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7篇_第1頁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7篇_第2頁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7篇_第3頁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7篇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7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篇1 知識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 2、熟讀課文,準確地翻譯課文。 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正確的翻譯本文內容,體會本文的創作特點,體會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豪情,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重點難點: 能力目標 策略與方法: 討論式、啟發式、分析 教學媒體: 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設計: 課前二分鐘演講。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現在提問

2、大家一個問題:中國第一大潮是什么潮?它產生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古代描繪錢塘大潮的文章觀潮。 二、整體感知: 簡介作者:周密,字公謹,宋代人。聽錄音,疏通文意。對照注釋,解釋下列重點字詞熟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提出疑難問題。 回答問題: 1、本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本段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2、本段的描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三、揣摩體味 熟讀全文的第二了三文四自然段提出疑背問,回答揣摩與體味熟讀全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提出疑問。問題點 熟讀全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提出疑難問題,并回答問題: 1、這兩段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是什么?每段主要從側重于哪些方面描繪錢塘江大潮? 2、閱讀文后的酒

3、泉子,它描繪的內容本文哪個自然段中有詳細的描繪? 3、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屬于什么描寫?人們看錢塘江大潮的原因有哪些? 四、拓展延伸: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在客觀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你對此有何看法?如果你是當地的負責人,在今天,你又將如何利用好這一旅游資源?如何更好的實現它的可持續性發展。 五、布置作業: 熟讀全文,并且將酒泉子這篇文章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梳理本文的知識重點。組織學生進行識記導入新課講授知識重點,指導學生回答問題組織學生學習知識重點組織學生朗讀全文,指導、點評學生回答問題朗讀課文,然后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組織學生識記重點知識。 課后記:本文應該從修辭上入手

4、,幫助學生理清全文的思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準確翻譯全文,力求讓學生通過文字的解讀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會認“罩、屹、鼎、沸、貫、崩、恢”等7個生字詞,會寫“潮、稱、鹽、籠、罩、蒙、薄、霧”等13個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不同的景觀,感受“奇觀”的奇特之處,培養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4、學習本文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并加以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文章學習,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和潮來后的不同景觀,用心感受不同時刻的畫面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并大致能說說“潮來時

5、”的整個經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一、 激趣導入,感知自然美(4分鐘) 同學們,平時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玩呢?把你覺得最好玩的地方和我們同學介紹一些,并說說你為什么覺得這個地方好玩。 二、 初讀課文,構建文體美(9分鐘) 1、檢查學生書寫生字情況 2、自由朗讀課文,疏通字詞障礙。 3、讀了這篇課文,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4、你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你讀本文后的感受嗎? (預設1:海寧市的鹽官鎮真是一個觀潮的好地方哪!預設2: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景象好壯觀啊!預設3:浪潮就像千萬匹白馬齊頭并進,真是浩蕩啊!) 教師引導:你可以用書本上的一句話來說說嗎? 引

6、出課文第一段: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4、天下奇觀的“觀”和文章的題目觀潮的“觀”一樣嗎? 1、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觀”是的意思是:( )。 、觀看; 、觀察; 、參觀; 、景象。 2、課文題目觀潮的“觀”的意思是( ) 、觀看; 、觀察; 、參觀; 、景象。 三、 研讀課文,賞析語句美(22分鐘)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錢塘江大潮“奇”的地方。 過渡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么,它“奇”在哪里呢? 預設1:潮來前。 (課件出示) :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鎮海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去

7、霧中若隱若現。 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在你的想象中,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在生活中看到過這樣的景象嗎? 這句話中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塔、亭、臺和山,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該怎么讀這句話呢?指導朗讀。 預設2:潮來時。 (課件出示)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過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誰能將這句話來讀一讀? 在你的想象中,“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是怎么樣的?你在電視的畫面中有看到過這樣的情景嗎?(重點指導“浩浩蕩蕩”“飛奔”“山崩地裂”“ 顫動”等詞在這句話中的作用) 觀看課件實錄,感受現場氣氛。 帶著這種氣勢兇猛的

8、語氣,自由讀,全班齊讀。 示范讀,讀出語氣。 不看書本,你可以將潮來進的壯觀景象說一說嗎? 想一想,這句話用的是怎樣的描寫方法?(比喻、夸張) 小練筆:你還仿佛看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讓學生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進而拓展,想象畫面,從而對潮來時的氣勢進行深入的理解感悟) 預設3:潮過后。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入,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堤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才”字,你發現了什么? “兩丈來高”是多少高?讓學生用手向上延伸,試著比畫。 指導朗讀。 2、結合課文內容特點,學習字詞。 過渡:文章講了“潮”,還講了什么?(人)人怎么樣

9、?(多) 請你在文中出關與描寫“人多”的詞語,用“”畫出來,用“”畫出關于寫“潮”的詞語。(課件出示兩組詞語) 人山人海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沸騰 昂首東望 橫貫江面 踮腳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 你能讀嗎?同桌間相互讀一讀。 這些詞仿佛都有一幅畫面,有一陣聲音,你可以把它們讀出來嗎?教師指導朗讀。 3、學習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如: 觀潮為什么要定在農歷八月十八這一天呢? 為什么說海寧市的鹽官鎮是觀潮最好的好地方?結合地圖,給學生做簡要分析,并培養其愛思考的好習慣。 四、 回顧感知,拓展延伸(5分鐘) 再次朗讀課文,整體回歸感知。并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 1、課文按什

10、么順序,寫了哪些內容?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潮來前,江面_;潮來時,江面_;潮去后,江面_的壯觀的大潮景象。 2、找找相關資料,浙江還有哪些有名的“奇觀”,說說它“奇”在何處。(課后請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一下好嗎) 五、板書設計 潮來前 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 遠 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 觀潮 潮來時 天下奇觀 近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潮過后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篇3 一、目標與要求 1了解錢塘江潮雄偉壯觀的景象。 2了解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及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術。 3體會文中自然美與人文美相融合的特點。 4學習文中精彩生動的語言描寫。 二、教與導設計 0學法指導 這篇的語言

11、描寫既簡潔又生動,學習時要體會這一特點。從形、聲等不同角度由遠及近描摹錢搪江潮的壯觀,非常形象準確,表現了其雄豪的氣勢。接著對水軍操練及吳中健兒的描寫,更令讀者如身臨其境。 在閱讀本文時,要求在疏通字句的基礎上領會這些內容及特點。 O重點與難點 1的脈絡。 第一段:從視覺與聽覺兩方面描寫錢塘江 潮的雷霆之勢。 第二段:寫教閱水軍的奔騰分合之勢。 第三段:描寫吳中健兒迷人的弄潮身姿。 第四段:描寫觀潮者之多。 2本文的語言特色。 本文語言之所以生動而形象,主要在于: 一.能準確地運用動詞,如“披發文身”中的“披文”,凈先鼓勇”中的“爭、鼓等。 二、文中善用比喻張等修辭方法。如“玉城雪嶺際天而來中

12、,“玉城雪嶺”是比喻,“際天則是夸張,“大聲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則用夸張,使讀者對錢塘江潮的氣勢如同親見,感受很深。 3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課文前三段分別描寫了錢塘江潮的氣勢。操練水軍的情況及吳中健兒的突出表現,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寫。最后一段則是從側面描寫,觀潮的人越多,越是說明錢塘江潮氣勢的壯觀,越是說明水軍操練及吳中健兒的本領高強,人人都想一睹為快。這樣,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對正面描寫起了襯托的作用,使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現力。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篇4 一、課題:觀潮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作者記敘了觀賞錢塘江大潮時所見所聞的景象,說

13、明它確實是天下奇觀。課文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退之后的時間順序記敘的,重點描寫了潮來之時潮水的壯觀景象;從聲音和樣子兩方面寫出了潮水的宏偉氣勢。閱讀這篇課文可以使學生了解錢塘江的有關情況,激發熱愛自然,探索奧秘的情趣。文中有許多優美的詞句,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作為最后一組課文的學習,要綜合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來學習,有意識地檢查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相關的詞語,特別是文中的四字詞和成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3.能綜合運用以前學到閱讀方法學習本課,使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如:分清文章的主次;邊讀邊想畫面,

14、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4.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記敘事物的寫作方法。 5.通過學習課文,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能夠根據語言描寫想象畫面。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法學法: 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中悟情。 七、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錢塘江大潮的圖片、資料,教師制作大潮景象的課件。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我們這個學期的第一課觀潮,齊讀課題,這篇文章描寫的是錢塘江大潮。誰了解它,能把課前收集的資料向大家說說嗎? 放映大潮錄象,配上進行曲音樂,學生盡情地觀賞。 看完之后,談談你的感受。 想知道課文是用什么語言描寫這宏偉景觀

15、的嗎?那就讀讀課文吧? 說明:導入的設計,利用錄象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談觀后感,接著問:想知道課文是用什么語言來描寫這種景象的嗎?這樣就能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我們看到課文分成幾個段落? 五個。 2.為什么要分成五個段落呢? 課文是總分的結構,第一段是總起的段落,提出天下奇觀。第二段講潮來前,第三段第四段講潮來時,第五段講潮頭過后。 3.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線索。 快速瀏覽或默讀課文,這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哪些部分是詳細,哪些部分是略寫。 按事件發展順序來寫,詳寫在潮來時,其他的都應該是略

16、寫。 說明:語文教學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所以,初讀課文后,要對課文形成整體的印象。 (三)學習重點部分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1.默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畫的句子,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補充讀,齊讀。 3.再默讀或小聲讀這些句子,說說,讀著讀著你仿佛看見了什么畫面。 4.把想到的畫面說給同學聽,用自己的語言說,盡量用上書上的重點詞:悶雷流動、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橫貫江面、白浪翻滾、白色城墻等。用多媒體投影這些詞語。 5.指名說,評說,補充說。 說明:這一環節的設置,主要學習用邊讀邊想畫面的閱讀方法讀懂課文,并把想到的畫面轉換成口語,又進行了

17、語言訓練。落實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能力要在具體實踐中訓練才能形成。 6.品味課文語言。 同學們,你們讀了課文,能把想象到的畫面說得這么好,除了你們的聰明才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課文的語言美。 現在請你們再讀讀自己覺得美的句子,怎樣讀才能把你感覺到的美有感情地讀出來。再說說覺得這個句子美在哪里。 讀完后品讀,評讀,全班一起讀,充分感受語言美,形象美。 7.學法總結。 邊讀邊想畫面,把想到的畫面說一說。 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潮來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課文除了潮來之時部分寫得美,潮來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選擇你喜歡的一部分學習,用剛才的學習方法。 1.找出

18、喜歡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畫面。 2.展示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或說說想到的畫面)。 (五)總結談話。 1.同學們,錢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見的偉大奇觀,今天我們見識了祖國這么神奇、壯觀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種情感在涌動,能不能用語言來抒發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學生抒情。 2.在體會作者表達方面,你能向課文學習什么? (六)作業: 1.抄寫課文生字、詞語,按音序寫。 2.抄寫文中的四字成詞,并自選兩個詞語造句。 3.背誦3、4自然段。 4.根據課文描述,畫一幅大潮圖畫。 九、設計說明 語文學習目標,是多維的,是立體的,不僅有知識與能力的目標,還有

19、過程與方法的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所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自己覺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與感染。三維目標實現的最終途徑還是讀,各種形式的讀,默讀、朗讀、快速讀,邊讀邊想象等,并把自己讀的感受與同學交流、討論,遵循課標的這些精神、理念,本課教學設計的最大特點就是入情入景地讀,動心動情地讀。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齊頭并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

20、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 2、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反映錢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直奔“潮”,整體感知 1、 釋題知“觀潮”。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過了課文,著而的“潮”,就是指錢塘江大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2、 入文理解“觀潮” (1) 導入: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現在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摸它、觀賞它、! (2) 讀文。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找到

21、文中具體告訴“我們觀潮”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一句。 A 這里的“這一天”和“這里”分別指的是什么?你能聯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者說一說嗎? B “據說”怎么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說”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 二、品位“奇”,感覺奇觀 師: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里呢? 1、 邊默讀課文邊用“?”畫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 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壯觀、奇特。 課件出示: _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_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

22、來越大,只件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3、 學生讀句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說的是什么?眼看潮水就要來了,帶給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適時引導學生聯系“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 4、 精讀第4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1)范讀,朗讀感受:這時,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口評“奇” A 潮水的長 師:你懂得“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B 潮水的高師: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墻”這樣的場面。(“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既有聲又有形,極為恰當生動地說明后浪涌前浪,一排剛過一排又緊接著,說明氣勢大,

23、速度快,給人以勢不可擋之感。又如“白色城墻”色形兼具地說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見潮水是洶涌而來。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見的浪,潮也是罕見的潮。) C 潮水的氣勢猛 、聲音響 “起頭并進、浩浩蕩蕩”,你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嗎?再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 (3)這三句話能調換順序嗎?為什么?(由遠及近,點撥“移“字的精妙) 過渡:同學們談得真不錯,那么錢塘江大潮真正到來的這一刻是不是與剛才大家想的一樣呢?下面請大家欣賞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吧! (4)欣賞課件。 (5)品讀回味。 師: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詞造句之功,我想大家也能受到了

24、感染,把這雄偉壯觀之勢讀出來。 (6)啟發學生與文本、作者、大自然的對話。 師:如果你就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想些什么?會怎樣做呢? (7)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8)配樂朗讀3、4自然段。 5、自主品讀“潮去后”的“奇” (1)讀了之后,你覺得更“奇”的體現在哪些情景里,哪個詞語里? (2)適時點撥感悟“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3)“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么?(聯系全文) 6、品讀“潮來前”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未出現時,江面是很平靜的,平時的錢塘江本來就美,也有大潮出現。但“觀潮日”這一天的潮就最奇特了,所以人們對這一天的到來翹首

25、相盼。 (2)引讀:帶著期盼的心情,讀好句子。 三、深悟“奇”,回歸整體 激情:我們仿佛來到了錢塘江邊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以它的壯麗、雄奇令我們嘆為觀止,真不愧為“天下奇觀”。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再次感受“觀潮”中的美、壯、奇吧! 第二課時 一、讀文,理清層次,分段訓練 1、回憶:上一節課我們品位了那“天下奇觀”帶給我們那壯觀的景象和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還記得一開始大家讀了3、4自然段后,你們發現這里都是寫什么?1、2、5自然段又各寫了什么?(分小組讀段落) 2、點撥時間詞,嘗試分段。 引導:第二自然段寫“潮來前”,第三、第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第五自然段寫“潮來后

26、”。二至五自然段具體地講寫人們觀潮前后的情景和大潮的壯觀,學生易掌握,難點在于二至五自然段與第一自然段的關系,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講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與下文是先概括后具體的關系。 二、積累,課外拓展 1、錢塘江大潮壯觀的景象形成與當地的地形有關嗎?(出示有關資料) 錢塘江涌潮:因受太陽、月球引力影響和地球自轉的作用,海面會出現潮汐,這是普通現象。然而錢塘江的潮涌卻分外壯觀。特別是每年秋分時節,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后潮勢更加洶涌,當年蘇東坡有“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感嘆。錢塘江的潮汐之所以特別大,除了因為這時太陽、月亮、地球都在一條直線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的原因之外,還有獨特的原因。 錢江

27、涌潮,出現在我國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入海處附近,因屬海寧市,所以又叫海寧潮,錢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時,海水從寬達100公里的江口涌入,由于兩岸逐漸狹窄,灣內水面固之迅速提高,出現涌潮,加上錢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擋難于外泄,反過來又提高了灣內的水位,加強了潮勢。錢塘江口橫豐一條巨大的沙坎,潮水涌入時受到沙坎阻擋,速度減慢,而后面的潮水又迅速涌上來,后浪推前浪,潮頭也越來越高。另外,浙江沿海一帶夏秋季節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這也助長了潮水的聲勢。 海寧縣鹽官鎮東南一段河塘,是近代的觀潮圣地。這里建有觀潮臺、觀潮亭和鎮海塔。江面只有兩三公里寬,潮勢最盛,潮頭并列一

28、線,有“海寧寶一線潮”之稱。海潮漲入江口之后,因南北岸勢不同,漸成二段。南段速度,經段速度慢,當南段蕩回與北段匯合時,潮頭相撞,聲如山崩地裂。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最官觀賞此景。海潮西進,撞上伸入江心的丁字壩時,怒濤驚堅,碎作潑天大雨,潮頭反竄塘岸,為“返頭潮”。距鹽官鎮12公里的老鹽倉是觀賞此景的佳點。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以鹽官觀潮的人如潮涌。這時潮頭最高時可達3.5米,潮差可差89米。 2、尋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5處,相機點撥比喻句的樣式。如:好像、猶如、形成。) 3、自主積累:自選感興趣、欣賞的精彩語句。 4、選作題 A 編寫廣告語。 B 通過網上圖書館搜集一些圖片或資料。 觀潮教學

29、設計教學教案篇6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記敘的就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課文結構清楚,層次分明。在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形容、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情狀和聲威,還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讀后不禁發出由衷的贊嘆: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 課前學

30、情 1、 查閱有關潮汐、潮汛的資料,合作搜集錢塘江的大潮的文章或者圖片,互相交流學習,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 讀讀P5頁的“資料袋”,了解錢塘江的秋潮。 3、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預習課文,補充暑假的預習本(含自己認為難寫的生字)。 4、教師:PPT 學習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昂首東望、風平浪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

31、,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課時 安排2個課時 第 1 課時 教學環節師生教學活動設計意圖 一、初步談話,理解課題 (5分鐘)讀第一組課文的導語,問學生:這個單元是一組關于什么內容的文章?自然奇觀。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第1課:觀潮。ppT課文寫的是哪兒的潮?錢塘江在我們祖國的浙江省,遠離你們可愛的家鄉廣州有好幾千里。如果說廣州的白云山舉世聞名,那么浙江的錢塘江大潮就可稱為“天下奇觀”了。(板書:天下奇觀)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查字典) 理解“觀”-“奇觀”“天下奇觀”詞語的意思。1、理解“觀”“奇觀”“天

32、下奇觀”詞語的意思。(詞語教學) 2、讓學生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15分)1、 交流預習情況:多音字“號”,“薄”,“稱”;難寫的生字:籠罩,蒙,昂 2、 學生預習時的疑難問題 3、 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自己再把課文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學生自讀課文) 板書: 天下奇觀 (景象) 號,稱,薄 總寫潮的壯觀 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 籠,罩,蒙,昂 (1) (2) (3-4) (5)重視預習;整體感知;了解文章結構和寫作順序,重寫第3、4段;初步介紹寫作方法(不僅知道寫什么,還要知道怎么寫的) 三、讀通課文,理解關鍵詞語 (20分)1、 指名分

33、段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A、(據說;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江邊(文中的第一幅圖);籠罩,薄霧,屹立,若隱若現,人山人海,昂首東望等) B、悶雷滾動,人聲鼎沸,風平浪靜,水天相接(寫聲音) C、白浪翻滾,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山崩地裂(寫形狀和聲音) D、漫天卷地,風號浪吼,號,恢復 2、邊聽邊讀(悠悠課堂,情景動畫)課文讀流利,讀順暢 理解并且積累重點詞語 板書設計1. 觀 潮 天下奇觀 (景象) (看) 號,稱,薄 總寫潮的壯觀 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 籠,罩,蒙,昂 (1) (2) (3-4) (5) 作業布置1、 參考第17頁,家聽課文中的四字詞語。(2號課文本) 2、 熟讀第1課,背誦第3、

34、4段。 3、 字貼第1課。 第2課時 教學環節師生教學活動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聽讀詞語課堂練習本,兩組詞語,當堂檢查,一個學生在小黑板上寫,兩組詞語對比,你發現了什么?(一次性聽多個詞語,聽一遍。) 1、 表聲音:悶雷滾動,人聲鼎沸,風平浪靜,山崩地裂,風號浪吼 2、 表形狀:白浪翻滾,齊頭并進,浩浩蕩蕩,漫天卷地復習鞏固,積累詞語。 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分類詞語盤點 二、研讀3、4段,突破重點1、細讀課文,想象畫面。 (1)默讀第3、4自然段,思考:大潮來時,江面上出現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到驚奇?邊讀書邊想象畫面,在課文中適當批注。 (2)同桌或合作小組內交流,說說大潮來

35、時的聲音和形態。 (3)全班交流,教師點評,并出示相關課件加深感受。(兩個視頻) 2.領悟表達方式。 (1)畫出描寫大潮來時聲音的詞句。說說這些詞句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2)比較句子。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戰馬飛奔而來。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3.熟讀背誦。 再讀從大潮來時到潮頭西去這一部分,邊讀邊記憶大潮的變化過程,練習背誦。1、想像說話,創意表達 2、注重積累和運用,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3、指導朗讀 (第一句把意思說完整了;第二句寫出了顏色和數量;第三句更具體地寫出了大潮發出的巨響和浩大的聲勢) 三、創設

36、情境,運用語句;小訓練1、黃第七題,當堂講評。 2、老師說詞義,學生說成語(口頭練習);填空。ppt讀寫結合,運用詞語 板書設計1.觀潮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潮來時 天下奇觀 ! 山崩地裂 一堵水墻 作業布置1、 認真完成黃第1課。 2、 摘抄默寫第3、4段和自己喜歡的其他句子,寫寫體會。(讀書筆記本) 3、 結合第9頁資料袋的內容和圖片預習熟讀第二課。查找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資料。 觀潮教學設計教學教案篇7 一、初步談話,理解課題 師: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第23課:觀潮。課文寫的是哪兒的潮 生:(齊答)錢塘江大潮。 師:錢塘江在我們祖國的浙江省,遠離你們可愛的家鄉云南有好幾千里。如果說云南

37、的石林舉世聞名,那么浙江的錢塘江大潮就可稱為“天下奇觀”了。 (板書:天下奇觀) 師:“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生:“觀潮”的“觀”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觀”的“觀” 師:快請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學生) 生:“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 師:那么“奇觀”的意思呢 生:“奇觀”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觀”就是奇異的景象。 師:誰能說說“天下奇觀”的意思。 生:“天下奇觀”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觀”就是天底下奇異的景象。 師:回答正確。 “觀潮”和“天下奇觀”都有一個“觀”字,但意思卻不相同。教師及時抓住這個“

38、觀”字,讓學生,不僅理解了“觀”的意思,而且有利于學生養成的習慣。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先理解“觀”字,再理解“奇觀”,最后理解“天下奇觀”,由字到詞,一層進一層,顯得很扎實。 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師:昨天,你們回家預習了課文,自己再把課文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學生自讀課文) 生:作者先寫潮來之前,再寫潮來之時,最后寫潮過之后。 三、觀看錄像,感受情景 師:學得真不錯,你們對錢塘江大潮一定很感興趣吧有沒有見到過 生:(遺憾地搖搖頭)沒見過。 師:別遺憾,我呀,把這大潮給錄下來了,想不想看 生:想。 師:我們就一塊兒來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一天下奇

39、觀。 (學生看錢塘江潮錄像,不時發出驚嘆聲。) 四、突破重點,指導朗讀 師:剛才錄像里潮水的景象,咱們課文里也有,在哪兒呀 生:課文3、4自然段。 師:自己讀讀3、4自然段,你覺得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就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 生:(自由讀)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學生可以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師:讀得不錯。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生:激動。 師:讀出這種感覺來。 生:(齊讀)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

40、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師: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多么壯觀!你們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 生:(分組比賽讀) 生:(齊讀) 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師:喜歡這句的舉手。 (學生全體舉手) 師:(舉手)再加上我一個,我也特別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在下邊也再準備一遍,待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把這種雄偉的氣勢給讀出來了。 (指名學生個別賽讀,教師加以鼓勵

41、,并與學生一起為朗讀進步者、優秀者鼓掌。) 師:你們讀得真不錯,能讓我試試嗎 (學生高興地點頭叫好。教師朗讀這一句。學生熱烈的掌聲響起。) 師:謝謝鼓勵,該你們了,讓我為你們喝彩,行嗎 (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棒極了! 教師轉變角色,作為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范,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加上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愿讀、樂讀、愛讀,極大地激發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生:我特別喜歡這句。“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師:閃雷滾動的聲音是什么樣兒的誰來學學看。生:轟隆隆隆 師:還學得真像,雷的聲音比較的沉悶,我們一起學學看。 生:(一齊

42、模擬)轟隆隆 師:這聲音作者用哪個詞來形容 生:悶雷滾動。 師:課文中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潮水的聲音,用得多形象啊!我們一塊兒來讀讀這個句子。(學生齊讀) 師:讀得真好,再來一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學生閉眼齊背) 熟讀后緊接著讓學生背誦,強化一下記憶,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生:我特別喜歡這一句。“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師:人群又沸騰起來。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么沸騰的咱們來演演看,好嗎 生:好! 師:準備,開始! 生:(跳著,叫著,揮舞著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師:沸騰了!剛才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

43、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里。 生:(齊答)人聲鼎沸。 師:來,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 生:(齊讀) 讓全體學生用具體生動的表演來體現對“沸騰”這個詞的理解,然后又從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個詞語“人聲鼎沸”,從概念到形象,又從形象到概念,這樣學詞語學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確,也便于今后運用。 師:把出現白線和白線橫貫江面這兩個句子連起來讀讀。 生:(齊讀) 師: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五、聽聽讀讀,體會順序 師: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

44、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師: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生:(動筆在練習紙上填寫) (),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

45、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教師用投影打出一位學生的作業,集體反饋校對。) 師:發現沒有,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潮水的 生:作者從遠到近描寫潮水。 師:是啊!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潮水的變化。來,王老師和你們一塊兒讀讀這段話,再來體會一下。 (師生齊讀這段話) 師:現在,我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才那段話嗎 (學生自由準備背誦) 師:能行的起立! 生:(全體起立) 師:真有信心!給你們配上錄像好嗎 生:(興奮地點頭) 師:配著錄像,讓我們帶著對錢塘江大潮的無限贊嘆之情來背誦這些描寫潮水的精彩語句。 生:(有感情地看錄像背誦) 師: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