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單元·思維的火花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曾經這樣指出了勤與思對于學業成功的重要作用。不光學習如此,解決問題也是這樣。后天的勤奮努力也許能彌補一些不足,但只有思維的方法對了,處理問題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只能是南轅北轍,勞而無功。縱覽古今,只有懂得勤思、慎思、善思,才能讓思維的火花聚在一起,燃成巨大的火焰,照亮廣袤的精神世界。走進本單元,我們將看到大人物和小人物運用不同的思維處理問題的經歷:賣矛與盾者思維混亂,前后矛盾,結果鬧出笑話;孫臏只是合理安排馬匹的出場順序,就輕而易舉地助田忌轉敗為勝;船長面對處于險境的兒子沒有驚慌,而是果斷地命令孩子跳水,讓孩
2、子成功獲救。學會思考,用正確的思維解決問題,你會發現生命在你張開的手掌上延伸著無限,在短暫的時光里凝聚著永恒。本單元圍繞“思維的火花”這一主題選編了三篇課文。雖然每篇課文的體裁不一,內容不同,但都從不同方面彰顯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維品質。教學時,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思維過程,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分類具體內容內容簡說教學要點課時安排課文自相矛盾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一個賣矛和盾的人,夸贊自己的矛和盾,但他的話前后抵觸,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要前后一致,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談,言過其實。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聯系實際,從
3、中受到教育。1課時田忌賽馬文章記敘了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威王賽馬,孫臏巧用計策使田忌反敗為勝的故事,說明遇事只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抓住主要矛盾,經過比較分析,才能得出最理想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了解孫臏是如何安排馬的出場順序的,理解田忌獲勝的原因;體會孫臏的聰明才智,學習他認真分析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2課時跳水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孩子意外爬上帆船的桅桿,在命懸一線時,孩子的爸爸船長命令他跳入水中,讓孩子最終得救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事要沉著冷靜,機智果斷。抓住重點語句想象場景,體會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感受故事的驚險,體會船長遇事冷靜、機智果斷的氣度。2課時習作神奇的探險之旅發揮想象,編一個
4、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注意情節的轉折。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寫具體。12課時語文園地交流平臺交流、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交流、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體會字詞的古今用法;品味時間語的對比用法并能進行仿寫;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積累古代關于年齡的稱謂。2課時詞句段運用體會字詞的古今意義的異同;品味時間語的對比用法;具體說說修改作文的方法。日積月累理解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并進行積累。15自相矛盾文本分析自相矛盾選自韓非子·難一,全文只有一段,可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楚人自夸矛和盾;第二層是楚人被人詰問,啞口無言;第三層是作者發表的議論。寓言諷刺了那些自吹自擂、前后抵觸、不能自
5、圓其說的人。選編這篇寓言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了解寓言故事的內容,體會其中蘊含的寓意。由于學生接觸文言文較少,不太熟悉文言文的語言習慣及語法特點,難以理解一些古今異義的詞語,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看注釋,理解字詞的意思,進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在此基礎上,掌握語言的內容,再聯系實際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學目標1.會認“吾、弗”2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夫”,會寫“矛、盾、譽、吾”4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節奏。背誦課文。3.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4.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聯系實際,從中受到教育。教學
6、重點1.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2.聯系實際理解寓言所蘊含的道理,并從中受到教育。教學難點理解寓言內容和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課時安排1課時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1.播放中國古代成語故事的動漫視頻,讓學生猜出相應的成語,引導學生交流觀后感想。導語: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概括性強,內涵豐富。在作文或說話中恰當地運用一些成語,就可以獲得形象生動、言簡意豐、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成語有的出自寓言故事,有的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今天我們要學的成語“自相矛盾”就出自一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板書:自相矛盾)預設:先引導學生了解“矛”(長柄尖刀,古代一
7、種用來進攻刺殺的武器)和“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種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的牌),進而思考:楚人是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的?他的話中有哪些前后抵觸的地方?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1.簡要介紹作者及其作品的相關知識。韓非(約前280前233) 戰國晚期韓國(今河南新鄭)人,韓王室諸公子之一,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戰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張君主集權,提出重賞罰,重農戰,反對儒、墨“法先王”,支持變法改革。他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于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效果。后人將其著作編輯成韓非子一書。韓非子 韓非的著作總集。
8、韓非逝世后,后人搜集其遺著,并加入論述韓非學說的文章編成。共五十五篇,十萬余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書中許多當時的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也成為成語典故的出處。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畫出讀不準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3.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生字新詞。(1)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máo dùn yù wú fú fú 矛 盾 譽 吾 弗 夫需注意的字音:“夫”是多音字,本課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所以應讀“fú”。需注意的字形:“盾”的第一筆是平撇,不能寫成橫;“吾”的下面是“口”,不是“日”。(
9、2)理解重點字詞。鬻賣。 曰說。 應回答。吾我。 其他的。 莫沒有什么。陷刺破。 弗不。 譽稱贊。文中有“夸耀”的意思。4.師生共同劃分朗讀節奏。(用“/”在課文中標明。)明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分角色讀、齊讀等,直到學生讀熟、能背誦為止。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1.指名讀課文,并講一講故事。參考譯文:楚國有一個賣盾和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
10、東西都不能刺破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沒有不能刺破的東西。”有人問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結果會怎么樣呢?”那人啞口無言,回答不上來了。什么東西都刺不破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2.課文,引導學生逐層分析。(1)學習第一層。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思考:在這一層中,作者是如何刻畫楚人的形象的?明確:作者通過兩處語言描寫,寫出了楚人片面地夸大自己的盾和矛的作用。演一演:引導學生想象楚人的神態、動作、語氣等,將他賣矛和盾的情形表演出來。可以先在小組內演,再在班上演。教師認真觀看,
11、相機指導。(2)學習第二層。過渡:人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于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個什么問題呢?()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楚國人的反應怎樣?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明確:“弗能應”。不能夠回答。無言以對、啞口無言。楚人為什么“弗能應也”?明確:這個楚國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說的話前后相互抵觸的情景。(3)學習第三層。()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明確:這是作者針對此事的議論,揭示了楚人的話自相矛盾的原因。3.引導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思考楚人的“自相矛盾”表現在哪里。明確:楚國這個賣盾和矛的人,當他夸耀自己的盾時,
12、無限吹噓盾的堅固,而忽略了手中矛的鋒利;在夸耀矛時,又片面地說自己的矛鋒利得可以刺破任何盾,而忘記了自己所賣的盾的堅固。楚人這樣說就顯得前后矛盾了。4.理解寓意,深化主題。過渡:寓言故事一般都蘊含著深刻的寓意,那么同學們想一想: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呢?(1)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2)教師引導:這個楚國人說的話有什么不妥之處?他為什么回答不上來別人的問話?(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這個楚國人片面地夸大矛與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說話前后抵觸的情景。(4)探討故事的寓意。交流示例:生1:比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生2:比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后抵觸,不相應合。生3: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
13、生4:不要夸耀過頭,免得喧賓奪主。(5)學生探討交流后,教師小結。小結: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諷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互不相容的現象。啟示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6)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思考。過渡:這個楚國人自吹自擂,前后抵觸,不能自圓其說,而鬧出笑話。那么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到或聽到過類似的事情呢?我們今后該怎么做呢?預設:學生小組內講、評,教師指名匯報。明確:我們今后做事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實際,不能夸大事實,不著邊際。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1.教師總結本課時的
14、教學內容,并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小結:楚人片面夸大矛和盾的作用,顯得多么愚蠢可笑。這則寓言故事雖短,卻讓我們在會心一笑的同時領悟了深刻的哲理,領略了古人的智慧,認識到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我們也要吸取故事中人物的教訓,避免在現實生活中犯同樣的錯誤,這樣才算真正學有所用。課堂上,大家都表現得很不錯,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1.背誦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2.課外搜集、整理我國古代的寓言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話講給同學們聽。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深入評價,把握寓意師:作者通過楚人的言行告訴了我們什么呢?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
15、而立。師:“不可同世而立”是什么意思?生: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意思。師:(板書:不可同世而立)是的,不能被刺破的盾牌和什么都能刺破的長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這說明那個楚人的話怎么樣?我們一起評價一下他的話。生1:他的話太離譜了生2:他的話太夸張了。生3:他的話太不實在了。師:是的,正因為不實在,讓他的言語前后怎么樣呢?生:產生沖突,前后抵觸。師:可是光這樣批評他可不行啊,我們還得告訴他錯在哪里,得幫他總結一下教訓。不然,他下次還會犯的。生:說話要實事求是,不然沒人相信你,到時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師:說話如此,其實做事也是這個道理。那這則寓言提醒我們以后做事、說話時應該注意什么呢?誰來
16、說說?生1:說話、做事必須實事求是。生2:說話、做事必須前后一致。師:同學們說得好極了。課文正是要告訴我們: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中。賞析: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充分關注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抓住關鍵句,引導他們深入評價課文,總結出寓言的寓意,并進行延伸。這樣,他們在各自個性化的思維碰撞中就能產生新的思考和發現,課堂教學也更見成效了。這是一則文言寓言,文字特別簡練,卻又不失形象生動。寓言所蘊含的道理簡單明了,又頗能讓人體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畢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達上與現代白話文有著很大的差異,學生學起來多少會感到有些困難
17、、枯燥。因此在設計這堂課時,我不僅力求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更在思索一種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學習方式。我從文章的體裁寓言故事入手,讓學生通過欣賞、表演的方式弄清故事的寓意。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教學比較流暢自然,整堂課也顯得充實緊湊,教學重難點也在學生們的積極參與下不攻自破。這讓我更深地體會到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的巨大影響,一名老師的教學藝術是何等的重要:讓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關鍵在于教師是如何引導啟發的。備課時多一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上課時老師就會多幾分輕松、順利。投其所好設計教學過程,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讓每堂語文課都充滿快樂。在具體
18、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一、初讀,要求讀正確、流利,注意節奏。學習新課時,先聽音頻示范朗讀,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然后我帶領學生齊讀一遍課文,明確讀音,在文中把需要停頓的地方做好標記,隨后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練,同時對課文的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二、結合注釋,小組合作學習,理解重點句。學生讀熟課文后,對照文中的注釋讀懂句意,同時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如一邊讀一邊看插圖;對照注釋,揣摩句意;小組合作,質疑問難,共同討論。經過這一步的學習,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已有了較深的了解。三、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精讀體會。教學課文的重點句,尤其是語言描寫
19、句時,我創設了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充分想象人物說話時的表情、語氣、動作,反復誦讀,認真體會其所表現出的人物的心理、性格,進而理解文章的寓意。總之,文言文的教學應切實做好朗讀的指導,使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積累一點兒學習方法,為以后的文言文學習打下基礎。教學要求1.會認“吾、弗”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夫”,會寫“矛、盾”等4個生字,會讀“矛盾、何如”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能說出“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4.能聯系上下文,猜測“譽、弗、立”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重點難點1.
20、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2.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教學課時2課時1.會認“吾、弗”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夫”,會寫“矛、盾”等4個生字,會讀“矛盾、何如”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多媒體。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1.談話激趣:同學們,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中,成語是當之無愧的瑰寶。它概括性強、內涵豐富。如果在習作或說話中能恰當地運用一些成語,就可以取得言簡意豐、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成語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名家名言等。2.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等)3.導入新課
2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書:自相矛盾)學生齊讀課文題目。4.理解課文題目。“矛”是古代人作戰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是古代人作戰中保護自己的牌。“自相矛盾”比喻說話做事前后抵觸。5.簡介作者。(出示多媒體)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末哲學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韓國貴族。與李斯同師事荀子。曾建議韓王變法圖強,不見用。吸收道、儒、墨各家的思想,尤其有選擇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學說的大成。在哲學上發展了荀子的學說,認為“道”是事物運動的普遍規律,而“理”則是具體事物運動的特殊規律。著作有韓非子。 6.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韓非的自相矛盾,希望同學們能借助注釋
2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整個故事,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明白道理。7.教師范讀課文。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每句話的意思。思考這篇課文與以前的課文有什么不同。2.學生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在文中畫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解決生字詞。3.了解文言文。4.教師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三再讀感知,交流學法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意思。思考:如何讀懂文言文?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小組代表匯報,其他同學補充。3.教師總結:借助注釋讀懂文言文。(出示多媒體)讀懂文言文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借助課
23、文中的注釋。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對照課文中的注釋,結合平時掌握的語言表達特點來嘗試弄懂每個詞、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實在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與同學、老師交流。四指導朗讀1.劃分朗讀節奏。(出示多媒體)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學生練習朗讀。小組內互讀互聽,互相評議。五課堂總結,布置背誦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熟讀了課文,大體了解了課文內容。2.請同學們課下自由朗讀課文,試著背誦
24、課文。學習新課時,教師先示范朗讀,把學生帶入文言文的情境之中,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試著把需要停頓的地方讀好。最后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練,同時對課文的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1.弄清楚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維過程。2.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多媒體。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指名讓多名學生朗讀課文,師生評議。2.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自相矛盾。 二再讀課文,了解內容1.學生自由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2.小組交流,互相評議,補充修改,小組內統一說法。3.小組派代表匯報,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25、4.出示課文及逐句翻譯,指名學生連起來說說課文的意思。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譯文: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無論用什么東西都無法刺破它。”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譯文: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什么東西都能刺破。”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譯文:有人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么樣?”其人弗能應也。譯文:那個人被問得啞口無言。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譯文:無法被刺破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破的矛,不能同時存在。5.講解翻譯文言文的方法。(出示多媒體)(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均可保留。(2)“刪”就是刪除。刪除無須翻譯的詞。(3)“補”就是增補。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4)“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5)“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6)“變”就是變通。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把難懂的詞句換成通俗易懂的詞句。三深讀感悟,拓展交流1.細讀課文,深入感悟。(1)指名讓多個學生夸夸矛和盾。(2)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浙江寧波余姚市城市天然氣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福建泉州市泉港區糧食購銷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湖北省武漢漢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江蘇無錫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
- 2024年青海海東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棗莊市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廣東深圳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統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測試卷(含答案)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蕭紅中學2025年中考歷史一模試卷(含答案)
- 任務三《舉辦演講比賽》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
- 玩吧 一站到底題庫
- 清洗燃氣鍋爐施工方案設計
- 《公路工程用泡沫混凝土》
- 寧夏大學階梯教室施工方案
- 國家開放大學《人文英語3》章節測試參考答案
- 公司人員調整正規文件范本
- 長江下游福南水道12.5米進港航道治理工程環評報告
- 民航M9英語詞匯練習
- 寫給女朋友的一萬字情書
- 數控回轉工作臺設計-畢業論文(含全套CAD圖紙)
- 飛機結構件制造工藝演示文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