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豐谷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綿陽市豐谷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川省綿陽市豐谷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 沼澤地開發的合理做法是:A向沼澤要糧,加速大規模開墾沼澤B禁止開發沼澤,保護沼澤調節氣候的功能C東北沼澤土壤內水分過多,潛在肥力不大,不利開發利用D沼澤開發,應堅持有利于保護沼澤、改善農業條件和綜合開發的指導思想參考答案:D2. 讀圖“等高線地形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居民點最容易發展成為城鎮B站在M山頂可以通視圖中的所有居民點C圖中干流的流向為西北流向東南D由居民點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較耗體力參考答案:D3. 下圖AB間為一河流,讀圖回答78題。7AB連線作一河床剖面圖,河床陡坡處的

2、坡度(垂直距離/水平距離)約為A1/30 B30/1 C13/1 D1/138關于該河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河流為地上河B圖示河段左岸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C一般來說該河段河流表面流速最快處接近右岸DB處為河流凹岸參考答案:7.D 8.C解析:7.【考點】本題考查讀圖河流坡度計算,及讀圖析圖能力,考查學生調用和運動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注意題中關鍵字陡坡:垂直距離78厘米,水平距離約10米。比值最接近D。(注意單位不同)看下圖。 8.【考點】本題考查河流的流水侵蝕,河流凸岸、凹岸的判讀技巧面朝水流方向,左側是左岸,右側是右岸。A岸是右岸,同時是凹岸和侵蝕岸。接近A岸處水流速度也快,B錯,C正確;

3、B處為凸岸,D錯誤;由圖可知,圖例為深度而不是高度,為地下河,故A錯誤。【感悟園】凹岸和凸岸是針對河流彎曲處來講的,凹岸被侵蝕,凸岸沉積。例如: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河水自西流向東,中間有一段向北彎曲,那么北岸就是凹岸,南岸就是凸岸。總結所得,不論河流流向,河岸向哪邊彎曲,哪邊的岸就是凹岸。4. 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3 題1中國修建長城是有歷史、有傳統的,這里就有一段古長城,圖中最有可能出現在 AGH段 BCD段 CEF段 DAB段2在以下四地看不到該長城的地點最可能是 A丁 B丙 C乙 D甲3圖中陡崖頂部的海拔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450 B449 C500 D499參考答案:1.

4、D 2.B 3.D5. 讀“我國部分地區氣壓分布圖”,回答8-9題。8.此氣壓分布圖最有可能出現在( )A隆冬季節 B冬春之交 C春末夏初 D秋末冬初9.此時,上海的風向是(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參考答案:8.C 9.B6. 北極燕鷗是一種海鳥。它們在北極繁殖,卻要到南極越冬,每年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行程數萬公里,被稱為動物界的“遷徙之王”。圖1為北極燕鷗景觀圖,圖2為北極燕鷗遷徙路徑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 北極燕鷗遷徙路徑與自然現象相一致的是A. 北美東海岸南段,順盛行風而行B. 歐洲西海岸北段,逆著洋流飛行C. 南美東海岸南段,逆自轉方向而行D. 非洲西海岸北段,

5、順地轉偏向力而行6. 下列關于北極燕鷗的生活習性及棲息地的選擇敘述正確的是喜歡幽靜,選擇人煙罕至的地區適合低溫環境,選擇高緯地區喜歡黑夜,生活在近乎極夜的地區 以草為食,生活在水草豐美之地A. B. C. D. 7. 北極燕鷗遷徙到甲地附近大約是A. 3月,河流的含沙量較大B. 5月,農作物生長較快C. 9月,路燈升起時間較早D. 11月,正午太陽高度較大參考答案:5. A 6. A 7. D【5題詳解】讀圖分析,北極燕鷗遷徙經過北美東海岸南段時大約在5月份,此時該地盛行偏南風(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與遷徙方向一致,A正確;歐洲西海岸北段先順東格陵蘭寒流后逆北大西洋暖流飛行,B錯誤;南美東海

6、岸南段大致向東飛行,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C錯誤;非洲西海岸北段位于北半球,飛行方向向左偏,與地轉偏向力方向不一致,D錯誤。故選A。【6題詳解】結合材料信息分析,北極燕鷗的主要棲息地在北極和南極,緯度高,氣溫低,人跡罕至,正確;北極燕鷗在北極的夏季繁殖,在南極的夏季越冬,生活在近乎極晝的地區,C錯誤;北極和南極都是冰原帶和苔原帶,沒有草類分布,以魚蝦為食,錯誤。故選A。7題詳解】結合上題分析,北極燕鷗在北極的夏季繁殖,在南極的夏季越冬,所以遷徙到甲地的時間應接近南半球的夏季,11月份最接近南半球的夏季,此時正午太陽高度較大,故選D。7. 下圖是“我國西北地區某類農業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7、3. 該類農業區所在的地形屬于A. 洪積扇 B. 河谷平原 C. 河邊灘地 D. 三角洲4. 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該類農業區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A. 熱量充足 B. 太陽輻射強 C. 水資源豐富 D. 土壤肥沃5. 該類農業區土地整治面臨的主要課題是A. 水土流失的治理 B. 酸性土壤的改良 C. 荒漠化的防治 D. 河流的綜合開發參考答案:3. A 4. B 5. C該類農業區位于山麓地帶,河流出山口處,所在的地形屬于洪積扇,也叫山麓沖積扇。西北干旱區,降水少,晴天多,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太陽輻射強。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土地荒漠化及治理。3. 該類農業區位于山麓地帶,河流出山口處,所在的地形屬

8、于洪積扇,A對。農業區不在山谷中,不是河谷平原,B錯。河邊灘地主要出現在下游凸岸,C錯。三角洲形成在河口地區,D錯。4. 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該類農業區分布在西北干旱區,降水少,晴天多,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太陽輻射強,B對。西北地區緯度較高,熱量沒有優勢,A錯。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水資源、土壤無優勢,C、D錯。5. 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量大。該類農業區土地整治面臨的主要課題是荒漠化的防治,C對。水土流失問題少,A錯。土壤一般呈堿性,B錯。河流少,水量小,河流的綜合開發不是主要問題,D錯。8. 圖中為06634N之間不同日期的晝長分布曲線示意圖。讀圖完成1516題。15曲線由變化的

9、時段內,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情況是 ( )A.從北回歸線到赤道 B.從赤道到南回歸線C.從南回歸線到赤道 D.從赤道到北回歸線16曲線由變化的時段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北半球晝長夜短,且晝逐漸縮短 B.北半球晝短夜長,且晝逐漸增長C.南半球晝長夜短,且夜逐漸縮短 D.南半球晝短夜長,且夜逐漸增長參考答案:15. C 16. A9. 2017 年 3 月 27 日晚,圖中埃特納火山噴發,大量火山灰和巖漿噴涌而出,造成了人員受傷和財產損失。完成 35 題。3.該地區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B.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C.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

10、的生長邊界 D.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4.埃特納火山噴發出的熔巖來自地球內部的A.硅鋁層B.硅鎂層C.巖石圈D.軟流層5.按自然災害成因和發生過程,火山爆發屬于 A.地貌災害B.地質災害C.氣象災害D.海洋災害參考答案:D D B3.【命題意圖】本題以世界某區域示意圖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板塊分布知識的掌握及區域認知能力。【解題思路】根據示意圖經緯度及輪廓獲知,該地區位于歐洲南部地區,結合板塊分布圖可得,多火山原因是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故選D。4.【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對巖漿來源知識的識記。【解題思路】軟流層一般認為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埃特納火山噴發出的熔巖來源于

11、該地,故選 D。5.【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自然災害的概念和分類的識記。【解題思路】火山爆發發生在巖石圈,按自然災害發生成因和發生過程,屬于地質災害,故選 B。 10. 2015年2月,蛟龍號上的科學家在印度洋海底發現了大量的黑煙囪。新生的大洋地殼溫度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滲透可達幾公里,在地殼深部加熱升溫,溶解了周圍巖石中多種金屬元素后,又沿著裂隙對流上升并噴發在海底,形成黑煙囪。圖1為“90經線圈穿越的四大板塊示意圖”,圖2為海底煙囪示意圖。據圖回答1-2題。圖1圖21圖中板塊為( ) A太平洋板塊 B南極洲板塊 C亞歐板塊 D美洲板塊2可能發現黑海底煙囪的是( ) A1和2板塊交界地帶B3

12、板塊內部C4板塊內部D2和3板塊交界地帶參考答案:1.B 2.A解析:1.【考點】本題通過全球板塊分布示意圖,考查全球海陸分布規律。材料表明海底煙囪所在處為印度洋海底,因此該90經線為90E經線。它穿過的板塊有:南極洲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其中南極洲南北跨度最大,因此B正確。2.【考點】本題通過地質現象,考查學生運用材料判斷板塊邊界類型的能力。巖漿活動發生在印度洋底,應為印度洋板塊與南板洲板塊的交界處,且巖漿做上升運動,邊界類型為生長邊界,因此A正確。11. 下圖是北半球某地夏至日全天太陽高度的日變化曲線圖。則該地的地理坐標是A7817N,120E B6634N,120EC7817N,11

13、6E D7817S,120E參考答案:A12. 北極冰融是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氣候變化現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變成顏色相對較暗 的海冰,被稱為“北極變暗”現象。21 世紀以來,北極的氣溫變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 被稱為“北極放大”現象。讀下圖,完成下列小題。1. 圖示期間( )A. 北極年海冰面積逐年減少B. 北極年海冰面積減少速度不斷加快C. 北極年海冰面積與年平均二氧化碳濃度大體呈負相關D. 北極年海冰面積與年平均二氧化碳濃度大體呈正相關2. “北極放大”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減少導致北極地區( )A. 海洋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 B. 海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增強C.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

14、收增強 D. 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減弱參考答案:1. C 2. A【1題詳解】從圖中可以看出,圖示期間北極年海冰面積以減少趨勢為主,所以A錯誤; 北極年海冰面積與年平均二氧化碳濃度大體成負相關,所以D正確。北極年海冰面積減少速度減慢,所以C錯誤,故本題選D。 【2題詳解】北極的氣溫變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稱為“北極放大” 現象,主要原因是海冰減少可能導致北極地區海洋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海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減弱,所以A正確。13. 突發山體滑坡形成的堰塞體會阻斷河流。下圖為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 該堰塞體頂部基本保持水平,則其相對高度最大可能A. 48米B. 1

15、48米C. 98米D. 198米2. 堰塞體潰決之前,處河流的水位變化為A. 處都上升B. 處下降,處上升C. 處都下降D. 處上升,處下降參考答案:1. B 2. D1.根據圖中等高線乙標注的海拔高度判斷,該圖等高距為50米,圖中顯示,該堰塞體處河面海拔為28502900米,該堰塞體頂部的海拔為29503000米,經計算,該堰塞體的相對高度為50150米,相對高度最大接近150米,因此選項B符合題意,排除A、C、D。2.根據河流穿過的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判斷,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向相反,則河流由流向。位于堰塞體上游,受堰塞體攔蓄,處水位上升,排除B、C。位于堰塞體下游,受堰塞體阻攔,來水減少,處水

16、位下降,排除A,選項D符合題意。14. 合肥(32N,117E)工作的李先生,在國慶假期后,第一日早晨7:50(北京時間)走進單位大樓的大門時,發現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讀圖,完成以下問題。5李先生最有可能走進單位大樓的大門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6李先生所走進的大門較早結束陽光直接照射的時間約為A. 10:00 B. 12:00 C. 14:00 D. 16:00參考答案:5.D 6.C試題分析:5.李先生走進單位時為上午時間,太陽正在東升。國慶假期后(10月1日以后)我國已處于冬半年,日出方位為東南方,因此李先生進入的是東南方的大門。D正確。6.圖中大樓丁門所在墻體與正北方

17、向大約呈30夾角,當地地方時與北京時間相差12分鐘,可忽略。當地正午時陽光在正南方向,2小時后,太陽在天空中西沉30,陽光不能照射丁門,此時當地時間為14時,故C正確。考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15. 城市群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群內城市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下圖示意城市群內部城市間的產業鏈分工體系。完成1617題。16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優勢產業處于產業鏈中的位置是 ( ) A B C D17產業分工處于產業鏈上位置的城市,其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 ( ) A產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勞動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參考答案:16-17 AD16. 下列陸地自然資源中,體現非地帶性分布規律的是: A土

18、地資源 B森林資源 C石油資源 D光熱資源參考答案:C17.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電子商務得到長足發展,網上營銷迅速崛起,“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公司應運而生,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據此回答13、14題。13. 網上營銷過程中,買家和電子商務公司體現的地域聯系方式是A. 電子通信 B. 商業貿易 C. 交通運輸 D. 郵政通信14.與傳統的售貨方式相比,網上營銷A增加了營銷環節,增加銷售成本 B促進了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換代C使生產企業不必致力于市場開拓 D減弱了商業網點布局的空間限制參考答案:13.A 14.D18. 讀“新疆某地區城鎮變遷”圖,回答下列各題27

19、. 影響圖示區域城鎮分布的主導因素是A. 水資源分布及數量B. 地表形態及土地面積C. 熱量條件及農作物產量D. 交通線分布及線路等級28. 圖中城鎮逐漸向南遷移是因為南部A. 是山地陽坡,陽光充足B. 是河流上游方向,水資源豐富C. 離公路近,交通便利D. 地勢低平,適宜建設參考答案:27. A 28. B【27題詳解】我國新疆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圖示區域城鎮分布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因此主導因素是水資源分布及數量,故A正確。【28題詳解】水源是影響新疆人口、城鎮等分布的主導因素。由于河流中上游地區人口增加,經濟快速發展,導致需水量增大,河流末梢水源減少,綠洲萎縮,因此城鎮逐漸向南遷移,故

20、B正確。19. 讀我國某城市外部形態示意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8. 該城市位于A. 寧夏平原 B. 河套平原 C. 河西走廊 D. 華北平原19. 該城市外部形態主要受制于A. 鐵路、河流 B. 河流、地形 C. 鐵路、地形 D. 耕地、林地20. 該城市夏季氣溫偏高,其原因可能是A. 位于盛行風背風坡,氣流下沉 B. 深居內陸,大陸性強C. 海拔高,光照強 D. 位于河谷,熱量不易散失參考答案:18. D 19. B 20. A18. 該城市西北側有黃河流經,且城區等高線小于200m,海拔低,是平原地形。故處于華北平原。故選D。19. 讀圖可知,該城市外部形態沿河、沿地形平坦的地區伸展

21、。故該城市外部形態主要受制于河流、地形。故選B。20. 該城市夏季盛行東南風,城市東南部有丘陵地形,夏季城市位于夏季風的背風坡,氣溫偏高,故其原因可能是位于盛行風背風坡,氣流下沉,氣溫較高。故選A。20. 下圖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參考答案:B 21. 某鋼鐵廠于19世紀初建在N地,20世紀80年代將煉鐵廠從N地遷至M地,煉鋼廠仍留在N地(如下圖所示)。該鋼鐵廠所用的鐵礦石一直依賴進口,圖中河流可通航。結合下表,回答12題。冶煉一噸鋼所需煤和鐵礦石量(單位:t)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420.75鐵礦石21.81.31該鋼鐵廠最初選擇建在N地的有利條件有接近燃料地 接近鐵礦

22、 廉價勞動力充足 接近消費市場A. B. C. D.2近年來,該鋼鐵集團進行了布局調整和海外拓展,其主要原因是我國鋼鐵企業出口量減小 鋼鐵企業所需鐵礦石從國外進口較多 國際鐵礦石價格波動幅度小 國際鋼鐵市場相對廣闊A. B. C. D.參考答案:1.A 2.C【知識點】本題考查工業選址因素和工業結構調整。解析:1題,N地有煤田,所以接近燃料地,N地臨近工業地域,所以接近消費市場,所以A正確。2題,該鋼鐵集團進行了布局調整和海外拓展與鋼鐵企業“臨海型”布局和國際鋼鐵市場相對廣闊有關。【思路點撥】鋼鐵廠最初選址臨近燃料基地,后來由于燃料下降和原料的進口,逐漸向港口發展。22. 我國古代人民根據日月

23、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如下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9.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常年份在芒種時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引起這種天氣現象的是A. 蒙古高壓 B. 江淮準靜止鋒 C. 亞速爾高壓 D. 副極地低氣壓10. 諺語對農事活動有一定指導意義。我國部分地區流傳“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對該農事活動具有明顯指導作用的地區是A. 珠江三角洲 B. 柴達木盆地 C. 江淮地區 D. 渭河平原11. 太陽直射點緯度與芒種節氣約相近的是A. 立夏 B. 小暑 C. 大雪 D. 小寒參考答案:9.B 10.C 11.B考查二十四節氣。9.

24、江淮地區梅雨天氣是由江淮準靜止鋒天氣系統形成的。故選B。10. 芒種是表征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中國的古文明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材料中有種植稻子,故選C。11. 芒種節氣在6月6日前后,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是夏至前半個月的節氣,夏至后半個月的節氣是小暑,故太陽直射點緯度與芒種節氣約相近的是小暑。故選B。23. 讀下面“某區域地質剖面簡圖”,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A斷層、向斜、背斜 B斷層、背斜、向斜C向斜、斷層、背斜 D背斜、向斜、斷層參考答案:B24. 下圖為南極大陸示意圖。圖中四個科考站因其有

25、別于其他科考站的突出特征,被分別冠以極點、寒點、磁點和高點的別稱。讀圖,完成下列各題。6. 圖中、分別為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7. 南極洲周邊海區浮冰較多的季節可能為A. 1、2月 B. 4、5月C. 7、8月 D. 10、11月8. 圖中A. 高點與寒點間的直線距離約為2500km B. 高點是南極大陸上海拔最高的地點C. 文森山位于磁點的西南方 D. 極點附近年均降水量比磁點附近少參考答案:6. A 7. A 8. D6.結合經度位置及輪廓,位于南極半島東側,且0o經線位于該海域,故是大西洋;180o

26、經線位于海域,故是太平洋,則是印度洋,故選A。7.當南極地區氣溫較高,海冰融化時,南極洲周邊海區浮冰較多,南極洲氣溫最高的時間在1、2月,故選A。8.高點與寒點間的經度差大約是20o,但是兩點緯度高,故兩點間的直線距離遠小于2500km,A錯誤;高點是南極內陸冰蓋最高海拔的地區,是冰蓋最高,而不是海拔最高,B錯誤;由磁點到文森山向東經度差小,故文森山位于磁點的東南方,C錯誤;極點附近受極地高氣壓控制,酷寒,干旱,年均降水量比磁點附近少,D正確。故選D。25. 讀某高速公路與甲城市空間關系變化示意圖(圖9),完成1516題。15. 分析I、階段高速公路對城市的影響,可知 A. I階段占用城市用地

27、 B. 階段不占用城市用地C. I階段對城市內部交通影響大 D. 階段對城市環境影響大16. 從I階段至階段A. 城市面積不斷擴大 B. 高速公路的區位漸趨合理C. 高速公路選址的主導因素發生變化 D. 高速公路沿線的地價保持穩定參考答案:D C26. 圖4為浙江省19852010年的三次產業從業人數比重統計圖。讀圖回答89題。圖48.關于浙江省從業人數比重變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第一產業從業人口一直下降 B.第二產業從業人口一直上升C.20002005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口上升最慢D.19952000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口上升最慢9.引起浙江省第一產業從業人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積減少 B.

28、自然災害頻發C.國家政策調控 D.社會經濟發展參考答案:8.B 9.D二、 判斷題(共10分)27. 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域干旱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回答問題。(10分)53判斷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寫序號)并說明依據。(3分)54分析、兩區旱災季節差異的原因。(5分)55說明區春旱引發的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及其監測手段。(2分)參考答案:53.區。 依據:區的旱災糧食損失量占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或B)、旱災面積占全國旱災面積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區: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旺盛。(3分) 區:夏秋季受高氣壓(副高

29、)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災;遙感技術。(2分 )28. 為發展旅游業,某地政府在9月20 日至24日隆重推出“雙龍戲珠”節,該地每年都有幾天,在太陽下山時候,可見到太陽徐徐從鞍部落下,形成“雙龍戲珠”的地理奇觀.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3132題:31.該山脈的走向是( ) A.東西走向 B.東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32.下列時段,還可以觀賞到“雙龍戲珠”的是( )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參考答案:C A29.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參考答案:A30. 城市很大

30、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地的風土民情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參考答案:A三、 綜合題(共38分)31. 讀“亞洲東岸某地海陸分布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表示的水循環類型屬于_循環,簡述該類水循環的主要意義。(2)實現海陸間礦物質遷移的水循環環節是_,海洋水的礦物質含量總趨勢是_。(3)從地質構造上看,甲谷地屬于_構造,分析甲處地貌形態形成的原因。(4)圖中丁處海底地形的名稱為_,其所處的板塊邊界類型是_。(5)丙區域常出現的地質災害主要是 ( )A火山爆發、地震 B暴雨、泥石流 C臺風、海嘯 D洪澇、滑坡(6)乙處的地質構造常形成_(山地類型),與此成因相似的我國名山有_。(指出兩山名)參考答

31、案:(1)海陸間 (大循環) 聯系四大圈層,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陸地水不斷更新;實現各圈層之間、海陸之間的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不斷塑造地表形態 (2)徑流 增加 (3)背斜 背斜頂部因受張力,裂隙發育,巖性疏松破碎,容易受外力侵蝕逐漸降低形成谷地 (4)海溝 消亡邊界 (5)A (6)塊狀山地 廬山、泰山、華山等考查水循環及地質構造。(1)圖中表示的水循環類型屬于海陸間 (大循環)循環,水循環的主要意義簡略為“聯系調節,平衡更新,遷移交換,影響塑造”十六字。詳細表述:聯系四大圈層,調節高低緯熱量平衡;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陸地水不斷更新;實現各圈層之間、海陸之間的物質

32、遷移和能量交換;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不斷塑造地表形態。(2)水循環的徑流環節實現海陸間礦物質遷移,海洋水的礦物質含量總趨勢是增加的。(3)從地質構造上看,甲谷地屬于背斜構造,形成原因:背斜頂部因受張力,裂隙發育,巖性疏松破碎,容易受外力侵蝕逐漸降低形成谷地。(4)圖中丁處海底地形的名稱為海溝,其所處的板塊邊界類型是消亡邊界。(5)丙區域常出現的地質災害主要是火山爆發、地震,故選A。(6)乙處的地質構造常形成塊狀山地,與此成因相似的我國名山有廬山、泰山、華山等。32. 科羅拉多河干流發源于美國西部落基山脈西坡,向西南流經猶他、亞利桑那、內華達、加利福尼亞等州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亞灣;全長

33、2333千米,只有145千米在墨西哥境內;流域面積64.7萬平方千米,流域內80 %為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河水含沙量很高,河水混濁,呈暗褐色。據此并讀圖完成下列各題。9. 與上游相比,科羅拉多河中下游的支流多為季節河,主要原因是( )A. 洪水期水庫蓄水使河流斷流B. 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C. 灌溉用水的季節變化不均D. 夏季冰川融水補給量大,冬季無補給10. 受人類活動影響,科羅拉多河越往下游,河水鹽度越高。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下游水土流失嚴重B. 河流下游緯度低,蒸發旺盛C. 沿河灌區開渠引水灌溉D. 大量引水使海水倒灌11. 科羅拉多河流域是美國進行水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的第一個流域,干流上已興建水庫11座,支流上修建水庫95座,全面實行梯級開發。主要原因是( )A. 河流落差大B. 土地荒蕪嚴重C. 旱澇災害多發D. 流域面積廣大參考答案:9. B 10. C 11. A【9題詳解】科羅拉多河中下游地區,位于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河流可能斷流;冬季盛行西風越過沿海山地后,仍能帶來一定的降水。季節河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區,海拔較低,沒有冰川分布,也就無冰川融水補給,所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