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第24節課(僅供參考)_第1頁
前行第24節課(僅供參考)_第2頁
前行第24節課(僅供參考)_第3頁
前行第24節課(僅供參考)_第4頁
前行第24節課(僅供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 圓 滿 前 行 引 導 文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生西法師 輔導頂禮本師釋迦摩尼佛頂禮文殊智慧勇士頂禮傳承大恩上師自大圣境五臺山文殊加持入心間祈禱晉美彭措足證悟意傳求加持為度化一切眾生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而學習課前頂禮 涅慶日俄再愛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臺山加華頭吉新拉意拉悶 文殊加持入心間晉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禱晉美彭措足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 證悟意傳求加持天等世間眾生主, 聲緣佛子中怙主,獲得無死甘露位, 亦從勝寶人身生,故贊暇滿勝天身, 已獲人身當生喜。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全知無垢光尊者造 索達吉仁波切譯第一品 暇滿難得(續前)前行第24節課共修安排復述: 師兄串講: 師兄回答:

2、 第1題 師兄 第2題 師兄 第3題 師兄 第4題 師兄 第23節課 科判復述第23節課第23節課 內容 緊縛現行極下劣, 不厭輪回無少信, 行持惡業心離法, 失壞律儀三昧耶, 斷緣心之八無暇。 法相 過患 原因 對治復述第23節課第24節課 科判前 行 廣 釋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第24節課 內容前 行 廣 釋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課 前 開 示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一、重視前行,次第學修,打下堅實的前行基礎現在全世界學佛的本來就少,即使學了佛,大多數也是流于表面形式,真正依次第修行的屈指可數。 前行法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只要每個人打下扎實的基

3、礎,修行在有生之年就不會變來變去、退來退去,這對生生世世也是極殊勝的緣起。很多人一開始就高攀大法,平時談論的也是:“你得過上師心滴灌頂沒有?得過大威德灌頂沒有?”不久前,我給大家傳了“項袋金剛橛”,很多人的信心倒不錯 倘若沒有打好前行基礎,表面上修任何法,暫時可能有一些驗相、些許成就,但在今生來世的重大問題上,由于你相續與四加行不相應,故很難得到真實利益。通過長期的經驗和觀察,我切實體會到,若沒有真正了解前行法,長時間串習每一個道理,修行不可能圓滿成功。如果離開了前行,你依止多少上師、看過多少法本、學了多少宗派,也只是在自相續種下善根而已,要斷除輪回之根非常困難。由于有了前行的基礎,至今二十多

4、年過去了,我們還是呆在學院中,而當年和我們共同出家的,因為喜歡高攀大法最后修行一敗涂地。反正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課 前 開 示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一、重視前行,次第學修,打下堅實的前行基礎修行竅決: 大圓滿前行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法本,具有相當殊勝的加持,出門時也要隨身攜帶,有時間就翻一翻。 最初遇到大圓滿前行,就從人身難得開始修,讓這些境界一點一滴生起來。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課 前 開 示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二、重視實修,做到法融入心,真正生起覺受和定解 我們學習佛法,為的是把佛法融入內心,而這一點,也正是歷代上師傳承佛法的目的

5、所在。 大家一定要把前行放在重要位置來學,更重要的是必須要實地修行。尤其在今年的學習中,務必要對共同加行部分生起定解。 學習這部大圓滿前行,將會令我們在對治煩惱、斷除我執方面,更具有實修性竅訣。同時,依靠傳承上師的無形加持,因緣聚合之時,我們相續中必定會生起慈悲、智慧等一些暖相。加行道暖位: 最初生起見道智火的預兆,猶如發火點前的溫暖象征。四加行道(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之一。四種加行位修完即是初地菩薩。 -摘自網絡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課 前 開 示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二、重視實修,做到法融入心,真正生起覺受和定解 光是口頭上會說,而沒有將每一句貫徹到相

6、續中去,想要調伏煩惱相當困難。趁這個機會,我再三要求有機緣、有時間的道友,以閉關方式好好地修,尤其是對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這四加行,一定要打下非常穩固的基礎。 在修的過程中,大家要真正生起一種覺受,明白人身確實難得,這不是假裝的,要從心坎深處有感而發。 人身難得,轉瞬即逝,希望大家用這兩年的時間,對共同加行真正有所體會。正 假如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書面上,不要說知識分子,即便是三四年級的孩子,一看內容也講得出來。東北那一帶就有許多學佛的小學生,大圓滿前行可以隨便講,比我講得好多了。 只要對佛法生起了定解,就不會喜歡睡懶覺,也不會忙于其他瑣事。你過去之所以貪執那些,就是沒有對來世

7、存在、人身難得生起堅定的信念,所以總找各種理由不學佛,即使學了,也只是敷衍了事。這是值得羞愧的。 我就認識一些居士,天天用“忙”為借口,把學習佛法推掉,既然他們沒有學,修行更不用說了。反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課 前 開 示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二、重視實修,做到法融入心,真正生起覺受和定解 今年和明年中,我的原則是:專門給大家空出時間,讓金剛降魔洲和菩提學會的道友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修行上,同時也要不間斷聞思。 我近期要求你們,包括為僧眾、為眾生發心的道友在內,每天早上要觀修人身難得。 大家應當把握好這次機會。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希望每個人對共同加行打下穩固的基礎。人

8、身真的很難得,在這么短的一生中,有多少機會修這個法?恐怕并不多。也許在你們這輩子中,廣修前行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而我帶你們修,也是如此。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課 前 開 示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二、重視實修,做到法融入心,真正生起覺受和定解 在修的過程中,大家要真正生起一種覺受,明白人身確實難得,這不是假裝的,要從心坎深處有感而發。若能產生這種感覺,看到蕓蕓眾生不學佛時,就會覺得他們很可憐,自己也會利用這個人身精進修行,不會讓它白白空耗這就是我的目標。 我們學習佛法,為的是把佛法融入內心,而這一點,也正是歷代上師傳承佛法的目的所在。 學習入菩薩行論,讓我們從總

9、體上對大乘有所認識,明白了發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 學習這部大圓滿前行,將會令我們在對治煩惱、斷除我執方面,更具有實修性竅訣。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如果沒有善加觀察這十六種無暇,那么在當今烏煙瘴氣的濁世,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暇滿無不齊全,也持有修行人的外相,然而,包括高高座上的大法王、精美傘下的大上師、久居深山的苦行者、云游四海的舍事者這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在內,如果已經落入了這些無暇之因的控制中,那么盡管矯揉造作地修法,但終究不能邁入正道。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 修行人墮落公案:五臺山人皮鼓 丙一(暇滿難得)五臺山志

10、 唐朝,五臺山 法愛和尚 他做監寺二十年,私下以僧眾的財產買了一大片地,留給弟子明慧。法愛死后,生在明慧家做牛,力大能獨耕。三十年后,牛老了,莊頭準備賣掉它。當晚明慧做夢,夢到去世的師父哭著說:“我用常住僧物為你置辦田地,現在墮落為牛,既老又瘦。愿你剝我皮做鼓,再把我的名字寫于鼓上,凡有禮拜念誦,當擊這面鼓,我的苦才有解脫之日。不然,這塊地變成滄海,也未必能脫免。” 第二天,那頭牛自己撞死了后來,這面鼓被送到五臺山文殊殿,叫“人皮鼓”。 墮落之因: 沒有人身難得、業因果等觀念,以致肆無忌憚地做了很多惡事。一、在修法之前需詳細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暇滿的自性(一)不具足暇滿自性的過患即便有表面修法

11、也不能趣入正道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 修行人墮落公案: 國清寺拾得大士放牧的群牛 丙一(暇滿難得) 高僧傳 唐朝,天臺山國清寺 國清寺大德和執事 拾得說:“這些牛,就是只吃飯而不做事的人轉世來的,它們前世都是本寺大德和執事。” 眾人都不相信。于是拾得當著他們的面,一一吆喝那些牛:“弘靖律師站出來!”一頭白牛作聲而至。又叫:“典座光超站出來!”一頭黑牛應聲而出僧眾見此都驚駭不已。 拾得指著這些牛,說偈道:“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今遭此咎,怨恨于何人?”僧眾聽后膽戰心驚,方意識到因果確實不虛,從而改往修來。 也許有人懷疑:“修行人是否很容易墮落,而一般世間人則不

12、會呢?” 并非如此。其實一般世間人更危險,因為沒有修行機會,造的惡業更是可怕。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因此,我們絕不能匆匆忙忙、草草率率提前進入形象上的修法,而首先必須要仔仔細細觀察自相續,看自己到底具不具足這三十四種(藏文原文中為二十四種,請作觀察)暇滿的自性。如果的的確確已經具足,那實在是值得高興的事,并且誠心誠意反反復復地想:如今我已獲得如此難得的暇滿人身,一定不能白白空耗,而必須要盡心盡力修持正法。假設這些暇滿還沒有完全具備,就應該想方設法全力以赴使自己具備。隨時隨地都務必集中精力來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此等暇滿的功德。如果沒有經過這樣一番詳細觀察,那么就算是這些暇滿功德中只有

13、一種不齊全,也不具備真正修行妙法的緣分。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八無暇: 地獄餓鬼及旁生,邊鄙地及長壽天, 邪見不遇佛出世,喑啞此等八無暇。五種自圓滿: 為人根足生中土,業際無倒信佛法。五種他圓滿: 如來出世與說法,佛法住世入圣教,為利他故心悲愍。暫生緣八無暇: 五毒愚癡魔所持,懈怠惡業如海涌, 隨他救怖偽法相,暫生緣之八無暇。斷緣心八無暇: 緊縛現行極下劣,不厭輪回無少信, 行持惡業心離法,失壞律儀三昧耶,斷緣心之八無暇。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如果沒有生起人身難得

14、之心,就會牽扯到后面的修行,乃至延誤生生世世的重大問題。 應像小學生做作業那樣一一分析。 大家絕不能匆匆忙忙、草草率率提前進入形象上的修法,必須要仔仔細細觀察. 在有生之年、隨時隨地都要觀察。一、在修法之前需詳細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暇滿的自性(二)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暇滿自性我們一方面要值得歡喜,同時應當誠心誠意地想:“如今獲得了如此難得的暇滿人身,我一定不能白白空耗,必須要盡心盡力地修持正法。” 就應全力以赴使自己具足,務必要集中精力來觀察自相續有沒有此等暇滿的功德。具 足不具足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一、在修法之前需詳細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暇滿的

15、自性(三)具足暇滿人身,必須盡心盡力修持正法 1、人身難得,一定要修行 因:需要守持清凈戒律、具足清凈信心,中觀寶鬘論云:“由信離無暇,依戒生善趣。” 緣:必須具備布施、發殊勝愿等因緣。 從比喻方面、體性方面看,也都極不容易獲得。 今生有幸得到這個人身,要想來世轉生善趣,則要護持清凈戒律,而要斷除無始以來的貪嗔癡煩惱,就一定要修行。正如世親論師所言:“為得善趣戒重要,為離煩惱修重要。” 如果你真正修行了,相續中的煩惱絕對會遠離,這是一個必然規律,因為二者是相違之法,就如同火非常猛烈時,微小的寒冷自會驅除一樣。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一、在修法之前需

16、詳細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暇滿的自性(三)具足暇滿人身,必須盡心盡力修持正法 2、法入內心,法不外求 有些道友覺得沒有頭發就是出家的標志,卻不知內心中真正生起定解,才是最關鍵的。有些地方還非常重視辦皈依證、取法名、做儀式,雖然這些外在形式也需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先好好觀察,看自己是否具足十八種暇滿,及無垢光尊者所講的遠離十六種無暇。 所謂的修行,并不是閉著眼睛,非要看到有面有相的本尊。 希望大城市里的人,通過這次學習要真正認識到,自己有些修行不過是形象而已,法并沒有融入于心。其實,法融入于心的感覺,與只追求表面形式完全不同,這一點從很多大德身上也看得出來。他們一旦生起人身難得的理念,無論是說話、

17、做事、言談舉止、日常威儀,對后世的修法相當重視,根本不會忙于世間瑣事,也不可能愛看電視、電影、動畫片,對他們而言,這些散亂的形象完全是騙人的,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一、在修法之前需詳細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暇滿的自性(三)具足暇滿人身,必須盡心盡力修持正法 2、法入內心,法不外求 大家要發自內心對修行有強烈意樂。華智仁波切說過,正法就在身邊,不必外求。有些人修法始終不成功,到這個上師那里去、到那個上師那里去,今天在這個寺院求法、明天又到那個寺院求法,有時候聽他們的故事,我只能默默地笑。為什么呢?因為他基礎沒有打好,從來也沒有向內觀

18、,只是一味向外求法,那不管到哪里去,肯定都沒辦法修成。其實,每個人修行都能成功,關鍵要看能不能下功夫。比如,你對觀修人身難得,下了一定的功夫,那么再過幾十年,修行若仍能保持穩定,沒有什么法是修不成的。但如果你修行馬馬虎虎,修一點點就半途而廢,平時沒有耐心、恒心,那修什么也修不好。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一、在修法之前需詳細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暇滿的自性(三)具足暇滿人身,必須盡心盡力修持正法 3、認清魔障的本質,謹慎取舍 尤其在聞思修行的過程中,故意斷傳承,或者不愿意修行,就是所謂的魔障。 以前蓮花生大士對空行母益西措嘉傳過一個殊勝教言:“凡是對修

19、行做障礙的,不論影響內心也好,制造外緣也罷,都是魔障。” 譬如,你本想聽一個傳承,有人勸你不要聽,應該離開這個地方,這就是一種魔障。魔障不一定非是面目猙獰的惡魔,有時候它也會顯現為語言親切的道友,或者慈悲體貼的上師,表面上對你非常關心,你聽到他的話語后,三四天都睡不著覺,心里非常舒服、溫暖,一閉眼就浮現出他的音容笑貌。但如果對你的修法造成違緣,那不論他是什么形象,按照蓮花生大士的教言,都叫做魔障。道友們對此理當謹慎!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甚至成辦俗世中眼前的一件平常小事也需要許許多多因緣、緣起聚合,而作為長遠目標的修行正法,又怎么會不需要眾多因緣、緣起聚合呢?打個比方來說:一個人

20、在途中燒茶,也需要具備燒茶的茶器、水、火等許多因緣。其中單單生火也是一樣,必須具足火燧、火石、火絨等許多因緣,如果其中僅僅火絨不具備,就算是其余用品樣樣俱全也無濟于事,只好從根本上放棄燒茶。同樣的道理,假如這些暇滿的功德中僅有一種不具足,也根本不具備真正修法的機緣。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二、修行正法需要具足暇滿功德的眾多因緣 類 比古代藏地出遠門途中燒茶: 需要具備火燧、火石、火絨、茶器、水等眾多因緣,如果僅僅是火絨不具足用完了或被雨打濕了,就算火石、火鐵樣樣齊全也無濟于事,只好從根本上放棄燒茶。現代人開車:

21、縱然司機技術很好,其他因緣也都具足,但如果前輪壞了,或者沒油了,車也無法安全行駛。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二、修行正法需要具足暇滿功德的眾多因緣 理 證 同樣的道理,假如這些暇滿的功德中,僅僅是一種不具足,也不具備真正修法的機緣。 比如,你煩惱粗重的話,在一個團體中,本來修行好好的,后來煩惱無法控制,自己開始發脾氣,跟金剛道友不和,然后就離開了,從此,你后面的一層層修行只能全部放下來。所以,有智慧的人只要一觀察,無論從自身的經驗還是別人的經歷,都可以看出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共同外前行暇滿難得丙一(暇滿難得)二、修行

22、正法需要具足暇滿功德的眾多因緣 珍惜殊勝因緣,精進修行 一旦失去了修法的機緣,的確非常可惜。 所以,我們現在具足順緣、自由自在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機會,以免將來后悔。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有個偈頌,上師如意寶特別喜歡,如云:“若時自在住順處,設此不能自攝持,墮落險處隨他轉,后以何因從彼出?”意思是,如果在自由自在、具足人身順緣的此時,沒有以正知正念攝持根門、調伏煩惱而精進修持,一旦墮入地獄、餓鬼、旁生之險處,到時全然隨他力所轉,又將以何因緣從中度脫出來呢?大家對此教證要反反復復思維。 有些人常說:“我太忙了,沒有時間修行。”其實只要你珍惜人身,修行時間肯定抽得出來。否則,光陰荏苒,稍縱即逝,如經云:

23、“人身難得而易失,光陰易往而難追。”一旦浪費了這個人身,或者以此人身造下惡業,今后想重新獲得則難如登天,梵網經也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所以,我們要依靠善知識的教言,和圣者的殊勝竅訣,有種自我挽救的心態。每個人都觀察一下,看自己要不要修人身難得?不修的話,表面上聽法是不夠的。聽與修有很大差別,了知與感受也有很大差別,若想將這些差別區分開來,自己必須要實地修行!思 考 題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1、判斷一個人修行好壞的標準是什么?請說明理由。思 考 題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2、怎樣做才不會草率進入形象上的修法?假如你周圍有人注重表面上的修法,你會如何引導他走出誤區

24、?思 考 題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3、在修行過程中,什么才是真正的魔障?你對此有哪些認識?思 考 題前行廣釋第24課索達吉仁波切 宣講 4、為什么說暇滿中只要有一種不齊全,就不具備真正修法的緣分?請用比喻加以分析。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索達吉仁波切宣講大圓滿心性休息實修法前行:皈依、發心。正行: 觀想十種圓滿,即五種自圓滿和五種他圓滿。 所謂“自圓滿”,是指觀待自己方面所具足的修法因緣。具體而言,一、假設沒有獲得人身,就不會有修法機會,但如今已得到了人身,故當生起歡喜心;二、倘若得到人身而諸根不全,尤其是意根不具足,變成癡呆、精神癲狂者,那法再殊勝也不能修行,但如今自己六根俱全,故無有此類過患;三、假如諸根具足卻生于邊鄙地方,由于無有正法,也照樣沒有修法機會,但如今已生在佛法興盛、有教法證法的中土,所以沒有這方面顧慮;四、如果雖生中土卻業際顛倒,自相續被邪見染污,那也無緣行持善法,可如今無有業際顛倒,相信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