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校本課程教案 陶淵明與彭澤彭澤二中 王彭忠教學目標:1、了解有關彭澤的文化名人,激發學生對家鄉文化歷史的關注與熱愛。2、感受品味陶淵明的人格魅力,認識陶淵明詩歌作品的思想性與藝術性。教學重、難點::對陶淵明思想節操的感悟;對陶淵明詩歌藝術成就的認識。教學課時:3課時第一課時一、陶淵明的生平和思想1、生平:陶淵明()字元亮,或云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謚靖節。陶淵明出生于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體上可分三個時期:二十九歲以前為居家讀書時期;二十九歲至四十一歲為時仕時隱時期;四十一歲至六十三歲為歸隱時期。有陶淵明集。2、思想:東晉末年的思想學術是以老莊思想為主體的
2、玄學盛行,佛教、道教亦廣泛流播,傳統的儒家思想雖受到沖擊,但并未完全泯滅。陶淵明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的影響,也有道家思想的影響。儒家的濟世救民的入世精神、道德人格修養、安貧樂道的心態,在他的思想中均有所體現。而道家的追求個體自由和超脫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樸歸真的思想,又深深地嵌入了他的靈魂之中。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思考人生得出的兩個主要結論,也是他人生的兩大支柱。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為人準則。他所謂“道”,偏重于個人的品德節操方面,體現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榮木)。“好爵吾不縈,厚饋吾不酬。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詠貧士其四)。他特別推崇顏回、黔婁、
3、袁安、榮啟期等安貧樂道的貧士,要像他們那樣努力保持品德節操的純潔,決不為追求高官厚祿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視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業,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廣對疏受所說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慮貧富的問題,安貧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發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來求得平衡:“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詠貧士其五)而那些安貧樂道的古代賢人,也就成為他的榜樣:“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 (詠貧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貧窮,到了捱餓的程度,但是并沒有喪失其為人的準則。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對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學思考。“自然”一詞不見于論語、孟子,是老莊哲學特有的范疇。老莊所謂“自然”不同于近代
4、與人類社會相對而言的客觀的物質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種狀態,非人為的、本來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間萬物皆按其本來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規律而變化,無須任何外在的條件和力量。人應當順應自然的狀態和變化,抱樸而含真。陶淵明希望返歸和保持自己本來的、未經世俗異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謂“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歸去來兮辭序),說明自己的質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繩墨的約束。所謂“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表達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悅。在形影神里,他讓“神”辨自然以釋“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長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義化解它們的苦惱。形影神三者,還分
5、別代表了陶淵明自身矛盾著的三個方面,三者的對話反映了他人生的沖突與調和。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導出來的順化、養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較完整而一貫的哲學。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后天的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里,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一位代表。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使自己
6、的人生藝術化。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陶淵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來,他的一生卻是很藝術的。他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時運等作品,都是其藝術化人生的寫照。他求為彭澤縣令和辭去彭澤縣令的過程,對江州刺史王弘的態度,撫弄無弦琴的故事,取頭上葛巾漉酒的趣聞,也是其藝術化人生的表現。而酒,則是其人生藝術化的一種媒介。整個魏晉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學家是陶淵明。二、陶淵明與彭澤陶淵明是東晉后期的大詩人、文學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開國功臣;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但到了東晉末期,朝政日益腐敗,官場黑暗。陶淵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貧困、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作詩。
7、他關心百姓疾苦,有著“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志向,懷著“大濟蒼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由于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就辭職回家了,隨后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后來,他陸續做過一些官職,但由于淡泊功名,為官清正,不愿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后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由于生活所迫,在朋友的勸說下,不得不去當彭澤令。他一到任,就令部下種糯米,糯米可以作酒。所以他說:我常常喝醉,就心滿意足了!他的妻子堅持要種大米。于是,將二頃五十畝田種糯米,五十畝田種大米。到了年底,郡官派督郵來見他,縣吏就叫他穿好衣冠
8、迎接。他嘆息說: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當天就解去官職,寫了一篇歸去來辭。(事情具體的情況:公元405年,當陶淵明四十一歲時,又被推薦到彭澤當了縣令。好不容易在彭澤當了幾十天縣令,一天,陶淵明得到一個消息:東晉的權臣劉裕已封自己為車騎將軍,總督各州軍事;這個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奪取皇位了。陶淵明預感到晉朝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他十分灰心,便離開衙門回家去了。妻子翟氏見陶淵明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不好多問。翟氏端上酒菜,可陶淵明卻不動筷,仍然坐在那里嘆氣。過了一會,陶淵明冷不丁地說:“我想辭職回家鄉!”翟氏一聽就知道他又在官場上受氣了,因為像這種辭職回家的話,陶淵明不知講過多少次了。不個月前,陶
9、淵明曾想辭職,還是翟氏提醒他,上百畝官田就要種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后再辭職吧。當時陶淵明總算聽了妻子的話,口氣緩了下來。這次翟氏仍然用官田收稻之事來勸他,陶淵明聽了以后,長長嘆了一口氣:“唉,真沒辦法,難道我還是要做糧食的奴隸!”在翟氏體貼的慰勸下,陶淵明這才舉起了酒杯。時局的因素,加上陶淵明一副傲骨,他的辭官念頭始終沒有打消過。一天,衙役來報:過幾天潯陽郡派的督郵要到彭澤來視察。那個督郵陶淵明認識,是個專門依仗權勢、阿諛逢迎,卻又無知無識的花花公子。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栽贓陷害。縣吏說:“當束帶迎之。”就是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
10、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想到自己將要整冠束帶、強作笑臉去迎候這種小人,實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氣又發作了:“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于是,陶淵明離開衙門,板著臉回到了家,沖著翟氏:“收拾行裝,回鄉!”翟氏告訴他,稻谷只差幾天就要收割了。“隨它去吧!”這回陶淵明已經鐵了心要辭職了。翟氏問清原由后,也就不再勸說了,默默地去收拾行裝。第二天,陶淵明乘船離開了彭澤,掛冠而去,辭職歸鄉。他出任彭澤令,在任僅八十余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終于結束。)此后,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躬耕隴畝。陶淵明歸隱后:刺史王弘以元熙中臨州,甚欽遲之,后自造焉。潛稱疾不見,既而語人曰:“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閑弘每令人候之”陶淵明6
11、2歲時,既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在他老年貧困的時候,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了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勸他出山:“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這種麾而去之的斬釘截鐵與彭澤任上擲冠棄祿的剛毅果斷真可謂是交相輝映。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挽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第二課時三、陶淵明的詩歌1、思想
12、內容:陶淵明的詩歌從題材上劃分主要有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其次還有行役詩、贈答詩等。所反映的思想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田園詩:描寫了自然恬靜的田園風光和自然純樸的田園生活。這是被詩人理想化、藝術化了的一種境界。反映了詩人的恬淡閑適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脫心境,同時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和官場丑惡的一種否定。如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野外罕人事、飲酒結廬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寫了對躬耕生活的體驗和對勞動的熱愛,并體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情厚誼。如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等。描寫自己生活的困頓和農村的凋敝,反映了詩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現實世界。如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歸園田居久去山
13、澤游、乞食等。詠懷詩和詠史詩:陶淵明的詠懷詩和詠史詩內容相近,詠史亦是詠懷,它繼承了阮籍詠懷和左思詠史的詩歌傳統。詩的主要內容是抒發個人思想、情懷和志節。有的表現了理想與現實、入世與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憂患生命價值的實現,抒發了壯志難酬的苦悶;有的反映了不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污、堅守個人志節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剛怒目式”的方式抒發著激憤的情懷。如飲酒、擬古、雜詩、詠貧士、詠荊軻、讀山海經等多屬這一類。其它:陶淵明的行役詩是其宦游其間的作品,多是寫行役之苦和厭倦仕宦思慕歸隱的內容。如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等。贈答詩多是寫朋友之間的友情。如答龐參軍、與殷晉安別等。此外陶淵明還有一些哲理詩。如形影神等
14、。2、陶淵明詩的自然真趣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天地宇宙萬物之“道”的核心,又是天地萬物的一種生存方式。陶淵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自然”是指導陶淵明生活和創作的最高準則。任真自然的本性流露,使陶詩的意境語言蘊涵著前所未有的天然真趣,使他成為詩歌史上最具魅力、最難仿效的詩人。任真率性,質性自然任真性格:陶淵明自少好學,既專注老莊學說,也懷有兼濟天下的壯心猛志,但在他思想性格中欣豫自適、委心事外的態度一直占主導地位,為人處事皆表現出任真率性的特點。五柳先生傳是理解陶淵明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一篇奇文,“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性嗜酒”,“短褐穿結,簞瓢
15、屢空,晏如也”,一切從任情適性出發,我行我素,蕭統評其性格為“任真自得”(陶淵明傳),頗得其要。出仕歸隱:從二十九歲到四十一歲這十三年間,陶淵明曾幾度出仕歸隱,曲折復雜,充滿矛盾。社會的黑暗混亂,官場的險惡污濁,激起他對仕宦生涯的厭惡不滿。四十一歲彭澤令棄官一事,是其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對此他曾在歸去來兮辭及序中表明心跡:“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由此可見,在他“質性自然”的本性與官場“矯厲”生活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這既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也是性格的矛盾,必然產生嚴重的心理沖突。“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二句正是淵明
16、之出仕及棄官的最切合形象的譬喻。人生態度:超塵脫俗、順從自然、委運任化,是魏晉名士的普遍作風,這對陶淵明的人生態度和思想觀念影響很大,他視世俗“人事”為“網”為“羈”:“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是對人之本性的束縛,故而他決不肯“適俗”。陶淵明的這種鄙薄世俗的人生態度,一方面固然是繼承了魏晉名士的清高之風,同時還含有不甘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精神,更是出于對精神放曠的自由境界的追求。朱熹曰“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陶澍陶靖節集引)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是以“自然”為依歸的,向往
17、和平安樂、躬耕自資的社會,追求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的人生,喜愛恬靜幽美、充滿自然意趣的鄉居,在田園生活中體味自然之"道",尋求自然之“真意”,獲得無限的樂趣快慰,他的沖淡平和的田園詩正是其人生境界和美學趣味的最好體現。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一個分裂混亂的黑暗年代。畢生經歷三個時期:閑居、出仕、隱居。終以隱居聞,宋書、晉書、南史皆入隱逸傳。物我合一,意境自然物我交融:陶淵明的田園詩,大部分作于棄官歸里之后,抒發鄉居田園生活及內心的感受,這類作品自成一體,獨具個性,最能代表陶詩的風格。歸園田居五首、飲酒二十首、和郭主簿二首、雜詩八首等是其代表作。崇尚自然的精神,決定
18、了陶淵明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意識是構成陶詩獨特意境的決定因素。在陶詩中,自然景物不再是單純的比興素材,而是詩人體悟自然之道的感性形式。詩人筆下的田園風物,既是其相生相守的生活環境,又是詩人愉悅寄情的對象,更是詩人澄懷觀道的媒介。歸園田居五首,是詩人棄官后田園生活初期的自我寫照,黃文煥陶詩析義曰:“'返自然'三字,是歸園田大本領,諸首之總綱。絕塵想'、無雜言',是返自然氣象;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是返自然方法。至于生死者,天地自然之運,非一毫人力所得與。曰終當歸空無',一一以自然聽之。”詩人在田園山水中找到了自己精神的真正歸
19、宿,物我合一,真正悟得了自然的真髓。情景理合一:自然之景與人文之景融為一體,又寓以深刻的哲理,景即情,情即理,情、景、理三者合而為一,“任舉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潘得輿養一齋詩話)。“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雜詩其二),“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讀山海經)。這些詩句既有理趣,又有情趣,以深厚的思想感情和哲理為底蘊,言淺意深,意味雋永,遠遠超越了東晉“淡乎寡味”的玄言詩風,獨樹一幟,為詩歌創作樹立了新的美學風范。渾融的意境:陶淵明詩在晉宋出現的特殊意義,還在于比他同代乃至以后幾代文人更早地發現和創造了渾融完整的詩歌意境,這種意境是在
20、詩人淳真恬淡的生活和心情意趣中自然形成的,隨詩人對自然的體悟而深化。不以一字一句,某一片斷眩人眼目,而著重于整體意境的清新自然、渾融完整,往往臻于妙境。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正因此而廣受稱頌。“淵明詩類多高曠,此首尤為興會獨絕,境在寰中,神游象外,遠矣!”(溫汝能陶詩匯評)“起四句言地非偏僻,而吾心既遠則地隨之。境既閑寂,景物復佳,然非心遠則不能領其真意味。既心領豈待言。”(方東樹昭昧詹言)心既遠,方感地偏,方能無意見山而心與物遇,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方能于飛鳥日出而出,日夕而返中悟出委運順化之真意;真意既得,又何仿忘象忘言。詩之玄理,妙融于自然景象之中,“其閑遠自得之意,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
21、。”(蔡啟蔡寬夫詩話)陶淵明在詩歌發展史上的重大貢獻,在于他開創了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藝術天地,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在他的筆下第一次被當作重要的審美對象,得到藝術的再現。其歸化自然、物我合一的理念,更賦予他的田園詩渾融和諧的獨特意境。平淡醇美,奇趣天然自然本色:陶詩純以自然本色取勝,美在樸實無華,是其“抱樸含真”理念的體現。在陶詩中,絕少奇特的意象、夸張的手法、深澀的語匯、華麗的詞藻,一切從心胸中自然流出,高度精練、明凈單純。“發真趣于偶然,寄至味于淡然”(謝榛四溟詩話)“晉人詩,能以真樸自立門戶者,唯陶元亮一人。”(賀詒孫詩筏)飲酒其七“秋菊有佳色”,擬古“仲春遘時雨”,讀山海經其一“孟夏草木長
22、”,移居二首,平淡質實,略無雕琢,自然天成。奇趣盎然:陶詩的好處還在于能在平淡的外表下,蘊涵深厚的情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能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平實流暢的筆法,構筑極富天然真趣的藝術境界。蘇軾曰:“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視之有奇趣”(惠洪冷齋夜話引),“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詩人似乎漫不經心隨意點染的景物,卻飽含著真情深意和豐富內涵,充滿了奇趣盎然的詩意,自有其精妙謹嚴之處,“似大斧運斤,不見斧鑿痕”(惠洪冷齋夜話)。即如“悠然見南山”之“見”,便是經過高度提煉的點睛之詞,寫出了詩人“偶爾見山,初不用意”的神情。又如“中夏貯清蔭”(和郭主薄)之“貯”,寫夏日樹蔭的清涼可掬,高度神似。再如
23、“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白”(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寫雪之輕虛,如歷在目。樸素與華美、平淡與瑰奇,這些對立的審美范疇在陶詩中得到了完美的統一,釀就了陶詩獨特的魅力。流風遺響:陶淵明自然真趣的詩風,將文人詩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境界,直至唐代,孟浩然、王維、韋應物、柳宗元,無不祖述,“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閑遠,儲太祝有其樸實,韋左司有其沖和,柳儀曹有其峻潔,皆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沈德潛說詩睟語)宋代以后,更是聲譽大增,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無不傾心贊美,“淵明文名,至宋而極。永叔推歸去來辭為晉文獨一;東坡和陶,稱為曹、劉、鮑、謝、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說詩者幾于萬口同聲,翕然無間。”(
24、錢仲書談藝錄)陶淵明的人品詩風,深刻地影響著后世的詩壇風尚和審美觀念。“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的論詩絕句道出了陶詩的美感特質。平淡自然,醇美有味,使陶詩在華縟綺靡、貴尚巧似的六朝詩壇獨標一體,深刻地啟迪了后代的詩風。第三課時3、藝術成就:恬淡自然、醇厚雋永的藝術風格。陶淵明的詩歌題材和內容貼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詩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習見常聞的事物,而且是直寫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辭采,陶淵明田園詩深厚的意蘊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實感,托出詩的藝術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見神奇,樸素之中見綺麗。朱熹說:“淵明詩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語類)蘇軾說他的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
25、又說:“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東坡題跋上卷評韓柳詩)元好問說他的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論詩絕句三十首)陶詩除了這種基本風格外,還有一些被魯迅稱為“金剛怒目式”(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的詩歌。朱熹也曾談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朱子語類)高遠拔俗、天然渾成的藝術境界。陶淵明的詩歌意象看似平淡無奇,然卻創造了高遠拔俗的藝術境界。其詩的主旨在于寫意,在于表達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體悟,而寫景、敘事只是為意造境。陶詩的許多作品達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渾
26、然天成的藝術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統一。天然本色、精練傳神的語言。陶淵明的詩歌不尚藻飾,不事雕琢,而是慣用樸素自然的語言和疏淡的筆法精練地勾勒出生動的形象,傳達出深厚的意蘊,達到了寫意傳神的藝術效果。他善于提煉日常生活口語入詩,沾染著濃厚的生活氣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語化。四、陶淵明的散文和辭賦陶淵明的散文和辭賦流傳下來的并不多,但是其藝術成就和風格卻能在當時獨樹一幟,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散文如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辭賦如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閑情賦。其散文語言簡省潔凈,敘述描寫形象生動,在駢文盛行的時代能別具一格。其辭賦主以抒情,感情坦率真摯,語言流暢自然。五、陶淵明的影響陶淵明對后代有多方面的影響。在南朝,他還主要被當作一個品行高潔的隱士來看待,對于他的文學創作,評價并不很高。而由于當時社會普遍推崇華麗的文風,陶淵明詩文那種樸素平淡的風格,也難以為一般作者所接受。入唐以后,情況有了改變。李白、杜甫等人,由于審美趣味不同,他們特別表示尊敬的文學前輩中,并不包括陶淵明。但王維、孟浩然、儲光羲、韋應物一派詩人,雖也不是經常提到陶淵明,他們的藝術風格,卻明顯受了陶詩的影響。在唐詩中,這是一個重要的流派。應該說,唐詩的主導風格,是修辭之美與激情的結合,這和陶詩的精神顯然不同。所以,陶詩影響所及,范圍不是很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理咨詢師考試心理健康知識試題及答案
- 如何理解增值稅的計稅模式試題及答案
- 母豬健康檢測方法試題及答案
- 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習2025年稅務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活用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知識的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三年級人教版下學期數學期中考試卷(拓展卷)(含解析)
- (月考)第1-2單元綜合素養測評(培優卷)(含解析)-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冊數學常考易錯題(蘇教版)
- 關注2025年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母豬疫苗接種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電子和半導體氣體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地域文化教學大綱(修訂本)
- 冷凍機的制冷效率與運行電費
- 通用航空產業園項目商業計劃書范文參考
- 物業服務流程圖
- PE管道焊接工藝卡
- 最全最好的血液凈化(課堂PPT)
- 新標準大學英語(第二版)視聽說教程2答案
- 玻璃瓶罐的缺陷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法
- 中國書法演變史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范文
- 206前列腺穿刺活檢臨床路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