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地下管線普查技術規程完整_第1頁
宿遷市地下管線普查技術規程完整_第2頁
宿遷市地下管線普查技術規程完整_第3頁
宿遷市地下管線普查技術規程完整_第4頁
宿遷市地下管線普查技術規程完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52 / NUMPAGES55編號:宿遷市地下管線普查技術規程(試行稿)宿遷市規劃局二九年四月目錄 TOC o 1-3 h z HYPERLINK l _Toc232229063第1章總則 PAGEREF _Toc232229063 h 1HYPERLINK l _Toc2322290641.1 一般規定 PAGEREF _Toc232229064 h 1HYPERLINK l _Toc2322290651.2 地下管線探測精度 PAGEREF _Toc232229065 h 3HYPERLINK l _Toc2322290661.3 地下管線普查的工作容與基本程序 PAGEREF

2、_Toc232229066 h 3HYPERLINK l _Toc232229067第2章已有地下管線的現況調繪 PAGEREF _Toc232229067 h 7HYPERLINK l _Toc2322290682.1 一般規定 PAGEREF _Toc232229068 h 7HYPERLINK l _Toc2322290692.2 現況調繪的工作容 PAGEREF _Toc232229069 h 7HYPERLINK l _Toc232229070第3章地下管線探查 PAGEREF _Toc232229070 h 9HYPERLINK l _Toc2322290713.1 一般規定 PA

3、GEREF _Toc232229071 h 9HYPERLINK l _Toc2322290723.2 實地調查 PAGEREF _Toc232229072 h 10HYPERLINK l _Toc2322290733.3 儀器探查 PAGEREF _Toc232229073 h 12HYPERLINK l _Toc232229074第4章地下管線測量 PAGEREF _Toc232229074 h 15HYPERLINK l _Toc2322290754.1 一般規定 PAGEREF _Toc232229075 h 15HYPERLINK l _Toc2322290764.2 控制測量 PA

4、GEREF _Toc232229076 h 15HYPERLINK l _Toc2322290774.3已有地下管線測量 PAGEREF _Toc232229077 h 17HYPERLINK l _Toc2322290784.4地下管線竣工測量 PAGEREF _Toc232229078 h 18HYPERLINK l _Toc2322290794.5 路邊線測量 PAGEREF _Toc232229079 h 19HYPERLINK l _Toc232229080第5章地下管線數據庫的建立 PAGEREF _Toc232229080 h 19HYPERLINK l _Toc23222908

5、15.1 建庫數據的提交 PAGEREF _Toc232229081 h 19HYPERLINK l _Toc2322290825.2 管線數據庫數據結構 PAGEREF _Toc232229082 h 27HYPERLINK l _Toc232229083第6章地下管線圖的編繪 PAGEREF _Toc232229083 h 33HYPERLINK l _Toc2322290846.1 一般規定 PAGEREF _Toc232229084 h 33HYPERLINK l _Toc2322290856.2 綜合地下管線圖的編繪 PAGEREF _Toc232229085 h 34HYPERLI

6、NK l _Toc2322290866.3 專業地下管線圖的編繪 PAGEREF _Toc232229086 h 34HYPERLINK l _Toc232229087第7章工程監理 PAGEREF _Toc232229087 h 35HYPERLINK l _Toc2322290887.1 一般規定 PAGEREF _Toc232229088 h 35HYPERLINK l _Toc2322290897.2 探測工程的監理工作 PAGEREF _Toc232229089 h 35HYPERLINK l _Toc232229090第8章普查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 PAGEREF _Toc23222

7、9090 h 37HYPERLINK l _Toc2322290918.1 一般規定 PAGEREF _Toc232229091 h 37HYPERLINK l _Toc2322290928.2 檢查 PAGEREF _Toc232229092 h 37HYPERLINK l _Toc2322290938.3 探測質量評定 PAGEREF _Toc232229093 h 38HYPERLINK l _Toc2322290948.4 驗收 PAGEREF _Toc232229094 h 40HYPERLINK l _Toc2322290958.5 成果提交 PAGEREF _Toc2322290

8、95 h 41HYPERLINK l _Toc232229096第9章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建立 PAGEREF _Toc232229096 h 42HYPERLINK l _Toc2322290979.1一般規定 PAGEREF _Toc232229097 h 42HYPERLINK l _Toc2322290989.2系統總體設計 PAGEREF _Toc232229098 h 42HYPERLINK l _Toc2322290999.3數據設計 PAGEREF _Toc232229099 h 43HYPERLINK l _Toc2322291009.4系統功能設計 PAGEREF _Toc

9、232229100 h 43HYPERLINK l _Toc2322291019.5系統的建立與維護 PAGEREF _Toc232229101 h 44HYPERLINK l _Toc232229102第10章附則 PAGEREF _Toc232229102 h 46HYPERLINK l _Toc232229103第11章附錄 PAGEREF _Toc232229103 h 47HYPERLINK l _Toc232229104附錄A 地下管線的代號和顏色 PAGEREF _Toc232229104 h 47HYPERLINK l _Toc232229105附錄B 地下管線探測安全保護規定

10、 PAGEREF _Toc232229105 h 48HYPERLINK l _Toc232229106附錄C 管線點符號圖例與代碼 PAGEREF _Toc232229106 h 49HYPERLINK l _Toc232229107附錄D 地下管線探查記錄表 PAGEREF _Toc232229107 h 51HYPERLINK l _Toc232229108附錄E 地下管線點成果表 PAGEREF _Toc232229108 h 52HYPERLINK l _Toc232229109附錄F 地下管線探查質量檢查表 PAGEREF _Toc232229109 h 53第1章 總 則1.1

11、一般規定城市地下管線普查是現代化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是地下管線安全運行的保證。為了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地做好宿遷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統一宿遷市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基礎資料編繪和動態管理的技術要求,特制定本規程。本規程的編制依據為: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2003 J2712003;城市測量規CJJ899;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GB/T79291995;等國家與行業有關技術標準。宿遷市地下管線普查、基礎資料編繪和動態管理應符合本規程的技術要求。本規程未明確規定的按國家與行業有關規定執行。本規程所定義的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埋設于宿遷市地下

12、空間的各種給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燃氣、電力(0 .38kV以上供電線路、路燈)、電信、廣播電視、熱力、工業管道等管(溝)道與直埋電纜等市政公用管線和鐵路、軍隊、港口等其它單位專用管線。地下管線普查的任務是:查明地下管線的平面位置、埋深(高程)、走向、性質、規格、材質、建設年代和權屬單位;編制計算機數據成果文件和編繪地下管線圖(綜合管線圖、專業管線圖);同步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庫和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動態更新機制,實現地下管線的動態管理。1.1.6地下管線普查圍為10米以上的道路、街巷沿線圍的地下管線,10米以下的車流量較多的市政道路也必須探測。企事業單位、院校庭院部、待開發的居

13、民生活區不查,但是若有穿越上述非普查區域連貫的市政公用管線不能中斷。 如果一些道路寬度小于10米,但具有較重要的城市道路交通功能,按地下管線探查的取舍標準表1.1.7執行。 地下管線探查取舍標準表1.1.7管線種類取舍標準備注給水徑100mm排水(含雨、污、合流)方溝300mm300mm,徑200mm污、雨水通雨水篦子的支管全測燃 氣全測電力電壓0.38kV包括路燈電信全測包括軍用通訊、監控信號廣播電視全測熱 力全測包括架空管道工業管道全測包括架空管道綜合管溝全測地下管線普查與基礎資料編制的坐標系統要和宿遷市城市規劃、建設使用的坐標系統相一致,采用宿遷市城市坐標系與1985國家高程基準,并由宿

14、遷市城鄉規劃局統一提供測量控制資料。為保證地下管線普查順利實施和相關技術標準的貫徹執行,保證普查成果質量,對地下管線普查工程實施工程監理。監理單位應能綜合應用地球物理勘探、測繪、計算機技術,監理人員應具有較豐富的地下管線普查監理經驗。地下管線普查應在外業數據采集、業成圖的同時同步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功能應包括:數據檢查、數據入庫與編輯、圖庫管理、信息查詢與統計、空間分析、工程綜合、管線報建與審批、數據輸出、圖件輸出、用戶管理、網上發布與共享、竣工動態更新等。地下管線成果要實行動態管理,與時進行城市地下管線數據的更新,保持地下管線的現勢性。自本規程實施之日起,全市有關管線權屬和管理單位以與管線

15、數據庫建設單位、探測單位形成的管線數據成果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探測單位進行地下管線普查和竣工測量時應按本規程規定的計算機數據格式和數據結構存儲數據,普查和竣工測量成果最后要經計算機邏輯查錯和入庫檢查無錯誤后,供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庫和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管理與應用。地下管線普查和成圖基本比例尺為1:500。各類管線圖使用宿遷市現行的1:1000數字地形圖放大為1:500地形圖作為背景圖。1:1000數字地形圖由宿遷市城鄉規劃局統一提供。地下管線普查各階段任務由宿遷市城鄉規劃局進行公開招投標,擇優選用地下管線探測、地下管線普查工程監理和管線信息管理系統開發單位,以合同書的形式委托上述中標單位承擔。合同

16、書的容包括:合同書編號、工程名稱、測區位置與圍、任務容和技術要求、應提交的成果、工程期限、工程單價和總造價、付款方式與有關責任和獎罰規定等。地下管線普查作業單位應按照國際質量認證體系的要求,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實施質量管理,并按“三級檢查,兩級驗收”制度,對探測成果進行自檢和自驗收。1.2 地下管線探測精度地下管線隱蔽管線點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0.10h;埋深限差:0.15h。 (注:式中h為地下管線的中心埋深,單位為厘米,當h100厘米時,以100厘米代入限差公式計算。)地下管線明顯管線點的量測精度:不得大于5厘米。地下管線點的測量精度:平面位置測量中誤差,不得大于5cm(相對于鄰近解析

17、控制點),高程測量中誤差,不得大于3cm(相對于鄰近高程控制點)。地下管線圖測繪精度:實際地下管線的線位與道路邊線與相鄰管線的間距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5mm。1.3 地下管線普查的工作容與基本程序地下管線普查包括以下工作容:(1)已有地下管線的資料收集和現況圖調繪。(2)地下管線實地調查。(3)地下管線探查。(4)地下管線測量。(5)地下管線數據處理與計算機數據文件編制。(6)地下管線圖編繪。(7)地下管線普查成果檢查驗收與歸檔。(8)地下管線數據庫和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9)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機制的建立。(10)地下管線普查工程監理。地下管線普查應遵循下列基本程序:接受任務、收集資料、

18、現場踏勘、儀器檢驗、物探方法試驗、編寫測區技術設計書、建立測量控制網、明顯管線點實地調查、隱蔽管線點儀器探查、管線點測量、地下管線計算機數據文件編制和管線圖編繪、普查成果資料的整理和技術總結報告書編寫、普查成果資料上交、成果資料驗收和工程驗收。地下管線普查的管線點是指管線的特征點(簡稱特征點)與附屬設施中心點(簡稱附屬物點),分為明顯管線點和隱蔽管線點。明顯管線點是管線投影中心位置在實地明顯可直接定位的。隱蔽管線點是因管線隱蔽需要采用儀器探測或打樣洞的方法探測的。在地下管線探測前,必須全面搜集和整理測區圍已有的地下管線資料和有關的測區控制資料,包括: 調繪在1:2000地形圖上的各專業管線現狀

19、圖。各種管線的設計圖、施工圖、竣工圖、技術說明資料。測區已有的測量控制成果資料。宿遷市1:1000數字地形圖。各種原始記錄表。踏勘結束后,應選擇不同種類和不同物理場條件下的地下管線進行物探方法試驗,并在此基礎上編寫物探方法試驗報告和測區技術設計書,測區技術設計書的容應包括:探測工作的目的、任務、探測圍、計劃工期。測區自然地理條件分析:包括人文、地理、交通條件、地球物理場特征等因素可能對探測工作造成的影響。地下管線分布情況、測量控制資料分析。探查方法有效性選擇,工作方法、技術要求與具體技術措施(包括抑制干擾場的技術措施)??刂茰y量與管線點測量、管線數據處理、管線圖編繪的工作方法、工序流程與具體技

20、術措施。作業質量保證體系與具體措施。風險分析與作業安全措施。工作量估算與工作計劃進度。項目組織、資源配置(技術力量、儀器、設備計劃)。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應提交的成果資料。測區技術設計書由地下管線探測單位編寫,報送監理單位審查合格后,再報宿遷市城鄉規劃局審批,未經審批前不允許進行探測作業。地下管線探查必須查明與測注的項目按表1.3.7執行。地下管線探查必須查明與測注的項目 表1.3.7管線種類地面建(構)筑物管 線 點量注項目測 注 高 程 位 置特 征 點附 屬 物給水水源井、凈化池、泵站、水塔、清水池彎頭、變徑點、變深點、變材點、多通點閥門、放水口、排氣(泥)閥、水表、消防栓、各種窨井管徑管

21、頂與地面高排水(含雨、污、合流)化糞池、凈化池、沉淀池、泵站彎頭、變徑點、變深點、變材點、多通點、進出水口檢查井、跌水井、水封井、沖洗井、沉泥井、排污裝置管徑、斷面尺寸管底、方溝底、沉泥井底與地面高燃 氣燃氣站、調壓房、儲氣柜、抽水井彎頭、變徑點、變深點、變材點、多通點排氣裝置、閥門、凝水缸、各種窨井管 徑管頂與地面高電 力變電室、配電房、高壓線塔、電桿彎頭、變徑點、變深點、變材點、多通點、上桿變壓器、接線箱、各種窨井、通風孔電壓值、管溝(道)斷面尺寸纜頂、溝(道)底與地面高、桿塔高電 信變換站、控制室、差轉臺、發射塔(桿)彎頭、變徑點、變深點、變材點、多通點、上桿人孔井、手孔井、接線箱、保護

22、材料的斷面尺寸管塊頂與地面高、直埋纜頂高廣播電視變換站、控制室彎頭、變徑點、變深點、變材點、多通點、上桿人孔井、手孔井、接線箱、保護材料的斷面尺寸管塊頂與地面高、直埋纜頂高熱 力鍋爐房、換熱站、動力站、儲氣灌彎頭、變徑點、變深點、變材點、多通點閥門、檢修井管徑、管溝(道)斷面尺 寸管頂(架空管底)、溝(道)底與地面高工 業動力站、冷卻塔、支架、加壓站彎頭、變徑點、變深點、變材點、多通點排液、排污裝置、各種窨井、閥門管 徑管頂(架空管底)與地面高市政預埋管溝(空)檢修井管溝(道)斷面尺寸管溝底與地面高注:1、部隊、鐵路、民航等其它部門的地下管線參照本表規定執行,但應注明權屬單位與用途。2、電力等

23、管溝(道)測注的平面位置為管溝(道)幾何中心位置,管線埋深:電力以管溝(道)最上一條電纜埋深為準、其它管溝的管線埋深測至管線外頂;管溝(道)埋深測至溝(道)底,排水管溝測至底,并注明管溝幾何尺寸;電信管塊測注的平面位置為管塊幾何中心,埋深為管塊頂。第2章 已有地下管線的現況調繪2.1 一般規定已有地下管線的現況調繪是地下管線普查的重要環節和基礎。現況調繪是指對已埋設的各種地下管線資料進行搜集、分類、整理,并將其位置轉繪在現有的宿遷市1:2000地形圖上(藍曬圖)。各專業管線權屬單位應按宿遷市城鄉規劃局下達的調繪任務、圍和要求,負責組織熟悉管線情況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已有地下管線資料的現況調繪工作

24、。如權屬單位已有地下管線的電子數據,可直接提供1:1000或者1:2000的管線磁盤數據或電子文檔。各專業管線權屬單位應按本規定對本專業的地下管線進行現況調繪,并編制現況調繪圖和有關資料,提交管線辦統一管理,作為地下管線探測的參考和錄入地下管線屬性數據的依據。2.2 現況調繪的工作容各專業管線權屬單位接受現況調繪任務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搜集已有地下 管線資料,如下:(1) 地下管線設計圖。(2) 地下管線的施工圖、技術說明。(3) 地下管線竣工圖、技術說明。(4) 宿遷市原有綜合管線圖。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將管線位置轉繪到1:2000地形圖上, 編制成現況調繪圖。已有地下管線現況調繪圖

25、應根據管線竣工圖所示尺寸進行轉繪,如無竣工圖與竣工測量資料的管線,可根據其設計圖和施工圖與有關資料進行轉繪。轉繪管線應根據管線特征點的有關坐標數據展繪,如無坐標數據,可根據管線與鄰近的建(構)筑物、明顯地物點、現有路邊線、道路中心線等的相互關系展繪。依比例轉繪的容按本規定1.3.7條規定執行。已有地下管線現況調繪圖應采用彩色的透明色筆并按照附錄A所規定的顏色轉繪,線粗不大于0.7mm。轉繪圖式按附錄C圖例執行。現況調繪圖必須注明管線的權屬單位、管徑、規格、材質、性質、埋設年代?,F況調繪完成后,各專業管線權屬單位應向城鄉規劃局提交下列資料:(1)地下管線現況調繪圖。(2)已有地下管線成果表。第3

26、章 地下管線探查3.1 一般規定地下管線探查應在管線現況調繪的基礎上,采用實地調查和儀器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應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新方法,但不論采用何種技術、方法,其探測精度必須滿足第1.2.1條和1.2.2條的規定。地下管線探查應查清各種管線的敷設狀況、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并在地面上設置地下管線投影中心標志點作為測量的管線點。同時應查明管線類別、材質、管徑規格、載體特征、電壓(壓力)值、電纜條數、管塊孔數、權屬單位、附屬設施等。其中埋設在同一管塊中的不同權屬單位的電信電纜要分別查明,不同材質的電信管線要在明顯管線點調查表的材質、電纜條數欄和綜合管線圖的扯旗中注明。地下管線點標志一般應

27、設置在附屬物幾何中心和特征點在地面的投影位置上,在無特征點的直管線段上也應設置管線點,其設置間距應不大于75米(1:1000圖上7.5厘米)。特征點包括分支點、轉折點、起訖點、變深點、變徑點、變材點、上、下桿、出、入地等。地下管線立體交叉時,應在避開交叉電磁場干擾的條件下,盡量靠近交叉點設置管線點。附屬物點包括:接線箱、變壓器、消防拴、人孔井、手孔井、閥門井、儀表井等各種窨井的中心點。對于有兩個以上入口(多蓋)或閥門的地下管線檢修井,要實測出檢修井地下空間的外輪廓實際圍,井的特征點和附屬物均要按實際位置探測,點性和屬性要據實填寫;電信管線在進出檢修井的實際位置定管線點,管線圖上井不連線;提交的

28、數據文件均要按實際編制連接關系。當地下管線的窨井、閥門和特征點,偏離地下管線中心線的距離大于20cm時,按管線實際位置實測管線點作為偏心(井)點,同時,實測偏離地下管線的附屬物的點位和高程。寬度大于和等于1.0米的綜合管溝以與以溝(道)形式埋設的其它地下管線,要實測溝(道)的平面位置和埋深,平面位置測溝(道)的幾何中心,埋深測至溝道底,用溝(道)權屬單位管線顏色的虛線表示,綜合管溝的其它地下管線分別探測。當地下管線彎曲時,應在圓弧起訖點和中點上設置管線點,當圓弧較大或是不規則彎曲時,適當增加管線點,以保證其彎曲特征。對隱蔽管線點應采用儀器探查的方法對地下管線進行搜索、定位、定深和追蹤。管線點的

29、編號采用物探點號和圖上點號兩種方式。物探點號由管線類別代號和阿拉伯數字序號組成,其中管線類別代碼按附錄A執行,物探點號要做到全測區唯一;圖上點號由管線類別代號和阿拉伯數字序號組成,以每一幅1:500地形圖為單元順序編號。編號原則是先干管,后支管,順序為由西到東,由北到南。管線點的地面標志,應保證在管線探測成果驗收前不毀失、不移位和易于識別,用統一規格的鐵釘(硬化路面)、木樁(沙、土路面)打入地面至平,用紅色油漆以鐵釘為中心(或附屬設施井蓋中心位置)標注上記號“”,并在管線點附近明顯且能長期保留的建(構)筑物、明顯地物上,用紅色油漆標注管線點號和拴距,以便于實地測量和檢查時尋找。野外作業時,應嚴

30、格按儀器的使用說明操作?,F場用鉛筆按地下管線探查記錄表所列項目填寫清楚,并應詳細地將各種管線的走向、連接關系、管線點編號等標注在1:1000地形圖上形成探查草圖,交付測繪作業工序使用。一切原始記錄、記事項目要整齊、清晰、美觀,不得擦、涂改、轉抄;確需修改更正時,可在原記錄數據容上畫“”線后,將正確的數據容填寫在其旁邊,并注記原因,以便核查。探查作業時應注意安全,必須按附錄B的安全保護規定進行作業。3.2 實地調查實地調查應在現況調繪圖已經標示了各類地下管線位置的基礎上進一步實地核查,并對明顯管線點作詳細調查、量測,按照附錄A管線類別和附錄D地下管線探查記錄表在現場記錄管線屬性數據和連接關系,同

31、時確定必須用儀器探查的管線段。明顯管線點調查應采用經檢驗的鋼尺直接開井量測管線埋深,讀數至厘米。在實地調查時,應查明每一條地下管線的性質和類型;對有壓管線應查明其壓力值,按照對不同管線的要求分別記錄。電力管線按電壓值記錄;燃氣管道分別記錄低壓、中壓和高壓;工業管道分別記錄為無壓、低壓、中壓和高壓;低、中、高壓按其壓力(P)的分類標準如下:燃氣管道:低壓:P5kPa;中壓: 5kPaP0.4MPa;高壓: 0.4MPa P1.6MPa。工業管道:無壓(或自流):P=0;低壓:0P1.6MPa;中壓:1.6MPa10 MPa。地下管線的實地調查,宜邀請熟悉管線情況的有關人員參加。地下管線實地調查項

32、目按表3.2.5執行。地下管線實地調查項目 表3.2.5管 線類 別埋 深斷 面尺 寸載體特征管線材質管道流體性質管塊孔數電纜條數附屬設施權屬單位建設日期管(溝塊)外頂管(溝塊)底管徑寬高壓力電壓流向給 水排水(含雨、污水)管道方溝燃 氣電力交通信號直埋溝道電信監控信號軍用通信直埋管塊廣播電視直埋溝道熱力直埋溝道工業管道市政預埋管溝(空)溝道注:1、表中“”為應調查項目。 2、部隊、鐵路、港口與其它專用管線所需調查項目,參照本表規定執行。3.3 儀器探查儀器探查是在現況調繪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地下管線物理場條件,選用不同的物探儀器和方法對地下管線的隱蔽管線段進行探查。采用物探儀器探查

33、地下管線,在現況資料不足或重要與復雜地段(如交叉路口等)進行搜索時,應進行重復掃描以確保管線無遺漏。探查地下管線,可供選擇的方法有:電磁法、電磁波法、直流電法、地震波法、紅外輻射法等。不論選用何種物探方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被探查的地下管線與其周圍地下介質之間有明顯的物性差異。(2)被探查的地下管線所產生的異常場有足夠的強度,能在地面上用儀器觀測到,并能從干擾背景場中清楚地分辨出被查地下管線所產生的異常。(3)探查精度達到本規程第1.2.1條的要求。物探方法和技術參數的選擇,應根據探查對象、探查任務、地下介質條件、干擾因素等并經過方法試驗確定,一般情況下,選擇電磁法比較適用。測區開始探查

34、前,應選用不同的儀器與不同工作方式并選擇不同物理場條件和有代表性的路段(不同管線與埋深情況)進行方法試驗,通過在當地已有地下管線上的數據比較或足夠的有代表性的開挖點驗證、校核,確定該方法和儀器的有效性與精度,選擇最佳的工作方法、合適的工作頻率、最佳收發距,并確定該方法和儀器測深的修正方法和修正系數。每一測區開始探查前、新購儀器投入使用前、儀器經大修、長期停用重新投入使用前,必須對儀器的性能和各項指標按說明書的要求作全面檢查,檢查合格方能投入使用,每天作業前后,應檢查儀器的電池、電壓。探查儀器的選用,除應與方法試驗所確定的方法相適應外,還應滿足如下要求:(1)有較高的分辨率、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在

35、被探查的地下管線上有明顯的異常信號,并能清楚地分辨出管線產生的異常場和干擾場。(2)滿足本規程第1.2.1條所規定的探查精度,并對相鄰管線有較強的分辨能力。(3)有足夠大的輸出功率或磁矩有可選性,能滿足測區探查深度的要求。(4)有多種發射頻率可供選擇,能滿足不同探查條件的需求。(5)能觀測多個異常參數。(6)輕便、性能穩定、重復性好,操作簡便,有良好的顯示功能。非電磁感應類專用地下管線探查儀應符合相應物探技術標準。(7)有快速定位、定深的操作功能。(8)結構堅固、密封性能好,能適應各種自然環境,并能在10C至45C氣溫條件下和潮濕的環境中正常工作。探查地下管線應遵循如下原則:(1)從已知到未知

36、。(2)從簡單到復雜。(3)優先采用輕便、有效、快速、成本低的方法。(4)復雜條件下宜采用多種探查方式或方法互相驗證。探查金屬管線,宜采用磁偶極感應法或電偶極感應法。探查非金屬管線宜采用電磁波法(地質雷達)或示蹤電磁法。50HZ被動源法宜在掃描和追蹤電力管線時使用。用電磁感應類專用地下管線儀測定管線平面位置的方法有極大值法和零值法,一般情況下宜采用極大值法,在無干擾電磁場的條件下也可采用零值法。用電磁感應類專用地下管線儀定深時,方法有直讀法、45法、比值法等,選用何種方法定深,一是應根據方法試驗確定,二是應根據不同儀器的特定觀測系統采用相應的定深方法,有電磁波干擾的情況下一般不宜采用直讀法。定

37、深的管線點,一般情況下應選在被查管線前后至少4倍埋深圍是單一的直管線,中間無分支或彎曲、且相鄰平行管線之間的間距應大于被查管線埋深的1.5倍以上或其干擾能被有效抑制。上述條件未能滿足時,儀器的讀數可作參考。被查金屬管線鄰近有較多平行管線或管線分布情況較復雜時,宜采用直連法、夾鉗感應法、壓線法或選擇激發法等方式進行探查。采用直連法時,應把信號施加點上的絕緣層刮干凈,保持良好的電性接觸;接地電極應布設合理,接地點上應有良好的接地條件。采用夾鉗感應法時,夾鉗應套在被查管線上,保證夾鉗接頭通路。當定深的管線點周圍管線復雜、測深出現極不正常的情況下,應直接開挖進行量測。采用電磁感應法探查地下管線時,應使

38、管線回路和收發系統的電磁波傳遞處于最佳耦合狀態,保持最佳收發距離,使接收機既能接收到足夠強的地下管線感應電磁場,又不受發射機一次場的干擾。采用地質雷達對非金屬管道進行探測時,應選用與探測對象的埋深和管徑相匹配的發射頻率和合適的接收天線;在一個探測點上應作兩次以上的往返測量,以確認異常的可靠性;如探測對象無明顯異常,應在該探測剖面前后作反復多次測量,以利于發現異常;對不明顯的管線異常要進行開挖驗證;要在探測點附近的已知管線上作雷達試驗剖面用以確定介電常數和波速。 雷達探測工作結束后,應單獨編寫雷達工作總結報告,并附每條雷達記錄剖面圖和成果表 ,成果表中要有波速、雙程走時、管線平面位置和埋深、同等

39、地電條件已知管線的試驗數據。使用儀器探查隱蔽管線要嚴格按儀器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操作規程進行儀器操作,并在現場按附錄D地下管線探查記錄表規定的項目認真填寫原始記錄和標注探查草圖。第4章 地下管線測量4.1 一般規定4.1.1地下管線測量一般包括以下容:控制測量、已有地下管線測量、地下管線竣工測量、測量成果的檢查驗收。4.1.2進行管線測量前,應搜集測區已有的控制測量資料,并按現行城市測量規的有關規定進行檢測。對缺少已有控制的地區,基本控制的建立應按城市測量規CJJ8的有關規定進行。4.1.3探查作業完成后,應提供一份在1:1000地形圖上標有管線點、管線走向、位置與連接關系的探查草圖給測量作業部門

40、。物探與測量作業應密切配合,使工序順利銜接。4.1.4地下管線點的測量宜采用解析法或全站儀數字測繪法進行,若使用RTK測量,則必須使用全站儀進行30的隨機抽樣檢查。無論使用何種方法,其測量精度應符合本規程第1.2.3條的規定。4.1.5地下管線點的高程測量可采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其精度應滿足本規程第1.2.3條的規定。4.1.6地下管線圖的測繪,采用外業一體化數字測繪的方法成圖。其精度應滿足本規程第1.2.4條的規定。4.1.7各項測量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必須經檢驗和校正。其檢校與觀測值的改正按現行的城市測量規的有關規定執行。4.1.8測量時所采集的數據應遵守規定的計算機文件數據格式,符合

41、數據庫入庫要求。4.2 控制測量4.2.1地下管線控制測量應在宿遷市城市GPS點、等級導線點和水準點的基礎上布設圖根電磁波測距導線點,外業觀測采用三聯腳架法,其邊長、水平角、天頂距等原始數據一次性同時采集完成。4.2.2已有城市首級控制點,如遇毀失,局部不能滿足圖根導線布設的需要時,應在圖根導線布設前進行補測。補測的城市等級導線,其編號、埋石等要求,按宿遷市城鄉規劃局的有關規定執行,其精度和技術要求,按城市測量規有關規定執行。4.2.3圖根電磁波測距導線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表4.2.4的規定。其觀測方法和要求按城市測量規第四章有關規定執行。在一次附合導線點上可以采用電磁波雙極坐標法加密圖根點,

42、但測距邊不得大于100 M,不得以極坐標點再發展圖根點。 因地形地物等條件限制,無法布設附合導線時,可布設總長不超過450米的支導線,但水平角觀測應左右角各觀測一測回。貫穿于兩測區間街道上的圖根控制布設均應布設附合導線,不允許各自測區用支導線測至接邊處。 電磁波測距導線的主要技術要求 表4.2.4附合導線長度(M)平均邊長(M)測角中誤差()測回數方位角閉合差()導線相對閉合差9008020140 n1/4000 注:n為測站數4.2.4串測管線點的圖根導線,布設在管線點的圖根點,其編號與管線點號一致,并應編制導線略圖。4.2.5圖根水準的布設按城市測量規的規定執行,但線路長不得大于4KM采用

43、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時,應與導線測量同時進行。儀高和鏡高均應采用經檢驗的鋼尺進行量度,取至毫米。其主要技術要求按表4.2.5的規定執行。三角高程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表4.2.5項目線路長度(kM)測距長度(M)高程閉合差(MM)限差410010 n注:n為邊數4.2.6垂直角觀測測回數與限差應符合表4.2.6的規定。垂直觀測的技術要求表4.2.6等級測回數指標差垂直角互差一次附合 DJ2 1 15 DJ6 2 25 25二次附合 DJ6 1 254.2.7 采用GPS技術布測地下管線控制點,可采用靜態、快速靜態和動態等方法進行。靜態測量的作業方法和數據處理按現行的行業標準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

44、術規程CJJ73的要求執行。4.2.8 采用RTK動態測量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 基準站的位置宜選擇在高處;2 準確求取基準站的WGS一84坐標;3 根據測區大小應連測3個以上且分布均勻的等級控制點,求解測區坐標的轉換參數:4 RTK測量時應選擇衛星較好時段和衛星數不少于4顆時進行作業,用戶站(流動站)觀測時,其平面觀測精度應控制在2CM以:5 每點都應獨立地測定兩次,其較差應小于5CM,否則應重測:6 RTK測定時的數據記錄,不但要記三維坐標成果,還應記錄原始的觀測數據。7因RTK技術在生產實踐中有時在個別點上會產生粗差,故以此方法測定控制點時須加強檢查檢驗工作,檢測比例視數量多少而定。以保證

45、成果精度和質量。4.3已有地下管線測量4.3.1已有地下管線測量容應包括:對管線點的地面標志進行平面位置和高程聯測;計算地下管線點的坐標和高程、測定與地下管線有關的地面附屬設施。4.3.2管線點的平面位置測量可采用GPS、導線串連法或極坐標法。采用GPS和串連法的坐標采集的作業方法和精度要求按本規程第42節規定實施。采用極坐標法時,水平角觀測一測回,光電測距不宜大于150M。4.3.3采用全站儀同時測定管線點坐標與高程時,水平角和垂直角均宜測一測回。若又采用管線數字測繪時,則可觀測半測回,測距長度不應大于150M,儀器高和硯牌高量至毫米。極少數管線點在控制點、圖根點和支導線點上測量不到時,可做

46、少量支站點。但支站點的總量不得起過控制點總和的5。4.3.4管線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均計算至毫米,取至厘米。4.3.5為保證管線定線參照物的準確性,在缺少地形圖的情況下,管線普查時需同時全解析測量現狀道路邊線。道路邊線放在road圖層中;對于非管線的一些附屬設施須調查測量并放置相關屬性層中。4.3.6對于架空管線,應實測墩、塔、桿位,以其幾何中心為管線中心位置。4.3.7為保證數據格式的統一性,地下管線數據采集軟件宜與宿遷市1:1000基礎地形圖數據采集軟件保持一致。4.4地下管線竣工測量4.4.1地下管線竣工測量應在管線鋪設后覆土前測量管線點的實際位置與高程,(有檢修井并足以控制其曲折的管線方

47、向可在竣工后交付使用前施測),不能在覆土前施測時須將管線點的實際位置準確引到地面上。即:在覆土前先用距離交會法栓出點位,測出管線點與固定地物的高差,覆土后還原點位,(實地表示三角形切圓直徑不得大于5厘米)再測坐標和聯測高程,同時應繪制栓點略圖。4.4.2編制地下管線竣工圖須采用一樣坐標系的現狀地形圖做為基礎圖,如所用地形圖與現狀不符時應予修測或新測,地形圖要素編碼與宿遷市1:1000基礎地形圖保持一致。帶狀管線竣工圖的測圖圍為道路兩側第一排建筑物或規劃紅線外20米。圖上要繪出道路中心線。管線不是沿道路埋設時,管線兩側各測量不小于25米寬的地形。4.4.3 地下管線竣工測量的精度要求按1.2.3

48、執行。4.4.4 宿遷市市區圍地下管線竣工平面圖比例尺采用1:500。單項管線工程可采用帶狀圖,成片建筑的管網須按城市地形圖分幅方法測繪。圖上應繪制城市坐標方格網并注記四角坐標。平面圖容應包括:工程管線的走向(排水管道應標繪流向)、里程、種類、規格、等級、數量、材質、埋設年代等;各種管線點、與新埋設管線有關的建筑物和附屬設施的位置,預留管口位置、電纜預留盤圈圍和位置;起訖點注明與原有管線的連接;不做縱斷面圖時各管線點的地面標高和管外頂(排水為管底和檢查井井底)標高;必要的文字說明、圖例、圖幅編號。4.4.5測量管線點坐標應選在管線的特征點或其地面投影位置上,管線特征點包括交叉點、分支點、轉折點

49、、變坡點、變徑點,起止點(包括電力、電信電纜入地、出地的電桿和管道的蓋堵)以與管線上附屬設施的中心點等。地下管線的直線段上管線點的間距不得大于75米。在測量管線交叉點的同時應測出與本管線相交管線的走向,即:需測量交叉點以外一點(半徑5米圍)的坐標。4.4.6 管線點的高程采用直接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各種管線應分別測量地面高程,管外頂高程,排水管線測量管底高程和檢查井井底高程;管線交叉點應分別測量本管線、交叉管線的管外頂高程。4.4.7地下管線竣工圖必須采用解析法測繪,可用扯旗注記法將坐標成果直接標記在平面圖相應點位附近,也可在圖上適當位置編制坐標成果表或另附管線點坐標成果表(圖上注記另附成果表

50、),成果表上的點號必須與竣工圖上的點號一致。4.4.8地下管線密集復雜地段,管線通過河流或鐵路地段,應測繪斷面圖,大樣圖。管線橫斷面應在中線里程樁上垂直中心線布置,橫斷面圖的位置應標繪在平面圖上,橫斷面圖的容包括:道路的特征點,地面高程變化以與遇到的各種設施;工程管線和構筑物的斷面形式、管徑、管材;管線外頂或底標高;與相鄰管線的間距和與規劃道路中心線的距離。4.4.9地下管線竣工測量成果必須進行成果質量檢驗,質量檢查合格標準參照第8章的有關條款執行。4.4.10地下管線竣工測量提交成果應與普查要求一致,按照工程進行分類,不需分幅處理。主要成果包括:管線竣工圖(圖紙和數據*.dwg文件);管線點

51、屬性成果表(*.Mdb文件)。4.5 路邊線測量4.5.1如果探測路段缺少地形圖,在地下管線測量時同步實測道路邊線:人行道和慢車道的分界線。第5章 地下管線數據庫的建立5.1 建庫數據的提交5.1.1地下管線探測單位使用的電子記錄手簿與成圖軟件可自行選定,但提供的數據文件必須符合本章規定的要求,并以光盤介質提交。5.1.2探測成果以測區為單位,提交計算機數據文件。5.1.3同一測區的數據按一次提交。5.1.4提交數據成果時,與其它測區相連的探測點,應在連接方向欄填寫相鄰測區的連接點物探點號。在相鄰測區管線探測完成后,各測區之間必須進行接邊(測區連接)處理,消除數據矛盾,實現測區之間的數據準確連

52、接,以便在整個城市圍建立一個完整的地下管線數據庫。5.1.5勘測單位提交的計算機數據文件包括兩類:以*.Mdb格式存貯的地下管線數據庫文件和以*.dxf格式存貯的地形圖圖形文件。*.Mdb數據格式要求與MS Access 7.0或7.0以上版本兼容。5.1.6數據庫文件 (1) 管線數據庫以測區為單位提交,命名方式為xx.Mdb XX為測區號.xx.Mdb文件包括管線點屬性表和管線線段表,按不同管類分別成表,同時也用于存貯測區描述信息表。表命名如下表所列,數據結構參見相關條款。表 名管類容AREA測區信息測區探測作業基本資料JSLINE給水飲用水管線JS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FS

53、LINE非飲用水管線FS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HSLINE排水雨污合流管線HS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WSLINE污水管線WS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YSLINE雨水管線YS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MQLINE燃氣煤氣MQ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YQLINE液化氣管線YQ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TQLINE天燃氣管線TQ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GDLINE電力供電管線GD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LDLINE路燈管線LD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DXLINEDXPOINT電信中國電信管線管

54、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LXLINE中國聯通管線L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YXLINE中國移動管線Y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TXLINE中國鐵通管線T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CXLINE城市電信管線C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WXLINE中國網通管線W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KXLINE監控信號管線K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JXLINE軍用管線J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BXLINE管線B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EXLINE電力通信管線E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ZXLINE

55、政府通訊管線ZX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DVLINE廣播電視電視管線DV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WVLINE網絡管線WV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RLLINE熱 力管線RL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AGLINE工業氨管管線AG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YGLINE石油管線YG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SGLINE酸管管線SG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YMLINE市政預埋管溝(空)管線YMPOINT管線點、窨井、其它點狀符號ZJLINE注記數據一井多蓋圍線、輪廓線等ZJPOINT一井多蓋圍點、輪廓點、虛擬井位點等MapDe

56、lEnt被刪除實體信息表地形圖上被刪除的實體信息:所在圖幅號,組碼5,組碼0的值 注:偏心井井位在xPoint層(2) 道路中心線數據庫以測區為單位提交,命名方式為 Road+為測區號.Mdb : Roadxx.Mdb xx 為測區號RoadLine 道路中心線屬性數據表,結構見5.2.11(1)RoadPoint 道路中心線點坐標數據表,結構見5.2.11(2)道路中心線的起終點定義如下:以北偏西45度南偏東45度(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方位角等于135度的直線)為基準線,道路中心線的起點在該線的左下方,終點在該線的右上方。5.1.7 地形圖圖形文件以1:500圖幅為單位提交,命名方式為MAP

57、xxxxxxxxx(x).dxf,數據格式要求與AutoCAD R14或R14以上版本兼容,xxxxxxxxx(x)為1:500圖幅名。xxxxxxxxx為1/1000圖幅號,1/1000圖幅的上兩幅1/500圖幅左起排列為1、2,下兩幅1/500圖幅左起排列為3、4。例:圖幅3750-570-14(1)的地形圖圖形文件為MAP3750-570-14(1).dxf。5.1.8 DXF文件的格式要求:地形圖(或帶狀圖)每個1/500圖幅建一個DXF文件,命名規則為:MAP + 1/500圖幅號.DXF例如MAP3750-570-14(1).DXF,3750-570-14(1)為1/500圖幅號。

58、與管線沖突的原地形圖上的窨井符號等應當刪除。被刪除的實體按“5.2.10被刪除的地形圖上實體信息表結構”格式記錄。地形圖分層按現行國家標準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要素分類與代碼GB14804的要施。SHX文件的規定:漢字為GBCBIG.SHX,數字字母為ROMANS.SHX管溝邊界線為虛線,命名為2_1,在ACAD.LIN中加入虛線定義:*2_1,2_1 _ _ _A,2,-1,2,-1,25.1.9 DWG文件中的層名命名要求如下表:管類層名容圖廓TUKUO圖框整飾管類碼+POINT管線點符號LINE管線TEXT點號注記TEXT1預留口方向(虛線)、非普查區去向(虛線)、

59、管溝邊線等MARK專業標注路邊線RoadNet實測道路邊線地形圖按標準設層5.1.10 數據庫表標注項目管線點屬性表 管類屬性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電信廣播電視熱力工業市政預埋空溝物探點號圖上點號符號代碼X坐 標Y坐 標地面高程特 征附 屬 物井底埋深圖上點號位置X坐標圖上點號位置Y坐標點標準代碼管線線段表 管類屬性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電信廣播電視熱力工業市政預埋空溝起點物探點號終點物探點號起點埋深終點埋深材質埋設類型管徑權屬單位建設年代線型電纜條數電壓值壓力值孔數占用孔數道路名稱流向線標準代碼備注管溝線表 管類屬性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電信廣播電視熱力工業市政預埋空溝連接代碼一側起點點號一側終點點號另一側起

60、點點號另一側終點點號管類代碼管溝底起點埋深管溝底終點埋深管溝斷面尺寸管溝材質 注:連接代碼為相對應的管線段的起點物探點號+”-“+終點物探點號管溝點表 管類屬性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電信廣播電視熱力工業市政預埋空溝點號符號代碼X坐標Y坐標地面高程測區信息描述表測區號調查日期入庫日期勘測單位代碼012005年5月1日2005年6月1日015.1.11 提交數據的說明(1)各種管線點符號代碼參見附錄C管線點符號圖例與代碼。(2)管線線段表用于建立管線之間的連接關系,包括:現狀管線的連接關系;空管(預埋管)的連接關系??展茉趫D面上以虛線表示;“一井多蓋”、“一井多閥門”的窨井進出點與井各點的連接關系。(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