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講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自主學習互動課堂隨堂訓練理知識體系背史論術語(1)先秦時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以血緣關系、等級次序為基礎的貴族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則實現了從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轉變。(2)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選拔和任命基礎之上,按照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管理原則建立起來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權力體系。(3)官僚制取代貴族制,郡縣制取代分封制,一種新型的國家形態和國家管理方式以及政治體制由此建立起來。(4)郡縣制的確立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自主學習一、秦的統一1統一的原因和條件(1)政治基礎: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使
2、眾多小國被大國吞并,實現了區域性統一。(2)社會基礎:各國變法使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民族之間、地域之間聯系加強,為統一提供了必要的社會基礎。(3)民心基礎: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割據混戰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統一。(4)經濟基礎: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了其他國家,為統一準備了條件。(5)理論基礎:韓非子的法家思想。 (6)主觀因素:秦王嬴政個人的雄才大略。2統一概況(1)統一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2)北固邊疆:北擊匈奴,收復河套,修筑長城和“_”。(3)統一嶺南:開鑿_,平定嶺南并設郡。 (4)平定西南:開辟“_”,任命官吏。直道靈渠五尺道知識拓展秦漢以來大一
3、統秦始皇在版圖上一統中國,并通過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以及建設道路、驛站等強化統一;漢武帝在思想上一統華夏,秦漢時期大一統格局正式形成。歷代通過懷柔、同化、吸納異族的政策強化大一統,增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的國家認同。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1)由來: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自認為“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自稱“始皇帝”。(2)特征:皇位世襲、_、皇帝獨尊。 (3)本質:君主專制,皇帝是國家政權的主宰和權力中心。皇權至上知識拓展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皇位世襲:權力不可轉移;皇權至上:地位不可僭越; 皇帝獨尊:權威不可世俗。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職責議政三公丞相為百官之首,協助皇帝_;太尉主管
4、軍事;_負責監察百官._以“_”等方式討論國家軍政,備皇帝裁決,一定程度上減少決策失誤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門的主管官員處理政事御史大夫朝議教材補缺秦朝的內史秦代內史是由國都咸陽附近的縣組成的一個行政區的長官,掌管京師之地,相當于京兆尹。該行政區由朝廷直轄,轄地約為今關中平原和商洛地區,治所設在咸陽。內史位同九卿,可以參與朝政。3郡縣制(1)原因: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2)內容:郡是直屬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區劃。郡設郡守、郡尉、監御史等職官,分掌行政、兵事、監察職責。縣隸屬于郡,長官稱縣令或縣長。(3)特點:中央_管理地方,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不得_,地方官員分工明確。(4)影響是_形成過程中的重
5、要環節,是_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也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劃時代改革。有利于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易錯辨析郡縣制最早出現不是在秦朝早在春秋后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并的地區上已不再進行分封,而是改為設置郡、縣;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廣泛實行郡縣制;秦統一全國后將郡縣制推廣到各地。因此,郡縣制最早出現不是在秦朝。垂直世襲中央集權制官僚4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影響(1)積極影響使秦國力增強,疆域不斷擴大,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促進了中國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
6、,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2)消極影響: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易錯辨析區分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專制主義:一種決策方式,強調皇帝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權力于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權、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中央集權:一種政權組織形式,強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圖示明史早期政治制度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關系三、漢承秦制1地方:繼續推行郡縣制。漢初曾分封諸侯王形成“郡”“國”并存的局面;漢武帝時設置_和司隸校尉
7、,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 2中央:大體沿襲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十三部刺史互動課堂考點秦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形成、發展(一)歷史概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官僚政治”“朝議制度”1專制主義是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概念,是一種決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2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于地方分權的制度。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官僚政治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貴族血統世襲,秦以后的“官”則是皇帝任免,俸祿來自國家稅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體系。官僚制度有嚴格的職務分工,職權分明,有職則有權,離職則無
8、權,當官實際上成為一種職業,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產物,韓非子主張“主賣官爵,臣賣智力”,官僚政治體系還包括管理官僚、選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職責、執行政務的制度。4朝議制度秦漢時期建立的一種由古代中國皇帝召集重要官員在朝堂開會,討論國家軍國要務,大臣暢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決斷的制度。朝議制度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主要國家制度是封建統治集團普遍實行的一種決策制度,體現了地主階級內部最高層次的民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權力。(二)文物證史皇權象征解讀這是秦朝皇帝發給駐防陽陵將領的銅鑄虎符。虎符中分為二,有十二字銘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陽陵。”調發軍隊,必須左、右半符驗合,方能生效。虎符代表
9、皇帝直接控制調動軍隊的權力,實質上是專制皇權的象征。(三)史料探史秦朝中央官制的特征史料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創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璽,分別刻著“皇帝之璽”“天子之璽”“皇帝行璽”“天子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信璽”。如任命國家官員,則封印“皇帝之璽”;若任命四夷的官員,則用“天子之璽”;信璽用于對國內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璽則為皇帝外巡時隨身攜帶。秦亡,御璽落入漢室,代代相傳,稱“傳國璽”。史料二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長”,“掌丞天下,助理萬機”。秦朝設左、右丞相,以右為尊;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監察。探究上述兩則史料反映出秦朝中央官制有哪些特點?答案:特點:皇帝處于
10、至高無上的地位,設置了內外兩種系統處理國事;實行中央集權體制,有較為縝密的權力運作機制。解讀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獲取信息闡述了御璽的分類分別說明了六枚御璽的用途闡述了秦朝中央官制的內容及各自的職權(2)答題用什么針對篩選信息由看出,秦朝中央官制的設置是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中央主要官職分工嚴密,各司其職,但都要圍繞著皇權這一中心來設置和運轉。反映了秦朝皇帝的權力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系統認知秦朝中央官制的特征(1)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中央主要官職分工嚴密,各司其職,但都圍繞著皇權這一中心來設置和運轉。中央主要官職相互牽制,任何人都無法獨攬大權,最終軍政大權完全操縱于皇帝一人手中
11、,保證專制君權不致旁落。 (2)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職都是為皇帝專設的,是為皇帝私人服務的。國與家同治,這是封建時代的統治特點。(四)讀圖明史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秦朝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機構示意圖解讀秦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該制度以皇權為中心,下設由三公九卿組成的中央政府。秦朝的地方政權機構,分為郡、縣兩級。示意圖突出反映了以皇權為中心的金字塔般的統治體系的建立,體現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五)縱引橫聯秦朝大規模推廣郡縣制的原因政治上春秋戰國時期郡縣制的初步形成和推行,為秦朝推行郡縣制奠定了政治基礎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秦朝推行郡
12、縣制的思想基礎,郡縣制本身就體現了法家中央集權思想,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管理疆域上秦朝疆域空前擴大,為秦朝推行郡縣制提供了現實可能文化上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局面的形成,加速了秦朝郡縣制的推行(六)史料探史周秦政治制度比較史料華夏國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國家形態但是,隨著封建制賴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漸敗壞的時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國家的企圖,就難以實現了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必須再一次重新尋找制度建構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構的征程,這就是從華夏國家到官僚制國家的嬗變。摘編自劉建軍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十六講探究據史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周秦所創制度的顯著差異是什么,這反映了怎樣的政治發展趨勢?答案:差異:
13、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中央管控下的地方分權體制,秦代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趨勢: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趨勢。解讀(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獲取信息西周的政治體制分封制隨著宗法制的敗壞,分封制日趨瓦解秦朝實現了制度的轉型 (2)答題用什么針對篩選信息結合分封制、郡縣制的相關信息和從中所獲取的信息分析。系統認知1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三大環節(1)建立大一統國家的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皇權至高無上,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僚聽憑皇帝任免與命令,確立了國家結構的新形式。(2)中央設置三公九卿,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卿世祿制,以官僚政治取而代之。(3)建立保障統一的地方行政制度郡縣制。郡縣制是以郡統縣的兩級
14、地方行政制度,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度在地方的體現,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利于防止分裂和維護統一,奠定了古代大一統王朝的制度基礎,政令能順利貫徹到基層。其廢除了舊貴族的世襲特權,既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2周秦之際政治文明的轉型個人權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權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專制獨裁的“皇帝制”地方權力由獨立到集權。由獨立性較強的分封諸侯國到集權于中央的郡縣政治制度由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時期的世襲貴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員,從而形成官僚政治權力執掌由貴族到官僚。國家權力由商周時期的世襲貴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
15、任命的職業官僚掌握隨堂訓練1上海高考讀通鑒論曰:“兩端爭勝,而徒為無益之論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處應填入()A分封之制 B郡縣之制C郡國并行 D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第一句話中“封建”指分封制,其意思是辯駁其優劣是徒勞無益的事情;第二句話是指某一制度經過兩千年未能改變。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進一步對比兩種制度的作用,經過史實證明,郡縣制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故選B項。2海南高考三國志稱秦始皇“罷侯置守,設官分職,不與古同”。這是指秦朝實行了()A郡縣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D宗法制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強調秦始皇廢除原來分封諸侯的制度,設置郡守管理地方,這與古代的制度不同。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郡守和縣令、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故選擇A項;分封制是指周天子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等的制度,諸侯有在封國內設置官員、建立武裝的權力,B項錯誤;井田制是商周時期的土地國有制度,宗法制強調以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護統治階級的等級秩序,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均與題意信息不符,排除C、D兩項。3全國卷梁啟超在論述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發展時說:“專制權稍薄弱,則有分裂,有分裂則有力征,有力征則有兼并,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 第1章 第1節 課時1 化學實驗安全 過濾與蒸發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
- 12 富起來到強起來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
- Unit 2 What's your number Lesson 8(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2023四年級數學下冊 6 小數的認識6.5 數的改寫教學設計 冀教版
- 7《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B Let's talk(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年五年級品社下冊《南湖游船》教學設計 蘇教版
-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鄰居之間怎樣相處(三)教學設計 未來版
- 2023七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學設計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七年級地理上冊 2.2海陸的變遷教學設計1 (新版)新人教版
- 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
- 上海大學通信學院復試專業課英語
- 企業管理基礎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 清明節傳統文化知識主題班會184
- UL987標準中文版-2019固定和固定電動工具第八版
- 自考《英語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卷與參考答案(2025年)
- 新材料領域新型建筑材料研發及市場推廣計劃實施
- 國家安全教育大學生讀本-第八章堅持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
- SB004-呼吸機標準操作規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 SOP
- 施工單位穿透式管理制度
- 社會組織項目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