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導學案Microsoft PowerPoint 97-2003 演示文稿 (2)課件_第1頁
蘇軾詞導學案Microsoft PowerPoint 97-2003 演示文稿 (2)課件_第2頁
蘇軾詞導學案Microsoft PowerPoint 97-2003 演示文稿 (2)課件_第3頁
蘇軾詞導學案Microsoft PowerPoint 97-2003 演示文稿 (2)課件_第4頁
蘇軾詞導學案Microsoft PowerPoint 97-2003 演示文稿 (2)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淵,字世用,江津人。宣德五年選庶吉士,授官編修。邸王代理國政,徐有貞倡議南遷,太監金英呵叱他出去,他踉踉跆跆經過左掖門。江淵正好進來,迎上去問他。徐有貞說:“因為我建議南遷不合眾意?!庇谑墙瓬Y進去,極力陳說穩固防守的策略。于是被邸王知遇,由侍講越級提拔為刑部右侍郎。也先進犯京城,皇上命令江淵參與都督孫鏜的軍隊事務。

文言句式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主謂倒置四、倒裝句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倒裝句語法公式:(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定語后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主謂倒置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于被動式關系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為鄉里所患《周處》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3.用“于”表示被動。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馬說》4.……見……②漸見愁煎迫。(《孔雀東南飛》)5.……見……于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6.無標志的被動句③洎牧以讒誅。(《六國論》)

景泰元年,出京巡枧紫劑、倒馬、白羊各關隘,和都指揮同知翁信監督修建雁門關。這年秋天就以原來的官職兼任翰林學士,進入內閣參預機要事務。不久改任戶部侍郎,像以前那樣兼職。第二年六月,因為天象變異分條上書建議三件事:一,深厚結交朵顏、赤斤各衛,作為東西方的防線;二,陳去京城軍隊多余的兵丁,用來資助生產;三,禁止揭發上告王振的余黨,以免枉錯淫濫使無辜受害。詔令全部聽從他的建議。又在第二年二月改任吏部,仍然兼任學士。

東宮改換后,加官太子少師。四川巡撫愈都御史李匡不稱職,因為江淵的進言罷免了他。服母喪期中起用恢復官職。當初侍講學士倪謙遭逢喪事,江淵舉薦他任講官,倪謙于是減少服喪期起用任職?,F在御史周文說江淵引薦倪謙,正是他自己為今天打算?;实壅J為事情已經處理了,不再過問,卻命令從現在起群臣遭逢喪事不得沒有準則地保舉。

內閣大臣已經不融洽,而陳循、王文尤其刻意營私。江淵喜歡議論,常常被同級官員所壓制,內心感到失意不高興。恰逢兵部尚書于謙因病告假,詔命推選一人去協同辦理兵部的事務,江淵心里很想得到這個職位。陳循等人假裝推選江淵卻悄悄地叫商轄起草奏章,把“石兵江工”四個字給他看,江淵在一邊不明白。等到詔書下達,調工部尚書石璞去兵部,而用江淵代替石璞,江淵大為失望。英宗重新登上皇位,他和陳循等人都貶謫去戍守遼東,沒過多久就死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

浣溪沙蘇軾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1: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5①雨后置身清新宜人的環境之中的愉悅、愜意。一場雨過后,“軟草平莎”油綠水靈,格外清新;路面上,凈而無塵,作者縱馬馳騁,自是十分愜意。(2分)②對農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希冀歸耕田園的愿望?!笆帐榜罡怼?,表現出他對農村田園生活的熱愛。雨后桑麻蓬勃生長,蒿艾香氣如熏,詩人自然是熱愛這樣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將這樣的情感進一步深化。(3分)

臨江仙

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

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這首詞寫于蘇軾謫居黃州期間。當時詞人住在城南長江邊的臨皋亭。友人馬夢得在城東門外為他申請了一塊荒地,名曰“東坡”。蘇軾還在東坡筑屋名雪堂。這首詞記敘了深秋之夜蘇軾在雪堂開懷暢飲,醉后返歸臨皋的情景。②縠紋:水中細小的波紋。

小題1:請簡要分析這首詞中詞人的形象特征。(5分)

小題1:①開懷暢飲,醉而復醒,醒而復醉,可見一個豪興縱飲、有著真性情的詞人形象;(1分)②獨自回家,敲門不應,獨自聽江聲,一個風姿瀟灑、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形象躍然紙上;(2分)③從全詞看,詞人是一個心事浩茫、心情孤寂、不滿世俗、向往自由(超脫現實)的詞人形象。(2分)臨江仙

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

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小題2:簡析這首詞運用的幾種主要的表現手法。(6分)①反襯。(1分)上片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童鼻息如雷和詞人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1分)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1分)②直抒胸臆。(1分)“長恨”句、“小舟”句,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理思辨,(1分)發出了對整個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托的深沉喟嘆。(1分)③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夜闌風靜”“小舟”“江海”,(1分)引發出詞人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緩和,象征著詞人追求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1分)(答出兩點即可)水調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辛棄疾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1)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涵。(2分)答: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征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操。(2)指出“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思?(6分)答:①兩個典故分別出自《論語》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②前者以楚狂接輿的典故,表達了詞人抗金復國理想無人理解的悲憤;后者以陶淵明自況,抒發了詞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情懷。“聽我楚狂聲”出于《論語?微子》(新課標《先秦諸子選讀》第一單元第一節),表達了作者不愿趨炎附勢、屈從權貴的耿介之情;“富貴非吾事”出于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新課標必修5第二單元),意為自己此次奉召赴臨安并不是追求個人營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跡。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若是景色,描畫面,概括意境特點;若是某一個植物或者動物,翻譯結束后需要概括他們的特點;若是人物,翻譯完后需概括人物的性格心理(緊扣要說的詞)(3)說明手法,為了什么而產生的感情,。孤雁兒李清照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藤床紙帳①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②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③。注:①藤床紙帳:據明高濂《遵生八箋》記載,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動撐腳,便于調節高低。紙帳,亦名梅花紙帳。據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帳頂,四周用細白布制成帳罩,中置布單、楮衾、菊枕、蒲褥。②“吹簫人去”:化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簫史的故事,見《列仙傳》。(1)這首詞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孤雁兒》明為詠梅,暗為悼亡,寄托了詞人自己的凄冷孤苦之情,對于朝廷南遷后不久不幸病故的愛侶趙明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