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食品拓市場實施方案_第1頁
富硒食品拓市場實施方案_第2頁
富硒食品拓市場實施方案_第3頁
富硒食品拓市場實施方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富硒食品拓市場實施方案發揮富硒食品“一業帶百業”的聯動效應,帶動種養殖業、產品加工、文化旅游、商貿流通等產業聯動發展,提升全縣經濟發展實力。專業人才培育工程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實施招才引智工程,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相關單位建立長期技術合作,引進富硒產業關鍵技術人才,培養一批本土富硒專業人才,組建“富硒產業智庫”。建立定向人才培訓機制,培養一批富硒產品生產能手、營銷能手,發展一批富硒產業種植大戶、養殖大戶,為富硒產品開發企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培訓富硒技術員、富硒營養師、富硒達人等各類人才。加強對傳統手工制作紫陽茶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大力培育傳統手工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支持

2、紫陽縣職教中心開設食品、康養等富硒產業相關專業,加大中醫、康復、健康管理等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打造培養實用型富硒專業人才的基地。培育高素質農民。實施萬人技能培訓工程、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和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培育行動,建立農村創業創新導師隊伍。大力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致富帶頭人等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的帶頭人隊伍。建立健全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加強高素質農民隊伍管理與延伸服務,開展全周期跟蹤指導和服務。加大農業專項技術技能培訓,加快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培養經營管理人才。極引進電商人才、旅游人才、農產品物流人才等,培養一批職業素質好、市場意識強,在生產經營、

3、管理方面有較高造詣的經營管理人才,加強中青年業務技術骨干培養。弘揚企業家精神,建立鄉村企業家庫,培育一批具有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的優秀鄉村企業家。建立靈活用人機制,探索固定與流動、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用人方式。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激勵制度。骨干企業成長工程加強企業梯隊培育。實施富硒食品企業梯隊培育計劃,大力培育富硒龍頭企業,壯大中小徽企業,推動大企業快速擴張、中小微企業競相發展。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實現規模效益“雙提升”。鼓勵富硒食品企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生產經營主體進行數字化改造,建設一批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和信息化技術綜合應用示范點。堅持樹強扶優、做強做大,開展“

4、優秀民營企業”“優秀民營企業家”評選活動。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引領支撐作用,發揮頭部企業優勢,打造彼此關聯、相互支撐、優勢互補的百億級富硒產業集群。著力培育富硒龍頭企業。支持茶業公司發展壯大,推動縣茶業公司與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道通天下茯茶有限公司合作發展。在富硒茶葉、魔芋、飲料、糧油、養殖等行業扶持一批骨干型富硒食品龍頭企業,組織龍頭企業聯農帶農、聯科帶科,培育一批“產學研推用”緊密結合的“產創聯合體”。到2025年,龍頭骨干企業達到15家以上。精準扶持中小微企業。大力發展富硒產品生產、加工、營銷企業,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支持具有潛力的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支持關聯企業抱團發展,

5、加快建設富硒食品、富硒飲品、富硒保健品等企業集群,加大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和縣級示范企業以及“小巨人”企業培育,鞏固提升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推進企業優勝劣汰,引導“僵尸企業”平穩退出,推進破局性、戰略性兼并重組。提高加工制造水平以精深加工為主攻方向,突出硒保健功能,發展富硒茶飲、硒保健品、富硒功能型保健食品、富硒生物醫藥四大方向,促進富硒食品營養化、高品質、精品化發展。富硒茶飲。鞏固提升富硒茶首位產業,持續實施茶產業新“八大創新工程”,加大夏秋茶和白茶、茶飲等開發,構建“綠紅白黑調”產品體系。以富硒茶飲品為主線,積極開發茶飲料、茶食品、茶工藝品、茶保健品等新產品,構

6、建富硒茶全產業、全要素鏈條。硒保健品。圍繞孕婦、兒童及青少年、青年、中老年四類群體,發展硒片、硒顆粒、硒膠囊、硒口服液等產品,形成“1+1+4+X”硒保健品體系。富硒功能型保健食品。發展以富硒水、富硒飲料為主的富硒功能食品,積極開發富硒方便食品,研發增強免疫功能食品、抗氧化食品、輔助降糖食品、輔助降血壓食品、輔助降脂食品等富硒功能型保健食(飲)品。富硒生物醫藥。推進中藥材全產業鏈建設,引進純植物藥用空心膠囊、富硒茶氨酸口服液、硒保健口服液、富硒植物有機硒提取等項目,加快實施恒紫園區中藥材加工提取項目,研發高端藥茶。適度開發富硒化妝品和日用化學品。自然環境條件硒資源優勢突出。紫陽縣是目前所發現的

7、全球面積最大、富硒底層最厚的富硒區,特別是有機態結合硒占原巖硒的比例較高,被譽為“中國硒谷世界硒源”。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表明,紫陽所處我國秦嶺海槽早寒武紀地層的富硒程度最高,且有理想的硒匯集利用地質地理條件。同時,紫陽在安康全域土壤硒含量最高,發展富硒食品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生態環境優良。紫陽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攝氏15.0,年均日照時數1586.8小時,年降水總量1066毫米,相對濕度70-80%,無霜期269.6天。森林覆蓋率達到64.52%。漢江出紫斷面水質常年穩定在國家類標準,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337天以上。以茶葉、柑桔、厚樸、杜仲、山野菜等為主的生物資

8、源久負盛名,是全國生產天然富硒有機食品的最佳區域。文化底蘊深厚。紫陽是中國第一條茶馬古道陜甘青新茶馬古道的源頭,茶文化已有千年歷史。同時,道教文化、民歌文化、富硒文化、民俗文化、漢水文化等融合性強、包容性大、積淀深厚。紫陽民歌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素有“世界硒源富硒茶鄉”和“漢江畫廊茶歌紫陽”之美譽。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推進產旅融合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區位交通優越。紫陽位于大巴山北麓、漢水之濱。襄渝鐵路、包茂高速、紫漁310省道穿境而過,G541國道即將全面貫通,境內水運通暢,公路通村率達到100%,高效便捷的現代交通體系逐步建立,現已融入西安、重慶、成都“半

9、日經濟圈”和哈爾濱、海口、烏魯木齊和廣州等“一日交通圈”。不斷完善的區位融通交通體系為富硒食品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發展思路堅定不移走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全面落實“生態立縣、產業富民、民生優先”戰略,按照“1468”思路,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為引領,著力破解“優良品種繁育、硒含量精準控制、延鏈補鏈強鏈、資源價值最大化”四大核心問題,促進硒資源更好地向硒產業轉變,推進富硒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以硒興業”“以硒富民”。聚焦“1”大目標:全國富硒產業發展核心區。堅持“4”化導向: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智能化。推進“6”大任務: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拓展“硒+X”產業體系,提高加工制造水平,完善產銷對接體系,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夯實基礎支撐體系。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