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特大福利:涂華新老師臨床驗案集 導讀經方治病,素有“一劑知,兩劑已之美譽,涂華新先生臨床用經方,當用那么用,當止那么止,絕不空投一劑藥物,展示了中醫經方臨床操作之高效、簡潔與標準。本文集合了平臺上以往所發布的涂華新先生的局部醫案,愿素不漏讀平臺醫案者,重讀之,溫故知新;初接觸仲景平臺者,細研味,可獲啟發。 三叉神經痛之大黃附子細辛湯驗案 患者:石某性別:女年齡:52歲初診時間:2021年12月17日病癥:右側三叉神經痛數日,經治療服某藥后,變作疼痛麻木,自述服某藥尚且無效,不知中醫能治此重癥否。體胖壯實,舌苔黃厚而膩,脈沉弦滑。處方:大黃附子細辛湯方歌:脅下偏疼脈緊弦,假設非溫下恐遷延。 大黃
2、三兩三枚附,二兩細辛可補天。組方:制附片30克 生大黃45克 細辛30克劑量:二劑每日一劑,水煎服服用方法:每付藥水開后再煮半個小時,分三次溫服。復診:12月19日時述:二劑藥后已經不再疼痛,再進原方二劑。 后數日特來告知,服完藥后因門診人多不愿久等,遂憑記憶到院外藥店又抓二劑藥,且三味藥全部記成45克,從初次來診前后共六劑,自覺數十年間,這幾天最為舒服輕松。后記:2021年12月5日從患者鄰居口中得知,近兩年間此三叉神經痛患者疼痛從未復發。筆者按:臨床上見內有寒實積滯,外現一側偏身某處疼痛,脈象弦滑者可考慮應用。如偏頭痛、一側三叉神經痛、一側脅同、帶狀皰疹、膽囊炎、一側腹痛、坐骨神經痛、等現
3、上述脈證者可根據病情酌情使用,但大黃和細辛要按3:2的比例應用較宜。 肌衄之四逆湯驗案 患者:鄭某 唐河縣人性別:女年齡:30歲初診日期:2021年11月26日病癥:檢查顯示血小板數僅為9,體瘦,面色蒼白,皮膚多處散發淤斑,舌紫暗,有淤斑,邊齒痕,脈沉遲細。久治無效,經人介紹來診,時某省十數中西同道在此交流學習,對接診此患深表憂懼。處方:四逆湯加味組方:制附片30克 干姜45克 炙甘草45克 山萸肉90克 紅參15克劑量:三劑每日一劑,水煎服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半個小時,分三次溫服。囑:停服他藥,多多靜養,禁食苦寒類食物和藥品,并如實告知病情確為嚴重。11月29日:瘀斑變淡,上方三劑。12月2
4、日:雙臂皮下出血已平,雙下肢淤斑減少,原方三劑。12月6日:原方三劑。12月9日:腿上瘀斑已經很少,但大便二日一行,原方加白芍45克、龍骨45克、牡蠣45克,三劑。12月13日:全身僅有少量淤斑點,原方五劑。12月20日:血小板上升至16,原方三劑。12月26日:各項指標繼續轉好,期間未再輸血或進行其他搶救治療,自覺身體狀況滿意,因準備回四川,故開藥帶回服用。處方:制附片30克 干姜45克 炙甘草60克 山萸肉90克 紅參15克,帶藥回去服用。四逆湯方歌: 生附一枚兩半姜,草需二兩少陰方。 建功姜附如良將,將將沉著籍草匡。四逆加人參湯方歌: 四逆原方主救陽,加參一兩救陰方。 利雖已止知亡血,需
5、取中焦變化鄉。 資料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用途藥物過敏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驗案 患者:陳某 唐河人性別:女年齡:40歲初診日期:2021年12月25日病癥表達:口服氯霉素片后咽痛惡寒,手足腫脹,察其手足掌面滿布大水泡,局部已潰爛流出黃色液體現代醫學診斷為“藥物過敏性大泡剝脫皮炎,顏面發紅青紫亦腫,且身體強,行走活動困難,今已數日更添張口說話困難,不數言即在門診內痛哭,舌淡紅,苔白滑,脈緩慢;囑其不必擔憂。處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味組方:柴胡60克 黨參20克 茯苓20克 龍骨20克 牡蠣20克 肉桂20克 磁石20克 黃芩20克 制半夏60克 生大黃20克 烏梅30克 生姜25克切片大棗6枚撕開
6、劑量:兩劑每日一劑,水煎服煎服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三次溫服二診:12月27日,手足腫消,行走活動順利,覺鼻中干,眠、納差。修改處方: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原方即前方去烏梅兩劑三診:12月30日 手足潰爛均減少,以原方兩劑。效果:2021年1月9日來述,上次服藥后已愈,故未再來復診。再以原方兩劑以資穩固。 久咳之四逆散驗案文檔來自于網絡搜索患者:余某性別:女年齡:68歲初診日期:2021年7月8日病癥:面暗體瘦,苦于久病干咳。檢查顯示左室舒張,他法雜治不效,刻下,干咳陣作而喉中無痰,納差便干兼乏力失眠,舌淡紅,苔黃膩兼滑,脈緩慢。以健脾胃調理心臟共六劑乏效,考慮有柴胡證。處方:四逆散加
7、味組方:柴胡15克 枳實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制附片15克 黨參15克 白術15克 干姜15克 茯苓15克 寇仁15克 砂仁15克 龍骨45克 牡蠣45克劑量:三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煎服方法:一劑藥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三次溫服效果:服后干咳大減,而大便亦通暢;再進三劑,諸證愈。 急性眩暈吐泄之五苓散驗案 患者:張某 唐河縣人性別:女年齡:33歲就診時間:2021年7月24日病癥:數日前或因飲食不調出現頭暈、嘔吐、水米難進、心悸、每日泄瀉屢次,口略干,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數。處方:五苓散組方:豬苓15克 生白主術15克 茯苓15克 澤瀉25克 桂枝10克劑量:三劑每日一劑,水煎服服
8、用方法:水開后再煮二十分鐘,分三次熱服。因考慮其尚在哺乳幼兒,上吐下瀉,中氣大傷,遂額外加一付桂枝人參湯加味。組方:制附片15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黨參45克 生白術45克 干姜45克結果:果如所料,周末病人來電述:服一劑即覺所有病癥大為減輕,今已三劑服完諸證均除,始覺奶水缺乏。對曰上吐下泄,中氣大傷,宜乎奶水缺乏,初診已早有準備,遂教其煎服最后一付藥,加一兩生姜,水開后再煮20多分鐘,分三次溫服,結果:胃氣恢復,奶水自足,病人乃稱謝唯唯。 低燒之柴胡類方驗案 患者:劉某唐河上屯鎮人性別:女年齡:55歲初診日期:2021年10月7日病癥:每晚低燒,惡寒,乏力,半夜乃止,胃中及兩脅下脹痛
9、,打嗝,微惡心,心悸,頭暈,舌淡紅,苔薄白,脈緩慢。處方:柴胡桂枝各半湯加味組方:制附片15g 柴胡60g 制半夏20g 黨參20g 黃芩 20g 炙甘草20g 桂枝20g 白芍20g 小茴香15g 生姜25g切片 干棗6個撕開劑量:三劑 每日一劑,水煎服服用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2分鐘,分三次溫服。復診:10月10日,諸證均已,唯余胃及兩脅下脹痛未完全消除。 處方:大柴胡湯加味組方:制附片15g 柴胡60g 枳實30g 赤芍30g 黃芩20g 生大黃15g 制半夏60g 生姜45g切片 大棗6個撕開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水煎服服用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分鐘,分三次溫服。后特來告知胃及脅下不脹
10、痛了,求再開藥以滋穩固。囑:其用附子理中丸穩固。忌:綠豆及綠豆制品。 小兒咳嗽之小青龍湯治驗文檔來自于網絡搜索患者:常某性別:女年齡:2歲就診日期:2021年10月23日病癥:其母懷抱來診,咳嗽,流涕,有痰,無汗,已兩周,打針輸液不見效果,聽旁人介紹,故來尋求中醫。處方:小青龍湯小青龍湯方歌: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記要諳。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發熱句中探。組方:制附片15克 桂枝15克 麻黃15克 干姜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細辛15克 制半夏15克 五味子15克劑量:二劑每日一劑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25分鐘 分三飯后熱服 效果:已痊愈。 甲狀腺炎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驗案患者:劉某 唐
11、河縣古城鎮人性別:女初診日期:2021年11月3日年齡:44歲病癥:影像顯示,甲狀腺峽部體積增大,甲狀腺炎,雙側頸部多發淋巴結腫大。患者自述頸部疼痛一月余,在當地治療無效,疼痛逐漸加重,現頸部疼痛不能忍受,煩躁,希望中醫治療,舌淡紅,苔白膩,脈緩慢。眠、納、二便無大異常。處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味 組方:制附片15克 柴胡60克 黨參20克 茯苓20克 龍骨20克 牡蠣20克 肉桂20克 磁石20克 黃芩20克 制半夏60克 生大黃20克 生姜25克切片 大棗6枚撕開 劑量:五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付藥水開后再煮25分鐘,只煎一次分三次服,停服其他藥物。結果:12月3日其女兒代述,所
12、有自覺病癥消失,為防復發,希望再開五付備用。 產后惡露不盡之附苓理中湯驗案 患者: 劉女士就診日期:2021年11月5日年齡:35歲病癥:新產多日,親人代述“產后惡露不絕久久不能干凈,欲求中醫治療,問之納差,體瘦,素來脾胃偏弱,且奶水缺乏。 處方:附苓理中湯加減組方:制附片15g 茯苓60g 黨參45g 生白術45g 干姜45g 炙甘草45g 生白芍45g 生姜45 g劑量:五劑每日一劑,水煎服效果:惡露盡而奶水亦足注:此處方兼有理中、真武之妙,臨床加減后可用于多種產后病。 咳喘之小青龍湯驗案患者:石某性別:男年齡:2歲初診日期:2021年11月6日病癥:咳嗽,氣喘,半月余,一直治療未見進退,
13、經其母同事介紹來診,其舌淡紅,苔略白膩,指紋淡紅。但見患兒端坐,聞及侯中呼吸漉漉有聲,其母述遇冷加重,辯為外寒內飲之小青龍湯證。處方:小青龍湯組方:制附片30克、桂枝15克、麻黃15克、干姜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細辛15克、制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茯苓45克、杏仁15克搗劑量:三劑每日一劑煎服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半個小時,分屢次少量喂服。禁忌:禁食綠豆類制品和所有水果飲料。結果:后知一劑而咳喘大減,三劑痊愈。?傷寒論?第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小青龍湯主之。脈證互參,辨證為外寒內飲,或內有寒飲引起的咳、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用之均有良效。 牙齦腫大之柔肝合劑治
14、驗 患者:葛某性別:男年齡:72歲初診日期:2021年11月13日病癥:心下痛,胸部不適,與他人生氣后喘,左側下牙齦腫大,二便可,眠納一般,舌淡紅,苔薄白,有裂紋,脈緩慢。處方:柔肝合劑組方:制附片15克柴胡15克枳實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茯苓15克黨參15克白術15克干姜15克生大黃15克細辛15克龍骨45克牡蠣45克生姜45克切片劑量:七劑每日一劑,水煎服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20多分鐘,分三次溫服。二診:2021年12月1日效果:諸證均已原方三劑以資穩固。注:柔肝合劑為涂華新先生以四逆散、理中湯、大黃附子細辛湯為根底的合方。 腰痛下肢冷涼之桂枝湯合真武湯驗案 患者:涂某 唐河縣城關鎮
15、人性別:男年齡:50歲初診日期: 2021年11 月17日病癥:自述腰痛,晨起加重,腰及下肢冷涼,手腳關節活動微覺不利,飲食睡眠二便無異常,舌淡紅,苔略白膩,脈沉緩。處方:桂枝湯合真武湯組方:制附片30克 桂枝45克 生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茯苓45克 生白術30克 生姜45克切片 大棗12枚撕開劑量:五劑每日一劑煎服方法:一劑藥添三碗水,水開后再煮30分鐘,分三次溫服,或 加1500毫升水煮剩600毫升,分三次溫服。結果:病人自述第一劑服完冷涼感大減 ,盡劑后一切病癥均消除,唯有長時間勞累時覺腰困沉。 值得一提的是病人述假設一付藥分兩天服那么療效較差。囑:病人服金匱腎氣丸善后,禁服綠豆類
16、制品。 帶狀皰疹之五苓散驗案 患者:劉某 唐河縣人性別:女年齡:27歲初診日期:2021年11月24日病癥:本意調理脾胃和月經,不料左胸脅多處刺痛,于縣人民醫院檢查后確診為帶狀皰疹,因平日脾胃不舒,懼服西藥,乃來求診中醫。舌淡紅,苔薄白,邊有齒痕,脈沉緩。大便三日一行,小便可,余無不適。方劑:五苓散五苓散方歌:術豬茯苓十八銖,澤宜一兩六銖符。桂枝半兩磨調服,暖水頻吞汗出蘇。組方:豬苓15克 白術15克 茯苓15克 澤瀉25克 肉桂10克劑量:三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服用方法:水開后再煮二十分鐘,分三次熱服。再診:11月27日根本未再疼痛,偶遇天氣變涼時似覺不適,原方再進三劑。三診:12月2日 近數
17、日未再疼痛。脈證相參,囑可停服此藥,開始調理脾胃。五苓散在辨證準確的根底上起效的關鍵在于豬苓:白術:茯苓:澤瀉:桂枝3:3:3:5:2 腹脹吐利之四逆湯、桂枝人參湯驗案 患者:呂某 唐河縣城關鎮人性別:女年齡:65歲初診時間:2021年11月28日上午病癥:素來脾胃虛弱,體瘦面黃,由老伴攙扶來門診,自述今晨四點鐘左右已覺頭部不舒,至早上起床后頭痛頭暈幾乎不能站立,腹脹,上吐下泄屢次,全身怕冷;測體溫39度,口渴,面色蒼白,手足覺冷。舌淡紅,苔薄白,有齒痕,脈寸尺不顯,關部沉數。對照?傷寒論3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處方:四逆湯組方:
18、制附片30克 干姜45克 炙甘草60克劑量:一劑服用方法:水開后再煮半個小時,分三次熱服。囑至下午四點前服完再診。下午其夫代述:面色轉好,已不吐泄頭暈,體溫38度,仍腹脹不能食,頭疼,仍惡寒怕冷。改方:桂枝人參湯加味組方:制附片30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黨參45克 白術45克 干姜45克劑量:兩劑每日一劑,水煎服服用方法:每付藥水開后再煮半小時,分三次熱服效果:第二日上午約十點,其夫來電:能吃飯了,體溫正常,所有病癥均除,已外出散步,特來電表示感謝。不敢居為己功,實仲景先師早已預設此法,乃醫圣經方之功也,特與同道共享。 結腸炎之柔肝合劑治驗 患者:李某性別:男年齡:44歲初診日期:20
19、21年12月1日病因及病癥:青年于炎夏中午之時,吃一西瓜,又飲冷水許多,不數分鐘即腹痛泄下,后每日大便數行,夾雜不消化食物殘渣,甚那么泄下赤白之物,時時腹痛,至今已二十余年矣,期間一直治療,無甚療效。以桂枝人參湯為主調理月余結果:大便日一行,腹痛根本未再發作。近來因飲食無度,心下疼痛悶脹,大便日一行,夾雜赤白之物,腹痛,刻下:舌淡紅,苔薄白,邊有齒痕,脈緩慢。處方:柔肝合劑組方:制附片15克柴胡15克枳實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茯苓15克黨參15克白術15克干姜15克生大黃15克細辛15克龍骨45克牡蠣45克生姜45克切片劑量:五劑每日一劑,水煎服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三次溫服。
20、期間病人來電,泄下赤白之物反多,腹痛更甚,囑服完藥來診。12月5日復診,心下痛大減,腹痛止,大便已無赤白粘滯之物。原方六劑。12月11日復診,諸證均已。原方四劑。囑:忌食綠豆類制品,生冷制品。 怕冷雙足汗出之桂枝湯合真武湯驗案文檔收集自網絡,僅用于個人學習患者:李某 唐河縣人性別:女年齡:32歲初診日期:2021年1月28日自述:近來身體怕冷,晚上覆被入睡一會兒,稍覺身體溫暖后,那么雙足汗出如水洗,每天晨起時少腹疼痛,大便三日一行。查:舌淡紅,邊齒痕,苔滑膩,脈沉遲細。處方:桂枝湯合真武湯方組:制附片30克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茯苓45克 白術30克 生姜45克切片大棗12枚
21、撕開劑量:七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煎服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30分鐘,分三次溫服。忌:生冷之物2021年2月12日:病人特來告知諸證均除。 長期低熱之麻黃細辛附子湯加炙甘草治驗患者:王某 唐河縣人性別:男年齡:58歲初診日期:2021年2月2日自述:低熱兩年余,每日晨起開始發熱,至晚上熱始漸退,伴頭暈,乏力,眠差,二便可,納一般。查:舌淡紅,苔薄白,脈沉遲處方:麻黃細辛附子湯加炙甘草方組:制附片30克 麻黃30克 細辛30克 炙甘草30克劑量:五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煎服方法: 每劑藥水開后再煮30分鐘,分三次飯后溫服。效果:后陪同家屬來診病,知低熱已止,睡眠好轉,精神可,一如常人。 胸脅支滿之苓桂術甘湯驗案患者:葛某性別:女年齡:40歲病癥:近來苦于兩側乳腺疼痛,兩脅部及胸中脹竄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數日一行,治療半月余,今日又增納差,胃中不適,時時頭暈惡心,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緩。開方思路:?金貴要略?條文: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處方:苓桂術甘湯組方:茯苓60克 桂枝45克 白術30克 炙甘草30克劑量:三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煎服方法:每付藥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三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2數制-三要素電子課件教學版
- 稀土金屬提煉過程中的環境保護與產業轉型升級路徑探索研究考核試卷
- 目視化管理與危機管理考核試卷
- 海洋能資源勘查技術考核試卷
- 以錯過為話題的高考語文800字作文賞析
- 廈門高三市質檢語文作文
- 橡膠制品行業市場營銷推廣案例考核試卷
- 煉油廠能源管理與節能措施考核試卷
- 電聲器件在智能家居系統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糕點制作工藝與模具應用考核試卷
- 機構與零件應用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山東輕工職業學院
- 哈薩克斯坦勞動法中文版
- SHANLONG山龍 CA100-X雕刻機控制系統中文使用手冊 V1.3
- 第十一章-瑪莎·E·羅杰斯的整體人科學模式
- 森林管護措施及造林工作思考
- 漢語拼音音節全表(A4打印版)
- 中班科學《筷子提米》
- 陜西延長石油靖邊煤業有限公司海測灘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2022-2023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一(下)期中英語試卷-普通用卷
- 北京大學研修班通訊錄
- 小學勞動教育教研活動記錄(共7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