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病人的護理_第1頁
發熱病人的護理_第2頁
發熱病人的護理_第3頁
發熱病人的護理_第4頁
發熱病人的護理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發熱病人的護理發熱指產熱增多或散熱減少,均可導致體溫升高稱發熱。發熱是一種癥狀,以感染性發熱為多見。非感染性發熱常見于血液病,惡性月中瘤、理化因素等。正常腋下溫度在 363637C,37C,2424 小時內波動一般不超過 1C1C37.53837.538低熱,多見于活動性肺結核、風濕熱;3838 c c39c39c中熱,多見于急性感染3939 c c4040高熱,見急性感染;4040超高熱體溫低于正常稱體溫過低,常見于年老體弱、嚴重營養不良、慢性消耗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休克等。體溫上升期由于皮膚血管收縮,皮溫下降表現皮膚蒼白,無汗,畏寒,體溫升高后,皮膚潮紅而灼熱,呼吸及心率加快

2、,退熱時因大量出汗,皮膚溫度降低。高熱可出現澹妄、驚厥及水、電介質紊亂等合并癥。一、分類發熱的分期:(一)開始期;(二)發熱期;(三)結束期據體溫變化常見熱型分為:1 1、稽留熱:體溫高達 39c39c 以上。波動幅度1C1C。見于傷寒、肺炎。2 2、間歇熱:體溫驟升至 39c39c 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經一個間歇后,再規律地交叉出現,見瘧疾。3 3、弛張熱:體溫在 39c39c 以上,波動幅度大于 2 23C3C。而最低溫度始終高于正常見敗血癥。4 4、不規則熱:一日間體溫變化極不規則,且持續時間不定。見于流感、月中瘤病人發熱。人體最高耐受熱約 40.640.641.4C41.4C。高達

3、 43c43c 則極少存活。二、發熱病人的觀察及護理:(一)體溫的監測:1 1、定時測體溫,一般每日測量 4 4 次,高熱時每 4 4 小時測量體溫一次,待體溫恢復正常 3 3 天后可減至每日 1212 次。同時密切觀察其他生命體征,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通知醫生。2 2、觀察是否出現寒戰,淋巴結月中大,出血,肝、脾大,結膜充血,單純皰疹,關節月中痛及意識障礙等伴隨癥狀。3 3、觀察發熱的原因及誘因是否消除,發熱的誘因可受寒、飲食不潔、過度疲勞;服用某些藥物(抗月中瘤藥物、免疫抑制劑、抗生素等);老人、嬰幼兒、術后患者等。4 4、觀察治療效果,比較治療前后全身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結果。5 5、觀察飲

4、水量、飲食攝取量、尿量及體重變化。(二)降低體溫:可選用物理降溫或者藥物降溫,但不可以同時使用。原因是藥物降溫過程中,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出汗,通過汗液蒸發帶走許多熱量,物理降溫是冷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如果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同時進行,影響藥物降溫效果。?物理降溫法有:局部和全身冷療兩種方法。體溫超過 3939C,C,選用局部冷療,可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學制冷袋,通過傳導方式散熱。體溫超過 39.5C,39.5C,可采用溫水試浴,乙醇試浴方式,達到降溫的目的1 1、擦浴法;可以應用退熱藥物后隨即給予溫水擦浴其優點是:及時使體溫下降,預防高熱驚厥并使患者有舒適感;溫水擦浴后使體表毛細血管擴張,提

5、前發揮解熱藥的作用,以達到出汗散熱的目的2 2、冷袋和水囊降溫法;3 3、灌腸法;4 4、靜脈降溫法;其方法是將病人需常規輸入的液體置于冰箱,待液體溫度降為 0-100-10 度時取出,用棉套保溫,按“靜脈輸液法”把液體輸入病人體內,具降溫療效顯著,降溫有效率高達 100%100%。多用于下丘腦功能紊亂所致的中樞性高熱,體溫升高快,降溫效果差者;5 5、醫用冰毯降溫法物理降溫的注意事項、對冷敏感的病人不易用任何方法的物理降溫,因各種冷刺激都會使病人出現寒戰,使橫紋肌產熱增加而影響降溫效果。不論采用何種降溫方法的同時,都應在足心置熱水袋,減輕腦組織充血,促進散熱,增加舒適,尤其是冰敷頭部應重視,

6、降頭溫可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減少腦組織的耗氧量,降低機體代謝率。一般認為,體溫下降 1 1度腦細胞代謝率可降低 6.5%,6.5%,顱內壓可降低 5.5%5.5%o o 所以,頭部降溫對顱腦損傷的病人尤為重要。、對有出血傾向皮疹、皮下出血點及伴有皮膚性損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別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導致出血癥狀加重。、擦浴禁擦后背、前胸區、腹部和足低等處,以免引起不良反應。、采取降溫措施 3030 分后測量體溫(最好測肛溫、如測腋溫,需測量側停止物理降溫半小時),同時要密切觀察病人血壓、脈搏、呼吸及神態變化。、使用冰塊降溫的病人要經常更換部位,防止凍傷。腋下冰袋降溫后,腋溫的測量不

7、易在 5050 分鐘內進行。、應用醫用冰毯降溫的病人,體溫探頭應放在直腸或腋中線與腋后線中間為宜。?藥物降溫是通過降低體溫調節中樞的興奮性及血管擴張、出汗等方式促進散熱而達到降溫目的。使用藥物降溫時應注意藥物的劑量, 尤其對年老體弱及心血管疾病者應防止出現虛脫或休克現象。 實施降溫措施 3030 分鐘后應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和交班。(三)補充營養和水分: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高熱時,由于迷走神經興奮降低,使胃腸活動及消化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謝增加,營養物質大量消耗。引起消瘦、衰弱和營養不良。因此,應供給高熱、高蛋白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并鼓勵病人進食,對不能進食者

8、,必要時用鼻飼補充營養,以彌補代謝之消耗。高熱可使其機體喪失大量水分, 應鼓勵病人多飲水, 必要時, 由靜脈補充液體、 營養物質和電解質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勵少量多餐,以補充高熱的消耗,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鼓勵管著多飲水,以每日 3000ml3000ml 為宜,以補充高熱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進毒素和代謝產物的排出。(四)加強口腔護理:長期發熱病人,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食物殘渣易于發酵、促進細菌繁殖,同時由于機體抵抗力低下及維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潰瘍,應加強口腔護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應在晨起、餐后、睡前協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潔。(五)應加強皮膚護理:高熱病人由于新陳代謝率增快,消耗大而

9、進食少,體質虛弱,應臥床體息減少活動。在退熱過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時擦干汗液并更衣,更換衣服和床單,防止受涼,保持皮膚的清潔我、干燥。應勤換內衣褲,加強皮膚護理,防褥瘡發生、(六)高熱病人體溫驟降時,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體液大量丟失,年老體弱及心血管病人極易出現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四肢冰冷等虛脫或體克表現,應密切觀察,注意保暖,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配合醫生及時處理,不恰當地使用退熱劑,可出現類似情況,應慎用。(七)加強休息,可減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機體康復。高熱者需臥床休息,低熱者可酌情減少活動,適當休息。為患者提供室溫適宜、環境安靜、空氣流通等合適的休息環境。高熱出現澹亡,應及時用床

10、檔防墜床,出現昏迷時,按昏迷病人護理常規護理。(八)發熱過程的心理護理發熱期病人心情恐懼、緊張、不安、煩躁;對發熱毫無思想準備,會有一種害怕心理。此期的心理護理要點下:1 1 . .安撫病人;2 2 . .滿足病人的需要;3 3 . .解除病人痛苦:如病人感口干口渴,護士應盡量提供含糖鹽水,并鼓勵多飲,補足大量水與電解質,以防發熱大量出汗后的虛脫,并可解除病人的煩渴;4 4 . .常去看望病人;5 5 . .向病人做解釋工作;6 6、設法增加病人的舒適;7 7、特殊照護:對于躁動、幻覺的病人,護士應從旁守護照料或允許親人陪護,防止發生意外。由于發熱引起的精神癥狀,除降溫外,遵醫囑給予適量的鎮靜

11、劑是必要的;(九)發熱病人的飲食護理1 1 .發熱期間選用營養高易消化的流質,如豆漿、藕粉、果泥和菜湯等。2 2 .體溫下降病情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面條、粥,配以高蛋白、高熱量菜肴,如豆制品、魚類、蛋黃等以及各種新鮮蔬菜。3 3 .恢復期改為普通飲食,食欲好可給雞、鴨、牛肉、魚、豬肉、蛋、牛奶和豆類等。發熱病人應遵循的飲食原則發熱使人體內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也增加,體溫每升高 1 1 攝氏度,基礎代謝增高 13%13%。肌肉興奮性減低,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發熱病人除用藥物治療外,合理補充營養,對改善全身的營養狀況,促進病體康復具有重要作用。發熱病人的飲食安排原則如下:(1)(1)供給高熱能、高蛋白質、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以及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飲食。根據病情可給予流質、半流質飲食或軟飯。流質飲食可選用牛奶、豆漿、蛋花湯、稠米湯、綠豆湯、藕粉、鮮果汁、去油雞湯等,半流質飲食可選用大米粥、肉末菜末粥、面片湯甩雞蛋、肉末菜末面條、餛飩、豆腐腦、銀耳羹等,軟飯可選用饅頭、面包、軟米飯、包子、瘦肉類、魚、蝦、蛋、瓜茄類、嫩菜葉、水果等食品。供給充足液體,有利于體內的毒素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