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節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四章 細菌和真菌學習目標1.說出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2.列舉細菌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類生活的影響。3.關注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和人類的關系。 請說一說自己生活中食品變質現象,站在人類的角度看,這種現象是有害的,從大自然的角度看呢?新課導入想一想 議一議新課講解使這些食品腐敗或發霉的原因是什么?新課講解枯草桿菌青霉(細菌)(真菌)新課講解【考考你】炎熱的夏天,食物容易腐敗,得腸胃炎的人也較多,為什么? 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適宜的溫度。夏天,受潮的糧食、衣物和皮鞋常常發霉長毛,為什么受潮的玻璃、石頭、水泥墻不易發霉 ? 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有機物。曬干的種子和
2、潮濕的種子,哪個更容易發霉,為什么?潮濕的種子,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分。新課講解用乳酸細菌制作泡菜時,泡菜壇要用水密封,這是為什么?制造無氧環境,使乳酸菌能生活。生物分解有機物或已死亡的生物體,并攝取養分以維持生活,這種生活方式叫作腐生。新課講解腐生的細菌和真菌。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植物吸收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生物的遺體被誰分解了?它們分解后產生了什么物質?這些物質又被誰吸收利用了?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示意圖一、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新課講解分解者狐貍二 氧 化 碳 和 水無機鹽1光合作用233消費者呼吸作用生產者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4新課講解典例分析例自然界中,動植物的遺體不
3、會積攢保留著,主要原因是( )A.綠色植物能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B.細菌、真菌分布十分廣泛C.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能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D.動植物的遺體會自行分解C 解析: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能夠分解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促進了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新課講解有些細菌和真菌營 生活,從 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_ _ _,導致動植物和人_。寄生活營養物質患病鏈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多種疾病 。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新課講解 兩種生物在 ,后者給前者提供營養物質和居住場所,這種生物的關系稱為寄生。受害一方叫寄主,也稱宿主。 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新課講解
4、肺炎肺炎雙球菌新課講解真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足癬臂癬一些真菌寄生在人體表面,如臂癬、足癬就是由真菌引起的。足癬又叫腳濕氣,是真菌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表現為奇癢難忍、水皰、糜爛、脫屑等癥狀。新課講解玉米瘤黑粉病棉花枯萎病小麥葉銹病新課講解典例分析例下列疾病中,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 )A.扁桃體炎 B.手癬C.猩紅熱 D.丹毒B 解析:扁桃體炎是由細菌引起的;手癬是由真菌引起的;猩紅熱是由一種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是細菌;丹毒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新課講解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相互依賴,彼此有利,這種現象叫共生。地衣:真菌與藻類真菌藻類提供( 有
5、機物 )提供( )水和無機鹽三、與動植物共生新課講解根瘤:豆科植物與根瘤菌豆科植物根瘤菌 含氮物質有機物提供 提供( )新課講解牛、羊、駱駝胃腸內的細菌 纖維素生存空間、食物分解( )提供( )人腸道內的細菌 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生存空間、食物制造( )提供( )新課講解典例分析例人們通常通過種植大豆等植物增加土壤肥力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主要是因為( )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從而提高土壤肥力B.豆科植物的葉片富含維生素,凋落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C.豆科植物的果實富含蛋白質,凋落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D.B和C兩種說法都是主要原因A 解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
6、,有能夠固氮的根瘤菌與植物共生,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從而使得植物生長良好,而植物則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新課講解【教材技能訓練與討論】1甲、乙兩組為什么要用相同的樹葉? 因為這個實驗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設置對照組時,要控制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條件。即除了有無細菌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甲、乙兩組要用相同的樹葉。新課講解2.為什么要使樹葉保持潮濕?因為細菌適宜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新課講解3逐一分析這三種方案,找出每個方案的實驗組和對照組。 方案1中甲組是對照組,乙組是實驗組。 方案2和方案3中也是甲組為對照組,乙組是實驗組。新課講
7、解4哪個方案更能說明問題?為什么? 方案3更能說明問題。因為實驗前對照組與實驗組所處的條件完全相同(都進行滅菌處理);而實驗中,除單一變量(接種與不接種)外,對照組與實驗組又處于相同的條件下(無菌的條件)。可見,只有方案3排除了所有影響實驗的干擾。因此,與方案1和方案2比較,方案3的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課堂小結當堂小練1.以下屬于真菌、細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 )A.提供氧氣B.提供有機物C.提供二氧化碳D.促進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D當堂小練2. 在果園中埋一些動物內臟,不久這些內臟不見了,其原因是 ( )A.被土壤中的水溶解了B.隨土壤中的水蒸發了C.被果樹吸收了D.被土壤中的細菌和真
8、菌分解了 D教材習題1.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絕大多數細菌和真菌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2)只要有細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其他動植物就會生病。( )(3)一些細菌生活在牛、羊胃腸內,不但不引起牛、羊患病,還對牛、羊有好處。 ( )教材習題答案:(1) (2) 解析:大多數的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是有益的,只有少數寄生的種類能使人和其他動物患病。只要我們合理防治,就能避免細菌和真菌引發疾病。 (3) 解析:在牛、羊等草食動物的胃腸內生活著一些細菌,可以幫助動物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有利于動物的生活。 教材習題2. 細菌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
9、成二氧化碳和水,這一生理過程屬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產物,并且釋放能量的過程。教材習題3.在農業生產中,人們常常通過種植豆科植物來提高土壤肥力,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這是為什么?答案:豆科植物的根上長有根瘤,根瘤中生活著固氮菌,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加。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較大的元素,當植物得到大量氮元素時一般生長得好。在農業上,人們常通過種植豆科植物使土壤中的氮元素增加,提高土壤的肥力,從而達到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目的。教材習題4.有些細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動植物體內,使它們患病;有些細菌和真菌卻能夠與動植物共生。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之間的關系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1a - 1c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2023一年級數學下冊 4 100以內數的認識練習課(1-2)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10 雨點兒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 第一框《法律為我們護航》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15 搭船的鳥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上冊統編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 第二課 學習新天地 第1框 學習伴成長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2文言文二則《書戴嵩畫牛》(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四單元 家是最溫暖的地方 12 家庭的記憶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2023六年級數學下冊 二 圓柱與圓錐(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
- 2024二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16.雷雨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八年級下寫字課
- 入伍簡歷當兵簡歷.doc
- 前列腺癌臨床路徑(最全版)
- 國家旅游局新版團隊出境旅游合同模板
- 管道探傷焊口計算表
- 4S店三表一卡標準模板
- 南京地鐵四號線風井主體結構施工方案
- 高中生物競賽 第九章 染色體畸變課件
- 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 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對比分析
- 3萬高爐轉爐混合煤氣柜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