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題寄生蟲在腸道的寄生部位與致病_第1頁
醫學專題寄生蟲在腸道的寄生部位與致病_第2頁
醫學專題寄生蟲在腸道的寄生部位與致病_第3頁
醫學專題寄生蟲在腸道的寄生部位與致病_第4頁
醫學專題寄生蟲在腸道的寄生部位與致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寄生蟲在人體腸道內寄生及致病2021/7/19 星期一1 醫學寄生蟲學是研究感染人體的寄生蟲和寄生蟲病的科學。主要研究與醫學有關的寄生蟲形態結構、生活史、生態規律、寄生蟲與人體及外界因素的相互關系,并從病原學和病原種群動力學角度,揭示寄生蟲病的發病機制及流行規律,以達到控制與預防寄生蟲病的目的。2021/7/19 星期一2蠕蟲學線蟲吸蟲絳蟲似蚓蛔線蟲 毛首鞭形線蟲蠕形住腸線蟲鉤蟲旋毛形線蟲華支睪吸蟲布氏姜片吸蟲并殖吸蟲日本血吸蟲鏈狀帶絳蟲肥胖帶絳蟲細粒棘球絳蟲曼氏迭宮絳蟲2021/7/19 星期一3肌肉大腦肺肝2021/7/19 星期一4腸內寄生鞭蟲 蛔蟲 蟯蟲 旋毛蟲成蟲 鉤蟲 姜片吸蟲 鏈

2、狀帶絳蟲成蟲肥胖帶絳蟲成蟲2021/7/19 星期一5寄生部位感染階段感染途徑與感染方式蛔蟲小腸,主空腸感染期卵經口誤食或誤飲被感染性卵污染的食物或水鞭蟲盲腸感染期卵蟯蟲盲腸到回腸感染期卵經肛門手口感染誤食蟲卵感染吸空氣中蟲卵感染鉤蟲小腸上段,空腸多見絲狀蚴,即感染期蚴經絲狀蚴侵入皮膚感染旋毛蟲成蟲小腸,幼蟲橫紋肌囊包幼蟲經口食入含活的囊包幼蟲的肉類及其制品感染姜片蟲小腸囊蚴生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或飲含囊蚴的生水感染鏈狀帶絳蟲成蟲寄生人小腸囊尾蚴(使人患豬帶絳蟲病)蟲卵(使人患囊蟲病)經口感染肥胖帶絳蟲成蟲寄生于小腸囊尾蚴(使人患牛帶絳蟲病)經口感染2021/7/19 星期一6 成蟲(小腸)穿肺

3、泡,經氣管、咽、食管、胃至小腸 幼蟲(在肺泡蛻皮2次) 幼蟲(小腸腔)感染期卵經血循環誤食入小腸蛔蟲在腸道的致病表現: 掠奪營養和破壞腸黏膜 影響吸收 超敏反應 引起并發癥。蛔蟲性腸穿孔 2021/7/19 星期一7 成蟲(盲腸)感染期卵 幼蟲(小腸腔)誤食入小腸侵入腸粘膜發育后,再回腸腔至盲腸鞭蟲在腸道的致病表現:成蟲以其細長的前端插入腸黏膜及黏膜下層,導致局部黏膜炎癥。感染較輕時無明顯癥狀,嚴重時導致消化功能混亂。兒童感染可出現慢性腹瀉、便血、直腸脫垂、貧血。 鞭蟲病 脫肛2021/7/19 星期一8蟯蟲在腸道的致病表現:主要是成蟲在肛周周圍產卵引起肛周及會陰部皮膚瘙癢及 繼發炎癥。蟲體寄

4、生可致腸黏膜輕度損傷。蟯蟲若異位寄生可引起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等下行至結腸發育為成蟲 成蟲(盲腸、結腸) 感染期卵 (肛周、外界) 幼蟲(十二指腸孵出)經口或吸入兒童檢查蟯蟲2021/7/19 星期一9 成蟲(小腸)經皮膚侵入人體移行到小腸絲狀蚴鉤蟲在腸道的致病表現:成蟲致病: 消化道病變貧血異食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異食癖2021/7/19 星期一10 成蟲(在小腸)新生蚴蟲隨淋巴、血循環 幼蟲(各器官、組織)1個月 囊包幼蟲(橫紋肌)另一宿主食入半年鈣化死亡旋毛蟲在腸道的致病表現:侵入期(腸道期)由于脫囊幼蟲和成蟲侵入,引起十二指腸和空腸廣泛炎癥。2021/7/19 星期一11 成蟲(小腸)被

5、食入童蟲 囊蚴(水生植物)姜片蟲在腸道的致病表現:成蟲以強大的腹部吸盤附于小腸上段的黏膜,導致局部炎癥反應、出血、水腫,甚至發生潰瘍,形成膿腫。若大量蟲體附于寄主腸壁,遮蓋腸粘膜,這影響寄主的消化、吸收功能。大量蟲體感染可引起腸梗阻.布氏姜片吸蟲在腸道2021/7/19 星期一12 成蟲(人小腸)經膽汁刺激翻出頭節孕節或蟲卵隨糞便排出孕節或蟲卵(外界)人體內 囊尾蚴(組織內)豬體內鉆入腸壁,隨血流到全身 六鉤蚴(小腸腔)鉆入腸壁,隨血流到全身 囊尾蚴(皮下、肌肉、腦等處,生活史中斷)人體內豬食入卵在小腸內孵出人食入豬肉絳蟲在腸道的致病表現:成蟲致病主要由附著于腸壁產生的機械性刺激和代謝產物等造

6、成上皮細胞損傷所致。2021/7/19 星期一13 成蟲(人小腸)經膽汁刺激翻出頭節孕節或蟲卵隨糞便排出孕節或蟲卵人體內 囊尾蚴(組織內)牛體內鉆入腸壁,隨血流到全身 六鉤蚴(小腸腔)牛食入卵在小腸內孵出人食入牛肉絳蟲在腸道的致病表現:患者多無明顯現象,或有腹部不適、消化不良、腹瀉或體重減輕;或發現有節片排出或覺肛門及會陰瘙癢。孕節在腸內移動可引起回盲部劇痛。從腸中取出牛肉絳蟲2021/7/19 星期一14我國寄生蟲病研究展望(一)寄生蟲病防治研究 應從單一防治措施到多種措施,從防治單種寄生蟲病到防治多種寄生蟲病,并與其他傳染病的防治結合在一起,構成綜合防治策略。(二)分子生物學研究 如寄生蟲生活史過程中基因控制和分化,蟲體膜受體的結構、功能和動力學,寄生蟲大分子和合成、轉化與動能,寄生蟲病分子疫苗等。2021/7/19 星期一15(三)細胞生物學研究 目前主要集中在(1)重要物質的定位研究。(2)細胞內寄生蟲入侵宿主細胞過程中各因素的研究。(3)蟲體的代謝研究。(四)分類學 今后的研究方向可能主要集中在核酸分析技術的應用和計算機的應用,使傳統的分類學更加完善。2021/7/19 星期一16(五)信息技術與寄生蟲學 互聯網的興起與蓬勃發展,將在寄生蟲學知識普及、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