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特級教師于永正的藝術人生一特級教師于永正的藝術人生一
2、0; 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中等個,頭發花白,帶著一副白邊近視鏡,他樸素、儒雅、謙恭,盡管已過花甲之年,仍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他的足跡踏遍了我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他的“五重教學和在全國獨樹一幟的“言語交際表達訓練的作文教學傳遍了大江南北。
3、60; 于永正,如同一幕充滿兒童生活情趣的輕喜劇,一首清新雅致情景交融的兒童詩,一篇文筆洗練雋永耐人尋味的優美散文,一支由幾個樂章組成的行云流水般的樂曲,他以他的人格魅力、藝術魅力征服了千萬個聽過他的課、欣賞過他的京劇的老師們。于永正謙虛地說:“如果說,我對教材的理解比擬深,教學設計比擬新,教學的情感比擬充分,思維比擬活潑,想象力比擬豐富,那么,應該說,是得益于藝術對我的熏陶,尤其是音樂對我的熏陶,毫不夸張地說,我是首先步入了藝術的殿堂,而后才步入了教
4、學藝術的殿堂,當然僅僅是步入而已。 一、 以戲為伴“我的悟性和靈性至少有一半來自音樂。
5、; 于永正的家鄉是“京劇之鄉膠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土的父老鄉親都懂京劇,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幾句,這樣的環境和氣氛極大地影響了于永正,上小學三年級時,于永正師從張敬齋老師學習拉京胡,唱京戲,于永正天資聰穎,悟性好,嗓音清亮甜美,在張老師的栽培下,于永正學會了唱戲拉胡琴,小小年紀,居然在村里唱出了小名堂,村里人都稱他是“小梅蘭芳。上中學時,學校里有一批喜歡京劇的老師和同學,大家常聚在一起談戲,唱戲,有時還到播送室里唱,
6、于永正大嗓小嗓都有,這期間學了不少唱段。半個多世紀以來,于永正以戲為伴,以琴為伴,京劇藝術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京劇藝術使于永正激發了靈感,培養了創造力。
7、0; 正如太陽裝飾著花一樣,藝術也替人生彩飾上各種顏色。于永正熱愛藝術,愛好廣泛,在課余時間喜歡拉京胡、唱京戲、練書法、研丹青、弄詩文,他在音樂、書法、繪畫、戲劇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而于永正認為對他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京劇藝術了。于永正意味深長地說:“如果我身上有一點靈性,比別人多一點悟性,我想,與我學京胡、唱京劇、熱愛藝術有很大關系。 &
8、#160; 于永正喜歡別出心裁,獨辟蹊徑,他不喜歡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聽他的課的老師常常評價他的課有別開生面之感,他在運用教學理論、方法、原那么于具體教學活動之中的時候,能夠充分發揮創造性,實現教學
9、60; 的科學性、生動性、多樣性。他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學生在他的引導下,總是那么饒有興趣地、輕松活潑而又扎實地學得了知識,獲得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與此同時,他把自己的人品、智慧、藝術修養融進這一創造過程,使教學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從而增強了教學的魅力。
10、0; 2、京劇藝術使于永正豐富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11、; 于永正家的客廳的電視墻上貼著他親自畫的一副副京劇臉譜,這些臉譜構圖講究,色彩絢麗,筆法遒勁,氣韻生動,極富魅力,襯托出濃厚的藝術氣氛。隨手拉開于永正的抽屜,滿滿一抽屜CD、VCD都是戲曲,尤其是京劇碟片最多。于永正驕傲地說:“看,名家唱的京劇的我都有!我天天唱,一天不唱都不行。
12、60; 于永正唱戲真是投入,一段“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唱下來,必是淚水漣漣。于永正說:“每學一段京劇唱腔,每唱一遍哪怕是很熟悉的唱段,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洗禮,都會增加一次感情上的積淀,京劇使我懂得了愛,懂得了恨。京劇教會了我喜,教會了我怒,教會了我悲,教會了我樂。總之,京劇使我懂得了人世間最重要的一個字情。
13、0; 京劇作為國粹,代表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一段京劇唱詞就是一首優美的詩,每一部京戲都是一本教科書,其唱詞美,音樂,唱腔,舞蹈,服飾,臉譜都是美的,于永正在看戲唱戲中接受了京劇文化的熏陶,豐富了情感。他愛生活、愛音樂、愛美術、愛自然、愛學生,愛一切美好的東西。
14、160; 3、京劇藝術讓于永正童心不泯,滿懷好奇。 于永正感情豐富,如孩
15、子般懷著一顆童心,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盡管已是六十多歲,卻顯得那樣年輕、活潑。97年,于永正去昆明講學時,到景洪游覽了西雙版納植物園,植物園中有一種叫“舞蹈樹的,導游小姐介紹說這種樹聽到姑娘唱情歌就會翩翩起舞,說著便唱了一支傣族民歌,奇跡出現了,葉子果然動起來了。于永正的好奇心上來了,他與同行的趙主任高聲合唱?紅燈記?中的“臨行喝媽一碗酒,沒想到葉子跳得更厲害!周圍的游客以為倆老頭得了瘋癲癥,紛紛過來看熱鬧,于永正和趙主任旁假設無人,一直唱完,然后如孩童般地拍手大笑。
16、60; 于永正的課堂教學更是充滿了童趣,課堂氣氛特別輕松和諧,他蹲下來看孩子,走近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朋友,每次上完課,學生們總是團團圍住他戀戀不舍地說一聲:“于老師再見!聽課的老師也是簇擁在他周圍請他簽名,與他合影。法國小說家法郎士說:“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那么可不可以說:好奇心也造就了于永正這樣的特級教師呢?
17、60; 貝多芬說:“音樂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音樂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都具有更高的啟示。
18、160; 博大精深的京劇豐富了于永正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培養了審美情趣,提高了文學藝術素養,開展了思維,啟迪了智慧。于永正曾深情地說:“感謝小學的張敬齋老師教會我唱戲拉胡琴,引我走進藝術殿堂。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而藝術給人帶來的想象是無限的資料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用途
19、0; 二、語文教學“要努力使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藝術化 優秀人物智力超常的
20、微妙在哪兒?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曼擅長繪畫,敲桑巴鼓;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是小提琴手,常常和量子論的創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貝多芬的作品;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會吹圓號、彈鋼琴,李政道擅長繪畫現代教育學提出一個觀點,即左右腦開展均衡。而藝術教育是右腦訓練的最正確途徑之一。作為國粹的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它變化多樣,優美動聽,京劇藝術的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使于永正大受裨益,他的課堂教學設計新穎,具有豐富而充分的教學情感,教師教得自如,學生興趣盎然,師生感情交融、關系和諧,教學效果極好。
21、; 1、于永正的“默與“磨。
22、0; 學京劇講究一個“默字。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說:“科班的孩子練完功了,老師常叫坐下來,靜一靜,默一默。什么叫默?默就是用腦筋去思索、揣摩。學京劇使于永正養成了“默的習慣,鉆研教材時,他可以一動不動地“默到半夜,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想出別人沒有想出的主意。他的閱讀教學、作文教學,他的設計新穎匠心獨運的一篇篇優秀課例都反映了他“默的功夫。
23、 京劇界有“十年磨一戲之說,都是極言錘煉時間之久,嘔心瀝血之痛的。詩人、藝術家創作過程的艱辛和他們刻意求工的認真態度可見一斑。古人也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詩句。京劇藝術家為到達神妙的藝術境界而艱苦“磨戲的嚴謹作風對于永正的影響是很大的。反映在備課上,于永正是一絲不茍,不敢有半點馬虎。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于永正注意到魯迅先生送給侄女的兩本書:?表?和?小約翰?。送書,說明了魯迅對侄女的關心。但這兩本書是誰翻譯的?如果是魯迅的話,那么他關心的就不僅僅是周曄一個人了。于永正特意托人
24、到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去查,一查,這兩本書果然是魯迅翻譯的!上課時,于永正把這一點告訴了學生時,學生對魯迅的認識,對課文中關于給魯迅“送挽聯送花圈的何以有學生一句的理解,就跟不講大不相同了。 2、朗讀和表演的藝術。
25、160; 一個人朗讀能力的上下,與他的情感、情操、藝術修養密不可分。于永正具有很強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情達意的能力,他能一下子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與之產生共鳴,悲哀處為之落淚,惋惜處為之頓足。于永正盡管是一口標準的“膠東普遍話,音色也不美,但學生們老師們都喜歡聽于永正朗讀課文,聽他范讀?馬背
26、上的小紅軍?會禁不住落下眼淚,聽他讀?狐假虎威?會讓師生們樂得捧腹,聽他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會被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深深感動他通過聲情并茂的語調、節奏、韻律再現了文章的聲感美,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了動聽的聲音信息,使學生借助動聽的聽覺形象進入了文章的意境,產生了美的享受。
27、160; 京劇表演藝術家的一笑一顰、一招一式都是韻味無窮的詩。藝術家們的那種入情入境、出神入化的表演給了于永正很多啟示。于永正進行的“言語交際表達訓練,為了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為交際說話構建必要的環境與氣氛,他常常巧妙的設計角色,以不同的身份走進課堂,使課堂更加自然化、生活化,他演得生動活潑,惟妙惟肖,不是演員,卻具有演員的素質。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于永正也時時表演一下課文中的某一個情節,某一個動作,某一種神態,他的?狐假虎威?、?草?、?驚弓之鳥?、?小稻秧脫險記?等一些課堂精品,有朗讀、有表演,可謂精心安排,寓教于嬉,奇思妙想,有情有趣!學生學得津津有味,興致勃勃。每一堂課都是一
28、篇篇構思精巧如行云流水般散文詩。但凡聽過于永正課的人,都說是一種“藝術享受。華東師大教授李伯棠是這樣評價于永正的課堂教學的:“于老師把每一個教學環節組織得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細,使孩子們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無窮;有奇出奇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
29、 3、讀寫結合的藝術。 于永正十分重視讀寫結合,重視寫的訓練,因為語文能力的最重要的標志是“會寫,他說:“學生進入學校學語文,主要是學習標準的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不讀不寫怎么行?要符合小學生的讀寫規律,找準讀寫訓練的結合點,為學生提供素材,讓學生
30、有米下鍋。 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于永正把學生提出預習時不懂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其中有一個詞是“飽經風霜,原文是:“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其它詞語都處理了,唯獨把“飽經風霜這個詞給漏了。“呀,課文學完了,于永正驚訝
31、地說,“飽經風霜這個詞怎么忘了講呢?不光是學生,連聽課的老師的眼光都在說:“是呀,怎么忘了呢?沒想到于永正這樣安排:“不過,我們已經把課文讀熟了,對課文中的這位冒嚴寒、頂酷暑,一年到頭在馬路上奔波的車夫已經十分了解了,他的飽經風霜的臉會是一張怎樣的臉呢?如果他才三十幾歲,如果他才四十幾歲,請你們展開想象,把他的臉刻畫出來。原來如此!不到五分鐘,就有學生寫好了,一個學生這樣寫:“這位車夫才三十多歲,可是看上去卻像五十多歲的人,他面色蠟黃,顴骨很高,兩只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布滿了血絲,眼角爬滿了魚尾紋。嘴唇發白,裂開了幾道血口子。灰白的頭發亂蓬蓬的,連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這位學生寫得好,讀得
32、也好,聽課的老師不禁為他緩慢消沉的朗讀動容。 朱作仁教授說:“大量讀寫,讀寫結合是學習語文的規律。于永正的讀寫結合訓練做到“量要適度,要求要低。他從不先考慮什么“創造,也不要求學生刻意模仿,一切都在不經意中,一切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心中有數,因材施
33、教。于永正說:“語文教學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題,多讀書,要讓孩子讀出靈性來,讀出悟性來,寫出童真來。 4、幽默的藝術。
34、 京劇界有句話,叫做“無丑不成戲。看戲是愉悅的事,但是,戲太“文了,時間太長了,觀眾也會疲勞。如果小丑一出場,劇場內那么會頓時活潑起來,使觀眾感到輕松。于永正說:“丑是生活中的一種色彩,京劇里的丑角是教我幽默的第一位老師。于永正在教學時常常“幽上它一“默,放松放松學生們的緊張的神經,驅走他們身上的疲勞。
35、0; 學習?翠鳥?第三段時,于永正發現學生小慶打了個呵欠,又與同桌嘀咕起來,便語調平緩卻十分認真地說:“小慶,請你去逮一只翠鳥。小慶慢慢騰騰站起來,很茫然的樣子,于永正又重復了一遍剛剛的話,并加了一句:“請你不要推辭。“到哪兒去逮呢?小慶可憐巴巴地說。其他學生也是面面相覷,神情迷惘,于永正說:“你看看書嘛,大家都讀第三段,看看到哪兒去
36、逮,看出來以后告訴小慶。還沒等別人發言,小慶自己說:“翠鳥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小,里面又深,誰上得去呀?于永正哈哈大笑,小慶說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內容,他讀懂了。當于永正問小慶為什么老師請他去逮翠鳥時,小慶不好意思地笑了,說:“剛剛我和同學說話了。“你有點疲勞了,是不?不過逮翠鳥這個榮耀而艱巨的任務你雖然沒有完成,卻幫助同學們讀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沒!學生們聽了,都發出了會心的笑聲。 &
37、#160; 蘇聯的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教師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語言可以使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課堂氣氛和諧,幽默感強的老師可以使學生感到和藹可親,使學生樂于聽課,產生“共振效應。于永正有效使用“幽默這一得力的助手陶醉了學生,陶醉了老師。
38、 于永正說:“科學求真,藝術求新,人文求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認為要努力使每一節語文課藝術化。
39、 他以突出的教學成績深受學生的愛戴,并受到李伯棠、張田假設、潘自由、楊再隋等專家學者的贊譽。張田假設先生聽了于永正老師的課,對他的講解、朗讀、表演以及整個課堂設計用八個字作了概括性評價:爐火純青,瀟灑自如。 5、鼓勵的藝術。
40、160;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鼓舞。于永正關注教法的選擇、關注教學環節的設計,但他以人為本,更關注學生的開展。他認為:“教學藝術的本質首先不是處理教材的藝術,而是善待學生的藝術。在于永正的教學中,他是引導者,是點撥者,是鼓
41、舞者,是鼓勵者。他表揚、肯定、鼓勵學生,或運用語言、或通過愛撫、或傳遞微笑、或耐心等待、或物質獎勵正因為于永正在教學中巧妙運用各種各樣鼓勵的手段,學生才暢所欲言、興趣盎然,課堂教學才有情有趣、耐人尋味。于永正的鼓勵藝術催化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強化了學生成功的歡悅,不斷地增強著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
42、 一次于永正評價學生板演的生字,他拿出紅粉筆要給“寫得最好的字畫上紅圈。在圈出了明顯較好的一個字后,于永正又打量起另三個實在一般的字,不一會他面露喜色,將兩個寫得好的偏旁圈了出來,最后連那似乎挑不出“優點的“藝字也在折角處給鄭重地畫上了圈,并豎起大拇指,夸獎道:“這個折很有味道。于永正就是這樣把學生的閃光點找出來,并將之放大,給他們以充分的欣賞和鼓勵。看看他給學生的獎狀、獎品上的題詞,“獎給作文小明星×××,“獎給小作家×××,“蓋世雄,“蓋夏青,“蓋葛蘭說話課上,誰說得好,就獎給一張“
43、蓋世雄的卡片,朗讀比賽誰讀得好,男生就獎一張“蓋夏青的卡片,女生就獎一張“蓋葛蘭的卡片;翻開于永正改正的作文,到處是波浪線,圓圈,大紅星,有的寫個“好字,有的畫一只豎起的大拇指。他搞的作文競賽更是別出心裁,“看誰寫得最長大獎賽,“節外生枝大獎賽所謂大獎,不過是一本書、一張獎狀、一塊橡皮、一支鉛筆而已;聽于永正的課,看看他的表情,品味他的伴隨語言,欣賞他的課堂教學藝術,就會發現他善于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定向、校正、強化、調控、鼓勵,他時而面帶驚奇之色,時而眼含關愛之意,時而口出贊揚之聲,可以說他的舉手投足都有“戲文檔來自于網絡搜索
44、60; 于永正認為:“激發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上進心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不斷地獲得學習上的成功,體驗成功的快樂,嘗到勝利的喜悅。要關心、保護學生,讓他們從老師的信任、關心中挺起胸來。
45、160;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于永正的學生們也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位面目和藹慈祥、循循善誘又嚴格要求、期待他們成功的恩師,是他,給學生的學習裝上了助推器,為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46、 三、教育理念:“沒有藝術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
47、160; 音樂對一個人的熏陶和感染,對一個民族的素質的提高有著其他藝術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藝術能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使學生情智互補,讓他們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
48、#160;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過:“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就是一個錯誤。而于永正說:“沒有藝術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藝術教育中我首推音樂教育。于永正認為孩子是可塑的,盡管存在天資方面的千差萬別,也應該讓每一個學生有點“藝術細胞。
49、; 1、音樂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德育的開展。 德國詩人席勒說:最終而言,有道德的人不是國家工具造就的,只有翻開藝術之泉,通過藝術之泉的灌溉,才能養育出有道德的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于把音樂
50、教育看做是培養人到達最高境界“仁的最重要的手段。于老師曾經教過學生唱豫劇?花木蘭?、唱京劇?蘇三起解?,教學生寫美術字,吹口琴,拉京胡。1990年,于永正在鼓樓小學帶了一個“素質教育實驗班,他把學生演奏樂器列入正式課表,全班分組學習樂器,到小學畢業時,每人至少會演奏一種樂器,有人會兩三種。于永正教的學生溫文爾雅,乖巧懂事,于永正教的48人的班集體也是一個優秀的集體。藝術教育,讓學生變得成熟靈秀,讓班集體事事走在前面。每當于永正聽到全班同學的手風琴、電子琴合奏,每當聽到由學生指揮、學生鋼琴伴奏的全班的大合唱,都會沖動得熱淚盈眶。那美妙的琴聲、那沖動人心的架子鼓聲、那幾個聲部和諧的童聲,那隨著樂曲
51、的情感變化而變化的表情,都令于永正深深感動,他說:“學生融進了音樂,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他們會粗野無禮。于永正的音樂教育調動了學生的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深刻地影響了學生的思想感情,提高了他們分辨真假、美丑、善惡的能力,培養了健康的審美情趣、高尚的情操。
52、 2、音樂教育可以促進學生智能的提高。 音樂能開發學生的大腦,啟動思維,激發想象力,挖掘學生的智能潛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于永正認為藝術對人的教育和培養,是不容無視的重要內容。于永正教出的學生都特別出色,學生彭曉明,2002年高中畢業考上了清華大學,是
53、徐州市應屆理科高考狀元,彭曉明的手風琴拉得特別棒,課本劇演得好,小時候就能背古詩三百多首。學生蔡蘇考上西南政法大學,小學四年級時,蔡蘇到南京師范大學考級鋼琴六級,主考的一位姓司徒的教授對他十分賞識,認為他對肖邦的曲子?小狗?理解得最好,處理得最好,當即決定:收蔡蘇為徒,讓蔡蘇跟他學鋼琴,那時的蔡蘇早已熟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大量的古詩,文學修養很高,理解力想象力也就豐富。
54、60; 3、音樂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健康素質主要包括強健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音樂教育能陶冶人
55、的性情,凈化人的心靈,娛樂人的身心,使學生消除疲勞,煥發精神,增進健康,促進學習。長期參加藝術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水平,并增進人際交往,促進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大量的數據說明,藝術團的學生很少進行心理輔導,因為他們受到藝術的熏陶,形成了豁達開朗的性格,比擬容易調試自己的心理狀態。于老師帶的班級明顯地看出學生的氣質與眾不同,而且在身材上明顯地高于其他兄弟班級, 我想這與學習音樂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吧。 藝術教育就猶如一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傳統文化與醫療科技的健康管理方案設計思路
- 從文化角度看醫療器具的演變歷程
- 健康教育中的醫療大數據健康管理內容設計
- 云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安全策略研究-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
- 從經濟角度看區塊連技術解讀其商業價值與應用前景
- 2024年威海市立醫院招聘專業技術人才考試真題
- 2024年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商場展覽場地租賃合同書
- 同居離婚協議
- 房產廣告服務代理協議
- 小學高年級語文復習講座
-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框架課件
- 脊髓損傷護理常規
- 施工員培訓課件(PPT-54張)
- 廠家管道吹掃方案(參考)
- 軋鋼高線車間裝配工工藝規程
- 鋼板樁施工專項方案
- 水土保持常用監測表格(共9頁)
- PPT翻書動畫效果的制作
- 病理學第十六章-神經系統疾病
- 上海市南匯區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