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內科學消化系統試題_第1頁
小兒內科學消化系統試題_第2頁
小兒內科學消化系統試題_第3頁
小兒內科學消化系統試題_第4頁
小兒內科學消化系統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兒內科學消化系統試題和答案一、名詞解釋. GERD即胃食管反流病,致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到咽部,反流頻繁發作或持 續發生時,或有并發癥出現,屬病理性GER.腸毒素性腸炎:由各種產生毒素的細菌引起的分泌性腹瀉,典型細菌有霍亂弧菌、 產毒性大腸桿菌等。. NSP4:輪狀病毒的一種非結構蛋白,類似腸毒素或認為是腸毒素,與輪狀病毒腸炎 發病機制有關聯。.腹瀉病的分期:一句腹7病的病程分為,2周以內為急性腹瀉,2周至2月為遷延性腹7寫,2月以上為慢性腹瀉。.腹瀉病的?a療原則: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加強護理,預防并 發癥。. 4:3:2液是指 4份生理鹽水或(0.9%NaCl :

2、3分葡萄糖水 :2分等滲堿溶液或(1.4%NaHCO3 ,常用于低滲性脫水。. ORS 口服補液鹽,主要用于腹瀉時預防脫水和糾正輕、中度脫水。.胃炎:由各種物理性、化學性或生物性有害因子作用于人體,引起胃粘膜發生炎癥 性改變的疾病。.胎糞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即會排出胎糞,34日內排完,胎糞色黑綠或深綠, 粘稠,無臭,是由脫落的上皮細胞、濃縮消化液及胎兒時期吞入的羊水所組成。.脫水性質有幾種以及各種特點:等滲性脫水(血清 Na135-150mmol/L )、低滲性脫水(血清 Na小于135 mmol/L)、高滲性脫水(血清 Na大于150 mmol/L ) 3種 .、 選擇題.哪一項不是嬰幼兒

3、容易發生溢奶的原因:EA.食管呈漏斗型B.食管彈力組織及肌層尚不發達C.吸奶時常吞咽過多空氣D.食管下段賁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E與胃排空沒有關系.嬰幼兒胃的特點有:AA.呈垂直位B.容量小C.肌肉發育不成熟D賁門肌張力低下.E胃酸少以及酶活性低下.指出嬰兒腸道的特點,以下哪一項是錯誤的:A.小腸絨毛發育良好,肌層發育差B.母乳和配方奶粉通過腸道的時間相差不大C.腸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D.早產兒腸道腸蠕動協調能力差容易并發糞便滯留或功能性腸梗阻E.腸道固定差,易發生腸扭轉和腸套疊.嬰兒腸道菌群的特點是:A.胎兒的腸道在母體內是由細菌定植的B.胎兒的腸道在母體內是無菌的 C.定植的腸道細菌主要來源于

4、母乳 D.定植的細菌與飲食和周圍環境無關 E.母乳喂養兒和人工 喂養兒腸道菌群的結構無區別 TOC o 1-5 h z .診斷腸套疊可靠的檢查方法是:CA.X-腹部平片B上消化道造影.C腹部B超D.消化道內鏡檢查 E.胃腸同位素掃描.哪一項的檢查方法對診斷油門肥厚性狹窄無價值:EA.X啜腹部平片B.腹部B超C.上消化道銀餐造影 D.消化道內鏡檢查 E .CT或MR.哪一項對診斷幽門螺桿菌的價值不大:BA.13碳呼氣試驗B.血清幽門螺桿菌IgM和IgG陽性C.胃黏膜活檢染色 D.胃黏膜活 檢培養E尿素酶試驗.胃食管反流哪一項描述不正確:A.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多見于1-4個月嬰兒大

5、多數為生理性,到12月以后自行好轉。B. C.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多見于 1-4 個月嬰兒大多數為生理性,不影響生長發育。D.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到口咽部,多見于1-4個月嬰兒大多數為病理性,影響生長發育。E以上都不是 TOC o 1-5 h z .有關胃食管反流的發病機制下述哪一項述說不正確:CA.LES壓力低下是最主要的原因。B.LES一過性松弛是引起反流的重要原因。C食管裂孔疝的反流與 LES無關。D.早產兒食管較短 LE弦育不成熟E.小嬰兒His角度 (食管和胃賁門形成的夾角)過大。.胃食管反流的發病機制與下列哪一個因素無關EA.食管廓清能力減低 B.抗反流的屏障功

6、能減低 C.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壞 D.胃十二 指腸功能失常E食管缺乏蠕動和食管下端括約肌松弛不良。. 一下哪一項不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臨床表現EA.不明原因反復嘔吐、咽下困難B.反復發作的咳嗽、氣喘C喂養困難、拒奶生長發育遲緩D.早產兒反復窒息、 呼吸暫停發作E滲出性皮疹伴煩躁、拒食、嘔吐、 營 養不良以及貧血 TOC o 1-5 h z .診斷胃食管反流的方便、快捷、先進的方法是BA.食管造影B.24小時食管pH動態監測C.內鏡檢查D.食管動力檢查E.胃食管核素閃 爍掃描.治療胃食管反流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AA.體位療法B.飲食療法C.藥物療法D.外科手術E.中醫中藥.診斷胃炎

7、可靠的方法是:CA.X線銀餐造影 B.X-腹部平片 C.胃鏡檢查D. B超E. CT或MR.兒童消化性潰瘍的特點是:BA.潰瘍的好發部位是胃十二指腸,也可發生于食管、小腸、胃腸吻合口處,以嬰幼 兒多見B.潰瘍的好發部位是胃十二指腸,也可發生于食管、小腸、胃腸吻合口處,以學齡兒童多見C.潰瘍的好發部位是胃十二指腸,不會有食管、小腸、胃腸吻合口處的潰瘍,以嬰 幼兒多見D.潰瘍的好發部位是胃十二指腸,不會有食管、小腸、胃腸吻合口處的潰瘍,以 學齡兒童多見E.嬰幼兒多為慢性、原發性十二指腸潰瘍。E.以下哪一種因素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無關. A.胃酸分泌增加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B.胃和十二指腸的屏障功能受

8、損C幽門螺桿菌感染D.遺傳因素、精神創傷、飲食因素和氣候因素可誘發E與遺傳因素、精神創傷、飲食因素和氣候因素無關.消化性潰瘍不同年齡的臨床表現是:AA.新生兒期多為繼發性潰瘍,臨床上突發性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為主要變現。B.嬰幼兒期以原發性潰瘍多見,臨床上表現為突發性嘔血、黑便,前期可有嘔吐、 腹痛、腹脹等。C學齡前期以繼發性多見,腹痛癥狀明顯,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D學齡期以胃潰瘍為常見,臨床癥狀接近于成人,以腹痛為主,可伴有饑餓痛、夜 間痛。少數兒童表現為無痛性黑便、貧血、暈厥,甚至休克。E以上都是.以下哪一項描述小兒腹瀉的易感因素是錯誤的:AA.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接近成人,但是消化酶的活力低

9、下B.嬰兒期生長發育快,所需營養物質相對較多,消化道的負擔重C嬰兒胃酸偏低,胃排空快,對進入胃的殺菌能力減弱,胃腸道SIgA低下D腸道菌群紊亂失調E.喂養方式不當.感染性腹瀉的常見病因是:EA.病毒為第一位,以春夏季節發病率最高,B.細菌為第二位,以秋冬季節發病率最高C細菌為第一位,以春夏季節發病率最高,D.病毒為第二位,以秋冬季節發病率最高E.病毒為第一位,以秋冬季節發病率最高.病毒性腸炎的發病機制是:BA.病毒侵襲腸黏膜引起腸黏膜充血、水腫,炎癥細胞浸潤引起滲出性的炎癥所致B.病毒侵入腸黏膜上皮細胞,在細胞內進行復制, 使細胞腫脹變性壞死、脫落, 絨毛縮短所致C.病毒黏附在腸黏膜上皮細胞上

10、,進行繁殖長生不耐熱毒素或耐熱毒素引起腹瀉A+BB+C TOC o 1-5 h z .下述有關滲透性腹瀉的發病機制哪一項是錯誤的EA.雙糖酶活,f下降B.水、鈉以及其他離子吸收的載體減少C消化吸收面積減少D.禁食后大便次數和量明顯減少E.禁食后大便次數和量無變化.分泌性腹瀉的發病機制是:DA.雙糖酶活性下降 B.鈉以及其他離子吸收的載體減少C.消化吸收面積減少 D.腸毒素作用抑制了腸上皮細胞對鈉、氯和水的吸收,并促進氯的分泌 E .腸黏膜充血、水腫,炎癥細胞浸潤引起.根據腹瀉兒童大便特征,哪一項最可能是病毒性腹瀉?BA.水樣或蛋花樣便伴有少許粘液,腥臭味,便常規:膿細胞25個/HP,紅細胞1-

11、3個/HP,脂肪球陰性B.水樣或蛋花樣便伴有少許粘液,酸臭味,便常規:膿細胞25個/HP,紅細胞1-3個/HP,脂肪球+C.稀水樣便伴有較多粘液,腥臭味,便常規:膿細胞10 15個/HP,紅細胞4-8個/HP。D.稀糊便,酸臭味,伴有白色奶瓣和泡沫,便常規:脂肪球 +E.粘液血便,腥臭味,便常規:膿細胞2030個/HP,紅細胞10-20個/HP。.兒童急性腹瀉易發生脫水的原因是:EA.水代謝需求旺盛B.消化酶分泌減少C.體液量少D.腎臟調節功能差E.腸道丟失 過多.兒童腹瀉致使出現重度脫水,此時體液的累積損失量約是(ml/kg): CA. 25 50 B. 50 100 C. 100 120

12、D. 120 150 E.150180.兒童重型與輕型腹瀉的主要區別點是:DA.高熱B.惡心、嘔吐、納呆 C.每日大便次數達十余次D.水、電解質明顯紊亂E.大便呈蛋花湯樣或水樣.重度脫水與中度脫水主要區別為:EA.尿量減少B.眼眶凹陷C.皮膚彈性差D.代謝性酸中毒 E.周圍循環衰竭.小兒腹瀉致代謝性酸中毒的最主要原因是:AA.腹瀉丟失堿性物質B.饑餓性酮癥C.產生酸性代謝產物增加 D.腎臟排酸障礙E.以上都不是. 8個月小兒,患支氣管肺炎,用多種抗生素治療20天,體溫下降,病情好轉。近 2天再次發熱,嘔吐,腹瀉,大便46次/日,呈暗綠色水樣便,有黏液,味腥臭,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膿球及革蘭陽性

13、球菌。最可能的診斷是:CA.真菌性腸炎B.病毒性腸炎C.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腸炎 D.侵襲性大腸桿菌性腸 炎E.細菌性痢疾. 10個月男嬰,腹瀉3天,每天10余次,黃色水樣便,體重 8.8 kg,神萎,皮膚彈性 極差,前因及眼窩明顯凹陷,肢冷,血壓偏低,口渴不明顯,尿量極少,血清鈉125 mmol /L,考慮診斷為:DA.中度、等滲脫水B.重度、等滲脫水C.中度、低滲月水D.重度、低滲月水E.重 度、高滲脫水 TOC o 1-5 h z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患兒特有的體征是:EA.有胃蠕動波 B.營養不良、脫水、明顯消瘦C.嘔血D.進行性腹脹 E.右上腹捫及橄欖樣腫塊.兒童腹瀉伴低血鉀時,下列哪

14、一項是不正確的? EA.腹瀉時由于鉀丟失過多以致缺鉀B.酸中毒時易致低血鉀 C.血鉀低于 3.5mmol/L,臨床出現缺鉀癥狀 D.補液后血液被稀釋,血鉀相對減少 E.補液后鉀 由尿中排出,引起缺鉀.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特點,下列哪一項是不正確的?EA.好發年齡多為624個月嬰幼兒 B.好發季節在秋、冬季節 D.多以先吐后瀉為特 征,大便為水樣,每日多達 10次以上,易發生水電解質紊亂 C.為自限性疾病,多 在一周左右自愈E.抗病毒藥物可縮短病程.診治兒童遷延性、慢性腹瀉時,哪一項措施是不正確的?AA.抗生素治療不成功,升級使用抗生素 B反復多次糞便檢查,尤其重視糞便培養 C. 補充維生素A、B

15、、C、D,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D.疑有乳糖不耐受,建議無乳糖奶粉喂養E.小腸境或結腸鏡檢查.引起春、夏季兒童腹瀉的病原菌主要是:A.金黃色葡萄球菌B.大腸桿菌 C.志賀氏痢疾桿菌 D.變形桿菌E.輪狀病毒.關于補鉀的要求哪項不合適:A. 一般每日補鉀總量按 34 mmol/kg B.靜脈補鉀的濃度不超過0.3 % C. 一日補鉀量不少于68小時給入 D.見尿補鉀E.吐瀉好轉應及時停止補鉀.下列不屬于低鉀血癥臨床表現的是口A.腱反射減弱B.腸鳴音亢進C.心率增快,心律失常D.心電圖示T波增寬,低平 E.心電圖出現U波|.下列不符合鼠傷寒沙門菌小腸結腸炎的是:A.好發于2歲以下嬰幼兒B.病情均較輕,

16、不會出現脫水、酸中毒 C易在新生兒室 流行.D.大便常規有多量白細胞及數量不等的紅細胞E .綠色水樣、黏液樣或膿血便40.配制2: 1等張含鈉液100 ml正確方法是:CA.B.C.D.0.9 %氯化鈉溶液80 ml, 5%碳酸氫鈉溶液 40 mlE. 5%葡萄糖溶液100 ml , 10%氯化鈉溶液15ml , 5%碳酸氫鈉溶液15 ml.重度脫水伴循環障礙,擴容階段的治療哪項不恰當:A.液體種類為2: 1等張含鈉液 B.輸注速度為3060 min內靜脈快速滴注 C. 液體量20 ml /kg D.同時補鉀,濃度不超過 0.3 % E.有重度酸中毒時可用 1.4% 碳酸氫鈉溶液擴容.糾正代謝

17、性酸中毒,提高血液中 HCO3 5 mmol/L,應選擇:DA. 1.4 %碳酸氫鈉溶液1 ml/kg B. 1.4 %碳酸氫鈉溶液 5 ml/kg C. 5%碳酸氫鈉溶液ml/kg D. 5%碳酸氫鈉溶液 5 ml/kg E. 1.87%乳酸鈉溶液13 ml/kg.兒童消化道出血,柏油便中的血多來源于:A.胃及十二指腸 B.肛門直腸 C.空腸D.結腸E.回腸 TOC o 1-5 h z .確診潰瘍活動性出血的最可靠方法是:EA.詢問病史B.胃液分析C. X線銀餐檢查D.大便潛血檢查 E.早期胃鏡檢查.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突出表現是:DA.發熱B.腹痛C.腹瀉D.嘔吐E.貧血.消化道潰瘍的常

18、見癥狀是:D. A.惡心B.嘔吐C.腹脹D.上腹痛E.消化道出血.反復嘔吐最可能繼發的酸堿平衡紊亂的情況是:BA.低氯高鉀堿中毒B.低氯低鉀堿中毒 C.低氯低鉀酸中毒 D.高鉀高鈉堿中毒E.高鉀酸中毒.以下敘述錯誤的是:EA.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主要癥狀為嘔吐B.先天性巨結腸主要癥狀為便秘C.腸套疊可有便血D.新生兒潰瘍病主要癥狀為消化道出血E.慢性胃炎主要癥狀為嘔血. 4個月小兒,母乳喂養,腹瀉近 3個月,大便34次/天,糊狀,無膿血及黏液,精 神食欲好,多種藥物治療無效,現體重 6.8 kg ,診斷為:DA.大腸桿菌腸炎B.病毒性腸炎C.真菌性腸炎D.生理性腹瀉E.慢性腹瀉. 8個月嬰兒

19、于當年11月就診,嘔吐、腹瀉 2天,伴發熱流涕,大便 10次/日,水樣 便,嘔吐46次/天,查體:皮膚干燥,彈性差,口唇櫻紅,腹瀉,腱反射弱,大 便鏡檢 WBC卜1/HP,下列治療措施不恰當的是:BA.繼續飲食,或暫停乳類食品,代之以豆類代乳品等B.及時足量、足療程給予抗菌藥物C.根據脫水程度進行補液 D.補液的同時糾正酸中毒 E.有尿后,靜脈補 鉀濃度為0.2 %. 9個月嬰兒,體重 8 kg ,腹瀉2天,水樣便,每天 10余次,伴嘔吐45次/天,尿 量明顯減少,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四肢尚暖,血清鈉128 mmol/L。首先應用哪種液體靜脈輸液:CA. 2 : 1等張含鈉液 160 ml

20、, 30 min內靜脈輸入 B. 1 / 2張含鈉液 800 ml , 812 h靜脈輸入C. 2/3張含鈉溶液500 ml, 812 h靜脈車入D. 1/3張含鈉溶液500 ml, 812 h靜脈輸入E. 1 /5張含鈉溶液500 ml , 812 h靜脈輸入.患兒10個月,于7月份發病就診,訴腹瀉 5天,排黃綠色稀便,近 2天大便呈深綠 色,伴膿血及黏液。體檢:體溫 38.5 C,精神差,皮膚彈性尚可,心、肺正常,腹部 稍脹。大便鏡檢大量紅、白細胞。該患兒腹瀉的主要原因是:BA.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 B.細菌侵襲腸黏膜 C.腸絨毛破壞,腸道水、電解質 吸收減少D.腸細胞內cAMR cGM咋

21、成增加致瀉 E.雙糖酶活性降低,導致高滲性 腹瀉. 口服補液鹽-ORS中葡萄糖的作用主要是:CA.調節滲透壓B.利用滲透壓的利尿作用排泄毒素C.增加小腸對水、鈉的重吸收D.治療酸中毒E.以上都不是.下列關于低滲性脫水的敘述,錯誤的是:CA.多見于久瀉、營養不良兒B.失鈉的比例大于失水,以細胞外液減少為主 C.黏膜干燥,煩渴 D.皮膚彈性極差E.血壓降低,嚴重時出現休克問答題(一) 簡述題.簡述液體療法的“定輸液量”。答:根據脫水程度決定;1)累計損失量:重度脫水為100120 (或150) ml/kg ,中度脫水為 50(或60)100 ml/kg ,輕度脫水為 50 ml/kg 。2)繼續損

22、失量:每日 1040 (30) ml/kg.d 。3)生理需要量:100 5020法則:第一個 10kg為100ml/kg ,第二個 10kg為50ml/kg ,此后的體重一律為 20ml/kg 。.簡述液體療法的“定輸液性質”。依據脫水的性質決定輸液的種類。1)累積損失量:等滲性脫水補充 1/2張含鈉液(3: 2:1)液,低滲性脫水 補充2/3張含鈉液(4:3:2)液,高滲性脫水補充 1/31/5張含鈉液(生理 維持液)。2)繼續損失量按1/21/3張含鈉液補充3)生理需要量按 1/31/5含鈉液補充.簡述胃食管反流與胃食管反流病的區別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到咽部,胃食管反流

23、是屬于生理性的。小兒胃食管反流大多為生理性的,生后1-4月為好發年齡,1218月自行好轉。胃食管反流病為病理性的,多為反流頻繁發作或持續存在,引起并發癥,如食管炎、反復咳喘、喂養困難、生長發育遲緩、早產兒呼吸暫停或窒息(舉出三個以上即可得分).簡述幽門螺桿感染的檢測方法1)胃黏膜活檢:組織切片染色、培養;2)尿素酶試驗(活檢胃黏膜)13碳呼氣試驗(核素標記尿素呼吸試驗)4)血清學檢測:特異性 IgM和IgG.簡述何謂消化性潰瘍,常見并發癥有哪些?消化性潰瘍是指接觸胃酸、胃蛋白酶(或消化液)的胃黏膜及其深層組織 的一種病理性缺損,其深層達到或穿透黏膜、肌層。好發部位是位、十二 指腸。并發癥有:上

24、消化道出血、穿孔和梗阻。.簡述感染性腹瀉的病因。病毒感染: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其他杯狀病毒、柯薩奇病毒、腺病毒、星狀病毒等);細菌感染:致瀉性大腸桿菌( ETEG EPEC EIEG EHEC EAEC、空腸彎曲菌、耶爾森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三個以上得分);真菌:念珠菌、曲菌等;寄生蟲:梨形鞭毛蟲、隱抱子蟲、阿米巴原蟲等.簡述腹瀉致代謝性酸中毒的機制。1)腹瀉時丟失大量堿性物質;2)進食少,腸吸收不良,熱卡不足,脂肪分解致酮體增多;3)脫水止血容量不足,組織灌注不良,酸性物質堆積;4)低血容量致腎臟排泄酸性物質減少。.簡述腹瀉治療的原則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加強護理,預防并發癥。.簡述ORS的適應癥、使用量和用法腹瀉時預防脫水和糾正輕、中度脫水。輕度脫水口服量為 50ml/kg ,中度脫水口服量為 80100ml/kg,在812小 時內分多次口服完成。(加分:補充繼續損失:根據每次大便的量,分次在 1小時內服完).如何糾正腹瀉致低鉀血癥以及注意事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