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_第1頁
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簡稱NMES)是應用低頻脈沖電流刺激肌 肉使其收縮,以恢復其運動功能的方法。NMES的臨床應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在神經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復中NMES的應用顯 著增加。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常見NMES的波型有兩種:不對稱雙相方波和對稱雙相方波。 前者有陰陽極之分,一般用陰極作主極,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后者沒有極性,用于大肌肉和肌 群的刺激,McNeal和BaKer(1988) 認為在同樣的電流強度下, 對稱雙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縮力比單相方波 大2025%。失神經支配肌肉的NMES一般用指數波(三角波) 。(二)脈沖寬度許多袖珍NMES儀的波寬固定于0.20.4ms

2、之間。而大型NMES儀的波寬在0.05100ms可調。對于正常神經支配的肌肉(包括上運 動神經無 麻痹的肌肉),Bowman等(1985)認為波寬0.3ms的電流 比0.05ms或1ms的電流更舒適,不易引起疼痛。(三)頻率NMES所用的頻率常在100Hz以下。臨床應用時常需要使肌肉達 到完全強直收縮。對正常肌肉,頻率30Hz以上。對失神經支配的肌 肉,引起強直收縮所需的頻率降低。頻率越高,神經越易疲勞。(四)占空系數和通斷比通斷比在1:11:1.5之間。要注意通斷比和頻率的共同影響:30Hz、1:3的電流與50Hz、1:7的電流所引起的肌收縮力無統計學差異。病 情越嚴重,所需的占空系數和頻率

3、就越低。(五)上升時間失神經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數波,其上升時間在數十毫秒 至500毫秒之間。二、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一)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學變化大量的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證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等)肌肉受電刺激收縮后,肌纖維增粗、肌肉的體積和重量增加、肌 肉內毛細血管變豐富、琥珀酸脫氫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等有氧代謝酶增多并活躍、 慢肌纖維增多、 并出現快肌纖維向慢肌纖 維特征轉變的現象。(二) 治療作用1982年,美國FDA正式宣布NMES用于下列三種情況是安全、 有效的:1.治療廢用性肌肉萎縮;2.增加和維持關節活動度(ROM);3.肌

4、肉再學習和易化作用。此外,NMES還有生理治療作用:4.減輕肌肉痙攣;5.促進失神經支配肌肉的恢復;6.強壯健康肌肉;7.替代矯形器或肢體和器官已喪失的功能。三、臨床應用(一) 廢用性肌萎縮 廢用性肌萎縮發生于制動后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 最明顯的改 變是肌肉橫切面積縮小, 但肌纖維數量不變。 慢肌纖維比快肌纖維更 易發生萎縮。大量的研究表明,NMES不能完全阻止、但能延遲萎縮發生,能 增強已萎縮肌肉的肌力。Bouletreau等(1987)發現NMES能使長期 制動的肌肉的分解代謝減弱,檢測兩種蛋白將解產物減少。NMES對髕骨軟骨軟化癥、 髕骨移位所致的股四頭肌乏力亦有良 效。鍛煉廢用性萎縮

5、肌肉的治療參數可參考下表。 在病情允許的情況 下。應鼓勵病人多活動,尤其是早期多做等長收縮。當病人能做主動 抗阻運動時,就停止NMES治療。表3-5-1治療廢用性肌萎縮的電刺激參數嚴重萎縮中度萎縮輕度或無萎縮頻率(Hz)31010303050通電時間(s)55101015斷電時間(s)255020301030每次治療時間(min) 5101515每天治療次數343412二) 增加或維持ROM關節周圍軟組織或關節本身的痙攣、攣縮,可使ROM受限。NMES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可增加或維持ROM。但它不能取代 被動牽拉、主動運動等療法。作用機理是刺激肌肉收縮, 引起關節活動,牽拉關節周圍軟組織。如

6、果ROM只有一個方向受限,單通道的NMES就夠。如ROM有兩個方向受限,可用雙通道的儀器,但必須能交替輸出。例如Colles骨折所致腕關節屈伸均受限,很適宜用這種雙通道儀器治療。 對神經支配正常的肌肉, 刺激的頻率和通斷比與治療廢用性肌萎縮相 同oBenton(1981)認為要維持ROM,每天的治療時間必須達到30min; 要增加ROM,治療時間必須更長。(三)肌肉再學習和易化Liberson發現電刺激治療偏癱或顱腦損傷病人的垂足時,于刺激 停止后仍能持續一段時間病人感到足背屈較容易完成。 這種效應是麻 痹肌發生易化的結果。Bishop認為神經具有可塑性,即神經系統能不 斷適應環境的變化。通過

7、肌肉再學習和易化,神經能恢復功能。使肌肉易化的方法有兩種:1.模擬運動療法中的促通技術。方法是電流強度較小(感覺閾)而 看不到肌肉收縮。但病人必須有輕觸、拍打樣感覺,類似促通技 術中的輕撫、拍打等手法。2.運動控制法。加大電流強度使肌肉收縮,向中樞傳入大量的本體、 運動和皮膚感覺信息, 使中樞逐漸適應這種輸入信號, 幫助建立正常 的運動模式。用NMES來易化肌肉時,病人必須合作。電流通電時,病人盡 量自己收縮; 電流中斷時,病人必須放松肌肉。每次治療時間不必太 長,一般為15min。配合肌電生物反饋療法效果更好。(四)治療痙攣痙攣是一種肌張力過高、 反射亢進的狀態, 表現為被動活動時阻 力很大

8、、腱反射亢進、陣攣等。1952年,Levine等報道給拮抗肌以雙相100Hz方波刺激引起強直收 縮,治療偏癱、截癱、多發性硬化。結果痙攣肌的張力下降,ROM增大。作者認為這是交互抑制的結果。 從此以后,有很多報道用NMES治療腦血管意外、腦外傷、腦癱等取得成功。三種方法1、 單純刺激對抗肌的方法:如上述。2、 單純刺激痙攣肌的方法:這種方法多用于截癱、多發性硬化。Robinson等(1980)觀察了12例脊髓損傷股四頭肌痙攣病人。用強 刺激使股四頭肌產生強直收縮:頻率20Hz,脈沖寬度0.5ms,通斷比 為2.5s 2.5s,電流強度達100mA,持續20min。結果顯示所有患者 股四頭肌肌張

9、力立即顯著下降。 治療前肌張力越高, 治療后降低得越 明顯。但療 效持續均不超過0.4小時。當給類似的病人長時間刺激 后(以上參數每天2次,每周6天,共46周),發現痙攣有加重的 傾向。因此作者認為應避免長時間刺激痙攣肌。Walker報道NMES能抑制多發性硬化患者的踝痙攣達3小時。Vodovnik等(1987)認為刺激痙攣肌的脈沖頻率100Hz、脈沖寬度0.1ms較好。3、痙攣肌和對抗肌的交替刺激(Hufschmidt電療法):這種方法的特 點是將波寬和頻率相同,使二者交替收縮。兩路電流可單獨調節,前 后錯開的時間也可以調節。該方法的療效較好,持續時間較長。其 原理是先使痙攣肌強烈收縮, 神

10、經肌較興奮, 通過反射使痙攣肌本身 受到抑制;刺激對抗肌收縮,通過交互抑制 使痙攣肌松弛。治療時間1015mi n,強度以引起肌肉明顯收縮為準。適應癥:CVA、腦癱、多發性硬化、脊髓損傷、腦外傷、帕全森 氏病。根據條件首選Hufschmidt法,其次是對抗肌的刺激。單獨刺激 痙攣肌不能過量,以免加重痙攣。(五)強壯正常肌肉基于NMES刺激后肌肉出現有益的解剖和生理學改變,1977年蘇聯醫生Yakowkots報告給優秀運動員用NMES刺激股四頭肌后,肌 力增加3040%。由此引發眾多學者開展此項研究。所采用的電流有 低頻脈沖電流和中頻電流。下面簡述低頻脈沖NMES。已有不少文獻報道單獨用NMES

11、、肌肉主動收縮練習、NMES加 運動三者增強肌肉的效果無明顯差異,NMES用25200Hz的脈沖頻率,0.10.5ms波寬,通斷比為410s:450s,電流強度為引起肌肉 最大收縮為限。NMES對那些比較薄弱的、 不能理想地主動收縮的肌肉有益。 對 于完全正常的肌肉,沒有必要用NMES。(六)失神經支配肌肉的電刺激失神經支配肌肉的電刺激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其目的是用電刺激使肌肉收縮,維持在健康狀態。當神經恢復 支配時,肌肉更易恢復其功能。1.失神經肌肉的改變肌肉萎縮、N-M接頭退化、膜電位改變、肌張力下降或消失、 收縮反應慢、反射下降或消失。病理:溶酶體上升、肌漿和肌漿網短暫上升、肉眼體積減

12、少、在顯微 鏡下看肌纖維直徑減少。如果2年內神經不能恢復支配, 則肌纖維會被結締組織取代, 肌 肉不可能恢復功能。動物實驗:失神經后2周內肌肉重量減輕50%。在人體,這個速 度慢一點。 失神經后首先發現的反應是肌漿的部分去極化。 在切斷神 經3小時后,肌漿靜息膜電位從-80mV降至-78mV,24小時后降至并 穩定在-65mV上下。對乙酰膽堿的敏感性增強。2.當前關于NMES對失神經支配肌肉的治療作用的爭議Herbison等(1983)報道完全失神經10天后,NMES組肌肉這 重量顯著大于對照組,515天之間肌肉纖維化傾向明顯低于對照組。Colo和Garimer(1984)認為NMES能延緩失

13、神經肌肉萎縮、肌力下降。支持NMES對失神經肌肉的治療作用的證據: (1)電刺激能使失神經肌肉收縮,延遲肌萎縮。(2)肌肉收縮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減輕水腫或失水的發生,抑制 肌肉纖維化。(3)給予適當的電刺激后,恢復速度加快。反對使用NMES的證據:(1)肌肉收縮會阻礙N-M連接處的神經再生。(2)失神經支配的肌肉對創傷更加敏感,電刺激會進一步對失神經 支配的肌肉造成損傷。(3)神經再生的時間很長。在時間上、經濟上不值得長時期做電刺 激療法。3.臨床應用治療參數:(1)波型:指數波。(2)波寬:必須等于或大于失神經肌肉的時值,所以在治療前有必 要做時值測定。脈沖群的通斷比應為1:45,每個收縮

14、5s。(3)強度:應引起肌肉最大收縮,即所有肌纖維都收縮,特別是使 用皮膚電極時,如電極不夠強,深部的肌纖維可能會刺激不到。(4) 頻率:1025Hz,用于部分失神經肌肉時, 由于波寬 0.5ms, 故1025Hz引起強直收縮。(5)收縮的類型:等長收縮:國外作者報道等長收縮的作用比等張 收縮好,只要達到最大的等長收縮張力,時間治療就可很短。甚至有人認為收縮的類型比波寬、 頻率等參數更重要。 治療時要適當固定關節。 等張收縮在促進肌肉恢復中也有重要作用。(6)時間:受傷后越早治療效果越好;2每次治療時間為520個等長收縮x3,x每天13次或46次;3治療中兩段時間:10min,或510min。

15、例如:每個收縮5s,間歇25s,則每分鐘2個收縮,10個收縮即5分鐘為一段,中間休息10分鐘,2段共20分鐘,等于每次治療20分鐘,每天13次。(6)電極:單極法:主極置于肌肉上最易興奮之處,大小12cm2, 副極的大小應使病人不會感覺到電極下皮膚刺激,放置于遠處。雙極法:主極同上。副極置于肌腱上。最易興奮處并不一定是運動點, 因為失神經支配后運動點的功能消失 了。盡量不要引起鄰近正常肌肉收縮。5.儀器頻率、強度、通斷比時間、間歇時間、波寬應能調節。波寬應有足夠寬度(10ms)。6.應用原則(1)波寬盡量短,但需能引起肌肉收縮。(2)波形應盡量陡,但又不能太直,以避免刺激感覺神經。(3)通斷比

16、為1:45,防止肌疲勞。(4)強度達到中強的肌肉收縮,又不能引起病人不適。四、設備和注意事項(一)常用設備理想的NMES儀應該體積小、功能全、安全舒適、穩定可靠, 各個參數應該有較大的范圍調節,具有多通道輸出。國產DXZ-2、DXZ-3型低頻治療儀、D88-1型程控神經肌肉診療儀、丹麥BiometerAM706型、美國Promatek公司Electrostim 180-2型和Medtronic公司Respond II 3128型神經肌肉刺激儀均能滿足上述要求。(圖3-5-2)國內生產的KJ-1型痙攣肌治療儀,其參數指標為:波形:方波調制的正弦波 周期:0.12s載波頻率:8000Hz電流1寬度:0.31.5s可調電流2寬度:0.30.5s延時:0.051.2s(二)注意事項1.對電極的要求:電極必須導電均勻、與皮膚接觸良好、不妨礙身 體活動、無皮膚刺激性;2.電極的大小和放置原則(1) 對大肌肉和肌群,可用兩個等大的大號電極,放在肌肉兩端或 肌腹兩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