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州國際文化中心項目詳細勘察報告建設單位名稱:廣東南傳廣場開發有限公司業務號:F17-232勘察證書等級:甲 級勘察證書編號:B144007371廣州市設計院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廣州國際文化中心項目詳細勘察報告建設單位名稱:廣東南傳廣場開發有限公司業務號:F17-232審 核 人:李小虎檢 查 員:陳潤雄項目負責人:袁作春編 錄 員:鄧 燁報 告 編 寫:袁作春勘察證書等級: 甲 級勘察證書編號:B144007371 廣州市設計院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七目 錄一、文字部分1 前言1.1 工程概況1.2勘察目的與要求1.3勘察依據2 勘察方法與工作量2.1勘察方法2.2勘察工作量2.3勘察質量3
2、自然地理及地質環境特征3.1氣象與水文3.2地形地貌3.3地層與巖性3.4區域地質構造4 場區巖土分層及其物理力學性質4.1巖土層分層描述4.2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4.3現場原位測試5 水文地質5.1地表水概況5.2地下水概況5.3抽水試驗5.4水、土腐蝕性6 巖土工程性質分析6.1 巖土工程性質6.2 地基均勻性分析7 不良地質作用與特殊性巖土7.1 不良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7.2 特殊性巖土8 場地穩定性及地震效應分析8.1 場地穩定性分析8.2 砂土液化分析及軟土震陷分析8.3 場地類別8.4 抗震設防烈度9建(構)筑物地基基礎與基坑支護方案9.1建(構)筑物基礎方案9.2地基基礎相關巖土參
3、數建議值9.3基坑支護設計方案及相關參數10 結論和建議10 .1結論10 .2建議二、附表附表1:鉆孔工作量一覽表附表2:場區土、巖分布情況一覽表附表3:基巖頂板埋深一覽表附表4:砂土液化判別表三、圖件及成果表1試驗成果報告表 8張 2鉆孔平面布置圖 1張3剖面線平面布置圖 1張4鉆孔柱狀圖 60個5工程地質剖面圖 18張6強、中、微風化層表等高線圖 3張7巖土芯照片 60張四、附件1廣州國際文化中心項目場地波速測試評價報告2廣州國際文化中心項目剪切波速圖 廣州市設計院 廣州國際文化中心項目詳細勘察報告 PAGE 42/41廣州國際文化中心項目詳細勘察報告1 前言1.1工程概況廣州國際文化中
4、心位于海珠區琶洲A區,琶洲毗鄰珠江,連接珠江新城與金融城,位置優越,是極具吸引力的新開發區域。本項目西臨海洲路,北鄰琶洲大道,南鄰琶洲南大街,是中軸中心區第二高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標志性地位(見圖1.1-1)。場地圖1.1-1 項目建設位置圖本項目定位于超甲級寫字樓(國際文化商務新地標),并且包括文化主題商業與精品商務配套兩部分。土地使用性質為商務設施用地(B2)兼容商業設施用地(B1)、文化設施用地(A2),地塊的主導功能為B2。本項目總用地面積7671m2,總建筑面積16149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24459m2(計容面積116667m2),地下建筑面積37040m2,使用功能以辦公為主
5、,其他配套功能包括:會議、商業及地下車庫等。本項目屬于一類高層民用建筑,塔樓高度為320米,地上60層,采用帶支撐的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地下5層,基礎擬采用灌注樁或墩基礎;裙樓39層,擬采用柱下獨立基礎。根據國標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第3.1.2、第3.1.3、第3.1.4規定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一級,場地等級(復雜程度)為二級(屬中等復雜場地),地基等級為二級(屬中等復雜地基),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甲級。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第3.1.3規定,本項目基坑支護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一級。1.2 勘察目的與要求1.2.
6、1 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場地擬建建(構)筑物所在區域地層分布特征及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查明地層結構,為建(構)筑物的基礎和基坑設計、施工提供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所需的相關巖土參數,并對場地的穩定性、均勻性、巖土工程特性進行詳細評價,為地基基礎和基坑支護設計、施工組織和不良地質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議。1)查明不良地質作用類型、成因、分布范圍、發展趨勢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議,并提供所需的計算參數;2)查明場地各巖土層的類型、成因、時代、地層結構和均勻性以及特殊性巖土的性質以及各巖土層的承載力、物理力學性質;3)查明巖土層的工程特性,對場地的穩定性、地震效應進行分析評價,劃定場地土
7、類型和場地類別;4)查明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論證建(構)筑物可采用的基礎形式的可行性,對持力層選擇、基礎埋深等提出建議,并提供相關參數,如樁基礎,提供樁的極限側摩阻力、極限端阻力;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變形計算參數,預測建筑物的變形特征;6)查明場地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補給及排泄條件、初見及穩定水位;提供季節變化幅度、抗浮設計水位和各主要砂土層的滲透系數;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7)提供基坑工程的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對基坑的支護設計方案和降水措施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預測降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為基坑開挖、工程施工提供建議;8)室
8、內試驗項目包括土的物理性質試驗、土的壓縮固結試驗、土的抗剪強度試驗、巖石天然濕度單軸抗壓強度試驗、水和土的腐蝕性試驗。本次勘察要求所采取的土樣等級應符合級原狀土樣要求,擾動土樣應符合 = 4 * ROMAN IV級擾動土樣要求;9)如采用樁基礎,需對成樁可行性、施工時對環境的影響及樁基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意見;10)未盡事宜以相關規范為準。1.2.2 技術要求鉆孔布置:依據業主單位提供的鉆孔平面布置圖,本次勘察由設計人員根據建(構)筑物輪廓、范圍、軸網等共布置鉆孔60個,控制孔31個,一般孔29個。終孔要求:各鉆孔終孔條件從基坑底起算。裙樓鉆孔與基坑鉆孔(QZK01-QZK07,JKZK01
9、-JKZK22):一般性鉆孔應進入連續完整微風化巖層4m,控制性鉆孔應進入連續完整微風化巖層5m。塔樓(TZK01-TZK31):一般性鉆孔應進入連續完整微風化巖8m,控制性鉆孔應進入連續完整微風化巖9m。上述各基坑、裙樓、塔樓鉆孔,如若鉆探深度(從地面起算)達到60m(基坑、裙樓孔50m)仍不能滿足終孔條件時,需與業主、設計、監理等各方協商處理。采取土((巖)試樣與原位測試要求:對每一主要土層,采取不擾動土試樣和原位測試數量不少于6件(組);在地基主要受力層內,對厚度大于0.5m的夾層或透鏡體,采取不擾動土試樣或進行原位測試;進行腐蝕性測試的水試樣和土試樣均不少于2件,其他要求按相關規范執行
10、。1.3 勘察依據本次工程勘察及報告書編寫按招投標文件及如下規范完成。 鉆孔平面布置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16)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DBJ15-38-200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2013)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CE
11、CS99:98)工程地質鉆探標準(CECS 240:2008)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 2008)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 50497-2009)巖土工程勘察安全規范(GB50585-2010)廣州地區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定(GJB02-98) 廣東省標準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程(DBJ/T15-20-2016)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2 勘察方法和工作量2.1 勘察方法根據相鄰場地巖土層分布特征及工程性質,結合建(構)筑物情況,本次勘察綜合巖芯鉆探、標準貫入試驗、圓錐動力觸探試驗、室內常規土工試驗、巖石抗壓強度試驗、水質簡分析和淺層土腐蝕
12、性試驗等多種方法和手段,查明場地巖土工程條件,為設計和施工提供準確的巖土工程資料。 (1)鉆孔測放場地各鉆孔的坐標及標高由測量技術人員采用GPS施測,起算點根據業主提供的場區控制點A(X=26203.459;Y=46048.799;H=8.520)、B(X=26393.213;Y=46045.821;H=8.740)、C(X=26392.811;Y=46043.123;H=8.720)引測所得。本場地所使用坐標系統為廣州坐標系統,高程系統為廣州高程基準。 (2)外業勘探外業鉆探采用單層巖芯管、硬質合金鉆頭或金剛石鉆頭,回轉鉆進方式進行全斷面連續取芯,泥漿套管護壁,鉆孔開口孔徑為130mm,終孔
13、孔徑為91mm,拍攝巖土芯照片和量測鉆孔穩定地下水位。 (3)原位測試1)標準貫入試驗采用自動脫鉤、自由落錘進行錘擊,錘重63.5kg,落距76cm,記錄擊入30cm/10cm的錘擊數。2)圓錐動力觸探試驗采用自動脫鉤、自由落錘進行錘擊,錘重63.5kg,落距76cm,記錄擊入10cm的錘擊數。 (4)試樣采取針對土層性質分別采用薄壁取土器(軟土)/厚壁敞口取土器靜力壓入或輕錘連續擊入法取樣,土試樣質量等級為級(砂試樣為級),巖樣采用鉆探巖芯制作。所取土、巖試樣均妥善密封。 (5)室內試驗巖樣、土樣、水樣試驗由具有CMA資質的相關土工試驗室負責,按照相關試驗規范進行。對土樣做常規土工試驗,包括
14、含水率、密度、稠度指標、剪切和固結指標等,對巖樣做天然濕度單軸抗壓試驗,對水樣做水質簡分析,對淺層土做腐蝕性試驗。 (6)資料整理綜合分析野外鉆探原始記錄、鉆孔編錄、原位測試成果和土工試驗資料,結合地區經驗,劃分工程地質單元,分層統計試驗和測試資料,編制鉆孔柱狀圖、工程地質剖面圖等圖件,分析評價場地和地基穩定性,研究基礎及基坑支護方案。編制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并經檢查、審核。2.2 勘察工作量本項目勘察任務工期較緊,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組織成立了該項目的項目組,于2017年9月21日派出4臺XY-1型鉆機,于2017年10月23日共完成鉆孔60個,其中因場地平整和硬化停工十余天,其中JKZK4J
15、KZK7原鉆孔位置不具備施工條件,經業主和設計同意,JKZK4、JKZK5、JKZK6向南平移5m,JKZK7向南平移3m,鉆孔坐標及位置詳見柱狀圖、鉆孔平面布置圖、剖面線平面布置圖。野外鉆探工作嚴格按照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 87-2012)等國家現行有效的標準規范要求執行。完成工作量如下:1)完成鉆孔60個,總進尺2742.98m。2)共取原狀土樣11件,擾動砂樣97件進行常規土工試驗,取巖樣71件進行天然濕度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取地下混合水樣2個、淺層土樣2個作腐蝕性測試。其他要求按相關規范執行。3)野外標準貫入試驗257次。4)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120次。4)測量放
16、點60點次。5)測鉆孔初見、穩定地下水位各60孔次。6)拍攝巖芯照片60張。2.3 勘察質量本院已通過國家標準化組織2008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認證注冊號:02715Q10084R2M)和全面質量管理達標驗收。本次勘察孔位測放、鉆探、原位測試、資料統計分析、圖件編制及報告編寫等均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要求執行,巖樣、土樣、水樣試驗由具有CMA資質的相關土工試驗室負責,按照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進行。外業管理嚴密,生產過程受控,中間檢查和不定期監督抽查相結合,成果資料的檢查、審核把關嚴格,以確保成果資料可供設計及施工使用。3 自然地理及地質環境特征3
17、.1 氣象與水文本項目所處的海珠區位于廣州市區南部,四面為珠江廣州河段環抱,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番禺區相望。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海珠區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由于瀕臨南海,受溫濕的熱帶海洋氣團影響,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溫暖濕潤、全年溫差較小、干濕季節明顯的氣候特征。位于北回歸線以南,一年中太陽先后2次直射,因此光熱資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503.6小時,年日照率34%。日照時間下半年大于上半年,其中10月最長,平均為180.1小時,3月最短,平均為55.6小時。年平均氣溫為22.4,最熱月為7月,
18、平均氣溫為28.7,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14.0。19912000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3,極端最低氣溫為0.0。由于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東北部人口稠密區比東南部果林區氣溫要高。海珠區的風受季風支配,其主導風向是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盛行北風和偏北風,夏半年(48月)盛行東南和偏南風。每年的4月、9月為季風的轉換月份。在夏季風盛行季節,特別是79月常受熱帶風暴侵襲。1991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為1783.8毫米。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量的季節變化明顯。每年4月上旬開始進入雨季,至9月底結束,雨季長達6個月,集中了全年80%以上的降水量。一年中降水6月最多,達328.1毫米,11月最
19、小,只有25.8毫米。前汛期(46月)主要由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帶來降水,后汛期(79月)則多受臺風(熱帶氣旋)等低緯度熱帶天氣系統影響帶來降水。而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帶來低溫、干燥、少雨天氣,此間降水量一般小于年降水量的20%。3.2 地形地貌此次勘察場地為沖積平原,項目用地目前尚未完成平整,現狀為農田、樹木部分砼地面,西側為水泥地坪,東側為荒廢的魚塘,包括雜草,香蕉樹,水杉等植物。土地周邊道路較為完善,但供水、排水、供電等管網設施尚不完善,未達到“七通一平”。根據鉆孔孔口高程,場地地面標高約為6.02(TZK21)8.61m(JKZK22)。 圖3.2-1場地環境圖3
20、.3 地層與巖性場地根據1:20萬廣州市地質圖可知,主要出露地層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層,第四系沖積層,下第三系的泥質粉砂巖、泥巖。圖3.3-1 場地地質圖3.4 區域地質構造鉆探期間未發現斷層、斷裂構造形跡,場地基本穩定。4 場區巖土分層及其物理力學性質4.1 巖土層分層描述根據野外鉆探編錄,結合原位測試及室內試驗資料,按成因、狀態、巖土性劃分,場區巖土層自上而下可分為:第四系人工填土層(第1-1層 雜填土(松散),第四系沖積層(第2-1層 淤泥質土(軟塑)、第2-2層 細砂(松散)、第2-3層 中砂(中密)、第2-4層 粗砂(密實),下第三系的泥質粉砂巖、泥巖(第3-1-1層 強風化泥質粉砂巖
21、、第3-1-2層 強風化泥巖、第3-2-1層 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第3-2-2層 中風化泥巖、3-3-1 微風化泥質粉砂巖、3-3-2 微風化泥巖)。4.1.1 土層部分(1)人工填土層(Qml),地層編號1第1-1層 雜填土:雜色,松散,稍濕,主要以粘性土和塊石為主,夾少量建筑垃圾,局部含有砼塊。經調查堆填時間10年,屬新近填土,。全部孔段(60個孔段)揭露,即:JKZK1JKZK22,QZK1QZK7,TZK1TZK31。層厚2.006.20m,平均厚度3.43m,層面埋深0.000.00m,層頂高程6.028.61m。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24孔。實測擊數N63.5=2.05.0擊,平均值為
22、3.1擊,標準值3.0擊。經桿長修正后,N63.5=2.04.8擊,平均值為3. 0擊,標準值2.9擊。結合原位測試和工程經驗:濕密度=1.81g/cm3,粘聚力Ck=4.0kPa,內摩擦角k=6.7。(2)第四系沖積層(Qal),地層編號2第2-1層 淤泥質土:灰黑色,軟塑,飽和,土質均一,粘性好,含有機質,具腥臭味,刀切面較光滑,韌性中等,干強度低,局部夾腐木和細砂。少部分孔段(16個孔段)揭露,即:JKZK3、JKZK10、JKZK17、JKZK19JKZK22、QZK3QZK5、TZK1、TZK67,TZK12 TZK13、TZK15。層厚0.603.60m,平均厚度1.86m,層面埋
23、深2.005.70m,層頂高程2.285.34m。取試樣11件,含水量平均值=49.2%,重度平均值=16.8kN/m3,孔隙比平均值e=1.329,粘聚力標準值CK=5.9kPa,內摩擦角標準值K=3.8,壓縮系數平均值1-2=0.99MPa-1,壓縮模量平均值Es=2.36MPa。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共11次,實測擊數N=4.05.0擊,平均值為4.4擊,標準值4.1擊。經桿長修正后,N=3.54.7擊,平均值為4.0擊,標準值3.8擊。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70kPa。第2-2層 細砂:灰黑色,松散,飽和,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云母,分選性好,級配差,含粘性土及淤泥。全部孔段(60個孔段)揭
24、露,即:JKZK1JKZK22,QZK1QZK7,TZK1TZK31。層厚2.3010.00m,平均厚度6.86m,層面埋深2.008.30m,層頂高程-0.166.01m。本層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共121次,實測擊數N=4.010.0擊,平均值為7.5擊,標準值7.3擊。經桿長修正后,N=3.59.4擊,平均值為6.5擊,標準值6.3擊。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100kPa。第2-3層 中砂:灰黃色,飽和,中密,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云母,分選性較好,級配較差。大部分孔段(59個孔段)揭露,即:JKZK1JKZK14,JKZK16JKZK22、QZK1QZK7,TZK1TZK31。層厚1.608.
25、60m,平均厚度5.96m,層面埋深7.7014.50m,層頂高程-11.88-5.96m。本層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共101次,實測擊數N=16.028.0擊,平均值為22.3擊,標準值21.9擊。經桿長修正后,N=12.320.5擊,平均值為17.0擊,標準值16.8擊。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150kPa。第2-4層 粗砂:灰黃色,飽和,密實,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分選性較差,級配一般。少部分孔段(5個孔段)揭露,即:JKZK1、JKZK15、JKZK19、JKZK2122。層厚0.908.00m,平均厚度3.42m,層面埋深9.0017.70m,層頂高程-9.38-2.72m。本層進行標準貫入
26、試驗共7次,實測擊數N=31.033.0擊,平均值為32.0擊,標準值31.4擊。經桿長修正后,N=22.225.3擊,平均值為23.8擊,標準值23.0擊。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230kPa。4.1.2 基巖部分第3-1-1層 強風化泥質粉砂巖:褐紅色,巖芯呈半巖半土狀,風化強烈,裂隙發育,巖塊手折易斷,巖質軟。大部分孔段(41個孔段)揭露,即:JKZK2、JKZK4 JKZK5、JKZK8 JKZK10、JKZK12JKZK16、JKZK20 JKZK21、QZK2QZK4、TZK2TZK4、TZK6、TZK8TZK11、TZK13TZK17、TZK19TZK24、TZK26TZK31。層厚0
27、.504.60m,平均厚度1.47m,層面埋深15.0051.70m,層頂高程-45.60-8.60m。本層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共7次,實測擊數N=54.067.0擊,平均值60.6擊,標準值為57.2擊。經桿長修正后,N=37.846.9擊,平均值為42.5擊,標準值40.1擊。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500kPa。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的巖石堅硬程度屬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等級為破碎,綜合考慮后,判定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屬 = 5 * ROMAN V類。第3-1-2層 強風化泥巖:灰色,風化強烈,原巖結構構造已全部破壞,但尚可辨認,巖芯呈半巖半土狀,巖質軟,手捏易碎,遇水易崩解軟化。少部分孔段(17個孔段)揭露
28、,即:JKZK3、JKZK5 JKZK6、JKZK8JKZK9、JKZK15、JKZK20、QZK1、TZK5、TZK7、TZK10TZK12、TZK17、TZK21TZK22、TZK26。層厚0.504.00m,平均厚度1.18m,層面埋深13.2041.10m,層頂高程-34.72-6.70m。本層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共8次,實測擊數N=52.086.0擊,平均值為61.1擊,標準值為54.0擊。經桿長修正后,N=38.560.2擊,平均值為43.1擊,標準值38.3擊。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480kPa。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的巖石堅硬程度屬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等級為破碎,綜合考慮后,判定巖體基本質量
29、等級屬 = 5 * ROMAN V類。第3-2-1層 中風化泥質粉砂巖:褐紅色,粉粒結構,中厚層狀構造,泥質膠結,裂隙較發育,巖芯呈短長柱狀,巖質較軟。全部孔段(60個孔段)揭露,即:JKZK1JKZK22、QZK1QZK7、TZK1TZK31。層厚0.4017.50m,平均厚度3.33m,層面埋深14.5062.80m,層頂高程-54.36-8.00m。共取該巖樣24組,天然濕度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5.376MPa,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1400kPa。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的巖石堅硬程度屬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等級為較破碎較完整,綜合考慮后,判定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屬 = 5 * ROMAN V類。第3-2
30、-2層 中風化泥巖:灰色,粉粒結構,中厚層狀構造,泥質膠結,裂隙較發育,巖芯呈短長柱狀,巖質較軟。大部分孔段(42個孔段)揭露,即:JKZK3JKZK12、JKZK15、JKZK20、QZK1QZK2、TZK1TZK16、TZK20TZK21、TZK24、TZK27、TZK29TZK31。層厚0.505.90m,平均厚度2.20m,層面埋深15.0049.80m,層頂高程-43.30-8.57m。共取該巖樣7組,天然濕度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5.001MPa,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1200kPa。中風化泥巖的巖石堅硬程度屬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等級為較破碎較完整,綜合考慮后,判定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屬 =
31、5 * ROMAN V類。第3-3-1層 微風化泥質粉砂巖:褐紅色,粘土狀結構,中厚層狀構造,泥質膠結,裂隙稍發育,巖芯呈短長柱狀,節長574cm,巖質較硬,敲擊聲脆。全部孔段(60個孔段)揭露,即:JKZK1JKZK22、QZK1QZK7、TZK1TZK31。層面埋深16.0059.00m,層頂高程-50.56-9.80m。共取該巖試樣31組,天然濕度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10.013MPa,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3000kPa。微風化泥質粉砂巖的巖石堅硬程度屬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等級為較完整,綜合場地及工程經驗后,判定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屬IV類。第3-3-2層 微風化泥巖:褐紅色,粉粒結構,中厚層狀
32、構造,泥質膠結,裂隙稍發育,巖芯呈短長柱狀,節長約5-47cm,巖質較硬,敲擊聲脆。少部分孔段(16個孔段)揭露,即:JKZK2、JKZK6JKZK9、QZK1、QZK3QZK5、QZK7、TZK1TZK2、TZK7TZK8、TZK29、TZK31。層面埋深17.9046.40m,層頂高程-39.76-11.40m。共取該巖試樣9組,天然濕度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9.529MPa,建議承載力特征值取2400kPa。微風化泥巖的巖石堅硬程度屬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等級為較完整,綜合場地及工程經驗后,判定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屬IV類。4.2 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為取得場區內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現場采取
33、土樣和巖樣。實驗室對所采取的土樣進行常規試驗,巖樣進行天然濕度單軸抗壓強度試驗。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有關規定進行數理統計,采用三倍標準差法等剔除其中異常數據,如統計個數不足6個,只提供統計范圍值和平均值。統計提供數據有:參與統計的樣本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標準值。經統計分析,各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詳見統計表4.2-1,巖石天然單軸抗壓強度值見統計表4.2-2。表4.2-1 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表 地層編號項目含水率 (%)濕密度(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數IL直剪試驗壓縮系數a1-2(1/MPa)壓縮模量Es1-
34、2(MPa)內摩擦角()粘聚力C (kPa)2-1淤泥質土樣本數111111111111 11 11最小值40.1 1.63 1.150 1.05 3.2 5.2 0.882.04 最大值55.7 1.73 1.424 1.84 5.1 7.2 1.112.72 平均值49.2 1.681.329 1.27 4.14 6.25 0.99 2.36 標準差3.928 0.033 0.080 0.265 0.571 0.686 0.076 0.208 變異系數0.080 0.020 0.060 0.209 0.138 0.110 0.077 0.088 修正系數0.924 0.939 標準值3.8
35、 5.9 表4.2-2 巖石天然單軸抗壓強度統計表項目巖層編號樣本數(組)最小值(MPa)最大值(MPa)平均值(MPa)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MPa)3-2-1中風化泥質粉砂巖244.2106.9105.6220.6900.1230.9565.3763-2-2中風化泥巖74.5006.2105.4130.5570.1030.9245.0013-3-1微風化泥質粉砂巖318.32014.38010.3841.1920.1150.96410.0133-3-2微風化泥巖98.11012.14010.2671.1790.1150.9289.5294.3 現場原位測試原位測試可避免在對土體產生
36、較大的擾動的情況下準確快捷地查明巖土層的力學性質參數。本場地采用的原位測試手段主要為標準貫入試驗(N)、重型動力觸探試驗(N63.5)。原位測試資料數理統計時,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規定,采用三倍標準差法等剔除其中異常數據。如統計個數不足6個,只提供統計范圍值和平均值。巖土層標準貫入試驗成果統計見表4.3-1和表4.3-2,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統計見表4.3-3。表4.3-1 巖土層標準貫入試驗成果統計表(實測擊數)成因 符號土層名稱試驗 次數范圍值(擊)平均值(擊)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擊)Qal2-1淤泥質土11454.40.5050.11
37、60.9364.1Qal2-2細砂1214107.51.5110.2010.9697.3Qal2-3中砂101162822.32.1790.0980.98321.9Qal2-4粗砂7313332.00.8160.0260.98131.4N13-1-1強風化泥質粉砂巖7546760.64.5410.0750.94557.2N13-1-2強風化泥巖8528661.110.5890.1730.88354.0表4.3-2 巖土層標準貫入試驗成果統計表(修正擊數)成因 符號土層名稱試驗 次數范圍值(擊)平均值(擊)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擊)Qal2-1淤泥質土113.54.74.00.4590.
38、1140.9373.8Qal2-2細砂1213.59.46.51.2720.1950.9706.3Qal2-3中砂10112.320.517.01.3720.0810.98616.8Qal2-4粗砂722.225.323.81.1010.0460.96623.0N13-1-1強風化泥質粉砂巖737.846.942.53.1560.0740.94540.1N13-1-2強風化泥巖838.560.243.17.1620.1660.88838.3表4.3-3 巖土層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統計表 成因符號及土層名稱實測/修正試驗 次數范圍值(擊)平均值(擊)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擊)Qml1-1
39、雜填土實測擊數1202.05.03.10.8010.2600.9593.05 水文地質5.1 地表水概況地塊北側有一涌溝,溝邊植被發育,溝中貯存有一定量的地表水。現狀場地經過近期場地平整,地形平坦,起伏不大。地表水主要表現為大氣降水,排泄方式主要為地表下滲、泄流、蒸發等,如遇連續暴雨、大暴雨等極端天氣可能形成地表徑流。5.2 地下水概況經鉆探揭露,按含水介質特征劃分,擬建場地地下水主要表現為: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和基巖裂隙水。其中上層滯水賦存于填土的中下部,受場地附近地表水及降雨的補給,地表水泄流、蒸發是其主要排泄方式;潛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砂層中,本次勘察揭露的砂層含有少量粘粒,判斷為微強透
40、水;承壓水賦存于兩相對隔水層之間;基巖裂隙水主要賦存于中、微風化巖的風化裂隙中,基巖裂隙水量大小與巖石裂隙發育情況、連通程度有關,判斷其透水性為弱中等透水,當基巖中局部地段裂隙水連通性好時,存在脈狀地下水,基巖裂隙水通過構造裂隙側向補給。場地地下水埋藏深度起伏較小,實測鉆孔地下初見水位埋深為1.002.70m,初見水位標高為3.456.91m;測得鉆孔地下穩定水位埋深為1.303.50m,穩定水位標高為3.156.61m。本場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垂直補給和河涌側向滲透補給,側向滲透是主要的排泄方式。由于施工期較短,觀測的地下水位不能代表長期地下水水位。且本場地臨近珠江,場地地下水受珠江水系
41、的補給。根據本地區經驗,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約在35m。5.3 抽水試驗本項目擬建5層地下室,本項目場地有砂土層揭露,為查明場地地下水的類型、埋藏條件及透水層的滲透型,分析地下水對基坑支護工程、工程樁施工的影響,本次勘察期間選取了2個鉆孔(JKZK52、QZK2)進行了含水砂土層的抽水試驗,為使抽水試驗的結果及數據分析具有代表性與實用性,現將抽水試驗具體計算過程及結果介紹如下:5.3.1 抽水試驗技術要求確定第四系含水層滲透性及了解相關水文地質條件,對第四系含水層進行分段抽水試驗,采取鉆孔成井,單孔分層抽水的方法,對第四系砂層進行抽水試驗。5.3.2 抽水試驗目的目的是查明場地地下水的類型、埋藏
42、條件及透水層的滲透性,分析地下水對基坑支護工程、工程樁施工的影響,提出可能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5.3.3 抽水試驗方法及設備采用穩定流抽水試驗方法,抽水設備為中國力士霸水泵廠生產的J150-13型水泵。水位計采用LY-1型抗干擾水位計,流量計為量桶。如水量較小,則可采用水位恢復法計算含水層的滲透系數等參數。5.3.4 試驗孔水文地質條件試驗孔的水文地質條件可參見鉆孔柱狀圖。5.3.5抽水試驗成果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鉆孔抽水試驗規程(SL320-2005)、巖土工程規范(GB50021)(2009年版)、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的相關公式,可利用水位觀測法公式和裘布依公式求得砂層孔隙水的滲透系數及影
43、響半徑,見下表。砂層孔隙水滲透系數K(m/d)影響半徑(m)抽水孔JKZK15細砂1.71047.559粗砂10.32572.322抽水孔QZK2細砂1.87447.268中砂4.78764.859 (1)抽水孔JKZK15的詳細介紹如下:1)抽水孔JKZK15細砂層抽水試驗本次抽水歷時35小時,共進行了3次落程降深,每次抽水試驗穩定時間為8小時。試驗段3次降深及流量分別為:S1=1.71m時 Q1=21.3m3/dS2=3.63m時 Q1=41.8m3/dS3=5.52m時 Q1=60.2m3/d其水位恢復時間觀測表如下:恢復水位時間觀測表井號:JKZK15孔(細砂)序號水位埋深(m)觀測時
44、間間隔(分)序號水位埋深(m)觀測時間間隔(分)17.525.67182.402.2912025.674.43392.292.2220034.433.615102.222.1630043.613.0910112.162.1040053.092.7715122.102.0550062.772.5630132.052.0060072.562.4060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鉆孔抽水試驗規程(SL320-2005)的有關規定,依據JKZK15號孔抽水試驗(細砂)計算表,繪制JKZK15號抽水孔(細砂)的Q-t、S-t、Q-s、q-s曲線如下:JKZK15號孔抽水試驗(細砂)計算表序抽水時間延續時間水位降深涌
45、水量單位涌水量滲透系數滲透系數計算公式號dhminhmins(m)Q(m3/d)q(m3/h.m)k(m/d)平均值k110.131200801.7168.40.5191.651.7110.132200210.132200803.63145.20.4801.7310.14800310.14800805.52220.80.4541.7410.1418002)抽水孔JKZK15粗砂層抽水試驗本次抽水歷時35小時,共進行了3次落程降深,每次抽水試驗穩定時間為8小時。試驗段3次降深及流量分別為:S1=1.08m時 Q1=85.4m3/dS2=2.22m時 Q1=166.6m3/dS3=3.41m時 Q
46、1=244.2m3/d其水位恢復時間觀測表如下:恢復水位時間觀測表井號:JKZK15孔(粗砂)序號水位埋深(m)觀測時間間隔(分)序號水位埋深(m)觀測時間間隔(分)15.414.54182.392.2912024.543.88392.292.2220033.883.385102.222.1630043.383.0010112.162.1040053.002.7315122.102.0550062.732.5330132.052.0060072.532.3960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鉆孔抽水試驗規程(SL320-2005)的有關規定,依據JKZK15號孔抽水試驗(粗砂)計算表,繪制JKZK15號抽水
47、孔(粗砂)的Q-t、S-t、Q-s、q-s曲線如下:JKZK15號孔抽水試驗(粗砂)計算表序抽水時間延續時間水位降深涌水量單位涌水量滲透系數滲透系數計算公式號dhminhmins(m)Q(m3/d)q(m3/h.m)k(m/d)平均值k110.151200801.0885.43.2939.8610.32510.152200210.152200802.22166.63.12710.4910.16800310.16800803.41244.232.98410.6310.161800 (2)抽水孔QZK2的詳細介紹如下:1)抽水孔QZK2細砂層抽水試驗本次抽水歷時35小時,共進行了3次落程降深,每次
48、抽水試驗穩定時間為8小時。試驗段3次降深及流量分別為:S1=1.62m時 Q1=20.6m3/dS2=3.42m時 Q1=41.9m3/dS3=5.23m時 Q1=60.8m3/d其水位恢復時間觀測表如下:恢復水位時間觀測表井號:QZK2孔(粗砂)序號水位埋深(m)觀測時間間隔(分)序號水位埋深(m)觀測時間間隔(分)17.535.83182.692.5912025.834.68392.592.5220034.683.915102.522.4630043.913.3910112.462.4040053.393.0515122.402.3550063.052.8330132.352.306007
49、2.832.6960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鉆孔抽水試驗規程(SL320-2005)的有關規定,依據QZK2號孔抽水試驗(細砂)計算表,繪制QZK2號抽水孔(細砂)的Q-t、S-t、Q-s、q-s曲線如下:QZK2號孔抽水試驗(細砂)計算表序抽水時間延續時間水位降深涌水量單位涌水量滲透系數滲透系數計算公式號dhminhmins(m)Q(m3/d)q(m3/h.m)k(m/d)平均值k110.221200801.6220.60.5301.761.87410.222200210.222200803.4241.90.5101.9210.23800310.23800805.2360.80.4841.9410.
50、2318002)抽水孔QZK2中砂層抽水試驗本次抽水歷時35小時,共進行了3次落程降深,每次抽水試驗穩定時間為8小時。試驗段3次降深及流量分別為:S1=1.42m時 Q1=40.6m3/dS2=2.90m時 Q1=81.1m3/dS3=4.48m時 Q1=121.5m3/d其水位恢復時間觀測表如下:恢復水位時間觀測表井號:QZK2孔(中砂)序號水位埋深(m)觀測時間間隔(分)序號水位埋深(m)觀測時間間隔(分)16.785.52182.692.59 12025.524.57392.592.52 20034.573.875102.522.46 30043.873.3910112.462.40 4
51、0053.393.0515122.402.35 50063.052.8330132.352.30 60072.832.6960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鉆孔抽水試驗規程(SL320-2005)的有關規定,依據QZK2號孔抽水試驗(中砂)計算表,繪制QZK2號抽水孔(中砂)的Q-t、S-t、Q-s、q-s曲線如下:QZK2號孔抽水試驗(中砂)計算表序抽水時間延續時間水位降深涌水量單位涌水量滲透系數滲透系數計算公式號dhminhmins(m)Q(m3/d)q(m3/h.m)k(m/d)平均值k110.241200801.4240.61.1914.444.78710.242200210.242200802.9
52、081.11.1654.8810.25800310.25800804.48121.51.1305.0410.258005.3.6地下水控制建議抽水試驗結果表明,第四系細砂影響半徑平均值47.41m,孔隙水滲透系數平均值1.792m/d,最大涌水量平均值60.5m3/d;粗砂影響半徑72.322m,孔隙水滲透系數10.325m/d,最大涌水量244.23m3/d;中砂層影響半徑64.859m,孔隙水滲透系數4.787m/d,最大涌水量121.5m3/d。不排除局部存在比本次試驗涌水量更大、透水性更強的地段的可能性。由于擬建建筑物設有地下室,基坑開挖時應做好地下水控制措施,降水可能引起周邊沉降,因
53、此地下水控制應首先考慮截水,截水應穿過砂層。本場地勘察期間,鉆探過程中未發生漏水情況,基坑開挖期間,可視情況確定是否進行基巖裂隙水的抽水試驗工作,我院將積極配合。5.4 水、土腐蝕性按照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條及附錄G有關規定,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評價針對不同的環境類型、含水層滲透性、浸水條件等有著不同的規定,地下水的腐蝕性評價具體條件如下:場地屬溫潤區,分布地層主要為微強透水層,按類環境評價地下水、土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本次勘察在JKZK3、JKZK9鉆孔取地下混合水樣各1個、淺層土樣各1個進行簡分析,地下水、土化學類型及化學指標
54、詳見水、土質分析報告表,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1條判定,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在長期浸水環境中,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在干濕交替環境中,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中腐蝕。土對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對鋼結構均具微腐蝕。詳情見表5.4-1、5.4-2。表5.4-1 地下水的腐蝕性判別表 JKZK3JKZK9 Cl- /(mg/L)139.86711.85SO42- /(mg/L)179.12101.72Mg2+ /(mg/L)1.1216.79HCO3- /(m mol/L)8.87458.34CO32- /(mg/L)2
55、03.600.00OH- /(mg/L)0.000.00侵蝕性CO2 /(mg/L)0.004.26pH值10.817.30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環境類型()微微地層滲透性微微對鋼筋砼中鋼筋的腐蝕性長期浸水微微干濕交替弱中表5.4-2 土的腐蝕性判別表 土樣編號取樣深度土的腐蝕性試驗結果送樣孔號m鎂離子氯離子硫酸根pH值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對鋼結構腐蝕性評價Mg2+Cl-SO42-環境類型地層滲透性mg/kgJKZK30.20-0.4024.8635.91850.826.94微微微JKZK90.20-0.4019.3437.71806.626.98微微微如場
56、地發現污染性項目應另做詳細調查與研究,建筑材料的防腐蝕設計可按國家標準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2008)中的相關規定進行。6 巖土工程性質分析6.1 巖土工程性質結合勘察鉆探揭露情況,場地土層中,不同成因地層層次清晰,人工填土層、第四系沖積層、下第三系泥質粉砂巖和泥巖分界較為明顯,但各風化層互層情況較多,其中淤泥質土、粗砂、泥巖地層分布連續性相對較差,僅少部分孔段揭露存在,其余各巖土地層分布連續性相對較好。總體上看,場地的復雜程度為中等。雜填土層為新近填土,屬欠固結高壓縮性土,特點是不均勻性、低密實度、高壓縮性和低強度,有時具有濕陷性,工程性質差。第四系沖積層(Qal)包括淤泥
57、質土、細砂、中砂、粗砂。其中,淤泥質土屬軟土層,工程性質差,具有高壓縮性、低強度,對基礎施工影響較大,且不利于基坑的穩定;砂土層包括細砂、中砂和粗砂,充填物以粘性土為主,雖工程性質相對較好,具有一定承載力,但基坑開挖深度大于沖積層厚度。強風化泥質粉砂巖、泥巖(第3-1層),巖芯呈半巖半土狀、碎塊狀,風化強烈,裂隙發育,巖塊手折易斷,巖質軟。承載力相對較高,可考慮作為建筑物的淺基礎持力層,但建議對持力層進行現場載荷試驗以確認地基承載力及變形參數。強風化巖受風化嚴重,地基穩定性差,遇水易崩解,厚度不均勻,不建議選擇其作為鉆(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樁的持力層。中風化泥質粉砂巖、泥巖(第3-2層),巖
58、芯呈短長柱狀,裂隙較發育,巖質較軟,分布相對均勻,起伏大,承載力相對較高,可考慮作為鉆(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樁的持力層。微風化泥質粉砂巖、泥巖(第3-3層),巖芯呈短長柱狀,節長574cm,巖質較硬,敲擊聲脆,裂隙稍發育,巖質較新鮮,層厚較大,承載力相對較高,適合作為鉆(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樁的持力層。6.2 地基均勻性分析場地內雜填土層于60個孔段揭露,土質均勻性差,分布相對連續,層厚有一定變化;淤泥質土于11個孔段揭露,土質均勻性略差,分布連續性差,層厚變化不大;細砂于60個孔段揭露,砂質較純,含黑色淤泥,分布連續性好,層厚及埋深均變化較大;中砂于59個孔段揭露,砂質不純,分布連續性較
59、好,層厚及埋深均變化較大;粗砂于5個孔段揭露,砂質不純,分布連續性差,層厚及埋深均變化較大。下臥基巖為泥質粉砂巖和泥巖,受構造、巖性、裂隙及地下水的影響,場區內巖體差異風化作用強烈,且埋深變化大,各風化巖層互層情況較多,強風化泥質粉砂巖于41個孔段揭露,強風化泥巖于17個孔段揭露,中風化泥質粉砂巖于60個孔段揭露,中風化泥巖于42個孔段揭露,微風化泥質粉砂巖于60個孔段揭露,微風化泥巖于16個孔段揭露。整體而言,巖層風化程度在橫向和豎向上變化較復雜受裂隙影響,巖石單軸抗壓強度差異較大,且強風化遇水易軟化、崩解,巖土工程性質減弱,承載力降低等,故本場地均勻性較差,將對樁基設計及施工有不利影響。7
60、 不良地質作用與特殊性巖土7.1 不良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此次勘察場地為沖積平原,勘察期間場地較為平整,根據野外調查,現狀地質災害不發育,未發現巖溶、滑坡、危巖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區、地面沉降、活動斷裂等。本場地不良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將主要表現為軟土固結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強震引起的砂土液化、軟土震陷效應,因人類工程活動強度較弱,地表附加荷載不大,目前處于相對穩定狀態,但不排除在地震作用下有發生砂土液化、軟土震陷的可能。本場區的地下水主要為填土層中的上層滯水、砂層中的潛水、承壓水以及基巖裂隙水,主要受大氣降水影響較大,水位變化幅度相對較大。因臨近珠江,受珠江潮汐影響,本基坑應做好止水處理。在基坑或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債務轉讓協議書
- 鄭州二手房購房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企業租賃合同范本格式
- 2025年證券經紀代理與營業部服務項目發展計劃
- 舞蹈教師聘用合同范文二零二五年
- 住宅水電安裝合同樣本
- 代辦營業執照合同樣本
- 倉儲分揀勞務外包合同樣本
- 公廁維修內容合同樣本
- 2025光伏電站支架工程鋼結構施工合同
- 生理衛生教學【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課件
- 人工呼吸的三種方式和操作方法課件
- 建筑空間組合論
- 項目基坑坍塌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桌面演練腳本
- 危險化學品MSDS(氮氣)
- 無創通氣常用模式與參數調節
- 清遠市城市樹木修剪技術指引(試行)
- GB∕T 8427-2019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退休人員實行社區管理申請書
- 全國同等學力工商管理大綱重點整理
- 機耕道監理實施細則完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