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護理學
基本知識本章共計十一節具體內容:第一節:環境第二節:入院和出院護理第三節:舒適與安全護理第四節:清潔,消毒,滅菌第五節:隔離技術第六節:生命體征和評估與護理第七節:病人的排泄需要于護理第八節:給藥治療的護理第九節:靜脈輸液與輸血第十節: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第十一節:臨終護理第1頁/共23頁基礎護理學
基本知識本章共計十一節第六節:生命體1環境環境的含義:環境是人類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場所。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環境的分類:(1)內環境包括生理環境和心理環境。(2)外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包括生活環境如;(大氣、水、食物、居住條件、交通狀況等)和生態環境(如土壤、地形、氣候、地理、生物條件等)社會環境:包括家庭狀況、社會交往、文化教育及宗教等方面的情況。第2頁/共23頁環境環境的含義:環境是人類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場所。是人類2入院和出院護理入院護理的目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⑴協助病人了解熟悉環境,是病人盡快熟悉和適應醫院生活,消除警長、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⑵滿足病人的各種合理需要,以調動病人配合治療合理的積極性。⑶做好健康教育,滿足病人對疾病知識的需要。一般病人的入院護理:⑴迎接新病人⑵通知負責意識診查病人⑶為病人測量生命體征⑷通知營養室為病人準備膳食。⑸填寫住院病歷和有關護理表格⑹介紹與指導⑺執行入院醫囑及給予緊急護理措施⑻入院護理評估。第3頁/共23頁入院和出院護理入院護理的目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⑴協助病人了3入院和出院護理分級護理的的要點: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以及自理能力,通常將護理級別分為四個等級,即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及三級護理。病人出院后的處理:⑴處理出院病人的床單位;①撤去病床上的污被服②用消毒液擦拭床旁桌、床旁椅及床③非一次性使用的痰杯、臉盆,須用消毒液浸泡④床墊、床褥、棉胎、枕芯等置于日光下暴曬、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或使用臭氧機消毒⑤病室開窗通風⑥傳染性疾病病人李元后,需按傳染病終末消毒法進行處理。⑵鋪好備用床,準備迎接新病人。⑶按要求整理病歷,交病案室保存。第4頁/共23頁入院和出院護理分級護理的的要點: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4舒適與安全護理舒適的概念:舒適,是指個體身心處于輕松自在、滿意、無焦慮、無疼痛的健康、安寧狀態時的一種自我感覺。舒適包括生理舒適,心理、精神舒適、環境舒適和社會舒適臥位的分類:⑴主動臥位;病人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習慣采取最舒適、最隨意的臥位,稱為主動臥位。見于輕癥病人、術前及恢復期的病人。⑵被動臥位;病人自身無力變換臥位,躺臥于他人安置的臥位,稱為被動臥位。常見于昏迷、極度衰弱的病人。⑶被迫臥位;病人意識模糊,也有變換臥位的能力,但為了減輕疾病所致的痛苦或或因治療需要而被迫采取的臥位,稱為被迫臥位。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難而被迫采取端坐臥位。第5頁/共23頁舒適與安全護理舒適的概念:舒適,是指個體身心處于輕松自在、滿5舒適與安全護理醫院常用保護具的種類:⑴床檔:主要用于預防病人墜床。⑵約束帶:用于保護躁動病人,限制身體或肢體活動,防止病人自傷或墜床。
⑶支被架:主要用于肢體癱瘓者,防止蓋被壓迫肢體而造成不舒服或足下垂等,也可用于灼傷病人和采用暴露療法需保暖的病人。使用時,將支被架罩于防止受壓的部位,蓋好蓋被。第6頁/共23頁舒適與安全護理醫院常用保護具的種類:⑶支被架:主要用于肢體癱6清潔、消毒、滅菌概念:清潔:是指用清水、清潔劑及機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其作用是去除和減少微生物,并非殺滅微生物。消毒:是指清除或殺滅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達到無害化的處理。滅菌:是指清除據或殺滅傳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使之達到無菌程度。第7頁/共23頁清潔、消毒、滅菌概念:第7頁/共23頁7隔離技術隔離可分為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兩種隔離的分類:以切斷傳播途徑作為制定措施依據的隔離系統:包括嚴密隔離、接觸隔離、呼吸道隔離、腸道隔離、血液-體液隔離、引流物-分泌物隔離、昆蟲隔離。隔離病室應有隔離標志并限制人員的出入黃色:為空氣傳播的隔離;粉色:為飛沫傳播隔離;藍色:為接觸傳播的隔離。第8頁/共23頁隔離技術隔離可分為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兩種第8頁/共23頁8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略自學(二月護理業務學習)第9頁/共23頁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略自學(二月護理業務學習)第9頁/共9病人的排泄需要與護理尿量異常有哪幾種?⑴多尿:是24小時尿量超過2500ml者。⑵少尿:是指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⑶無尿或尿閉:指24小時尿量少于100ml或24小時無尿液者。尿失禁的護理便秘的護理第10頁/共23頁病人的排泄需要與護理尿量異常有哪幾種?第10頁/共23頁10給藥治療的護理常用藥物種類依據給藥的不同途徑可分為如下類型:⑴內服藥;包括片劑、丸劑、散劑、膠囊、溶液、酊劑和合劑等。⑵注射藥;包括水溶液、混懸液、油劑、結晶和粉劑等。⑶外用藥;包括軟膏、酊劑、洗劑、滴劑、粉劑、栓劑、涂膜劑等。給藥的途徑:吸入>舌下含服>直腸>肌內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膚。第11頁/共23頁給藥治療的護理常用藥物種類依據給藥的不同途徑可分為如下類型:11靜脈輸液與輸血靜脈輸液的目的;(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2)補充營養,供給能量;(3)輸入藥物,治療疾病;(4)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輸血的目的:(1)補充血容量;(2)糾正貧血;(3)補充血漿蛋白;(4)補充各種凝血因子和血小板(5)補充抗體、補體等血液成分;(6)排除有害物質;(7)換血治療血液制品的種類全血:包括新鮮血和庫存血。庫存血一般可保存2~3周。成分血:血漿:新鮮血漿、保存血漿、冰凍血漿和干燥血漿。紅細胞:濃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和紅細胞懸液。白細胞濃縮懸液:用于粒細胞缺乏伴嚴重感染病人。血小板濃縮懸液:用于血小板減少或功能障礙性出血病人。凝血因子制劑:用于某些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其他血液制品:氫蛋白: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癥。纖維蛋白原:用于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抗血友病球蛋白濃縮劑:用于血友病。第12頁/共23頁靜脈輸液與輸血靜脈輸液的目的;血液制品的種類第12頁/共2312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病情觀察的主要方法: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及某些鑒別觀察方法。視診:觀察病人全身的狀態,如年齡,性別,營養狀況,意識狀態,面部表情,肢體活動等,還可以觀察皮膚、呼吸、循環狀況,分泌物等性狀,數量,及病人癥狀、體征等。聽診:通過耳可以直接聽到病人發出的聲音,如咳嗽,通過咳嗽的聲音,持續時間等分析病人疾病狀態。借助聽診器可聽到病人的心音,心率,腸鳴音等。觸診:用觸覺來了解體表溫度,濕度,彈性等,及臟器的大小、性狀、位置等。叩診:通過手指口技或手掌拍擊被檢查部位體表,了解被檢查部位臟器大小、位置、形狀等。嗅診:利用嗅聞來自皮膚、粘膜、呼吸道、胃腸道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種異常氣味可疑協助判斷病人疾病情況。直接觀察法:通過與病人及其親屬的交談和閱讀病歷資料及檢驗報告等了解病人病情。第13頁/共23頁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病情觀察的主要方法:視診、觸診、叩診、13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臨床常見意識障礙及特點嗜睡:病人處于持續睡眠狀態。但能被言語或刺激喚醒,醒后能正確、簡單而緩慢的回答問題,但反應遲鈍,刺激停止又很快入睡,是輕度意識障礙。意識障礙:表現定向力障礙語言、思維不連續,可有錯覺、幻覺、譫妄或精神錯亂。昏睡:病人處于熟睡狀態,不易喚醒,接近不省人事狀態,但強烈刺激可喚醒,且入睡快。昏迷:是病危的信號,是最重的一種意識障礙,其程度可分為深昏迷、淺昏迷。譫妄狀態:在意識清晰度降低的同時,常出現大量錯覺、幻覺、出現不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病人定向力全部或部分喪失,譫妄狀態往往夜間加重,晝輕夜重。第14頁/共23頁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臨床常見意識障礙及特點昏睡:病人處于熟14臨終護理死亡過程的分期:醫學上一般將死亡分為三期:瀕死期、臨床死亡期及生物學死亡期。瀕死期:又稱臨終期,是臨床死亡前主要生命器官功能極度衰弱逐漸趨向停止的時期。表現:意識模糊或喪失,各種反射減弱或逐漸消失,肌張力減退或消失,循環系統功能減退,心跳減弱,血壓下降,病人四肢發紺,皮膚濕冷,呼吸系統功能進行性減退,呼吸減弱,代謝障礙,感覺消失等。各種跡象表明生命即將終結,是死亡過程的開始階段。臨床死亡期:此期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程已由大腦皮質擴散到皮質以下部位,延髓處于極度抑制狀態。表現: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各種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種組織細胞仍有微弱而短暫的代謝活動,此期一般持續5~6分鐘,低溫條件下可延長至1小時甚至更久,若得到有效的搶救,有復蘇可能。生物學死亡期:指全身器官、組織、細胞生命活動停止,即細胞死亡。從大腦皮質開始,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及各器官新陳代謝完全停止,整個機體無任何復蘇可能。第15頁/共23頁臨終護理死亡過程的分期:臨床死亡期:此期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15臨終護理臨終病人病情變化的主要內容⑴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瞳孔、意識狀態等。⑵監測心、肺、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⑶觀察治療反應與效果。第16頁/共23頁臨終護理臨終病人病情變化的主要內容第16頁/共23頁16考試重點1.醫療器材屬于高度危險性物品的處理方法必須選用(A)
A滅菌法B低效消毒法C中效消毒法
D高效消毒法E清潔法2.呼吸和呼吸暫停交替出現稱為(B)
A陳-施呼吸B間斷呼吸C深大呼吸
D呼吸困難E間歇呼吸3.長期六只導尿管后發生尿液渾濁、沉淀或結晶時應(D)
A經常更換臥位B熱敷下腹部C膀胱內滴藥
D進行膀胱沖洗E經常清潔尿道口4.下列哪項是輸液反應中急性肺水腫的特征性癥狀(E)
A心悸、嘔吐B咳嗽、氣促、呼吸困難C發紺、躁動不安
D胸悶、心悸、氣促E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氣促、胸悶5.瀕死期病人可出現(ABCE)
A潮式呼吸B張口呼吸C點頭呼吸
D蟬鳴音呼吸E呼吸淺表第17頁/共23頁考試重點1.醫療器材屬于高度危險性物品的處理方法必須選用(A17考試重點6.體溫低于35℃稱為體溫過低。(×)7.進行小兒頭皮靜脈注射時,針頭應沿靜脈離心方向平行刺入。(×)8.在護士站的病人一覽表上和病人床頭(尾)卡上,應采用不同顏色標志來表示病人的護理級別。特級和一級護理采用(紅)色標志,二級護理采用(綠)色標志,三級護理采用(黑)色標志。9.發熱病人常見的熱型包括(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和(不規則熱)等類型。10.給藥的次數和時間取決于(藥物的半衰期)。第18頁/共23頁考試重點6.體溫低于35℃稱為體溫過低。(×)第18頁/共218第19頁/共23頁第19頁/共23頁19隔離技術隔離可分為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兩種隔離的分類:以切斷傳播途徑作為制定措施依據的隔離系統:包括嚴密隔離、接觸隔離、呼吸道隔離、腸道隔離、血液-體液隔離、引流物-分泌物隔離、昆蟲隔離。隔離病室應有隔離標志并限制人員的出入黃色:為空氣傳播的隔離;粉色:為飛沫傳播隔離;藍色:為接觸傳播的隔離。第20頁/共23頁隔離技術隔離可分為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兩種第20頁/共2320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病情觀察的主要方法: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及某些鑒別觀察方法。視診:觀察病人全身的狀態,如年齡,性別,營養狀況,意識狀態,面部表情,肢體活動等,還可以觀察皮膚、呼吸、循環狀況,分泌物等性狀,數量,及病人癥狀、體征等。聽診:通過耳可以直接聽到病人發出的聲音,如咳嗽,通過咳嗽的聲音,持續時間等分析病人疾病狀態。借助聽診器可聽到病人的心音,心率,腸鳴音等。觸診:用觸覺來了解體表溫度,濕度,彈性等,及臟器的大小、性狀、位置等。叩診:通過手指口技或手掌拍擊被檢查部位體表,了解被檢查部位臟器大小、位置、形狀等。嗅診:利用嗅聞來自皮膚、粘膜、呼吸道、胃腸道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種異常氣味可疑協助判斷病人疾病情況。直接觀察法:通過與病人及其親屬的交談和閱讀病歷資料及檢驗報告等了解病人病情。第21頁/共23頁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病情觀察的主要方法:視診、觸診、叩診、21第22頁/共23頁第22頁/共23頁22感謝您的觀賞!第23頁/共23頁感謝您的觀賞!第23頁/共23頁23基礎護理學
基本知識本章共計十一節具體內容:第一節:環境第二節:入院和出院護理第三節:舒適與安全護理第四節:清潔,消毒,滅菌第五節:隔離技術第六節:生命體征和評估與護理第七節:病人的排泄需要于護理第八節:給藥治療的護理第九節:靜脈輸液與輸血第十節: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第十一節:臨終護理第1頁/共23頁基礎護理學
基本知識本章共計十一節第六節:生命體24環境環境的含義:環境是人類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場所。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環境的分類:(1)內環境包括生理環境和心理環境。(2)外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包括生活環境如;(大氣、水、食物、居住條件、交通狀況等)和生態環境(如土壤、地形、氣候、地理、生物條件等)社會環境:包括家庭狀況、社會交往、文化教育及宗教等方面的情況。第2頁/共23頁環境環境的含義:環境是人類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場所。是人類25入院和出院護理入院護理的目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⑴協助病人了解熟悉環境,是病人盡快熟悉和適應醫院生活,消除警長、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⑵滿足病人的各種合理需要,以調動病人配合治療合理的積極性。⑶做好健康教育,滿足病人對疾病知識的需要。一般病人的入院護理:⑴迎接新病人⑵通知負責意識診查病人⑶為病人測量生命體征⑷通知營養室為病人準備膳食。⑸填寫住院病歷和有關護理表格⑹介紹與指導⑺執行入院醫囑及給予緊急護理措施⑻入院護理評估。第3頁/共23頁入院和出院護理入院護理的目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⑴協助病人了26入院和出院護理分級護理的的要點: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以及自理能力,通常將護理級別分為四個等級,即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及三級護理。病人出院后的處理:⑴處理出院病人的床單位;①撤去病床上的污被服②用消毒液擦拭床旁桌、床旁椅及床③非一次性使用的痰杯、臉盆,須用消毒液浸泡④床墊、床褥、棉胎、枕芯等置于日光下暴曬、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或使用臭氧機消毒⑤病室開窗通風⑥傳染性疾病病人李元后,需按傳染病終末消毒法進行處理。⑵鋪好備用床,準備迎接新病人。⑶按要求整理病歷,交病案室保存。第4頁/共23頁入院和出院護理分級護理的的要點: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27舒適與安全護理舒適的概念:舒適,是指個體身心處于輕松自在、滿意、無焦慮、無疼痛的健康、安寧狀態時的一種自我感覺。舒適包括生理舒適,心理、精神舒適、環境舒適和社會舒適臥位的分類:⑴主動臥位;病人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習慣采取最舒適、最隨意的臥位,稱為主動臥位。見于輕癥病人、術前及恢復期的病人。⑵被動臥位;病人自身無力變換臥位,躺臥于他人安置的臥位,稱為被動臥位。常見于昏迷、極度衰弱的病人。⑶被迫臥位;病人意識模糊,也有變換臥位的能力,但為了減輕疾病所致的痛苦或或因治療需要而被迫采取的臥位,稱為被迫臥位。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難而被迫采取端坐臥位。第5頁/共23頁舒適與安全護理舒適的概念:舒適,是指個體身心處于輕松自在、滿28舒適與安全護理醫院常用保護具的種類:⑴床檔:主要用于預防病人墜床。⑵約束帶:用于保護躁動病人,限制身體或肢體活動,防止病人自傷或墜床。
⑶支被架:主要用于肢體癱瘓者,防止蓋被壓迫肢體而造成不舒服或足下垂等,也可用于灼傷病人和采用暴露療法需保暖的病人。使用時,將支被架罩于防止受壓的部位,蓋好蓋被。第6頁/共23頁舒適與安全護理醫院常用保護具的種類:⑶支被架:主要用于肢體癱29清潔、消毒、滅菌概念:清潔:是指用清水、清潔劑及機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其作用是去除和減少微生物,并非殺滅微生物。消毒:是指清除或殺滅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達到無害化的處理。滅菌:是指清除據或殺滅傳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使之達到無菌程度。第7頁/共23頁清潔、消毒、滅菌概念:第7頁/共23頁30隔離技術隔離可分為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兩種隔離的分類:以切斷傳播途徑作為制定措施依據的隔離系統:包括嚴密隔離、接觸隔離、呼吸道隔離、腸道隔離、血液-體液隔離、引流物-分泌物隔離、昆蟲隔離。隔離病室應有隔離標志并限制人員的出入黃色:為空氣傳播的隔離;粉色:為飛沫傳播隔離;藍色:為接觸傳播的隔離。第8頁/共23頁隔離技術隔離可分為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兩種第8頁/共23頁31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略自學(二月護理業務學習)第9頁/共23頁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略自學(二月護理業務學習)第9頁/共32病人的排泄需要與護理尿量異常有哪幾種?⑴多尿:是24小時尿量超過2500ml者。⑵少尿:是指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⑶無尿或尿閉:指24小時尿量少于100ml或24小時無尿液者。尿失禁的護理便秘的護理第10頁/共23頁病人的排泄需要與護理尿量異常有哪幾種?第10頁/共23頁33給藥治療的護理常用藥物種類依據給藥的不同途徑可分為如下類型:⑴內服藥;包括片劑、丸劑、散劑、膠囊、溶液、酊劑和合劑等。⑵注射藥;包括水溶液、混懸液、油劑、結晶和粉劑等。⑶外用藥;包括軟膏、酊劑、洗劑、滴劑、粉劑、栓劑、涂膜劑等。給藥的途徑:吸入>舌下含服>直腸>肌內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膚。第11頁/共23頁給藥治療的護理常用藥物種類依據給藥的不同途徑可分為如下類型:34靜脈輸液與輸血靜脈輸液的目的;(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2)補充營養,供給能量;(3)輸入藥物,治療疾病;(4)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輸血的目的:(1)補充血容量;(2)糾正貧血;(3)補充血漿蛋白;(4)補充各種凝血因子和血小板(5)補充抗體、補體等血液成分;(6)排除有害物質;(7)換血治療血液制品的種類全血:包括新鮮血和庫存血。庫存血一般可保存2~3周。成分血:血漿:新鮮血漿、保存血漿、冰凍血漿和干燥血漿。紅細胞:濃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和紅細胞懸液。白細胞濃縮懸液:用于粒細胞缺乏伴嚴重感染病人。血小板濃縮懸液:用于血小板減少或功能障礙性出血病人。凝血因子制劑:用于某些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其他血液制品:氫蛋白: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癥。纖維蛋白原:用于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抗血友病球蛋白濃縮劑:用于血友病。第12頁/共23頁靜脈輸液與輸血靜脈輸液的目的;血液制品的種類第12頁/共2335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病情觀察的主要方法: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及某些鑒別觀察方法。視診:觀察病人全身的狀態,如年齡,性別,營養狀況,意識狀態,面部表情,肢體活動等,還可以觀察皮膚、呼吸、循環狀況,分泌物等性狀,數量,及病人癥狀、體征等。聽診:通過耳可以直接聽到病人發出的聲音,如咳嗽,通過咳嗽的聲音,持續時間等分析病人疾病狀態。借助聽診器可聽到病人的心音,心率,腸鳴音等。觸診:用觸覺來了解體表溫度,濕度,彈性等,及臟器的大小、性狀、位置等。叩診:通過手指口技或手掌拍擊被檢查部位體表,了解被檢查部位臟器大小、位置、形狀等。嗅診:利用嗅聞來自皮膚、粘膜、呼吸道、胃腸道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種異常氣味可疑協助判斷病人疾病情況。直接觀察法:通過與病人及其親屬的交談和閱讀病歷資料及檢驗報告等了解病人病情。第13頁/共23頁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病情觀察的主要方法:視診、觸診、叩診、36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臨床常見意識障礙及特點嗜睡:病人處于持續睡眠狀態。但能被言語或刺激喚醒,醒后能正確、簡單而緩慢的回答問題,但反應遲鈍,刺激停止又很快入睡,是輕度意識障礙。意識障礙:表現定向力障礙語言、思維不連續,可有錯覺、幻覺、譫妄或精神錯亂。昏睡:病人處于熟睡狀態,不易喚醒,接近不省人事狀態,但強烈刺激可喚醒,且入睡快。昏迷:是病危的信號,是最重的一種意識障礙,其程度可分為深昏迷、淺昏迷。譫妄狀態:在意識清晰度降低的同時,常出現大量錯覺、幻覺、出現不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病人定向力全部或部分喪失,譫妄狀態往往夜間加重,晝輕夜重。第14頁/共23頁病情觀察與危重病人護理臨床常見意識障礙及特點昏睡:病人處于熟37臨終護理死亡過程的分期:醫學上一般將死亡分為三期:瀕死期、臨床死亡期及生物學死亡期。瀕死期:又稱臨終期,是臨床死亡前主要生命器官功能極度衰弱逐漸趨向停止的時期。表現:意識模糊或喪失,各種反射減弱或逐漸消失,肌張力減退或消失,循環系統功能減退,心跳減弱,血壓下降,病人四肢發紺,皮膚濕冷,呼吸系統功能進行性減退,呼吸減弱,代謝障礙,感覺消失等。各種跡象表明生命即將終結,是死亡過程的開始階段。臨床死亡期:此期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程已由大腦皮質擴散到皮質以下部位,延髓處于極度抑制狀態。表現: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各種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種組織細胞仍有微弱而短暫的代謝活動,此期一般持續5~6分鐘,低溫條件下可延長至1小時甚至更久,若得到有效的搶救,有復蘇可能。生物學死亡期:指全身器官、組織、細胞生命活動停止,即細胞死亡。從大腦皮質開始,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及各器官新陳代謝完全停止,整個機體無任何復蘇可能。第15頁/共23頁臨終護理死亡過程的分期:臨床死亡期:此期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38臨終護理臨終病人病情變化的主要內容⑴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瞳孔、意識狀態等。⑵監測心、肺、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⑶觀察治療反應與效果。第16頁/共23頁臨終護理臨終病人病情變化的主要內容第16頁/共23頁39考試重點1.醫療器材屬于高度危險性物品的處理方法必須選用(A)
A滅菌法B低效消毒法C中效消毒法
D高效消毒法E清潔法2.呼吸和呼吸暫停交替出現稱為(B)
A陳-施呼吸B間斷呼吸C深大呼吸
D呼吸困難E間歇呼吸3.長期六只導尿管后發生尿液渾濁、沉淀或結晶時應(D)
A經常更換臥位B熱敷下腹部C膀胱內滴藥
D進行膀胱沖洗E經常清潔尿道口4.下列哪項是輸液反應中急性肺水腫的特征性癥狀(E)
A心悸、嘔吐B咳嗽、氣促、呼吸困難C發紺、躁動不安
D胸悶、心悸、氣促E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5課 我畫我家教學設計 粵教版
- 人教精通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Lesson 19 教案
- 二年級上冊心理健康教案-17《學會觀察》 北師大版
- 七年級人教版上冊第四單元 第一課 美國政治的心臟華盛頓教學設計 4
- 二年級下冊鉛筆有多長教案及反思
- 財務制度和報銷流程培訓
- 九年級英語下冊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 Topic 3 I will remember our friendship forever Section A教學設計1 (新版)仁愛版
- 初中作文-寫作技巧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教學設計
- 二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9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老年護理中的跌倒風險評估與干預計劃
- GLB-2防孤島保護裝置試驗報告
- 中鐵員工內退管理辦法
- 高考日語復習:日語形容詞用法專項課件
- 新生兒發熱護理查房課件
- 第六章 內輪廓加工
- 第四節土石壩的穩定分析
- 《第三節祖國的寶島-臺灣》教學設計(安徽省市級優課)-八年級地理教案
- 軟件供應鏈安全解決方案項目初步(概要)設計
- 工程力學答案
- (完整版)聚乙烯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