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的中東教案_第1頁
動蕩的中東教案_第2頁
動蕩的中東教案_第3頁
動蕩的中東教案_第4頁
動蕩的中東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蕩的中東教案動蕩的中東教案動蕩的中東教案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動蕩的中東教案日期:20xx年X月動蕩的中東地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中東地區的地理范圍,中東地區在交通、經濟等方面的重要價值掌握:中東問題的復雜性以及對解決該地區問題做出過突出貢獻的重要人物能力目標:概括現象巴勒斯坦問題的由來如何中東戰火頻仍有何具體表現歷次中東戰爭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戰爭帶來的最嚴重的后果是什么對巴以和平進程做出過貢獻的重要人物有哪些情感態度價值觀:戰火頻仍和動蕩不安是二戰后中東地區歷史發展的最大特點,其原因既有生存之爭,也有意識形態之爭;既有當地人的利益之爭,也有局外大國的利益之爭;既有歷史遺留問題之爭,也有現實問題處理不當引發的問題之爭……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戰火頻仍的中東、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矛盾教學難點巴勒斯坦問題由來、中東地區戰火頻仍的原因教學方法:自學、小組合作探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溫故知新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稱是什么它們各誕生于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列表比較)名稱;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時間:公元前7世紀公元1世紀公元7世紀地點:古代印度(尼泊爾)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2.教師順勢導入:其中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誕生地點都屬于“中東”地區。這里為什么叫做“中東”它們在地里上和歷史上有什么特點現在情況怎樣請仔細閱讀課文、插圖和相關地圖。講授新課:課件演示導讀提綱(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1.巴勒斯坦問題的由來如何中東戰火頻仍有何具體表現2.歷次中東戰爭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戰爭帶來的最嚴重的后果是什么3.中東地區的地理范圍怎樣它們在交通、經濟等方面的重要價值如何4.中東地區的地理特點是中東戰爭頻仍的根本原因嗎中東地區戰火頻仍,和平歷程艱難的原因是什么5.對巴以和平進程作出過貢獻的人物有哪些他們哪些業績和精神值得紀念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課件演示相關圖片,輔導學生觀察思考,教師解釋事件原因,分層解析,學生“動腦筋”)戰火頻仍的中東1.巴勒斯坦問題的由來如何?A.歷史上猶太人(希伯萊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區居住過。公元1世紀時,猶太人國家滅亡,猶太人背井離鄉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紀末興起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使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與當地的阿拉伯人發生多次流血沖突。B.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之家”。C.猶太人在二戰中受盡迫害的經歷頗得世人同情,戰后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年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國卻未能誕生。此后,該地區戰火不斷。2.中東戰火頻仍有何具體表現(課件展示表格“四次中東戰爭”,學生據書進行“接龍”活動)項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時間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戰爭進程特點阿拉伯國家抵制以色列埃及抗擊英、法、以以色列突襲阿拉伯國家埃及、敘利亞進攻以色列結果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5埃及實現蘇伊士運河國有化以色列占領整個巴勒斯坦、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埃及一些地區埃及和敘利亞收復土地面積不大3.歷次中東戰爭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戰爭帶來的最嚴重的后果是什么(據書歸納)A.直接原因:爭奪土地或運河主權,爭奪水源等B.最嚴重的后果:巴以雙方長期陷入報復與反報復的惡性循環。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矛盾1.中東地區的地理范圍怎樣?A.它泛指地中海東岸和南岸地區。(教師補充:西方國家以歐洲為中心,按距離遠近把東方各地分別稱為“近東”、“中東”和“遠東”。)B.現在一般所說的“中東”包括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約旦、黎巴嫩、也門、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國家。總面積為七百多萬平方千米,人口一億多。C.中東地區大多數是以阿拉伯民族為主的、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東”范圍之內。2.中東地區在交通、經濟等方面的重要價值如何(中東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戰略位置非常重要。這里擁有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蘊藏量約占整個西方世界的60%以上。)3.中東地區的地理特點是中東戰爭頻仍的根本原因嗎(地理特點不是根本原因,而是重要因素。由于歷史上大國爭霸需要控制這個戰略要地,才使得這里戰爭頻仍;所以大國爭霸才是這里戰爭頻仍的根本原因。)4.中東地區戰火頻仍,和平歷程艱難的原因是什么(矛盾和問題錯綜復雜)A.大國爭霸B.阿以之間的領土爭端C.水資源問題D.耶路撒冷的主權歸屬問題(這個問題最為棘手,因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圣地”。以色列占領耶路撒冷后宣布耶路撒冷為永久首都,巴勒斯坦也宣告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對耶路撒冷的爭奪使巴以斗爭帶有濃重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成分,它增加了該地區和平進程的難度。)5.對巴以和平進程做出過貢獻的重要人物有哪些他們哪些業績和精神值得紀念A.重要人物: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以色列的拉賓和佩雷斯、埃及的薩達特、美國的克林頓等人物都做出了貢獻。B.業績和精神:以色列的拉賓總理對巴勒斯坦作了一些讓步,給中東地區帶來了和平的曙光,卻遭到以色列極右勢力成員的刺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聯合國爭取民族權利與國家獨立,但也爭取和平,無怨無悔地走過了帶有傳奇色彩的艱難一生。埃及的薩達特和美國的克林頓努力為巴以雙方領導人的會晤牽線搭橋,對中東和平產生了一些正面的影響。課堂小結:學生進行小結作業:完成《填圖冊》第19頁各題;并根據《新學案》掌握本課[知識網絡],完成[自我測評]。板書設計:動蕩的中東地區1、戰火頻仍的中東2、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矛盾課后反思:授課人授課班級時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要求掌握的知識: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科索沃戰爭。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政治與經濟的辯證觀點分析當今世界形勢發展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地區沖突和民族矛盾成為影響當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權政策則加劇了世界的不安定。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多極化趨勢,同時對科索沃戰爭要有正確的認識。教學難點:理解世界格局多極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評價“人道主義干涉”這一借口。教學方法:自學探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溫故知新1.“冷戰”政策開始和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各是什么?A.“冷戰”政策開始的標志: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B.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成立。2.美蘇爭霸各階段的表現有什么特點結果怎樣A.特點: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既有緩和又有緊張,優勢在美國;20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蘇聯處于攻勢,美國轉攻為守;20世紀80年代,美國恢復強硬態度,蘇聯全面收縮,美國同意有限緩和。B.結果: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3.教師導入:美蘇爭霸,不僅影響了世界和平,而且影響了世界局勢。隨著蘇聯的解體,兩極格局不復存在,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究竟有哪幾“極”對世界產生了哪些新的影響講授新課:課件演示導讀提綱(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1.“一超多強”分別指哪些國家2.多極化趨勢的“極”與兩極格局時期的“極”有哪些不同?3.美國為什么能在當今世界格局中處于優勢4.美國的全球戰略是什么有可能實現嗎為什么5.科索沃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6.科索沃戰爭結局如何造成了哪些惡劣影響7.美國為什么要提出“人權高于主權”這種觀點和行動對世界已經造成哪些危害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課件演示相關圖片資料,輔導學生提取信息、分層解析、歸納概括)一、“一超多強”1.“一超多強”分別指哪些國家?“一超”是美國,“多強”指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一超多強”是當今世界格局由“兩極”發展成“多極化”的表現。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體系。2.多極化趨勢的“極”與兩極格局時期的“極”有哪些不同?A.具體對象不同:兩極格局中的“極”實際上是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而多極化中的“極”既有國家,也有國家集團──如歐盟,在一定意義上還包括某些影響較大的世界性或地區性國際組織。B.作用影響不同:兩極中的“極”只是通過政治、軍事實力來控制、操縱其他國家;而多極化中的“極”是憑借綜合國力,即科技、經濟實力,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作用,對其他國家、地區乃至全球產生影響力和作用力。3.美國為什么能在當今世界格局中處于優勢(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分析)A.政治上: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唯美國馬首是瞻。B.軍事上,美國擁有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還擁有先進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C.經濟上:美國經濟實力雄厚,原本就居于世界首位,二戰后有了更大發展。4.美國的全球戰略是什么有可能實現嗎為什么A.美國的全球戰略:冷戰年代的核心內容是遏制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防止********的擴張。冷戰后的主旨是保持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B.對美國全球戰略發展趨勢的分析:由于美國的霸權野心不斷膨脹,它從充當西方世界的盟主發展到試圖憑借強大的國力稱霸全世界而為所欲為。它不經聯合國同意就動用武力,以貫徹自己的戰略意志。這些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國家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的反對。所以,盡管美國的霸權野心有可能局部得逞,卻不可能最終實現。二、科索沃戰爭1.科索沃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冷戰結束后,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不斷,成為威脅當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權主義利用南斯拉夫劇變后出現的這些矛盾紛爭,將其轉化為國際沖突,然后打出“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未經聯合國同意就動用武力對南斯拉夫聯盟發動進攻。2.科索沃戰爭結局如何造成了哪些惡劣影響A.結局: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被迫接受和平協議,南聯盟軍隊撤離科索沃,科索沃自治等問題由聯合國解決。B.惡劣影響: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給南聯盟造成了重大物質損失、環境破壞和人員傷亡。其間,北約戰機用導彈襲擊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3名記者死亡、多人受傷和館舍的毀壞,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C.評價:北約的戰爭行動打著維護人權、制止“種族清洗”的旗號,實際上卻以其非人道的行為導致了一場人道主義災難。北約這次戰爭行動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在國際關系史上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輿論的廣泛批評。3.美國為什么要提出“人權高于主權”這種觀點和行動對世界已經造成哪些危害A.美國的意圖:所謂“人權高于主權”,是美國的人權原則高于別國的主權。它的實質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國,干涉他國內政的借口,同時也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實施霸權主義,推行其全球戰略目標,最終實現“美國統治下的和平”的途徑。B.危害:在“人權高于主權”幌子下發動的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使得美國朝著它的全球戰略目標邁進了一步,卻給相關地區造成極大損害,世界多極化趨勢發生曲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