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發育學基礎課件_第1頁
人體發育學基礎課件_第2頁
人體發育學基礎課件_第3頁
人體發育學基礎課件_第4頁
人體發育學基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發育學基礎康復教研室古琨如1人體發育學基礎康復教研室1受精卵胎兒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青年成年老年2受胎嬰兒青青成老2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3發育的概念3發育(development):在生物體生活史中,構造和功能從見到到復雜的變化過程(二)發育:(成長、成熟)1、成長:指體格的增大,反映量的變化,質的變化稱為發育。2、成熟:(1)生物學:指生命體的結構和功能在有機結合成長的過程中成為完全發育狀態。(2)心理學:指內在自我調節機制的完成和完善狀態,自我調節決定個體發育方向、發育順序、顯露時期等。4發育(development):在生物體生活史中,構造和功能(三)人體發育學的定義人體發育學屬于發育科學(developmentalscience)的分支領域,是研究人體發生、發育全過程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包括對人生各個階段的運動功能、智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人格特征的研究。其研究包括人體的發生、發育、成熟及衰退這一人生軌跡的全過程。5(三)人體發育學的定義5人體發育學對于康復的意義:(一)正常發育規律

1.生理功能發育

2.心理功能發育

3.社會功能發育(二)異常發育及其影響因素(三)發育評定第一節二、研究范圍6人體發育學對于康復的意義:第一節二、研究范圍6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7發育的概念7

腦(大腦、小腦、間腦、中腦、腦橋、延髓)中樞神經系統脊髓(31個節段包括頸8、胸12、腰5、骶5、尾1)神經系統腦神經(12對)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31對)

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8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8

腦傳入神經中樞神經系統軀體神經脊髓傳出神經神經系統腦神經傳入神經周圍神經系統內臟神經(自主神經)脊神經傳出神經植物神經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991)大腦皮質溝回的形成101)大腦皮質溝回的形成102)腦重的發育腦重占體重%占成人腦重%出生350g10%~12%25%6月-9月600~700g50%12月900g60%2~3歲900g-11250g75%6~7歲1280g80%~90%成人1500g2%~3%112)腦重的發育腦重占體重%占成人腦重%出生350g10%~1大腦功能發育:3歲時接近成人(條件反射的形成比較穩定和鞏固)8歲時達成人水平(行為變得有意識)12大腦功能發育:12小腦的發育出生時---較差6個月達高峰,以后減慢.2歲時發育仍不完善,6歲時達成人水平13小腦的發育出生時---較差13脊髓發育脊髓在胚胎期已開始發育,出生時形態結構較完善,2歲時與成人相似。嬰幼兒脊髓的比例相對較成人長,胎兒期達骶管,新生兒達第二腰椎下緣,4歲時達第一腰椎。14脊髓發育脊髓在胚胎期已開始發育,出生時形態結構較完善,2歲時周圍神經的發育神經纖維髓鞘發育

出生時神經纖維少、軸突與樹突少,神經細胞的連接少.神經纖維髓鞘化不完善

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結構和化學物質的變化是導致人體發育過程中行為和功能變化的根本。15周圍神經的發育神經纖維髓鞘發育

出生時神經纖維少、軸突與樹突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16發育的概念16反射發育的基本特點反射與反射弧

1.反射(reflex):機體在神經系統調節下,對各種刺激不隨意運動的應答反應。反射的出現,反射弧必須完整,反射是人類一切神經活動的基本形式,是隨意運動的基礎。17反射發育的基本特點17

反射弧:感覺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組成。一切反射都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實現。

18反射弧:感覺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組反射的出現與消失1.從發育神經學的角度觀察小兒反射的發育,反射表現出明顯的規律性。2.新生兒期的反射是脊髓、腦干下部水平的神經發育,稱為原始反射。3.生后2個月時的反射是橋腦水平的神經發育,以緊張性頸反射占優勢。4.生后4個月時的反射,神經的發育達中腦水平,原始反射逐漸消失,出現中腦水平的立直反射。5.生后10個月左右,神經的發育達皮層水平,因此小兒出現皮層水平的平衡反射。19反射的出現與消失19出生即有,終身存在的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對光反射咽反射吞咽反射呼吸反射咳嗽反射排便反射20出生即有,終身存在的反射角膜反射20出生即有,隨后消失的反射吸吮反射覓食反射擁抱反射握持反射踏步反射交叉內收肌反射頸肢反射立足反射側彎反射吸引反射頸翻正反射屈肌反射伸肌反射對側伸肌反射不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對稱性頸緊張反射緊張性迷路反射21出生即有,隨后消失的反射吸吮反射側彎反射21先天性非條件反射緊張性頸反射握持反射爬行反射踏步反射擁抱反射22先天性非條件反射緊張性頸反射握持反射爬行反射踏步反射擁抱反射交叉性伸展檢查方法是,讓患兒處于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呈中間位,一側下肢屈曲,另一側下肢伸展,檢查時施加的刺激是讓處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陰性反應:如果讓處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另—側的下肢仍處于屈曲狀態陽性反應:如果讓伸展位的下肢屈曲,隨即,最初屈曲狀態的下肢變成伸展位評價:陽性反應在小兒出生后的2個月之內出現為正常反應,如果在小兒出生2個月之后仍然出現陽性反應,那么,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侯23交叉性伸展23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ATNR)

檢查時的體位為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于中間位,上下肢處于伸展位。檢查時施加的刺激是使頭部轉向一側。陰性反應:無論患兒的頭部轉向哪一側,被檢查患兒的肢體都無任何反應。陽性反應:當頭部向側方旋轉,處于同側一方的上下肢伸展或者伸肌的肌緊張度增高,而另一側的上下肢屈曲或者屈肌的緊張度增高,這種表現為陽性反應評價:陽性反應在小兒出生后的4個月到6個月之間出現為正常。6個月以后出現陽性反應,則有可能是神經系統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侯。6個月以后包括成年,如果非對稱性頸反射呈陽性反應,那么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出現都是病理性的一個癥候。24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ATNR)

檢查時的體位為仰臥位,面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檢查體位是四肢立位或者是趴臥在檢查者的雙膝上。檢查時施加的刺激是使頭部前屈。

陰性反應:上下肢的肌緊張度沒有變化。

陽性反應:上肢屈曲,或者說是上肢的屈肌肌緊張度占優位;而下肢伸展或者說下肢的伸肌肌緊張度占優位。評價:陽性反應從出生4個月開始到6個月這段時間內出現屬于正常;如果在6個月以后出現陽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候。

25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檢查體位是四肢立位或者是趴臥在檢查者的雙膝頸部的翻正反應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于中間位。檢查所施加的刺激是自動地或他動地讓被檢查者的頭部向一側旋轉。陰性反應:被檢查者的身體不會隨著陽性反應:身體整體性與頭部頭部的旋轉而一同轉動。向同一方向旋轉。

評價:陽性反應從新生兒出生到6個月之間這段時間出現為正常。如果出生6個月以后仍出現陽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候。如果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后就可見到陰性反應,也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候。

26頸部的翻正反應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出生時沒有,以后逐漸出現并維持終身的反射翻正反射保護性伸展傾斜反射防御反射27出生時沒有,以后逐漸出現并維持終身的反射翻正反射27視覺翻正反應檢查方法是讓被檢查者以俯臥位的姿勢保持在空間,檢查施加的刺激是讓患兒在空間保持俯臥位姿勢。

陰性反應:檢查者的頭部不能自動陽性反應:頭部能夠自動地調整調整到正常的直立位。立位置,面部垂直,到正常的直口保持在水平位。評價:陽性反應正常的情況下在小兒出生后6—8個月時出現,以后終身存在。在8個月以后仍然出現陰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遲緩的一個癥候。

28視覺翻正反應檢查方法是讓被檢查者以俯臥位的姿勢保持在空間,檢保護性伸展反應

這是在新生兒期和嬰幼兒期所能見到的一組反射反應,它同翻正反應存在于同一個發育階段。擁抱(Moro)反射: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半仰臥位。檢查時所施加的刺激是讓其頭部從后方下落。

陰性反應:有輕度的受驚嚇的反應陽性反應:上肢外展外旋或者屈曲,或看不到任何反應。各手指伸展、外展。評價:陽性反應在小兒出生到4個月這個階段出現為正常,出生4個月以后仍然出現陽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和遲緩的一個癥候。29保護性伸展反應

這是在新生兒期和嬰幼兒期所能見到的一組反射反出生時沒有,隨后出現,以后消失軀干翻正反應陽性支持反射30出生時沒有,隨后出現,以后消失軀干翻正反應30軀干翻正反應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于中間位,檢查時施加的刺激是讓被檢查者的頭部自動地或他動地向一側旋轉。

陰性反應:整個身體一同進行旋轉,陽性反應:肩與骨盆之間的旋轉是分沒有身體分階段的旋轉動作。階段進行的,先是頭部旋轉,接著是兩肩的旋轉,最后是骨盆的旋轉。

評價:陽性反應大約在小兒出生后6個月左右出現,并可延續到18個月時。如果出生6個月后仍繼續存在陰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候。31軀干翻正反應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于陽性支持反射檢查體位:被檢者保持立位。檢查方法:被檢者腳掌著地跳數次或腳掌堅定地著地。陽性反應:下肢伸肌肌張力增高,僵硬伸展;甚至引起膝反張;踝關節跖屈出現時間:出生時。消失時間:6個月。32陽性支持反射檢查體位:被檢者保持立位。32

調整反射與平衡反射是構成姿勢反射的重要因素,是人類維持正常姿勢、正常運動的基礎。由此可見小兒反射的發育與神經系統的發育有著密切的關系。腦癱患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反射異常,表現為原始反射不消失,調整反射及平衡反射不出現或延遲出現。

小兒反射發育十分準確地反映著神經系統的發育情況,因此可以說,反射是衡量神經系統發育的一把標尺,是判定腦損傷的客觀標準,其方法簡單、無痛、無損傷、不受病兒主觀影響,經濟實用,是一種理想的檢查方法。33調整反射與平衡反射是構成姿勢反射的重要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34發育的概念34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

1.生長發育的不平衡性兩個高峰:嬰兒期和青春期

2.生長發育的漸進性表現為其生長發育的程序呈現出由頭到尾由近到遠由不協調到協調,泛化到集中由粗到細由正面到反面.3.生長發育的個體性:遺傳和環境因素35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35由頭到尾:指發育的次序從頭逐漸向下肢進行,如頭部先生長,最后為下肢;在動作發育上,也是先抬頭,繼而抬胸、坐起、站立,這是從上到下的發育規律,也叫頭尾規律.由近到遠:指以軀干為中心,小兒的活動是先臂后手、先腿后腳,軀干的生長先于四肢,肢體近端的生長先于遠端.由粗到細:表現為在用手拿物時,先都是全掌握持,以后才會用手指取物36由頭到尾:指發育的次序從頭逐漸向下肢進行,如頭部36全身粗大運動的發展(一)姿勢運動的控制1.身體形態2.肌力的作用3.肌張力的作用4.平衡功能(1)軀體感覺系統的作用(2)視覺系統的作用(3)前庭系統的作用5.運動系統的作用6.運動的協調性37全身粗大運動的發展(一)姿勢運動的控制371.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

1.頭向一側2.頭正中位3.四肢對稱屈曲4.手口眼協調5.四肢自由伸展381.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1.頭向一側38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

嬰幼兒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的特點是:①由屈曲向伸展發育。②從反射活動到隨意運動發育。③手、口、眼的協調發育。

39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嬰幼兒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的特點是:4040屈膝坐位期-屈膝站立期1.瞬間抬頭(新生兒期)2.臀頭同高,瞬間抬頭3.抬頭45度,兩肘支撐4.抬頭45~90度,胸離床5.抬頭90度兩手支撐(6個月)6.腹爬(8個月)7.四爬(10個月)-降落傘反應8.高爬(11個月)41屈膝坐位期-屈膝站立期1.瞬間抬頭(新生兒期)41屈膝坐位期

主要特點是:①由屈曲向伸展發育。②抗重力伸展發育。③由低爬向高爬的發育。42屈膝坐位期主要特點是:42雙足步行期1.陽性支持反射2.不支持3.短暫支持4.尖足支持5.立位跳躍(5-6個月)6.扶站(7-8個月)7.獨站(10個月)8.牽手走(11個月)9.獨走(12個月)43雙足步行期1.陽性支持反射43雙足步行期

分為如下十個階段:陽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體重→短暫支持體重→足尖支持體重→立位跳躍→扶站→抓站→獨站→牽手走→獨走。

44雙足步行期分為如下十個階段:44雙足步行期

嬰幼兒步行發育的特點:(1)由兩腳分開大足距向兩腳并攏小足距發展(2)由上肢上舉到上肢下降發展(3)由無上肢的交替運動到有上肢的交替運動。(4)由肩與骨盆的無分離運動,到有分離運動。(5)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邁大步、有節律的步態發展。(6)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強骨盆的回旋(7)足尖與足跟接地時間短,主要為腳掌著地(8)站立位的膝過伸展45雙足步行期嬰幼兒步行發育的特點:45步行姿勢運動發育46步行姿勢運動發育46姿勢運動發育的順序與特點

①動作是沿著抬頭、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發育;②離軀干近的姿勢運動先發育,然后是離軀干遠的姿勢運動的發育;③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協調到協調發育;④先學會抓握東西,然后才會放下手中的東西;⑤先能從坐位拉著欄桿站起,然后才會從立位時坐下;⑥先學會向前走,然后才會向后倒退著走。47姿勢運動發育的順序與特點①動作是沿著抬頭、翻身、坐、爬、484849495050影響因素1.家族遺傳因素2.環境因素3.智力落后4.神經肌肉疾病5.腦損傷和腦發育障礙6.其他疾病51影響因素1.家族遺傳因素51異常發育

1.運動發育的未成熟性

2.運動發育的異常性

3.運動發育的不均衡性

4.姿勢運動的非對稱性

5.運動障礙的多樣性

6.異常發育的順應性52異常發育1.運動發育的未成熟性52精細運動發育大腦皮質--手的遠端關節手指的分離運動腦干的運動神經手的姿勢近端關節53精細運動發育大腦皮質--53精細運動發育3-4個月:隨握持反射消失,嬰幼兒在胸前玩弄和觀看雙手,4-6個月:拇指和其余四指對起來抓住胸前的玩具,并將物體從一手轉到另一手8個月:先用手掌,尺側----以后用撓側,最后用手指,抓握準確,9--10個月能用示指指點,拇指對示指鉗夾起小物體,能隨意放下或扔掉手中物體,喜歡撕紙。54精細運動發育3-4個月:隨握持反射消失,嬰幼兒在胸前玩弄和觀3~4月吃/玩手553~4月吃/玩手555~6月伸手抓物

565~6月伸手抓物

566~8月物體換手576~8月物體換手578~12月拇食指鉗小丸

588~12月拇食指鉗小丸

581~1.5歲自發亂畫591~1.5歲自發亂畫592歲疊紙

602歲疊紙

602~3.5歲搭橋612~3.5歲搭橋61精細運動發育三玩手五抓七換手九月對指一歲亂畫二歲折紙三歲搭橋62精細運動發育62精細運動發育可疑遲緩的臨床判斷

6月-不能伸手抓物9月-不能物體換手12月-不能拇食指取小丸

63精細運動發育可疑遲緩的臨床判斷

6月-不能伸手抓物63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64發育的概念64言語與語言的發育

語言的發育始于兒童發育早期i。語言是表達思維和意識的心理過程。語言是嬰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語言發育的條件聽覺CNS發音器官

|||接受理解與表達發音語言發育與性別,教養及與嬰兒接觸的密切程度有關。促進語言發育的條件:充分的語言環境刺激65言語與語言的發育

語言的發育始于兒童發育早期i。65語言發育階段語言前期{嬰兒期}:出生---12月-----發音新生兒第一聲啼哭,表示能運用一套完整的發音器官1個月;能用哭表示身體的狀態,不同的需要以及希望被注意。2個月:發反復咿呀作聲5個月:進入咿呀學語,發爸媽等單音和單音節唇音8個月:發有輔音和元音的組合,咿呀學語頻率達高峰,開始模仿成人的發音,并聽懂部分成人語言,。10~11個月:開始用單詞,喊:“媽媽”開始模仿成人的動作,抱奶瓶自喂。66語言發育階段語言前期{嬰兒期}:出生---12月-----發語言發育階段語言初期(幼兒期);1-3歲12-18個月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迅速發展.2~3歲語言發展的快速階段,是語言表達的關鍵期說單詞、短句和唱短歌謠67語言發育階段語言初期(幼兒期);1-3歲67語言發育階段學齡前期:說復合句和背兒歌68語言發育階段學齡前期:說復合句和背兒歌68言語發育可疑遲緩的臨床判斷

14月不會說單詞(名詞)24月不會組合兩個不同音節的詞(動詞)30月不會說短句(關聯詞)69言語發育可疑遲緩的臨床判斷

14月不會說單詞(名詞)69語言發育遲緩篩查標準

24月詞匯量<30個——障礙詞匯量<50個——可疑70語言發育遲緩篩查標準

24月詞匯量<30個——障礙70語言發育階段12歲兒童語言能力同成人。71語言發育階段12歲兒童語言能力同成人。71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笑1~2月逗笑72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笑1~2月逗笑7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怕生5~8月73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怕生5~8月73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7~11月做再見74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74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10~14月示需要75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10~14月示需要75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1~1.5歲自發亂畫76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1~1.5歲76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交往游戲1.5~2.5歲77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交往游戲1.5~2.5歲77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2.5~3歲穿衣78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2.5~3歲穿衣78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二笑六認生九月做再見一歲示需要三歲做游戲79心理-社會能力的發育二笑79心理-社會能力遲緩的臨床判斷2月-不能逗笑

9月-不能分辨生、熟人

14月-不會表示需要80心理-社會能力遲緩的臨床判斷2月-不能逗笑80心理活動的發展:1注意的發展2記憶的發展3思維的發展4想象的發展5情緒,情感的發展6個性和性格的發展81心理活動的發展:1注意的發展81心理活動的發展1注意的發展注意是人們心理活動的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人或物。無意注意:是指在感知基礎上自然發生的,沒有目的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自覺的,有目的的注意。嬰幼兒期以無意注意為主,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出現有意注意。年齡越大注意力持續時間越長。82心理活動的發展1注意的發展82心理活動的發展2記憶的發展記憶是大腦處理,儲存和提取信息的過程,是人在生活實踐中所經歷的事情在大腦中遺留的印跡。是復雜的心理過程。記識(感覺),保持(短暫記憶),回憶(長久記憶)(再認和再現)。1歲以內嬰兒只有再認而無再現,隨著年齡增長,再現能力也增強。83心理活動的發展2記憶的發展83心理活動的發展是客觀事物在大腦中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是借助語言來實現的人的理性認識過程,是智能活動的核心,是心理活動的高級形式。1歲以后開始產生思維3歲前只有最初級的形象思維3歲以后開始有初步抽象思維6-11歲產生教深的抽象思維,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84心理活動的發展是客觀事物在大腦中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是借助語心理活動的發展4想象的發展想象是人感知過的客觀事物在頭腦中再現,并對這些客觀事物重新組合,加工創造出新的客觀事物的思維活動。新生兒:無想象能力1-2歲僅有想象的萌芽學齡前期以無意想象和再造想象為主學齡期有意想象和創造性想象迅速發展85心理活動的發展4想象的發展85心理活動的發展5情緒,情感的發展情緒是人們對事物情景或觀念引起的主觀體現和客觀表達,通過某種外在或內在的活動以至行動表現出來。是一種簡單情感,持續時間短暫,外露,易觀察。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級復雜情緒,是一種內心體驗,持續時間長,不易觀察。86心理活動的發展5情緒,情感的發展86心理活動的發展6個性和性格的發展嬰幼兒:依賴性和信任感幼兒:自主感與依賴學齡前:失望和內疚學齡期:自卑青春期:性格變化87心理活動的發展6個性和性格的發展87艾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年齡段

主要任務良好人格特征消極人格特征嬰兒前期(母親)(0-2)

信任感-懷疑感希望品質不安全感、焦慮嬰兒后期(雙親)(2-4)

自主感—羞怯感意志品質自我懷疑,行動畏首畏尾幼兒期(家庭)(4-7)

主動感—內疚感目標品質畏懼退宿,無自我價值感兒童期(學校)(7-12)

勤奮感—自卑感能力品質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青年期(同伴)(12-18)角色同一—角色混亂誠實品質生活缺乏目標,時感彷徨迷失成人前期(性愛婚姻)(18-25)親密感—孤獨感

愛的品質孤獨寂寞,無法與人親密相處成人中期(家庭傳統(25-50)繁衍感—停滯感關心品質自我恣縱,不顧未來成人后期(親友)(50以上)完美感—失望感智慧、賢明品質悔恨舊事、失望88艾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年齡段主要任務良好人格特征消極89899090919192929393949495959696謝謝97謝謝97人體發育學基礎康復教研室古琨如98人體發育學基礎康復教研室1受精卵胎兒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青年成年老年99受胎嬰兒青青成老2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100發育的概念3發育(development):在生物體生活史中,構造和功能從見到到復雜的變化過程(二)發育:(成長、成熟)1、成長:指體格的增大,反映量的變化,質的變化稱為發育。2、成熟:(1)生物學:指生命體的結構和功能在有機結合成長的過程中成為完全發育狀態。(2)心理學:指內在自我調節機制的完成和完善狀態,自我調節決定個體發育方向、發育順序、顯露時期等。101發育(development):在生物體生活史中,構造和功能(三)人體發育學的定義人體發育學屬于發育科學(developmentalscience)的分支領域,是研究人體發生、發育全過程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包括對人生各個階段的運動功能、智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人格特征的研究。其研究包括人體的發生、發育、成熟及衰退這一人生軌跡的全過程。102(三)人體發育學的定義5人體發育學對于康復的意義:(一)正常發育規律

1.生理功能發育

2.心理功能發育

3.社會功能發育(二)異常發育及其影響因素(三)發育評定第一節二、研究范圍103人體發育學對于康復的意義:第一節二、研究范圍6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104發育的概念7

腦(大腦、小腦、間腦、中腦、腦橋、延髓)中樞神經系統脊髓(31個節段包括頸8、胸12、腰5、骶5、尾1)神經系統腦神經(12對)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31對)

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105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8

腦傳入神經中樞神經系統軀體神經脊髓傳出神經神經系統腦神經傳入神經周圍神經系統內臟神經(自主神經)脊神經傳出神經植物神經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10691)大腦皮質溝回的形成1071)大腦皮質溝回的形成102)腦重的發育腦重占體重%占成人腦重%出生350g10%~12%25%6月-9月600~700g50%12月900g60%2~3歲900g-11250g75%6~7歲1280g80%~90%成人1500g2%~3%1082)腦重的發育腦重占體重%占成人腦重%出生350g10%~1大腦功能發育:3歲時接近成人(條件反射的形成比較穩定和鞏固)8歲時達成人水平(行為變得有意識)109大腦功能發育:12小腦的發育出生時---較差6個月達高峰,以后減慢.2歲時發育仍不完善,6歲時達成人水平110小腦的發育出生時---較差13脊髓發育脊髓在胚胎期已開始發育,出生時形態結構較完善,2歲時與成人相似。嬰幼兒脊髓的比例相對較成人長,胎兒期達骶管,新生兒達第二腰椎下緣,4歲時達第一腰椎。111脊髓發育脊髓在胚胎期已開始發育,出生時形態結構較完善,2歲時周圍神經的發育神經纖維髓鞘發育

出生時神經纖維少、軸突與樹突少,神經細胞的連接少.神經纖維髓鞘化不完善

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結構和化學物質的變化是導致人體發育過程中行為和功能變化的根本。112周圍神經的發育神經纖維髓鞘發育

出生時神經纖維少、軸突與樹突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113發育的概念16反射發育的基本特點反射與反射弧

1.反射(reflex):機體在神經系統調節下,對各種刺激不隨意運動的應答反應。反射的出現,反射弧必須完整,反射是人類一切神經活動的基本形式,是隨意運動的基礎。114反射發育的基本特點17

反射弧:感覺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組成。一切反射都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實現。

115反射弧:感覺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組反射的出現與消失1.從發育神經學的角度觀察小兒反射的發育,反射表現出明顯的規律性。2.新生兒期的反射是脊髓、腦干下部水平的神經發育,稱為原始反射。3.生后2個月時的反射是橋腦水平的神經發育,以緊張性頸反射占優勢。4.生后4個月時的反射,神經的發育達中腦水平,原始反射逐漸消失,出現中腦水平的立直反射。5.生后10個月左右,神經的發育達皮層水平,因此小兒出現皮層水平的平衡反射。116反射的出現與消失19出生即有,終身存在的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對光反射咽反射吞咽反射呼吸反射咳嗽反射排便反射117出生即有,終身存在的反射角膜反射20出生即有,隨后消失的反射吸吮反射覓食反射擁抱反射握持反射踏步反射交叉內收肌反射頸肢反射立足反射側彎反射吸引反射頸翻正反射屈肌反射伸肌反射對側伸肌反射不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對稱性頸緊張反射緊張性迷路反射118出生即有,隨后消失的反射吸吮反射側彎反射21先天性非條件反射緊張性頸反射握持反射爬行反射踏步反射擁抱反射119先天性非條件反射緊張性頸反射握持反射爬行反射踏步反射擁抱反射交叉性伸展檢查方法是,讓患兒處于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呈中間位,一側下肢屈曲,另一側下肢伸展,檢查時施加的刺激是讓處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陰性反應:如果讓處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另—側的下肢仍處于屈曲狀態陽性反應:如果讓伸展位的下肢屈曲,隨即,最初屈曲狀態的下肢變成伸展位評價:陽性反應在小兒出生后的2個月之內出現為正常反應,如果在小兒出生2個月之后仍然出現陽性反應,那么,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侯120交叉性伸展23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ATNR)

檢查時的體位為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于中間位,上下肢處于伸展位。檢查時施加的刺激是使頭部轉向一側。陰性反應:無論患兒的頭部轉向哪一側,被檢查患兒的肢體都無任何反應。陽性反應:當頭部向側方旋轉,處于同側一方的上下肢伸展或者伸肌的肌緊張度增高,而另一側的上下肢屈曲或者屈肌的緊張度增高,這種表現為陽性反應評價:陽性反應在小兒出生后的4個月到6個月之間出現為正常。6個月以后出現陽性反應,則有可能是神經系統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侯。6個月以后包括成年,如果非對稱性頸反射呈陽性反應,那么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出現都是病理性的一個癥候。121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ATNR)

檢查時的體位為仰臥位,面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檢查體位是四肢立位或者是趴臥在檢查者的雙膝上。檢查時施加的刺激是使頭部前屈。

陰性反應:上下肢的肌緊張度沒有變化。

陽性反應:上肢屈曲,或者說是上肢的屈肌肌緊張度占優位;而下肢伸展或者說下肢的伸肌肌緊張度占優位。評價:陽性反應從出生4個月開始到6個月這段時間內出現屬于正常;如果在6個月以后出現陽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候。

122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檢查體位是四肢立位或者是趴臥在檢查者的雙膝頸部的翻正反應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于中間位。檢查所施加的刺激是自動地或他動地讓被檢查者的頭部向一側旋轉。陰性反應:被檢查者的身體不會隨著陽性反應:身體整體性與頭部頭部的旋轉而一同轉動。向同一方向旋轉。

評價:陽性反應從新生兒出生到6個月之間這段時間出現為正常。如果出生6個月以后仍出現陽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候。如果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后就可見到陰性反應,也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候。

123頸部的翻正反應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出生時沒有,以后逐漸出現并維持終身的反射翻正反射保護性伸展傾斜反射防御反射124出生時沒有,以后逐漸出現并維持終身的反射翻正反射27視覺翻正反應檢查方法是讓被檢查者以俯臥位的姿勢保持在空間,檢查施加的刺激是讓患兒在空間保持俯臥位姿勢。

陰性反應:檢查者的頭部不能自動陽性反應:頭部能夠自動地調整調整到正常的直立位。立位置,面部垂直,到正常的直口保持在水平位。評價:陽性反應正常的情況下在小兒出生后6—8個月時出現,以后終身存在。在8個月以后仍然出現陰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遲緩的一個癥候。

125視覺翻正反應檢查方法是讓被檢查者以俯臥位的姿勢保持在空間,檢保護性伸展反應

這是在新生兒期和嬰幼兒期所能見到的一組反射反應,它同翻正反應存在于同一個發育階段。擁抱(Moro)反射: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半仰臥位。檢查時所施加的刺激是讓其頭部從后方下落。

陰性反應:有輕度的受驚嚇的反應陽性反應:上肢外展外旋或者屈曲,或看不到任何反應。各手指伸展、外展。評價:陽性反應在小兒出生到4個月這個階段出現為正常,出生4個月以后仍然出現陽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和遲緩的一個癥候。126保護性伸展反應

這是在新生兒期和嬰幼兒期所能見到的一組反射反出生時沒有,隨后出現,以后消失軀干翻正反應陽性支持反射127出生時沒有,隨后出現,以后消失軀干翻正反應30軀干翻正反應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于中間位,檢查時施加的刺激是讓被檢查者的頭部自動地或他動地向一側旋轉。

陰性反應:整個身體一同進行旋轉,陽性反應:肩與骨盆之間的旋轉是分沒有身體分階段的旋轉動作。階段進行的,先是頭部旋轉,接著是兩肩的旋轉,最后是骨盆的旋轉。

評價:陽性反應大約在小兒出生后6個月左右出現,并可延續到18個月時。如果出生6個月后仍繼續存在陰性反應,則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遲緩的一個癥候。128軀干翻正反應檢查時被檢查者的體位是仰臥位,面部朝上,頭部處于陽性支持反射檢查體位:被檢者保持立位。檢查方法:被檢者腳掌著地跳數次或腳掌堅定地著地。陽性反應:下肢伸肌肌張力增高,僵硬伸展;甚至引起膝反張;踝關節跖屈出現時間:出生時。消失時間:6個月。129陽性支持反射檢查體位:被檢者保持立位。32

調整反射與平衡反射是構成姿勢反射的重要因素,是人類維持正常姿勢、正常運動的基礎。由此可見小兒反射的發育與神經系統的發育有著密切的關系。腦癱患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反射異常,表現為原始反射不消失,調整反射及平衡反射不出現或延遲出現。

小兒反射發育十分準確地反映著神經系統的發育情況,因此可以說,反射是衡量神經系統發育的一把標尺,是判定腦損傷的客觀標準,其方法簡單、無痛、無損傷、不受病兒主觀影響,經濟實用,是一種理想的檢查方法。130調整反射與平衡反射是構成姿勢反射的重要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131發育的概念34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

1.生長發育的不平衡性兩個高峰:嬰兒期和青春期

2.生長發育的漸進性表現為其生長發育的程序呈現出由頭到尾由近到遠由不協調到協調,泛化到集中由粗到細由正面到反面.3.生長發育的個體性:遺傳和環境因素132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35由頭到尾:指發育的次序從頭逐漸向下肢進行,如頭部先生長,最后為下肢;在動作發育上,也是先抬頭,繼而抬胸、坐起、站立,這是從上到下的發育規律,也叫頭尾規律.由近到遠:指以軀干為中心,小兒的活動是先臂后手、先腿后腳,軀干的生長先于四肢,肢體近端的生長先于遠端.由粗到細:表現為在用手拿物時,先都是全掌握持,以后才會用手指取物133由頭到尾:指發育的次序從頭逐漸向下肢進行,如頭部36全身粗大運動的發展(一)姿勢運動的控制1.身體形態2.肌力的作用3.肌張力的作用4.平衡功能(1)軀體感覺系統的作用(2)視覺系統的作用(3)前庭系統的作用5.運動系統的作用6.運動的協調性134全身粗大運動的發展(一)姿勢運動的控制371.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

1.頭向一側2.頭正中位3.四肢對稱屈曲4.手口眼協調5.四肢自由伸展1351.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1.頭向一側38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

嬰幼兒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的特點是:①由屈曲向伸展發育。②從反射活動到隨意運動發育。③手、口、眼的協調發育。

136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嬰幼兒仰臥位姿勢運動發育的特點是:13740屈膝坐位期-屈膝站立期1.瞬間抬頭(新生兒期)2.臀頭同高,瞬間抬頭3.抬頭45度,兩肘支撐4.抬頭45~90度,胸離床5.抬頭90度兩手支撐(6個月)6.腹爬(8個月)7.四爬(10個月)-降落傘反應8.高爬(11個月)138屈膝坐位期-屈膝站立期1.瞬間抬頭(新生兒期)41屈膝坐位期

主要特點是:①由屈曲向伸展發育。②抗重力伸展發育。③由低爬向高爬的發育。139屈膝坐位期主要特點是:42雙足步行期1.陽性支持反射2.不支持3.短暫支持4.尖足支持5.立位跳躍(5-6個月)6.扶站(7-8個月)7.獨站(10個月)8.牽手走(11個月)9.獨走(12個月)140雙足步行期1.陽性支持反射43雙足步行期

分為如下十個階段:陽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體重→短暫支持體重→足尖支持體重→立位跳躍→扶站→抓站→獨站→牽手走→獨走。

141雙足步行期分為如下十個階段:44雙足步行期

嬰幼兒步行發育的特點:(1)由兩腳分開大足距向兩腳并攏小足距發展(2)由上肢上舉到上肢下降發展(3)由無上肢的交替運動到有上肢的交替運動。(4)由肩與骨盆的無分離運動,到有分離運動。(5)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邁大步、有節律的步態發展。(6)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強骨盆的回旋(7)足尖與足跟接地時間短,主要為腳掌著地(8)站立位的膝過伸展142雙足步行期嬰幼兒步行發育的特點:45步行姿勢運動發育143步行姿勢運動發育46姿勢運動發育的順序與特點

①動作是沿著抬頭、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發育;②離軀干近的姿勢運動先發育,然后是離軀干遠的姿勢運動的發育;③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協調到協調發育;④先學會抓握東西,然后才會放下手中的東西;⑤先能從坐位拉著欄桿站起,然后才會從立位時坐下;⑥先學會向前走,然后才會向后倒退著走。144姿勢運動發育的順序與特點①動作是沿著抬頭、翻身、坐、爬、145481464914750影響因素1.家族遺傳因素2.環境因素3.智力落后4.神經肌肉疾病5.腦損傷和腦發育障礙6.其他疾病148影響因素1.家族遺傳因素51異常發育

1.運動發育的未成熟性

2.運動發育的異常性

3.運動發育的不均衡性

4.姿勢運動的非對稱性

5.運動障礙的多樣性

6.異常發育的順應性149異常發育1.運動發育的未成熟性52精細運動發育大腦皮質--手的遠端關節手指的分離運動腦干的運動神經手的姿勢近端關節150精細運動發育大腦皮質--53精細運動發育3-4個月:隨握持反射消失,嬰幼兒在胸前玩弄和觀看雙手,4-6個月:拇指和其余四指對起來抓住胸前的玩具,并將物體從一手轉到另一手8個月:先用手掌,尺側----以后用撓側,最后用手指,抓握準確,9--10個月能用示指指點,拇指對示指鉗夾起小物體,能隨意放下或扔掉手中物體,喜歡撕紙。151精細運動發育3-4個月:隨握持反射消失,嬰幼兒在胸前玩弄和觀3~4月吃/玩手1523~4月吃/玩手555~6月伸手抓物

1535~6月伸手抓物

566~8月物體換手1546~8月物體換手578~12月拇食指鉗小丸

1558~12月拇食指鉗小丸

581~1.5歲自發亂畫1561~1.5歲自發亂畫592歲疊紙

1572歲疊紙

602~3.5歲搭橋1582~3.5歲搭橋61精細運動發育三玩手五抓七換手九月對指一歲亂畫二歲折紙三歲搭橋159精細運動發育62精細運動發育可疑遲緩的臨床判斷

6月-不能伸手抓物9月-不能物體換手12月-不能拇食指取小丸

160精細運動發育可疑遲緩的臨床判斷

6月-不能伸手抓物63發育的概念神經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神經反射的發育運動功能的發育粗大功能的發育精細功能的發育人體發育學理論認知言語的發育心理社會的發育161發育的概念64言語與語言的發育

語言的發育始于兒童發育早期i。語言是表達思維和意識的心理過程。語言是嬰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語言發育的條件聽覺CNS發音器官

|||接受理解與表達發音語言發育與性別,教養及與嬰兒接觸的密切程度有關。促進語言發育的條件:充分的語言環境刺激162言語與語言的發育

語言的發育始于兒童發育早期i。65語言發育階段語言前期{嬰兒期}:出生---12月-----發音新生兒第一聲啼哭,表示能運用一套完整的發音器官1個月;能用哭表示身體的狀態,不同的需要以及希望被注意。2個月:發反復咿呀作聲5個月:進入咿呀學語,發爸媽等單音和單音節唇音8個月:發有輔音和元音的組合,咿呀學語頻率達高峰,開始模仿成人的發音,并聽懂部分成人語言,。10~11個月:開始用單詞,喊:“媽媽”開始模仿成人的動作,抱奶瓶自喂。163語言發育階段語言前期{嬰兒期}:出生---12月-----發語言發育階段語言初期(幼兒期);1-3歲12-18個月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迅速發展.2~3歲語言發展的快速階段,是語言表達的關鍵期說單詞、短句和唱短歌謠164語言發育階段語言初期(幼兒期);1-3歲67語言發育階段學齡前期:說復合句和背兒歌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