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綜合測試(歷史舊人教版高三)一、 單項選擇題:、秦王嬴政為滅六國、實現統一而采取一個著名的戰略。根據他滅六國的順序,推測主要戰略是指A、遠交近攻 B、近交遠攻 C、先弱后強D、先強后弱2、秦朝之所以能“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其主要原因 A、社會經濟大發展B、國家實現統一C、秦始皇雄才大略D、秦朝推行法治3、秦始皇大量遷移人口到邊遠地區,這些地區之一是河套一帶遼東一帶珠江流域東南沿海A、 B、 C、 D、4、劉邦實行的治國措施與政策中動機與效果明顯矛盾的是A、休養生息B、沿用秦朝的郡縣制 C、分封通行子弟作王D、對匈奴的“和親”政策5、造成“藩國始分,而子
2、弟畢侯”的舉措是 A、劉邦分封異姓王B、劉邦分封同姓王 C、漢武帝頒布推恩令D、漢武帝頒布“附益法”6、鐵器傳入珠江流域和西域,是在A、戰國和秦朝B、戰國和西漢C、秦朝和西漢 D、秦朝和西漢7、中國和歐洲直接交往的記載,最早見于A、春秋 B、史記C、漢書 D、后漢書8、形成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封建國家分裂的社會根源是、北方各民族人民因戰亂大量南遷、漢族統治者偏安江南一隅、南北方經濟發展的差距加大、東漢豪強地主勢力惡性膨脹9、道教在民間興起與變成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宗教分別始于、西漢和西晉、西漢和東晉、東漢和西晉、東漢和東晉10、經過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在漢代被賦予新的含義,這里的新含義“新”在
3、A、人定勝天 B、實施仁政 C、君權神授 D、以德治民11、我國古代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以儒家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補局面的時間是A、西漢 B、東漢 C、三國 D、南北朝 12、西漢初年,封國制度威脅著中央集權制,封國問題的基本解決是在A、漢高祖在位時 B、漢文帝在位時 C、漢武帝在位時 D、韓光武帝在位時13、秦朝統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了東周以來政治弊端的重要舉措是A、推廣郡縣制度 B、建立皇帝制度 C、確立三公九卿制度 D、依法治理國家14、兩漢與秦朝對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不包括A、修建防御工事 B、和親與互市 C、進行戰爭 D、遷民屯邊15、西漢和東漢在處理民族問題上相同之處是取得反擊
4、匈奴戰爭的重大勝利同西域各族發展友好關系設置管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郡縣解除了匈奴對西域的控制A、 B、 C、 D、16、戰國、秦漢時匈奴的戰爭多被看作是正義和進步的,這主要是由于其性質A、是先進反對落后的戰爭 B、是單純防御性戰爭C、是反掠奪反奴役的戰爭 D、是反對外族侵略的戰爭17、南北朝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特點是A、北方少數民族學會農業生產 B、南北經濟發展趨向平衡C、農作物新品種的大量引進 D、出現了經濟重心東移南移的趨勢 后漢書·西域傳記載:“至漢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注:日南,漢代郡名,轄越南北部一些
5、地方)據此回答18-20題。18、引文中所說的“大秦”就是A、安息帝國 B、羅馬帝國 C、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D、阿拉伯帝19、依據上述材料,這位大秦安敦的使臣來到我國的途徑是A、自西域經陽關而來 B、越蔥嶺經河西走廊而來 C、從天竺經云貴高原而來 D、由東南亞航海而來20、下列各項關于“大秦王安敦遣使”來華“始乃一通焉”的評述,正確的是A、是正史關于中國與外國官方外交的最早記載 B、是絲綢之路正式開通的標志C、是正史關于中國同歐洲直接往來的最早記載 D、是基督教傳入我國的開始21、秦始皇陵墓的兵馬俑 A、整體表現了秦國軍陣的雄偉氣勢 B、個體形象寫實傳神,是中國瓷器藝術的精品 C、其中的說唱俑
6、和雜技俑造型生動活潑 D、有車兵、步兵、騎兵等不同的兵種,排列有序,氣勢磅礴,是秦王朝強大軍隊的縮影22、范縝與王充都是古代唯物論思想家,他們思想的共同點是A、自然界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 B、人是能夠戰勝自然的C、都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D、人的精神和肉體共存亡23、我國古代的農學家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經驗的積累。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書中認為“耕鋤不以水旱息功,必獲豐年之收”。這主要強調A、因地種植 B、不誤農時 C、改革工具 D、改良技術24、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的核心是 A、人定勝天 B、勞心者治人 C、獨尊儒術 D、君權神授25、下列歷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馬遷寫入史記>>的是:A、晉
7、楚城濮大戰 B、秦始皇巡游天下 C、漢武帝泰山封禪 D、西漢設置西域都護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迅速開發,北方發展相對緩慢。據此回答2631題:26、六朝時期,江南農業開發。其中,成為產糧區的是洞庭湖流域鄱陽湖流域成都平原閩江流域A、 B、 C、 D、27、南北朝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特點是 A、南方經濟已超過北方 B、北方經濟仍處于明顯領先地位C、南北方經濟趨于平衡狀態 D、農作物新品種得以廣泛種植28、從南北朝時期江南得到開發的最直接原因看A、科技發展的結果 B、政策調整的結果 C、大批中原人口的結果 D、階級斗爭的結果29、“灌剛法”是指 A、制鋼范,灌鋼水 B、把生鐵和收鐵合煉 C、
8、“雜煉生鐵作刀鐮” D、“清水要其鋒”30、從東晉南朝的古墓中,考古工作者發現的瓷器,大多是 A、白瓷 B、黑瓷 C、青瓷 D、鈞紅31、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民族交往頻繁,人們的衣食住行、習俗風尚也相互影響。與以前相比,南北朝我國人民的食品結夠中地位逐步上升的糧食作物有A、水稻、甘薯 B、小麥、水稻 C、甘薯、小麥 D、水稻、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科技、文學、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據此回答3236題32、下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文化藝術成就對應有誤的是A、祖沖之提出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 B、陶淵明歸園田居C、鐘繇開始把隸書轉化為楷書 D、顧愷之女史箴圖33、齊民要術的下列內容中,最能體現
9、其時代特征的是A、農產品的加工 B、農作物的種植方法 C、家畜、家禽和魚類的飼養 D、游牧民族的生產經驗總結34、南北朝時期,宗教廣泛流行,在下列哪些文化領域得到直接反映建筑雕刻繪畫哲學 A、 B、 C、 D、35、佛教不是邪教,其理由主要是佛教不以斂財為目的佛教有益于社會穩定佛教能教人積德行善佛教能使人得到安慰 A、 B、 C、 D、36、道教的興起 和變成地主階級的宗教分別始于A、西漢和東漢 B、西漢和東晉 C、東漢和西晉 D、東漢和東晉37、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能獨創一家,關鍵是由于他A、擅長多種書法,多才多藝 B、創作蘭亭序聞名天下C、注意吸收前人書法精華 D、具有書法藝術的天賦38、從
10、上題結論看,王羲之的書法獨創一家,體現了A、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事物是對立統一的C、事物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事物是發展變化的39、王羲之能夠吸收前人書法精華達到獨創一家,這表明A、外因有時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B、內因通過外因起作用C、內因與外因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D、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40、南北朝時期,民歌大為盛行。南方民歌纏綿婉轉,多描寫愛情,代表作有A、采桑度 B、敕勒歌 C、木蘭辭 D、蒿里行二、問答題41、吳師道昭君出塞圖中題曰:“平城圍后幾和親,不斷邊烽與戰塵,一出寧胡終漢世,論功端合勝前人。”王峻題明妃出塞圖云:“塞上香風暗度時,琵琶聲急馬蹄遲,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
11、萬師。”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西漢初期對匈奴采取什么政策?其歷史原因是什么?漢初實行這一政策有何積極意義?請你對上面兩手詩的觀點作一簡要評述。(1)和親政策(2)歷史原因:戰國時,匈奴強大,經常出兵南下掠奪,秦時北伐,修長城,暫時緩和了漢與匈奴的矛盾;現實原因:漢初,國力困乏,對匈奴戰爭處于劣勢。(3)積極意義:和親政策在當時是進步的,加強了漢匈兩族友誼和交流;昭君從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不惜犧牲個人幸福,喚取北部邊疆的和平與安寧;和親、出塞,使邊塞烽煙熄滅,解除了廣大人民的征戰之苦。(4)評述:兩詩頌揚另外昭君在加強漢匈兩族友誼、團結方面所做的巨大貢獻,這一點應先充分肯定。但兩詩的作者把漢族和匈奴
12、和好的決定因素看成是“昭君出塞”一事是錯誤的。漢匈兩族由戰爭轉向友好相處的根本原因是兩族人民飽受戰爭之苦,渴望和平安定,和平相處符合兩族人民的根本利益。42、有人說長城是封閉保守的象征,也有人認為長城在秦漢帝國向西開拓推進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你同意哪種觀點?(1)同意第一種看法:因為長城的修筑是一種消極被動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了閉關鎖國的作用。(2)同意第二種看法。 因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成為西漢在西域政治軍事據點,成為中原先進經濟文化 在西域的傳播站,對匈奴的進攻起了屏護作用,保證了漢朝同西域的交通暢通,所以說具有關鍵意義。43、用史實簡要說明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南北文化發展的共同
13、之處,并指出在這二三百年間中華文明發展的突出特點。南北文化發展的共同之處:(1)科學技術都得到顯著發展:南朝祖沖之在數學方面成就很突出;北朝賈思勰有齊民要術,酈道元著有水經注,對后世影響都很大。(2)佛教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很大:北方的石窟藝術與南方的佛寺建筑等;反佛、滅佛也都有發展,南朝范縝提出“神滅論”,從理論上打擊了佛教。(3)在民歌、書法藝術等方面,雖然南北格局特色,但都有突出發展。 特點:(1)各族人民共同發展了我國的文化,民族融合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大批中原人口南遷,使南方較多地保存并發展了傳統文化;少數民族內遷黃河流域,接受中原先進文化;漢族傳統文化也吸納了少數民族文化的精華。(
14、2)建立在農耕經濟基礎上的中國古代文明得以繼續發展。 (3)出現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的成就。 (4)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繼承與發展了前代文化成果,又為隋唐文化昌盛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與條件。答案一、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BBCCDDDDCDCABDCBBDC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ADBDDACCBCBADCADCADA二、問答題:41、(1)和親政策(2)歷史原因:戰國時,匈奴強大,經常出兵南下掠奪,秦時北伐,修長城,暫時緩和了漢與匈奴的矛盾;現實原因:漢初,國力困乏,對匈奴
15、戰爭處于劣勢。(3)積極意義:和親政策在當時是進步的,加強了漢匈兩族友誼和交流;昭君從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不惜犧牲個人幸福,喚取北部邊疆的和平與安寧;和親、出塞,使邊塞烽煙熄滅,解除了廣大人民的征戰之苦。(4)評述:兩詩頌揚另外昭君在加強漢匈兩族友誼、團結方面所做的巨大貢獻,這一點應先充分肯定。但兩詩的作者把漢族和匈奴和好的決定因素看成是“昭君出塞”一事是錯誤的。漢匈兩族由戰爭轉向友好相處的根本原因是兩族人民飽受戰爭之苦,渴望和平安定,和平相處符合兩族人民的根本利益。42、(1)同意第一種看法:因為長城的修筑是一種消極被動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了閉關鎖國的作用。(2)同意第二種看法。 因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成為西漢在西域政治軍事據點,成為中原先進經濟文化 在西域的傳播站,對匈奴的進攻起了屏護作用,保證了漢朝同西域的交通暢通,所以說具有關鍵意義。43、南北文化發展的共同之處:(1)科學技術都得到顯著發展:南朝祖沖之在數學方面成就很突出;北朝賈思勰有齊民要術,酈道元著有水經注,對后世影響都很大。(2)佛教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很大:北方的石窟藝術與南方的佛寺建筑等;反佛、滅佛也都有發展,南朝范縝提出“神滅論”,從理論上打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真題模擬試題及答案
- 理財中的法律合規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證券投資生態變化的典型案例考題及答案
- 高效閱讀材料準備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的核心試題及答案
- 完整注冊會計師考試框架試題及答案
- 針對園藝師考試的個性化備考計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內部審計知識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難點及解答試題及答案
- 油炸食品制造業中的食品安全與產業鏈協同考核試卷
- 機車直流電機的電力拖動-直流電機的基本方程
-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川教版(三起)四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卷(解析版)
- 互聯網信息審核員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匯總)
- 湖南省長沙市實驗小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
- 完美公司瑪麗艷美的觀念
- 硫酸生產技術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化學平衡及動力學
- 浙攝影版(2020)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認識計算機(課件)
- 第七講-信息技術與大數據倫理問題-副本
- 校園安全常識測試題卷
- 建筑用玻璃ccc標準
- 新版PFMEA自動判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