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管理2017年第三季度信息反饋_第1頁
醫院感染管理2017年第三季度信息反饋_第2頁
醫院感染管理2017年第三季度信息反饋_第3頁
醫院感染管理2017年第三季度信息反饋_第4頁
醫院感染管理2017年第三季度信息反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平輿縣中心醫院2017年第三季度感染管理信息反饋一、外科切口目標性監測外科切口目標性監測匯總:切口類別監測例數感染例數感染率部位剖宮產術7100子宮、附件切除術2410疝類手術2000闌尾切除術2800膽囊切除或膽總管手術3100全髖關節100其他類手術15910.63%器官腔隙合計33410.30%原因分析:本監測中發現所監測手術切口感染率低,本院手術切口感染率逐漸下降。從監測情況看,術前皮膚準備絕大部分醫生能準確把握,術前備皮做到盡量規范,減少了手術切口感染的風險。改進措施:1、加強重點科室培訓,加強醫務人員無菌觀念,醫務人員在實施各種侵入性操作時,應嚴格執行無菌

2、技術操作規程。對新分配人員及實習人員進行理論上和操作上的嚴格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及掌握切口感染的診斷標準。2、督導檢查手術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操作、手衛生等實施情況。3、要求醫生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防止抗菌藥物的濫用,特別是嚴格管理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糾正過度依賴抗菌藥物預防手術感染的現象。 二、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感染病例監測匯總:科室監測人數感染人數感染率%感染部位內一科65940.61%上呼吸道3例、其他部位1例內二科52620.38%上呼吸道2例內三科47930.63%上呼吸道3例外一科14421.39%上呼吸道1例、其他1例外二科29020.6

3、9上呼吸道1例、其他1例婦產科26231.15%胃腸道1例、其他1例、器官腔隙1例兒科43430.69%上呼吸道3例急診科37710.27%胃腸道1例合計3171200.63%上呼吸道13例、胃腸道2例,器官腔隙1例、其他4例感染部位:醫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其他部位、下呼吸道、胃腸道、泌尿系、表淺切口、皮膚軟組織。原因分析:1、病房內與室外溫差大,天氣忽冷忽熱,易受涼。2、患者自身抵抗能力低下,易造成交叉感染。3、護士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個人衛生意識不強。4、感染患者與非感染患者未分開安置。5、吸氧及吸痰設施終末消毒不徹底。6、醫務人員手衛生措施不到位。改進措施:針對以上情況

4、,采取以下改進措施:1、積極治療基礎疾病,規范抗菌藥物的應用,要求凡治療性應用抗菌藥物者盡可能送檢微生物培養,根據藥敏結果選用合適的抗生素。2、嚴格掌握侵襲性操作的指征,每天評估拔管指征,盡量減少留置時間。3、加強消毒隔離管理,對于手術患者要嚴格執行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控制措施。按照規范進行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預防切口感染的發生。4、醫護人員認真執行手衛生,院感辦下一步尤其要加強外科洗手、手消毒的督導檢查。三、預防保健1、傳染病例上報匯總:乙肝丙肝痢疾合計10例1例1例12例2、死亡病例管理:本年度上報死亡病例共27例3、HIV監測:病毒抗體監測共4130例,

5、其中手術前監測279例,輸血前監測39例,預產期監測202例,其他監測910例4、食源性病例管理:食源性疾病共上報3例存在問題:1、科室醫生發現傳染病例、食源性疾病不及時上報,傳染病登記本上未及時登記。2、傳染病人與非傳染病人混住。3、門診及臨床科室醫生傳染病報告卡內容填寫不完整:如患者姓名、地址、年齡、地址、身份證號、患兒家長姓名、電話等項目填寫不全,字跡潦草,不清晰,信息不全無法進行網絡直報。4、食源性疾病報告卡內容填寫不完整:如食品名稱、分類等項目填寫不全。改進措施:1、加強傳染病知識及食源性疾病監測知識培訓,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條例及國家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手冊的規定,

6、做到及時診斷報告各類各種傳染病、食源性疾病,控制遏制傳染病暴發蔓延。2、感染管理科定時對科室傳染病登記本及食源性疾病監測上報情況進行核對檢查,月底把各科室傳染病、食源性疾病監測上報、漏報情況上報質控辦,按相關要求扣分。四、環境衛生學監測感染管理科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要求,對臨床科室及重點部門進行了環境衛生學監測。標本名稱采樣例數合格例數不合格數合格率%醫務人員手2519676%物體表面77581975.32%消毒劑30300100%空氣3836294.73%無菌包330100%透析液330100%透析用水550100%合計1811542785.08%存在問題:1、科室醫務人員對環境衛生學采樣方

7、法掌握不足。2、科室未按時、真實的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存在應付作假現象。3、醫護人員手衛生及科室消毒隔離工作未按要求進行,造成醫務人員手,科室物體表面監測不合格。改進措施:1、要求各科室每月應及時采樣并對采樣監測結果進行登記、匯總、分析。對超標之處要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整改后復查,直至合格為止。2、提出持續改進措施,以避免以后超標情況發生,確保消毒滅菌質量和環境衛生學達標。3、感染管理科每月統計各科室環境衛生學監測情況,對于未按要求監測的科室上報質控辦,按要求扣分。4、科室負責人對本科室工作人員進行環境衛生學采樣及相關知識的培訓及學習,感染管理科定期對科室工作人員進行抽查提問。五、多重

8、耐藥菌的感染管理多重耐藥菌監測匯總:科別監測例數標本名稱細菌名稱內一科3例全血4例、痰液5例、分泌物6例、尿液2例、引流物1例銅綠假單胞菌1例、大腸埃希菌3例、人葡萄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3例、溶血葡萄球菌1例、奇異變形桿菌2例、鳥腸球菌1例、陰溝腸桿菌1例、金黃色葡萄球菌1例、粒質沙雷菌1例、鮑氏不動桿菌1例、普通變異桿菌1例、路鄧葡萄球菌1例內二科9例外一科1例外二科4例兒科1例合計18例原因分析:(1)患者自身的易感因素:感染者多為老年內科患者,身體各項機能衰退;營養狀況差,抵抗力低下,住院時間長。(2)診療活動相關的因素:接觸傳播:醫務人員進行操作前后、陪人接觸患者前后不注意洗

9、手,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患者接受了手術及侵入性的操作,如:氣管切開,留置各種引流管、導尿管、動靜脈插管等。患者接受了放療或化療,以及使用了免疫抑制劑。抗生素應用不合理:若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容易引起菌群失調,引發多重耐藥菌的生長病房的病人數量多,陪人多,空氣污染。消毒隔離措施有時做的不到位。個別醫生經驗用藥,未嚴格執行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規范,造成患者多重耐藥菌發生。改進措施:(1)加大對多重耐藥菌的目標性監測力度,充分發揮預警及指導工作。當細菌耐藥率超過30%時,應通知醫務人員;超過40%時,應慎經驗用藥;超過50%時,應參照藥敏試驗用藥;超過75%時,應暫停使用。(2)加強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控制

10、多重耐藥菌感染與傳播的意識。(3)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4)醫務科、藥劑科、感染管理科督導臨床醫師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合理選用抗生素。(5)加強病房及組織管理:減少陪人數量,限制人員探視,減少人員流動;增加病房通風次數,保持空氣潔凈,定時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6)對于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病人及時實施隔離措施:單間或同種病原體同室隔離,無條件時可采取床邊隔離。按要求對病房內的環境及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各項物品應專人專用,且用后及時消毒滅菌。進入病房前后、接觸患者前后,接觸病人周圍環境后要認真洗手。限制探視人員,減少人員流動,最好做到專醫專護。患者出院后,嚴格終末消毒,防止感染。患者用后的平車或輪椅應

11、進行嚴格的消毒。患者轉科時應有醫務人員陪同,向接收科室說明應對患者采取預防接觸傳播的措施。醫療廢物單獨存放,按要求分類管理。加強保潔工人培訓,做好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六、快速手消毒劑、抗菌洗手液消耗量1月3月快速手消毒劑、抗菌洗手液匯總:科別手消毒劑領用量病人數床/日使用量(ML)內一5550605.43內二4555844.03內三3942114.63外一2321815.27外二2525964.82婦產38109214.03兒+新生兒2733064.08急診4129826.87血液透析室3125945.98手術室144167043.11原因分析:1、對手衛生的態度:對手衛生不重視,認為工作

12、繁忙、病人需要優先、頻繁的手衛生沒有必要,手衛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造成浪費,認為手衛生用品配備、執行就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檢查。2、對手衛生的認知:醫護人員對手衛生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手消毒劑的安全性、有效性認知程度較低,未完全正確掌握手衛生知識及時機,對手衛生依從性影響較大。3、手衛生設施:普遍存在洗手液、速干手消劑未及時補充。4、手衛生執行中存在問題:醫護人員未養成良好的手衛生習慣,發現有感控人員在場時執行較好,洗手方法正確,但衛生手消毒時使用消毒劑量不足。5、有些醫務人員認為洗手液有刺激性,洗手會影響皮膚,不宜過多使用。6、人力資源相對不足。有些科室人員少,工作繁忙。改進措施:各科室洗手液領取情況反映出我科室的手衛生依從率較低,分析原因后,采取相應措施,以逐步提高手衛生依從性:1、創造手衛生氛圍,提高手衛生意識。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手衛生知識宣傳,反復強化手衛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醫護人員自我保護和保護患者的意識,從而提高手衛生依從性。2、加強教育培訓,掌握手衛生知識。培訓有計劃并定期考核培訓效果,發揮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成員的積極性,繼續暗訪自查手衛生執行情況,總結問題所在,全科知曉并整改。經常性地以各種方式現場提問,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訓方式進行培訓,促使廣大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手衛生知識和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