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由落體與豎直上拋運動第一關:基礎關展望咼考基礎知識一、自由落體運動知識講解1. 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自由落體運動2. 特點 初速度Vo=O. 受力特點:只受重力作用,沒有空氣阻力或空氣阻力可以忽略不計 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方向始終豎直向下3. 運動性質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4. 自由落體加速度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方向: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大小:隨地點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計算中取g=9.8m/s2,題中有說明或粗略計算中也可取g=10m/s2.在地球表面上從
2、赤道到兩極,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增大而逐漸增大;在地球表面上方越高處的重力加速度越小.在其他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可簡單認為與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相同5. 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自由落體運動可以看成勻變速直線運動在vo=O,a=g時的一種特例,因此其運動規律可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般公式得出勻變速苴線運動的一般規律Il由落體運動3=P狀十m1£文=卍屛十9ar12曲一說=2ax=2爐"活學活用1. 關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物體豎直向下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B.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C. 在自由落體運動過程中,不同質量的物體運動規律相同D.
3、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位移與時間成反比解析:自由落體運動是指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豎直向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A選項加速度不一定為g,故A錯.B選項中物體的初速度不一定為0,運動方向也不一定豎直向下,不符合自由落體的定義,故B錯.加速度g與質量無關,則運動規律也與質量無關,故C對自由落體的位移:x=勺gt2,x與t2成正比,故D錯答案:C二、豎直上拋運動知識講解1. 概念: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去,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叫豎直上拋運動2. 基本特征:只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豎直向上,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a=-g.3. 豎直上拋運動的基本規律速度公式:v=v0-gt位移公式:x=vot-*
4、gt速度一位移關系:v2-二=-2gx4. 豎直上拋運動的基本特點 上升到最高點的時間t=Vo/g. 上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與從最高點落回到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落回到拋出點的速度與拋出時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上升過程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利用其運動的對稱性解決問題有時很方便. 上升的最大高度H=活學活用2. 在h=12m高的塔上,以一定初速度豎直上拋出一個物體,經t=2s到達地面,則物體拋出時初速度vo多大?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離地面的高度)(g取10m/s2)解析:方法一:把物體看做勻減速上升和自由下落兩個過程.設上升時間為t1,下降時間為t2.則物體拋出的初速度vo=gti,物體上升
5、到達最高點時離地面的高度H=:|,同時,又ti+t2=t=2s,聯立以上四式得vo=4m/s,H=12.8m.方法二:看做豎直向上的勻減速運動由于落地點在拋出點的下方,所以h=-12m.則:h=vot-,得vo=4m/s,物體上升到達最高點時離塔的距離h'=卜=0.8m,物體離地面的最大高度H=h+h'=12.8m.答案:4m/s12.8m點評:比較二步分析法和整體分析法,可以看到它們共同之處是都認定運動全過程中的加速度為恒量,即是重力加速度,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只要公式應用得當,運算正確,算得的結果肯定一致.它們的區別在于二步分析法比較形象,容易接受,但計算比較麻煩.整體分
6、析法較為抽象,但對運動實質理解得較為透徹,具體運算簡便(運用時需要特別注意公式的矢量性)第二關:技法關解讀高考解題技法一、豎直上拋運動的基本處理方法技法講解處理豎直上拋運動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分段法和整體法.1. 分段法:把豎直上拋運動分為兩段: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上升階段可以看作初速度為V。、末速度為0、加速度a=-g的勻減速直線運動;下降階段可以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這兩段都符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2. 整體法:從整體看來,運動全過程中的加速度恒定,且方向與初速度vo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把豎直上拋運動看作是一個統一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而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不過是整體運動的兩個過程,在取初速度Vo
7、的方向為正方向的條件下,可以直接應用公式Vt=Vo-gt和S=Vot-勺gt2等進行計算.若物體位于拋出點上方,則位移S為正值;若物體位于拋出點下方,則位移S為負值.如果把豎直上拋運動按整體來處理,各量要嚴格按照正負號法則代入公式,且這種方法求出的是物體的位移,而不是路程,如果求路程則用分段法典例剖析例1.氣球以5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它上升到150m時,氣球下面繩子吊的重物掉下,則重物經多長時間才能落回到地面?到達地面時的速度是多大?解析:(1)分段法,2F落階段:vt=2g(h1+h2)重物落回到地面所用的時間:t=ti+t2=6s.整體法繩子斷后,重物以初速度v°=5m/s做
8、豎直上拋運動取向上為正方得vt=|.22向,則落回到地面時重物的位移h=-150m,a=-g,根據vt-v0=-2ghm/s=55m/s二、運用對稱性巧解豎直上拋問題技法講解豎直上拋運動的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具有對稱性,包括速度對稱和時間對稱1. 速度對稱上升和下降過程經過同一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 時間對稱上升和下降過程經過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相等典例剖析小球,則兩球相遇例2以Vo=2Om/s的速度豎直上拋一小球,2s后以同一初速度在同一位置上拋另處離拋出點的高度是多少?解析:(1)根據速度對稱性得:-vo-g(t+2)=vo-gt,解得t=1s,代入位移公式h=vot-
9、gt2得:h=15m.(2)根據位移相同得:vo(t+2)-綸g(t+2)2=vot-丫gt2,解得t=1s,代入位移公式得h=15m.三、利用勻變速運動推論解自由落體運動技法講解.在運用這些規律解題時,定要注意這些特熟練掌握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律是解答此題的關鍵殊規律的適用條件,否則容易出現題目的錯解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一種具體而又特殊的運動求解有關問題時,除注意應用其他規律外,還要特別注意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律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應用典例剖析例3在一座高25m的屋頂邊,每隔一定時間有一滴水滴落下第一滴水落到地面的時刻,正好是第六滴水離
10、開屋頂的時刻如果水滴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求第一個水滴落地的時刻空中各相鄰的兩個水滴2間的距離.(g=10m/s)解析:把六個水滴看作一個水滴的自由落體運動.則由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用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律進行解答從第六滴剛離開屋頂的時刻算起,由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律可得,通過相等的時間間隔內各相鄰水滴的間距之比為:si:AS2:AS3:AS4:AS5=1:3:5:7:9則厶Si=x25m=1m故AS2=3ASi=3m,AS3=5ASi=5m,AS4=7ASi=7m,AS5=9Asi=9m第三關:訓練關笑對高考隨堂訓練i.i97i年7月26號發射的阿
11、波羅一i5號飛船首次把一輛月球車送上月球,美國宇航員科特駕駛月球車行駛28千米,并做了一個落體實驗: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時釋放羽毛和鐵錘,如圖所示.出現的現象是()A. 羽毛先落地,鐵錘后落地B.鐵錘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 鐵錘和羽毛都做自由落體運動,重力加速度為9.8m/S2D. 鐵錘和羽毛都做自由落體運動,同時落地2. 從地面豎直上拋一物體A,同時在離地面某一高度處有另一物體B自由落下,兩物體在空中同時到達同一高度時速度都為v,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物體A上拋的初速度和物體B落地時速度的大小相等B.物體A、B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等C.物體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B開始下落的高度相同D.兩
12、物體在空中同時達到同一高度處一定是B物體開始下落時高度的中點3. 某人在高層樓房的陽臺外側上以20m/S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石塊,石塊運動到離拋出點i5m處所經歷的時間可以是(空氣阻力不計,g取i0m/s2)()A.1sB.2sC.3sD.(2+)s4. 在一根輕繩的上、下兩端各拴一個小球,一人用手拿住上端的小球站在某高臺上,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為t.如果將它們開始下落的高度提高一些,用同樣的方法讓它們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將()A.減小B.增大C.不變D.無法判定5. 某科技館中有一個展品,該展品放在較暗處,有一個不斷均勻滴水的水龍頭(剛滴出的水滴速
13、度為零),在某種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觀察到一種奇特的現象:只要耐心地緩慢調節水滴下落的時間間隔,在AB、C、D所示,其右邊數值的適當的情況下,看到的水滴好像都靜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動(如圖中單位是cm.要出現這一現象,所用光源應滿足的條件是(取g=10m/s2)()B.頻閃發光,間歇時間為0.30sC.頻閃發光,間歇時間為0.14sD.頻閃發光,間歇時間為0.17sA.普通的白熾光源即可C*50-100(uiii課時作業八自由落體與豎直上拋運動1. 一物體在做自由落體運動的過程中A.位移與時間成正比B.加速度與時間成正比C.加速度不變化D.速度與位移成正比2.一個小石塊從空中v,經過c點時的速度
14、為a點自由落下,先后經過b點和c點.不計空氣阻力3v.則ab段與ac段位移之比為().已知它經過b點時的速度為A.1:3B.1C.1D.13將一小球以初速度為v從地面豎直上拋后,經過4s小球離地面高度為2s到達相同高度,g取10m/s2,不計阻力,則初速度vo應()6m.若要使小球豎直上拋后經A. 大于vB.小于vC.等于vD.無法確定4.從水平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在空中運動到最后又落回地面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物體上升階段的加速度與物體下落階段的加速度相同.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條件下,B. 物體上升階段的加速度與物體下落階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物體上升過程經歷的時間等于物體下落過程經
15、歷的時間D. 物體上升過程經歷的時間小于物體下落過程經歷的時間5. 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5s內物體的()A.路程為65mB.位移大小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m/sD.平均速度大小為13m/s,方向向上6. 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中,某人從車窗相對于車靜止釋放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用固定在路邊的照相機對汽車進行閃光照相,照相機閃兩次光,得到清晰的兩張照片,對照片進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為0.5s:第一次閃光時,小球剛釋放,第二次閃光時,小球剛好落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汽車前進了5m兩次閃光時間間隔內,小球
16、的水平位移為5m根據以上信息能確定的是(已知g取10m/s2)()A.小球釋放點離地的高度B.第一次閃光時小球的速度大小C.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D.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7. 某同學在一根不計質量且不可伸長的細繩兩端各拴一個可視為質點的小球,然后拿住繩子一端的小球讓繩子豎直靜止后,從三樓的陽臺上由靜止無初速度釋放小球,兩個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為T.如果該同學用同樣的裝置和同樣的方法從該樓四樓的陽臺上放手后,讓兩小球自由下落,那么,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將(空氣阻力不計)()A.不變B.增加C.減小D.無法確定8.在一豎直磚墻前讓一個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軌跡距離磚墻很近.現用照相機
17、對下落的石.已知每層磚(包括磚縫)子進行拍攝.某次拍攝的照片如圖所示,AB為小石子在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跡的平均厚度約為6.0cm,A點距石子開始下落點的豎直距離約1.8m估算照相機這次拍攝的“曝光時間”最接近()A.2.0X10-1sB.2.0X10-2sC.2.0X10-3sD.2.0X10-4s9. 如圖是自由落體(小球)的頻閃照相的照片,照片上相鄰的像是相隔同樣的時間拍攝的,如果照相機的頻閃周期為匚s,則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是多少?10. 在一部電梯內,用繩子將一只小球懸掛在頂板上,小球離電梯底板高為h=2.5m.電梯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10m/s2豎直向上運動,在電梯運動過程中,懸
18、掛小球的繩突然斷掉,求:(1)小球落到底板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2)懸繩若是在電梯運動1s后斷開的,在小球落向底板的時間內,從地面上的人看來,小球是怎樣運動的;位移是多少11. 一礦井深為125m在井口每隔一段時間落下一小球,當第十一個小球剛好從井口開始下落時,第一個小球恰好到達井底,相鄰兩個小球開始下落的時間間隔是多少?此時第三個小球和第五個小球相距多遠?12. 如圖所示,一個氣球以4m/s的速度從地面勻速豎直上升,氣球下懸掛著一個物體,氣球上升到217m的高度時,懸掛物體的繩子斷了,則從這時起,物體經過多少時間落到地面?(不計空氣阻力)自由落體與豎直上拋運動第一關:基礎關展望高考基礎知識一
19、、自由落體運動知識講解1. 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自由落體運動2. 特點 初速度vo=O. 受力特點:只受重力作用,沒有空氣阻力或空氣阻力可以忽略不計 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方向始終豎直向下3. 運動性質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4. 自由落體加速度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方向: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大小:隨地點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計算中取g=9.8m/s2,題中有說明或粗略計算中也可取g=10m/s2.在地球表面上從赤道到兩極,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增大而逐漸增大;在地球表
20、面上方越高處的重力加速度越小.在其他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可簡單認為與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相同5. 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自由落體運動可以看成勻變速直線運動在vo=O,a=g時的一種特例,因此其運動規律可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般公式得出勻哎速戌線運動的一般規律fl由蓿體運動耳=Wat磯=欝1£文=先十9ar12曲一說=2ax=2爐"活學活用1. 關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物體豎直向下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B.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C. 在自由落體運動過程中,不同質量的物體運動規律相同D. 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位移與時間成反比解析:自由落體運動
21、是指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豎直向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A選項加速度不一定為g,故A錯.B選項中物體的初速度不一定為0,運動方向也不一定豎直向下,不符合自由落體的定義,故B錯.加速度g與質量無關,則運動規律也與質量無關,故C對自由落體的位移:x=gt2,x與t2成正比,故D錯答案:C二、豎直上拋運動知識講解1. 概念: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去,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叫豎直上拋運動2. 基本特征:只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豎直向上,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a=-g.3. 豎直上拋運動的基本規律速度公式:V=Vo-gt位移公式:x=vot-速度一位移關系:v2-=-2gx4. 豎直上拋運動的基本
22、特點 上升到最高點的時間t=Vo/g. 上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與從最高點落回到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落回到拋出點的速度與拋出時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上升過程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利用其運動的對稱性解決問題有時很方便 上升的最大高度H=活學活用2. 在h=12m高的塔上,以一定初速度豎直上拋出一個物體,經t=2s到達地面,則物體拋出時初速度vo多大?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離地面的高度)(g取10m/s2)解析:方法一:把物體看做勻減速上升和自由下落兩個過程.設上升時間為t1,下降時間為t2.則物體拋出的初速度vo=gti,物體上升到達最高點時離地面的高度H=:|,同時*,又ti+t2=t=2s
23、,聯立以上四式得vo=4m/s,H=12.8m.方法二:看做豎直向上的勻減速運動.由于落地點在拋出點的下方,所以h=-12m.則:h=vot-.211,得vo=4m/s,物體上升到達最高點時離塔的距離h'=卜=0.8m,物體離地面的最大高度H=h+h'=12.8m.答案:4m/s12.8m點評:比較二步分析法和整體分析法,可以看到它們共同之處是都認定運動全過程中的加速度為恒量,即是重力加速度,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只要公式應用得當,運算正確,算得的結果肯定一致.它們的區別在于二步分析法比較形象,容易接受,但計算比較麻煩.整體分析法較為抽象,但對運動實質理解得較為透徹,具體運算簡
24、便(運用時需要特別注意公式的矢量性)第二關:技法關解讀高考解題技法一、豎直上拋運動的基本處理方法技法講解處理豎直上拋運動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分段法和整體法.1. 分段法:把豎直上拋運動分為兩段: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上升階段可以看作初速度為V。、末速度為0、加速度a=-g的勻減速直線運動;下降階段可以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這兩段都符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2. 整體法:從整體看來,運動全過程中的加速度恒定,且方向與初速度V。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把豎直上拋運動看作是一個統一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而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不過是整體運動的兩個過程,在取初速度Vo的方向為正方向的條件下,可以直接應用公式Vt=Vo-
25、gt和S=Vot-gt2等進行計算.若物體位于拋出點上方,則位移S為正值;若物體位于拋出點下方,則位移S為負值.如果把豎直上拋運動按整體來處理,各量要嚴格按照正負號法則代入公式,且這種方法求出的是物體的位移,而不是路程,如果求路程則用分段法典例剖析例1.氣球以5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它上升到150m時,氣球下面繩子吊的重物掉下,則重物經多長時間才能落回到地面?到達地面時的速度是多大?解析:(1)分段法重物落回到地面所用的時間:t=t1+t2=6s.,2F落階段:vt=2g(h1+h2)整體法繩子斷后,重物以初速度v°=5m/s做豎直上拋運動取向上為正方向,則落回到地面時重物的位移h
26、=-150m,a=-g,根據v/-v°2=-2gh得vt=|m/s=55m/s二、運用對稱性巧解豎直上拋問題技法講解豎直上拋運動的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具有對稱性,包括速度對稱和時間對稱1. 速度對稱上升和下降過程經過同一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 時間對稱上升和下降過程經過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相等典例剖析例2.以vo=2Om/s的速度豎直上拋一小球,2s后以同一初速度在同一位置上拋另一小球,則兩球相遇處離拋出點的高度是多少?解析:(1)根據速度對稱性得:-vo-g(t+2)=vo-gt,解得t=1s,代入位移公式h=vot-gt2得:h=15m.(2)根據位移相同得:
27、22vo(t+2)-丫g(t+2)=vot-xgt,解得t=1s,代入位移公式得h=15m.三、利用勻變速運動推論解自由落體運動技法講解熟練掌握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律是解答此題的關鍵在運用這些規律解題時,一定要注意這些特殊規律的適用條件,否則容易出現題目的錯解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一種具體而又特殊的運動在求解有關問題時,除注意應用其他規律外,還要特別注意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律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應用典例剖析例3在一座高25m的屋頂邊,每隔一定時間有一滴水滴落下第一滴水落到地面的時刻,正好是第六滴水離開屋頂的時刻如果水滴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28、求第一個水滴落地的時刻空中各相鄰的兩個水滴間的距離.(g=10m/s2)解析:把六個水滴看作一個水滴的自由落體運動.則由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用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律進行解答從第六滴剛離開屋頂的時刻算起,由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律可得,通過相等的時間間隔內各相鄰水滴的間距之比為:si:AS2:AS3:AS4:AS5=1:3:5:7:9則厶Si=x25m=1m故AS2=3ASi=3m,AS3=5ASi=5m,AS4=7ASi=7m,AS5=9ASi=9m第三關:訓練關笑對高考隨堂訓練i.i97i年7月26號發射的阿波羅一i5號飛船首次把一輛月球車送上月球,
29、美國宇航員科特駕駛月球車行駛28千米,并做了一個落體實驗: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時釋放羽毛和鐵錘,如圖所示.出現的現象是()A.羽毛先落地,鐵錘后落地B.鐵錘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 鐵錘和羽毛都做自由落體運動,重力加速度為9.8m/S2D. 鐵錘和羽毛都做自由落體運動,同時落地解析:由于物體在月球表面只受重力,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鐵錘和羽毛同時落地,但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要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選項D正確答案:D2. 從地面豎直上拋一物體A,同時在離地面某一高度處有另一物體B自由落下,兩物體在空中同時到達同一高度時速度都為v,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A上拋的初速度和物體B落地時速度的
30、大小相等B.物體A、B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等C. 物體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B開始下落的高度相同D. 兩物體在空中同時達到同一高度處一定是B物體開始下落時高度的中點答案:AC3.某人在高層樓房的陽臺外側上以20m/S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石塊,石塊運動到離拋出點i5m處所經歷的時間可以是(空氣阻力不計,g取10m/s2)()A.1sB.2sC.3sD.(2+)s答案:ACD4.在一根輕繩的上、下兩端各拴一個小球,一人用手拿住上端的小球站在某高臺上,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為t.如果將它們開始下落的高度提高一些,用同樣的方法讓它們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將()A.減
31、小B.增大C.不變D.無法判定解析:兩球在落地之前都做自由落體運動,速度時刻相同當下端小球著地后,上端小球繼續做勻加速運動若開始下落的高度提高一些,則下端小球著地時兩球的速度較大,由于此后上端小球的運動位移等于繩長不變,所以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將減小,選項A正確答案:A5. 某科技館中有一個展品,該展品放在較暗處,有一個不斷均勻滴水的水龍頭(剛滴出的水滴速度為零),在某種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觀察到一種奇特的現象:只要耐心地緩慢調節水滴下落的時間間隔,在B、C、D所示,其右邊數值的適當的情況下,看到的水滴好像都靜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動(如圖中A、單位是cm).要出現這一現象,所用光源應滿足的條件是(
32、取g=10m/s2)()B.頻閃發光,間歇時間為0.30sC.頻閃發光,間歇時間為0.14sD.頻閃發光,間歇時間為0.17sA.普通的白熾光源即可解析:水滴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由A、B、C、D的位置可知,C*-50-100J120(uii)ULx=Xcd-xbC=Xbc-xAB=0.3m,則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厶x=gt2可知,只要調節水滴下落的時間間隔為t,看到的水滴就好像都靜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動疋0.17s,故選項D正確.答案:D點評:無論自由落體運動還是豎直上拋運動,律及推論照樣能適用.其實質都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因此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課時作業八自由落體與豎直上拋運動1. 一物體在做
33、自由落體運動的過程中A.位移與時間成正比B.C.加速度不變化D.()加速度與時間成正比速度與位移成正比解析:由自由落體運動公式s=*gt2可知位移與時間的二次方成正比,選項A錯;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為恒量,選項B錯C正確;由v2=2gs可知速度與位移s的二次方根成正比;選項答案:C2. 一個小石塊從空中a點自由落下,先后經過b點和c點.不計空氣阻力.已知它經過b點時的速度為v,經過c點時的速度為3v.則ab段與ac段位移之比為()A.1:3B.1;5C.1:8D.1:9解析:由v=gt可知小石塊在ab段運動時間與ac段運動時間之比為1:3,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小石塊在ab段運動的平
34、均速度與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3,則ab段與ac段位移之比為1:9.答案:D3. 將一小球以初速度為v從地面豎直上拋后,經過4s小球離地面高度為6m.若要使小球豎直上拋后經2s到達相同高度,g取10m/s2,不計阻力,則初速度V。應()A.大于vB.小于vC.等于vD.無法確定解析:本題中小球到達高度為6m時,速度大小和方向未給出,不知物體是上升還是下降,應當作出判斷.由自由落體運動知,在前2s內的位移是20m,故題中所給的4s、2s均是小球上升到最大高度再返回到6m的高度所用的時間.由豎直上拋運動特點t上=t下知:第一次上拋,小球未返回拋出點就用去了4s,故第一次上拋上升到最大高度所
35、用的時間要大于2s而小于4s;同理,第二次上拋到達最大高度所用的時間大于1s而小于2s.所以,可判斷第一次上拋到達的最大高度要大于第二次上拋到達的最大高度,故選B.答案:B4. 從水平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在空中運動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條件下,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物體上升階段的加速度與物體下落階段的加速度相同B. 物體上升階段的加速度與物體下落階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物體上升過程經歷的時間等于物體下落過程經歷的時間D. 物體上升過程經歷的時間小于物體下落過程經歷的時間解析:物體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只受重力,則物體上升和下落階段加速度相同,大小為g,方向向上,所以A
36、正確;又上升和下落階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過程所經歷的時間相等,C項正確;此題考查豎直上拋運動,它是一個特殊的勻變速運動.答案:AC5. 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5s內物體的()A.路程為65mB.位移大小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m/sD.平均速度大小為13m/s,方向向上解析:上拋時間5s內的路程A對;5s內的位移方向向上,B正確;速度的改變量v=vt-v0=-gt下-v0=-10,D錯誤.答案:AB111-,、x2m-s-30m-s-=-50m-s-,C錯,平均速度6. 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中,某人從車
37、窗相對于車靜止釋放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用固定在路邊的照相機對汽車進行閃光照相,照相機閃兩次光,得到清晰的兩張照片,對照片進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為0.5s:第一次閃光時,小球剛釋放,第二次閃光時,小球剛好落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汽車前進了5m兩次閃光時間間隔內,小球的水平位移為5m根據以上信息能確定的是(已知g取10m/s2)()A.小球釋放點離地的高度B.第一次閃光時小球的速度大小C.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D.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解析:根據題中信息能確定小球釋放點離地的高度為h二月gT2=1.25m;第一次閃光時小球與汽車速度相同,大小為vo=彳=10m/s;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為巴=10m/s,但不能判斷汽車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A、BD.答案:ABD7. 某同學在一根不計質量且不可伸長的細繩兩端各拴一個可視為質點的小球,然后拿住繩子一端的小球讓繩子豎直靜止后,從三樓的陽臺上由靜止無初速度釋放小球,兩個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為T.如果該同學用同樣的裝置和同樣的方法從該樓四樓的陽臺上放手后,讓兩小球自由下落,那么,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將(空氣阻力不計)()A.不變B.增加C.減小D.無法確定解析:球從越高的地方下落,接近地面時其平均速度越大,故下落相同的距離所用時間越少答案:C8. 在一豎直磚墻前讓一個小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論建設工程合同的法律問題
- 便利店加盟合同書樣本2025
- 深圳二手房買賣合同要點
- 人才合作合同
- 云南省迪慶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上海戲劇學院《藥物合成反應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點2025年高三下學期暑假聯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濰坊理工學院《云南原生態民族音樂》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宿松縣2024-2025學年小學六年級第二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二手房產合同轉讓協議書
- 【精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脫式計算》(含簡便運算)專項練習題
- 常用檢驗項目的醫學決定水平
- 急診及重癥醫學-機械通氣
- YY/T 1248-201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 SH/T 1673-1999工業用環己烷
- 重癥醫學科各項規章制度匯編
- 平面位置(軸線)測量記錄表
- 生物制造國內外狀況課件
- 處分通報范文員工處分通報范文4篇
- 幼兒園大班數學口算練習題可打印
- 罰沒收繳物品處理管理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