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信機房交流引入施工技術標準1.1市電引入標準1、埋地長度不宜小于15米。對于自建基站交流供電線路宜采用套鋼管直埋 地的方式引入機房,2、采用鎧裝電纜埋地引入方式,電纜兩端鋼帶應就近接地,接地方法同上。3、供基站下電的高低壓架空線路應與周圍的樹木、建筑等保持足夠的安全 距離。4、變壓器各接線端子應緊固無松動,確保電氣接觸良好,無氧化、發熱現 象,接線瓷瓶無破裂;變壓器外殼無漏油痕跡。5、變壓器中性點、外殼的接地引下線應確保緊固良好,無斷裂、松動現象。搭火點標準1、拱火點應合理,三相搭序應正確并美觀。2、連接應牢固,銅鋁對接應用線夾,并做滴水灣。交流配電箱標準1、交流配電箱位置正確(區分是否一體
2、化配電箱),符合施工圖設計標準。2、交流配電箱內各種接線連接正確并牢固。3、進線應用開孔器、用橡皮圈保護。壓接頭用熱縮套管。4、交流配電箱與地面距離1.4米,采用2根長度1.4米直徑4-5厘米的鍍 鋅鋼管引下,一根套鎧裝電源纜,一根套箱體保護接地。油機市電切換箱1、位置應合理、正確、便于移動油機發電。由各分公司確認。2、壓接頭用熱縮套管。3、桿上裝(油機切換)箱,箱底離地面距離1.7米,開關箱的整體不得傾斜,箱內接線工藝美觀。4、切換箱盡量安裝在山坡腳下桿處,平地盡量裝在機房最近桿處。5、采用2根長度 1.7米直徑4-5厘米的鍍鋅鋼管引下,一根套鎧裝電源纜, 一根套箱體保護接地。三相電標準1、
3、應使用護套顏色為黑色的三相四線制阻燃鎧裝電纜2、除租用機房外,三相線線徑應不小于 25mm2,中性線不小于25mm2。3、交流中性線與保護地不接觸,不合用。4、三相四線,盡量各相均衡,單相電壓范圍為185V265V。5、電源線走線合理、整齊。桿路標準.線路的路徑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應根據農村發展規劃相結合、方便機耕,少占農田。路徑短、交叉、跨越、轉角少、靠近道路、方便施工、運行和維修方便。應盡量避開易受洪水、雨水沖刷的地方,嚴禁跨越堆放可燃物,爆炸物的 場院、房屋等地方立桿和地埋電纜。2、電桿須無裂紋、損傷,檔距一般0 50米,架空電纜建議30米。3、跨越道路時,離地面距離6米,離山坡、斜坡距
4、離4米,離高壓線時 距離5米,其他線路距離 1米。4、水泥桿應用8米以上,跨公路10米以上,高山可用7米桿。電桿埋設深度,一般為桿長的六分之一,參見如下:桿長(m)789101215深度M規定1.41.51.61.82.22.55、直線桿的橫向位移不大于50毫米,電桿傾斜不應使桿梢的位移大于半個 桿梢。6、轉角桿不得向內傾斜,向外角傾斜不應使桿梢位移大于一個桿梢,分角 拉線應與線路分角線方向對正。7、拉線與電桿的夾角一般為45度,若受地形限制,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 于30度。當一基電桿上裝設多條拉線時,各條拉線的受力應一致。不得有過松、 過緊、受力不均勻的現象,拉樁桿(高板拉)應向張力反方向傾
5、斜 10-20度。8、拉樁墜線上端固定點距桿頂端為 0.25米。9、拉線棒應露出地面為0.3-0.5米,拉線棒與拉線盤應垂直,拉線坑應有斜 坡,回填土時應將土塊打碎后夯實。拉線坑宜設防沉層。10、線夾舌板與拉線接觸應緊密,受力后無滑動現象,線夾凸肚在尾線側, 安裝時不應損傷線股。拉線彎曲部分不應有明顯松股,拉線斷頭處與拉線主線應 固定可靠,線夾處露出的尾線長度為 300500mm,尾線回頭后與本線應扎牢。拉線綁扎線應采用不大于 3.2mm (#8或#10)鍍鋅鐵線,扎線長頭為15圈,短 頭為5圈,扎線尾線應擰花。扎線短頭離線尾留 25mm,扎線須均勻、緊密、美 觀。11、直線檔每8根桿裝人字拉
6、,人字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垂直。12、終端桿不得向受力方向傾斜,向拉線傾斜不應使桿梢位移大于一個桿梢,有地形的角拉、終端拉拉距比1: 0.75以上,終端桿的拉線及耐張桿承力拉線應 與線路方向對正,長桿路終端拉應采用雙拉。13、鋼吊線7/2.2,拉線7/2.6。或25、35平方毫米。14、桿洞深度無法達標的須做護墩, 但桿深須確保桿長的十二之一深。 護墩 的高度應大于未挖桿深部分的1.5倍,護敦上直徑不少于電桿直徑的 8倍(含 桿),護墩下直徑是上直徑的1.3倍。護墩需用混凝土內外筑實片石無空隙。橫擔標準:1、按用途的安裝形式的不同,可分為正橫擔、側橫擔(單雙挑)和合橫擔 (雙橫擔)、正橫擔用于受力
7、正常直線桿;側橫擔用于線路靠近建筑物的距離太近;合橫擔用于轉角、耐性、終端等隨力較大直線桿。2、線路單橫擔的安裝,直線桿應裝于受電側;分支桿、900轉角桿(上、下) 及終端桿應裝于拉線側。3、上層橫擔及抱箍距桿頂距離不宜小于 200mm。4、橫擔安裝應平正,安裝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a)ffi擔端部上下歪斜不應大于 20mm。b)橫擔端部左右扭斜不應大于 20mm。c)雙桿的橫擔,橫擔與電桿連接處的高差不應大于連接距離的5/1000;左右扭斜不應大于橫擔總長度的1/10005、凡是線路經過I、II級公路、鐵路、河流、通訊線、有線電視,均采用 雙橫擔或采用耐張裝置。6、以螺栓連接的構件應符合下列規
8、定:a)螺桿應與構件面垂直,螺頭平面與構件間不應有間隙。b)螺栓緊好后,螺桿絲扣露出的長度,單螺母不應少于兩個螺距;雙螺母可 與螺母相平。c)當必須加墊圈時,每端墊圈不應超過 2個。7、螺栓的穿入方向應符合下列規定:a)對立體結構:水平方向由內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b)對平面結構:順線路方向,雙面構件由內向外,單面構件由送電側穿入或 按統一方向;橫線路方向,兩側由內向外,中間由左向右(面向受電側);垂直方向,由下向上。10、絕緣子安裝應牢固,連接可靠,防止積水。安裝時應清除表面灰垢、附 著物及不應有的涂料。11、瓷橫擔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當直立安裝時,頂端順線路歪斜不應大于 10mm。b
9、)當水平安裝時,頂端直向上翹起 515 ;頂端順線路歪斜不應大于 20mm。c)當安裝于轉角桿時,頂端豎直安裝的瓷橫擔支架應安裝在轉角的內角側(瓷橫擔應裝在支架的外角側)。d)全瓷式瓷橫擔絕緣子的固定處應加軟墊。導線標準1、導線在展放過程中,應防止發生導線擦傷、斷股、扭彎、小圈等現象, 放線時,絕緣線不得在地面、桿塔、橫擔、瓷瓶或其它物體上拖拉,以防損傷絕 緣層。2、線芯損傷的處理:線芯截面損傷不超過導電部分截面的 17%時,可敷線修補,敷線長度應 超過損傷部分,每端纏繞長度超過損傷部分不小于100mm。線芯截面損傷在導電部分截面的 6%以內,損傷深度在單股線直徑的1/3 之內,應用同金屬的單
10、股線在損傷部分纏繞,纏繞長度應超出損傷部分兩端各 30mm。線芯損傷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鋸斷重接:E同一截面內,損傷面積超過線芯導電部分截面的17%;b)鋼芯斷一股。3絕緣層的損傷處理:絕緣層損傷深度在絕緣層厚度的10%及以上時應進行絕緣修補。可用絕緣自粘帶纏繞,每圈絕緣粘帶間搭壓帶寬的1/2,補修后絕緣自粘帶的厚度應大于絕緣層損傷深度,且不少于兩層。也可用絕緣護罩將絕緣層損傷部位罩好, 并將開口部位用絕緣自粘帶纏繞封住。一個檔距內,單根絕緣線絕緣層的損傷修補不宜超過三處。4絕緣線連接的一般標準:絕緣線的連接不允許纏繞,應采用專用的線夾、接續管連接。不同金屬、不同規格、不同絞向的絕緣線,無承力
11、線的集束線嚴禁在檔 內做承力連接。在一個檔距內,分相架設的絕緣線每根只允許有一個承力接頭,接頭距 導線固定點的距離不應小于 0.5m,低壓集束絕緣線非承力接頭應相互錯開,各 接頭端距不小于0.2m。銅芯絕緣線與鋁芯或鋁合金芯絕緣線連接時,應采取銅鋁過渡連接。剝離絕緣層、半導體層應使用專用切削工具,不得損傷導線,切口處絕 緣層與線芯宜有45。倒角。絕緣線連接后必須進行絕緣處理。絕緣線的全部端頭、接頭都要進行絕 緣護封,不得有導線、接頭裸露,防止進水。中壓絕緣線接頭必須進行屏蔽處理。線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線夾、接續管的型號與導線規格相匹配;壓縮連接接頭的電阻不應大于等長導線的電阻的1.2倍,機械連
12、接接頭的電阻不應大于等長導線的電阻的 2.5倍,檔距內壓縮接頭的機械強度不應小于 導體計算拉斷力的90%;導線接頭應緊密、牢靠、造型美觀,不應有重疊、彎曲、裂紋及凹凸現 象。6承力接頭的連接和絕緣處理:承力接頭的連接采用鉗壓法、液壓法施工,在接頭處安裝輻射交聯熱收 縮管護套或預擴張冷縮絕緣套管(統稱絕緣護套),其絕緣處理示意圖如下。承力接頭鉗壓連接絕緣處理見圖 3圖3承力接頭鉗壓連接絕緣處理示意圖1絕緣粘帶;2一鉗壓管;3內層絕緣護套;4外層絕緣護套;5導線;6絕緣層倒角;7一熱熔膠;8絕緣層7鉗壓法施工:將鉗壓管的喇叭口鋸掉并處理平滑。剝去接頭處的絕緣層、半導體層,剝離長度比鉗壓接續管長60
13、80mm。 線芯端頭用綁線扎緊,鋸齊導線。將接續管、線芯清洗并涂導電膏。按表10規定的壓口數和圖6壓接順序壓接,壓接后按鉗壓標準矯直鉗壓 接續管。將需進行絕緣處理的部位清洗干凈,在鉗壓管兩端口至絕緣層倒角間用絕緣自粘帶纏繞成均勻弧形,然后進行絕緣處理表10導線鉗壓口尺寸和壓口數導線型號鉗壓部位尺寸(mm)壓口尺寸D (mm)壓口數a1a2a3鋼心專口 絞線LGJ-2532153114.514LGJ-353442.593.517.514LGJ-503848.5105.520.516鋁絞線LJ-2532203512.56LJ-3536254314.06LJ-50|40|25|45|16.5|8注:
14、壓接后尺寸的允許誤差銅鉗壓管為土0.5mm,鋁鉗壓管為土 1.0mm。導線鉗壓方法見圖6。圖6導線鉗壓示意圖注:壓接觀上數字1、2、3、表示壓接順序鋼芯鋁絞線接頭處的絕緣層、半導體層的剝離長度,當鋼芯對接時,其 一根絕緣線比鋁接續管的1/2長2030mm,另一根絕緣線比鋼接續管的1/2和 鋁接續管的長度之和長4060mm;當鋼芯搭接時,其一根絕緣線比鋼接續管和 鋁接續管長度之和的1/2長2030mm,另一根絕緣線比鋼接續管和鋁接續管的 長度之和長406 0 mm。將接續管、線芯清洗并涂導電膏。引入、引上、引下管線保護1、架空線引入進機房的,導線轉換成鎧裝電纜采用架空7/2.2鋼吊線式敷設,每3
15、0厘米掛鉤,并做滴水灣。2、引上桿鎧裝電纜采用長度至少2.5米,直徑4-5厘米鍍鋅鋼管保護,引上 纜、引上鋼管用抱箍均勻分三處固定。3、桿上引下線用鎧裝電纜,連接應牢固,銅鋁對接用線夾,鎧裝電纜要用電 纜抱箍均勻分三處固定,引下線到油切箱孔要有皮圈保護,電纜穿入油切箱內不 得有導線和電纜外露。如無油切箱,用至少 2.5米,直徑4-5厘米鍍鋅鋼管保護 入地,進入機房。4、凡是有空隙的管口、孔口均用防火泥封堵、充實電纜地埋標準1、挖電纜溝時要注意地下是否有動力電纜、水管、通訊光纜等,要有一定 安全距離,如發生挖破、損傷的應立即上報相關管理員,且做好現場處理或相應 的準備工作。2、挖電纜溝時溝底要平
16、整,溝深度按規定標準不得少于 0.7米,農田挖溝不 得少于1米。溝深不夠0.6米可采用混凝土包封,上包封厚至少 8厘米,側包封 厚至少各5厘米,底部可不采取包封,但需用軟土,細砂墊底。3、過路時應用鋼管保護,深度離地面 1米。4、鋼管兩端接口應密封,接口平整、光滑、可靠。5、進機房或進設備前,下桿處建議做魯井,放余纜 5-10米,盤圈直徑1.5 米。6、地埋長度15米,正常地行應走直線( 不夠時應繞行)。7、電纜樁設置合理、深度一致、外觀整齊、方向正確。起點、終點、轉彎、 彎角處應設樁,中間根據需要設置。架空電纜標準1、架空鋼吊線應使用7/2.2鋼絞線。2、架空電纜應使用護套顏色為黑色的三相四
17、線制阻燃電纜。3、架空電纜轉角處、起點處、終端處應進行固定,建議放余纜5-10米,掛鉤密度每米不少于3只,與光纜同桿架設時電纜必須在上,間距不小于80厘米。4、跨越公路等特殊地方時,不做角桿,并應加紅白警示保護標志。5、桿路引下線用鎧裝電纜,用抱箍均勻分三處固定。6、桿路架設參照通信桿線施工標準。接地標準1、配電箱、柜、電纜、鋼抱應做接地。2、接地線徑35平方毫米。3、接地線應用鋼管保護,接地樁在地面處應盡量用水泥封蓋。4、接地樁采用50X5角桿,深度1.5米。如深度不夠須用二根地樁。電阻 值須0 10姆。室內電纜布放標準1、室內電纜布放須用PVC管保護,每30厘米用管卡固定在墻體上。2、室內配電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