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地勘技術要求_第1頁
橋地勘技術要求_第2頁
橋地勘技術要求_第3頁
橋地勘技術要求_第4頁
橋地勘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滁州市清流高架跨清流河橋工程工程地質勘察要求一、勘察目的1、詳細查明橋位處各巖土層結構、埋藏條件、成因時代、不良工程地質問題等,為該橋的施工圖設計和施工提供準確、翔實的地質資料。2、提供進行橋梁沉降控制及穩定性設計計算的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并對地層結構和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以及土的均勻性、強度和變形作出評價。3、重點查明橋梁墩臺基樁樁端持力層的分布、厚度及其強度特征。對橋梁墩臺基樁方案進行論證、分析,并論證墩臺基樁施工條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提供墩臺基樁樁型、樁端土容許承載力和樁周土摩阻力等參數。4、查明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埋藏深度和變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土對

2、混凝土和鋼筋的腐蝕性。5、查明建設場地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評價場地地震效應,對場地土類型、建筑場地類別作出判定。對20m以淺飽和砂土、粉土進行液化判別,并判明液化等級。二、勘察方案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擬在該橋位范圍布置16個鉆孔。除ZK5、ZK8、ZK11、ZK14外,先勘察12個鉆孔。若ZK4與ZK6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ZK5孔;若ZK7與ZK9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ZK8孔;若ZK10與ZK12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ZK11孔;若ZK13與ZK15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ZK14孔。初定鉆孔深度50m,如鉆探過程中發

3、現50m范圍內為軟弱土層,鉆孔應穿透軟弱土層,進入可能的持力層35m;如風化基巖埋藏較淺,則進入微風化巖1015米,方能終孔。具體深度及位置見下表:鉆孔XY初定孔深(m)ZK1.021.05550ZK2.414.93850ZK3.808.82150ZK4.504.12950ZK5.785.071若ZK4與ZK6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ZK6.067.01450ZK7.520.24050ZK8.463.958若ZK7與ZK9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ZK9.405.67750ZK10.972.08450ZK11.914.803若ZK10與ZK12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ZK12.857.53350ZK1

4、3.311.74750ZK14.592.690若ZK13與ZK15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ZK15.873.63250ZK16.570.94150ZK17.963.82450ZK18.356.70750注:帶鉆孔,先不勘察,若相鄰鉆孔巖土層變化較大,再勘察。三、鉆探技術要求1、鉆孔定位與定位誤差陸上鉆孔定位誤差±0.1m。2、孔口高程測量陸域孔口高程誤差不得大于0.01m。3、 鉆進采用回轉鉆進,全孔取芯的鉆探方法。注意觀察、掌握、判斷孔內情況,記錄現象,尤其是上返泥漿質量變化情況及水泵工作質量變化情況。4、孔深量測及分層精度鉆孔孔深應正確測定,終孔時應進行一次孔深校正,并予以記錄。孔

5、深誤差不得大于0.2%,超差時應查明原因,并進行糾正或平差。開工前對所有鉆具進行正確丈量、記錄,差別大者應棄用。終孔:一般情況下,鉆孔達到孔深要求即可終孔,特殊情況應征得項目負責人或現場技術負責人同意后方可終孔。分層精度:地層分層誤差不得大于0.2m。 5、 巖土樣采取鉆探取芯:采用全斷面取芯,努力提高取芯質量和巖芯采取率。對需重點查明的部位,使用89mm/108mm單動雙管取土器連續取芯以提高巖芯采取率。從巖芯管內退出的巖土芯,按順序排放在巖芯箱內并做好標簽,所有巖土芯樣進行照相并制成相冊。巖芯采取率:粘性土中取芯率不小于80%,粉性土和砂土中取芯率不小于65%。取樣:20米以上每1.5米取

6、樣1個,并進行標貫測試;20米以下每2.0米取樣1個,并進行標貫測試。遇有土層變化時,立即取原狀樣。并保證每層土至少取到6個原狀樣。為保證原狀樣的天然結構、天然含水量,做到輕拿輕放,避免人為的擾動。土試樣取出后,及時封裝和粘貼標簽,并用蠟封口。每孔完成后,試樣及時運回試驗室,土樣長途運輸時應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6、原位測試標準貫入:對砂性土層,土樣采取配合進行標準貫入試驗,按取原狀樣-標貫-鉆進取原狀樣-再標貫的程序進行,質純的粘性土中可適當減少標貫數量。注意每一個標貫測試的準確性。為保證標貫擊數的準確性,標貫前應控制孔底沉渣厚度15cm,下放標貫器前后應嚴格控制孔深,以使標貫器下放恰好到位。

7、標貫采用自動脫鉤系統,準備記錄每10cm擊數,合計30cm擊數。當擊數已達50擊而貫入深度未達30cm時,可記錄實際擊數與貫入深度并終止試驗。圓錐動力觸探:在粗、礫砂夾卵礫石地層和破碎的風化巖中,應采用圓錐動力觸探進行原位測試,記錄10cm的錘擊數,有效擊數達50次時停止試驗,記錄有效貫入深度。7、鉆探記錄鉆孔記錄是工程地質鉆探的重要原始資料,記錄工作有專人負責。記錄員根據現場技術負責人下達的單孔任務書及技術要求,確定鉆進取樣和標貫深度,注意觀察、判斷孔內情況,尤其是上返泥漿質量變化情況;如實記錄孔內、機械運轉(鉆機、水泵等)情況;做好尺寸丈量,巖土分層,巖性鑒別與描述等編錄工作;并及時對土樣

8、進行編號并貼標簽。對采取的巖土芯樣進行詳細的描述,粘性土應加強對其夾砂層的描述,如夾砂的厚度和頻率等;砂層中注意對所含物的描述,如含礫、含夾粘性土層、云母片、含腐殖物等。發生卡鉆或埋鉆時應及時記錄詳細情況。原始記錄做到正確、完整、可靠、清晰。每鉆孔結束后,記錄員及時簽名,經隊(組)長及檢查人員簽字后交現場技術負責人。四、 室內試驗根據巖土特性擬定的室內試驗項目如下:1、土工試驗一般粘性土:含水量、天然密度、顆粒分析(選做)、直剪(直剪快剪)、垂向及水平固結試驗、壓縮(含高壓)、液塑限等。高液限粘土:在粘性土試驗項目的基礎上,增加自由膨脹率、標準吸濕率試驗。軟土:在粘性土試驗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三

9、軸剪切、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選做有機質、pH值試驗。砂性土:含水量、天然密度、直剪快剪、顆粒分析。2、水質簡分析取地表水和鉆孔水樣各1組進行水質簡分析。3、巖石應做天然及飽和狀態下的巖石單軸抗壓強度試驗、軟化試驗。4、其它未盡事宜按照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辦理。五、 勘察成果報告、勘察成果的內容應認真及時地提交勘察成果報告,具體包括工程地質報告正文和附件。1、正文部分包括1.1、基本部分1.1.1、擬建工程概述1.1.2、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務1.1.3、勘察依據的規范、規程1.1.4、勘察實施情況1.1.5、勘察實施

10、完成工作量1.2工程測量1.2.1、基準點、坐標和高程1.2.2、測量的精度和方法1.2.3測量成果1.3、土體工程地質條件1.3.1、勘察場地的地形、地貌1.3.2、土體工程地質層的劃分1.4、場地水文地質條件1.5、主要土層物理力學指標統計、分析1.6、場地地震效應1.6.1、場地基本烈度1.6.2、場地類型1.6.3、場地液化判別1.7、工程地質評價和地基基礎方案1.7.1、工程地質評價1.7.2地基基礎方案:橋梁墩臺樁基方案提出樁型,樁端持力層,樁端土承載力、樁周土摩擦力和單樁容許承載力及沉樁可能性分析。1.8、結論與建議:場地穩定性、工程建設的適應性,工程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巖土工程問題

11、的預測及監控,預防措施和建議。2、附件、勘察孔平面位置圖、工程地質剖面圖、工程地質柱狀圖、各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參數統計表、原位測試成果圖表、各類室內試驗圖表 、其它圖表六、注意事項鉆孔作業應確保人身安全。由于清流路兩側沿線各類管線較多,鉆探前應與相關部門聯系,調查了解清楚后,方可鉆探,并避開地下光、電纜、水管等。如需避讓地下管線等障礙物,鉆孔位置可適當調整,但位置調整應征求相關各方意見,并在報告中注明。七、工期要求由于時間要求緊張,請盡快提供最終成果。附:工程概況現狀清流路跨清流河橋為拱橋,布置機動車雙向四車道,分為南北兩幅,分別建成于1984年和2004年。清流高架跨京滬鐵路橋建成后,既有清流河橋將不能滿足清流路車流量增長的需要,成為制約城市東西向交通暢通的新“瓶頸”。為了和清流河綜合治理后兩岸的景觀要求相適應,清流高架跨清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