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口施工方案_第1頁
雨水口施工方案_第2頁
雨水口施工方案_第3頁
雨水口施工方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雨水口施工方案1、基槽開挖開挖雨水口基槽,按照所放開挖邊線進行開挖。開挖過程中,核對雨水口位置,平行于路邊修正位置。要求雨水口比所接雨水管內底低 30 厘米,以利于沉沙。2、混凝土基礎基礎采用10厘米厚的C20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基礎前,對梢底進行夯實。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用平板振搗器振實,表面用木抹子搓毛面。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養護。3、井室砌筑及勾縫3.1 雨水口混凝土基礎強度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雨水口砌筑。根據試驗室提供的水泥砂漿配合比,現場攪拌M10的水泥砂漿。3.2 測放雨水口墻體的內外邊線、角樁,據此進行墻體砌筑。按雨水口墻體位置掛線,先砌筑一層磚,根據長度尺寸,核對對角線尺寸

2、,核對方正。墻體砌筑,灰縫上、下錯縫,相互搭接。3.3 雨水口砌筑灰縫控制在 8-12mm灰縫須飽滿,每砌筑300mm 將墻體肥槽及時回填夯實。3.4 雨水支管與墻體間砂漿須飽滿,管口與墻面齊平。支管與墻體斜交時,管口入墻20mm另一側凸出20mm管端面完整無破損。3.5 為確保雨水口與路面頂面的平順,按照設計高程,在路面上 面層施工前,安裝完成雨水口井圈及井蓋。3.6 道路雨水口頂面高程比此處道路路面高程低30mM設三面溝,便于雨水排入。3.7 雨水口砌筑完成后,底部用 C15混凝土澆筑抹平。4、井圈及井箅安裝雨水口砌筑至規定標高后,應及時安裝井圈箅子,按設計高程找平,井圈安裝就位后底部鋪2

3、 厘米厚1: 3 水泥砂漿嵌牢,井圈安裝時,位置要求準確,與雨水口內壁一致,雨箅子與路面平齊或稍低5-30mm不得突出,核證標高后,雨算子周圍用 C20混凝土鎖牢,要 求安裝牢固、平穩。砌筑井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2、 1.1 明挖管道鋪設接口強度達到設計強度80%;3、 1.2選定好砂、石子、水泥、磚、鋼筋等原材料,送樣到試驗室作原材料試驗,依據圖紙要求進行試配,現場按照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根據現場砂石含水量確定施工配合比。4、施工方法5、2.1 井底基礎與管道基礎同時澆筑。6、 2.2流槽一定與檢查底板同時砌筑。表面用砂漿分層壓實抹光, 流槽與上下游管道接順,管內底高程符合混凝土管道基礎及安

4、裝的允許偏差。7、 2.3砌筑井室,用水沖凈基礎后,先鋪一層砂漿,再壓磚砌筑,做到滿鋪滿擠,磚與磚間灰縫保持1cm。8、 2.4與檢查井連接的所有管道端頭,要經過鑿毛處理并要清理干凈,保證管道與檢查井井壁結合牢固。9、 2.5砂漿拌和均勻,保證砌筑石專含水量為1015%,砌體不得有豎向通縫,必須為上下錯縫,內外搭接。如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接高時,將原磚面上的泥土雜物清理干凈,然后用水清洗磚面并浸透。10、 2.6 井接入圓管的管口應與井內壁平齊,當接入管徑大于300mm?時,砌石專圈加固。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留有3050mm?的環縫,用油麻-水泥砂漿,油麻-石棉水泥或粘土填塞并搗實。2.7 按標準圖砌筑,所用材料均須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砂漿采用1 : 3水泥砂漿,砌筑前須將磚灑水浸濕。測量人員在基礎混凝土上放出井位大樣。2.8 預留支管須隨砌筑隨安裝,管口深入檢查井3cm,預留支管的管徑、 方向、 高程須符合設計要求,管與井壁銜接處須嚴密不漏水,預留支管管口用低強度砂漿封口抹平,用截斷的短管作為預留支管時其斷管破茬不得朝向井內。2.9 管頂拱旋按照標準圖砌筑,一般當管徑A 1000mm寸,拱旋高 度為250mm當管徑1000mm寸,拱旋高度為150mm檢查井的流梢 應在井壁砌筑到管頂以下即行砌筑,表面須用砂漿壓實抹光。2.10 井筒內壁用原漿勾縫,井室有抹面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