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公司晉華宮礦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2-晉華宮礦井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晉華宮礦井下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總則為了規范煤礦井下發生煤塵爆炸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1.1編制目的1.1.1廣泛宣傳教育工作人員,熟悉有關避災路線和搶險避災方法加強安全監督,加強自保互保能力。1.1.2為管理人員制定工作目標,明確安全職責,做到超前預防,達到防患于未然。1.1.3為領導決策提供切實可靠、可行、可用的應急救援、事故處理方案和依據,達到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降低損失。1.2編制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預防為主,平戰結合。1.3編制依據1.3.1井下實際情況及安全狀況。1.3.2應急體系建設和應急預案編制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以及國務院第七十九次常務會議精神;《煤礦安全規程》、《礦山救護規程》;1.1.3《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大同煤礦集團公司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1.1.41.4適用范圍適用于晉華宮礦井下發生瓦斯爆炸事故。2應急策劃2.1基本概況:2006年度礦井瓦斯和二氧化碳等級鑒定結果表明,全礦井仍為高瓦斯礦井,存在瓦斯爆炸的危險性。全礦井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如下:CH4絕對涌出量42.81M3/min;CH4相對涌出量5.31M3/t;CO2絕對涌出量46.32M3/min從全井來看,晉華宮礦目前形成了大井河南、大井河北和南山井三大生產格局。大井河南區域:大井河南區域目前有一個生產盤區即12#層301盤區,現該盤區有8114刨煤機工作面以及機掘二區一隊和二隊。2007年刨煤機隊接替8116工作面,機掘二區一隊和二隊兩隊將接替該盤區2118巷、5118巷。該盤區8114刨煤機工作面尾部上隅角瓦斯濃度最高達到1%-1.5%,經采取增大風量,安設抽排瓦斯局扇、風帳的管理措施才得以解決。2116巷、5116巷瓦斯管理難度也較大,一旦出現局扇停風短時間內瓦斯濃度就會超限。大井河北區域:大井河北區域目前有三個生產盤區即3#層307盤區、7#307盤區和11#層307盤區以及一個開拓盤區8#層307盤區。3#層307盤區現有8712撤退工作面,2006年底該盤區將結束開采。7#307盤區現有8707綜采四隊工作面,8705備采工作面,機掘一區二隊和四隊2703、5703巷,8701備采工作面。2007年綜采四隊將轉移至8705備采工作面生產,機掘一區二隊和四隊將繼續在2703、5703巷掘進。11#層307盤區現只有機掘一區一隊和三隊在5504、2504巷掘進。2007年機掘一區一隊和三隊將在5506、2506巷掘進。根據目前煤層揭露情況分析,7#層、11層瓦斯涌出量均較大,特別是11#層307盤區各巷道,只要局扇停風,瓦斯立即超限。南山井:現只有9#層402一個生產盤區,9#層402盤區各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也比較大,個別巷道存在炮眼瓦斯噴出現象。2.2瓦斯事故發生的原因:配風不足;工作面超產;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局部通風機出現循環風;風筒斷開或嚴重漏風;采掘面風量不足;風流短路;通風系統不合理;瓦斯異常涌出;上隅角防止瓦斯積聚的措施不當;電器失爆;漏電保護、接地保護、過流保護失效;靜電火花,機械摩擦火花,沖擊產生火花;放炮未填炮泥或炮泥長度不夠;一未使用煤礦安全炸藥或毫秒雷管;高瓦斯煤層未抽放或效果不好;抽放管路泄露;有自燃發火傾向煤層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當;采空區漏風嚴重,引起采空區自燃發火;瓦斯監控系統故障或傳感器故障;盲巷未通風或沒有柵欄、警戒標志等。
2.3易發瓦斯爆炸的場所: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回風巷道、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區、盲巷、石門等易積聚瓦斯的地方。2.4預防瓦斯事故措施:我礦屬高瓦斯礦井,除進一步嚴格執行瓦斯管理制度外,還要加強對大井12#層8114工作面尾部上隅角、2116巷、5116巷,11#層2504、5504巷及7#層各掘進巷道及南山井9#402盤區各掘進巷道的瓦斯檢查,杜絕瓦斯積聚或超限。為保證礦井安全生產,要對這些重點區域加強管理和檢查,并對回采工作面使用抽排風機、風帳要加強管理。2.4.1所有采(包括撤退工作面)、掘、準備工作面都必須設專職瓦斯檢查員,低瓦斯礦井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較大,變化異常的采掘工作面和升泄壓工作面也必須設專職瓦斯檢查員,每班至少檢查三次)2.4.2無人作業的采掘工作面,盤區層別回風巷、各類桐室執行巡回檢查制,每班至少檢查一次。礦井的主要回風、盲巷、窒息區瓦斯檢查每旬至少一次,各回風井瓦斯檢查每月至少一次。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有變化或可能積聚有害氣體的桐室、巷道和特殊地點(如高頂區)的瓦斯檢查及其檢查次數和方法由總工程師決定、2.4.3凡《規程》和集團公司規定必須佩帶便攜儀的人員入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儀.安監站負責檢查、落實。2.4.4局扇供風的巷道,2.4.5做好瓦斯預測預報工作,掘進巷道在掘進接近地質構造變化地段時,地測科要及時通知通風區和施工單位.2.4.6要加強瓦斯排放的管理,2.4.7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2.4.8凡已封閉的廢舊巷道,窒息區,暫不能封閉的采后工作面和其它存在自燃隱患的地點,通風區救護隊每旬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建立臺帳,2.4.9任何人不準隨意打開古塘及廢舊巷道,窒息區的密閉.私自拆開密閉者要追究其責任,并按嚴重"三違"2.4.10掘進巷道的局扇無計劃停電停風時,要立即斷電撤人,設置柵欄和警標,任何人不允許在無風區或瓦斯超限區內指揮或強行作業.無計劃停電停風造成瓦斯積聚或超限必須按事故追查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瓦斯超限區域恢復工作前,必須由通風區負責排放完瓦斯經檢查一切正常方可允許恢復工作,恢復送電.2.4.112.4.122.4.132.4.2.4.15礦井主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受該通風機影響的停風區域必須全部斷電撤人,并安排專人在通向停風粗和影響區的各巷(井)口設警攔人。當利用主通風機排放礦井瓦斯時,主通風機出口處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2%,否2.4.2.4.2.4.2.4.19風筒必須吊掛,上隅角10m內的風筒用不導電材料吊掛,吊掛高度(風筒上緣)距頂板不得大于2.4.2.4.21抽出式風機的安裝位置距采面安全出口不得小于150m2.4.2.4.2.4.2.4.2.4.2.4.27移動式泵站應安裝在新鮮風流中,泵站附近5m內設置甲烷傳感器,作業人員必須配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抽出的瓦斯必須引排到盤區回風巷或總回風巷,抽放管路出口處必須設置柵欄、懸掛警戒牌。柵欄設在管路出口上風側5m,下風側30m2.4.2.4.2.4.2.4.2.4.2.4.332.4.33.1加強對監測2.4.332.4.33.3井下分站及電源箱應安設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驗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峒室中,安設時應加墊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2.4.33.4每班由瓦檢員使用光學甲烷檢測儀與甲烷傳感器顯示數據進行對照,并將結果匯報通風部門,兩者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0~1%,±0.1%;1%~2%,±0.2%;2%~4%,±2.4.332.5應急資源消防材料庫的器材由通風區根據附表一所要求配備的種類和數量,年初提出計劃,材料科或其它供給部門負責供給.以后如有應急使用,空缺及時補給.晉華宮礦井上、下非常倉庫(消防材料庫)配備計劃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單位大井存放數量南山存放數量井上井下井上井下1CO2滅火器個303020202干粉滅火器8Kg個303020203消防水龍帶∮75mm米4003003002004消防水龍帶∮50mm米4003003002005膠管∮15mm米5002002001006膠管∮10mm米5002002001007導風筒∮600mm米3005002003008導風筒∮800mm米3005002003009安全帶條553310塑料編織帶條50050030030011磚塊300030002000200012料石M310105513方木M3322114木板M3553315黃土M3533216砂子M3442217水泥425#T422118鐵釘2〝、4〝Kg各25Kg各10Kg各10Kg各5Kg19平板鍬把20105520尖鍬把10105521水桶只2020101022扁擔條10105523泥抹把553324木工斧把442225刀鋸把442226快馬把322127大錘把422128洋鎬小號把10105529鉛絲10#Kg5030302030篷布4*4塊1055331擔架付1055332局扇28Kw,11Kw臺各一各一各一各一33風筒彎頭,三通M310105534清水泵臺111135接管工具套422136伸縮風筒∮600mm米2001001005037石灰T422138救生繩每根20米根442239石棉毯塊422240平板鍬副2141滅火巖粉Kg50030030030042救生梯10米副543氧氣瓶544大鏟把1045工作服套2046水靴雙1047膠帽頂1048絨衣套1049氧氣泵臺150瓦斯校正儀臺151呼吸器臺1052千斤臺553倒鏈各型臺654起道器臺255鐵滑車臺556鋼絲繩5ˊ米300晉華宮礦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及大同煤礦集團公司安排,配備了礦山救護隊(屬礦山輔助救護隊),隸屬于通風區管理,現有救護隊員18名。(其中隊長1人(兼職)、副隊長1人、小隊長2人、充氣修理工1人、隊員13人),所配備裝備:AHY-6型氧氣呼吸器18臺;ASZ-30型自動蘇生器3臺;AJH-3型手動蘇生器3臺;AHY-2型氧氣呼吸器4臺。102型氧氣加壓充填泵2臺;AJH-3型呼吸器校驗儀2臺;AJ-8電動呼吸器檢驗儀4臺;50型一氧化碳檢查儀5個。其次還有瓦檢儀、擔架、急救包等。并按要求每人每年配備一身帶有反光標志的戰斗服,全部管理按軍事化要求執行,白天全部出勤上崗,夜間必須留有4人值班,每天早晨定時出早操訓練,日常執行排放瓦斯、啟封密閉等工作。在發生事故時,根據災情由指揮部調用實施搶險救災任務。2.7全礦現有防塵用靜壓水池5座容量為1200m3、防塵灑水管路共101100米,其中干管21830米、支管79270米2.8備有防塵灑水管路系統圖、防塵設施臺帳、巷道沖洗臺帳、灑水管路臺帳、隔爆設施臺帳、粉塵濃度測定旬報表,以及《綜合防塵管理制度》、《粉塵防治措施》、《沖洗循環圖表》、《綜合防塵考核辦法》等資料。2.6瓦斯(煤塵)爆炸預兆當瓦斯發生劇烈燃燒時,就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使附近的空氣瞬間大量流向爆炸點。瓦斯爆炸前,感覺到附近的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生,有時還發生咝咝的空氣流動聲,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要吸收大量的氧氣所至,這就是瓦斯(煤塵)爆炸的預兆。3.應急準備3.1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礦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和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電話:7086951、7086313、7086952井下電話:按#鍵或666、以及急呼按鈕3.1.1總指揮:礦長、書記副總指揮: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機電、開拓副礦長、安全副礦長、經營副礦長、生活副礦長、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成員:通風副總、安全副總、企管副總、開拓副總、采煤副總、機電副總、礦長助理、機電礦長助理、開拓礦長助理、準備礦長助理、后勤礦長助理、技術科科長、通風區區長、地質科科長、調度主任、機電科科長、安監站第一副站長、材料科科長。調度主任。職責:指揮部及辦公室人員及時到位,根據上級指示及災情實施緊急預案;根據災情制定救災方案;按照預案通知各業務組分頭實施;指揮部領導深入災區現場辦公,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災情及組織實施方案。3.組長:礦長成員: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機電、開拓副礦長安全副礦長、經營副礦長生活副礦長,通風副總,安全副總、企管副總、開拓副總、采煤副總、機電副總、機電礦長助理、技術科科長、通風區區長、地質科科長、安監站第一副站長、安監站主任工程師。職責:正確科學地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及可能波及的范圍及損失程度;研究合理的救援行動方案,做到減少傷亡及損失;災后查明主要原因,并吸取教訓,改進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及完成期限;事故處理后,根據設備設施的損壞程度,確定并提出修復或報廢處理意見。3.組長:生產副礦長總工程師成員:、開拓副礦長安全副礦長通風副總開拓副總采煤副總安全副總機電副總技術科科長通風區區長地質科科長調度主任機電科科長救護隊隊長運輸一、二區區長醫院院長通訊科科長職責:按照總指揮部的安排,調集搶險隊伍,救災設備物資、工具、車輛進入災區進行搶險;按照災情的發展,指揮各搶險小組,有計劃地搶救撤離人員、財產;組織好搶險隊伍,按計劃步驟搶險,保證搶險人員及災區人員的安全;減少災害中的并發災害,如運輸、觸電及頂板傷人等;組織有關人員檢查水管、電氣線路、通風設施損壞情況,做好修復工作。3.組長:生活副礦長、工會主席成員:行政科長房產科長礦辦主任勞保科長車隊隊長醫院院長職責:做好疏散、安置群眾工作;做好受災群眾生活物資的發放管理工作;組織醫療救護隊奔赴受災現場,做好傷病員救護;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保證通風工作的正常進行。3.組長:經營副礦長成員:財務科長材料科科長機電科科長運輸一、二區區長職責:做好救災物資的保障、發放、登記工作;做好外接物資的按收與發放;根據需要組織車輛運送物資和人員;檢查通往災區的道路、巷道是否暢通,如有損壞立即組織搶修,保證車輛順利通行。3.組長:黨委副書記成員:九宮派出所所長武裝部長職責:對易燃易爆及要害部位現場保護,對重點設施采取周密的保護措施;公布臨時特別治安管理條例,強化社會治安,組織群眾搞好治安聯防;根據指揮部的決定進行規定范圍的警戒。3.組長:安全副礦長成員:安全副總、安監站第一副站長職責:確保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的安全、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對采取應急措施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時提出,并改進。3.組長:黨委副書記成員:宣傳部部長、工會副部長、教培科科長職責:搞好信息發布注意群眾動態,平息謠言,穩定情緒;搞好應急救援教育,提高群眾防范意識,提高員工自保互保能力。3.組長:生產副礦長成員:調度室、通風區機電科材料科供電科技術科調度室計劃科科長職責:制定預案中的有關實施細則;搞好各類資料的收集、保管工作;制定恢復礦井生產、運輸及恢復生產后礦工安全生產的有關實施細則。3.2預測、預警3.2.1信息預測3.2.1.1對可能引發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測預警信息,必須在1小時內報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認為必要時須在3小時內向集團公司報告。3.2.4預警級別和發布3.2.4.1根據監測和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突發公共事件進行預警。3.2.4.2按照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預警級別可分為特別嚴重(Ⅰ級)、嚴重(Ⅱ級)、較重(Ⅲ級)、一般(Ⅳ級)四級預警,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表示。3.2.5預警處置進入預警期后,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采取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容易受到突發公共事件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等措施,同時要求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和人員進入待命狀態,準備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對一般(Ⅳ級)的預警信息,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做好啟動相應應急預案的準備。對較重(Ⅲ級)、嚴重(Ⅱ級)、特別嚴重(Ⅰ級)的預警信息,報請集團公司相關專項應急指揮機構和市政府做好啟動相關專項應急預案和市總體應急預案的準備。3.3應急救援保障3.3.1應急救援隊伍保障3.3.1.1救護隊要加強應急訓練和演習,保證在應急情況下能夠及時趕到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出色地完成總指揮部交給的搶救任務。3.3.1.2醫院要制定應急醫療保障預案,保證全礦在各種應急情況下能及時有效地救治各種受傷人員。3.3.1.3九宮派出所(公安科)要制定治安管制和交通管制措施,對進入事故現場的人員和車輛實行管制(必要時搶救人員佩戴統一明顯標志,搶險車輛張貼特殊證照),維持治安秩序。3.3.1.4安監站、生產技術科、通風區等部門要對重特大事故搶救、搶險過程進行監督,把好安全關。3.3.1.5各單位、各部門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應急指揮中心的命令,所有參加搶救、搶險的人員要積極主動,服從指揮,遵守紀律,不得推誘扯皮。3.3.2應急物資設備保障各部門要做好各類保障工作。3.4教育、培訓與演練為全面提高應急能力,應對應急人員培訓、公眾教育、應急和演習作出相應的規定,包括內容、計劃、組織與準備、效果評估、要求等。培訓應保持相應的記錄,并做好培訓結果的評估和考核記錄,由教培科負責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培訓計劃3.4.1教育與培訓全體員工必須認真學習貫徹本預案和各專項預案,了解潛在危險的性質和健康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識,了解預先指定的主要及備用疏散路線和集合地點,了解各種警報的含義和應急救援工作的有關要求。3.4.2應急預案的演練3.4.2.1成立組織機構組長:礦長;副組長:總工、安全副礦長等各副職任;成員:由各副總及安監、技術、機電、通風、防塵、地質、調度、頂板、運輸、通訊、材料、小窯科、供電、公安、后勤等部門組成。各單位并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調度室負責制定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組織編制預案演練計劃,在經過審批后,在礦預案演練領導組織機構的統一安排下進行演練。3.4.2.2演練時間:每年根據實際情況至少組織進行一次演練;演練形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應急演練方法,如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和全面演練等3.4.2.3組織實施演練在礦領導組織機構的統一組織下分三個階段進行:準備階段:主要作好演練的時間、地點、范圍,編寫演練方案,講解有關要求,作好后勤保障,指定工作人員等等。實施階段:按照事先制定的演練計劃具體實施。演練總結階段:根據演練的實際情況認真作好演練的總結分析,編寫總結報告,制定下一步計劃措施。4應急響應4.1危險報警(匯報):現場人員在發現事故或災情時,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報警時應講明事故單位、爆炸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初判原因、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涉及范圍及聯系電話等。4.2接警礦調度室工作人員在接(聽)到現場人員或事故單位“重特大事故”匯報后,要做好事故的詳細記錄,立即通知值班礦長和總指揮,并按照本預案的要求通知相關領導和部門,按照指揮部指令進行統一調度指揮,并報集團公司調度室和通風處調度室。應急中心報警電話:7086951、7086952(井下電話:666、#字鍵或急呼按鈕)4.3啟動應急救援系統:啟動步驟調度指揮部一旦接到發生事故的報警,應立即建立與事故現場的聯系,根據事故報告的詳細信息,對警情作出判斷,由應急中心值班人員或現場指揮人員初步確定相應的響應級別。確定響應級別后,應立即按如下程序啟動應急救援系統,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調動各方人力和物力,對所發生的事故進行控制和緊急救援。如果事故不足以啟動應急救援體系的最低響應級別,通知應急機構后其它有關部門響應關閉。4.3.1按《預案》規定通知有關人員。4.3.2接到災害通知后,相關人員立即趕赴指揮部集中,由總指揮統一安排工作,不準擅離職守。4.3.3根據事故情況,提出救災方案,由總指揮決定后,立即分頭實施搶險救災。4.3.4通知礦專業救護人員或消防人員趕赴現場對傷員進行搶救。4.3.5調度指揮鄰近單位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緊控制,避免事態擴大或波及范圍擴大。4.3.6通知礦醫療部門,一是趕赴現場搶救;二是在醫院內部按醫療系統應急救援預案做好對傷員的搶救準備工作。4.3.7通知礦材料保管部門,提供一切搶險搶救所需的材料設備。4.3.8如果控制事態有困難,應向上級部門及鄰領鄰近單位請求增援。4.3.9如伴隨火災時可同時啟動火災專項應急救援預案4..3.10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人員名單及電話號碼救援部職務礦職務姓名電話總指揮礦長賀海泉7086858副總指揮生產礦長張良海7086899機電礦長王琦7086988經營礦長陳平7086369安全礦長翟羽佳7086821生活礦長李鳳文7086822總工程師王長友7086833成員安全副總李國余7086845采煤副總李連海7086618通風副總杜義7086846企管副總姚祿祥7086835開拓副總藏銀勝7086845機電副總胡錦東7086865地質科科長穆全茂4086658技術科科長鄭忠7086841通風區區長李銀堂7086311防塵區區長許秉生7086743南山區區長楊財7086330運輸二區區長李建軍7086748運輸一區區長田存7086721機電科科長李建國7086626電氣隊隊長史便民7086015調度主任宋廣鵬7086602安監站第一副站長王文70866865.應急處置5.1現場指揮5.1.1現場指揮部設置:指揮部根據現場需要設立現場指揮部。現場總指揮:礦總工程師。成員:安全副總、采煤副總、通風副總、開拓副總、機電副總、企管副總、礦長助理、地質測量科科長、技術科科長、通風區區長、防塵區區長、南山區區長、運輸一區區長、機電科科長、電氣隊、調度主任、安監站第一副站長。5.1.2現場指揮部職能:5.1.2.1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事態發展及搶險救護情況,提出救援意見和建議,執行指揮部決策、指示、命令、指揮現場處置行動;5.1.2.2迅速搶救傷員,采取控制事故險情蔓延擴大的有效措施;5.1.2.3負責現場救援工作所需要裝備、器材、物資的統一調度和使用,及救援工作人員的調配;5.1.2.4具體負責善后處理工作。5.2現場醫療救護響應程序醫院在接到事故報警后,立即安照其內部關于礦井瓦斯事故應急救援程序組織醫護人員及救援物資赴現場指揮部統一指揮參與救援。5.3現場自救措施5.3.1井下發生災害后,在礦山救護隊及醫護人員未到達之前,職工應迅速組織自救和互救,要佩戴自救器,按照瓦斯煤塵事故避災路線,迅速撤至新鮮風流中直到地面。5.3.2瓦斯爆炸的瞬間,爆炸周圍的空氣有顫動現象,一旦遇到這種情況,要沉著、冷靜、采取措施進行自救。具體的方法是:背向空氣顫動的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如邊上有水坑,可側臥于水中,閉住氣暫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蓋住身體,盡量減少肉體暴露面積,以減少燒傷。5.3.3聽到爆炸時,應趕快張大口。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爆炸所產生強大沖擊波擊穿耳膜,引起永久性耳聾。爆炸后要迅速按規定佩帶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著避災路線,趕快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在撤離時要設法切斷災區電源,5.3.4撤退中假如巷道破壞嚴重,遇到無法撤退時,遇險人員要穩定情緒,坐到良好完整的支架下一側,或進入硐室、盲巷,并要佩戴好自救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建立臨時的避災硐室進行避災。處于煙火中的人員,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迅速向新鮮風流中撤退;如果退路被堵或其他原因無法撤退時,要及時進入兩道風門之間或峒室內避難,等待救援。5.3.5如果采煤工作面發生爆炸事故,可能造成嚴重的垮幫冒頂和通風系統被破壞的后果,災區的礦工有中毒的危險,因此在爆炸后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處于進風側的人員,趕快逆風快速撤到新鮮風流中,處在回風側的人員要沿著最短路線撤到新鮮風流中,如果撤不出去,要先佩戴好自救器,并協助重傷員撤到較安全的地點等待救援。在其附近若有盲巷,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進入避災,并用木料、風筒等建成臨時避難所,把礦燈、衣物標記物置于室外顯見的位置,以利救護人員發現。5.3.6煤塵爆炸后,切忌亂跑,井下人員應在統一指揮下,情緒鎮定,向有新鮮風流的方向撤退或躲進安全地區,注意防止二次爆炸或連續爆炸的再次損傷。5.3.7在可能的情況下,撤離險區后及時向井下調度、礦調度和局調度報告。5.4井下發生瓦斯爆炸時的避災路線5.4.1大井河南區域不反風時12#301盤區5118、2118巷及8116工作面工作人員按照盤區正常通風時工作面的進風路線撤退即:工作面→12#層301盤區軌道巷、皮帶巷→870南大巷→副立井→地面;反風時沿反風后逆風流撤出到地面.具體是:大井12#層301盤區5118、2118巷及8116工作面工作人員可沿其工作面→本工作面回風繞道→12#層301盤區回風巷→12#層集中回風巷→9#~12#回風暗斜井→7#層總回風巷→中央風井→地面的路線撤出;當大井主井、副井、人行井及副立井井筒發生火災災變時,直接受災者應盡可能快地撤至地面,井底車場及大巷的人員沿反風后的逆風流撤出地面,其它人員避災路線不變.5.4.2大井河北區域不反風時各點人員按照盤區風流正常時行人路線即逆著工作面的進風路線撤退即:工作面→各層集中軌道、皮帶巷→870大巷→副立井→地面;返風時行人路線具體是:河北強力皮帶巷人員可沿2#層303回風巷-北風井井筒-地面的路線撤出,或由人行井,副井撤至地面;河北3#層303,305盤區各工作人員可沿其回風巷-回風繞道-305輔助盤區回風巷-305盤區回風巷,303盤區回風巷-7#-2#回風暗斜井-北風井井筒-地面的路線撤出;河北3#307盤區各工作人員可沿其回風巷-回風繞道-307回風巷-3#層總回風巷-榆澗風井井筒-地面的路線撤出.d:河北7#307盤區各工作人員可沿307回風巷-榆澗風井井筒-地面的路線撤出;河北8#307盤區各工作人員可沿307回風巷-8#層總回-榆澗風井井筒-地面的路線撤出;河北11#307盤區各工作人員可沿307回風巷-11#層總回-榆澗風井井筒-地面的路線撤出;當大井河北北二斜井、北三立井井筒發生災變時,直接受災者應盡可能快地撤至地面,井底車場及大巷的人員沿反風后的逆風流撤出地面,其它人員避災路線不變。5.4.3南山井:當南山主井,副井,材料斜井任一井口,井筒發生災變時,井底車場附近人員迅速從其它兩井筒撤至地面,其它地點人員沿逆風流方向撤出地面.具體是:不反風時工作面、順槽發生災變時,人員由進風路線撤退即風流正常時行人路線:工作面—9#層盤區軌道皮帶巷副井——地面;反風時沿反風后逆風流撤出到地面.具體是:南山9#層402盤區8210工作面、5216、2216、2214、5214巷人員沿其工作面回風巷-回風繞道-402盤區回風巷-12#~7#層回風暗斜井-7#~3#層回風暗斜井-3#~2#層回風暗斜井-馬營溝風井井筒-地面;南山12#層303盤區人員沿其工作面回風巷-回風繞道-303盤區回風巷-12#~7#層回風暗斜井-7#~3#層回風暗斜井-3#~2#層回風暗斜井-馬營溝風井井筒-地面。5.5救災程序救援工作由礦長負責統一指揮,發生事故后礦長要迅速組織人員開展救災工作,相關人員接到調度室的電話時,要立即趕到調度室,接受總指揮命令,按各自職責開展搶救工作。由礦總工程師帶隊,組織相關人員到現場協助事故搶救及處理工作。5.5.1了解災情:獲悉井下發生了爆炸后,礦長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災情,然后判斷災情的發展趨勢,及時果斷地作出決定,下達救災命令。并立即把事故情況報告集團公司應急救援中心。了解(詢問)的主要內容有:爆炸地點及其波及范圍;人員分布及其傷亡情況;通風情況(風量大小、風流方向、風門等通風設施損壞情況;災區瓦斯情況(瓦斯濃度、煙霧大小、一氧化碳濃度及它們的流向;)是否發生了火災;)主要通風機工作情況(是否正一常運轉、防爆門是否被吹開、風機房水柱計讀數是否有變化)。5.5.2分析判斷:通風系統破壞程度。可據災區通風情況和風機房水柱計讀數值變化情況作出判斷。比正常通風時數值增大,說明災區內巷道冒頂垮落,通風系統堵塞,比正常值小時,說明災區風流短路。其產生原因可能是;風門被破壞;人員撤退時未關閉風門;回風井口防爆門被沖擊波沖開;反風進風閘門被沖擊波沖擊落下堵塞了風峒,風流從反風進風口進入風峒,然后由風機排出。也可能是爆炸后引起明火火災,高溫煙氣在上行風流中產生火風壓,使主要通風機風壓降低。是否會發生連續爆炸?若爆炸后產生冒頂,風道被堵塞,風量減少,繼續有瓦斯涌出,并存在高溫熱源,則能產生連續爆炸。能否誘發火災?可能的影響范圍。5.5.3作出下列決定,并下達相應命令:切斷災區電源;撤出災區和可能影響區的人員;向集團公司救援中心匯報并召請救護隊;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制定救災方案;保證主要通風機和空氣壓縮機玉正常運轉;保證升降人員的井筒正常提升;清點井下人員、控制入井人員;礦山救護隊到礦后,按照救災方案布署救護隊搶救遇險人員、偵察災情、撲滅火災、恢復通風系統、防止再次爆炸。;命令有關單位準備救災物資,醫院準備搶救傷員。5.6救災措施5.6.1救護隊到達礦山后,首先應組織人員進行偵察工作,準確探明事故性質、原因、范圍、被困人員可能的位置,以及巷道通風、瓦斯等情況,為指揮部制定搶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據。選擇最短的路線,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遇險人員最多的地點進行偵察、搶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風方向進入災區;二是沿入風方向進入災區。選擇哪條路線進入災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確定。一般來說,救護力量少時,要沿入風方一向進入災區,因為在空氣新鮮的巷道中行進,對保護救護隊的戰斗力,減少隊員體力有利。如果爆炸后,入風巷道垮塌、冒頂和堵塞,一時難以清理、維修,也可沿回風方向進入災區。但在回風中行進,有煙霧和有毒氣體的威脅,救護隊員的行進速度較慢。可是,這一帶往往也是遇險人員較集中的地點。救護力量多時,可以進、回風側同時派人進入。井筒、井底車場或石門發生爆炸時,應派1個小隊救人,1個小隊恢復通風。如果通風。如果通風設施損壞不能恢復,應全部去救人。爆炸事故發生在采掘工作面時,派1個小隊沿回風側、另一個小隊沿進風側進入救人。5.6.2迅速恢復災區通風。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復災區的通風,排除爆炸產生的煙霧和有毒氣體,讓新鮮空氣不斷供給災區,是搶救遇險人員最有效方法。但在恢復通風前必須查明有無火源存在。否則會再次引起爆炸。4.9.3反風。在緊急搶救遇險人員的特殊情況下,爆炸產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威脅回風方向的工作人員時,在保證入風方向人員已安全撤退的情況下,可考慮是否采用反風。但對此必須十分慎重。不經過周密分析,盲目行動,往往會造成擴大事故。5.6.4礦山救護隊在偵察中遇到冒頂無法通過時,偵察小隊要迅速退出,尋找其他通道進入災區。清除災區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產生冒頂,造成巷道堵塞,影響救護隊員進行偵察搶救時,應考慮清理堵塞物的時間。若巷道堵塞嚴重,救護隊員在短時間內不能清除時,應考慮其他能盡快恢復通風救人的可行辦法,同時要恢復堵塞區外的通風,讓不佩帶呼吸器的人員能夠參加此項工作。在此情況下,救護隊員應在旁進行監護并要作好準備,一旦通路打開,立即進入災區搶救遇險人員。在獨頭巷道較長、有害氣體濃度大、支架損壞嚴重的情況下,確知無火源、人員已犧牲時,嚴禁冒險進入,必須先恢復災區通風、維護支架后,方可進入,進行處理。5.6.5撲滅爆炸引起的火災。為了搶救遇險人員,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在災區內發現火災或殘留火源,應立即撲滅。火勢很大,一時難以撲滅時,應制止火焰向遇險人員所在地蔓延,特別是在火源地點附近有瓦斯聚積的盲巷,尤應千方百計防止火焰蔓延到盲巷附近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險人員全部救出后,再進行滅火工作。火區內有遇險人員時,應全力滅火。火勢特大,并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險,用直接滅火法不能撲滅,并確認火區內遇險人員均已犧牲無法救出活人時,可考慮先對火區進行封閉,控制火勢,用綜合滅火法滅火。待火災熄滅后,再尋找遇難人員的尸體。5.6.6發生連續爆炸時,為了搶救遇險人員或封閉災區,救護隊指戰員在緊急情況下,也可利用兩次爆炸的間隔時間進行。但應嚴密監視通風和瓦斯情況并認真掌握連續爆炸中時間間隔的規律,考慮在災區內停留時間。當間隔時間不允許時,不能進入災區,否則,難以保證救護人員的自身安全。5.6.7最先到達事故礦井的小隊,擔負搶救遇險人員和災區的偵察任務。在煤塵大、煙霧濃的情況下進行偵察時,救護隊員應沿巷道排成斜線分段式前進。發現還有可能救活的遇險人員,應迅速救出災區。發現確已犧牲的遇險人員,應標明位置,繼續向前偵察。偵察時,除搶救遇難人員外,還應特別偵察火源、瓦斯以及爆炸點的情況,頂板冒落范圍,支架、水管、風管、電氣設備、局部通風機、通風構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動方向及其蔓延情況,災區風量、風流方向、災區氣體成份等,并做好記錄,供救災指揮部研究全面搶救方案。5.6.8恢復通風設施時,首先恢復主要的最容易恢復的通風設施。損壞嚴重,一時難以恢復的通風設施可用臨時設施代替。恢復獨頭通風時,除將局部通風機安在新鮮空氣處外,應按排放瓦斯的要求進行。5.6.9小隊進入災區必須遵守下列規定:進入前切斷災區電源;小隊進入災區工作,必須設待機隊,并按規定帶齊裝備;檢查災區內各種有害氣體的濃度、溫度及通風設施破壞情況,發現有再次爆炸危險時,必須立即撤到安全地點;穿過支架被破壞的巷道時,要架好臨時支架,以保證退路安全;通過支護不好的地點時,救護指戰員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按順序通過,不得推拉支架;進入災區行動要謹慎,防止碰撞產生火花,引起爆炸;在有明火存在時,要嚴格控制風速,不使煤塵飛揚。人員行進時,行動要緩慢,以防蕩起煤塵,引起煤塵爆炸;迅速組織撤退災區和受災害威脅區域人員,并組織礦山救護隊探明事故性質地點、原因范圍、遇難人員數量和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風、瓦斯等情況,全力搶救遇難人員;為防止二次爆炸,迅速組織力量切斷災區電源,撲滅災區火源;迅速封鎖通向災區的一切通道,不許任何人進入;在證實確實無二次爆炸的可能性,應迅速修復被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恢復正常通風,排除煙霧,清查巷道,如同時伴有火災,結合火災事故處理的規定,各點人員撤退路線同火災避災路線。5.7警戒與治安5.7.1井下作業人員,由礦調度室通過電話通知影響區域迅速撤離。5.7.2由礦長決定警戒區域、設警地點和設警單位。5.7.3根據受災范圍,由總工程師確定警戒范圍,必要的情況下,對整個礦井實施警戒,由公安科在礦井各井口設警攔人,防止閑雜人員進入礦井。5.7.4嚴格控制進出事故現場的人員及車輛,避免出現意外的人員傷亡或引起現場的混亂。5.8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5.8.1晉華宮礦在井口設置急救站,負責傷員的應急救護;5.8.2另外在礦區有礦醫院,負責傷員轉送醫院進行治療;5.8.3臨近集團公司三醫院,該醫院擁有一流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具有強大的急救和醫療能力。5.9公共關系5.9.1重大事故發生后,應將事故有關的信息及時向煤體和公眾發布,由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指揮審核和批準救災信息的發布,保證發布信息的統一性,避免出現矛盾信息;5.9.2接待、安撫死者及受傷人員的家屬。5.10擴大應急一旦災情較大、現場情況惡化、救護人員有困難時,應請求上級政府或主管部門進行增援。6.應急恢復6.1現場恢復現場人員全部救出,達到有效控制后,指揮部可宣布應急恢復,除災區外其他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炸藥生產自動化設備應用考核試卷
-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新進展
- 二年級數學口算題
- 2-3邏輯運算的電路實現-開關特性
- 九江理工職業學院《中藥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七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在線考試含解析
- 四川大學附中2025年高三綜合題(三)歷史試題(文史類)試題含解析
- 遼寧財貿學院《工程建設監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道路損毀及搶修搶建分級
-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振華校2024-2025學年初三化學試題第一次統練(一模)試題含解析
- 新人面試典型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云南省煙草專賣局畢業生招聘考試真題
- 電動汽車安全駕駛培訓
- 短視頻平臺對獨立音樂人的影響研究-全面剖析
- 2024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直屬事業單位招聘真題
- 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操作培訓課件3
- 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解讀(完整版)
- 水磨鉆專項方水磨鉆專項方案
- 2024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吉林銀行總行招聘筆試真題
- 供應鏈管理師考試的終極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