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要求_第1頁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要求_第2頁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要求_第3頁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要求_第4頁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速公路初步設計工程地質勘察要求*******集團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工程設計項目部*****年*****月一、工程概況二、勘察的主要依據2.1執行技術標準《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D63—2019)《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051—9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30—2019)《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017—96)《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004—89)《公路工程水質分析操作規程》(JTJ056—84)2.2參照標準《建筑工程地質鉆探技術標準》(JGI87—92)2《原狀土取樣技術標準》(JGJ89—92)《靜力觸探技術規則》(TBJ37—93)《膨脹土地區建筑技術規范》(GBJ112—87)《鐵路工程特殊巖土勘察規程》(TB10038—2019)《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程》(TBl0027—2019)《鐵路工程物探規程》《工程地質手冊》(第三版)《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19)公路行業未明確的,執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工民建等行業的有關標準、規范、規程。三、勘察目的與任務初勘是根據工可報告推薦的路線走廊帶,有針對性地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對公路工程建筑場地做工程地質比選,為初步選定工程場地、設計方案和編制初步設計文件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質依據。根據設計需要,進一步查明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并對方案進行比選,最終確定公路路線和構造物的布設位置。查明路線沿線及各橋涵構造物地基的基本地質結構、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對橋、隧、路堤、路塹等構筑物設置的適宜性作出評價,對地基、邊坡穩定性作出評價,對隧道圍巖進行分類并對其工程性能作出評價。查明沿線不良地質和特殊性巖土的類型、規模、空間分布、性質,做出定性和定量評價,給出處治的合理建議并提供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查明沿線地表水、地下水的分特征及富有情況,并進行水質分析,判斷其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查明沿線筑筑路材料及其物理力學參數,并進行儲量估算及開采條件評價四、勘察工作的一般技術要求1巖土分類巖土分類同時執行路基和橋涵兩個專業的分類原則。路基土的工程分類按照《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051-93)之規定,路基土的工程分級按照《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附錄B之規定,軟土的劃分按照《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表3.1.1之規定;橋涵土的工程分類按照《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的規定。2工程地質調查和測繪由于前期地調是基于路線大方案的基礎之上,采用底圖為1:10000地形圖,而本次地調底圖須要求采用1:2000地形圖,對前期地調工作進行強化,加深其調繪精度,其目的是更加準確的查明路線走廊范圍內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對路基、橋基以及其他構造物穩定性的影響并做出評價,初步查明不良地質的分布特征,同時對下一步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布置提出依據。對全線沿路線兩側各200?300米范圍進行1/2000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調繪內容按照《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3.3.4條規定執行,地質觀測點的布置、密度和定位應符合3.3.2.3條之規定,要求重點查明土石分界線、風化類別、工程分級、邊坡穩定情況及有關不良地質現象。依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第七章、第八章及附錄A所列不良地質現象和特殊性土的分類,提出本工程影響區域內所存在的相關類型。(2)地形地貌:劃分沿線微地貌單元界限(如階地、河漫灘、丘陵、低山地形等),查明巖性、構造等因素和地形的關系。(3)地層:劃分界限,調查第四系地層(巨粒土、礫類土、細粒土等)成因類型,分布規律及巖層產狀、巖性、風化程度。查明第四系地層和風化巖層(泥、砂巖)、軟弱地層(如有機質土-淤泥質土)對筑路的影響。(4)地質構造:查明巖層接觸關系、節理、產狀、裂隙、斷裂、褶曲的位置、產狀規模,并調查各種巖體軟弱結構面(層理、節理、斷層等)對筑路的影響。(5)不良工程地質條件:查明軟土、滑坡等分布范圍、性質及發生、發展趨勢,判明其對筑路的影響,并提供防治建議。(6)水文地質條件:調查地表水(江河水)、地下水(井、泉)的類型(孔隙潛水、構造風化裂隙水等),分布和含水層的補給、排泄條件,以及地表水體與地下水的關系。判明對筑路有影響的井、泉等地下水、流量、水質(必要時取樣)。沿線跨越修建橋梁的江河,應取水樣作侵蝕性分析。(7)土石分界及等級:按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巖土植被等特征,劃出界限,并查明土石成份和工程等級。(8)地震烈度: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結合巖性、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確定地震基本烈度區的分界位置。(9)原則上一般路基路段僅作工程地質調查,特大橋、大中橋、分離式立交橋、互通式立交橋、通道和小橋要進行工程地質調查和測繪,調繪的精度按照1:2000比例圖控制。對于不良地質和特殊性土的調繪范圍,應當視具體情況和類別以及處理范圍、方案,判斷是否需要擴大勘察范圍,并與設計單位及時商定。(10)調查成圖的工作流程要求流水作業:1/2000野外調查(定點觀測、記錄、連線)——1/1萬上圖修整——沿軸線切縱斷面圖(地質界限、工作內容等)——著色一一出版(正式圖件)。(11)野外調查要求沿軸線調查定界限點,向兩邊追索不少于8-10個點,必要時用釬探、淺坑揭露,必須野外連線。對有代表性的巖層標本應采標本樣送鑒定,野外描述應如實反映各種現象特征。3鉆探本次工作中,鉆探采用回旋鉆進施工工藝,開孔及終孔孔徑均應滿足試驗要求,孔斜必須滿足工程鉆探要求。對于主要構造物地基勘察,主要采用鉆探方法。為最大限度的保證土樣不受擾動,在地下水位以上采用無水鉆進,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小泵量鉆進。(1)孔位與高程控制鉆孔具體位置和深度原則上以設計單位提供的資料為準。勘探孔定位及孔口標高需經實測確定。平面定位精度陸地不大于0.1米,水中不大于0.5米,對特殊情況下孔位處鉆探確有困難的,可在與設計人員協商后進行就近移位鉆探。孔深、巖土層面深度、地下水位深度的量測誤差應小于±0.05m,孔口高程測量誤差不超過±0.01m。(2)孔徑:需采取土、巖樣的非巖石段、軟質巖石段和軟硬質巖石互層段,孔徑不小于110mm;硬質巖石段孔徑不小于91mm。在孔內作原位測試時,應按試驗要求確定孔徑。(3)孔斜:孔深超過50m的鉆孔應測孔斜,孔斜要求不得大于1°/100m;定向鉆孔、跨孔波速測量的鉆孔,應分段進行孔斜(傾角及方位)測量。(4)終孔孔深:終孔深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并不得超過《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的規定,一般不小于設計單位提出的建議孔深(5)回次進尺:工程地質鉆探回次進尺長度U~t.目石層回次進尺(m)粘性土、砂性土1.0?1.5碎石類土、0.5?1.0;軟土0.3?1.0膨脹性巖層0.5?1.0滑動面及重要結構面上下5m預計滑動面及其以上5m范圍小于或等于0.3重要結構面上下5m為0.3?0.5軟硬互層、軟硬不均風化帶及硬、脆碎基巖0.5?1.0較完整、輕微風化基巖1.0?2.5完整基巖<2.5(6)巖心采取率應符合下列規定:在堅硬完整的巖層中,巖芯采取率不應小于85%;在強風化、破碎的巖層中,不應小于65%;粘性土地層,不應小于85%;砂土類地層,不應小于65%;碎石土類(溶洞充填物)不應小于65%;重點研究的孔段應盡量提高巖芯采取率。巖溶鉆探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記錄鉆具自然下落或自然減壓情況及起止深度;記錄發生異常聲響、孔內掉塊、鉆具跳動等情況及起止深度;記錄沖洗液變化情況,如漏水、涌水和水色突變等情況及起止深度;(7)巖芯整理應符合下列規定:①采取的巖芯應按上下順序擺放,填寫回次標簽,在一個回次內采得兩種不同巖層的巖芯時應注明變層深度。⑵當發現滑動面、軟弱結構面、薄層或溶洞時,應加填標簽注明起止深度,放在巖芯相應位置上。O巖芯應裝入分格式巖芯箱,填寫標簽,寫明層次編號、巖層名稱、起止深度。箱體側面注明:工程名稱、鉆孔編號、里程和鉆孔深度。巖芯箱要求:每箱5格,每格長度1m。每格凈空不宜小于11cm巖芯照相要求:每箱應分別照相,每箱要有明確的標識,標識應

隨巖芯一起照入。標識按右框所示:工程名稱:分箱照完后,還要求總體照1張(8)巖芯保存第2箱共5箱對設計單位和業主要程保號幽芯盈同層段應按要求縮分或全取,編號后按順序整齊裝入有分隔的巖芯箱,巖芯標簽要齊全,巖芯箱外用不易脫落的方式進行編號。巖芯編錄和存放清單一式三份,分別放(8)巖芯保存第2箱共5箱對設計單位和業主要程保號幽芯盈同層段應按要求縮分或全對不要求保存的巖芯,在完成所有工作程序并經復核、驗收后始得棄置或掩埋(9)編錄要求編錄表要統一格式樣品按序號編號原狀樣用a、擾動樣用b、巖樣用y(如某鉆孔樣品編號ZK5-a1、ZK5-a2、ZK5-b3、ZK5-b4、ZK5-y5……)。回次深度、回次進尺、巖芯長度、換層深度、樣品編號或試驗類型、起止深度、桿長、擊數、水位等均應如實記錄、記錄齊全。鉆進情況如實記錄,包括進尺快慢(用準確時間表示)、刻取聲、鉆進過程中垮孔、卡鉆情況、均勻性、返水情況、鉆頭類型等,特別在巖芯采取率相對較低的白云巖等地段。遇到溶洞時,應準確記錄溶洞頂、底板深度,溶洞內有無填充物,描述填充物的成分、狀態。巖土層的描述按回次分層描述;巖土描述基本內容如下:對巖石描述應包括成因、年代、名稱、顏色、主要礦物、結構、構造、風化程度及巖層厚度、RQD值、巖石的堅硬程度、巖芯的形狀(如長柱狀、短柱狀、碎塊狀、碎屑狀等)、完整性、傾角、節理裂隙的發育程度及充填情況,有無溶蝕現象及其他現場鑒定特征(包括鉆進快慢,鉆進過程中漏水返水情況,垮孔、卡鉆情況等);對沉積巖應描述沉積物的顆粒大小、形狀、膠結成分和膠結程度。土的描述內容包括:名稱、顏色、濕度、密度、包含物及有機物的含量等;土的定名按粘土、亞粘土、亞砂土、粉砂、細砂、中砂、粗砂、礫砂、角礫、圓礫、碎石、卵石、塊石、漂石或混合土(如卵石混粘性土);砂類土及碎石類土的濕度按稍濕、很濕、飽和描述;砂類土及碎石類土的狀態按松散、中密、密實描述;粘性土的狀態按流塑、軟塑、硬塑、堅硬或半堅硬描述。描述內容必須與定名相符。A、對巨粒土(角礫、圓礫、碎石、卵石、塊石、漂石或混合土)鑒定描述的內容為:B、對粗粒土(粉砂、細砂、中砂、粗砂、礫砂)應鑒定描述的內容為:名稱、顏色、礦物成分、顆粒級配、顆粒形狀、粘性土含量、濕度、密度及層理特征包含物含量等,夾層、互層、薄夾層還應描述各層的厚度和層理特征。C、對細粒土應鑒定描述的內容為:名稱、顏色、濕度、狀態、包含物的含量及其他野外鑒定特征(如切面、粘度、搓條情況等)。名稱、顆粒級配、磨圓度、母巖成分、大小及含量、充填物性質的和充填程度、密實度及層理特征。4原位測試原位測試的方法主要采用標準貫入試驗、靜力觸探和十字板剪切試驗三種,試驗需符合《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JT064-98)5.3.5條要求。路基、橋涵、交叉工程橋梁等各類控制性鉆孔(鉆孔中的各巖土層)均需進行標準貫入試驗。軟土控制性鉆孔需進行十字板剪切試驗。靜力觸探孔統一采用雙橋觸探頭,試驗除滿足上述要求外,還需參照執行《靜力觸探技術規則》(TBJ37-93)。對隧道鉆孔必須選取有代表性的孔進行水文地質試驗(如注水試驗),以獲取滲透系數、單位涌水量等水文參數。(1)標準貫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是判定粘土、砂土密實程度及砂土液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勘察中,采用《巖土工程勘察規范》中規定的N63.5標準貫入器進行試驗。試驗時,必須清除孔內浮土,保持鉆桿垂直。根據本區地層情況,對試驗標準做如下規定:(1)粘性土:選取代表性地層進行試驗。(2)砂性土:當厚度小于10m時,每1m試驗1次,當厚度大于10m時每1.5m—2.0m試驗1次,貫器中的砂性土土樣應送往試驗室進行相應的土工試驗。(2)重型動力觸探試驗重型動力觸探設備采用《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94)中規第10頁定的N63.5類型,工作開始前,對所有設備進行檢測,達到標準后,投入使用。該試驗成果是判定粗粒土密實度,確定粗粒土承載力及樁周土側壁極限摩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試驗前應保持觸探孔垂直,試驗時穿心錘應自由下落并應連續貫入,錘擊速率為15—30擊/分。當碎石土、卵石土較密實,重型動力觸探難以貫入時,可采用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N120)。試驗頻率按每1.5m—2.0m試驗1次,強風化巖必須作動力觸探試驗。5取樣為保證所取土樣的質量,應采用取土器進行取樣,土樣裝樣應密封以減少水分蒸發,應及時送檢(取樣后3天內),運輸過程中應避免震動。根據工可階段工程地質勘察資料,結合本線路通過地段的地層特征,對本次勘察階段的取樣做如下規定:(1)粘性土:當深度小于10m時,每1—1.5m取樣1件,當深度大于10m時,每1.5m—2.0m取樣1件,地層變化時,應立即取樣。膨脹土樣在0—6m范圍內每1m取樣1件,6m以下酌情采取。對于厚度較大(單層厚度不小于5m)的粘性土,可視具體情況每層分別在上、中、下部位各取原狀土樣一件;如遇地層變化時,應立即取樣,不得漏層;(2)砂土:1.5—2.0m取樣1件,地層變化時應立即取樣,并盡可能地采取代表性原狀砂樣。(3)巖石樣:各類風化層均必須取樣,對于橋梁構筑物地基,取樣重點部位應在擬推薦的樁基或天然基礎持力層部位,其它部位分層取樣;對于隧道圍巖,取樣重點部位應在洞頂以上15m至洞底板下5m區間,該區間1.5—2.0m取樣1件,變層或巖性變化必須立即取樣,其它部位分層取樣;對路塹工程,應自上而下每1.5—2m取1件。對于普通路基,在主要受力層取樣,每1.5—2m取1件。6室內試驗試驗工作原則上按《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051—93)、《公路工程石料試驗規程》(JTJ054—94)的有關規定執行。對特殊試驗項目,當現行的部頒標準不能滿足試驗工作的需要時,可參照能滿足勘察要求的有關行業標準或技術規范執行,試驗開始前,所有試驗儀器必須經過嚴格檢測、標定,確認其各項指標均達到規范、規程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1)粘性土試驗項目:天然含水量、天然容重、液限、塑限、顆粒分析、壓縮、直剪,選擇代表性樣品做比重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膨脹土尚需進行自由膨脹率、總脹縮率、礦物含量測試;軟土區(包括高路堤、陡坡路堤、路橋(涵)兩用的橋頭(涵)鉆孔所含的軟土層)的鉆孔均需進行試驗,每個鉆孔除上述常規指標以外,還需提供以下指標值:有機質和硫酸鹽含量;固結系數、E-P曲線,壓力取值要求為0、50、100、200、400、800KPA。水平向固結系數可選做;除提供E-P曲線圖外,還需提供E-P數據表;固結快剪C、e值。砂類土試驗項目:顆粒分析,原狀土樣做天然含水量、天然容重、相對密度等,并選擇有代表性樣品做滲透及天然休止角試驗;碎(礫、卵)石土試驗項目:顆粒分析,并選取代表性試樣做滲透試驗、壓縮試驗和直剪試驗。在橋位勘察時,為計算沖刷深度,應在自地面以下15m范圍內,根據顆粒分析資料繪制顆粒級配曲線。(4)巖樣的試驗項目:一般要求測試項目為比重、天然重度、干密度、孔隙率、吸水率、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抗剪強度、軟化系數、動剪模量、泊松比等參數,對于隧道、路塹工程,在路面設計標高以上以剪切試驗為主,在路面設計標高以下以抗壓試驗為主;(5)水質分析:依據《公路工程水質分析操作規程》,按照《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附錄D評價環境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性。7物探、測井(1)地面物探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儀器,必須適合工作區的外業條件,能有效解決初勘階段提出的工程地質問題,滿足初勘設計提出的要求。測點和測線的布置、檢查點的數量和分布、探測精度等。必須符合設計和相關規范的要求,外業資料應及時、認真、全面記錄并完好保存,以備核查。(2)測井:測試鉆孔應按有關規程進行沖洗,測定地下水時應保證孔壁巖層空隙暢通。測井的井深測量誤差不得大于±0.01m,劃分地層厚度誤差不大于±0.1m。孔間聲波探測必須對所測鉆孔的方位、傾角、孔口距、孔口連線方位、高程準確實測,以保證孔向平行,探測精度要滿足設計及規范的要求。測井及聲波探測所使用的設備、儀器、方法及原始資料應按規定全面、準確記錄和保存,以備核查。

五、各類構筑物初勘要求(一)路基工程路基類型勘察重點一般路基巖石名稱、巖性、產狀、風化破壞程度及風化層厚度;表土類別、名稱、密實程度、含水狀態;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活動情況。高路堤地層層位、層厚、土質類別,調查地下水埋深、分布;確定土的承載能力、抗剪指標和壓縮指標;評價在路堤附加荷載的作用下,地基沉降和滑移的穩定性。陡坡路堤對于填筑在等于或陡于1:2的斜坡上及存在可能沿斜坡滑動的路堤(包括半填路堤),應查明其沿斜坡或下臥基巖面滑動破壞的可能性。調查斜坡上覆蓋土層的層位、層厚、土類,斜坡下臥基巖巖石的傾斜度、巖性、產狀、風化程度,斜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情況;確定土層及巖土界面的抗滑、抗剪指標軟土路基(a)通過工程地質調查、目測和簡易測繪,查明軟土類別、軟土的分布范圍及厚度、軟土物理力學性能與水性能,對地基沉降與滑移的防治方案提供工程地質資料;

(b)提出對軟土地區路線能否繞避或初步提出軟土處理方案深路塹(a)調查地層巖性、巖土組成情況、巖土界面坡度及傾向、巖石風化程度(b)調查土質邊坡的土層層位、層厚;(c)調查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情況,特別是地面水活動情況和地下水埋藏滲透情況;(d)查明地質構造及可能的滑坍影響范圍;對可能滑坍的邊坡土體和巖體的結構面的測試,提供設計所需各種物理力學指標,重點是可能的滑動面抗剪、抗滑指標。(e)對開挖邊坡的土層、巖層及沿軟弱結構面滑動穩定性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計算。支擋工程(a)查明承重地基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條件,查明軟弱下臥層的存在及分布;(b)查明地層的物理力學指標及抗傾覆、抗滑移計算指標。(c)推薦支擋工程方案筑路材料(a)對所勘察的料場,按材料類別,對其質量、數量、開采方法、運輸條件進行評述,提出建議的料場。(b)取土場及填方用土土樣進行重型擊實實驗,CBR強度試驗。試驗內容包括:濕密度、干密度、含水量、液限、塑限、塑性指數、76克錐液性指數、回彈模量、直剪試驗的粘聚力、內摩擦角、吸水量及膨脹量等。壓實度分別為93%、94%、96%

進行擊實試驗,確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CBR值。。(c)石料物理性質指標:巖石成分、比重、密度、飽和吸水率、單軸極限抗壓強度(天然、飽水)。注:未盡事項按《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執行(二)橋梁、隧道工程初勘要求類型勘察重點橋梁查明橋位區地層巖性、地質構造、不良地質現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質特性,對所采用的基礎型式提出建議。探明橋梁墩臺和調治結構物地基的覆蓋層及基巖風化層厚度、墩臺基礎持力層的巖體的風化與破碎程度、軟弱夾層分布情況和地下水狀況,對河床覆蓋層進行粒徑分析,滿足用于沖刷計算的有關資料要求。測試巖土的物理力學、化學特性,分析地下水水質及其對混凝土的侵蝕性。對橋位處通過工程地質調查和測繪,結合勘探資料編制構造物工程地質平面圖和軸線方向的工程地質剖面圖。在地形和地質條件復雜的情況下,應編制橫斷面方向上的構造物墩臺地質剖面圖。隧道隧道通過區域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及構造特征;查明隧道洞口附近的邊坡穩定情況;查明各類構造的類型、產狀和及和要素;

查明隧道所處區域的水文地質情況及地下水的補、逕、排條件,查明地下水的侵蝕性和洞身各段涌水量的大小;查明隧道所處區域是否存在含煤地層、礦體、采空區、巖溶等不良地質情況;查明隧道通過區域是否存在可燃氣體、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等情況,并查明其含量、壓力、性質,并判斷其對隧道施工、營運的影響;查明隧道通過區域是否存在膨脹巖,并對其分布范圍、巖性特征、粘土礦物成分與含量等進行分析;根據地質調查、勘探和測試的結果,編寫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對隧道的工程地質進行總體評價并提出相應建議;對隧道通過地層進行圍巖分級注:未盡事項按《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執行六、質量檢查1、勘察單位必須制定嚴格的質量保證措施并切實執行,建立責、權明確的質保(檢)機構。2、各項外業工作實施前,勘察單位技術負責人必須向現場人員進行技術和質量要求交底。3、各項外業的自檢和復查驗收必須認真實行,自檢和復查率應為100%,自檢、驗收必須有文字報告和檢查責任人簽名。4、同一合同段有多個勘察單位時,應在勘察單位間對單項工作和外業驗收進行互檢。5、監理方參加外業驗收和互檢。對監理方提出的質量問題,勘察方應及時認真地作出答復。6、對勘察工作的質量問題和缺陷,勘察單位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以至返工。重大質量事故應立即報告設計方和監理方。六、初勘文件的編制、初勘文件按《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第5.6.1?5.6.3條執行。正式勘察文件一式8份;并形成電子文件,電子版一式二份,指包括圖表在內的正式勘察文件全部內容,格式需滿足甲方。每一冊圖紙前面應有總目錄頁,該頁應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