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下《古代詩歌五首》鑒賞復習專題七年級下《古代詩歌五首》鑒賞復習專題七年級下《古代詩歌五首》鑒賞復習專題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七年級下《古代詩歌五首》鑒賞復習專題日期:20xx年X月七年級下《古代詩歌五首》鑒賞復習專題(一)登幽州臺歌(5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要點: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感慨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及抑郁不平之氣;后兩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表現(xiàn)了他無可奈何、曼聲長嘆的情景。1、詩人俯仰古今,傾吐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滿腔憂憤之情的詩句是:
,
。2、登樓眺望,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情緒的詩句是
,
。3、本詩與屈原《遠游》中:“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意境相近的詩句是:
,
。答案: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2、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3、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4.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
這首詩通過寫登臨幽州臺的所想所感,抒發(fā)作者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愁苦情懷。所見:時空的無限;所感:懷才不遇,生不逢時。(表現(xiàn)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
5.這首詩看起來比交消極,但其實則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積極進取的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渴望。
6.你看到一個怎樣的陳子昂?用幾句話描繪你感受到的詩人的形象。(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
——我看到一個沉思的陳子昂。我看到一個為自己不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而愴然涕下的陳子昂;我看見一個有著積極的人生追求,渴望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陳子昂。
——詩人獨自站在幽州臺上,他仰望長天,俯視大地,潸然淚下
7.寫作特色:氣勢磅礴,胸懷宏偉
——氣勢磅礴:景物宏大開闊壯美;胸懷宏偉:胸懷宇宙8.這首古詩選自《
》,作者是唐代的
。(2分)9.賞析該詩,有誤的一項是(
)(3分)A.首聯(lián)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賢士,這句表現(xiàn)了詩人對歷史上君臣遇合,風云聚會成就一番事業(yè)的無限向往之情。B.頷聯(lián)中的“來者”指后世的明君賢士,這句表現(xiàn)了詩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見“來者”的無限傷感之意。C.頸聯(lián)“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為“長遠得無窮無盡的樣子。”D.尾聯(lián)“獨愴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釋為“鼻涕”。
答案:8.《陳子昂集》
陳子昂9.D《登幽州臺歌》中考試題集錦1、請從“古人”和“悠悠”中選擇一個進行解釋。(1分)2、請描繪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個畫面。(2分)3、這是一首吊古傷今,吟詠嘆惋的生命悲歌。詩人通過書寫()的感慨,抒發(fā)了()的思想感情。(2分)4、“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兩句詩營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3分)5、“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中的“古人”、“來者”具體指代的什么人?
6、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7、這首詩在遣詞造句上沒什么特殊之處,千百年來卻一直不減它動人的力量。試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藝術表現(xiàn)上的特色。參考答案1、古人:賢明的君主(能禮賢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2、我登上幽州臺眺望遠方,思緒萬千,想到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看這茫茫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看不到一個能賞識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3、(2分)登樓遠眺,憑今吊古(1分)懷才不遇,理想破滅,孤寂沉郁(三個詞答對一個即給1分)4、(3分)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chǎn)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意思答對即可給分)5、
“古人”指古代惜才愛才的賢明君主;“來者”是指詩人以后的賢明君主。6、表現(xiàn)了詩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不能實現(xiàn)遠大政治理想的悲涼、壓抑感和孤獨感。7、這首詩傳達出時間的綿長無盡,以及個人置身其中的孤獨感,喚起的是人類共有的那種在廣袤時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處且何去何從的茫然感。它在藝術表現(xiàn)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體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來打動人。(二)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當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全詩緊扣“望”字來寫,“望”的角度是(
B
)A.由近望到遠望
B.由遠望到近望
C.由俯視到仰視
D.由仰視到俯視2.對“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D
)A.這兩句詩對仗工整。
B.表達了作者心情的激蕩和眼界的空闊。C.作者睜大眼睛望著歸巢的鳥兒隱入山中。D.層云圍繞在我的身旁,鳥兒從山中飛出。3.最能體現(xiàn)詩人希望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的詩句是(
D
)
A.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B.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C.當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D.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4.在我國文學史上,歌詠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詩被譽為詠泰山的絕唱。下面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B
)A.詩歌有虛寫,有實寫,虛實結合,意境高遠,氣勢磅礴。B.寫出了泰山的渾厚與蒼涼,表達了詩人俯視萬物,桀驁不馴的性格特點。C.詩歌能讓人浮想聯(lián)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偉氣勢,同時又能讓人體會出詩人的情懷。可謂形神兼?zhèn)洹.詩歌語言精煉傳神,如“鐘”“割”,充分體現(xiàn)出詩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追求。5.本詩中“割”與“小”的用詞之妙,自古為人們所稱道,請任選其一加以賞析。
一個“割”字,表現(xiàn)世泰山像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斷了陽光,使泰山明暗對比強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小”在此處是“矮小”的意思。它不僅形象地寫出泰山巍然高聳的氣勢,同時象征性地表達了詩人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6.本詩頷聯(lián)中用得最傳神的兩個字是
鐘、割7.在詩中,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泰山之高的?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同答。一是“齊魯青未了”,寫遠望泰山蒼翠的山色掩映著齊魯大平原,借齊魯兩地烘托泰山參天聳立的形象;二是“陰陽割昏曉”,寫出泰山橫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陰一陽,一昏一曉,實寫泰山雄偉高矗;三是“蕩胸生層云”,寫細望泰山腰間的團團云氣,凸顯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覽眾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一個個都顯得那么矮小,虛寫泰山之高。8、這首詩頷聯(lián)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的景物,其中“鐘”,割”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
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里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寫出了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shù)木窈透┮曇磺械男坌暮蜌飧拧?、詩中的“岱宗”指的是“五岳之首”的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含的人生哲理是站得高看得遠。寫出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人生高峰,俯視一切的精神和氣概。2、“陰陽割昏曉”中“陰陽”是指山北和山南
。“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特點。3、“齊魯青未了”一句表現(xiàn)了
泰山的高大
,(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寫綠色沒有邊際。)“造化鐘神秀”一句描寫了泰山的神奇秀麗。4、“決眥入歸鳥”一句蘊藏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5、“陰陽割昏曉”中的“割”字使用精當,請簡要賞析。(形象地表現(xiàn)出泰山高聳陡峭的特點,像一把利劍把世界分割成明暗兩部分,用字極富神韻。)
6、下面對這首詩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D
)A、“齊魯青未了”句是說在齊魯廣大區(qū)域內都能望見泰山的青色,用距離之遠來烘托泰山之高,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B、“造化鐘神秀”中“鐘”字寫出泰山將天地間一切秀麗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C、“會當凌絕頂”中,“會當”的意思是“一定要”,從中可以看出詩人不怕困難,勇于攀登頂峰的雄心和氣概。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擬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7.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一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
大自然對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致情有獨鐘,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從中割斷一般,云霞明滅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三)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一、填空1、這首詩中正面寫飛來峰高的詩句是飛來
山上千
尋
塔
;側面寫飛來峰高的詩句是聞說雞鳴見日升。2、這首詩處處寫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實寫眼前景,又比喻當時的保守勢力。詩中的“最高層”,字面是指千尋塔的最高層,實則指
政治上的最高決策層。
3、這是一首哲理詩,一、二句作者用“千尋(見日升)
”突出塔之高,為下文作鋪墊。二、重點句、詞賞析1、首詩中,“浮云”一詞的寓意是什么?答:眼前的困難、障礙、挫折等
。2、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寫作“只”字,你認為哪一個字更好,為什么?
答:“自”:在詩中是自然之義,用在此處使詩句的原因解釋不顯得絕對;“自”:在詩中念起來通順上口,更符合詩人的處境和心情。三、
主旨(中心)提煉1、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說說“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一句所蘊涵的哲理)答: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3、王安石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有怎樣的政治抱負呢?
答案:本詩表達了他對保守勢力的蔑視,以及要進入最高統(tǒng)治層,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4.對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不畏”顯示出作者的自信,表達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惡勢力阻撓的豪情壯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難、障礙,比喻阻撓變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
C.詩人登高遠望,似覺天地萬物皆可盡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D.這首詩借景說理,語意雙關,既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壯志,又表現(xiàn)出作者歸隱山野的矛盾心理。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
。
,
。1.詞語積累:千尋:
緣:
眼:
最高層:
2.這首詩處處寫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實寫眼前景,又比喻
,指
現(xiàn)在一般用來比喻
。詩中的“最高層”,字面是指
,實則指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揭示了
的人生哲理。4.這首詩中正面寫飛來峰高的詩句是
;側面寫飛來峰高的詩句是
。5.這是一首哲理詩,其表達特點是
。第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暗寫自己
之高,為下文
。6.本詩選自
,作者
,字
,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
。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xiāng)縣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
”之一。推行新法失敗后罷官隱居,病死于江寧鐘山,贈太傅,謚號“文”,又稱
。被列寧譽為“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句詩,與王之渙的詩句“
,
”相似:前者表現(xiàn)一個政治變革家撥云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后者表現(xiàn)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句,與蘇軾詩“
,
”也是一脈相承,王安石是從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著座右銘。
【答案九】1。古以八尺為一尋,極言塔高。
因為。
視線。
最高處,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決策層。
2.奸佞的小人,當時保守勢力。眼前的困難、障礙、挫折等
。
千尋塔的最高層
政治上的最高決策層
3.表達了詩人對保守勢力的蔑視,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不畏艱險、不屈服于舊勢力的勇往直前的堅定決心,自信向上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4.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5.
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動
自己的立足點
千尋
作鋪墊
6.《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介甫
王荊公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王文公
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四)《游山西村》【課后練習】閱讀《游山西村》完成下面的練習。1.寫農(nóng)家樸實好客的句子:
。《桃花源記》熱情好客的句子:
。孟浩然《過故人莊》熱情好客的句子:
。2.不僅反映詩人對前途所抱希望,也說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性詩句:
。既寫景又含議論哲理的詩句:
。描繪南宋農(nóng)村風俗畫的句子:
。3.陸游的《游山西村》:歷經(jīng)“山重水復”讓人懷疑無路可走,卻又意外地呈現(xiàn)出光明前景(或:表現(xiàn)感到困惑時,突然見到希望)可引用本詩中的詩句是:
。這兩句是這首詩的詩眼,富有哲理。4.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被黜官退居山鄉(xiāng)所寫,詩中贊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動人情景。B.頷聯(lián)寫出山西村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點,后成為充滿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頸聯(lián)寫鄉(xiāng)俗民事,從村民的服飾、言行和習俗的描寫中,展現(xiàn)村民勤勞儉樸的品質以及宣揚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習。作者于贊美中含蓄地表達批判之意。D.全詩寫景、敘事、抒情有機結合,充滿生活氣息,語言自然質樸,意境清新。5.請以形象生動的語言介紹你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例。答:
6.展開想象,描繪出陸游《游山西村》詩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風光。要求:①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②符合詩歌的意境。③不少于60字。答:
。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歷來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說說現(xiàn)在有什么含義?
答:
。8.品讀詩歌,展開想象,描繪詩人初來農(nóng)家時見到的情景。(不超過100字)答:
9.你是怎樣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答:
。
。
【課后練習】【參考答案】1.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C5.略6.詩人在青翠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淺唱慢吟淙淙穿行,草木你追我趕愈漸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漸依稀難認。正在迷茫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家農(nóng)舍,隱現(xiàn)于花木扶疏之間,頓覺豁然開朗。7.常喻敗中獲勝、絕處逢生的喜悅。8.開放性試題,要求:寫出出場的人物(詩人和村民)、景物和場面(擺的酒席)等。9.“山重水復”寫地形復雜,變化無窮,“疑”是作者的主觀感受,“又一村”則寫出作者的欣喜之情。現(xiàn)在用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五)己亥雜詩
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本詩開頭兩句,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或天涯襯托離愁,這種表現(xiàn)手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2.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篋A.詩的第一、二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日復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相互交織。B.詩的第三、四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lián)想,將詩人的時代使命感移情落花,從而把離愁升華為崇高的獻身精神。C.詩中用冷色調的“白日斜”烘托離愁,用“落紅”一句作為情感的轉析,使整首詩從離愁中解脫出來。D.全詩表達的思想和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所表達的官場決裂、歸隱田園的遁世思想相同。3、“落紅”在這里比喻自己4、最后兩句詩有什么深刻含義?以落花自比,表明作者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5、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A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B用“浩蕩”修飾離愁,寫離愁之苦;用“天涯”映襯離愁,寫離愁之多。C詩的后兩句以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D“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句現(xiàn)常用來贊美老一輩對下一代的關心、愛6.這首詩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將(政治抱負)
和
(個人志向)
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抒發(fā)了詩人復雜的感情。7.請你談談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志?
表明作者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或:表現(xiàn)了他一貫的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片癡情。6.這首詩第一二句是怎樣寫“離愁”的(
3分)
7.請你談談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志(
2分)
答案:6、用“浩蕩”表現(xiàn)“離愁”的廣闊無邊,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離愁”。(意思對即可)
7、表明作者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或:表現(xiàn)了他一貫的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片癡情。
1.《己亥雜詩》選自
,共350首。作者
,號定庵,
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2.怎樣理解詩中的“離愁”
答:這里的“離愁”不僅是憤然辭官回家所產(chǎn)生的
之情,更是離別京城,離別
,離別自己賴以報國的崗位的那種悲苦心緒,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心情。3.為什么不說“夕陽斜”而說“白日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3《海底世界》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DB41∕T 1760-2019 油茶良種采穗圃營造技術規(guī)程
- 前期知識職業(yè)形象塑造職業(yè)發(fā)型與妝容職業(yè)姿態(tài)服務語言
- 認識隧道構造課件
- 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培訓2課件
-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A(1a-2c)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5域名購買合同
- 2025年四川省農(nóng)民合同制職工勞動合同
- 2025年北京市延慶區(qū)九年級初三一模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電音魅力解析講座》課件
- 2025年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教師課題研究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策略
- 【滬教】期中模擬卷02【U1~U4】
- DB34-4239-2022 醫(yī)院保潔服務規(guī)范
- 2025年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2025年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徐礦集團校園招聘70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資產(chǎn)管理崗管理制度內容
- 鐵路貨物運價規(guī)則
- 《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課件
- 2024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英語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