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之辨證與病案_第1頁
中醫診斷之辨證與病案_第2頁
中醫診斷之辨證與病案_第3頁
中醫診斷之辨證與病案_第4頁
中醫診斷之辨證與病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診斷之辨證與病案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辨證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核心,也是中醫治病的基本方法。辨證與論治是兩個密切相聯的步驟,辨證是論治的前提,辨證為論治提供依據,要有效地治療疾病,就要有一個正確的辨證。所謂辨證就是運用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尤其是四診八綱及各種辨證方法,對疾病的臨床表現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從而揭示疾病本質的過程。那末,在辨證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辨主要癥狀     疾病的臨床表現是由一個個具體的癥

2、狀組成的,在這些眾多的癥狀中有的具有定性意義,有的具有定位意義,有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質,有的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矛盾。辨主要癥狀就是圍繞對這些主癥的區分,明確疾病的本質,為治療提供依據。     如發熱是外感熱病的主要癥狀,不同的熱型代表了不同的病證。以六經辨證為例,發熱惡寒是病在太陽,往來寒熱是病在少陽,但熱不寒是病在陽明,無熱惡寒是病在少陰,潮熱是陽明腑實證。通過對熱型的區分就可明確是什么病。如果進一步對伴有癥狀的區分可以明確疾病的證型,如發熱惡寒伴有無汗、脈浮緊的是太陽病傷寒證,伴有汗出、脈浮緩者是太陽病中風證,但熱不寒伴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的是陽明經

3、證,潮熱伴心煩、譫語、便秘、腹滿硬痛、脈沉實的是陽明腑證。因此,圍繞主要癥狀辨證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辨疾病的發展變化     每一種疾病都有發生發展的規律,從疾病的發生到痊愈,可以經過不同的階段,整個過程是不斷變化著的。同一種疾病由于病邪性質、患者體質及治療的不同,在各個時期可以有不同的表現。這就要求醫生要用動態的觀點去觀察病人的臨床表現。如衛分證、氣分證、營分證、血分證是溫病四個不同階段的不同證型,反映了溫病發生發展的過程。臨床上遇到溫病的患者,要考慮到有上述四個階段傳變的可能性,還要考慮到有不循一般規律

4、傳變的可能,如衛分證雖有“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的一般傳變規律,也有“逆傳心包”的特殊傳變。而傷寒論的六經傳變中,既有按一般發展規律的循經傳,也有不按一般規律的越經傳,更有合病、并病的出現。也就是說既要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知常達變。這樣就能舉一反三,從而立于不敗之地。     辨病機     傷寒論曰:“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要求醫生在辨證中審證求因.辨明病機為治療提供依據。中醫學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方法,其中辨病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臨床表現可以有不同的病機,如咳喘一證,既可以是外邪犯

5、肺所致,也可以由腎不納氣引起。其治療方法顯然就不一樣,前者需要祛邪宣肺,后者則需要益腎攝納。不同的病證可以有相同的病機,如脫肛與子宮下垂是兩種不同的病證,但如果其病機均是中氣下陷的話,就都可以用補中益氣的方法治療。中醫學強調“治病必求于因”,辨病機是重要的一環。     辨邪正斗爭形勢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乃成病。邪正斗爭是貫穿于疾病發生發展全過程的。如病邪盛,正氣具有抗邪能力壩U表現為實證。如果病邪盛,正氣抗邪能力不足,則表現為邪盛正虛。如病邪已減弱,正氣抗邪能力也在衰退,這時就表現為正虛邪戀。如

6、果病邪已盡,而正氣亦受損,則是邪去正虛。邪正斗爭的形勢,可以通過臨床癥狀、體征表現為多種證候。     臨床要辨明邪正斗爭的形勢,了解疾病的發展趨勢,采取積極的措施,促使疾病向好的方面發展。     八綱辨證與其他辨證方法的運用     八綱是辨證的總綱。盡管疾病的臨床表現是錯綜復雜的,但都可以用八綱來分析和歸納。如疾病的類別,可分為陰證與陽證;病位的深淺,可分為表證與里證;疾病的性質,可分為寒證與熱證;正邪的盛衰,可分為虛證與實證。但它只是一種分析疾病共性的方法,遠遠不能表

7、達臟腑經絡受邪以后的病理變化。這就需要運用其他辨證方法.并使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完整地反映疾病的病理變化。如黃疸一證,后世分為陽黃與陰黃,以八綱辨證,陽黃屬里熱實證,陰黃一般認為屬里虛寒證。但這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質,還須結合臟腑辨證來分析其本質。按臟腑辨證,陽黃屬肝膽濕熱,而陰黃屬肝膽寒濕,這樣方為全面。因而臨床辨證要靈活掌握,根據病證選擇辨證方法,更要多種辨證方法聯合運用,完整正確地揭示疾病的病理變化。     外感病與雜病的辨證     從廣義上講疾病分為外感病與雜病兩大類,適用于外感病的辨證方法有六經辨證、衛氣營

8、血辨證、三焦辨證、病邪辨證等。適用于雜病的辨證方法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經絡辨證等。但所有的辨證方法可結合運用,即外感病的辨證方法也可用于雜病,雜病的辨證方法也可用于外感病.不必截然別離。外感病辨邪正斗爭形勢為主,但要注意不同辨證方法中證型異同的區別。如六經辨證中的陽明病,在衛氣營血辨證中屬氣分證.在三焦辨證中屬中焦證,要領會并融會貫穿。雜病辨證在辯邪正斗爭的同時,要注重臟腑陰陽盛衰的區分,要結合氣血津液辨證、病邪辨證等辨證方法,找出陰陽偏盛偏衰的主要方面,為調整陰陽的盛衰提供依據。     病案     病案

9、,古代稱“診籍”,又稱“脈案”,目前稱“醫案”,是醫生治療疾病的客觀記錄。病案記錄了病人的詳細病情,包括現病史、過去史、家族史,以及辨證、診斷、治療的全過程。是復診、轉診或討論病例的原始資料,也是統計疾病與研究疾病的重要資料。而且還是處理醫療糾紛的重要依據。     病案源遠流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的倉公二十多個病案,是現存最早的病案。這些病案記錄了病情、診斷依據、治療經過以及結果、為今人留下了珍貴的資料。以后歷代醫家十分重視病案的記錄,從而使歷代醫家的臨床經驗得以保存下來,成為中醫學的珍貴遺產之一。   &

10、#160; 病案內容     根據中醫學辨證論治的精神,病案的內容應以四診、辨證、立法、處方用藥等為重點部分。     1.四診部分 應把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具體如實地記錄下來,這些資料是辨證診斷的依據。要善于抓住病人的主要癥狀,有重點、有系統的記錄,防止主次不分,輕重不分。對于一些有特殊意義的陰性癥狀或體征也要記錄,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2.辨證部分 將四診收集得來的資料,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指出疾病的病因病機,涉及的臟腑經絡,陰陽虛實盛衰等,進一步辨

11、明屬何病何證,必要時還當與相似病證作鑒別,為治療提供依據。     3.立法部分 根據辨證得出的結論,進一步提出治法。立法必須與辨證結論相符合,病證有主次,或有兼證者,立法也要主次分明,務必與辨證絲絲入扣,為處方用藥確立法則。     4.處方用藥部分 根據確立的治療法則,進一步明確用何方治療,或以某方為主加減治療,或用針灸、推拿等方法治療。方劑可以成方加減,也可自己組方,制定新方。并寫上每一味藥物及劑量,先煎或后下等煎服法。用針灸治療的要寫明穴位,用推拿治療的要寫明手法。上述四個部分,務必做到理、法、方、藥貫穿。

12、     病案要求     1.書寫病案態度要認真,內容要正確,時間要及時。住院病案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門診病案必須當時完成。     2.臨床表現的描寫要具體詳細,內容要完整,精煉,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條理清晰。     3.文字要通順,字跡要端正,不得涂改、挖補、剪貼,一律要用鋼筆書寫。     4.要表達中醫理法方藥的一致性,中醫術語的表述一定要標準,要符合辨證論治的精神。 

13、60;   5.病案結束時,醫生一定要簽全名,以示負責。     病案格式     住院病案住院號:    性別年齡婚否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家庭住址入院日期病史陳述者病史采集時間發病節氣家屬     1.問診     1主訴:用簡煉的文字,記錄病人自覺最痛苦的一個或幾個癥狀,及其部位、性質、特點、時間等。     2現病史:詳細記錄本次發病的時間、

14、誘因、主要臨床表現,伴有的其他癥狀,治療經過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     3既往史:記錄以往患病情況。     4個人史:個人的嗜好、喜惡、居住條件、婦女還應記錄月經、婚育情況。     5家屬史:家屬成員中的健康情況及已故成員的死亡原因。     2.望診 記錄神志、氣色、形態、舌象、發澤、排泄物等狀況。     3.聞診 記錄聽到的異常聲音與嗅到的異常氣味等。   

15、;  4.切診 記錄脈象、皮膚的溫度、壓痛,觸摸到的腫塊,水腫壓痕等。     5.專科所做的檢查 如外科、婦科等所作的特殊檢查。     6.辨證論治     1中醫辨證之依據。     2分析病因病機。     3治療原則與基本方藥,或其他治法,如針灸、推拿等。     4護理等醫囑。     7.診斷&

16、#160;    病證名或兼夾證。                                            

17、0;                     醫生簽名全名:     年 月 日 時     8.住院病程錄 每天記錄患者的病情與治療,包括病情的變化以及辨證論治的變動。     門診病案門診號:        

18、;   性別      年齡      職業      工作單位    就診時間          問診:               主訴:                病史:                望、聞、切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