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大氣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課件-(新)人教版第一冊地理課_第1頁
(新教材)大氣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課件-(新)人教版第一冊地理課_第2頁
(新教材)大氣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課件-(新)人教版第一冊地理課_第3頁
(新教材)大氣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課件-(新)人教版第一冊地理課_第4頁
(新教材)大氣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課件-(新)人教版第一冊地理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課時大氣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第2課時大氣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學習任務一熱力環流自主學習基礎預習1.大氣運動類型表現影響垂直運動氣流上升氣流下沉大氣中熱量和水汽的輸送,以及各種天氣變化,都是通過大氣運動實現的水平運動風學習任務一熱力環流自主學習基礎預習1.大氣運動類型表現影響2.熱力環流及其特征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 的形式。冷熱不均最簡單3.形成過程(1)A地受熱較多,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 ;D處空氣聚積,密度增大,形成 。低氣壓高氣壓2.熱力環流及其特征冷熱不均最簡單3.形成過程(1)A地(2)B、F地受熱較少,空氣收縮下沉,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

2、形成 ;C、E處空氣密度減小,形成 。高氣壓低氣壓(3)水平運動: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氣由 流向 ,大氣的水平運動即是風。高氣壓處低氣壓處(2)B、F地受熱較少,空氣收縮下沉,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1.在同一地點,隨著海拔升高,密度、氣溫都降低,氣壓升高。( )2.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兩地,氣溫越高,大氣密度越低,氣壓越高。 ( )3.熱力環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4.在熱力環流形成過程中,大氣總是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 )自我診斷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在同一地點,隨著海拔升高,密度、氣溫都降低,氣壓升高。探究活動熱力環流的形成與應用在一個長、寬、高分別

3、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閉的透明玻璃箱內,底面兩側分別放置一個電爐(有導線連到箱外)和一大盆冰塊。在玻璃箱頂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下垂的紙片A,在玻璃箱底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豎立的紙片B(如下圖所示)。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根據紙片A、B的偏動情況,可以模擬驗證某一地理原理。互動探究探究活動熱力環流的形成與應用互動探究(1)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紙片A、B是如何偏動的?試解釋紙片A、B偏動的原因。(2)該實驗驗證的原理是什么?簡述其形成過程。答案(1)偏動方向:A向右偏,B向左偏。原因:玻璃箱頂部水平氣流由左向右運動,玻璃箱底部水平氣流由右向左運動。(2)熱力環流。電爐通電后,玻璃箱左側底

4、部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底部氣壓變低,上升氣流在玻璃箱左側頂部聚集,形成高氣壓;玻璃箱右側底部空氣因冰塊冷卻而收縮下沉,底部氣壓變高,頂部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這樣底部水平氣流就由氣壓較高的右側流向左側,頂部水平氣流就由氣壓較高的左側流向右側。(1)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紙片A、B是如何偏動的?試解釋一、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大氣水平運動。知能整合一、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二、熱力環流中的三大關系1.溫壓關系注:氣壓高低指的是同一水平高度的氣壓作比較。二、熱力環流中的三大關系1.溫壓關系注:氣壓高低指的是同2.風壓關系:水平方向上

5、,大氣從高壓區向低壓區作水平運動。(如上圖中A、B處風向所示)3.等壓面的凹凸關系(1)受熱地(甲地):近地面下凹、高空上凸。(2)冷卻地(乙地):近地面上凸、高空下凹。三、常見熱力環流熱力環流是一種最簡單的大氣運動形式。海陸熱力性質不同、山谷和山坡受熱不均、人類活動等都可能導致熱力環流的形成。具體分析如下:2.風壓關系:水平方向上,大氣從高壓區向低壓區作水平運動。(導入1:情景引入2、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議會與王權的矛盾激化。一、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殖民掠奪4、“三角貿易”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英國是最大的奴隸販子:(3)人們生活:為了尋找肥沃的土地,人們不得不經常遷

6、徙。1、原因: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起來,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在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古代社會,以紡織為代表的家庭手工業,是民間手工業的一種。作為農產的副業,家庭手工業產品主要用來交納賦稅和家庭消費,剩余的一小部分作為商品出賣。(3)古代城市發展的趨勢:1,通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搜集資料,共同探究問題,使學生對古代商業的發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實的基礎上共同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在學習中學會與人合作;2,通過課堂上分組研討交流,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

7、競爭與合作意識;3,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引文及史料,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歷史材料以獲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的能力。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對外貿易的發展;2俄羅斯的地形特點及氣候特征。5、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它的本質依然是奴隸主對奴隸的專政。傳統的政治性城市逐漸向多樣化和商業化城市發展,表明商品經濟活躍。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海陸風形成濱海地區白天陸地升溫快,空氣膨脹上升,陸地上近地面形成低壓,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晚上陸地降溫快,空氣收縮下沉,陸地上近地面形成高壓,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形成陸風影響海陸風使濱海地區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增多

8、導入1:情景引入1.海陸風形成濱海地區白天陸地升溫快,空2.山谷風形成白天山坡比山谷升溫快,空氣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夜晚山坡比山谷降溫快,空氣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風影響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間冷的山風吹向谷底和盆底,使谷底熱空氣抬升,在山谷和盆地內形成逆溫層,阻礙空氣的垂直運動,易造成大氣污染2.山谷風形成白天山坡比山谷升溫快,空氣沿山坡上升,形3.城市熱島環流形成由于市區居民生活、工業和交通工具釋放大量的人為熱量,導致市區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引起空氣在市區上升,在郊區下沉,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市區,在市區與郊區之間形成城市熱島環流影響一般將綠化帶布局在氣流下沉處及城市熱力環流內,而將衛星

9、城或污染較重的工廠布局在城市熱力環流之外3.城市熱島環流形成由于市區居民生活、工業和交通工具釋放綜合思維讀下圖,回答下面三題。素養培育綜合思維素養培育1.(2020山東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月考)如果此圖為熱力環流示意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ABCDB.引起熱力環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C.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復雜的形式D.氣壓:DABCB解析熱力環流的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結合所學知識,氣溫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BACD,氣壓則是ABCD。1.(2020山東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月考)如果此圖為熱力環流2.(2020山東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月考)如果此圖是城市熱島環流

10、示意圖,在處進行植樹造林,對城市空氣起到的作用是()A.增溫和增濕B.凈化和增溫C.凈化和增濕D.減濕和減溫C解析結合材料信息,處位于城市熱島環流以內,根據森林在調節環境中的作用可以判斷,它主要起到凈化和增濕的作用。2.(2020山東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月考)如果此圖是城市熱島3.(2020山東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月考)如果此圖是山谷風示意圖,那么B表示的可能是()白天的山谷白天的山坡夜晚的山谷夜晚的山坡A.B.C.D.B解析結合山谷風形成機制,白天山坡溫度高,為上升氣流;夜間山谷溫度高,為上升氣流。據此可判斷正確結論。3.(2020山東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月考)如果此圖是山谷風示學習任務二大氣的水

11、平運動自主學習基礎預習1.風形成的過程2.風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地面受熱不均。水平氣壓梯度力學習任務二大氣的水平運動自主學習基礎預習1.風形成的過程23.三種作用力作用力特點A 力 于等壓線,并由 壓指向 壓,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B 力始終與 垂直,使風向在北半球 偏,在南半球 偏C 力與風向 ,可 風速水平氣壓梯度垂直高低地轉偏向風向右左摩擦相反降低3.三種作用力作用力特點A 將對應的內容用線連起來。自我診斷答案 將對應的內容用線連起來。自我診斷答案 探究活動風向與風力2013年浙江省余姚經歷“水火兩重天”的氣象災害。8月持續高溫,10月嚴重水災。下圖表示10月7日臺

12、風“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陸時,浙閩兩省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圖。互動探究探究活動風向與風力互動探究(三)代表行業2、建國:約從公元前3500年起產生小國(文明產生)。大約在公元前2400年,兩河流域實現了初步統一。此后,兩河流域幾度統一,也屢遭外族入侵和內部戰亂。5、意義:文藝復興時期涌現出了許多文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他們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第一課時 位置和范圍三、獨立宣言與美國憲法7、美國獨立戰爭的意義:結束了英國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2、原

13、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議會與王權的矛盾激化。最北:81N; 最南:11S;(3)兩宋以后,民間手工業在曲折中繼續艱難發展。除紡織品外,城鄉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營手工業。7、作用:既削弱了割據勢力,又獲得城市的擁護。但是,這些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二、市的變遷和城市的發展2、法國: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亞洲建立了法屬殖民地。10、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降水集中在夏季,特別是7月可以達到600毫米以上。(1)古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1)判斷臺風“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陸時,

14、福鼎的風向,比較此時它與余姚的風力并說明原因。(2)判斷臺風“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陸時,余姚的風向,并畫出該地風向。答案(1)風向:西北風風力大小與比較:福鼎風力比余姚大。福鼎所在區域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2)風向:偏南風。繪圖(略)(三)代表行業(1)判斷臺風“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陸時,福一、風的運動過程主要受三個力的共同影響,其分別對風速、風向的影響可總結如下表知能整合作用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圖示方向始終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始終與風向垂直始終與風向相反大小單位距離氣壓差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其大小隨緯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上為零其大小與下墊面性質有關

15、。下墊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一、風的運動過程主要受三個力的共同影響,其分別對風速、風向的對風速的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不影響風速的大小使風速減小對風向的影響使風向由高壓指向低壓北半球使風向右偏,南半球使風向左偏,赤道上無偏轉在近地面與其他兩力共同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斜交備注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無風無此力無風無此力二、高空風與近地面風高空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影響,風向平行于等壓線。近地面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對風速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不影響風速的大小使風速減三、風向表示方法三、風向表示方法綜合思維下圖示意某一等

16、高面。M、N為等壓線,其氣壓值分別為PM、PN,M、N之間的氣壓梯度相同。是只考慮水平受力,不計空氣垂直運動時,O點空氣運動的可能方向。讀下圖,回答下面兩題。素養培育綜合思維素養培育1.若此圖表示北半球,PMPN,則O點風向為()A.或B.或C.或D.或A解析由于PMPN,可推知為水平氣壓梯度力,因是北半球,所以風向相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向右偏,若是近地面,則偏轉為風向,若為高空,則偏轉為與等壓線平行的風向。1.若此圖表示北半球,PMPN,則O點風向為()A解2.若此圖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則O點風向為( )A.或B.或C.或D.或C解析在高空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若在北半球則為風向,若在南半球

17、則為風向。2.若此圖表示高空等高面,PM。二、等壓面圖的判讀典圖呈現方法技巧1.等壓面圖的基本規律(2)地面冷熱均勻時,等壓面與地面平行,即與等高面一致,如圖甲。(3)地面冷熱不均時,等壓面發生彎曲,如圖乙和圖丙。(4)高壓處的等壓面向高空凸,如圖丙中B、C處;低壓處的等壓面向近地面凹,如圖丙中A、D處。即“凸高凹低”。(5)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的凸向相反,如圖乙中A與C、B與D。(6)圖乙中A、B、C、D四地氣壓高低為BACD,四地氣溫高低為ABCD。(2)地面冷熱均勻時,等壓面與地面平行,即與等高面一致,如圖2.等壓面圖的判讀以等壓面為背景,結合氣壓的分布規律,等壓面圖有以下三個重要用途:(

18、1)判斷氣壓高低.比較同一地點在不同高度上的氣壓值判斷依據:由近地面向高空,氣壓值遞減,如圖中PAPaPc,PBPdPb。.比較同一水平面上不同點的氣壓值2.等壓面圖的判讀(1)判斷氣壓高低判斷依據:等壓面高凸低凹,如PaPb。近地面與高空氣壓相反,如:PBPA。(2)判斷近地面的氣溫高低判斷依據:近地面溫壓相反,如PA低TA高,PB高TB低(A地熱,B地冷)。(3)判斷下墊面性質.判斷陸地與海洋、季節或月份判斷依據:夏季,陸地比海洋更熱,形成低壓;冬季,陸地比海洋更冷,形成高壓。例如,若上圖為北半球7月份圖北半球為夏季近地面氣壓低的為陸地,則判斷依據:等壓面高凸低凹,如PaPb。Pa高PA低A為陸地,B為海洋;若圖中B為陸地,則Pb低PB高TB低陸地冷,為冬季為南半球7月份或北半球1月份。.判斷城區與郊區判斷依據:城區是熱島,氣溫高。例如,上圖中Pa高PA低TA高(A地熱)A為城區。.判斷綠地與裸地判斷依據:綠地同海洋,裸地同陸地。Pa高PA低A為陸地,B為海洋;若圖中B為陸地,則Pb低下圖表示某地近地面與高空氣壓狀況(熱力原因形成),讀圖回答下面兩題。學以致用下圖表示某地近地面與高空氣壓狀況(熱力原因形成),讀圖回答下3.(2020天津靜海高一上學期期末)與M地相比,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