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河邊鎮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綿陽市河邊鎮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川省綿陽市河邊鎮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 讀“某電子產品生命周期模型圖”。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能夠解釋產業轉移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產業轉移路徑是由丙國一乙國一甲國B該產業轉移路徑是由甲國乙國丙國C該產業是向著礦產資源豐富地區轉移 D該產業的轉移主要反映的是資本轉移參考答案:A2. 【2012湖南師大第6次月考】下圖表示沿115E經線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讀圖回答34題。3.下列地區春雨比例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黃淮平原 C.鄱陽湖平原 D.江淮平原4.從圖中信息和所學地理知識可以推出( )A.春季降水量地區比地區多 B. 春季降水量地

2、區和地區一樣多C.夏雨比例地區比地區少 D. 夏雨比例地區比地區多參考答案:C C3. 下表是我國北緯35-40之間大陸上四地的氣候資料。讀表回答四地氣候比較,大陸性最明顯的是A B C D 參考答案:A4. 下圖為“某月沿0經線海平面平均氣壓分布圖”。讀圖回答第2224題。22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3該月份甲地盛行()A東南風 B東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24該月份乙地的氣候特征是()A高溫多雨 B低溫少雨C溫和多雨 D炎熱干燥參考答案:22.C 23.A 24.D5. 右圖是“1959年-2009年秦嶺北坡某河流域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徑流深度變化”,可知該流域A.秋季干

3、流水面達最寬 B.徑流量與降水量成正比C.以地下水補給為主 D.植被破壞明顯參考答案:【知識點】本題考查河流域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徑流深度變化分析。【答案解析】2.A解析:2題,根據表格信息可知,秋季該河流流域降水量大,月徑流深度最大,說明河流的流量此時最大,所以秋季干流水面達最寬,A正確。【思路點撥】準確解讀圖中信息是解題的關鍵,本題難度中等。6. 2007年“六五”世界環境日的國內主題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據此回答我國提出節約型發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A.自然資源總量多、類型全 B.單位GDP 資源消耗量小C.人均資源占有量少 D.經濟發展速度快參考答案:C7. 輪胎是汽車唯一接觸地面的部位,

4、輪胎按氣候適用可分為:夏季胎(偏重高溫地區使用)、四季胎(適合全季候并且稍微偏重于冬季使用)、冬季胎(偏重冬季使用)、雪地胎(因鑲嵌金屬釘,俗稱釘胎。偏重冬季經常行走于雪地和惡劣路況的車輛使用)。芬蘭諾記輪胎公司是冬季輪胎的發明者,擁有自己的輪胎測試場-世界上唯一深入北極圈的輪胎測試場。近年來,世界輪胎企業每年冬季集聚諾記輪胎測試場,創造雪地駕駛世界吉尼斯紀錄。2012年,安裝上芬蘭諾記冬季輪胎的汽車,以冰面最高335.713公里/小時的時速,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據此完成1-2題。1.德國不允許雪地胎上路,是因為雪地胎A不適合德國路面 B廢棄后處理難度大 C會破壞路面 D價格較昂貴2

5、.近年來,世界輪胎企業每年冬季集聚北極圈內的諾記輪胎冬季測試場,創造雪地駕駛世界吉尼斯紀錄,主要是為了A提高產品知名度B擴大生產規模C調整產業結構D提高駕駛技術參考答案:C A1.解題關鍵在于閱讀材料,雪地胎因鑲嵌金屬釘會對柏油馬路路面造成破壞。題干中德國“不允許”上路,側重于雪地胎上路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可排除A、B、D選項。 2.題中“冬季輪胎測試場”,“創造雪地駕駛吉尼斯紀錄”,“企業集聚”可知主要目的是:借此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加強切磋交流。8. 當前世界上天然橡膠和油棕的最大產地在 A撒哈拉以南非洲 B拉丁美洲C南亞 D東南亞參考答案:D9. 下面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兩幅景觀圖,左圖中間的線

6、狀事物是某地貌發育的初始階段,右圖顯示該種地貌正在往中期發育。讀圖完成2930題。29形成該種地貌的地理作用主要是( )A風化作用 B變質作用 C沉積作用 D流水作用30該地貌的發育,給當地帶來的影響是( )A灌溉農田 B水土流失 C調節氣候 D破壞植被參考答案:DB10. 城市空間分布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其發展演變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讀某城市空間分布不同階段的發展演變模式圖,回答圖中四個階段按時間的發展演變順序,正確的是A B C D參考答案:C11. 下圖為“某服裝生產專業鎮工業聯系示意圖”。讀圖,完成32、33題。32. 對該鎮服裝產業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生產服務與社會服

7、務較為完備 B. 加工生產附加值高,企業利潤豐厚C. 每個服裝生產企業的規模龐大 D. 原材料、設備和產品市場均在海外 33. 該鎮各類服裝企業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共用基礎設施,便于交流、協作 B. 交通便利,利于產品集散 C. 增加就業,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 集中治理工業污染參考答案:A A12. 圖6所示區域內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約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區年降水量僅50mm左右。據此完成1416題。14圖中甲地區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15解決該區域農業用水緊缺的可行措施有引湖水灌溉 海水淡化改進灌溉技術 建水庫調節徑

8、流A B C D16甲地區農業發達,其成功之處在于A提高了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B調節了降水的季節分配C調節了降水的年際變化 D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參考答案:A B D13. 下圖為某國位置及該國典型海岸景觀示意圖。讀圖,回答該海岸景觀的形成原因是A.海浪侵蝕 B流水侵蝕 C冰川侵蝕 D風力侵蝕參考答案:C14. 阿布辛拜爾神廟,位于阿斯旺水壩以南280千米,是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因崇拜太陽神二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神廟有一條61米長的隧道,隧道盡頭豎立著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日(生日)和10月21日(登基日)的清晨,陽光才能穿過隧道,照到盡頭法老的塑像上。讀圖回答下題。如

9、果陽光射入隧道盡頭的兩天時間分布上是有規律的,若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是4月21日,他選定的登基日期最有可能為( )A3月21日 B12月22日 C8月23日 D9月23日參考答案:C15. 讀圖4我國某省區各氣候帶面積比重統計圖(亞熱帶根據熱量差異不同可細分為北、中、南亞熱帶),回答7-9題。圖47根據圖示信息推斷,該省區位于A東北地區 B西北地區 C西南地區 D東南地區8關于該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緯度較高,南北跨緯度較大 B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C以熱帶、溫帶氣候為主 D降水豐沛,干濕季分明 9該省區適宜發展的特色農業是A棉花、瓜果、蔬菜生產 B花卉、茶葉、中藥材生產C乳品、肉羊飼養、

10、甜菜制糖 D天然橡膠、葡萄、馬鈴薯參考答案:7.C 8.B 9.B16. 近兩年來,在新的一輪外商投資高潮中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速度明顯加快,全球500強已經有400多家進入中國,其最終目的是 A實現經營的全球化 B降低成本,提高利潤C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D使產品快速進入市場參考答案:B17. 讀下圖,一艘由太平洋駛向大西洋的船經過P地(圖中左上角)時,一名中國船員拍攝到海上落日景觀,洗印出的照片顯示拍照時間為9時0分0秒(北京時間)。據此判斷該船員拍攝照片時,P地的地方時為A22時 B14時 C20時 D16時參考答案:C 18. 科學的耕作制度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組織農業的全面發展具

11、有戰略性的意義。水稻“周播種”是指每周播種一塊秧田,拔秧移栽一塊秧田,收獲一塊秧田,連續不斷,周而復始。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簡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8. 柬埔寨、泰國等國能夠實施水稻“周播種”耕作制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 地形地貌B. 緯度位置C. 海陸位置D. 經度位置9. 實施水稻“周播種”耕作制度可以均勻分配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 水稻周期種植,減少病蟲害收割期全年分布,避免臺風危害 增加復種指數,增加水稻產量A. B. C. D. 參考答案:8. B 9. A【8題詳解】柬埔寨和泰國地處低緯度熱帶地區,熱量充足,一年四季作物均可生長,故答案選B。與其它因素關系小,可排除。【9題詳解】實施水稻

12、“周播種”耕作制度可以均勻分配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復種指數,增加水稻產量,對;水稻周期種植,不能減少病蟲害,也不能避免臺風危害,錯;故A對。19. 下圖為某著名山脈中段不同坡向冰川面積(單位:km)的分布規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1. 該山地可能是A. 大分水嶺B. 喜馬拉雅山C. 太行山脈D. 阿爾卑斯山22. 近年來,該山脈冰川上發現有從數千千米外沙漠飄來的沙塵,沙塵對該山脈冰川的影響是A. 利于冰川吸熱,加速冰川融化B. 增加冰川重量,加速冰川崩塌C. 增加冰川空隙,加速冰川融化D. 利于冰川凝結,緩解冰川退縮參考答案:21. D 22. A【21題詳解】大分水嶺和太行山脈由

13、于海拔較低,無冰川分布,AC錯誤;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為迎風坡,降水量大,冰川面積較大,B錯誤;該山北坡冰川面積較大,因而最可能是阿爾卑斯山,D正確。故選D。【22題詳解】沙塵比冰川顏色深,利于冰川吸熱,導致冰川表面氣溫上升,融化加速,A正確。故選A。20. 大別山區某國家級貧國縣農民可分為跨村種田大戶農民、種植自家承包地農民、本地務工務農兼業農民和常年外出務工農民等類型,該縣以當地優勢資源為基礎的加工企業在縣城活力較弱,但在中心集鎮活力較強,讀該縣居民點的等級結構圖完成下面小題。12與縣城相比,中心集鎮以當地優勢資源為基礎的加工企業活力較強的主要原因是A 基礎設施較完善 B更接近消費市場 C 資

14、金供應較充裕 D更易招募勞動力13面向某類型農民的需求,有專家建議在該縣推進“村中心集鎮雙棲”居住模式,這種模式旨在方便該類型農民A 從事商業活動 B 留守子女上學 C 兼顧務工務農 D 擴大種田規模14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領農民脫貧致富,該國家級貧困縣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推廣大規模機械化種植 鼓勵外出務工農民回鄉創業 引導傳統農民多種經營 推進中心集鎮房地產開發A B C D 參考答案:12.D 13.C 14.B 21. 下圖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全局趨勢三維透視圖”,該圖揭示中國縣域人口老齡化空間分布的總體格局及特定方向的變化趨勢。人口老齡化系數與人口老齡化程度正相關。讀圖,回答下列各

15、題。17. 2000201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空間分布變化的趨勢是()A. 西北降低,東部降幅小 B. 整體升高,東西差異擴大C. 東南升高,東西差異縮小 D. 西南降低,東部升幅小18. 該時期東北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的變化會()A. 制約社會養老體系建設 B. 使勞動力成本快速降低C. 增加青壯年的社會負擔 D.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參考答案:17. B 18. C17.從圖表中可以看出,中國老齡化程度總體升高,東部升幅大,西部升幅小,東西部差異擴大;北升南降,北部升幅比南部降幅大。本題正確答案為B。18.本題考查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的相關知識。從圖中可以看出,南部沿海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降低

16、,說明老年人口比重下降,青壯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齡化程度的降低,可以減輕青壯年的社會負擔,不利于社會養老體系的完善;隨著青壯年人口的增多,勞動人口比重上升,使得勞動力成本增幅降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本題正確答案為C。【點睛】中國已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伴隨著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放緩,出現了年輕勞動力流失嚴重、生育率降低等問題,進一步加重了東北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同時,人口老齡化問題又反作用于東北地區經濟,制約著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22. 圖2示意某地區人口密度,讀圖2,完成4-5題。圖24該地區人口密度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緯度;河流;降水;地形;A B C D5甲、乙兩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與

17、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區位優勢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陸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樞紐參考答案:4.C 5.D23. 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稱為堰塞湖,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堰塞體往往不夠穩定,易形成垮壩。讀下圖,回答當地政府應對堰塞湖危害的正確措施是 A緊急撤離圖示地區所有居民B利用堰塞湖發展旅游、航運、發電等產業C加強對堰塞體的監測,制定并執行應急方案D使用大量炸藥完全摧毀堰塞體參考答案:C24. 某地理興趣小組實地考察北大河,并繪制出了該河的兩級沖積扇示意圖。查閱資料得知,圖中兩級沖積扇的形成與河流流量變化關系小,與斷層關系密切。讀圖9,回答1617題

18、。圖9 北大河兩級沖積扇示意圖16該區域沖積扇與斷層形成時間排序正確的是A斷層a大沖積扇斷層b小沖積扇 B斷層a小沖積扇斷層b大沖積扇C斷層b大沖積扇斷層a小沖積扇D斷層b小沖積扇斷層a大沖積扇17圖9甲、乙、丙、丁四地,不易出露泉水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參考答案:16.A 17.D25. 下圖中四條曲線分別表示四個地點3月21日到9月23日的正午竿影長度及竿影朝向,各地竿長均為L。讀圖回答地位于 A南半球低緯度 B北半球熱帶 C副熱帶地區 D東南信風帶參考答案:B26. “流冰”指的是隨水流動的浮冰。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會南下來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觀

19、。下圖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兩小題。2. 推動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動力可能是:洋流 海陸風 季風 地球自轉A. B. C. D. 3. 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與黑龍江密切相關。其原因是:A. 匯入淡水,易凝結成浮冰 B. 江水流動,推動浮冰運動C. 凌汛明顯,帶來大量冰塊 D. 沖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凍參考答案:2. C 3. A【2題詳解】由于鄂霍次克海表層海水的含鹽量較低,受冬季風和南下寒流的影響,河流入海口表層海水降溫劇烈,表層海水易凍結為海冰,而深層海水因降溫幅度較小、鹽度較高而未凍結,易形成流冰。海水在偏北風和南下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動,所以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

20、冰會南下來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觀。故推動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動力可能是洋流和季風。據此選C。【3題詳解】鄂霍次克海易形成流冰是由于表層海水的含鹽量較低,表層海水易凍結為海冰,而深層海水因鹽度較高而未凍結。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與黑龍江密切相關,其原因是匯入淡水,表層海水的含鹽量較低,易凝結成浮冰。故選A。【點睛】結合材料推知,由于鄂霍次克海表層海水的含鹽量較低,受冬季風和南下寒流的影響,河流入海口表層海水降溫劇烈,表層海水易凍結為海冰,而深層海水因降溫幅度較小、鹽度較高而未凍結,易形成流冰。二、 判斷題(共10分)27. 人口遷移有利于合理利用剩余勞動力。參考答案:A28.

21、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域干旱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回答問題。(10分)53判斷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寫序號)并說明依據。(3分)54分析、兩區旱災季節差異的原因。(5分)55說明區春旱引發的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及其監測手段。(2分)參考答案:53.區。 依據:區的旱災糧食損失量占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或B)、旱災面積占全國旱災面積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區: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旺盛。(3分) 區:夏秋季受高氣壓(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災;遙感技術。(2分 )29.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

22、腎”,與森林、海洋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參考答案:A三、 綜合題(共38分)30. 讀“我國1月某日天氣形勢圖”,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1分)(1)控制A地的天氣系統的形成原因是_A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B洋流對該地區的影響 C地形的影響 D海陸熱力性質差異(2).在C,D兩地的暖空氣被迫抬升的是_地(3)該日,影響我國華北地區的天氣系統是_,簡述該天氣系統過境時和過境后的天氣變化過程_ (4)E地比F地風力大的原因是_ 參考答案:31. 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淌泥河村位于宜君縣城南14 km處,210國道穿境而過,毗鄰北魏摩崖造像、孟姜女文化園等景點。全村森林覆蓋率達到80%。淌泥河穿

23、村而過,兩旁綠樹成蔭,山坡梯田層層疊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近年來,淌泥河村堅持農業發展與旅游資源開發相結合,加速建設生態旅游新村落。2017年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分析淌泥河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區位條件。參考答案:臨近宜君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周邊有豐富的旅游景點;淌泥河村森林覆蓋率高,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適合度假;為美麗休閑鄉村,知名度高。【分析】本題考查旅游資源開發條件評價。評價某地旅游資源開發條件從游覽價值(資源質量、地域組合、集群性)交通通達性、市場距離、地區接待能力、環境承載量等方面入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淌泥河村位于宜君縣城南14 km處,說明距離縣城較近;210國道穿境而過,說明其交通便捷;毗鄰北魏摩崖造像、孟姜女文化園等景點,說明旅游資源豐富,且集群狀況好,質量高。全村森林覆蓋率達到80%,說明該地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點睛】本題難度較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旅游資源開發條件評價的方法。準確提取材料信息是解題關鍵。32. 【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雷電一般產生于水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