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年滬教版五年級春季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復習專項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文再現。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義,。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1在這段話中,作者_提出了_的主張。2把內容補充完整。3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4選文中畫“”的句子中的“二者”分別指_和_;“舍”的意思是_。2.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楊氏之子(節選)梁國楊氏(sì shì)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wèi)設果,果有
2、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1用“”畫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先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的字,然后再翻譯句子。(1)孔君平詣其父,乃呼兒出。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_(3)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_3“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4填空:“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起到_作用。5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孩?_3. 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問題。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
3、地、力士并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眾仙果退。只見那猴王脫了冠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卻才跳下樹來,簪冠著服,喚眾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注釋)他:指猴王孫悟空。簪冠著服:戴上帽子穿好衣服。1選文出自我國古典名著_,我還知道這部書和另外三部書_合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2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猴王說這句話的目的是( )A.不讓左右儀從跟隨,好在亭上休息一會兒B.不讓左右儀從跟隨,以方便偷摘蟠桃3把文中描寫猴王摘桃、吃桃的句子畫上“
4、60;”。4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是( )A.猴王偷靈丹 B.猴王偷蟠桃4.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鷸(yù)蚌相爭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戰國策)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蚌方出曝( )AbàoBpù(2)強秦之為漁夫也 (
5、60; )Awéi Bwèi(3)兩者不肯相舍( )Ash Bshè2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動詞用,是下雨的意思。( )(2)“漁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3)“以弊大眾”中的“弊”意思是問題、毛病。( )(4)“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句中的“恐”意思為害怕、恐慌。()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1)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_(2)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
6、。_4結合短文內容,仿句填寫。例:鷸蚌相爭,漁翁并擒。_相_,_并_。5蘇代對趙惠王講“鷸蚌相爭”的故事,目的是什么?這樣講有什么好處?_5.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1)吾忘持度(_) A量長度 B量好的尺碼 C長度 D溫度(2)反歸取之(_) A反正 B反轉 C相反 D同“返”,返回2“何不試之以足?
7、”這句話是一個()。A.反問句 B.陳述句 C.疑問句 D.否定句3用自己的話說說畫線句子的意思。_4“及反,市罷,遂不得履。”這句話的意思是( )。A.等到回來時,街市已關門了,于是他沒買到鞋子。B.等到回來時,街市仍開門,所以他買到了鞋子。C.等到鞋子的老板回來,他才買下了鞋子,回去了。D.到了街上返回來,街上已不再賣鞋了,他只好買了襪子回家。5從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A.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B.我們不能只相信尺碼,不相信自己的腳。C.做事迷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是不會成功的。D.做事要堅信真理,不能輕易改變。6. 小古文閱讀。蓋士人讀
8、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這番話是寫_的。在這段話里,他談到的讀書的要訣是:_、_、_。2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_(2)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_3“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這句話是用來形容:_4為什么說“此三者缺一不可”?_7. 課內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聯系上下文填空。(1)_為_
9、設果。 (2)孔指_以示兒曰。2這句話朗讀時正確的讀法是( )A.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C.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3楊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處不在于( )A.楊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禮貌。B.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轉對答,表現了應有的禮貌。C.他的回答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孔君平要承認孔雀是自己家的鳥,說的話才立得住腳。4楊氏之子是個怎樣的孩子?用準確的成語來形容他。(_)的孩子 (_)的孩子5想一想,孔君平
10、聽到楊氏子的回答以后,會說些什么?_8. 文言文閱讀。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于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1用一個四字成語為短文取個題目,寫在橫線上。2解釋下列帶點的字。值祖父六十壽誕(_) 置于壽臺之上(_)母令融分之(_) 融從容對曰(_)3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這句話的理解。_4讀了這則故事,你覺得孔融是個怎樣的孩子?_9
11、. 文言文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日:“_。”兒應聲答日:“_。”1解釋下面的字。(1)甚聰惠 甚:_ 惠:_(2)乃呼兒出 乃:_(3)孔君平詣其父 詣:_2請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恰當停頓。 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3將原文補充完整,并說說你喜歡孔君平的話還是喜歡楊氏之子的話,為什么? _10. 快樂閱讀。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陶 侃 勵 志司馬光陶侃字士行,本
12、鄱陽人也。徙家廬江之尋陽。侃早孤貧,為縣吏。廬江太守張夔(kuí)召為督郵,有能名,遷主簿。夔妻有疾,將迎醫于數百里。時正寒雪,諸綱紀皆難之,侃乃請行,眾咸服其義。遷武昌太守,左轉廣州刺史。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pì)于齋外,暮運于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其勵志勤力,皆此類也。(譯文)陶侃字士行,本來是鄱城人。遷家到廬江的尋陽。陶侃很早成了孤兒,家境貧窮,后來當了縣吏。廬江太守張夔征召他做督郵,因為有才能有名聲,升為主簿。 一次夔妻有病,將到幾百里地的地方請醫生。此時正天寒下雪,幾個管理事務的仆人都認為這件事很難而畏懼,陶侃于是請命前去
13、,眾人都被他的道義所折服。陶侃后升為武昌太守,又升調廣州刺史。陶侃在州府無政事時,總是早上將百塊磚搬到書房外,晚上再運到書房內。別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正在致力收復中原,過分的優游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他勵志勤勉努力,都是像這類的事情。1寫出下列詞語中“故”的意思。人問其故( )過故人莊() 溫故而知新()2“時正寒雪,諸綱紀皆難之”一句讓你想起哪些描寫冬天的成語或詩句?_3人們都說陶侃是個重道義的人。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再用兩個成語夸夸他。_4陶侃運磚的目的是什么?文中怎么說?_5判斷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在正確的說法后打“”陶侃為官后,能勇于助人
14、而不畏艱難。()陶侃任幾個州的都督,好逸惡勞,臭名遠揚。()陶侃勵志勤勉努力,升調廣州刺史也不意外。()11. 閱讀短文,根據要求完成下面各題。匡衡苦學漢劉歆匡衡字稚圭(gu),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注釋:不逮:指燭光照不到。逮,及達到。穿壁:在墻上打洞。穿,鑿。邑人:同縣的人。大姓:大戶人家。文不識:人名,姓文名不識。傭:做工。資給:資助,供給。遂:于是,就。大學:大學問家。1下列詞語中的“逮”與“鄰居有燭而不逮”中的“逮”意思相同的是
15、( )A.私逮刑訊 B.狗逮老鼠 C.逮捕犯人 D.力有不逮2“主人怪問衡”主人“怪”的原因是( )A.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B.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C.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D.(匡衡)勒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3結合上下文和注釋翻譯下列句子。(1)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_(2)愿得主人書遍讀之。_4在匡衡身上,你發現了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_12. 課內閱讀。梁國_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_,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_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將課
16、文補充完整。2從“為設果,果有楊梅”中可以看出()A.楊氏之子非常喜歡吃楊梅B.楊氏之子是一個非常懂禮貌的孩子3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楊氏之子能一下子讓孔君平無言以對,展現了自己的霸道。B.以“孔雀”為名來反問孔君平,這樣可以貶低孔君平的身份。C.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使孔君平無言以對。4本文主要通過人物的_來表現人物的特點。5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_13. 閱讀理解。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因其父名在軍書,與同里諸少年皆次當行。其父以老病不
17、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1給帶線的字注音。 (1)少習騎( ) (2)溯黃河( ) (3)數建奇功( )2解釋帶線的字。 (1)長而益精( ) (2)皆次當行( ) (3)易男裝( ) (4)凡十有二年(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
18、句子。 (1)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 _ (2)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 _4文中表達主旨的一句話是_,表達了作者_的感情。14. 閱讀短文。不能與不為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挾太山以超北海 超:越過,跳過。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尊敬,敬重。C.為不用明焉 明:明亮。 D.天下可運于掌 運:轉動。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少兒禮儀修養提升系統課程
- 推動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方案
- 推動新型消費加速發展的行動方案
- 加油站項目發展前景分析與可行性評估
- 2025年保溫杯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解析
- 后期工作計劃與目標
- 堅持學習與成長的生活哲學計劃
- 業務拓展的新思路計劃
- 合作與競爭并存的年度工作模式計劃
- 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計劃
- 老年心理慰藉實務 課件 項目6-10 老年家庭心理慰藉-老年死亡心理慰藉
- 腦膜刺激征的檢查
- 數據庫運維培訓
- 影視廣告賞析(哈爾濱師范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培訓機構與家長溝通技巧
- 保安交通安全常識教育
- 2022年10月自考00883學前特殊兒童教育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群文閱讀《杜甫詩三首》(公開課課件)
- 【海南康養旅游現狀和對策探究11000字(論文)】
- (高清版)DZT 0002-2017 含煤巖系鉆孔巖心描述
- 天然石材更換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