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的發展檢測試題-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1頁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的發展檢測試題-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2頁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的發展檢測試題-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3頁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的發展檢測試題-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的發展【高考原題】【2022全國乙卷】1.盛唐洋溢著剛健豐偉、莊重博大的時代氣象,這在書法藝術上亦有體現。宋代書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書法家的作品“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突,硬弩欲張,鐵柱將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夠突出體現這一風格的書體是( )A.小篆B.楷書C.行書D.草書【2022全國甲卷】2.西晉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開府,坐鎮地方,手握重權。唐玄宗在京城專門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諸王,由宦官管理,稱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孫院”。此后,唐朝沿用該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對皇子皇孫的安置( )A.削弱了藩鎮勢力B.強化了分封體制C.凸顯了專制集權D

2、.動搖了宗法制度【考情分析】(1)考查內容:魏晉至隋唐時期蘊含著重要的“社會轉型”,是歷年高考命題的重點。近5年高考對本單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隋唐時期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變化上,特別是政治、思想領域的變化;非選擇題的考查與近幾年社會熱點結合緊密。(2)命題趨勢:預計未來高考考查重點主要集中在隋唐時期的制度創新、封建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等主干知識上,強調維護國家統一、文化傳承等,呼應現實熱點問題,注重對核心素養的考查,充分發揮歷史學科承載的人文教育功能。【變式訓練】3.以下是中國古代官僚制度變遷簡表,從中可得出的結論是( )漢代唐代、宋代清代學者沈家本的沈寄簃先生遺書,以漢書后漢書所裁為例,稱“三

3、輔及令、守、長,皆有專殺之權”唐高宗命人編纂的唐律疏議中載“刑憲之司,執行殊異。大理(寺)當其死坐,刑部處以流刑,一州斷以徒年,一縣將為杖罰”宋代章如愚的山堂考索后集稱“漢之用人,不分流品。視其才能勛績,等而上之,無有限格”,薛宣出身書佐,魏相出身卒吏,最終晉升宰相宋代學者李心傳的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稱宋代胥吏可根據政績晉升為品官,但設有上限,如制度規定“吏職補官至從政郎(從八品)止”A.唐代地方長官職權較漢代有所提高B.漢代選官重門第,唐宋取士重才學C.唐宋對官僚職權和升遷的規定更加細致嚴謹D.私人筆記的可信度不高,不可憑此得出結論4.唐朝前期,御前會議由皇帝親自主持,五品以上官員參加政事討論和

4、決策,每月一日和十五日定期舉行,稱為朔、望朝參。到了唐中期以后,御前會議逐漸演變成少數更高級官員參加的、日期不固定的延英會議、翰林學士會議等。這一轉變( )A.表明官僚機構膨脹得到了有效遏制B.反映出中央運行機制更具隨意性C.利于適應唐朝政治形勢演變的需要D.推動了中央行政權與決策權分離5.有研究發現,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狀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歷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9%;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這反映出當時( )A.與察舉制相比選官方式相同B.科舉制消融了階級差別C.科舉制錄取名額受到限制D.上層社會具有入仕優勢6.唐

5、初進士科考試只試策,并不試文。唐高宗時,雜文成為進士考試的法定項目。開元以來,進士考試內容以帖經、雜文、策論為主,但更加重視文辭。這一變化說明科舉制( )A.改變了文壇駢儷浮艷之風B.端正了科舉考試考場考風C.加強了中央選拔官吏權力D.有利于提高官員文學素養7.魏晉時期,州刺史大多兼任軍職,或由都督兼領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將軍。不領軍職的刺史被稱為“單車刺史”,不僅權責有限,而且為時俗所輕,南北朝時“單車刺史”被取消。這反映出( )A.戰爭體制的需求B.中央集權的加強C.門閥勢力的形成D.監察制度的異化8.唐朝政府為了防止官員因為羨慕商業的豐利而兼營商業,擾亂正常的商業活動,頒布并執行了一系列禁

6、止官員經商的法令,比如唐高祖曾頒布詔令:“士農工商,四人各業,實祿之家不得與下人爭利?!辈牧媳砻鳟敃r( )A.商人的政治地位顯著提高B.政府放棄了抑商的政策C.經商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D.市場被官營工商業壟斷9.有學者對中國歷代名人詞典統計發現,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寶、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顏、淵等字。這一變化反映出,魏晉至唐代( )A.佛道思想逐漸深入底層民眾B.三教合一的趨勢不斷加強C.中外文化交流的趨勢加快D.已經出現了儒學中興的跡象10.有學者對中國歷代名人詞典統計發現,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寶、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

7、文、德、武、儒、雅、士、顏、淵等字。這一變化反映出唐代( )A.佛道思想在民間廣為流傳B.三教合一的趨勢不斷加強C.儒學已經出現復興的跡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進程加快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書法??瑫哂凶煮w方正、筆畫工整、道勁有力的特點,與材料“莊重”“掛甲”“將立”等形象化的描述相符,B項正確;篆書比較舒朗,具有曲線美,排除A項;行書與草書都具有靈活、流動的特點,以適意為主,不受法度之限制,與材料信息不相符,C、D兩項錯誤。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唐代中央集權的加強。材料表明,西晉至唐初皇室子弟掌控地方大權,唐玄宗時期則借助“十王宅”“百孫院”,加強對皇室子弟的管理,

8、由此形成定制,這一做法有助于君主集權,故C項正確。這一做法并非針對藩鎮,排除A項。這一做法與分封體制和宗法制度無關,B、D兩項錯誤。3.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官僚制度的變遷。根據材料“皆有專殺之權”“大理(寺)杖罰”“視其才能勛績無有限格”“根據政績但設有上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了唐宋時期對官員職權及升遷的規定更加細致嚴謹,故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唐宋時期地方長官職權同漢代時期的比較,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不能得出漢代選官重視門第的結論,故B項錯誤;材料中的史料并非都是私人筆記,故D項錯誤。4.答案:C5.答案:D6.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唐代科舉考試內容的變化體現在加強對“雜

9、文”“文辭”的重視上,這種變化有利于提高官員文學素養,故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科舉制對文壇影響的具體表現,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考試內容的變化,與考場考風無關,排除B項;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7.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可知,魏晉時期州刺史大多兼任軍職,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社會動蕩、戰爭頻發,地方刺史兼任軍職,便于應對戰事,這是戰爭體制的需求,A項正確。地方刺史掌握行政權和軍權,權力過大,容易削弱中央集權,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地方刺史兼任軍職,與門閥勢力的形成沒有直接關系,故C項錯誤。東漢時刺史已經異化為行政長官,故D項錯誤。8.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唐朝政府為了防止官員

10、因為羨慕商業的豐利而兼營商業,擾亂正常的商業活動而頒布一系列禁止官員經商的法令,這有利于改善唐朝商人經商的環境,促進商業的發展,故C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故A項錯誤;唐朝政府仍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唐朝頒布一系列禁止官員經商的法令,并不能說明官營工商業壟斷市場,故D項錯誤。故選:C。9.答案:D解析: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寶、玄、道、之等字,反映了當時佛道興盛對命名的影響,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顏、淵等字,反映了儒學對當時命名的影響增強,從這個變化反映出唐代儒學復興的趨勢,故選D項;材料出自中國歷代名人詞典并非反映底層民眾的取名情況,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道教,看不出儒教、釋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加強的趨勢,排除B項;材料未提及外國文化的交流,排除C項。10.答案:C解析: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