽至除氧器加熱電動門。

機組停頓后,投入汽動給水泵的前置泵運行,并開啟汽動給水泵前置泵再循環管,保證主凝聚水到除氧器逆止門后管道始終有壓力,除氧器內的蒸汽也反不回這一局部的管道,阻擋形成汽水交匯凝聚的空間。另外也是對除氧器進展有效的、勻稱的循環冷卻。

將主凝聚水至除氧器的逆止門往后移動至凝聚水進入除氧器的垂直管段上,有效的減小可能形成汽水交匯凝聚的空間。

機組停頓運行后,解除除氧器水位調整門自動,手動緩慢的調整除氧器水位調整門的開度,保證管道內有水流淌,對管道進展緩慢的冷卻。并依據除氧器水位調整除氧器放水門的開度。

機組正常運行時,關閉除氧器上水泵至除氧器上水門,防止除氧器誤上冷水。除氧器停頓后,關閉#3高加正常疏水門、關閉連排至除氧器門、開啟除氧器排空門,有效的降低除氧器內部的壓力。6、#6軸承、#7軸振動大

#1機組10月23日11:05第一次沖轉3000r/min定速后#6瓦振0.026mm,#7軸振0.061mm,10月23日17:10其次次沖轉3000r/min定速后#6瓦振0.0439(MAX0.0792)mm,#7軸振0.0515mm,10月25日23:40第五次沖轉3000r/min定速后#6瓦振0.044mm,#7軸振0.056mm,10月26日00:22機組第一次并網后#6瓦振0.0626mm,#7軸振0.0566mm,10月26日9:00機組超速試驗前#6瓦振0.0652mm,#7軸振0.0545mm,10月29日機組3000r/min定速后#6瓦振0.061mm,#7軸振0.054mm,并網后230MW負荷#6瓦振0.0747mm,#7軸振0.0638mm,10月30日310MW負荷#6瓦振0.075mm,#7軸振0.0643mm。上述記錄說明機組從第一次沖轉到現在#6瓦振、#7軸振,分別增大0.01~0.02mm。

機組從第一次沖轉冷態到現在的帶負荷50%,整個汽缸溫度水平已提高許多,汽缸膨脹由冷態的4.1mmm/3.8mm到現在的32mm/30.2mm。造成振動大的緣由可能有:#6瓦及低壓轉子與發電機對輪聯軸器冷卻效果差,鼓風摩擦損失大局部溫度高,膨脹受阻或軸承座膨脹中心抬高引起軸承振動大。就地實測#6瓦及低壓轉子與發電機對輪聯軸器外部溫度最高部位81℃,平均部位在64℃左右,遠遠大于其它軸承的溫度。低壓軸封供汽溫度不穩。現低壓軸封供汽減溫水不能投自動,減溫水壓力高,減溫水調整門內漏量大,溫度掌握相對困難,溫度變化大從100~290℃。軸封供汽溫度高、引起低壓缸軸承座膨脹大中心抬高或引起軸承座與轉子中心不全都造成振動大。低壓缸膨脹受阻或膨脹不勻稱引起振動大。機組帶負荷發電機轉子力矩增大引起振動大。

利用機組停頓消缺時,檢查聯軸器冷卻油噴咀的冷卻油流量是否達至要求,或增加冷卻油量,降低軸承溫度。

調整低壓軸封供汽溫度穩定在180~200℃,防止低壓軸封溫度變化大引起軸成認中心變化造成振動大。

檢查低壓缸是否有膨脹不勻稱或受阻現象。五、現存在的主要問題

1、發電機密封油真空油箱油位和真空低。

發電機密封油真空系統漏真空,真空油箱真空低達不到設計要求,并且現在油箱浮子閥調整油位低,油箱內油漠太多不利于發電機密封油系統的正常運行。另處發電機密封油泵出口溢油閥不能正常動作,引起密封油系統管道的大幅振動。

2、#1冷卻水塔存在問題

冷卻水塔虹吸罩已壞,兩臺循環水泵運行時,冷卻塔內區有1/2的地方不配水,對今后機組夏季運行存在很大的影響。并且冷卻塔填料有許多已壞,冷卻效果不好。

3、發電機補氫時間長并且不能到達設計的自動補氫

從制氫站氫罐出口的管道太細,氫母管到#1發電機補氫掌握盤前的最在壓力在1.0MPa,每次補氫都需幾小時才能升起壓力。且氫氣掌握盤安全閥壓力定值高不能自動補氫。

4、冷卻塔及廠區蓄水池補水難并且不能實現自動補水

現運行方式,一條供水管線向廠區補水時,由于供水壓力低兩個冷卻塔不能同時補水。并且向蓄水池補水門開啟時,也不能向任一個冷卻塔補水,冷卻塔補水不能實現設計的自動補水功能,需定期進展人工補水。

廠區蓄水池水位無法實現自動掌握,且補水流量不能監視,當補水系統運行時,需要有人就地進展水位監視。5、發電機定子冷卻水箱內氫氣純度大

發電機在線漏氫檢查儀顯示,發電機定子冷卻水箱內氫氣純度為0.21%,就地指示為0.1%,對發電機安全運行存在重大設備隱患。6、發電機定子冷卻水箱需定期人工補水

發電機定子冷卻水箱現在水位每四小時下降約70mm,需人員進展定期補水,并且對發電機安全運行有重大隱患。7、全廠采暖通風系統(HVAC)不能實現自動化

現在熱網系統正常的疏水量與選用的疏水泵不能匹配,疏水泵只能定期運行,并且沒有水位自動掌握系統,需人工進展手動啟停。整個熱網系統的補水也不能投入自動,要增加大局部人員進展操作,沒有到達設計的要求。8、機組振動大

現在機組在#6軸承振動在0.060mm,#7軸振動在0.090mm,并且緣由不清,對機組的安全運行存在巨大的威協。9、機組調速系統掌握油局部溫度高

機組調速系統掌握用抗燃油因距離#1高壓導汽管太近,局部溫度高達80℃,如長期運行,則可能造成掌握油管道腐蝕、油質下降、油管道裂開,造成機組停頓或火災事故。

10、循環水泵出口掌握蝶閥關閉時間沒有到達設計要求循環水泵出口掌握蝶閥的開關時間太快,在機組消失故障二臺循環水泵同時停頓運行時,可能對循環水系統設備造成重大損壞。

11、高壓主汽門、中壓聯合汽門、主遮斷電磁閥沒有進展在線試驗

高壓主汽門、中壓聯合汽門、主遮斷電磁閥沒有進展在線試驗,其試驗規律不清,在試驗中可能消失閥門開不啟或關不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