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高中歷史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課后提能訓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2022年秋高中歷史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課后提能訓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2022年秋高中歷史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課后提能訓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2022年秋高中歷史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課后提能訓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2022年秋高中歷史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課后提能訓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第六單元第13課【學考過關練】一、選擇題1.“從哥倫比亞到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再到秘魯和玻利維亞,他掀起的南美大革命,持續的時間是美國獨立戰爭的2倍多,解放的領土是喬治·華盛頓所統轄領土的7倍。”“他”是()A.拿破侖 B.玻利瓦爾C.提拉克 D.達·伽馬【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從哥倫比亞到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再到秘魯和玻利維亞,他掀起的南美大革命”可以判斷“他”是玻利瓦爾,故選B項。2.1876年,巴西皇帝佩德羅二世在參觀費城博覽會時說,這里展出的新機器雖然多,但拉丁美洲每分鐘發生的革命比他在這里看到的新機器還多。這句話反映了()A.拉丁美洲深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壓迫B.獨立后拉美各國君主專制引發革命斗爭C.拉美面臨繼續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任務D.獨立后的拉丁美洲不重視生產技術革新【答案】C【解析】材料“這里展出的新機器雖然多,但拉丁美洲每分鐘發生的革命比他在這里看到的新機器還多”強調的是拉丁美洲正在進行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任務,故C項正確。3.獨立后的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共和國,但不久變成實際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源是()A.大地產制的存在和擴大 B.英美的經濟軍事侵略C.各國資本主義力量薄弱 D.各國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拉丁美洲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比較薄弱,導致了保留有太多的封建因素,同時,因為列強的侵略,獨立后的拉丁美洲國家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C項。4.1905年,英國殖民政府決定把孟加拉地區分成兩個省,印度的一些民族團體為反對這一行為提出了“自治”和“自產”的口號,號召人們抵制英國商品,使用國貨。這一運動()A.促進了印度工人階級的覺醒B.宣揚了民族解放思想C.促進了印度民族企業的產生D.打擊了印度封建勢力【答案】B【解析】材料“1905年”“號召人們抵制英國商品,使用國貨”體現的是當時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故B項正確;材料中的民族團體不一定是工人階級,排除A項;材料與促進印度民族企業的產生及打擊印度封建勢力無關,排除C、D兩項。5.20世紀初,亞洲國家民族解放運動最突出的新動向是()A.無產階級成為革命主力軍 B.以暴力斗爭為主要形式C.各革命階級建立了聯盟 D.資產階級運動成為主流【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因此這一時期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者普遍是資產階級,故D項正確。6.“皇帝倒了,辮子割了”這八個字形象地說明了辛亥革命的兩大歷史功績: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二是革了辮子的命。這說明辛亥革命()A.標志著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B.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C.引發了政治制度和社會習俗的變化D.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答案】C【解析】“革了皇帝的命”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革了辮子的命”體現了社會習俗的變化,故選C項。7.1879年非洲第一個政黨——埃及祖國黨成立時,響亮地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號。這一口號體現了()A.自由主義 B.民族主義C.種族主義 D.人文主義【答案】B【解析】材料“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反映的是埃及的民族意識覺醒,故B項正確。8.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過程中,非洲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斗爭。19世紀晚期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斗爭的最大特點是()A.斗爭規模大,斗爭水平不斷提高B.以工人為主的城市反帝運動興起C.伊斯蘭教起了很大的號召作用D.主要形式是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晚期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斗爭的最大特點是形式以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為主,故D項正確;非洲經濟發展落后,斗爭規模有限,工人階級沒有發展壯大,工人并不是斗爭的主力,排除A、B兩項;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并不以伊斯蘭教為號召,排除C項。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玻利瓦爾(1783—1830年)出生于委內瑞拉最顯赫的土生白人貴族家庭。他少年時代接受了歐洲啟蒙思想和法國大革命的洗禮,青年時代就參加祖國獨立解放事業。有人從軍事才能上把他稱之為“美洲拿破侖”,他所指揮的軍隊解放的國土10倍于西班牙的國土。西班牙(語)美洲殖民地獨立戰爭的經驗被拉美和整個第三世界人民當作反對現代殖民主義斗爭的寶貴遺產。玻利瓦爾為爭取在美洲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爭取新國家繁榮和進步、爭取被壓迫群眾的生存權和受教育權、爭取社會改革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他認為“委內瑞拉過去是、現在是而且也應當是一個共和政府”。他主張解放黑人奴隸,關心給印第安人以平等權利,用法律來改變社會的不平等。玻利瓦爾雖然崇奉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但他又認為絕對的民主自由、權力高度分散的聯邦制都不利于新生共和國的鞏固。西班牙(語)美洲遭受了三個世紀的殖民統治,人民受到無知、暴政和惡習三重枷鎖的束縛。他設計了一套介于傳統的君主制和歐美共和制之間的政治體制。他設想拉丁美洲走向聯合:“只有新獨立的西班牙(語)美洲各國的大聯合,組成足以與歐洲抗衡的均勢力量,才是不可摧毀的。”——摘編自羅榮渠《美洲史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初拉美獨立運動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玻利瓦爾對拉美的歷史作用。【答案】(1)歷史背景:北美獨立戰爭的鼓舞;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歐洲啟蒙思想的傳播;西班牙殖民霸主地位的衰落;玻利瓦爾的個人作用。(2)歷史作用:推動拉美地區政治民主化進程;傳播歐洲啟蒙思想;促進拉美地區經濟發展和文化水平提高;鼓舞了拉美民眾的反殖民主義斗爭。【選考過關練】一、選擇題1.某班同學正在學習“亞洲國家的獨立和振興”“非洲民族獨立浪潮”“拉丁美洲捍衛民族主權的斗爭”的內容。他們學習的主題是()A.社會主義運動在全世界蓬勃發展B.亞非拉的奮起C.動蕩的中東地區D.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可知,亞非拉人民掀起了獨立的浪潮,捍衛民族和國家主權,故B項符合題意。2.發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涉及地區廣,卷入人口多,斗爭時間長,沉重地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是()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B.亞洲的覺醒C.非洲獨立運動高潮 D.美國的獨立【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中“18世紀末19世紀初”“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拉美獨立運動爆發于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初,經過30多年的斗爭,拉美許多國家擺脫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故A項正確。3.1823年,美國總統宣稱“今后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這一宣言反映了美國()A.維護拉美獨立的立場 B.控制拉美的企圖C.參與歐洲事務的愿望 D.稱霸世界的野心【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不讓歐洲插手美洲的事務,是想自己控制拉美,故B項正確;維護拉美獨立的立場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說明美國并不是想參與歐洲事務,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排除D項。4.1907年,亞洲許多國家的革命者和流亡者在日本成立了“亞洲和親會”,明確指出其宗旨是反對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并約定“一國有革命事,余國同會者應互相協助”。這說明“亞洲覺醒”的特點是()A.無產階級掌握了革命領導權B.注重與民眾相結合C.注重國與國之間的聯合斗爭D.明確了斗爭的對象【答案】C【解析】材料“一國有革命事,余國同會者應互相協助”說明“亞洲覺醒”的特點是注重國與國之間的聯合斗爭,故選C項。5.列寧說:“亞洲人民覺醒過來了,他們要求新的生活,要求為爭取人的起碼權利,為爭取民主而斗爭。”下列事件與“爭取民主”有關的是()A.中國的義和團運動 B.朝鮮的義兵運動C.印度民族大起義 D.中國的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中國的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故D項符合題意;中國的義和團運動沒有爭取民主的要求,排除A項;朝鮮的義兵運動是反對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沒有民主要求,排除B項;印度民族大起義屬于民族獨立運動,排除C項。6.1912年,孫中山曾說:“滿洲專制政府倒矣,以中國史例征之,大可以本族專制政府代之;而乃不一然,帝王思想不謀而絕跡于天下,意見雖偶有參差,而無不同向于共和。”這說明()A.民族主義是清朝滅亡的根源B.狹隘的民族情緒影響巨大C.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綱領D.民主共和成為社會潮流【答案】D【解析】材料“而乃不一然,帝王思想不謀而絕跡于天下,意見雖偶有參差,而無不同向于共和”表明民主共和成為社會潮流,故D項正確。7.1882年,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強調:“我們必須廣泛維護已在埃及確立的權力,無論是蘇丹的權力,還是赫迪夫、埃及人民、外國債權人的權力。”這一論述反映出當時英國()A.希望穩定埃及的社會秩序B.鞏固在蘇丹的統治地位C.維護在該地區的殖民利益D.維護埃及人民的利益【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我們必須廣泛維護已在埃及確立的權力”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家采取的對外政策都是從維護自身的利益出發,故C項正確。8.1881年蘇丹馬赫迪起義時,馬赫迪號召人民進行“圣戰”,驅逐外國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處處公正的美好社會”。下列解釋最準確的是()A.這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解放運動B.起義者具有社會主義理想C.起義者要在蘇丹建立人民公社D.起義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丹馬赫迪起義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解放運動,故A項正確;馬赫迪起義與社會主義革命無關,也并非要在蘇丹建立人民公社,排除B、C兩項;D項說法正確,但不夠全面,排除。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辛亥革命爆發的具體形式和時機雖然帶有偶然性,但在別無其他選擇和面臨帝國主義巨大的外來壓力的前提下,中國人民要訴諸暴力革命的手段成為中華民族及自身命運的主宰則顯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從這個意義上講,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以來政治發展史上的地位就如同俄國1905年革命、法國1830年和1848年革命等一樣,是一次更為徹底的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總預演和必要的過渡階段。——師澤生、林毅《辛亥革命的價值與啟示》材料二董必武也回憶道:過去我們和孫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發展了,孫中山掌握不住了,結果叫別人搞去了。于是我們就開始研究俄國的方式”,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由此可見,辛亥革命的失敗對中國的有識之士的觸動是非常大的,失敗迫使他們去追求更高、更美的理想,也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展開造就了最初一批馬克思主義者。——李淑蘭、宗妍《辛亥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導》(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辛亥革命發生的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