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電子商務基礎技術課件_第1頁
第四章電子商務基礎技術課件_第2頁
第四章電子商務基礎技術課件_第3頁
第四章電子商務基礎技術課件_第4頁
第四章電子商務基礎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電子商務基礎技術content計算機網絡技術互聯網技術網站開發技術數據庫技術1234目錄電子商務安全技術5第一節 計算機網絡技術1一、計算機技術 從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的硬件結構和軟件系統都已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其基本組成還是遵循馮諾依曼型計算機體系結構的設計思想。即一臺完整的計算機硬件系統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組成。一、計算機技術 其中運算器與控制器合稱中央處理器(CPU),內存儲器與中央處理器合稱為主機。在計算機硬件系統中不屬于主機的設備都屬于外部設備,簡稱外設,包括輸入、輸出設備與外存儲器。圖4-1 計算機硬件系統二、計算機網絡技術

2、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計算機網絡是以數據交換是基礎,資源交換為目的,“ 通信技術 ” 與 “ 計算機技術 ” 的結合產物。(一)計算機網絡的定義二、計算機網絡技術第一階段( 20世紀50年代):第一代計算機網絡是由主機-通信線路-終端組成;第二階段( 20世紀60年代):采用分組交換技術實現計算機 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使計算機網絡的結構、概念都發生了變化,形成了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的網絡結構;(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史二、計算機網絡技術第三階段(20世紀70-80年代末期):重視網絡體系結構和協議標準化的研究,建立全網統一的通信規則,用通信協議軟件來實現網絡內部及網絡與網絡之間的通信,通過網絡操作

3、系統,對網絡資源進行管理,極大的簡化了用戶的使用,使計算機網絡對用戶提供透明服務 。(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史二、計算機網絡技術第四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期至今):相繼出現了快速以太網、光纖分布式數字接口(FDDI)、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包括幀中繼、ATM)、千兆以太網、B-ISDN 等一系列新型網絡技術,這就是高速與綜合化計算機網絡階段。(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史二、計算機網絡技術1.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實現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共享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提高可靠性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集中管理綜合信息服務(三)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和應用二、計算機網絡技術2.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過

4、程控制互聯網應用(如電子郵件、信息發布、電子商務、音頻視頻應用)(三)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和應用二、計算機網絡技術3.計算機網絡的特點可靠性:某子系統出現故障時,可由網內其他子系統代為處理;獨立性:網絡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系統各自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可擴充性:可以很靈活地在網絡中接入新的計算機系統;高效性:網絡信息傳遞迅速,系統實時性強,采用分布式操作;廉價性:避免系統中的重復建設和重復投資,節省投資和降低成本;透明性:如何利用網絡高效而可靠地完成自己的任務;易操作性:大多數用戶感到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三)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和應用二、計算機網絡技術1.網絡節點和通信鏈路 從拓撲結構看,計算機網絡

5、就是由若干網絡節點和連接這些網絡節點的通信鏈路構成的。計算機網絡中的節點又稱網絡單元,一般可分為三類:訪問節點、轉接節點和混合節點。 通信鏈路是指兩個網絡節點之間承載信息和數據的線路。鏈路可用各種傳輸介質實現,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衛星、微波等。(四)計算機網絡的系統組成二、計算機網絡技術2.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從邏輯功能上可把計算機網絡分為兩個子網:資源子網 資源子網是由處于網絡外圍的主機和終端機構成。資源子網的任務是負責信息處理,向網絡提供可用的資源。用戶通過資源子網不僅共享通信子網的資源,而且還可以共享用戶資源子網的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四)計算機網絡的系統組成二、計算機網絡技術2.

6、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從邏輯功能上可把計算機網絡分為兩個子網:通信子網 通信子網是由網絡中的各種通信設備和用作信息交換的節點計算機構成。系統以通信子網為中心,通信子網處于網絡的內層。通信子網的重要任務是負責全網的信息交換,它采用的是分組交換技術(也就是存儲轉發技術)。(四)計算機網絡的系統組成二、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子網是連接這些計算機資源并提供通信服務的連接線路。正是在通信子網的支持下,用戶才能利用網絡上的各種資源,進行相互間的通信,實現計算機網絡的功能。通信子網有兩種類型:公用型(如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專用型(如各類銀行網、證券網等)。(四)計算機網絡的系統組成圖4-3 計算機

7、網絡由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組成二、計算機網絡技術3.網絡硬件系統和網絡軟件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是由計算機網絡硬件系統和網絡軟件系統組成的。 (1)網絡硬件系統是指構成計算機網絡的硬設備,包括各種計算機系統、終端及通信設備。常見的網絡硬件有:主機系統(服務器、工作站)、終端、傳輸介質、網卡、集線器(HUB)、交換機、路由器。(四)計算機網絡的系統組成二、計算機網絡技術3.網絡硬件系統和網絡軟件系統(2)網絡軟件系統主要包括網絡通信協議、網絡操作系統和各類網絡應用系統。(四)計算機網絡的系統組成二、計算機網絡技術3.網絡硬件系統和網絡軟件系統常見的網絡軟件系統包括:服務器操作系統( Windows N

8、T ) 網絡管理系統軟件工作站操作系統(Windows) 網絡安全軟件網絡通信協議 網絡應用軟件設備驅動程序(四)計算機網絡的系統組成二、計算機網絡技術1.按計算機網絡覆蓋范圍分類 由于網絡覆蓋范圍和計算機之間互連距離不同,所采用的網絡結構和傳輸技術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計算機網絡。 一般可以分為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三類。(五)計算機網絡的分類二、計算機網絡技術(五)計算機網絡的分類網絡分類縮寫分布距離設備傳輸速率局域網LAN10M房間4Mb/S-10Gb/S100M建筑物1KM校園城域網MAN10KM城市4Mb/S-10Gb/S廣域網WAN100KM以上國9.

9、6Kb/S-10Gb/S表4-1 計算機網絡按覆蓋范圍分類二、計算機網絡技術2.按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分類 網絡拓撲是指連接的形狀,或者是網絡在物理上的連通性。如果不考慮網絡的的地理位置,而把連接在網絡上的設備看作是一個節點,把連接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線路看作一條鏈路,這樣就可以抽象出網絡的拓撲結構。 按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可將網絡分為:星型網、總線型網、環型網、樹型網、網型網。(五)計算機網絡的分類二、計算機網絡技術3.按計算機網絡所有權劃分公用網:由電信部門組建,由政府和電信部門管理和控制的網絡; 專用網:也稱私用網,一般為某一單位或某一系統組建,該網一般不允許系統外的用戶使用。(五)計算機網絡

10、的分類二、計算機網絡技術4.按照網絡中計算機所處的地位劃分對等局域網;基于服務器的網絡(也稱為客戶機/服務器網絡)。(五)計算機網絡的分類二、計算機網絡技術5.其它分類方式 按傳輸介質分類:有線網、無線網。 按使用目的分類:共享資源網、數據處理網、數據傳輸網 。按服務方式分類:C/S網、B/S網、P/P網。按企業和公司管理分類:內聯網(Intranet)、外聯網(Extranet)、因特網(Internet)。(五)計算機網絡的分類二、計算機網絡技術5.其它分類方式 按帶寬速率傳輸分類:基帶網(窄帶網):低速網,傳輸未經調制的數字信號;電話網是低速網;寬帶網:高速網,傳輸經過調制的數字信號;光

11、纖網是高速網。(五)計算機網絡的分類第二節 互聯網技術2一、互聯網技術 互聯網是電子商務應用的最重要的通信網絡基礎。正式互聯網的存在,才能讓全世界范圍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進行溝通和商業活動。 互聯網依靠TCP/IP實現網絡互連;沒有TCP/IP,就沒有現在的互聯網。網絡協議是網絡中各臺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的一種語言基礎和規范標準,它定義了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換所必須遵循的規則。 關于互聯網,有理論上的OSI參考模型,它并非是具體實現的描述,只是一個為制定標準機制而提供的概念性模型。OSI參考模型分為七層,每層各自完成一定功能。各層次由低到高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

12、層和應用層。 實際應用的網絡模型是TCP/IP參考模型,將網絡體系結構分成四個層次,分別是:網絡接口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一、互聯網技術類型功能主要協議應用層應用程序通過該層使用Internet,報文形式HTTP、DNS、SMTP等傳輸層負責端到端通信,按相同的協議分組形式TCP、UDP等網絡層負責相鄰結點之間數據分組傳送形式IP、ICMP、ARP等網絡接口層負責接收和發送物理幀表4-2 TCP/IP參考模型一、互聯網技術 TCP/IP成為互聯網上所有不同類型計算機互聯的標準協議,也是事實上的標準,它其實由100多個協議組合而成,故又統稱為TCP/IP協議簇。1TCP/IP協議簇中的主要

13、協議網間協議(IP)。IP是TCP/IP的核心,詳細定義了計算機通信應該遵循的具體細節。它位于網絡層,定義了數據分組如何構成,以及路由器如何將一個分組遞交到目的地。(2)傳輸控制協議(TCP)。IP提供了將分組從源地址傳送到目的地址的辦法,但IP沒能解決諸如數據報丟失或誤投遞的問題。TCP位于傳輸層,它能提供一種可靠的傳輸服務,解決了IP沒有解決的問題。二者的結合,提供了一種在Internet上可靠傳輸數據的方法。一、互聯網技術2IP地址和域名IP地址、IP地址是標識Internet上所有計算機的唯一標志。IP地址是從左往右由4段被“.”號隔開的32位二進制數,每段8位二進制數。為表示方便,每

14、段的8位二進制數用一個十進制數表示,因此常用4段十進制數表示IP地址。每段十進制數的取值范圍都是0255(即二進制數的0000000011111111)。例如01就是一個IP地址的表示。在實際應用中,IP地址碼分配是分級進行的,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Internet Assigned Numbera Authority,IANA)是負責全球Internet上IP地址分配的機構。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則負責我國IP地址的分配。一、互聯網技術2IP地址和域名IP地址由數字構成,不便記憶,也難以理解。因此,實際中通常采用域名來標識一臺主機,一個IP地址對應一個域名。TCP/IP的域名管理機制

15、稱為域名系統(Domain Name System,DNS),這是一個層次型的結構。一、互聯網技術2IP地址和域名為了保證域名系統的通用性,Internet規定了一組正式的通用標準符號,也分成幾段,之間用“.”隔開。從左至右,一般第一段表示應用;第二段表示單位或組織名稱的縮寫;第三段表示單位或組織的類型,為通用頂級域名;第四段表示所在國家或地區,為國家頂級域名,也可以沒有第四段。對于WWW應用,以WWW表示,文件傳輸服務用ftp表示,商業組織用com,教育機構用edu,網絡組織用net,英文縮寫cn指中國,uk指英國,us指美國,jp指日本等。例如,指南昌大學WWW應用服務器在互聯網上的域名,

16、人們以此域名就可以訪問到它,獲得南昌大學提供的WWW服務。后出現中文域名,更符合大部分中國人的使用習慣。一、互聯網技術2IP地址和域名域名解析。域名解析即域名和IP地址之間的映射,包括正向解析(從域名到IP地址)以及反向解析(從IP地址到域名)。這種映射常由一組名字服務器共同協作完成。名字服務器實際上是一個服務器軟件,運行在指定的計算機上,完成名字地址的映射。這也是用戶只需知道域名就可以訪問到對應域名所提供的服務的原因。通常將名字服務器稱為域名服務器(Domain Name Server),也即DNS服務器。相應地,請求域名解析服務的軟件叫名字解析器(Name Resolver)。二、WWW技

17、術 環球信息網(The World Wide Web,WWW)即萬維網,也稱Web,是在Internet上運行的覆蓋全球的多媒體信息系統。它于1989年由歐洲高能物理研究所(CERN)研究成功,目的是支持全球范圍內的科學家在Internet上彼此交流信息和共享科研成果。1993年第一個WWW站點出現,由于它使用簡單的超文本信息格式以及對多媒體的支持而得到迅速普及,電子商務這種網上交易的新商務形式也憑借著WWW的普及得到更大推廣。它提供的WWW服務特點在于其高度集成性,它能把各種信息和服務(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登錄和網絡新聞)完善地結合,形成生動統一的圖形用戶界面,為用戶提供世界范圍內的多

18、媒體信息服務。它也被稱為Web服務,其技術核心就是WWW技術。WWW技術還正處在迅速發展中,JavaScript、VBscript、DHTML、XML、ActiveX等都是增強WWW信息檢索和瀏覽方面的重要技術成果。二、WWW技術(一)WWW工作機制WWW是基于客戶機(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應用系統二、WWW技術(一)WWW工作機制 WWW服務器負責對各種信息進行組織,并以文件形式存儲在某一指定目錄中。WWW服務器利用超鏈接來鏈接各信息片段,這些信息片段既可集中存儲在同一主機上,也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主機上。WWW客戶機(瀏覽器)負責顯示信息和向服務器發送請求。當服務器收到WWW服務請求

19、時,響應請求并按用戶的要求發送文件;客戶端收到文件后,瀏覽器負責解釋該文件并顯示于屏幕。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傳輸協議采用的是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服務器軟件稱為WWW服務器,客戶機軟件稱為WWW客戶機(瀏覽器)。二、WWW技術(二)WWW架構1WWW客戶機 客戶端軟件實質上就是HTML語言的解釋器,即Web瀏覽器。在客戶機(瀏覽器)/服務器工作環境中,Web瀏覽器起著訪問請求服務器和顯示結果于客戶端的作用。具體來說,Web瀏覽器的任務是使用一個起始URL來獲取一個Web服務器上的Web文檔,解釋該用HTML語言編寫的文檔并將文檔內容以用戶端環境所許可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顯示出來。當用戶選擇其

20、中的一個超文本鏈接時,便重新開始該過程。眾多Web瀏覽器中,最流行的有Netscape公司的Navigator/Communicator、微軟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等。二、WWW技術(二)WWW架構2WWW服務器 WWW服務器從硬件角度看,是指在Internet上保存超文本和超媒體信息的計算機;從軟件角度看,指的是提供上述WWW功能的服務程序,即WWW服務器軟件。WWW服務器軟件等待客戶端瀏覽器發出的服務請求。連接建立后,客戶端可以發出一定的命令,服務器做出響應。常用的WWW服務器軟件有微軟的IIS、Netscape公司的Fasttrack Enterprise Server

21、和Apache Web Server等。二、WWW技術(二)WWW架構3統一資源定位器(URL)與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1)統一資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s Locator,URL)是一個網頁在全網中的地址,即我們所說的“網址”。它具有全球唯一性,由前往后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網頁的訪問方法、網頁存放的主機地址、網頁在宿主機中的全路徑名(含文件本身名稱,如果是主頁可省略,系統會自動訪問默認的主頁名)。http:/index.htm表示以超文本傳輸協議訪問HTTP語言格式的文件,文件位于SUN公司WWW服務器的根目錄下,文件名為index.htm,即主頁文件。二、WWW技術(

22、二)WWW架構3統一資源定位器(URL)與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2)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是WWW的基本協議,可以傳輸普通文本、超文本、聲音、圖像以及其他任何可以在Internet上可以訪問的信息。它是一種面向事務的運行于TCP之上的客戶機/服務器協議,它使用TCP來保證傳輸的可靠性。同其他協議相比,HTTP的通信速度也快得多。例如,用戶要訪問網頁的URL為/TheProject3.html,瀏覽器和WWW服務器之間的交互過程如下(編號對應執行的順序)。 瀏覽器輸入URL(/TheProject3.html)。 瀏覽器向DNS

23、服務器請求的IP地址。 DNS服務器回應6。 瀏覽器與服務器6在端口80上建立TCP連接。 瀏覽器發出命令:GET /TheProject3.html。 服務器向瀏覽器發送TheProject3.html。 釋放TCP連接。 瀏覽器顯示網頁TheProject3.html。 瀏器再次從服務器上獲取并顯示網頁 TheProject3.html中嵌入的其他文件(如圖像文件)給用戶。第三節 網站開發技術3 網站開發主要指各種信息資料電子化、多媒體化顯示的基礎技術,有HTML技術、XML技術,還有CGI、ASP、JSP等動態網頁編程鏈接技術,并輔以Photoshop、Flash、Fireworks技術

24、用來制作圖片和動畫特效,使網頁作為網絡出版的主要窗口更為豐富多彩的同時,又能滿足專業網站功能的需要。一、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 超文本標記語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是書寫超文本文件的標準語言,它描述超文本(超媒體)各個部分的構造,告訴瀏覽器如何顯示文本,怎樣生成與別的文本或圖像鏈接的鏈等,HTML文件的后綴一般為.htm或.html。HTML由于使用簡單、支持多媒體、支持信息的分布式存儲等特性而得到迅速普及和廣泛應用,被看作是WWW的核心技術之一。一、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 從用戶角度看,訪問的大量網頁似乎就在網絡上某一個固定的位置。實際上,

25、這些網頁可能分布在Internet不同的WWW服務器上,并不限定于一臺WWW服務器。而用戶只需鼠標點擊網頁上的“熱點”就可以透明地訪問這些文檔,實現在整個Internet上的信息漫游。這種網頁的組織方式稱為超文本(Hypertext)和超媒體(Hypermedia)。 超文本將“熱點”集成在文本信息中,用戶在瀏覽超文本時,可以隨時選中“熱點”,跳轉到其他文本信息。可見,超文本的特點就是一種“跳轉”連接。超媒體進一步擴展了超文本所鏈接的信息類型,用戶不僅可以從一個文本跳轉到另一個文本,還可以激活一段聲音、顯示一個圖像或連續播放一段視頻動畫。多媒體電子出版物采用的就是這種信息鏈接方式。二、XML技

26、術 HTML語言是在WWW上建立超文本文件的語言,它功能強大,支持不同數據格式的文件嵌入;但也有不足之處:交互性差、語義性差、單向的超鏈接、缺乏對雙字節或多國文字的支持,使其在電子商務交換、數據庫和搜索引擎等領域存在障礙。電子商務需要高容量、高信息量、高效率的網絡信息傳遞,同時對同樣的數據根據不同的需求而以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形式再現出來的要求越來越強烈,這些都是HTML不能滿足的。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XML實際上是Web上表示結構化信息的一種標準文本格式,同HTML一樣,也來自SGML(標準通

27、用標記語言)。二、XML技術(一)XML的特征XML是元標記語言。不同于固定標簽特定含義不變的HTML,XML允許用戶自己定義所需的標簽。XML描述的是結構和語義。XML標簽描述的是文檔的結構和意義,而不是頁面元素的格式。XML文檔的顯示使用特有技術的支持,例如通過樣式單為文檔增加格式化信息。二、XML技術(二)XML基本語法 一個正規的XML文檔由三個部分組成:一個是可選的序言,一個是文檔的主體,另一個是可選的尾聲。XML文檔序言部分從文檔的第一行開始,它可以包括XML聲明、文檔類型聲明、處理指令等。文檔的主體則是由文檔根元素所包含的那一部分。XML尾聲部分在文檔的末尾,可以包含注釋、處理指

28、令或空白等。二、XML技術(三)XML的文檔顯示 由于XML中的標簽多由開發者自己定義,用于說明文檔所表述的數據的內存結構關系,因此其顯示格式需要特殊的機制來定義。層疊樣式單(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和擴展樣式單語言(eXtensible StylesheetLanuage,XSL)是W3C標準組織推薦的表達XML文檔數據顯示格式的兩種標準。二、XML技術(三)XML的文檔顯示1層疊樣式單(CSS) CSS最初主要用于HTML,可以保證文檔顯示的一致性和較好的格式化。通過CSS可以產生諸如字體、顏色和位置等不同樣式的顯示格式信息。CSS可以存在于相應文檔的頁面中,

29、也可以獨立的文件形式存在,但推薦使用后者,以便于維護。與擴展樣式單語言相比較,CSS雖然在功能上差些,但開發相對容易。二、XML技術(三)XML的文檔顯示2擴展樣式單語言(XSL) XSL遵守XML的語法規則,是XML的一種具體應用。XSL語言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轉換工具(XSLT)、格式對象(FO)和XML分級命令處理工具(XPath)。一個XML文檔的顯示過程是:首先根據XML文檔構造源樹,然后根據給定的XSL將構造的源樹轉換為可以顯示的結果樹,最后按照FO解釋結果樹,產生一個可以在屏幕或其他媒體中顯示的結果。二、XML技術(四)XML的主要優點異質系統間的通信;更有趣和更準確的搜索;開發靈

30、活的Web應用軟件;集成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數據的本地計算和處理;數據的多樣顯示。三、CGI技術 WWW服務器與Web數據庫之間順暢、安全連接的中間件技術,目前,主要有3種技術方案。客戶端方案;服務器端方案;上述兩種方案的組合。 3種方案中,服務器端方案應用較為廣泛。 服務器端方案是在WWW服務器端提供中間件來連接WWW服務器與Web數據庫服務器。它能直接調用外部程序或腳本代碼來訪問數據庫,因此可提供與數據庫相關的動態HTML頁面,或執行用戶查詢,并將查詢結果轉化成HTML頁面,通過WWW服務器返回給Web瀏覽器。常用的中間件技術有CGI、API、Java/JDBC、ASP/ASP.NET、P

31、HP、JSP等等。三、CGI技術通用網關接口(Common Gateway Interface,CGI)是一種應用最早、技術成熟的Web數據庫連接技術。它作為WWW服務器與Web數據庫服務器的中間件,負責管理兩者的通信并提供應用程序服務。圖4-8 CGI應用示意圖三、CGI技術 CGI常用的開發語言有Delphi、Perl、VB、C/C+等。CGI技術的優點是具有通用的標準,幾乎所有的WWW服務器都支持此標準,移植性好,且使用時間長,技術成熟,應用廣泛,有較好的安全性。但也有缺點:程序運行效率不高,不易開發,功能有限,不易調試和檢錯;用戶與數據庫交互必須通過WWW服務器,CGI程序的每次請求都

32、會在服務器上產生一個進程,當用戶增多時容易產生瓶頸。四、ASPI技術 動態服務器網頁(Active Server Pages,ASP)是微軟公司推出的用以取代CGI的技術,它結合了傳統CGI程序與API技術的優點,是一個WWW服務器端的腳本環境,用它可編制動態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WW服務器應用程序。這些程序全部在WWW服務器端運行,與用戶的瀏覽器無關。四、ASPI技術 ASP工作原理是:在HTML基礎上,增加ASP語言和腳本語言,然后由WWW服務器解釋成靜態的HTML標準文件,返回給瀏覽器;當遇到訪問數據庫的腳本命令時,ASP通過ActiveX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

33、ts)與數據庫對話,并將執行結果動態生成一個HTML頁面返回服務器,以響應客戶端瀏覽器的請求。圖4-9 ASP接口技術應用示意圖四、ASP技術 ASP程序易于修改和測試,無需手工編譯和連接,直接建立在WWW服務器中,并作為WWW服務器的一個服務運行,支持多用戶、多線程。由于它在WWW服務器端運行,和瀏覽器無關,所以它支持任何一種瀏覽器。其主要缺點是只能在微軟的WWW服務器上運行。五、Java/JDBC技術 Java是一種可以用來編寫跨平臺應用軟件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Java語言伴隨著Internet的迅猛發展而流行,逐漸成為重要的Internet編程語言。Java編程語言的風格十分接近C

34、+,繼承了C+語言面向對象技術的核心,在其他方面又有所改進。運用Java語言可以在任何系統平臺上建立應用程序,Java Applet可直接嵌入網頁,并在本地計算機上執行該Applet,便可以實現圖形繪制,字體和顏色控制,動畫和聲音的插入,人機交互及網絡交流等功能。五、Java/JDBC技術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由一組用Java編寫的類與接口構成,它擴充了Java語言訪問數據庫的能力,使得程序員可以用純Java來編寫數據庫應用系統。Sun公司在1996年推出的在Java語言中訪問數據庫的標準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ccessProcess Interfa

35、ce,API),即JDBC API。它是一種基于SQL的Java接口,定義了一系列Java類,用來表示數據庫連接、SQL語句、結果集、數據庫元數據等,能夠使Java編程人員發送SQL語句和處理返回結果。五、Java/JDBC技術圖4-10 Java/JDBC技術工作示意圖六、其他技術 Flash、Fireworks、Dreamweaver俗稱網頁三劍客,Flash用來做動畫,例如經常網頁右下角的那些廣告就是它做的,Fireworks是處理圖片的,現在也經常拿來做網頁前臺,切片之類的功能相當強大,Dreamweaver是寫網頁代碼的,實現網頁動態功能,Photoshop是強大的圖像處理軟件,基本

36、上可以設計處理一切圖片。功能比Fireworks更強大。六、其他技術 Coreldraw是制作矢量圖的,經常用于商標設計、標志制作。與PS不同的是,它做的矢量圖,放大后圖像不會失真,也就是放大后不會出現馬賽克這種現象的圖片。 PHP技術是一種服務器端HTML嵌入式的腳本語言,是真正跨平臺、跨服務器的面向Internet的動態網頁開發語言,可以在多種操作系統平臺及WWW服務器中使用。它的工作原理與ASP類似,它的代碼自身就封裝在WWW頁面中,可輕松地與WWW服務器通信,能快捷、方便地制作出功能強大的動態頁面。六、其他技術 移動應用開發是為小型、無線計算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編寫軟件,類似乎傳統

37、的軟件、程序開發。移動應用開發除了要學習一些前面介紹的軟件開發技術以外,還要學習一些專門針對移動設備的開發軟件。因為目前手機操作系統較多(包括Android、IOS、Blackberry、Linux、Windows Mobile等),雖然主流只有Android、IOS,也很難實現應用的統一覆蓋。兩大平臺主要的一些應用開發工具有JavaScript、Html5、Android Studio、Adobe Illustrator等。第四節 數據庫技術4一、數據庫相關概念 電子商務應用的前提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而數據庫技術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所以,要深入了解電子商務就應先了解數

38、據庫的一些基本理論。一、數據庫相關概念 數據庫(DataBase)是持久存放在計算機外存(通常是磁盤)中的大容量、低冗余、可共享、可靠、安全并具有一定獨立性的結構化數據集。數據庫由計算機操作系統之上的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所管理,并與數據庫應用系統、應用開發工具、數據庫用戶、數據庫管理員(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一起構成廣義的數據庫系統。(一)數據庫(DB)一、數據庫相關概念 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運行在操作系統之上的一種系統軟件,它管理一個或多個數據庫,

39、提供數據定義、數據更新與查詢、并發控制、故障恢復、安全保密等功能。目前市場主流的DBMS有Oracle Sybase、IBM公司的DB2、微軟公司的SQL Server,以及開放源代碼的自由軟件MySQL、PostgreSQL等。(二)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二、數據模型 數據模型是數據庫系統中用來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構架。數據模型通常由3部分組成。數據結構:包括數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通常用數據結構的類型來命名數據模型,例如關系模型、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面向對象模型等。數據操作:主要是對數據的檢索和更新。它是對數據動態特性的描述,在數據庫中主要有查詢和更新(插入、修改和刪除)兩大類操

40、作。數據的約束條件:一組數據完整性規則的集合。數據完整性是指數據能正確描述客觀現實世界所應具備的特性和要求,例如,人的年齡應該是非負數。數據模型應該提供定義數據完整性約束的機制,來保證數據的有效、正確和一致性。三、關系模型和關系數據庫 關系模型的數據結構可理解為一張二維表,表格中的每一行代表一個實體,稱為記錄;每一列代表實體的一個屬性,稱為數據項。記錄的集合稱為關系。(一)關系模型訂單號下單人收貨人收貨地址項目類別有否打款8776711128(0A+1B)張三李四江西九江圖書有8278298136(2A+5B)張三張三江西南昌家用電器否表4-4 關系模型三、關系模型和關系數據庫1.關系模型的組

41、成部分:關系模型是應用最廣的一種數據模型,因此它也遵守數據模型的組成規范,只是由特殊數據結構、關系操作集合、關系完整性3部分組成。數據結構:在關系模型中,無論是實體還是實體間的聯系。均由單一的結構類型即關系來表示。關系操作集合:關系代數(或等價的關系演算)包括并、交、差、選擇、投影、連接等。其操作方式是集合操作,而不是一次一記錄方式。關系完整性:包括實體完整性、參照完整性和用戶自定義完整性。(一)關系模型三、關系模型和關系數據庫2.關系模型中關系應具有的性質:數據項不可再分(即不可表中嵌表);同一關系中的屬性之間不能重名;同一關系中不能出相同的記錄,記錄的順序不重要;每個關系都有一個主鍵,它能

42、唯一地標識關系中的一個記錄;同一關系中列的順序不重要。(一)關系模型三、關系模型和關系數據庫 關系數據庫是以關系模型為基礎的數據庫,它利用事物之間的關系來描述現實世界。目前比較流行的關系型數據庫系統有Oracle、Sybase、SQL Server、FoxPro等。 這些關系型數據庫系統一般都支持用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進行數據庫操作。SQL具有功能豐富、使用方式靈活、語言簡潔易學等優點,一經問世就在計算機工業界和用戶中備受青睞,終于成為了國際標準,SQL也就成為關系數據庫的標準語言。它的功能多樣,不僅是查詢,還能進行數據定義、數據操作、數

43、據庫控制、事務控制4個方面的處理,是一個綜合、通用、功能強大的關系數據庫語言。(二)關系關系數據庫四、數據庫系統的建立 建設數據庫系統一般分為兩大階段,一是設計和建立高效的數據庫(DB)階段,二是設計和建立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階段。每一大階段又分為幾個小的階段。其基本過程如右圖所示。但要注意的是,實際運作時往往呈“螺旋式”上升狀態,而非直線行進,中途可能有反復。第五節 電子商務安全技術5一、數據加密技術 電子商務的安全性策略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第二部分是商務交易安全。下面就介紹一些常見的電子商務中的安全性技術。一、數據加密技術 對數據進行加密是電子商務系統最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其原理是利用加密算法將信息明文轉換成按一定加密規則生成的密文后進行傳輸,從而保證數據的保密性。使用數據加密技術可以解決信息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