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發聲練習成為音樂教學中的亮點_第1頁
讓發聲練習成為音樂教學中的亮點_第2頁
讓發聲練習成為音樂教學中的亮點_第3頁
讓發聲練習成為音樂教學中的亮點_第4頁
讓發聲練習成為音樂教學中的亮點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讓發聲練習成為歌唱教學的亮點 內容提要:發聲練習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基本環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自己還是學生的時候,老師教我們,都是從發聲練習開始的,當時,由于對音樂的熱愛,雖然發聲曲枯燥而乏味,卻也還練得認認真真,不論是唱歌課、欣賞課還是綜合練習課,我們都有發聲練習這一環節,因為發聲練習是學生唱好歌的前提,沒有良好的聲音是唱不好一首好聽的歌曲的。所以當自己也成為一名音樂教師后,我也和我老師當初教我們一樣,對學生的聲音進行發聲訓練。然而新課標出來以后,就出現了很多的聲音。有的說,任何人要想唱好歌,無論從人的生理還是歌唱的科學角度來說,發聲練習是很重要的,它是歌唱的前奏,只有“打開”了嗓子

2、,才能唱出美妙的歌聲,這樣,更能體現音樂課的專業性。而另一方則認為,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沒必要進行枯燥的發聲練習,因為他們是小學生,我們要讓他們感受到音樂課的樂趣,而不是給他們進行機械的訓練。那么,小學音樂課是否需要發聲練習呢?關鍵詞:發聲練習 重要性 趣味性 我想,每位音樂教師都和我一樣,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很多“五音不全”的孩子,但是,如果你去注意他了,并通過訓練后,這些孩子中,總有幾個會有很大的改善。正因為如此,我才認識到過去音樂老師給我們做聽音練習、模唱練習、音階練習的重要性,也真正明白音樂課為什么要做發聲練習。一開始,我也只是延承了老師給我的教學方法,只知道發聲練習很重要,卻

3、不知道為什么,因為我們自身在這方面有較好的能力時,會覺得這些基本練習毫無用處,但其實我們的學生是多種類型的混合體,有些學生音樂能力特別好,但是大多數學生的音樂能力還是很薄弱的。他們中有可能從來沒唱過歌,發一個小字一組的F音都要嘗試2、3次才能唱準,他們需要老師用發聲練習,使他們的聲音更運用自如。所以,發聲練習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當然,小學生有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發聲練習應簡單多變,以孩子的心理角度為出發點,從多角度挖掘孩子喜歡于接受的科學的形式練習,讓他們在充滿趣味性的練習中掌握技巧。一、利用兒童的特點,進行趣味性的發聲練習1以情為本,努力使發聲練習靠近學生的生活現在,什么都講返樸歸真,

4、音樂也一樣。藝術源于生活,音樂源于生活對于小學生來講,我們應努力把音樂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對已有知識經驗的回憶,對類似生活情景的聯想,去接受音樂,理解音樂。這樣,才能讓他們才能從內心去喜歡音樂,進一步引發愉快的情感體驗,激活主體意識。我們的發聲練習,不能把成人的那一套放到小學生這來,要把練聲曲“生活化”。一開始學習音樂的時候,我們就要教一些基礎知識,最基本的吸氣、吐氣的方法及口型等,我們可以把“吸氣”比喻成“聞花香”,“呼氣”比喻成“吹泡泡”,把唱歌的嘴型形容成“金魚吐泡泡”,口腔內要像“含著一口水”;把舌頭的放松形容成“小狗吐舌頭”等等,這樣學生就能理解并且愉快地就學會了。2

5、將發聲練習藏在游戲中我們都知道,低年級兒童都比較活潑好動,對游戲的熱情是可想而知的,我們何不利用低年級兒童愛玩游戲的特點,將教學過程中的發聲練習設計成一種情境呢?例如在上草原上這一課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學生想象力跟著老師的解說,來農場上,這時聽到了草原上動物的叫聲,教師問:“你們聽到草原上什么動物在叫了嗎?”學生就會想像出各種在草原上生活的動物。然后老師說:“你能模仿出它的叫聲嗎?”“咩咩咩”、“哞哞哞”、“汪汪汪”在唱的同時做出動物的動作特征,而且要求學生能根據動物叫聲的特點,改變其回答的節奏。這樣不僅使得發聲練習生動活潑,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和表現能力。發聲訓練力求形象化、趣味化,盡

6、可能與歌曲結合起來。傳統的發聲曲難以引起小學生的興趣,他們甚至覺得很可笑,因此往往達不到訓練目的。而給發聲曲填上合適的詞或將發聲訓練與學習歌曲結合起來,效果就好得多。所以我把叫聲配上旋律,就變成了發聲曲: 1 3 1 3 | 1 3 5 | 6 5 | 6 5| 6 5 2 3| 1教師配上趣味化的詞,小雞 小雞 | 怎么 叫|嘰嘰 | 嘰嘰 |嘰嘰 嘰嘰|嘰”還可不斷變換動物的名稱和叫聲,再加上模仿動作,學生會很有興趣,而且還可啟發學生自己進行創作。3利用歌曲中的難點進行發聲練習在教學歌曲的時候,我們可以把一些難句或者一些一首歌曲中反復出現的節奏型拉出,放到學習歌曲之前,在掌握節奏的同時,也

7、進行了發聲練習。比如,我在教學柳樹姑娘這一課中,本課的難點是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節奏和時值。一開始,我帶者小朋友外出郊游,一起做律動來到了郊外,我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出柳樹姑娘,接著,說,柳樹姑娘很害羞,讓小朋友把她輕輕地呼喚出來,于是,出現了本課的難點,附點節奏:X X X X XX X X 柳 樹 姑 娘, 快 出 來 呀!接著我說,柳樹姑娘還是不肯出來,我們請出柳樹姑娘的好朋友,風姐姐和雨妹妹一起來幫我們喊好不好?于是出現了下面的發聲練習,這兩條節奏,也是這首歌里面的旋律。1 6 1 2 23 6 1 2 2風姐姐: 雨妹妹:5 3 5 6 65 3 5 6 6 呼呼 呼呼 呼 呼呼 呼呼 呼

8、 沙沙 沙沙 沙 沙沙 沙沙 沙利用這兩條旋律進行發生練習,可謂是一舉兩得。在小螺號這節課中可以利用與本課相關的海風、海浪、螺號聲作為發聲練習,為歌曲的學唱作好準備。4用情境教學讓學生動情,掌握發聲方法。從音樂產生的本源和本質出發,即“訴諸感性,回歸人本”這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這與我們原先對音樂教育本質和目的的認識,有著根本的不同,奧爾夫教學法就很好地利用了情境教學。自己在2005年參加的省新課程培訓中,給我們講課的來自德國某學校的校長,他給我們看了他們學校孩子的音樂課,我們都驚嘆這么小的孩子居然有這么強的節奏感和音準度,我想,這和他們平時進行的發聲練習有很大的關系。那位校長也說,在他

9、們國家,有專門的發聲練習課,而不是像我們,發生練習只是一堂音樂課中的一小部分。我們和他一起度過的愉快的三天,覺得,奧爾夫音樂教學是愉快的教學。他給我們上發聲練習課,設計的情境非常有趣,整堂課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度過的。連我們這些大人都如此開心,更別說那些小孩子了。如,老師設計一個情境,帶著小朋友們去野外,看到了很多的野花,老師說:啊!好多的花啊,真漂亮呀!我們去聞聞他們的花香。這朵花好香啊我們要深深的聞,發自內心地聞花很香很香(啊,好香啊),那一朵(啊好香)。讓學生下位置,通過自己的想象,自己在地上找到那朵花,并聞它,發出贊嘆。聞花香這個發聲練習中運用到了“啊”。再如,瞧:那朵漂亮的蒲公英,

10、我們把他捧在手中迎著風把蒲公英的種子吹出去,吹的遠遠的,(用“”吹的力度由漸弱漸強再漸弱),還有一粒沒吹出去(“” 漸弱漸強再漸弱)。明年這里漫山遍野都是漂亮的蒲公英。這里吹蒲公英用到了發聲練習“u”。這時即使有個別學生精神不集中,教師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從而作出調整。還有“狩獵”等等有趣的發聲練習。所以我覺得,只要他們能被情境吸引,受到這發聲練習感染,在教室里既有規律又自由自在地進行發聲練習,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二、發聲練習要科學發聲練習練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過程,以“達到熟練、形成歌唱的動力定型”為目的,也是學生對發聲活動感性認識的主動形式。我們的練習雖然是多次地完成某一動作或一系列

11、動作,但在練聲中絕不是同一個一成不變地機械重復,而是以不斷提高發聲技術及提高發聲感覺的準確性,增強發聲能力為目的地重復。所以我覺得,在發聲練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練習要有針對性發聲練習不是盲目的,它是為本堂課歌曲做準備的,所以,老師選擇的發聲曲要符合你所要教的歌曲的要求。 “對癥下藥”在這里很能說明問題(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對待)。教師必須明確練習目的和要求,比如,要分析教材,知道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如果難點是切分節奏,那么老師設計的發聲練習中,就要溶入這個知識點,這樣,才是有用的練聲曲。老師也要讓學生明白練習的目的和要求,這樣才可以加強學生練習的自覺性,使聲音的練習經常處于意識協調機制

12、下,進而改正錯誤習慣和發聲狀態,達到盡快提高發聲質量的目的。 2練習的多樣性:正如前面說的,發聲練習曲要隨歌曲而定,它不是固定的幾首練聲曲,而是要有變化的。變中求統一。在教師來講要做到教授時的針對性,自然就會引起練習中的多樣。這個道理很簡單,看病需要“對癥下藥”,我們的音樂教學也一樣。因為歌曲是不一樣的,學生也是不同的,所以“下藥”就得千差萬別,一藥治百病是不可以的。在歌曲教學中因為學生個體情況的多樣及個體存在問題的不同,很自然教師應當運用不同的方法、手段來促進其改進與發展。既然歌唱的發生技能技巧是多方面的,所以聲音練習的多樣是必然的。然對某一特定技術環節并不是所有的練習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有

13、些練習可能收效甚微,有些則使技能、技巧達到高水平。所以聲音訓練中以“不變應萬變”對學生都采取一種訓練方法,甚至練習曲目都一樣,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 3練習的階梯性:我們的歌曲,每個年齡,每個學期,每一節課都不一樣,既然教學內容豆油自己的階梯性,我們的發聲曲也是一樣的。“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原則就尤為重要了。在發聲行為中各種目的就可能出現彼此之間的沖突,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目的,也就是歌唱技能技巧發展中的問題的解決有遠近、主次的階梯性的安排。每樣事物都有自己的一個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跳過某個必要的環節。有句話說得好,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能更直接、更有力地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從發聲練習開始就要求學生有感情、有表現力地歌唱。而發聲練習的正確與否,又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