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講學稿,學生版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1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講學稿,學生版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2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講學稿,學生版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3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講學稿,學生版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4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講學稿,學生版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講學稿,學生版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課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年級:高二()班學生姓名:學號:組名:教學目標:1 、體會課文是如何以“言志”為中心組織材料的,鑒賞本文思路清晰,層次清楚,不枝不蔓,文意明晰的特點。2 、學習本文成功地運用對話和人物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3 、積累文言詞匯,學習課文造語平實而生動的特點。4 、領略孔子的因材施教,了解、評判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的志向。過程和方法:誦讀、翻譯、疏通、感悟、討論、評判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作者簡介: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宇仲尼,時期魯國曲阜人,偉大的思想

2、教育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鬃映錾碛跊]落的貴族之家,曾在魯國做官后又周游許多諸侯國,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卻未被采納,于是創辦私學,致力于教育工作。2 、孔子的學說內涵豐富自成體系,在我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教育事業的第一人。相傳有學生三千,賢弟子七十二。同時,在他晚年還整理編寫了“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成為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3 、孔子的“禮”孔子主張治,反對法治。他的這個禮的意思很寬泛,既指禮節儀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范等。關于禮,孔子說得很多??鬃右藗兒虾醵Y,核心是當時社會的等級制度。卻富有哲理、給人啟迪。4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儒家典籍

3、,由孔子的弟子們編纂而成。共21篇,是一種純粹的語錄體。章節簡短,一件事,一段談話,自成一篇,章節之間互不相連。語言生動、精煉、含蓄,話雖不多,二、課前預習,疏通文意1 、注音釋詞:侍坐:率爾:攝sh6:饑瑾jin:瑾,夫子哂之shen:俟si:宗廟之事:撰zhuan:會同:會,同,冠gu&者:舞雪yu: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以:;乎:;以: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且知方也如:方:2 、詞類活用端章甫:端、章甫,風乎舞雪:風,曾皙后:后,赤也為之小,誰能為之大:小、大,3 、指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并翻譯:毋吾以也:不吾知也:則何以哉:可使有勇:異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風乎舞雪:4 、

4、翻譯下面的句子。(1)如或知爾,則何以哉?:(2)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瑾。:三、研讀課文、探究討論1 、課文可劃分為幾個段落?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全文結構謹嚴,以為焦點,以孔子為核心,由侍坐而問,由問而述,由述而。全文可以根據內容劃分三個段落: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則何以哉”):寫。第二部分(從“子路率爾對日”到“吾與點也”):寫。第三部分(從“三子者出”到結束):寫。2 、(閱讀第1段)從孔子問“志”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的風范,以及、的特點。第二課時3 、(閱讀第二部分)從子路、冉有、公西華、曾皙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的什么性格特點?(1)、子路(志向):“"側重子路(性格):

5、(孔子問志,子路首先發言。在他看來,讓他去治理一個中等國家,即使在有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談之中,語氣十分肯定。由此可見其。在座的四個弟子中,子路年齡最大-只比孔子小九歲,平時與孔子也比較接近,所以說話較少拘謹;但孔子話音剛落,子路便在沒有深入思考的情況下搶先發言,確也反映出具的一面。(2)、冉有(志向):“"側重再有(性格):(冉有在孔子指名發問后才開口。子路剛說自己可以治理一個中等國家,冉有則說他只能治理一個小國。先說“方六七十”,又說“如五六十”,說明他對自己能力的估計十分。他還認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績僅限于“足民”一點,至于禮樂教化,則不是

6、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見,冉有既想,又不愿對自己過高)(3)、公西華(志向):“"側重公西華(性格):(公西華也是在孔子點名指問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禮樂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剛剛說到“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謙虛一番,說“非日能之,愿學焉”,然后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志向,“愿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個“小”字,給人感覺是他只想做個贊禮和司儀的小官,實際上,最低一級的“相”的地位也不低。從他簡短的言辭中,尤其是兩個“愿”字,一個“學”字,一個“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嫻于辭令的特點)(4)、曾皙(志向):曾皙(性格):。暮春時節,脫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個20歲的成年人,帶著六

7、、七個少年,在沂水邊洗洗澡,在舞雪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回來。*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的志向雖各有側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創一番事業,都是參加。3 、簡析孔子對四人述志的態度。對子路(由):-他的治國志向,也委婉地批評他(他談話的內容和態度不夠,這屬于對冉有(點):沒有正面加以評論,但可以看出是的。對公西華(求):認為他過于,。對曾皙(赤):",非常贊成他的觀點,因為曾皙說的是的圖景;是治國的體現。4 、孔子的“志”是什么?“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民?!贝呵镏?,天下大亂,身為萬世宗師,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則,他的思想就無從得以體現。而曾皙講的這個境界,就應是,每個人都享受了真、

8、善、美的人生,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個大同世界的理想。5 、小結:是被人所公認的科學的教育原則,在這方面儒家創始人孔子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過孔子和四個學生的談話,以言志為線索,寫出了學生們的志趣、性格,表達了孔子的思想、態度。四、課堂練習1 .下列加點詞語讀音有誤的一項是()OA.千乘之國(sheng)吾與點也(y仃)風乎舞雪(yu)浴乎沂(xin)B.毋吾以也(wu)莫春(mu)異乎三子者之撰(zhuan)鏗爾(keng)C.冠者五六人(guan)愿為小相(xiang)饑瑾(jin)哂之(shen)D.夫子喟然嘆曰(kui)曾皙(xi)以俟君子(si)舍瑟而作

9、(se)2 .下列加點字詞的音義有誤的一項是()。A.千乘之國(sh6ngM詞,用以計算車子,相當于“輛”)小相(xiang官名,作贊禮司儀之事)B.哂之(sh(5n譏笑)比及三年(bi及,等到)C.喟然嘆曰(ku1嘆息聲)論語(Luny好L子言論的匯編,儒家最重要的經典)D.俟君子(s1等待)異乎三子者之撰(zhuan才能)3 .與“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方”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B.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D.方欲行,轉視積薪后4 .與“子路率爾而對曰”中的“爾”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A.如或知爾,則何以哉?B.鼓瑟希,

10、鏗爾,舍瑟而作C.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D.無乃爾是過與5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風乎舞雪,詠而歸B.以吾一日長乎爾則何以哉C.宗廟之事,如會同如或知爾D.子路率爾而對曰赤,爾何如?6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異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B.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C.唯求則非邦也與吾與點也D.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天下之水,莫大于海7 .下列句中的“乎”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項的一項是()A.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B.浴乎沂,風乎舞雪,詠而歸C.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瑾D.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8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A.吾與點也(與,動詞,贊同)可使足民(足,富足)B.何傷乎?(傷,動詞,受傷)三子者出,曾皙后(后,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后出生)C.冠者五六人(冠者,名詞,戴帽子的人)童子六七人(童子,未成年人,少年)D.因之以饑瑾(因,接連,繼續)舍瑟而作(作,動詞,起身)9 .與“且焉置土石何”中的“焉”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非日能之,愿學焉。B.焉用亡鄭以陪鄰?C.若不闕秦,將焉取之?D.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10 .下列各句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