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知識點歸納學生、教師_第1頁
師說知識點歸納學生、教師_第2頁
師說知識點歸納學生、教師_第3頁
師說知識點歸納學生、教師_第4頁
師說知識點歸納學生、教師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師說知識點歸納(完整全新一一學生版)班級姓名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釋: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2 .或師焉,或不焉。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義:1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士大夫之族2 .是故圣布圣,愚益愚6.今其智不反不能及3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7.六藝經傳,皆通習之4 .小學而大遺8.作師說以貽之三、解釋下列句中畫線詞古今異義:1 .古之學者必有師。古義:今義:2 .是故,弟子丕出不如師。古義:今義:3 .芨貴無賤,無長無少。古義:今義:4 .吾從而師之。古義:今義:5 .今之眾人。古義:今義:6 .小學而大遺。古義:今義:7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古義:今

2、義:四、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1)吾師道也(2)吾從而師之(3)而恥學于師(4)孔子師鄭子(5)其下圣人也亦遠矣(6)小學而大遺(7)吾未見其明也(8)惑而不從師(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0)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五、解釋一詞多義(實詞):1 .師古之學者必有師。吾師道也。齊師伐我。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吾從而師之。一2 .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3 .惑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蠖粡膸? .行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余嘉其能行古道。必能使行陣和睦5 .復師道之不復可知矣!雖有槁暴,不復挺者。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6 .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會天大

3、雨,道不通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7 .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8 .從惑而不從師六、解釋下面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1.而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則知明而行無過也行弗亂其所為山重水復疑無路不敢出一言以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其為魘足之道也。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廢先王之道。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吾從而師之吾從而師之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人非生而知之者惑而不從師小學而大遺則群聚而笑之擇師而教之如是而已2 .之青,取之于藍。古之學者必有師。人非生而知之者。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作師說以貽之。

4、彼童子之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六藝經傳皆通習之。3 .于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善假于物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而恥學于師。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其皆出于此乎?不拘于時,學于余。4 .乎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皆出于此乎?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嗚乎!師道之不復也可知矣!5 .其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歟。6 .則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出則無敵國外患者7 .也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其可怪也歟8 .所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

5、解惑也。圣人之所以為圣。七、判斷下列句子是何種特殊文言句式: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2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3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4 .吾從而師之。5 .師不必賢于弟子。6 .學于余。7 .恥學于師。8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9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10 .不拘于時。八、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譯文: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譯文:2、吾師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譯文: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譯文: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惑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譯文:5、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

6、羞,官盛則近諛。譯文: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譯文: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譯文:8、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譯文:師說知識點歸納(完整全新一一教師版)、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釋: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同:授二一教授一。)2 .或師焉,或不焉。(丕;一同二杳二指丕叢師學習。)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義:1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豈,難道)2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3 .于其用也,則恥師焉(自己)4 .小學而大遺(丟棄)5 .士

7、大夫之族(婁)6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7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爸遢.)8 .作師說以貽之(贈送一)三、解釋下列句中畫線詞古今異義:1.古之學者必有師。古義:求學的人.今義:指在望術上無二定成就的A一2.是故,弟子丕必L不如師。古義:丕At.今義:而要一一3.芨貴無賤,無長無少。古義:無論一今義:.沒有”一常為否定副詞4.吾從而師之。古義:跟隨J而且一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5.今之眾人。古義:二®人今義:4多人一6.小學而大遺。古義:小的方面學習一.;今義:指小學教育的尬段7.師者,近此傳道受業解惑也古義:用:來一一的一,今義:因果關系連詞四、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O9

8、 1)吾師道也(名詞意動,以為師)10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11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12 )孔子師鄭子(名同意動用法以二二為師一)13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名詞作動詞,低壬)14 )小學而大遺(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15 )吾未見其明也(形容詞作名詞,高明的地方)16 )惑而不從師(形容詞作動詞,遇到疑難問題)17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度一容詞作名詞,圣明的人_、愚昧的人)18 0)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動詞使動用法,使學習)五、解釋一詞多義(實詞):1 .師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叢師求學一)吾從而師之。(以二二二為師.

9、)吾師道也。(姜過)齊師伐我。(雀隊)2 .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鱾鳎┝嚱泜鹘酝曋?。(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3 .惑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惑)惑而不從師(有疑惑)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4 .行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走路)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實行)必能使行陣和睦(隊伍,行列)則知明而行無過也(品行,行為)行弗亂其所為(用行動)5 .復師道之不復可知矣?。ɑ謴停╇m有槁暴,不復挺者。(獸2.X.)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再,又)山重水復疑無路(重復,繁復)不敢出一言以復(回答,回復)6 .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規律)師道之不

10、傳也久矣。(風尚一,佞統一)會天大雨,道不通(道路)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道義.一道德一)此其為魘足之道也。(方法)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_)廢先王之道。(治國策略)7 .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解答,解釋一)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理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理解)8 .從惑而不從師(跟隨,)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一自.)六、解釋一詞多義(虛詞)1 .而吾從而師之吾從而師之(連詞,表順承,不譯)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五)人非生而知之者(連危走曲永,示譯)惑而不從師(連詞,表轉折,去口)小學而大遺(連詞,表轉折,但是)則群聚而笑

11、之(連詞,表修飾,不譯)擇師而教之(連詞,表順承,不譯)如是而已(與“已”向耳,至既述語氣,而已,罷了)2 .之青,取之于藍。(代靛青)古之學者必有師。而)人非生而知之者。(后n知識、道理等)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心旨於童子)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的標志)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主謂之間取和布子獨立作)作師說以貽之。(代瓦他,指一李唬)彼童子之師。(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音節血詞)3 .于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從,比)善假于物也。(介詞,表對象,可不譯)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而恥學于師。_(向)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對于)其皆

12、出于此乎?(從)不拘于時,學于余。(被,向)4 .乎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對)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于“于”、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后二個是二比:一,表比較.)一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語氣動詞表反問一,譯為'嗎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助皿表面虬.譯為一:嗎,或:吧:)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語氣助詞表感嘆一一與廣嗟”連用“連為一唉二嗚乎!師道之不復也可知矣?。ū砀袊@,與“嗚”連用,譯為“唉”)5 .其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按~-那些一指代疑難一問題J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一(代詞“他,一指代生一壬吾甫二者)_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其皆出于此乎。(副詞,

13、表揣新語氣,滅麻)其可怪也歟。(副疝垣“取”而合同向前語氣,相當于“這不是嗎?”)6 .則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去Q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就)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如果)7 .也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可扇,爰停板)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審語氣跖扁,受停就其可怪也歟(旬末語氣M詞,萬“歟”連而,加強語氣)8 .所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用來的)圣人之所以為圣。(的原因)七、判斷下列句子是何種特殊文言句式: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一(判斷句)2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判斷旬一)3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工省略句一)

14、.4 .吾從(之)而師之。省略句)一5 .師不必賢于弟子。一(狀語后置句6 .學于余。(狀語后置句7 .恥學于師。(狀語后置句)一8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句)一9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句)一10 .不拘于時。.(被動句)八、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譯文: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譯文: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2、吾師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譯文: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譯文: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一如.在在的地方一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惑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譯文二(二方面)一丕通曉句一讀一一(另二方一面)不能解決疑惑一,有的(句讀)同老一.師生習“有的4疑惑)卻丕向老師堂習二一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血)放棄(不學),我沒有看出那些人是明智的。5、初與公存*目若足,道相面也幾可則足印官盛則近諛。”譯文: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年證,(以)官職高(而又為帕,就血手諂如了。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