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點精練三掌握文化常識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元孚,字秀和,少有令譽。后拜冀州刺史。孚勸課農桑,境內稱慈父。永安末,樂器殘缺,莊帝命孚監儀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書監高閭、太樂令公孫崇修造金石,數十年間,乃奏成功;……臣今吹律求聲,叩鐘求音;損除繁雜,討論實錄。今量鐘磬之數,各以十二架為定。”奏可。于時搢紳之士,咸往觀聽,靡不咨嗟嘆服而反。(節選自《北史·列傳第四》,有刪改)A.“農桑”指耕種和養蠶等,泛指農事;“勸課農桑”即勉勵、督促人民從事農業生產。B.“表”是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表達忠誠和愿望的一種文體。可敘事、議論和抒情。C.“金石”指古代鐫刻文字、頌功紀事的鐘鼎碑碣之屬;文中指元孚對古器物的研究。D.“搢紳”原意是插笏于帶。同“縉紳”,舊時指官宦的裝束,后轉用為官宦的代稱。答案C解析文中的“金石”指樂器。參考譯文元孚,字秀和,從小就有美名。后來,元孚被任命為冀州刺史。他勸告和督促民眾致力農桑,州內稱呼他為慈父。永安末年,樂器殘缺,莊帝任命元孚監修儀器。元孚上表說:“以前在太和年間,中書監高閭、太樂令公孫崇修造金石樂器,用數十年時間,終于成功。……我現在吹律以求聲,叩鐘以求音,去除繁雜,討論并實際記錄下來。現今鐘磬的數量,各按十二架為定數。”上奏后皇帝認為可行。在這時士大夫們,都前去觀看聽演奏,沒有不嘆息佩服而返回的。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虞潭,字思奧,會稽余姚人。潭清貞有檢操,州辟從事、主簿。大司馬齊王冏請為祭酒,除祁鄉令。尋被元帝檄,使討江州刺史華軼。以母憂去職。服闋,以侍中、衛將軍征。年七十九,卒于位。追贈左光祿大夫,謚曰孝烈。(節選自《晉書·虞潭傳》,有刪改)A.“祭酒”本是在大饗宴時以年老賓客一人舉酒祭祀地神的風俗,后用為官名,意為首席、主管。B.“檄”原是指較長的竹木簡,用于書寫比較重要的文書,后成為古代皇帝征召時所用文書的專稱。C.“服闋”最早出自漢朝蔡邕的《貞節先生陳留范史云銘》,指守喪期滿除服,與“服除”同義。D.“征”指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文中指虞潭守喪結束后,朝廷任命他為侍中、衛將軍。答案B解析“后成為古代皇帝征召時所用文書的專稱”錯,應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聲討的文書。參考譯文虞潭,字思奧,是會稽郡余姚縣人。虞潭清正堅貞有品行節操,州郡征辟他為從事、主簿。時任大司馬的齊王司馬冏請他擔任祭酒,出任祁鄉縣令。不久,虞潭被元帝征召,被派遣去討伐江州刺史華軼。后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服喪完畢后,以侍中、衛將軍身份被征召。(虞潭)七十九歲時在任內逝世。(朝廷)追贈他為左光祿大夫,謚號為孝烈。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褚裒,字季野,康獻皇后父也。初辟西陽王掾、吳王文學。在官清約,雖居方伯,恒使私童樵采。頃之,征為衛將軍,領中書令。(節選自《晉書·卷九十三》,有刪改)A.字,古人取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呼用的。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李白為李太白。B.辟,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C.方伯,原指一方諸侯之長,后泛指地方長官。如“二州牧伯”的“牧伯”是州牧、方伯的合稱。D.領,文中表示代理官職。古漢語中表示代理暫任官職的詞語還有“行”“署”“假”“攝”“權”。答案D解析“領”表示兼任官職。參考譯文褚裒,字季野,是康獻皇后的父親。褚裒開始時被征召為西陽王掾吏、吳王文學。褚裒居官清廉儉約,雖然身為地方長官,但還常常派自己的童仆去打柴。不久,征召為衛將軍,兼任中書令。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垣崇祖,字敬遠,下邳人也。初,崇祖遇太祖于淮陰,太祖以其武勇,善待之。崇祖謂皇甫肅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謂千載一時。”遂密布誠節。太祖踐阼,謂崇祖曰:“我新有天下,夷虜不識運命,必當動其蟻眾,能制此寇,非卿莫可。”徙為使持節、監豫司二州諸軍事、豫州刺史,世祖即位,征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初,豫章王有盛寵,世祖在東宮,崇祖不自附結。(節選自《南齊書·垣崇祖傳》,有刪改)A.太祖、世祖都是古代皇帝的廟號,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B.“卿”字在古代有多種用法,可以是對人的尊稱;文中用于古代上級稱下級。C.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后成為州郡的最高軍事長官,有時也稱為“太守”。D.東宮是古代宮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宮東部,稱東宮,后多為太子住處。答案C解析“最高軍事長官”錯,刺史為最高軍政長官。參考譯文垣崇祖,字敬遠,是下邳人。當初,垣崇祖在淮陰碰上了太祖(蕭道成),太祖因為他很勇武,就待他很友好。崇祖對皇甫肅說:“這個人才真正是我們的君主啊!我今天算是碰上真主了,正是所謂千載一時呀。”于是便暗中表現忠誠。太祖做皇帝后,對崇祖說:“我剛剛統治天下,夷虜不懂得天命已經歸我,必然會發動軍隊來對付我,而能夠對付他們的,除了你沒有別人。”于是崇祖移任使持節、監豫司二州諸軍事、豫州刺史,世祖(蕭賾)即位后,調崇祖任散騎常侍、左衛將軍。當初,豫章王有盛寵,世祖做太子,崇祖并不主動去巴結。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李業興)舉孝廉,為校書郎。以世行歷法,節氣后辰下算,延昌中,業興乃為《戊子元歷》上之。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參軍。崇祖弟遵祖,太昌中,業興傳其長子伯以授之。齊受禪,例降。(節選自《魏書·列傳·卷七十二》,有刪改)A.孝廉,即“孝順親長、廉能正直”。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B.節氣,指時節和氣候,如中秋,是認知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C.太尉,秦漢時是中央掌軍事的最高官員,后這一官職逐漸成為虛銜或加官。D.受禪,上古時期推舉部落首領的一種方式,后也有以禪讓之名行奪權之實的。答案B解析“如中秋”錯,中秋不是節氣,而是節日。參考譯文李業興被推舉為孝廉,任校書郎。由于朝廷施用的趙的《元始歷》節氣少算而后于天時,延昌年間,李業興編寫了一部《戊子元歷》獻給朝廷。他的兒子李崇祖,武定年間,任太尉外兵參軍。崇祖的弟弟遵祖,太昌年間,李業興把大兒子的爵位傳給了他。齊建國,歸降了齊。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孫夢觀字守叔,慶元府慈溪人。知嘉興府。輪對,極言:“風憲之地,未聞有十八疏攻一竦者。封駁之司,未聞有三舍人不肯草制者……”當路者滋不悅。出知泉州兼提舉市舶,改知寧國府。召為起居郎,兼國子祭酒,權吏部侍郎。俄而夢觀得疾,口授遺表,不忘規諫,遂卒。帝悼惜久之,賻銀帛三百。(節選自《宋史·孫夢觀傳》,有刪改)A.“舍人”是官名,負責詔誥呈奏之事,與“臣舍人藺相如可使”中的“舍人”同義。B.“國子祭酒”是古代官名。國子指國子監,是朝廷設立的最高學府,祭酒即其主管官員。C.“表”是古代臣子呈報給皇帝的文書種類之一,一般用以陳述衷情,如李密的《陳情表》。D.“賻”指用財物助辦喪事。文中指孫夢觀死后,皇帝賜予銀帛幫助他家治喪,以示恩寵。答案A解析“臣舍人”中的“舍人”指門客。參考譯文孫夢觀,字守叔,是慶元府慈溪人。在嘉興府做知府。官員輪值上殿策對時政利弊,他竭力陳說:“風憲的職位,不曾聽說有十八道奏疏攻訐面貌恭謹的人。封駁司,不曾聽說有幾個舍人不肯草擬制書的……”掌權者非常不高興。(孫夢觀)外出掌管泉州兼提舉市舶,改掌管寧國府。下詔升為起居郎,兼國子祭酒,暫時代任吏部侍郎。不久孫夢觀得病,口授遺表,不忘以正言勸誡諫諍,不久就去世了。皇帝悼惜了很久,賞賜三百銀帛。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楊奐,字煥然,乾州奉天人。歲癸巳,奐微服北渡,冠氏帥趙壽之即延致奐,待以師友之禮。門人有自京師載書來者,因得聚而讀之。東平嚴實聞奐名,數問其行藏,奐終不一詣。戊戌,試諸道進士。奐試東平,兩中賦論第一。從監試官北上,謁中書耶律楚材,楚材奏薦之,授河南路征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在官十年,乃請老于燕之行臺。奐博覽強記,作文務去陳言,以蹈襲古人為恥。朝廷諸老,皆折行輩與之交。關中雖號多士,名未有出奐右者。(節選自《元史·楊奐傳》,有刪改)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國自古便有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紀年法。B.微服,指為隱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換成平民的服裝,古代專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訪。C.請老,指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國古代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D.行輩,即排行和輩分。儒家文化強調論資排輩,漢族重宗族的觀念一直延續至今。答案B解析“專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訪”錯誤,“微服私訪”的還有帝王。參考譯文楊奐,字煥然,是乾州奉天人。癸巳年,楊奐著便裝渡黃河北上,冠氏帥趙壽之立即邀請楊奐前來,以師友的禮節對待他。(楊奐的)門人中有人從京師運載書籍前來,因此得以相聚讀書。東平嚴實聽說楊奐的名聲,多次詢問他的行止,楊奐始終不去拜見嚴實。戊戌年,測試各道進士。楊奐就試于東平,兩次考試都中詩賦、策論第一。(他)隨監試官北上,拜見中書令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上奏推薦楊奐,任命他為河南路征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他)在任十年,于是向燕京的行臺請求退休。楊奐博覽群書,長于記憶,作文章務必去除陳詞濫調,以因襲古人為恥辱。朝廷中諸位年高德重者,都降低輩分與他交往。關中地區雖然號稱人才眾多,但名聲沒有超過楊奐的。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李迪字復古,舉進士第一,擢知制誥。嘗歸沐,忽傳詔對內東門,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歲出入材用數以示迪。時蝗旱,問何以濟,迪請發內藏庫以佐國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當出金帛數百萬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財無內外,愿下詔賜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悅。(節選自《宋史·李迪傳》,有刪改)A.進士,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科舉考試到明清發展為四個級別,最低一級是鄉試。B.歸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數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漢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C.三司,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將財政大權從宰相手中分割出來而設置了“度支、戶部、鹽鐵”三司,長官是三司使。D.朕,指皇帝自稱。在先秦時,諸侯國君主自稱“孤”“不谷”“寡人”。其他人稱皇帝為“陛下”“圣上”“萬歲”等。答案A解析“最低一級是鄉試”錯,應該是“院試”。參考譯文李迪字復古,參加科舉考試得進士第一名,被提拔做知制誥。(李迪)曾經回家休假,(仁宗)忽然傳詔(李迪)去內東門,(仁宗)拿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報的年度支出收入財物使用數目給李迪看。當時發生蝗災旱災,(仁宗)問李迪用什么辦法渡過難關,李迪請求打開內府藏庫來輔助國家的支出費用。皇帝說:“朕想讓李士衡替代馬元方,等他到了,會拿出金帛數百萬借給三司。”李迪說:“天子在財物上沒有內外之分,希望下詔賜給三司,來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說借。”皇帝很高興。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邵宗元,字景康,碭山人。由恩貢生歷保定同知,有治行。李自成陷山西,宗元時攝府事,亟集通判王宗周、推官許曰可、清苑知縣朱永康、后衛指揮劉忠嗣及鄉官張羅彥、尹洗等,議城守。時何復任保定知府,聞,兼程馳入城,宗元授以印。復曰:“公部署已定,印仍佩之,我相與僇力可也。”乃謁文廟,與諸生講《見危致命章》,詞氣激烈,講畢,登城分守。(節選自《明史·邵宗元傳》,有刪改)A.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B.恩貢生,舉人考中會試者稱貢生,凡遇皇室或國家慶典,加試被錄者為恩貢生。C.同知,明清時期官名,是知府的副職,因事而設,每府設一二人,無定員。D.文廟,是紀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廟建筑,分為家廟、國廟、學廟,本文即學廟。答案B解析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會試不加選,貢生加選。參考譯文邵宗元,字景康,是徐州碭山人。由恩貢生出身官至保定同知,為官施政有方。李自成攻克山西,邵宗元此時代理保定府事,急忙召集通判王宗周、推官許曰可、清苑知縣朱永康、后衛指揮劉忠嗣及鄉官張羅彥、尹洗等,商討守城。當時何復任保定知府,聽說后,兼程奔馳進入真定,邵宗元將官印交給他。何復說:“您部署已定,官印還是由您執掌,我與您齊心協力就可以了。”他們共同參拜文廟,與生員們講《見危致命章》,詞氣激昂,講完,登城分別把守。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到彥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及文帝入奉大統,以徐羨之等新有篡虐,懼,欲使彥之領兵前驅。彥之曰:“了彼不貳,便應朝服順流;若使有虞,此師既不足恃,更開嫌隙之端,非所以副遠邇之望也。”會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彥之權鎮襄陽。元嘉三年,上于彥之恩厚,將加開府,欲先令立功。七年,遣彥之等北侵。及還,凡百蕩盡。文帝收彥之下獄,免官。九年,復封邑,固辭。(節選自《南史·到彥之傳》,有刪改)A.篡虐,指徐羨之等人在文帝剛剛當皇帝時有奪取君位和殘暴肆虐的思想行為。B.朝服,指在重大典禮時所穿的禮服,主要用于朝會,是君臣百官的議政之服。C.開府,古代指高級官吏建立府署并自選僚屬之意。漢朝三公等可以開府,后來開府資格有時會放寬。D.封邑,指君主賜以鄰地或者食邑,并將封邑內的所有權力轉讓給封君作為獎賞。答案D解析從“復封邑,固辭”可知,“封邑”表示的是一種封賞、賞賜。拆分“封邑”,“封”指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邑”指城鎮。由此判斷,“封邑”的意思是朝廷賜給鄰地等。再聯系封建中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不一樣的你我他(教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
- 2024秋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三單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課 維護消費者權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教學設計 人民版
- 《第四單元10以內數加與減-小雞吃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年二年級品生下冊《愛惜每一張紙》教學設計2 鄂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第1節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3七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6 A trip to the zoo 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學設計 (新版)外研版
- Unit 1 The secrets of happiness Presenting ideas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3六年級英語下冊 Unit 7 Shanghai Is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第1課時教學設計 陜旅版(三起)
- 2023三年級數學上冊 二 觀察物體第1課時 看一看(1)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送審資料清單
- 中文產品手冊機架效果器tcelectronic-triplec manual chinese
-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Lesson8 課件
- 人衛版內科學第九章白血病(第3節)
- 食堂設備維修記錄
- DB65∕T 4357-2021 草原資源遙感調查技術規程
- 幼兒園繪本:《閃閃的紅星》 紅色故事
- 植物生理學_第七版_潘瑞熾_答案
- FZ∕T 60021-2021 織帶產品物理機械性能試驗方法
- 云南大學研究業績認定與折算細則
- DG∕T 154-2022 熱風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