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骨質疏松癥的診斷1前言骨質疏松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壽命的延長和老齡人口的急劇增多,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它給患者造成病痛之苦,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骨質疏松癥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嚴重社會問題之一。前言骨質疏松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2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3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4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5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6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7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8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檢查骨密度測量骨生化及骨代謝標志物檢查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檢查9骨密度檢查申請單填寫規范詳細填寫骨質疏松有關的風險因素及檢查部位常規成人骨密度測量為三個部位:腰椎正位、左髖或右髖、右側前臂矯形分析值用于檢測骨科假體植入或人工關節置換術后的骨密度側位脊柱骨折風險評估(FVA):主要用于發現骨折骨密度檢查申請單填寫規范詳細填寫骨質疏松有關的風險因素及檢查10骨質疏松癥的類型
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特發性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的類型11一、原發性骨質疏松癥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是老年人難以避免的一種病癥,占骨質疏松癥患者的90%。又分為兩型:
※I型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見于45-60歲左右的絕經期婦女。※II型為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以55歲以上男性為主。但大于60歲的女性骨質疏松癥也屬于II型。一、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隨著年齡的增12I型骨質疏松與骨代謝指標變化的關系IL-1IL-6TNF↑↑骨吸收骨形成脫偶聯雌激素↓↓破骨細胞↑骨吸收>骨形成特異性堿性磷酸酶↑↑影響膠原轉換形成I型膠原吡啶交聯↓骨質疏松骨礦含量↓骨溶解↑血鈣濃度↑PTH分泌↓1,25(OH)2D3↓I型骨質疏松與骨代謝指標變化的關系IL-1IL-6TNF13II型骨質疏松與骨代謝指標變化的關系老齡化性激素↓腎功能↓1,25-(OH)2D3↓↓PTH分泌↑CT儲備力↓骨吸收↑↑生長激素↓成骨細胞↓↓骨形成↓骨量低下骨質疏松II型骨質疏松與骨代謝指標變化的關系老齡化性激素↓腎功能↓114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比較I型II型年齡絕經后女性>55歲男性,>60歲女性丟失速率加速不加速骨折部位椎體、手腕椎體、手腕、股骨頸主要原因雌激素下降年齡老化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比較I型II型年齡絕經后女性>55歲男性,15二、繼發性骨質疏松癥1.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減、性腺疾病等。2.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病、肝病、風濕與類風濕、胃腸疾病等。3.藥物性的:使用激素類藥物、免疫抑制劑等。4.營養缺乏: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質營養障礙等。5.遺傳性缺陷性疾病。二、繼發性骨質疏松癥1.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減、性16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鑒別原發性繼發性伴發癥狀骨質疏松的一般臨床癥狀伴有原發癥的多種癥狀發病年齡女性多在絕經后,男性多在老年后出現各種年齡段均可發生,在老年時原發性和繼發性可并存血鈣、磷水平多正常多異常,在某些情況下也可正常血PTH、1,25(OH)2D3水平多正常,偶可降低多異常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鑒別伴發癥狀骨質疏松的一17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鑒別原發性繼發性病因未明,可能與絕經或者增齡有關有明確的原發病診斷,如甲狀腺、甲狀旁腺、腎臟、腎上腺或者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的病史等骨骼的變化骨密度降低骨密度降低更明顯,同時伴有其他骨損害,如纖維囊性骨炎、骨壞死或骨畸形累及部位松質骨為主,偶累及皮質骨,多較輕各種骨均可累及,皮質骨骨量流失在某些情況下比較明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鑒別病因未明,可能與絕經18三、特發性骨質疏松癥
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不詳,見于8-14歲的青少年,多有遺傳家族史。三、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不詳,見于819人的一生的骨量變化1.骨量增長期:0-20歲,隨年齡增長持續增加。2.骨量緩慢增長期:20-30歲,骨量呈緩慢增長。3.骨量峰值相對穩定期:30-40歲,骨骼生長處于相對平衡狀態。4.骨量丟失前期:女性從40-49歲;男性從40
-64歲。女性年丟失率為0.4%-0.6%。男性年丟失率0.3%-0.5%。5.骨量快速丟失期:主要見絕經后的女性年丟失率為1.5%-2.5%。人的一生的骨量變化1.骨量增長期:0-20歲,隨年齡增長持續20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21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1.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2.身長縮短、駝背繼腰背疼痛后出現的重要體征.3.脊柱壓縮性骨折4.橈骨遠端骨折5.股骨上端骨折6.踝關節骨折7.呼吸系統障礙(由胸廓畸形引發)
骨折是骨質疏松癥對中老年人的最大危害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1.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22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目前國內外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是以雙能X線吸收技術的骨密度數據制定的。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根據白人婦女骨密度基礎數據制定的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如下: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癥診斷23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正常骨密度T值≥-1SD低骨密度-2.5SD<T值<-1SD骨質疏松癥T值≤-2.5SD嚴重骨質疏松癥符合骨質疏松癥,且伴有骨質疏松癥性骨折發生每減少1SD,骨折的危險性增加2至3倍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正常骨密度T值≥-1SD低骨密度-224T值(T-score)把受檢者的骨密度與同種族同地區正常青年人的峰值骨密度作比較
被檢者的骨密度-同種族同地區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平均值同種族組同地區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標準差T-score=T值(T-score)把受檢者的骨密度與同25Z值(Z-score)把受檢者的骨密度與同年齡同種族同性別的人的骨密度作比較Z值(Z-score)把受檢者的骨密度與同26骨密度及骨量的測量方法目前骨量測定方法中最普及的是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EXA),而且這種測量方法也是目前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首選方法,被譽為“金標準”。其他方法還有X線照片測定法(RA)、單光子濃度測定法(SPA)、定量超聲波(QUS),肢端骨定量CT法(PQCT),但均有2%的誤差。骨密度及骨量的測量方法目前骨量測定方法中最普及的是27骨密度(BMD)測量適應征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65歲以上的女性;●65歲以下的絕經后女性,有骨質疏松危險因素;●70歲以上男性;●成年人,有脆性骨折;●成年人,患有低骨量或骨丟失的疾病;●成年人,服用治療低骨量或骨丟失的藥物;考慮進行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的任何人;●正在接受骨質疏松治療,要檢測療效的任何人;●沒有接受治療,如發現骨量減少將決定治療的任何人;●停用雌激素治療的婦女應根據上述適應癥做BMD測量。骨密度(BMD)測量適應征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28測量部位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前臂興趣區診斷用非優勢手橈骨遠端33%位置(也稱下1/3橈骨)測量。不建議用橈骨其他興趣區。只有下列情況時才測量前臂BMD:△甲旁亢;△超重患者(超過DXA掃描床的承重量)除橈骨33%位置(也稱1/3橈骨)測量外,周邊骨密度測量不適用于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和骨量減少的診斷標準。測量部位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前臂興趣29測量部位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所有人都要求測量脊柱正位和髖部BMD測量部位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30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脊柱正位用L1~L4;●用所有能被分析的椎體,僅除外結構改變或有偽影的椎體。能分析幾個椎體就分析幾個;●不能只根據一個椎體BMD值來診斷;●如果僅有一個椎體能分析,診斷應根據其他有效測量部位來決定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脊柱31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
如果相鄰腰椎的T值相差大于1SD,應除去該椎體,并計算余下椎體的T值。此時臨床醫師要考慮如下情況,并建議進一步檢查:椎體骨折嚴重的骨質增生假體植入骨水泥惡性腫瘤骨轉移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32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脊柱側位DXA掃描不能用于診斷,可能用于監測.注:DXA為雙能X線骨密度儀;雙能骨密度儀在近幾年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作為檢測手段其臨床的可信性已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在臨床上雙能X檢測部位有:前臂、髖部、脊柱、全身,因雙能技術已在臨床上應用了十多年,所以在臨床上有金標準之稱.
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33髖部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用股骨頸或整體髖中
T值最低的;任選兩側髖中的一側進行測量;目前還沒有足夠數據來確定雙髖BMD測量的平均T值能否用于診斷;雙髖測量平均BMD可用于監測,用整體髖BMD。Wards區和粗隆間不用于診斷和療效的隨訪髖部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用34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腰椎、髖部、前臂三個部位?骨質疏松的診斷是根據最低部位骨密度診斷的,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情況不一致骨質疏松性骨折最常見的部位為:腰椎、髖部、前臂,便于骨折的預測:腰椎BMD測量對于腰椎骨折的預測價值最高(相對風險性=2.3)髖部BMD測量對于髖部骨折的預測價值最高(相對風險性=2.6)前臂BMD測量對于前臂骨折的預測價值最高(相對風險性=2.1)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腰椎、髖部、前臂三個部位?骨質疏松的診斷是根35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腰椎、髖部、前臂三個部位?便于增加藥物療效檢測的靈活性如果僅選擇一個部位,當治療持續一段時間后,可能由于患者該部位出現骨性關節炎或者骨折而不能繼續檢測不同部位的骨量變化是不一樣的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腰椎、髖部、前臂三個部位?便于增加藥物療效檢36兒童骨密度測量部位國際骨測量學會(ISCD)的官方立場(2007)
腰椎正位(L1-L4)和全身(除頭外)的骨礦含量(TBLH-BMC)是檢測兒童BMC和BMD最準確,且重復性最好的骨骼部位兒童骨密度測量部位國際骨測量學會(ISCD)的官方立場(2037骨密度診斷細則絕經后婦女和50歲以上的男性的BMD報告原則:用T值;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適用。骨密度診斷細則絕經后婦女和50歲以上的男性的BMD報告原則:38骨密度診斷細則絕經前婦女和50歲以下的男性的BMD報告原則用Z值,不用T值;尤其是兒童兒童不能僅根據骨密度測量診斷標準來診斷骨質疏松;(1)Z-score≥-1SD在該年齡正常預期范圍(2)-2.0SD<Z-score<-1SD低于該年齡預期范圍(3)Z-score<-2.0SD低于該年齡預期范圍(4)若Z-score<-2.5SD并伴有一次骨折或多處骨折應考慮特發性骨質疏松骨密度診斷細則絕經前婦女和50歲以下的男性的BMD報告原則39骨密度診斷細則
未絕經婦女和50歲以下男性如有明顯繼發因素,Z值≤-2.0SD或伴有脆性骨折,即可診斷為骨質疏松癥骨密度診斷細則未絕經婦女和50歲以下男性如有明40兒童的診斷(20歲以下男性或女性)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應選用脊柱和全身掃描;在兒童,BMD預測骨折的價值還沒有確定;是否需要用骨大小,青春期分期,骨發育程度和身體成份來校準
BMD或BMC還沒有共識。如果做了校準,應在報告中注明;隨訪BMD測量應用同樣的掃描方式,軟件和分析。隨兒童生長,可能需要做調整;任何與成人掃描不同的方法,如低密度分析軟件和手工調整興趣區,應在報告中注明。兒童的診斷(20歲以下男性或女性)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41特發性青少年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Z值≤-2.0SD有下面一個或一個以上事件發生:
下肢長骨骨折椎體壓縮性骨折兩次以上的上肢長骨骨折特發性青少年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下肢長骨骨折42中心DXA的診斷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癥診斷的國際標準是股骨頸T值≤-2.5SD;這個診斷標準的T值是根據NHANESⅢ數據庫20~29歲白人婦女計算的;絕經后婦女和50歲以上的男性如果腰椎,整體髖或股骨頸的T值≤-2.5SD可以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在某些情況下橈骨遠端33%(或稱下1/3)也可以作為診斷部位。注:髖部的其他感興趣區如Ward三角和大轉子區不能用于診斷。該建議根據各地的要求不同而異。中心DXA的診斷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43骨折危險性評價BMD診斷骨質疏松和骨折危險性評價是不同的;任何有效的測量方法都可以用于骨折危險性評價,包括多部位測量可以提高骨折危險性評價。骨折危險性評價BMD診斷骨質疏松和骨折危險性評價是不同的;44中心DXA的軟件系統中心DXA的軟件系統45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手測量及分析;周邊骨密度測量不適用于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和骨量減少的診斷標準是否需要用骨大小,青春期分期,骨發育程度和身體成份來校準BMD或BMC還沒有共識,如果做了校準,應在報告中注明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手測量及分析;46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全身檢查軟件附:此項檢查一般不作為診斷骨質疏松的依據,這是因為此項目所提供的T值與Z值為數個部位的均值,容易受骨質增生、腹主動脈硬化等影響。使的有些部位;特別是易骨折的部為的骨質疏松T值與Z值不易體現。但是若全身骨密度的T值均低<-2SD,也可診斷骨質疏松。全身成份組成、區域成份組成軟組織、(脂肪)定量分析可測定出精確的全身骨密度、凈體重、各部位的脂肪、肌肉及骨骼的含量。廣泛應用于保健醫學、體質測定、營養評定、運動醫學領域。測定它們的含量.為了便于研究和測定人體組成成分.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全身檢查軟件47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人工關節軟件(膝關節正側位)★可以做到膝關節置換后測量的設備,不提供T值Z值,只提供BMD值;根據BMD的變化來確定骨量的增減.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人工關節軟件48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人工關節軟件(髖關節正位)可以做髖關節置換后測量BMD的設備,不提供T值Z值,只提供BMD值;根據BMD的變化來確定骨量的增減。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人工關節軟件(髖關節正位)49中國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生理年齡自我預診法分期骨密度丟失率%骨峰值骨丟失率(SD)臨床表現征象程度男性年齡女性年齡初期<12%>1無-64±849±7骨量減少期13-24%<1-2骨骼疼痛+74±859±7骨質疏松期25-36%<2-3骨骼疼痛或骨折++84±869±7骨質疏松期≥37%<3嚴重骨骼疼痛或骨折+++94±879±7中國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生理年齡自我預診法分期骨密度丟失率%骨50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51如何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在大量觀察數據的基礎上,WHO骨質疏松專題研究組提出了預防骨質疏松癥和降低骨質疏松骨折發生的方法和策略。如何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52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53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54一.預防方法A.維持正常體重,保證體重指數。B.保證飲食中的鈣攝入量,我國的推薦劑量為:成人每日應攝入800mg鈣,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日應攝入1500mg鈣。C.建立鍛煉身體的良好生活方法,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一.預防方法A.維持正常體重,保證體重指數。55D.維持良好的性腺功能。E.避免吸煙和釀酒。F.減少糖皮質激素的使用。G.增加VitD的補充,接受足夠的日照(以增加內源性VitD的合成)。H.老年人預防摔倒,對極易跌倒或摔傷的人應使用髖部保護器。R.定期復查骨密度以便進行預防及治療。D.維持良好的性腺功能。56二.治療方法
一旦發生嚴重的骨質疏松癥,受損的骨組織就難以復原,因此,骨質疏松的治療目的就是維護現有的骨轉換率.防止骨質微結構的改變、防止骨折、骨痛的發生。通過聯合藥物治療和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減少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所造成的損害。二.治療方法一旦發生嚴重的骨質疏松癥,受損的骨組57什么情況下需要應用抗骨質疏松藥物?
根據1988年美國骨質疏松基金會的推薦,骨質疏松藥物可以減少再次骨折的危險性,適應癥包括:1.
椎體骨折2.
髖部骨折3.椎體外骨折且BMD<骨峰值-1SD(非外傷或輕度外傷后)4.BMD<骨峰值-2.0SD不存在危險因素者5.BMD<骨峰值-1.5SD+1個危險因素者。近期有學者提出>65歲的婦女,BMD<骨峰值-1.0SD也主張應用藥物。什么情況下需要應用抗骨質疏松藥物?根據1988年美國骨質58藥物治療A.降鈣素:作用于破骨細胞.解除骨痛.降低骨轉換率.防治骨折.抑制骨的分解.(制劑有密鈣息.益鈣寧等)B.雙磷酸鹽類:作用于骨骼,減緩骨量流失的速度。C.選擇性的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可發揮與雌激素相同的作用,減緩絕經后婦女骨量流失的速度。
藥物治療A.降鈣素:作用于破骨細胞.解除骨痛.降低骨轉換率.59D.雌激素替代治療(HRT)適用于絕經后或卵巢切除術后的婦女,有子宮的婦女,在給與雌激素治療的同時需加服孕激素。
E.鈣劑與維生素D:促進骨骼強壯和新骨形成,兩者和用,可以提高骨密度。
F.睪酮:只適用于某些特殊情況,通過提高體內激素的水平來防止骨量丟失。D.雌激素替代治療(HRT)適用于絕經后或卵巢切除術后的婦女60謝謝!謝謝!61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骨質疏松癥的診斷62前言骨質疏松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壽命的延長和老齡人口的急劇增多,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它給患者造成病痛之苦,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骨質疏松癥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嚴重社會問題之一。前言骨質疏松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63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64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65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66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67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68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69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檢查骨密度測量骨生化及骨代謝標志物檢查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檢查70骨密度檢查申請單填寫規范詳細填寫骨質疏松有關的風險因素及檢查部位常規成人骨密度測量為三個部位:腰椎正位、左髖或右髖、右側前臂矯形分析值用于檢測骨科假體植入或人工關節置換術后的骨密度側位脊柱骨折風險評估(FVA):主要用于發現骨折骨密度檢查申請單填寫規范詳細填寫骨質疏松有關的風險因素及檢查71骨質疏松癥的類型
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特發性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的類型72一、原發性骨質疏松癥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是老年人難以避免的一種病癥,占骨質疏松癥患者的90%。又分為兩型:
※I型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見于45-60歲左右的絕經期婦女。※II型為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以55歲以上男性為主。但大于60歲的女性骨質疏松癥也屬于II型。一、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隨著年齡的增73I型骨質疏松與骨代謝指標變化的關系IL-1IL-6TNF↑↑骨吸收骨形成脫偶聯雌激素↓↓破骨細胞↑骨吸收>骨形成特異性堿性磷酸酶↑↑影響膠原轉換形成I型膠原吡啶交聯↓骨質疏松骨礦含量↓骨溶解↑血鈣濃度↑PTH分泌↓1,25(OH)2D3↓I型骨質疏松與骨代謝指標變化的關系IL-1IL-6TNF74II型骨質疏松與骨代謝指標變化的關系老齡化性激素↓腎功能↓1,25-(OH)2D3↓↓PTH分泌↑CT儲備力↓骨吸收↑↑生長激素↓成骨細胞↓↓骨形成↓骨量低下骨質疏松II型骨質疏松與骨代謝指標變化的關系老齡化性激素↓腎功能↓175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比較I型II型年齡絕經后女性>55歲男性,>60歲女性丟失速率加速不加速骨折部位椎體、手腕椎體、手腕、股骨頸主要原因雌激素下降年齡老化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比較I型II型年齡絕經后女性>55歲男性,76二、繼發性骨質疏松癥1.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減、性腺疾病等。2.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病、肝病、風濕與類風濕、胃腸疾病等。3.藥物性的:使用激素類藥物、免疫抑制劑等。4.營養缺乏: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質營養障礙等。5.遺傳性缺陷性疾病。二、繼發性骨質疏松癥1.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減、性77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鑒別原發性繼發性伴發癥狀骨質疏松的一般臨床癥狀伴有原發癥的多種癥狀發病年齡女性多在絕經后,男性多在老年后出現各種年齡段均可發生,在老年時原發性和繼發性可并存血鈣、磷水平多正常多異常,在某些情況下也可正常血PTH、1,25(OH)2D3水平多正常,偶可降低多異常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鑒別伴發癥狀骨質疏松的一78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鑒別原發性繼發性病因未明,可能與絕經或者增齡有關有明確的原發病診斷,如甲狀腺、甲狀旁腺、腎臟、腎上腺或者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的病史等骨骼的變化骨密度降低骨密度降低更明顯,同時伴有其他骨損害,如纖維囊性骨炎、骨壞死或骨畸形累及部位松質骨為主,偶累及皮質骨,多較輕各種骨均可累及,皮質骨骨量流失在某些情況下比較明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鑒別病因未明,可能與絕經79三、特發性骨質疏松癥
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不詳,見于8-14歲的青少年,多有遺傳家族史。三、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不詳,見于880人的一生的骨量變化1.骨量增長期:0-20歲,隨年齡增長持續增加。2.骨量緩慢增長期:20-30歲,骨量呈緩慢增長。3.骨量峰值相對穩定期:30-40歲,骨骼生長處于相對平衡狀態。4.骨量丟失前期:女性從40-49歲;男性從40
-64歲。女性年丟失率為0.4%-0.6%。男性年丟失率0.3%-0.5%。5.骨量快速丟失期:主要見絕經后的女性年丟失率為1.5%-2.5%。人的一生的骨量變化1.骨量增長期:0-20歲,隨年齡增長持續81骨質疏松的診斷-小講課課件82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1.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2.身長縮短、駝背繼腰背疼痛后出現的重要體征.3.脊柱壓縮性骨折4.橈骨遠端骨折5.股骨上端骨折6.踝關節骨折7.呼吸系統障礙(由胸廓畸形引發)
骨折是骨質疏松癥對中老年人的最大危害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1.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83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目前國內外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是以雙能X線吸收技術的骨密度數據制定的。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根據白人婦女骨密度基礎數據制定的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如下: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癥診斷84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正常骨密度T值≥-1SD低骨密度-2.5SD<T值<-1SD骨質疏松癥T值≤-2.5SD嚴重骨質疏松癥符合骨質疏松癥,且伴有骨質疏松癥性骨折發生每減少1SD,骨折的危險性增加2至3倍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正常骨密度T值≥-1SD低骨密度-285T值(T-score)把受檢者的骨密度與同種族同地區正常青年人的峰值骨密度作比較
被檢者的骨密度-同種族同地區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平均值同種族組同地區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標準差T-score=T值(T-score)把受檢者的骨密度與同86Z值(Z-score)把受檢者的骨密度與同年齡同種族同性別的人的骨密度作比較Z值(Z-score)把受檢者的骨密度與同87骨密度及骨量的測量方法目前骨量測定方法中最普及的是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EXA),而且這種測量方法也是目前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首選方法,被譽為“金標準”。其他方法還有X線照片測定法(RA)、單光子濃度測定法(SPA)、定量超聲波(QUS),肢端骨定量CT法(PQCT),但均有2%的誤差。骨密度及骨量的測量方法目前骨量測定方法中最普及的是88骨密度(BMD)測量適應征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65歲以上的女性;●65歲以下的絕經后女性,有骨質疏松危險因素;●70歲以上男性;●成年人,有脆性骨折;●成年人,患有低骨量或骨丟失的疾病;●成年人,服用治療低骨量或骨丟失的藥物;考慮進行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的任何人;●正在接受骨質疏松治療,要檢測療效的任何人;●沒有接受治療,如發現骨量減少將決定治療的任何人;●停用雌激素治療的婦女應根據上述適應癥做BMD測量。骨密度(BMD)測量適應征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89測量部位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前臂興趣區診斷用非優勢手橈骨遠端33%位置(也稱下1/3橈骨)測量。不建議用橈骨其他興趣區。只有下列情況時才測量前臂BMD:△甲旁亢;△超重患者(超過DXA掃描床的承重量)除橈骨33%位置(也稱1/3橈骨)測量外,周邊骨密度測量不適用于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和骨量減少的診斷標準。測量部位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前臂興趣90測量部位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所有人都要求測量脊柱正位和髖部BMD測量部位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91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脊柱正位用L1~L4;●用所有能被分析的椎體,僅除外結構改變或有偽影的椎體。能分析幾個椎體就分析幾個;●不能只根據一個椎體BMD值來診斷;●如果僅有一個椎體能分析,診斷應根據其他有效測量部位來決定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脊柱92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
如果相鄰腰椎的T值相差大于1SD,應除去該椎體,并計算余下椎體的T值。此時臨床醫師要考慮如下情況,并建議進一步檢查:椎體骨折嚴重的骨質增生假體植入骨水泥惡性腫瘤骨轉移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93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脊柱側位DXA掃描不能用于診斷,可能用于監測.注:DXA為雙能X線骨密度儀;雙能骨密度儀在近幾年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作為檢測手段其臨床的可信性已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在臨床上雙能X檢測部位有:前臂、髖部、脊柱、全身,因雙能技術已在臨床上應用了十多年,所以在臨床上有金標準之稱.
脊柱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94髖部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用股骨頸或整體髖中
T值最低的;任選兩側髖中的一側進行測量;目前還沒有足夠數據來確定雙髖BMD測量的平均T值能否用于診斷;雙髖測量平均BMD可用于監測,用整體髖BMD。Wards區和粗隆間不用于診斷和療效的隨訪髖部興趣區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用95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腰椎、髖部、前臂三個部位?骨質疏松的診斷是根據最低部位骨密度診斷的,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情況不一致骨質疏松性骨折最常見的部位為:腰椎、髖部、前臂,便于骨折的預測:腰椎BMD測量對于腰椎骨折的預測價值最高(相對風險性=2.3)髖部BMD測量對于髖部骨折的預測價值最高(相對風險性=2.6)前臂BMD測量對于前臂骨折的預測價值最高(相對風險性=2.1)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腰椎、髖部、前臂三個部位?骨質疏松的診斷是根96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腰椎、髖部、前臂三個部位?便于增加藥物療效檢測的靈活性如果僅選擇一個部位,當治療持續一段時間后,可能由于患者該部位出現骨性關節炎或者骨折而不能繼續檢測不同部位的骨量變化是不一樣的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腰椎、髖部、前臂三個部位?便于增加藥物療效檢97兒童骨密度測量部位國際骨測量學會(ISCD)的官方立場(2007)
腰椎正位(L1-L4)和全身(除頭外)的骨礦含量(TBLH-BMC)是檢測兒童BMC和BMD最準確,且重復性最好的骨骼部位兒童骨密度測量部位國際骨測量學會(ISCD)的官方立場(2098骨密度診斷細則絕經后婦女和50歲以上的男性的BMD報告原則:用T值;WHO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適用。骨密度診斷細則絕經后婦女和50歲以上的男性的BMD報告原則:99骨密度診斷細則絕經前婦女和50歲以下的男性的BMD報告原則用Z值,不用T值;尤其是兒童兒童不能僅根據骨密度測量診斷標準來診斷骨質疏松;(1)Z-score≥-1SD在該年齡正常預期范圍(2)-2.0SD<Z-score<-1SD低于該年齡預期范圍(3)Z-score<-2.0SD低于該年齡預期范圍(4)若Z-score<-2.5SD并伴有一次骨折或多處骨折應考慮特發性骨質疏松骨密度診斷細則絕經前婦女和50歲以下的男性的BMD報告原則100骨密度診斷細則
未絕經婦女和50歲以下男性如有明顯繼發因素,Z值≤-2.0SD或伴有脆性骨折,即可診斷為骨質疏松癥骨密度診斷細則未絕經婦女和50歲以下男性如有明101兒童的診斷(20歲以下男性或女性)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應選用脊柱和全身掃描;在兒童,BMD預測骨折的價值還沒有確定;是否需要用骨大小,青春期分期,骨發育程度和身體成份來校準
BMD或BMC還沒有共識。如果做了校準,應在報告中注明;隨訪BMD測量應用同樣的掃描方式,軟件和分析。隨兒童生長,可能需要做調整;任何與成人掃描不同的方法,如低密度分析軟件和手工調整興趣區,應在報告中注明。兒童的診斷(20歲以下男性或女性)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102特發性青少年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Z值≤-2.0SD有下面一個或一個以上事件發生:
下肢長骨骨折椎體壓縮性骨折兩次以上的上肢長骨骨折特發性青少年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下肢長骨骨折103中心DXA的診斷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癥診斷的國際標準是股骨頸T值≤-2.5SD;這個診斷標準的T值是根據NHANESⅢ數據庫20~29歲白人婦女計算的;絕經后婦女和50歲以上的男性如果腰椎,整體髖或股骨頸的T值≤-2.5SD可以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在某些情況下橈骨遠端33%(或稱下1/3)也可以作為診斷部位。注:髖部的其他感興趣區如Ward三角和大轉子區不能用于診斷。該建議根據各地的要求不同而異。中心DXA的診斷
(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共識文件2005年版104骨折危險性評價BMD診斷骨質疏松和骨折危險性評價是不同的;任何有效的測量方法都可以用于骨折危險性評價,包括多部位測量可以提高骨折危險性評價。骨折危險性評價BMD診斷骨質疏松和骨折危險性評價是不同的;105中心DXA的軟件系統中心DXA的軟件系統106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手測量及分析;周邊骨密度測量不適用于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和骨量減少的診斷標準是否需要用骨大小,青春期分期,骨發育程度和身體成份來校準BMD或BMC還沒有共識,如果做了校準,應在報告中注明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手測量及分析;107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全身檢查軟件附:此項檢查一般不作為診斷骨質疏松的依據,這是因為此項目所提供的T值與Z值為數個部位的均值,容易受骨質增生、腹主動脈硬化等影響。使的有些部位;特別是易骨折的部為的骨質疏松T值與Z值不易體現。但是若全身骨密度的T值均低<-2SD,也可診斷骨質疏松。全身成份組成、區域成份組成軟組織、(脂肪)定量分析可測定出精確的全身骨密度、凈體重、各部位的脂肪、肌肉及骨骼的含量。廣泛應用于保健醫學、體質測定、營養評定、運動醫學領域。測定它們的含量.為了便于研究和測定人體組成成分.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全身檢查軟件108中心DXA的軟件系統臨床應用人工關節軟件(膝關節正側位)★可以做到膝關節置換后測量的設備,不提供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子轉讓收款合同范本
- 簡單土地購買合同范本
- 手衣服購銷合同范本
- 隱形投資股東合同范本
- 策略+案例掌握大單元學習任務設計的要領
- 海運內貿運輸合同范本
- 福利粽子采購合同范本
- 工業廠房中介合同范本
- 成品 紙采購合同范本
- 中醫藥文化養生針灸刮痧
- 啄木鳥簡介課件
- 第5單元《溫暖的家》課件 花城版音樂一年級下冊
- 晉城低空經濟產業園建設項目
- 電子政務平臺的維護與技術支持策略
- 蒙臺梭利課程模式課堂
- 2025年度文化產業項目結算扶持政策合同
- 2025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教育心理學在古詩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美術造型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鄭州商貿旅游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高中化學選修二第二章《分子結構與性質》知識點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