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應倡導啟發式教學_第1頁
語文教學應倡導啟發式教學_第2頁
語文教學應倡導啟發式教學_第3頁
語文教學應倡導啟發式教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教學中應倡導啟發式教學一語文教學的現狀1 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教師充當課堂上的主體者, 知識以注入式傳授給學生,如同向一個空桶里灌水,滿堂灌、滿堂問充斥整個課堂。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泯滅了學生的創新火花。只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學生只記答案,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 這正如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老師所說: 小學語文課本有二三百傳神動情的課文,學生自己讀,很多篇百讀不厭,愛不釋手,可是一經教師左分析, 右提問,引導學生往標準答案上靠, 往教案劃定的圈里鉆,他們學習的興趣全無,甚至厭學。小學生本來充滿好奇,愛看、愛問、愛想、愛向小伙伴說自己的發現,可是臨到命題作文,

2、抓耳撓腮,搜索枯腸,言不由衷,甚至在無可奈何之下說假話。長此以往,閱讀沒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作文,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感,他們只會劃一地思維,劃一地表達,悟性、靈性,統統被禁錮起來了。這是語文教學的莫大悲哀。2 語文教學的現狀。為了與時俱進,語文教學正在推陳出新,不斷改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課改像那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課改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課改以來,我們取得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法,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成績喜人。但也走了不少彎路,出現了對課程標準的誤解,甚至現在還有不協調的音符在重奏。譬如,變傳統教育牽著學生的鼻子走為跟著學生的身后轉;變以前的滿堂講、滿堂

3、問為學生無節制的自主、放任,天馬行空學生“自主” 了,隨波逐流; 課堂熱鬧了,沸沸揚揚。我們還應該深鉆課程標準,領悟精髓,走出誤區。二語文課倡導啟發式教育的意義1 時代發展的趨勢所需。現在,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發展。 我們再是因循守舊, 再是跟在別人后面跑,就會被時代淘汰。 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語文科,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我們應該讓學生扎實學好、用好。啟發式教學不光讓學生主動掌握知識,還能培養其讀書學習的能力。2 課程標準的要求所需。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 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 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

4、教學。”可見啟發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大力提倡、推廣,使它真正落實在我們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之中。3 語文教學規律的所需。語文教學應該遵循教學的規律,啟迪學生的思維。葉圣陶先生說: “教師之為教,不在全面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學生的學,全在能逐漸自求得之。”可見教師的啟發、 引導十分重要, 學生在啟發式教學中自讀自悟, 培養自學的能力和掌握讀書的方法。因此啟發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三什么是啟發式教學啟發式的實質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孔子說過:"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憤" 、" 悱 "

5、狀態是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處于 " 憤" 、 " 悱" 心理狀態。學生想學習、想探索的欲望越強烈,教學效果越好。四啟發式的一般教學模式啟發式教學的模式,可以遵循四字方針,即是“激、啟、授、梳。”下面談談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具體落實這四子方針。(一)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剛開始,教師應該創設情景,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興趣的手段有許多,比如:朗讀表演,語言描述,播放課件,講故事,猜謎語,提問題設置懸念等,為學生提供文字、圖象、聲音等,創設情景,激發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奠定良好的學習氛圍。1 朗

6、讀表演型。這種激趣適合散文、古文、古詩類文章。上課開始,老師朗讀或背誦相關的散文、古詩,渲染課堂氣氛,感染學生。一位老師在上古詩別董大時,課一開始,他為學生背誦李白的贈汪倫,聲情并茂,把學生一下子帶到詩的意境中。2 語言描述型。這種激趣適合的文章比較廣, 可以是記人的、 可以是寫事的、 也可以是描景的、狀物的甚至說理性文章均可以運用,根據課文內容靈活創。比如,在講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我們可以用汶川大地震引入, “汶川大地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傷害,但大災之有大愛。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章,在地震災害面前,一對父子作出了怎樣感人的事跡。”在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我們也可以用汶川大地震引入, “同學們,

7、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發生了 8.0 級大地震,讓我國受到了巨大損失。當然,這種自然災害我們是無法消除的,但是,有些災害我們是可以避免的, 就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中所發生的災害一樣, 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好,下面我們來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3 設置懸念型。這種激趣適合科普性、說明性文章。 (當然其它的文章也可以采用)比如講鯨這篇文章時,我們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聽到這個問題,學生一定興趣盎然,急著思考,尋求答案。學生求知的欲望一下子調動起來。創設情景,達到了“課伊始,趣以生”的效果。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一個好的開始,等于

8、成功了一半。(二)啟。相機引導,起開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適時地引導、幫助、點撥,從而啟迪學生思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為此,在這該人環節上,我們應該做好二個方面的工作:1抓好課堂提問。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具備的一項基本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可以激起學生的思維, 幫助學生弄清問題的本質。 提問要注意技術與方法, 可以歸納為“六忌六要”:、忌多,要把握重點。在訓練重點上問,在教材難點上問,在關鍵詞句上問,在重點內容上問,在字詞句篇上問。、忌虛,要落到實處。問得太簡單,學生索然無味;問得太難,學生望而畏。也就是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

9、”使學生一跳夠不著,不跳不甘心。、忌直,要啟發思維。要通過感受引出結論, 才符合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忌浮,要具有深度。即少提浮在表面上的問題,應抓住認識事物與理解語言之間的緊密聯系,不斷開拓新知,使理解達到應有的深度。、忌亂,要逐步深入。提問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按邏輯順序,層層深入。、忌糊,要鋪路搭橋。提問要給學生一條思索的路子,起到思維定向的作用,要有一個明確的未知內容,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方向想問題。當我們通盤考慮課文,設置的問題就會高質量。提問要找好切入點,要“牽一發而動全身。”南開學校特級教師靳家彥在講受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一文時,整篇文章僅僅提了三個問題: 這個小村莊原來是什么樣子的

10、?現在的村莊又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三個問題沿著文章的思路, 抓住主要線索,既讓學生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又讓學生弄清了文章的思路。2相機引導、點撥要及時、適度。有啟發式的提問,還需要有答后啟發式的 " 導" ,導思、導讀、導辨。導思,就是引導學生作更深入的思考; 導讀,就是引導學生再次鉆進課文, 進一步理解思想內容;導辨,辨詞句細微區別于毫發間。三個 " 導 ",是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來的重要方法。在上坐井觀天一文,文中的小鳥在井沿上,青蛙在井底;小鳥說天無邊無際,青蛙說天不過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說: “你弄錯了。”青蛙說:“我沒有弄錯。”小

11、鳥和青蛙誰說得對?有一位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師: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生:小鳥說得對。生:青蛙說得對。師:你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說出來,那就更好了。生:小鳥說得對,因為天確實大的很,小鳥在天空中飛得高,看到的天當然是無邊無際的。生:青蛙在井里坐著,它看到的天當然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說得是真話、實話,也應該是對的。師:(點點頭)有道理。還有什么補充嗎?生:我想對青蛙說,你別老在井底了,快跳出井口來吧!生:我要是青蛙,一定要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天到底有多大。聲:我要是小鳥,就先幫助青蛙跳出井口,再背著它飛到天空中,讓它開開眼界。師:你們說得真好。再想想,假如青蛙隨

12、小鳥跳出井口,飛上天空,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大家討論討論,看誰想得好、說得棒。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 引導學生科學地思維、 想象和創新?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這是以老師的主觀意識, 限制學生的思維?這是關系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問題, 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這位教師的課堂引導為我們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三)授。解惑講授,破除疑難。以前的教學實踐已經說明,講解并不是注入式的代名詞。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就是啟發式。語言文字訓練,離不開啟發式的講解。荀子曾說過: " 我嘗終日而思焉,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 能解學生之惑的講解,就屬于啟發式。學生思而未能解惑,或是缺乏背景知識,或是缺乏生活體驗,或是不得學習要領, 此時教師的講解能使學生茅塞頓開, 而有豁然開朗之感。 如教伯牙絕弦 時,教師應該講解當時的背景, 讓學生知道俞伯牙與鐘子期互為知音,懂得俞伯牙做出驚人主動的原因, 了解俞伯牙 “鐘期久已沒, 世上無知音。 ” 的落寞。假如沒有這些講解,學生理解這篇課文就難免膚淺了(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