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提取物對膠質瘤細胞NFκB表達和NO生成的調控_第1頁
銀杏葉提取物對膠質瘤細胞NFκB表達和NO生成的調控_第2頁
銀杏葉提取物對膠質瘤細胞NFκB表達和NO生成的調控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銀杏葉提取物對膠質瘤細胞NFB表達和NO生成的調控         08-05-08 10:15:00     作者:張申,李曉陽,衛濤濤    編輯:studa20【摘要】  目的 研究銀杏葉提取物(EGb761)對C6膠質瘤細胞核轉錄因子B(NFB)表達和可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響。方法 以脂多糖(LPS)和佛波酯(PMA)誘導體外培養的C6膠質瘤細胞表達可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產生大量NO

2、,應用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統和NO熒光探針監測細胞內NO濃度變化,逆轉錄基因擴增技術和蛋白質印跡技術檢測EGb761對C6膠質瘤細胞中iNOS基因表達的影響,并探討這一調控作用的分子機制。結果 EGb761能明顯降低C6膠質瘤細胞中iNOS mRNA和蛋白的表達、減少NO的生成,抑制IB的降解和阻止p65/RelA進入細胞核。結論 EGb761可通過NFB信號通路對C6膠質瘤細胞iNOS基因表達和NO的生成進行調控。 【關鍵詞】  銀杏葉提取物;膠質瘤細胞;可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核轉錄因子B    Regulatory Effect of Gink

3、go Biboba Extract on the Expression of NFB and Nitroxide Production in Glioma Cells     Key words:EGb761; Glioma cell;  iNOS;  Nitric oxide;  NFB    銀杏為最古老的中生代孑遺稀有植物之一,屬裸子植物門銀杏綱銀杏科植物,現僅存一科一屬一種,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稱。銀杏樹的根、葉、皮及種子均可藥用。銀杏葉入藥始于明代,傳統醫學用銀杏葉治療哮喘、支氣管炎

4、和老年性心血管疾病,但葉中含有氫氰酸,可加速心率,副作用大。20世紀60年代后,德、法等歐洲國家先后開展了對銀杏葉的研究。1965年,德國威瑪舒培博士(Dr. Willmar Schwabe)藥廠正式上市全球第一個銀杏葉標準提取物EGb761(ginkgo biloba extract),其質量指標為黃酮苷24%,萜內酯6%,銀杏酸10ppm,此標準為許多國家所公用。但國際上并沒有制定正式統一的標準,也沒有統一的含量測定方法,各廠商都有自己的質控指標,且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加工方法和不同的制劑工藝對銀杏葉中藥效成分影響很大。    資料表明銀杏葉含有多種

5、藥用活性成分,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銀杏內酯和黃酮類(以槲皮素、山奈素、水楊梅素為主)1。近年來,生物類黃酮抗氧化活性倍受人們的重視,生物類黃酮是最強的抗氧化劑之一。且分子較小,水溶性強,易被機體吸收,無蓄積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抗細胞凋亡24;調節器官組織功能,有效延緩衰老5。已有研究發現EGb761能抑制巨噬細胞以及內皮細胞中iNOS基因表達6。本研究擬以LPS和PMA誘導體外培養的C6細胞為實驗模型,采用激光共聚焦、RTPCR、Western blot分析等技術研究EGb761對C6膠質瘤細胞NFB表達和NO生成的調控。    1

6、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實驗試劑主要有:C6膠質瘤細胞系(中科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DMEM培養基、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 UNIQ10柱式總RNA提取純化試劑盒(上海生工公司);Access QuickTM RTPCR試劑盒(Promega公司)等;EGb761(法國Beaufour Ipsen 制藥公司MarieTherses DroyLefaix博士惠贈)。    實驗儀器有:CO2培養箱(Napco,USA);紫外分光光度計(Beckman,USA);電泳儀(EPS

7、301,USA);PCR儀(Eppendorf,Germany);凝膠成像系統(UVP,USA);激光共聚焦掃描熒光顯微鏡(Olympus,Japan)等。    1.2  細胞培養  將復蘇的C6膠質瘤細胞混懸于DMEM培養基中(含10%滅活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g/ml鏈霉素),置37、含5%  CO2的細胞培養箱內培養,待細胞長成單層后(約3d)按14傳代。    1.3  細胞內NO水平檢測  將處于對數生長期的C6細胞用0.1%的胰酶消化,用含10%胎牛血清的

8、培養基重懸細胞,配成1×105的細胞懸液,接種于4cm培養皿中,每皿2ml,貼壁2h后換成無血清培養基,分為3組,即對照組、誘導組(LPS 1g/ml和PMA  400ng/ml)和藥物組(在加入LPS和PMA前2h加EGb761 50g/ml),12h后換成帶DAF2DA探針(2.5 mol/L)的培養基,培養1h,用培養基洗滌細胞3次,置顯微鏡下觀察,激發波長488nm。    1.4  亞硝酸鹽測定  細胞接種于24孔培養板,1×105/孔,分為對照組、誘導組和藥物組3組,對照組不加誘導劑和藥物,誘導組加入誘

9、導劑LPS(終濃度1g/ml)和PMA(終濃度400ng/ml),藥物組在加入誘導劑前2h先加入EGb761(終濃度50g/ml),取上清培養液加入等量Griess試劑,室溫放置10min,用Bekman DU640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在546nm處測定其吸光度A值,以亞硝酸鈉為標準,繪制標準曲線,求出亞硝酸鹽的含量,并換算成nmol/L×105個細胞。    1.5  RTPCR分析  分別提取各組總RNA,RTPCR試劑盒進行擴增以分析iNOS基因的mRNA表達,actin為內參物。PCR引物設計參照文獻7,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引

10、物序列如下:iNOS:5AGA GAG ATC CGG TTC ACA3/ 5CAC AGA ACT GAG GGT ACA3, 擴增片段長度376bp;actin: 5TCC TTC GTT GCC GGT CCA CA3/5CGT CTC CGG AGT CCA TCA CA3,擴增片段長度509bp。擴增產物經1.5%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UVP掃描分析。    1.6  蛋白質印跡分析  用細胞刮刀將各組細胞刮下,離心收集,加入細胞裂解液A(細胞膜裂解),混勻后冰浴15min,13000g離心15min,上清作為胞漿蛋白提取物進行蛋白質印跡分析,用于分析iNOS基因的表達水平以及檢測IB的降解;沉淀用細胞裂解液A洗1次,混懸于細胞裂解液B(細胞核裂解),混勻后20冷凍過夜,13000g離心15min,上清作為核蛋白提取物進行蛋白質印跡分析,用于分析NFB p65/Rel A亞基的轉運入核。    用Bradford法分別測定胞漿蛋白和核蛋白濃度。取胞漿蛋白40g、核蛋白20g,以8% SDS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