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專項-形象(PPT)_第1頁
詩歌鑒賞專項-形象(PPT)_第2頁
詩歌鑒賞專項-形象(PPT)_第3頁
詩歌鑒賞專項-形象(PPT)_第4頁
詩歌鑒賞專項-形象(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詩歌鑒賞 目 標讀懂詩歌規范答題 考 點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 表達技巧;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古代詩歌鑒賞之形象第一課時鑒賞其形象人物形象:A、 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 B、作品中其他人物。自然景象或物象:意象詩人感情的載體。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人物形象人物形象(1)鑒賞依據人物(肖像、行動、語言、神態、心理)、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情節。 (2)鑒賞角度所寫人物身份性格、所寫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對所寫人物的態度。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游子形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

2、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戰士形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婦形象)詩中刻畫、塑造了什么樣的人物形象?例 1 蘇武廟 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蘇武是歷史上著名的堅持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漢元年(前一年)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逼降,他堅貞不屈。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八一年),才返回漢朝,前后長達十九年。這首詩就是詩人瞻仰蘇武廟后追思懷古之作。懷古詩本詩刻畫了 蘇武形象。【注釋】云邊句:“云邊雁斷

3、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這是兩幅圖畫。 上一幅是望雁思歸圖。在寂靜的夜晚,天空中高懸著一輪帶有異域情調的明月。望著大雁從遙遠的北方飛來,又向南方飛去,一直到它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南天的云彩中。這幅圖畫,形象地表現了蘇武在音訊隔絕的漫長歲月中對故國的深長思念和欲歸不得的深刻痛苦。 下一幅是荒塞歸牧圖。在昏暗的傍晚,放眼遠望,只見籠罩在一片荒煙中的連天塞草,和丘隴上歸來的羊群。這幅圖畫,形象地展示了蘇武牧羊絕塞的單調、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環境、經歷、心情相互交觸,渾然一體。 簡析:晚唐國勢衰頹,民族矛盾尖銳;表彰民族氣節,歌頌忠貞不屈,心向祖國是時代的需要。溫庭筠這首詩正是塑造

4、了一位堅持民族氣節的英雄形象。本詩刻畫了 蘇武形象。普天樂 秋懷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評析】“我”是一個仕途坎坷,急于進取而無所成就,窮困潦倒的失意者形象。例 2元 張可久語言肖像行為“釣魚子陵”二句:嚴光,字子陵;張翰,字季鷹。 奔波忙碌張翰典故鏈接秋風起而作莼鱸之思,乃是古詩文中常用的一個典故。典故的男主角是晉代風流才子張翰。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父親曾為東吳大鴻臚。他出身官宦之家,有清才,善屬文,縱任不拘,被齊王司馬辟為大司馬曹掾(執掌政務軍務之官)。以秋風起,乃念吳中菰菜、莼羹、鱸

5、魚,辭歸故里。他說:“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千里,以要名爵乎?”后人由此稱思鄉之情為“莼鱸之思”。張翰也因為這個故事得預晉代風流名士之前列,在后代文人筆下心中出現的次數似乎僅次于竹林七賢。返回上頁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例 3結合全詩的內容,簡要賞析“我”的形象特點。豪放灑脫用典,陶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從詩的第1、3句,可以看出- “我”性格豪爽、灑脫,不拘禮節;從第4句可以看出- “我”有高雅的情趣從題目可以看出- “我”向往隱

6、居山林、超離俗世的生活。參考答案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6分) 10福建卷 訪隱者 【宋】郭祥正一徑沿崖踏蒼苔,半塢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無人跡。【注】塢:山坳。山翁:此處指隱者。(1)在詩句中,與詩題相呼應的最關鍵的一個字是 。(1分)(2)結合第三、四句,賞析“隱者”的形象。(3分)高考真題【參考答案】(1)踏(2)通過描寫隱者獨飲自己釀造的酒,足不出戶,門外落花滿地,無人造訪、無人灑掃的隱居生活,表現了隱者避世脫俗、隨性自然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貧女 秦韜玉 蓬門未識羅綺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

7、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注:1.時世 :當時世俗 2.儉梳妝:指發髻挽得很高。儉、高。 3.壓金線:用金線刺繡。 這首詩主要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堂練習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秦韜玉 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陜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陽 今陜西合陽)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為左軍軍將。少有詞藻,工歌吟,卻累舉不第,后諂附當時有權勢的宦官田令孜,充當幕僚,官丞郎,判鹽鐵。【評析】:此詩勾畫了一個品德高尚、勤勞善良的窮苦姑娘的形象。寄托了貧士懷才不遇之感傷。因為語意雙關,含蘊豐富,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形象鮮明,詩情哀怨。主人公雖然“十指夸

8、針巧”,可是“擬托良媒”,也無人賞識,只得“年年”“苦恨”。“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終年勞心勞形的寒士,卻不為世用,久屈下僚的憤懣不平的心情。創新大課堂 P.213 例1課堂練習2.詩中的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世為念的高人逸士。前四句通過對幽僻高雅的景物描寫,表現了陸鴻漸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對音譯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第二課時自然形象自然形象(1) 鑒賞的依據景物(意象)的自然屬性; (2) 鑒賞的角度景物(意象)的社會屬性 (作者借此表達的情感、抒發的寓意)。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枯藤老

9、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之類的景象。“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之類的物象。這些藝術形象,同樣也是客觀事物與作者主觀的心靈相互交融的結果。景象物象都歸為自然形象的范疇。什么是意象? 春曉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首詩中寫了哪些形象?這些形象讓你產生怎樣的聯想?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意象?一、通過聯想,抓住相似點,由 物及情,由物至理。 如何分析詩歌中意象的寓意? 二、 把握常見意象的固定寓意“月”的意象聯想空間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

10、曉風殘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意象類別1、送別場所2、植物類3、動物類4、樂器類5、自然類 南浦 與 長亭 (借代)一、送別場所南浦: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 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 好去莫回頭。南浦是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代名詞。凄涼、愁苦蕭瑟、黯淡離愁別緒、真摯情誼形象語言長亭:陸上送別場所。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二、植物類(比喻或象征) 芳草、芭蕉、梧桐、松柏、楊柳、梅蘭竹菊、牡丹、桃花、楊花 清平樂 李煜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芳草:在古典詩歌中比

11、喻離恨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三、動物類: 杜鵑、烏鴉、大雁、青鳥 蟋蟀、蟬 、 猿杜鵑:又名子規、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鵑”的傳說。杜鵑啼叫聲象是“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們的“鄉愁鄉思”。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杜鵑啼血猿哀鳴在古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 烏鴉:按照迷信的說法,是一種不祥的鳥,它經常出現在墳頭等荒涼之處,在古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秦觀: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 王之渙 :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四、器樂類: 羌笛、

12、胡笳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往往表示戍邊思歸。送友人唐李白 浮 云 游 子 意 ,落 日 故 人 情 。游子,漂泊云五、自然類清風、明月、白云、夕陽、流水登樂游園 唐李商隱夕 陽 無 限 好 ,只 是 近 黃 昏 。夕陽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或事物一些常見意象比較固定的文化內涵楊柳 長亭 孤帆 驛路 浮云大風 長云 寒霜 飛雪 苦雨梅花 翠竹 松柏 幽蘭 菊花美人 神女 靈修 杜鵑 磁針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青鳥 鴻雁 雁足 尺素 白雪 玉壺 冰心離別、游子凄涼悲愁高潔隱逸國君堅貞思鄉音信、書信高潔分析意象時要注意兩點 一、意象

13、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在具體的詩篇中,詩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來構成一幅和諧的生活圖景,必須整體去把握。(詩歌的整體性)思想內容 意象意境詩情美好、清新 喜悅、熱愛 意境多個意象組合成的藝術境界常見描寫意境的詞語有:蒼涼、壯闊、幽靜、朦朧、淳樸、蕭條、冷寂 暮 江 吟 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意象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色彩絢麗的殘陽鋪水圖。返回“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兩句是寫傍晚時分在江邊看到的景象。太陽快要落山了,它那粉紅的光芒斜斜地照在江面上,江水因為一半被夕陽照著,一半夕陽照不到,而呈現出一半紅色、一半青色的奇麗景象。句

14、中的“道”和“鋪”用的非常恰當,形象地描繪出了夕陽的陽光在江面上的形狀,就如江面上鋪了一條紅色的錦緞一般,顯得非常傳神。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 意境賞析“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這兩句是寫夜里的景象。月亮已經出來了,正是上弦月的時候,細細的,彎彎的。農歷初三,月亮當已經出來,斜掛在西邊的天空。但由于是新月,很細,很彎,出現的時間也很短。九月已似深秋時節,晝夜溫差很大。到了夜里,草葉上就凝結了一層細密的露珠。這本來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在詩人眼里,這些很常見的景物卻顯得與眾不同:露珠閃閃,如同珍珠閃耀;月亮彎,如同一把弓箭。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寧靜和諧意境賞析二、由于詩人

15、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達風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義性,鑒賞詩歌時不能生搬硬套,要仔細分辨、掌握分寸。(詩人的個體性) 重點把握詩人的社會背景詩人的個人背景詩人寫作該詩時的即時背景詩歌中出現的重點詞語(驚、喜、怒、悲)詩歌意象中的情感傾向詩歌意象所代表的含義的積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第三課時意境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形象(即意象)與詩人的情感綜合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 意境?1詩句展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2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眼(或詩眼)? 詩人用哪些意

16、象來扣題的?3詩中的什么意象體現了事物的特征?4詩中的意象有什么寓意?5詩歌是怎樣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 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詩歌。6詩中的意象營造了一種什么氛圍? 詩人在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提問方式意境分析要點1.繪景:抓住詩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詩中展現的畫面。 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描繪靜景、串綴靜景、挖掘虛景)語言力求優美。2.析境:準確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悟情:分析、體悟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包括是什么和為什么兩部分 。

17、1.閱讀下面這詩宋詩。(09年全國I卷) 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注】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高考示例山水田園【答題思路與步驟】抓住主要意象: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 描繪圖景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畫面: 山環水繞,溪橋

18、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藕花飄香。 概括氛圍特點:清幽恬靜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閑適自得 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清幽恬靜的畫面 。 (步驟一)詩歌寫了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步驟二)表現了作者閑適自得的雅致情懷。 (步驟三)【參考答案】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 (09年寧夏卷) 鷓鴣天 代人賦 辛棄疾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注】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 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詞的上闕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5分) 隱

19、逸高考示例【答題思路與步驟】抓住主要意象:柔桑、嫩芽、蠶種、平岡、細草、黃犢、斜日、寒林、暮鴉 描繪圖景畫面:詩歌描繪的是鄉村初春時節的畫面: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概括氛圍特點:生機盎然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悅、歡快之情 。【參考答案】 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作者喜悅歡快之情躍然紙上。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 (09

20、年全國II卷) 軍城早秋 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州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邊塞秋高馬肥高考示例【答題思路與步驟】抓住主要意象: 晚秋、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等。 描繪圖景畫面: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 昨夜深沉,北風呼嘯,長驅漢關;天空陰云密布,邊關冷月高懸,西山戰鼓猶急。 概括氛圍特點:陰沉凝重。暗示邊境局勢的緊張。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邊關將士誓死破賊、決

21、戰必勝的豪邁情懷。 。【參考答案】 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 昨夜深沉,北風呼嘯,長驅漢關;天空陰云密布,邊關冷月高懸,西山戰鼓猶急。暗示著邊境局勢的緊張;也反襯邊關將士誓死破賊、決戰必勝的豪邁情懷。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 (09年遼寧卷) 晚泊岳陽 歐陽修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詩中有三處寫到“月”,請就此作簡要賞析。(6分)羈旅行役高考示例【答題思路與步驟】抓住主要意象:月描繪圖景畫面:第三句寫開闊靜寂的江面上,明月姍姍而來,靜懸空江;第五句寫夜深人靜,江面的圓月在悄

22、悄地撥弄這水面的月光,泛起一輪一輪的光影;第六句寫月光引領水上人伴著歌聲飛去歸家。概括氛圍特點:整個詩作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清幽淡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思鄉念人。【參考答案】 第三句寫明月“來”懸空江,表現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為伴;第五句用擬人方法呈現靜夜“月弄清輝”的畫面,也為下句漁人歸家作因;第六句寫月光引領水上人伴著歌聲飛去歸家,帶出作者一絲思鄉之情。閱讀下面這首樂府詩。(10年陜西卷) 雨雪曲 江總 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注】 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

23、隋三朝。榆溪:指邊塞。隴西:在今甘肅東部。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環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么意思?2.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么樣的情感?(6分)鏈接高考1.答案這首詩描寫了邊地大雪紛飛、荒涼苦寒的艱苦環境。“別路”的意思是戍卒離別家鄉到邊關的路。解析第一問是在問詩中所寫的自然環境是什么樣子的,答題之前必須先要弄清楚命題人想讓考生到底答什么。此類命題的答題思路是:自然環境=時間+地點+景色。此問的答案要點應該是:寒冬、邊地、飛雪荒涼。2.答案這樣寫的好處是,不僅點明了邊塞“天寒”、“地暗”的環境,也真實生動地透露出戍卒在

24、這種環境中產生的“旗彩壞”、“鼓聲低”壓抑、沉悶的心理感受。這首詩表現了戍卒身處遼遠而艱苦的邊塞的思鄉之情。課堂小結 本詩通過描寫等景物,營造了氛圍(描繪出一幅的圖畫) ,表達了的感情。 特別提示:題目中如要求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一定注意結合原詩中的意象進行具體闡釋。 常見意境舉隅1、雄渾、開闊 2、高遠、純清 3、莊嚴、肅穆4、清幽、明麗 5、深隱、曠達 6、靜謐、悠閑7、空靈、秀美 8、和諧、融洽 9、蕭瑟、落寞 10、蒼涼、悲壯11、凄婉、冷落 12、荒涼、衰敗 13、凄苦、悲涼14、低沉、怨婉 15、幽暗、深邃16、悲愴、幽怨 意象先認識,其次再分析;感知其色彩,還要知寓意;色彩定意境

25、,寓意顯情意;聯想粘虛實,積累成奇跡;情與景參透,便是好賞析。規律總結第四課時物象鏈接高考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10年全國卷) 詠素蝶詩 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 是怎樣描寫的?(3分)(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5分)(1) 【答案提示】 追隨著蜜蜂圍繞著綠色的蕙蘭飛,為了躲避黃雀藏在綠葉之中,在太陽的映照之下忽然爭著飛起,趁

26、著風一起歸去。在花中出沒,順著高低不同的綠葉飛翔。寫了素蝶的遠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動作,采用細節描寫,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2) 【答案提示】 托物言志,寫自己徒負才華,只能追隨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為人賞識,施展才能。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8分)山東卷10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注商風:秋風。愴悢(ling):悲傷。(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怎樣的品性?(3分)(2)這首詩整

27、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請作簡要分析。(5分)鏈接高考【參考答案】(1)高潔(或“超然脫俗”“清高”)(2分); 志向遠大(或“心憂天下”)(1分)(2)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的手法(2分);以鳳凰自喻(或“象征詩人自己”)(1分), 抒發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1分)和壯志難酬(或“報國無門”)的悲傷情懷(1分)練習附意象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離騷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宋 鄭思肖畫菊堅貞、高潔品格的象征一朵忽先變,百花

28、皆后香。 宋人陳亮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詠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 王冕墨梅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潔的品格。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別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柳”多種于檐前屋后,常作故鄉的象征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南朝樂府西洲曲 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諧音雙關愛戀思念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贈書侍御黃裳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劉楨贈從弟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青松正直堅貞高潔品格的象征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王昌齡長信秋詞。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元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凄涼悲傷的象征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晏幾道臨江仙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燕子因結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燕子眷戀舊巢的習性,成為古典詩詞表現時事變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