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拆裝實訓報告_第1頁
柴油機拆裝實訓報告_第2頁
柴油機拆裝實訓報告_第3頁
柴油機拆裝實訓報告_第4頁
柴油機拆裝實訓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柴油機拆裝實訓報告一、實驗目的:

1、熟悉柴油機的整體構造及工作原理;

2、熟悉柴油機各部件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3、初步掌握拆裝柴油機的基本方法;

4、初步學習柴油機的清洗方法;

5、初步掌握柴油機的安裝及調試方法;

6、正確使用工具。二、實驗內容:

1、理論系統的學習柴油機的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

2、折卸及觀察柴油機,思考其工作原理;

3、清洗柴油機各部件及機體;

4、安裝并調試柴油機;

5、歸納總結,寫出實驗報告。三、實驗注意事項:

1、堅持“安全第一步”、“有條不紊”的原則;

2、務必使用型號一致或相配的工具(如扳手、套筒等)拆裝相應的螺紋副;

3、務必注意各元件及設備的保潔及保護。四、實驗過程與方法:

一)、拆卸:按以下順序依次拆卸。1、油路及其相關元件

第一步,放完油箱及油管中的柴油,然后關閉油箱下面的油管閥門。

第二步,依次卸載油管螺母、油管、濾油器、油箱和水箱,并將其放到指定的地點。

注意:油路元件務必做好保潔工作,不能讓其受到污染!2、電啟動裝置

第一步,斷開電源。

第二步,依次卸載電源、啟動開關和電動機,并將其放到指定的地點。

注意:放置電源時務必確保電源正負極斷開!3、進、排氣裝置

依次卸載空氣濾清器、進氣管、排氣筒,并將其放到指定的位置。

注意:排氣筒、空氣濾清器都較重,拆卸時應注意安全!4、氣缸罩殼、汽缸蓋及其相關元件、噴油器

第一步,待氣門缸罩殼卸載后,依次拆卸搖臂、頂桿。

第二步,卸載噴油器。

第三步,卸載汽缸蓋。

注意:卸載汽缸蓋螺母須用扭力扳手!5、飛輪和線圈

第一步,用工具將飛輪外大螺母的止動墊圈打平。

第二步,將飛輪轉用扳手套在其螺母上,用錘子敲打扳手,卸載螺母。

第三步,用飛輪拉力器將飛輪拉出,并卸下線圈。

注意:飛輪較重,卸載困難,應用其專用工具卸載,且應特別注意安全!6、齒輪蓋及齒輪組、調速器、凸輪軸及氣門挺柱

第一步,卸載齒輪蓋邊緣螺母,并取下齒輪蓋。

第二步,依次卸載各齒輪、調速器、凸輪軸及挺柱。

注意:調速器上有六顆鋼球及相關元件,確保其不掉落丟失;先取下凸輪軸,然后再取出氣門挺柱!7、活塞和曲軸

第一步,轉動曲軸,讓活塞連桿螺栓處于易于拆卸的位置,然后用扭力扳手卸載螺栓。

第二步,待兩顆活塞連桿螺栓都拆卸后,分別取下連桿蓋、軸瓦。第三步,轉動曲軸,以方便用銅棒敲打連桿大端,取出活塞,接著取出曲軸。注意:用銅棒敲打連桿大端時,應避免敲打在連桿大端安裝軸瓦處!8、機油缸及其設備

第一步,應擰開放油螺塞放盡機油。第二步,將機體旋轉180度,拆下油底殼以及其它相關設備。注意:拆下油底殼后,應注意觀察機油泵的安裝位置、曲軸的支承形式等。

二)、清洗與潤滑1、取適量清洗液于清洗器中,按照先油管及油路元件,后精密或小元件,最后大元件的順序依次清洗。2、清洗殼體。3、用吹風逐次吹干各元件上的油污,之后將其放到指定的地點。4、待清洗液干后,用適當的潤滑液潤滑需要潤滑的地方(包括機體)。注意:清洗各零部件,清洗時注意觀察各零部件具體結構,然后按拆卸時的順序將零部件堆放整齊,準備安裝。某些零件棱角尖銳,應注意安全,應將清洗后的元件放置在清潔的地方,并確保其不受污染!

三)、安裝與調試

安裝順序(按以下順序)一般與拆卸相反,且應注意安全。1、機油缸及其設備第一步,放倒發動機,安裝油底殼以及其它相關設備。2、曲軸飛輪組

第一步,在曲軸主軸承座上安裝并定位好軸承。第二步,將曲軸安裝在機體軸承座內,將不帶油槽的主軸承裝入主軸承蓋,依次把擋油片、主軸承蓋按原位裝在主軸頸上,并按規定擰緊力矩,依次擰緊主軸承螺栓。第三步,待曲軸安裝后,將線圈、飛輪安裝于曲軸后端軸凸緣盤上,安裝時注意原定位標記,然后緊固螺母。螺母緊固時應對角交叉進行,并用專用扳手扭緊。最后再將止動墊片打彎。第四步,曲軸軸向間隙調整:①、調整要求:曲軸軸向間隙S195為0.15~0.25毫米,S1100為0.2~0.3毫米。②、調整方法:A、拆下皮帶輪,打平飛輪螺母止退墊圈的折邊。B、用專用六角扳手擰下飛輪螺母。C、用拉出器拉出飛輪。如不易拉出,可用錘子敲擊拉出器壓板,曲軸軸頭處。D、拆下主軸承蓋上的六只M8螺栓,用二只M8的螺栓交替均勻頂出主軸承蓋(防止曲軸跟隨外移掉下而造成損失)。E、上緊主軸承蓋后,轉動曲軸較緊或較送時,用加減墊片的方法進行那個調整。注意:軸承上油孔應與座上油道孔對準,然后在軸瓦表面涂上一層薄機油;螺栓不得一次擰緊,須經2~3次完成,擰緊順序應按從中到外交叉進行。3、活塞連桿組第一步,轉動曲軸,以便安裝活塞。第二步,調整各道環端間隙按一定角度(三道氣環按120°鉗開,第一步道環的端隙應避開活塞銷座及側壓力較大一側)。第三步,用錐行環將活塞環箍緊,用木錘手柄輕敲活塞頂部,使其進入氣缸,推至連桿大端與曲軸連桿軸頸連接。第四步,裝上連桿蓋,轉動曲軸,將潤滑后的軸瓦,連桿蓋依次裝好,并按規定扭矩擰緊連桿螺栓螺母。注意:安裝飛輪堅固螺母時,務必安裝止動墊片,最后并將其打彎!4、齒輪蓋及齒輪組、調速器、凸輪軸及氣門挺柱

第一步,將柴油機側放,依次安裝好凸輪軸及氣門挺柱、調速器、各齒輪。

第二步,安裝齒輪蓋。注意:安裝調速器時,應注意其各元件務必安裝完全;齒輪組時應確保各齒輪上的正時標記相對!5、氣缸罩殼、汽缸蓋及其相關元件、噴油器的調試與安裝,氣門間隙、減壓器的調整。

第一步,平放柴油機機體,安裝氣缸墊、汽缸蓋。

第二步,轉動曲軸到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飛輪上有標志),依次安裝推桿、搖臂。第三步,氣門間隙、減壓器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冷機氣門間隙:進氣門為0.30~0.40毫米,排氣門為0.40~0.50毫米。②、調整方法:A、拆下氣缸蓋罩。B、轉動飛輪,使飛輪上的“上止點”刻線對準水箱的刻線,使活塞在壓縮上止點。C、松開搖臂中的鎖緊螺母和調整螺釘,把厚薄規插入與搖臂之間,擰動調整螺釘,調妥后鎖緊螺母。

第四步,噴油器壓力的調整與安裝

將噴油器取下后放到指定的儀器上進行調整其噴油壓力后,再將其安裝到機體上。

第五步,減壓器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將減壓器手柄順時針90°,此時手的感覺用力較大,氣門被壓下,轉動飛輪較省力,減壓良好。松開手柄后,減壓軸不得與氣門搖臂相碰。②、調整方法:A、轉動飛輪,使飛輪上的“上止點”刻線對準水箱的刻線,使活塞在壓縮上止點,進排氣門全關閉。B、擰送鎖緊螺母。利用減壓座外圓與內孔的偏心來調整減壓器。如減壓太松(即減壓不夠),則將減壓座順時針轉動一個角度;太緊,則相反,直至減壓良好為止。第六步,安裝氣門室罩。

注意:缸蓋螺栓應用扭力扳手由中間向兩端交叉均勻分2~3次擰至規定力矩。6、油路及其相關元件

第一步,依次安裝濾油器、油管、油箱、水箱。

第二步,供油提前角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供油開始時間為上止點前18o(±2o)(以曲軸轉角計)。

②、調整方法:A、拆下接噴油器一端的高壓油管管接螺母。B、旋松接噴油泵一端的高壓油管管接螺母,將高壓油管旋轉一個位置,使高壓油管接噴油器一端的口向上,再將該管接螺母旋緊。C、以運轉方向慢慢轉動飛輪,當油管扣剛冒油時,立即停止轉動,看飛輪上“供油”刻線是否對準水箱的刻線,如不合要求,即應調整。③、調整步驟如下:a、關閉油箱開關。b、將齒輪室上的觀察孔蓋板拆下,并將調速把手至于中間位置。c、拆下噴油泵上的進油管,旋下噴油泵三只固緊螺母,拉出噴油泵。d、用增減油泵墊片來調整供油提前角,一般增加(或減去)0.2毫米厚的墊片,供油提前角約落后(或提前)3°。e、將噴油泵裝上并擰緊固緊螺母。裝上噴油泵時,應特別注意將柱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