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_第1頁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_第2頁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_第3頁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_第4頁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第五單元感受自然美 1按主題梳理古詩,感受詩情。 本組又學習兩首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杜甫的絕句,除了要在誦讀中想象畫面體會意境之外,在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中,二年級下已背誦60首,我們需要在此做一梳理,如描寫自然風景,送別、描寫古代人民生活等等,做一簡要歸類。以后常按主題背誦,強化主題印象。這樣的童年打底將會為孩子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甚而涵養自覺吟誦和信手拈來的習慣。(防止誦讀與運用阻隔千里的現象發生。) 2.以讀代講,讀中感受自然的神奇。 讀中想象18課雷雨通過抓變化,突出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課

2、文多呈現短句,易于表達情感。適宜通過朗讀來表現。同時,繼續訓練讀語段,想畫面的能力。 讀中采訪19課最大的“書”,以對話為主,更不宜多講。重點要讀好人物對話,可以采用比較活潑的采訪形式,如,采訪川川“你聽明白叔叔的話了嗎,叔叔說這本書上有什么字?”或者采訪叔叔“這巖石上的圖畫告訴我們什么呢?”這種方式利于孩子思考,利于把文本語言轉化為孩子自己的理解來表達,是一種積極的、復述性閱讀。 20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小詩,更要在誦讀中體會。但要防止解讀的淺化。文本絕不僅僅告訴我們“太陽、北極星、大樹、雪”是指南針,它的意義在于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無論晴朗還是陰雨,都有天然的指南

3、針為我們指點方向。要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悟。 .需要補充更多的自然知識,豐富認知。 教材有這方面的引導。泡泡里的提示 “我要留心觀察天氣的變化,把它寫在日記里” “我還知道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呢!”“雪化得快的那邊是南面還是北面?這是為什么呢?”“你能說出秋處露秋是哪四個節氣嗎?”“我在一本書里看到海底也有高山”“寬帶網”介紹了豬籠草和熱水魚的資料。等等。 許多問題僅靠課本內容是無法滿足學生愿望的,教師備課的功課要做足,需要補充更多豐富的課外知識,課堂才會游刃有余。 4.體會語言的準確、生動、避免重復。 從一些課后練習可以捕捉

4、到編者意圖。例如P82“帶點的詞用的多好啊”,“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蜘蛛從網上垂下來”“蜘蛛又坐在網上”體會作者使用動詞的準確和生動。仔細品味,真是填一字嫌多,換一字不妥。究竟好在哪里,可以讓學生采用換詞的方式來體會。還可以找一組句子讓孩子來練習推敲遣詞造句。如: 一輪明月()在天空一座小橋()兩岸蜜蜂()在花蕊上休息 除此而外,作者為避免重復,有多處用不同詞語表達同一意思,體現了用詞的豐富,要提示學生積累,并模仿學習。例如第19課最大的“書”6自然段,“腳印”和“足跡”;再如21課畫家與牧童,大家對畫家的畫都是溢美之詞,作者用“稱贊”“夸贊”“贊揚”來表達,避免雷同。教學

5、時要明確提示,豐富詞語積累;也學習避免重復的表達。 5.口語交際與寫話。 主題都是“身邊的小動物”,可將交際和寫話活動整合,安排成一次有趣的寫話活動。對于小動物的了解,孩子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細致的觀察和體驗。我們曾經做過嘗試,把小動物帶到學校,安排了觀察、體驗、交際、寫話的系列活動,效果特別好。開始的嘗試,我們也有些擔心,小動物一來是否會攪亂課堂?結果發現,孩子在分組觀察親近小動物時,是那樣美妙的一幅幅畫面,有的用菜葉試探著喂小兔子,順勢悄悄地撫摸它光滑的毛,膽大的還摸摸小狗的鼻子,說濕漉漉的,像個小扣子。 教師指導孩子調動眼耳鼻手觀察,還把觀察體驗填寫在“眼

6、耳鼻手腦”的觀察記錄表中,這樣把多感官觀察和聯想結合起來,孩子有了非常鮮活的體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而且內容打上了個性的印記。建議嘗試。 這樣的活動是在切實教孩子學習觀察,不是最終追求一個寫話結果,所以教師要把重點放在過程指導上,怎樣觀察,如何示范,在分組體驗前要及時布置觀察任務,指導和跟進小組活動,活動過程教師要做周密安排,確保活動的有效開展。類似這樣的體驗一學期要搞一到兩次,教會學生細致觀察。第六單元培養優秀品質 1在對比中體悟,感受人物優秀品質。 因為對比中更顯人物品質 21課畫家和牧童呈現了幾處對比,是否能捕捉到: 大家一致的稱贊和小牧

7、童不同的聲音; 小牧童源于生活的觀察和大畫家憑借想象的畫作; 戴嵩的名望和他謙虛的態度; 23課三個兒子中,有兩處:一處是三位媽媽對兒子的不同評價,另一處是三個兒子看到媽媽提水的不同表現,這也正是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的緣由所在。 24課玩具柜臺前的孩子中,也有幾處,柜臺前的孩子對玩具表現的的喜愛之情“目不轉睛、興奮、專心地盯著小汽車”,可是當售貨員阿姨建議買給他時,他卻搶著說“我只看看,不要媽媽買”,然后“拉著”媽媽離開。這些對比可感受什么?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細致的對比體會,感受人物品質。 2.適時補白,體會心理。 繼續在

8、學文時通過補白,體會人物的所思所想。如22課我為你驕傲,小男孩打破玻璃后的復雜心情忐忑、內疚、不自在,或者抓住小男孩賣報紙攢錢的過程,捕捉其中一處,引導補白。感受這是一個真誠善良,敢于擔當的孩子。 我的建議是,抓一、兩處,駐足想象,細細體會,切不可蜻蜓點水、面面俱到,要深挖洞,促理解,訓練思維,發展語言。 3.練說復句,豐富語言表達形式。 本組教材在語言表達方面,較多的運用了關聯復句,例如“一就”“像又像”“既又”邏輯關系清晰,表達準確,是學習語言的極好范例。教師要善于指導孩子不僅讀好,而且學習仿說,甚至仿寫相關句式。 另外,還有一些描寫細致的語句和段落

9、值得學習仿寫,例如P98畫家和牧童“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P107“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一會兒一會兒”“一個一個另一個”這樣分別進行細致刻畫的表達應引導學生仿說仿寫。可以與課堂片段素描結合起來,例如觀察“一位同學讀書的樣子”“一會兒緊蹙眉頭凝神思考、一會兒圈圈點點寫下感受”;可以與情境活動結合起來,如“課間活動”“小組值日”“木頭人、掰手腕游戲”等等,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語言、學習表達。 4.學文后談收獲。 也就是課后小結,這樣的梳理非常重要。剛開始可以教師梳理。小結要盡量從識字學詞的基本任務中解脫出來,可

10、以是人文角度、也可以是語言的收獲(典型詞句),一點一滴均可。培養孩子回顧課堂、及時梳理的習慣。到了中高年級形成自覺,每天扣問自己在主題和語言表達上究竟有哪些收獲,達到一課一得或幾得。 5.口語交際大家都來幫幫他。用好文本情境,可以結合自己班級的情況把情境更真實的展現出來,(你是本周檢查班長,面對沒有戴紅領巾、或沒完成作業的好朋友怎樣對待?)討論做誠實、守信、盡責的人。第七單元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 學習本組課文,要引導孩子把目光和思考落在怎樣看問題、想問題、最終解決問題上。這應是孩子成長中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思考之旅。 25課玲玲的畫,借玲玲修改畫作的事闡釋了一個“動

11、腦筋將壞事變好事的道理”;文中發生了糟糕的事,爸爸啟發玲玲怎樣想? 26課蜜蜂引路,列寧依據對蜜蜂的觀察準確地找到養蜂人的家,列寧怎樣觀察、怎樣思考?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27課寓言兩則兩位種田人的想法錯在哪里,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28課丑小鴨,經歷苦難的丑小鴨最終成長為一只漂亮的天鵝,有人說如果他不離家出走,一直在鴨窩里也會長成一只天鵝。從外形上我們并不否認,但是如果一直在鴨窩里,他能長成一只真正的天鵝嗎?這也是在引導怎樣深入看問題、想問題。 不要認為孩子小,還討論不出什么結果,要給思考的機會,期待他們成長。 1.增加聽寫練習。 聽寫

12、訓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組一些意味深長的語句,學文后應該安排聽寫,便于集中精力,提升書寫速度,感受句子結構、關注語言表達。 2.加強語言訓練。 詞語方面:(1)感受句中詞語的含義和表達效果。例P125,讀讀想想。隨文進行,一石二鳥。(2)體會漢字的“一字多義”。例P130,我的發現。教師可補充幾組,輔助孩子體會。(3)積累成語。P131,讀讀背背,不是一讀而過,要大致理解意思。以組呈現,有助于形成畫面,理解含義。如“同心協力、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戰無不勝”,給孩子以“團結就是力量”的整體感受。 閱讀和表達: (1)學講故事。兩則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寓意深刻

13、,要組織孩子練習講,既明道理又練表達。講故事時要幫助孩子梳理線索,可提供關鍵詞語輔助講好。(2)捕捉信息、梳理要點。如閱讀后,畫出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訓練學生提取要點信息的能力。(3)把語段讀厚。像放慢鏡頭一樣,把語段呈現的畫面定格、放大,加深體驗。例如“丑小鴨感到非常孤單”,怎樣的經歷是孤單?我們幫助孩子把“孤單”具化,哥哥姐姐不喜歡丑小鴨,當他們在水塘嬉戲時,丑小鴨躲在哪;養鴨的小姑娘討厭丑小鴨,當她來放鴨食時,丑小鴨又躲在哪;當遠遠地看到公雞走來時,丑小鴨又怎樣?把語段讀厚,把鏡頭放慢,也就讀懂了主人公的境遇,體驗自然就深刻了。 3.口語交際陌生人來訪,我該怎么辦? 

14、;分四部分內容: 一、先將圖意轉換為流暢的表達,講清故事的發生; 二、討論“我的做法”。教師的引導應不脫離“怎樣自我保護又不冷待客人”,引導孩子討論出合適的做法。三、合作表演整個故事,模擬真實的交際情境。四、連起來講故事。講清故事的發生、經過、推想故事結果。 4.寫話。 P132,內容是畫圖寫話。要求比較高,可能一部分孩子難以實現。可以對畫圖降低要求,防止畫圖畏難而影響了寫話表達。建議選取一些有生活氣息的圖畫勾起孩子的回憶,如父與子的生活漫畫,讓孩子通過圖畫與自己的生活鏈接,打開寫的思路。也可以寫童話,寫想象。重點是清楚、完整的表達。第八單元走進科技世界

15、 通過閱讀,了解一些科普知識,如“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動”“鏡面可以聚光”“人們推測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等等,同時進行以下能力訓練: 1繼續關注段的教學,培養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練習。要注意方法的引導,如,問題回答式概括(起因、經過、結果)抓關鍵詞概括、分句提煉等,授之以漁,孩子才能自己捕魚。 例如恐龍的滅絕,文章介紹了幾種恐龍滅絕的說法,特別適合采用問題回答式概括。即起因、經過、結果?“因為地球寒冷,恐龍耐不住嚴寒而滅絕、“因為太陽被遮擋,食物減少,恐龍逐漸滅絕”引導學生把一段話讀成一句話,這是很重要的的閱讀能力。 有些

16、段落的敘述很有層次,如數星星的孩子中爺爺說的話,可以讓孩子分層說說爺爺的每句話是什么意思,要點就很清晰了。要用好文本進行訓練。 2跳出課文,啟迪思考。 學文后,跳出課文,讓孩子來想一想,他們為什么能這樣想? 如,愛迪生是怎樣想到辦法的?人類對于“恐龍滅絕的說法”是從哪些角度著手思考的?(生物繁衍的需要溫度、食物、生存環境)阿德的夢想世界源于什么?(源于生活的理想和創造)讓孩子也來說說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這樣的跳出課文再思考,利于孩子學習怎樣思考。 3.實踐已掌握的閱讀方法。 兩年來的學習,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如邊讀

17、邊想象、圈點批劃、連前想后、默讀思考、閱讀捕捉信息等等,要在閱讀時引導自覺使用,逐漸形成習慣。每節課始終要想著為孩子的語文素養奠基,可以練什么,怎么練,目標是否達成,一節課究竟給孩子留下什么?想著這些的時候,就會自覺的引導孩子歷練。 4.口語交際身邊的科學(分4步) 搜集:每人搜集3條科學小知識(生活中發現、提問、查閱); 記錄:用簡潔的語言記錄下來; 交流:同自己的話大方自然的介紹科學知識,不要照本宣科; 談談啟示和收獲。 5.寫話寫收獲、寫打算。 成長中的收獲可以很多方面:學習、生活、交往友愛等。 要幫助孩子梳

18、理,盤點成長也在收獲感動,同時也在發現不足,引導孩子積極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留下成長的足跡,最好選定一個方面重點梳理回顧,不要面面俱到,寫成流水賬。教學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樹立用教材教的意識。學習語文不僅僅是在引導孩子認識自然、認識社會,更重要的是學習語言,提升語文能力。曾經說過,當文本被選入教材之后,它的原生價值就變更為教學價值。 所以要做敏感的語文教師,特殊的語言現象絕不放過。低年級教材的特殊性表現在課后練習除了“朗讀課文”“抄抄寫寫”幾乎沒有其他,這更考驗了教師用教材教的能力。在解讀課文時,要練就語文教師的慧眼。例如, 具有新鮮感的詞句,在表達上有何特點?

19、如何體會?如何學用? 層次分明的語段如何訓練概括能力?怎樣依據文本特點培養學生質疑能力?能否捕捉到一些寶貴的練筆機會?用教材教,就不僅僅圍繞課文內容打轉,更把目光關注到語言、關注到語文的工具性上,真正回歸到語文教育的本真上來。 2.低段并不“小”,大語文觀更要樹立。為孩子以后的學習打底。語文學習習慣、生活中學語文、堅持日有所誦等意識都需要一步一步培養,絲毫不可懈怠。 3.開啟課外閱讀的重任責無旁貸。 閱讀滯后,很有可能會錯過了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期,尤其會錯過培養孩子母語情懷的黃金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表明,兒童閱讀能力培養的關鍵期應在一二年級,中年

20、級之后就會相對困難。也就是說,我們應該使孩子在8歲左右進入自由閱讀狀態。我們一定要為孩子開啟閱讀之旅,讓孩子感到“書是甜的”。不要等待學校、等待社會創造條件,從現在開始,要善于運用零星的時間,主動讀起來。設法解決讀物(班級交換)保證時間(每天半小時)定期召開讀書會。 本學期要求必讀兩本書。書目推薦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神奇校車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夏洛的網時代廣場的蟋蟀等,保底要求自選兩本。要重視讀的質量,后續的讀書興趣,讀書的收獲。 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的感觸是,多寫能促進表達,但多讀一定能提升表達。所以,讀書活動一定要有聲有色的開展起來。 4.一定要實現積累與運用并行。 大家比較重視積累,但忽視運用。積累轉化為運用的途徑就是語文實踐。 提示注意三點: 第一,每篇課文學完后,要采用恰當方式,讓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 第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